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级研讨会——教育问题和批判性思考经验 被引量:1
1
作者 伯伊安·曼切夫 吴万伟(译) 刘培(校)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36,41,共4页
经过了10年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即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进程)后,高等教育改革更多成了令人担忧而不是值得庆祝的事。这些改革表现出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政策中清晰可见的狭隘功利性转向。作者在对知识的实用性简约的... 经过了10年的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即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进程)后,高等教育改革更多成了令人担忧而不是值得庆祝的事。这些改革表现出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政策中清晰可见的狭隘功利性转向。作者在对知识的实用性简约的哲学批判中,把大学定义为"无条件政治性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政策 功利性转向 批判性思考 知识的实用性简约
下载PDF
彩丽竞繁 美不胜收——《诗经·国风》中女性形象美的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24-127,共4页
《诗经·国风》中的多半诗篇是以女性为创作主体的,因此,女性美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风诗中的女性所呈现出的美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审美特征。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呈现出非功利性的审美转变。本文以《诗经·国风》中... 《诗经·国风》中的多半诗篇是以女性为创作主体的,因此,女性美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风诗中的女性所呈现出的美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审美特征。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呈现出非功利性的审美转变。本文以《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试图寻找出蕴涵在这些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中的深层的本质特征,通过对其社会背景及时代特点的把握,突现出其区别于其它时代的特异的美,并且结合对作品的分析,找寻其自身变化发展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风诗 功利性审美 伦理道德意识 审美转变
下载PDF
唐代社会经济转型与中晚唐遇仙小说新变
3
作者 陈洪英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44-48,57,共6页
隋唐遇仙小说因袭汉魏六朝,其传播的信息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改六朝对仙界的企美和对宗教旨趣的追求,转向尘世的物质享受。中晚唐的遇仙小说没有脱离初唐时对美色追求的描写,但是在仙境的描写和求仙的目的等方面却加重了对财富的追求和... 隋唐遇仙小说因袭汉魏六朝,其传播的信息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改六朝对仙界的企美和对宗教旨趣的追求,转向尘世的物质享受。中晚唐的遇仙小说没有脱离初唐时对美色追求的描写,但是在仙境的描写和求仙的目的等方面却加重了对财富的追求和物质的铺陈,反映了中晚唐遇仙小说的求财和货币崇拜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 晚唐 “遇仙小说” 社会转型 经济转型 货币崇拜 功利价值观 科举制度
下载PDF
儒家孝道的功利化转向及其限度——孝子榜样叙事的观念史释读
4
作者 陈继红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4-49,62,共7页
在观念史的视域下,以两种具有典型性的孝子榜样叙事作为样本考察儒家孝道,有助于揭示这个思想观念在世俗化过程中发生的一个重要转向:从目的性转向了功利化,这个被忽略的问题正是说明其何以获得社会植根性并积淀为社会文化心理的根本要... 在观念史的视域下,以两种具有典型性的孝子榜样叙事作为样本考察儒家孝道,有助于揭示这个思想观念在世俗化过程中发生的一个重要转向:从目的性转向了功利化,这个被忽略的问题正是说明其何以获得社会植根性并积淀为社会文化心理的根本要点。作为儒家孝道社会性衍生的文化产品,"二十四孝"以功利证说了孝道的合法性,消解了儒家孝道之目的性价值,使之与社会文化心理达成了默契。作为儒家孝道政治性归结的代文化产品,元、明、清三代史书的孝子榜样叙事镜像式地植入了"二十四孝"的思路,同样对儒家孝道进行了功利化的修改。但是,在政治秩序建构的诉求下,此种修改是有限度的,儒家孝道之目的性价值在历史叙事中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回归。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与异动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合力,使儒家孝道获得了稳固的社会植根性,同时也使其沦为一种精神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孝道 功利化转向 “二十四孝” 历史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