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构造特征及变形序列
被引量:
39
1
作者
柳行军
刘志宏
+2 位作者
冯永玖
任延广
李春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5-220,共6页
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一个大型的西断东超并具有走滑性质的中新生代箕状凹陷,凹陷内主要发育3个方向的犁式控陷正断层组合(北东向、南北向和北东东向)以及断层相关褶皱。在凹陷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前人公认的伊敏组沉积末期的强烈挤...
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一个大型的西断东超并具有走滑性质的中新生代箕状凹陷,凹陷内主要发育3个方向的犁式控陷正断层组合(北东向、南北向和北东东向)以及断层相关褶皱。在凹陷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前人公认的伊敏组沉积末期的强烈挤压作用,研究还发现,大磨拐河组沉积之前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强烈挤压作用,并持续到伊敏组下段沉积时期。乌尔逊凹陷的变形序列为:(1)北西南东向的强烈拉张作用阶段;(2)北西南东向的挤压作用阶段;(3)近东西向的张扭作用阶段;(4)近东西向的强烈压扭作用阶段;(5)近东西向微弱拉张作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变形序列
控陷断层
断层相关褶皱
乌尔逊凹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
14
2
作者
李占东
李阳
+2 位作者
张海翔
陈志巍
彭政5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0-487,494,共9页
运用地层学、构造地质以及成藏系统等理论和方法,系统阐述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油气成藏条件。凹陷断裂经历了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沉积期的伸展变形、伊敏组沉积期的走滑变形和青元岗组沉积期—古近纪末期的强烈反转变形3个阶段...
运用地层学、构造地质以及成藏系统等理论和方法,系统阐述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油气成藏条件。凹陷断裂经历了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沉积期的伸展变形、伊敏组沉积期的走滑变形和青元岗组沉积期—古近纪末期的强烈反转变形3个阶段。大磨拐河组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15个砂岩组,各个时期控制着不同沉积演化过程。大磨拐河组原油来源于南屯组,与南一段关系密切,存在2种油气运移方式:1)当断距大于300m时,南屯组生油源岩与大磨拐河组储层对接,从而构成直接侧向运移的旁生侧储型油藏;2)油沿(不整合面)油源断层自南屯组向上垂向运移至大磨拐河组,再短距离侧向运移形成下生上储型油藏,总结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地层及岩性—构造4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盖组合
油气输导
成藏条件
大磨拐河组
乌尔逊—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刚
刘淑芬
+3 位作者
张明学
张冬杰
张天垚
雷江平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0-1076,共7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测井、岩芯和录井等资料,对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将大磨拐河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3个长期、1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3类短期基准面旋回,精细对比研究了...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测井、岩芯和录井等资料,对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将大磨拐河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3个长期、1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3类短期基准面旋回,精细对比研究了短期、中期和长期基准面旋回特点.分析了不同级别旋回的结构、叠加样式特征,总结了他们在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内的分布规律,并探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对储层预测的重要意义,指出最有利储集砂体形成于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早期和长期基准面旋回下降半旋回的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大磨拐河组
乌尔逊-贝尔凹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部大磨拐河组二段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明学
胡薇薇
+1 位作者
杜亚峰
魏玉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9期2052-2056,共5页
充分利用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综合地震特征,对乌尔逊凹陷南部大磨拐河组二段展开沉积相特征研究,认为大磨拐河组二段沉积时期发育湖泊相和三角洲相,其中湖泊相发育滨浅湖和深湖-半深湖两个亚相,三角洲相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
充分利用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综合地震特征,对乌尔逊凹陷南部大磨拐河组二段展开沉积相特征研究,认为大磨拐河组二段沉积时期发育湖泊相和三角洲相,其中湖泊相发育滨浅湖和深湖-半深湖两个亚相,三角洲相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砂体发育,其中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最为发育,是研究区有利储层发育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逊凹陷
沉积相
湖泊
三角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中的伸展断层转折褶皱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田继强
贾承造
+3 位作者
段书府
李本亮
张荣虎
吴兴宁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7-464,共8页
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部的一个典型中新生代陆相箕状断陷。本文在阐明海拉尔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分析乌南次凹断陷期原型盆地的构造几何学特征,认为其断层上盘存在明显的膝折变形,符合伸展断层转折褶皱理...
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部的一个典型中新生代陆相箕状断陷。本文在阐明海拉尔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分析乌南次凹断陷期原型盆地的构造几何学特征,认为其断层上盘存在明显的膝折变形,符合伸展断层转折褶皱理论的应用前提。运用该理论对乌南次凹断陷期原型盆地进行了正演模拟,恢复了乌南次凹断陷期构造的发育过程。研究表明,乌南次凹断陷期原型盆地的发展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张裂孕育阶段、初始张裂阶段、强烈拉张阶段和稳定张裂阶段,不同构造变形阶段的褶皱样式、沉积厚度和水平伸展量存在明显差异,总的水平伸展量为3.42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断层转折褶皱
乌尔逊凹陷
断陷盆地
箕状凹陷
正演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北次洼铜钵庙组箕状断陷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
1
6
作者
南金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3,共10页
海拉尔盆地乌北次洼为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发育的陡坡带和缓坡带对沉积、储层展布起控制作用。为落实铜钵庙组Ⅰ油组(TⅠ)上部高产砂体沉积储层特征,明确优质砂体的展布规律,根据岩石相、测井相、地震相特征及粒度分析等,对乌北次洼铜...
海拉尔盆地乌北次洼为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发育的陡坡带和缓坡带对沉积、储层展布起控制作用。为落实铜钵庙组Ⅰ油组(TⅠ)上部高产砂体沉积储层特征,明确优质砂体的展布规律,根据岩石相、测井相、地震相特征及粒度分析等,对乌北次洼铜钵庙组Ⅰ油组上部砂体发育的沉积类型、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铜钵庙TⅠ上部砂体主要发育湖底扇沉积,通过开展古地貌及物源供给背景及触发机制研究,建立了乌北次洼箕状断陷富砾湖底扇、含砾富砂湖底扇2种沉积模式。铜钵庙晚期强构造运动,陡坡发育受断层活动控制的富砾湖底扇,缓坡发育断层活动和重力作用双重控制的含砾富砂湖底扇。根据现有勘探评价认为,富砾湖底扇为主要的目标区,而含砾富砂湖底扇需要进一步加强成藏认识,进行目标优选。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乌北次洼铜钵庙组有利储层的优选及井位部署,通过对2种湖底扇进一步评价优选,预计可落实500×10^(4)t储量规模。研究结果对深入铜钵庙组油气勘探及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模式
箕状断陷
富砾湖底扇
含砾富砂湖底扇
铜钵庙组
乌北次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层序特征及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赵野
柳成志
+1 位作者
胡振华
李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8期4161-4165,共5页
通过对大量岩心、录井和测井以及地震资料研究,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南屯组分为南一段和南二段),将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四级层序(SQ1、SQ2、SQ3)。研究得出工区内不同时期的沉积特征主要受构造演化及沉积物供应的控...
通过对大量岩心、录井和测井以及地震资料研究,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南屯组分为南一段和南二段),将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四级层序(SQ1、SQ2、SQ3)。研究得出工区内不同时期的沉积特征主要受构造演化及沉积物供应的控制:SQ1沉积时期,乌尔逊凹陷南部整体开始下沉,湖盆面积迅速扩大,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发育滨、浅湖相沉积,半深湖-深湖和湖底扇沉积;SQ2沉积时期湖平面进一步上升,沉积特征与SQ1沉积时期相似;SQ3沉积时期,控陷断层活动减弱,湖面减小,扇三角洲发育规模减小,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规模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逊凹陷
南屯组二段
层序
沉积相
沉积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
4
8
作者
王洪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35,共6页
虽然在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的油气勘探获得了工业油流,但对其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的主控因素尚存在争议。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地层的构造演化特征研究和系统的油藏解剖,对其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进...
虽然在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的油气勘探获得了工业油流,但对其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的主控因素尚存在争议。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地层的构造演化特征研究和系统的油藏解剖,对其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反转构造、断裂系统以及砂体展布等主控因素认为,油主要分布在反转构造带上,纵向上乌尔逊凹陷北部油主要分布在大磨拐河组一段下部,乌南油主要分布在大磨拐河组二段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构造
断裂系统
成藏模式
乌尔逊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构造特征及变形序列
被引量:
39
1
作者
柳行军
刘志宏
冯永玖
任延广
李春柏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5-220,共6页
基金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项目(12010022002100277
2004)
+1 种基金
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04CX10
2004)
文摘
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一个大型的西断东超并具有走滑性质的中新生代箕状凹陷,凹陷内主要发育3个方向的犁式控陷正断层组合(北东向、南北向和北东东向)以及断层相关褶皱。在凹陷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前人公认的伊敏组沉积末期的强烈挤压作用,研究还发现,大磨拐河组沉积之前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强烈挤压作用,并持续到伊敏组下段沉积时期。乌尔逊凹陷的变形序列为:(1)北西南东向的强烈拉张作用阶段;(2)北西南东向的挤压作用阶段;(3)近东西向的张扭作用阶段;(4)近东西向的强烈压扭作用阶段;(5)近东西向微弱拉张作用阶段。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变形序列
控陷断层
断层相关褶皱
乌尔逊凹陷
Keywords
structure
deformation sequence
growth fault
fault related fold
urxun sag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
14
2
作者
李占东
李阳
张海翔
陈志巍
彭政5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0-487,494,共9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4-0345)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获奖项目资助
文摘
运用地层学、构造地质以及成藏系统等理论和方法,系统阐述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油气成藏条件。凹陷断裂经历了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沉积期的伸展变形、伊敏组沉积期的走滑变形和青元岗组沉积期—古近纪末期的强烈反转变形3个阶段。大磨拐河组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15个砂岩组,各个时期控制着不同沉积演化过程。大磨拐河组原油来源于南屯组,与南一段关系密切,存在2种油气运移方式:1)当断距大于300m时,南屯组生油源岩与大磨拐河组储层对接,从而构成直接侧向运移的旁生侧储型油藏;2)油沿(不整合面)油源断层自南屯组向上垂向运移至大磨拐河组,再短距离侧向运移形成下生上储型油藏,总结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地层及岩性—构造4大类。
关键词
储盖组合
油气输导
成藏条件
大磨拐河组
乌尔逊—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Keywords
reserving and capping combination
hydrocarbon transmissi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
Damoguaihe Formation
urxun
-Beier
sag
Hailaer Basin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刚
刘淑芬
张明学
张冬杰
张天垚
雷江平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0-107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004057)项目资助
文摘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测井、岩芯和录井等资料,对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将大磨拐河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3个长期、1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3类短期基准面旋回,精细对比研究了短期、中期和长期基准面旋回特点.分析了不同级别旋回的结构、叠加样式特征,总结了他们在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内的分布规律,并探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对储层预测的重要意义,指出最有利储集砂体形成于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早期和长期基准面旋回下降半旋回的晚期.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大磨拐河组
乌尔逊-贝尔凹陷
Keywords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Base level cycle, Damoguaihe formation,
urxun
-Beier
sag
分类号
P539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部大磨拐河组二段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明学
胡薇薇
杜亚峰
魏玉荣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9期2052-2056,共5页
文摘
充分利用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综合地震特征,对乌尔逊凹陷南部大磨拐河组二段展开沉积相特征研究,认为大磨拐河组二段沉积时期发育湖泊相和三角洲相,其中湖泊相发育滨浅湖和深湖-半深湖两个亚相,三角洲相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砂体发育,其中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最为发育,是研究区有利储层发育相带。
关键词
乌尔逊凹陷
沉积相
湖泊
三角洲
Keywords
urxun sag
sedimentary facies delta facies lake facies
分类号
P618.130.2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中的伸展断层转折褶皱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田继强
贾承造
段书府
李本亮
张荣虎
吴兴宁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7-464,共8页
基金
大庆油田研究院"海塔盆地典型区块勘探开发部署方案研究"项目(QYT12010022008JS1603)资助
文摘
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部的一个典型中新生代陆相箕状断陷。本文在阐明海拉尔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分析乌南次凹断陷期原型盆地的构造几何学特征,认为其断层上盘存在明显的膝折变形,符合伸展断层转折褶皱理论的应用前提。运用该理论对乌南次凹断陷期原型盆地进行了正演模拟,恢复了乌南次凹断陷期构造的发育过程。研究表明,乌南次凹断陷期原型盆地的发展演化经历了四个阶段:张裂孕育阶段、初始张裂阶段、强烈拉张阶段和稳定张裂阶段,不同构造变形阶段的褶皱样式、沉积厚度和水平伸展量存在明显差异,总的水平伸展量为3.42km。
关键词
伸展断层转折褶皱
乌尔逊凹陷
断陷盆地
箕状凹陷
正演模拟
Keywords
extensional fault-bend folding
urxun sag
rift basin
half-graben
forward modeling
分类号
P55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北次洼铜钵庙组箕状断陷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
1
6
作者
南金浩
机构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3,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特低渗复杂油藏规模有效动用关键技术”(2017ZX05013006)。
文摘
海拉尔盆地乌北次洼为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发育的陡坡带和缓坡带对沉积、储层展布起控制作用。为落实铜钵庙组Ⅰ油组(TⅠ)上部高产砂体沉积储层特征,明确优质砂体的展布规律,根据岩石相、测井相、地震相特征及粒度分析等,对乌北次洼铜钵庙组Ⅰ油组上部砂体发育的沉积类型、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铜钵庙TⅠ上部砂体主要发育湖底扇沉积,通过开展古地貌及物源供给背景及触发机制研究,建立了乌北次洼箕状断陷富砾湖底扇、含砾富砂湖底扇2种沉积模式。铜钵庙晚期强构造运动,陡坡发育受断层活动控制的富砾湖底扇,缓坡发育断层活动和重力作用双重控制的含砾富砂湖底扇。根据现有勘探评价认为,富砾湖底扇为主要的目标区,而含砾富砂湖底扇需要进一步加强成藏认识,进行目标优选。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乌北次洼铜钵庙组有利储层的优选及井位部署,通过对2种湖底扇进一步评价优选,预计可落实500×10^(4)t储量规模。研究结果对深入铜钵庙组油气勘探及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关键词
沉积模式
箕状断陷
富砾湖底扇
含砾富砂湖底扇
铜钵庙组
乌北次洼
Keywords
sedimentary model
dustpan-shaped fault depression
gravel-rich sublacustrine fan
sand-rich gravel bearing sublacustrine fan
Tongbomiao Formation
urxun
Northern Sub-
sag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层序特征及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赵野
柳成志
胡振华
李涛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8期4161-4165,共5页
文摘
通过对大量岩心、录井和测井以及地震资料研究,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南屯组分为南一段和南二段),将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四级层序(SQ1、SQ2、SQ3)。研究得出工区内不同时期的沉积特征主要受构造演化及沉积物供应的控制:SQ1沉积时期,乌尔逊凹陷南部整体开始下沉,湖盆面积迅速扩大,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发育滨、浅湖相沉积,半深湖-深湖和湖底扇沉积;SQ2沉积时期湖平面进一步上升,沉积特征与SQ1沉积时期相似;SQ3沉积时期,控陷断层活动减弱,湖面减小,扇三角洲发育规模减小,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规模较大。
关键词
乌尔逊凹陷
南屯组二段
层序
沉积相
沉积特征
Keywords
urxun sag
the second member of nantun formation sedimentary facies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E122.1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
4
8
作者
王洪宇
机构
大庆榆树林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0-3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163).
文摘
虽然在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的油气勘探获得了工业油流,但对其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的主控因素尚存在争议。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地层的构造演化特征研究和系统的油藏解剖,对其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反转构造、断裂系统以及砂体展布等主控因素认为,油主要分布在反转构造带上,纵向上乌尔逊凹陷北部油主要分布在大磨拐河组一段下部,乌南油主要分布在大磨拐河组二段中部。
关键词
反转构造
断裂系统
成藏模式
乌尔逊凹陷
海拉尔盆地
Keywords
reverse structure
fault system
reservoir-forming model
urxun sag
Hailar Basin
分类号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构造特征及变形序列
柳行军
刘志宏
冯永玖
任延广
李春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油气成藏条件
李占东
李阳
张海翔
陈志巍
彭政5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王刚
刘淑芬
张明学
张冬杰
张天垚
雷江平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部大磨拐河组二段沉积相研究
张明学
胡薇薇
杜亚峰
魏玉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中的伸展断层转折褶皱分析
田继强
贾承造
段书府
李本亮
张荣虎
吴兴宁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乌北次洼铜钵庙组箕状断陷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
南金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层序特征及沉积相研究
赵野
柳成志
胡振华
李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王洪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