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首例iVDPV病例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勇 严冬梅 +8 位作者 王东艳 朱贞 刘中华 赵月萍 陈晓琴 祝双利 李崇山 安洪秋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8-194,共7页
对分离于我国首例iVDPV病例的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进行了研究。随机选择CHN9230-F3-Ⅱ株为研究对象,将其VP1区RT-PCR产物连接到T载体上进行克隆,随机挑选45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后获得45条VP1区核苷酸序列,这45条序列... 对分离于我国首例iVDPV病例的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进行了研究。随机选择CHN9230-F3-Ⅱ株为研究对象,将其VP1区RT-PCR产物连接到T载体上进行克隆,随机挑选45个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后获得45条VP1区核苷酸序列,这45条序列的VP1基因与昆明Ⅱ型疫苗株VP1基因差异13-24个核苷酸,变异率为1.44%-2.66%。45条序列在同源进化树图上分为3组,但都来源于CHN9230-F3-Ⅱ株,组成以优势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的病毒群,是典型的居群样存在形式。经RT-PCR后直接进行序列测定,并根据序列图中优势峰判读结果得到的CHN9230-F3-Ⅱ株核苷酸序列位于序列数量最多的第2组中,然而没有任何一条序列与之完全相同,说明它可能并不能代表具体的某一种序列,而只能是代表主序列具有的一般特征。3个组中的核苷酸序列与Ⅱ型疫苗株相比平均变异率分别为97.50%、97.93%和98.31%,根据脊灰病毒的进化率和3个组VP1区核苷酸序列的变异率推测,患者共5次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史中的前3次OPV中的Ⅱ型疫苗病毒存活下来,依照疫苗接种顺序,分别形成了第1组、第2组和第3组的病毒居群样存在形式。我国Ⅱ型iVDPV以复杂的居群样形式存在,由于其进化速率较快并且感染了免疫缺陷患者,使其在该患者体内形成了持续性感染,它已经并可能将在更长的时间内在患者体内持续存在,一旦将来我国停止使用OPV后,iVDPV病例长期持续向外环境中排毒将对我国“维持无脊灰”带来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 免疫缺陷 居群样
下载PDF
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VP1区基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张勇 祝双利 +6 位作者 赵蓉 李杰 陈立 侯晓辉 王东艳 张礼璧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研究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病毒分离株的分子特征 ,为中国继续维持“无脊灰野毒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对 2 0 0 2年所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脊灰分离株 ,用PCR RFLP法及ELISA法进行型内鉴定。用... 为研究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病毒分离株的分子特征 ,为中国继续维持“无脊灰野毒状态”提供理论依据 ,对 2 0 0 2年所有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脊灰分离株 ,用PCR RFLP法及ELISA法进行型内鉴定。用PCR RFLP法筛查出与疫苗株相比有异常酶切图谱的毒株共 2 4株 ,其中Ⅰ型毒株 1株 ,Ⅱ型毒株 2 1株 ,Ⅲ型毒株 2株 ;用ELISA法筛查出与疫苗株相比有不同的抗原抗体反应的毒株共 2 2株 ,其中Ⅰ型毒株 7株 ,Ⅱ型毒株 4株 ,Ⅲ型毒株 1 1株 ,在 7株Ⅰ型毒株中有 3株为非疫苗类似株 (NSL) ,其余为双反应毒株 (DRV)。随后对这 4 6株毒株进行了全VP1区的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2 0 0 2年脊灰分离株都是疫苗株或疫苗衍生株 ,没有发现野毒株 ,中国继续保持着“无脊灰野毒状态” ;口服减毒活疫苗 (OPV)株与其它野毒株在稳定性性质方面是类似的 ,即通常是不稳定的 ,在人体肠道内有很强的选择性 ;在人体肠道内 ,病毒复制产生的基因变异导致毒力升高 ,是引起疫苗相关麻痹病例 (VAPP)的重要原因 ,但宿主本身的因素也有很大的作用 ;在局部地区有疫苗株的循环或脊灰疫苗衍生株 (VDPV)的存在 ;最终消除疫苗株引起的AFP病例可能还需要脊灰灭活疫苗(IPV)的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口服减毒活疫苗 0PV 基因变异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 vdpv
下载PDF
贵州省贞丰县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的病毒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叶绪芳 任刚 +9 位作者 严冬梅 苏飞 刘铭 张勇 童亦兵 喻浩 王东艳 赵蓉 李杰 许文波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9-442,共4页
为及时发现和阻断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 VDPVs)循环、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能够引起临床脊灰的其它脊灰疫苗相关病毒,做好贵州省无脊灰状态下脊灰病毒学监测工作,采用病毒分离、鉴定与核苷酸序列... 为及时发现和阻断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 VDPVs)循环、脊灰野病毒的输入和能够引起临床脊灰的其它脊灰疫苗相关病毒,做好贵州省无脊灰状态下脊灰病毒学监测工作,采用病毒分离、鉴定与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方法,对贵州省贞丰县及周围10个县2003~2004年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2004年接触者粪便标本的病毒学监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对收集到的105例AFP病例和47例密切接触者的278份便标本进行了病毒学监测,结果从66例中共分离到肠道病毒(EV)66株,阳性率为43.4%,其中脊灰病毒(PV)29例,分离率为19.1%,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37例,分离率为24.3%.29例PV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24例为疫苗相似株,5例为脊灰Ⅰ型VDPVs,这5例均为2004年从贞丰县所分离到.贞丰县及周围县EV阳性检出率(43.4%)高于2003~2004年全省水平(22.9%~24.6%),2004年PV分离率比2003年高达2.6倍,29株PV中单个Ⅰ型占34.5%,明显高于往年(2000~2002年全省平均4.1%).本研究提示,Ⅰ型VDPVs在贞丰县引起了循环(cVDPVs),通过口服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已经阻断cVDPVs的传播.人群中PV和NPEV带毒率明显增高,非VDPVs引起的临床符合脊灰病例不容忽视;应加强脊灰病毒学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早期疫情预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s)
下载PDF
江西省2013年至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晓庆 肖芳 +3 位作者 刘师文 李健雄 施勇 熊英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2013年至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监测,为证实江西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准确的、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20B、RD细胞继续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脊髓灰质炎毒株通过ITD方法进行型内鉴定,若为复合型毒株再经过血...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2013年至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监测,为证实江西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准确的、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20B、RD细胞继续脊髓灰质炎病毒分离,脊髓灰质炎毒株通过ITD方法进行型内鉴定,若为复合型毒株再经过血清中和实验分单型后,送至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2013年至2015年共接收1058份AFP病例粪便标本,其中有28份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83份分离出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离率分别为2.65%,7.84%;接收AFP病例接触者粪便标本57份,分离出脊灰病毒2份和非脊灰肠道病毒7份,平均分离率分别为3.51%,12.28%;在2013年分离出一例疫苗衍生株病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结论江西省脊髓灰质炎病毒学监测处于较高的水平,江西省2013年至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但检出VDPV,提示我们要警惕疫苗株的变异,应继续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 非脊灰肠道病毒 病原学监测
下载PDF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及其预防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杰 庄辉 《传染病信息》 2002年第1期7-9,共3页
自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于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以来,全球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脊灰病例下降99%,由1988年的35万例,降至2000年的3 500例以下.2000年10月29日,西太平洋地区宣布:继美洲之后成为无本土脊灰野病毒... 自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于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以来,全球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脊灰病例下降99%,由1988年的35万例,降至2000年的3 500例以下.2000年10月29日,西太平洋地区宣布:继美洲之后成为无本土脊灰野病毒株传播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vdpv 感染 疫苗 预防
下载PDF
2012-2015年江西省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株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庆 肖芳 +3 位作者 刘师文 李健雄 施勇 熊英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116-118,126,共4页
目的了解江西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的状况,分析江西省近年来人群中脊灰病毒的变化趋势。方法对江西省2012-2015年分离出脊灰疫苗株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结果 2... 目的了解江西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的状况,分析江西省近年来人群中脊灰病毒的变化趋势。方法对江西省2012-2015年分离出脊灰疫苗株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结果 2015年脊灰阳性率明显高于前3年;2013年出现1例VDPV病例,其型别为Ⅱ+Ⅲ混合型毒株,在连续采集的15份粪便标本中,主要分离得到Ⅲ型为VDPV,Ⅱ型有部分VDPV。结论 2012-2014年每年的疫苗相关株分离率较平稳,没有明显的优势株,对脊灰病毒在人群中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s)的流行和发生,可为提前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消灭脊灰过程中,尽早实现使用脊灰灭活疫苗、直至停止使用脊灰疫苗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髓灰质炎(脊灰)疫苗株 测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s) 流行病学 病原
下载PDF
江西省2000年-200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病原学结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丽萍 王飞霞 +4 位作者 周顺德 熊英 方晓艳 曾艳文 施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1594-1595,共2页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2000年~200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病原学监测,为证实江西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准确的、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照WHO扩大免疫规划和传染性疾病部《脊髓灰质炎病毒经验手册》推荐的方法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通过对江西省2000年~200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的病原学监测,为证实江西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准确的、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照WHO扩大免疫规划和传染性疾病部《脊髓灰质炎病毒经验手册》推荐的方法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脊髓灰质炎病毒阳性标本送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用FIT—PCR—RFLP法和ELISA法进行型内鉴定。结果:1312例AFP病例粪便标本,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为:脊灰病毒110株,其中脊灰I型13株,Ⅱ型44株,Ⅲ型28株,PV混合15株,P+E混合10株。除Ⅱ型均为疫苗相关株外,I型1株有3个核苷酸序列变异,Ⅲ型有7株有1~6个核苷酸序列变异,未发现脊灰野毒株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分离非脊灰肠道病毒193株。结论:江西省2000年-200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中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存在,且实验室的各项监测指标都达到控制标准,从而证实江西省消灭了脊灰野病毒。2006年脊灰Ⅲ型的核苷酸变异,提示我们要警惕疫苗变异循环的发生,一定要提高脊灰疫苗免疫覆盖率,预防VD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脊灰) 脊灰野病毒 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下载PDF
西安市1995-2008年检出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宋立 张少华 +2 位作者 王荣 刘亚龙 张青华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0年第3期32-35,共4页
分析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s)和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VDPVs)的认识,增加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对西安市1995-2008年检出的PV阳性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分析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s)和循环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VDPVs)的认识,增加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性。对西安市1995-2008年检出的PV阳性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疫苗变异PV采用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进行分子生物性状分析。西安市1995-2008年共检出PV13株,检出率4.29%。分离到的PV以II、III型为主,AFP病例散在发生,无聚集性。未全程免疫儿童(全程免疫儿童,年龄以≤1岁儿童为主(84.62%)。麻痹残留率高达84.62%。脊灰相关病例(VAPP)的发生危险性为0.24/100万。型内特征鉴定有1株为疫苗变异PV,经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未达到VDPV的分类标准。维持无脊灰阶段,存在着VDPV和发生cVDPVs的可能,在保持高水平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免疫覆盖率的同时,高质量的AFP病例流行病学监测和病毒学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下载PDF
深圳市2005—2012年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洁 黄芳 +2 位作者 张世英 杨卫红 卢紫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4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PP)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后期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2005—2012年残留麻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个案资料、病原学检测结果、V... 目的了解深圳市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PP)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后期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2005—2012年残留麻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个案资料、病原学检测结果、VAP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共报告残留麻痹病例55例,其中VAPP病例8例,占15.54%;深圳市VAPP病例均为小年龄组小于6月龄的儿童,总发生率0.20/10万,无接触者VAPP病例,其中首次服苗的VAPP发生率为0.51/10万;无明显的地区和时间分布聚集性。结论 VAPP的发生是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难以克服的弱点,为减少VAPP病例及防止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的发生,应在消灭脊髓灰质炎后期科学、合理地调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免疫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急性弛缓性麻痹 疫苗衍生脊灰病毒 疫苗相关病例
下载PDF
2001-2006年河北省脊髓灰质炎病毒监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俊棉 陈玫 +3 位作者 李静 郭玉 张振国 张富斌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591-593,共3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感染情况,为及时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提供科学依据,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分析全省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个案调查表、随访表,结合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结果2001... 目的了解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PV)感染情况,为及时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提供科学依据,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分析全省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个案调查表、随访表,结合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有226例AFP病例分离到PV株,年均分离率9.1%,分离的PV株以Ⅱ型为主,均为脊灰疫苗株。检测到PV的AFP病例散发分布,没有聚集现象,73.9%的病例<2岁,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的病例主要集中在1岁以内儿童。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腱反射减弱或消失,60d后随访仍残留麻痹病例占47.3%。结论河北省2001-2006年未发现VDPV病例。仍需进一步提高OPV覆盖率,保持高质量AFP病例监测质量,维持无脊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下载PDF
河北省2003~2005年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玫 郭玉 +4 位作者 张振国 宋慧军 张晓晔 张俊棉 刘燕丽 《预防医学论坛》 2006年第6期739-740,共2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发现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方法]对河北省2003~2005年脊灰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5年河北省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报告发病率分...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发现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方法]对河北省2003~2005年脊灰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5年河北省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34/10万、2.62/10万和3.22/10万;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分别为99.5%、99.5%和94.3%;粪便标本7天内送达率分别为92.7%、98.1%和97.4%;28天内完成病毒分离鉴定率分别为91.4%、88.2%和91.7%;脊灰病毒(PV)阳性株送达国家脊灰实验室及时率分别为95.4%、100.0%和100.0%。PV分离率分别为11.6%、6.4%和4.2%;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分离率分别为13.2%、6.7%和9.0%。[结论]2003~2005年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病毒
下载PDF
河北省脊髓灰质炎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12
作者 陈玫 张振国 +4 位作者 宋慧军 郭玉 张晓晔 孙印旗 张俊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68-1669,共2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用PCR—RFLP法和EL... 目的:分析河北省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及时监测可能出现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用PCR—RFLP法和ELISA法做型内鉴定。结果:河北省脊灰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的要求。2003-2004年共采集了743例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例标本,所有标本用L20B、RD和Hep-23种细胞同时进行肠道病毒分离。分离到脊灰病毒(PV)67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74株。从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P、79株,用血清型中和试验和PCR—RFLP法进行型内鉴定,结果为Ⅰ型8株,Ⅱ型24株,Ⅲ型20株,混合型15株,PV+NPEV7株,疫苗变异株5株。将PV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后,所有单型毒株共107株,经ELISA试验鉴定,其中疫苗类似株(SL)104株,占97.2%,双反应株(DRV)17株,占2.8%。结论:河北省2003-2004年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或输人性脊灰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急性驰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
下载PDF
2003-2005年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
13
作者 刘岩 张振国 +2 位作者 陈玫 郭玉 张俊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对河北省2003-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所有标本用L20B、RD和Hep-2等3种... 目的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脊灰疫苗衍生株(VDPV)或输入脊灰野病毒,以防止其扩散。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检验手册》对河北省2003-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血清定型,所有标本用L20B、RD和Hep-2等3种细胞同时进行脊灰病毒(PV)和肠道病毒分离,用PCR-RFLP法和ELISA法做型内鉴定。结果2003-2005年共采集了1199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粪便标本。分离到脊灰病毒(PV)86株,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15株。从AFP病例及其高危病例的5份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PV100株,用血清型中和试验和PCR-RFLP法进行型内鉴定,结果为Ⅰ型12株,Ⅱ型29株,Ⅲ型23株,混合型23株,PV+NPEV8株,疫苗变异株5株。将PV混合株进行单型分离后,所有单型毒株共138株,经ELISA试验鉴定,其中疫苗类似株(SL)132株(95.7%),双反应株(DRV)5株(3.8%),非疫苗类似株(NSL)1株(0.7%)。结论河北省2003-2005年未发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或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株病毒
下载PDF
菏泽市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情况分析
14
作者 唐宏雁 刘艳芹 马敬仓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0期30-31,34,共3页
目的评价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对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1年共报告AFP病例41例,15岁以下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8/10万,报告后48 h调查率97.56%,合格大便采集率87.80%。41例AFP病例中,5岁... 目的评价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对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1年共报告AFP病例41例,15岁以下人群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8/10万,报告后48 h调查率97.56%,合格大便采集率87.80%。41例AFP病例中,5岁以下儿童组所占比例较高,为78.05%;男、女性别比为1.73∶1;大便标本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3株,其中I型1株,II型2株,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经鉴定为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株。结论 AFP病例监测系统各指标均达到要求,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未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规划 脊髓灰质炎 急性弛缓性麻痹 监测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下载PDF
湖南省1例免疫缺陷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超 高立冬 +5 位作者 张帆 夏伟 张红 刘浩 朱和辉 张小明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1-635,共5页
目的分析湖南省首例患原发性免疫缺陷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Immunodeficiency-associated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i VDPV)病例,探讨控制策略。方法对该i VDPV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检测脊灰抗体,测定免疫功能,并定期采... 目的分析湖南省首例患原发性免疫缺陷的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Immunodeficiency-associated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i VDPV)病例,探讨控制策略。方法对该i VDPV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检测脊灰抗体,测定免疫功能,并定期采集粪便标本分离病毒,对病例所在地及医院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主动搜索,对病例所在地进行接种率调查和人群抗体水平检测,开展风险评估。结果病例最终分类诊断为i VDPV病例,当地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较高,人群具有较高的脊灰抗体水平,粪便标本未分离到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在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区开展脊灰疫苗查漏补种。结论病毒未在当地造成循环,高水平的免疫屏障、高效率的监测系统、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是防范野病毒输入和VDPV传播的保障。但随着全球消灭脊灰的进展,应对患免疫缺陷的儿童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 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识别及处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宋凯军 张学化 +6 位作者 赵小冬 张先慧 韩晓辉 杨华 宋晓雁 李传彬 张济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703-705,共3页
目的分析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病例发病原因并探索控制对策。方法 对发生的VDPV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测定免疫功能,采集粪便样本分离病毒,进行病毒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对病例所在地及医院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 目的分析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DPV)病例发病原因并探索控制对策。方法 对发生的VDPV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测定免疫功能,采集粪便样本分离病毒,进行病毒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对病例所在地及医院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对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区开展儿童常规接种率快速评价;对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进行粪便样本带毒率调查。结果病例最终分类诊断为VDPV病例,有11个核苷酸变异;当地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率高;密切接触者粪便样本未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结论 该病毒未在当地造成循环。为防止VDPV病例发生和VDPV循环,应维持高水平的OPV接种率,保持AFP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有条件的地区引入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衍生 脊髓灰质炎病毒 持续排毒
原文传递
贵州省1999~2001年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阳性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宋群锋 叶绪芳 +5 位作者 朱青 刘航 苏飞 任刚 张大勇 杜雯 《中国计划免疫》 2003年第4期205-207,共3页
贵州省 1999~ 2 0 0 1年从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病毒 5 3株 ,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5 3例AFP病例分布在全省 8个地区 (州、市 ,下同 )的 31个县 (市、区 ) ,发病时间无明显的聚集趋势。... 贵州省 1999~ 2 0 0 1年从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病毒 5 3株 ,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5 3例AFP病例分布在全省 8个地区 (州、市 ,下同 )的 31个县 (市、区 ) ,发病时间无明显的聚集趋势。≤ 3岁儿童 4 8例 ,占 90 .6 % ;未免疫和未全程免疫的 38例 ,占 71.7%。其特点是 :全省 9个地区中 8个有病例 ,病例呈散在分布 ;分离出的脊灰疫苗病毒以Ⅱ型为主 (32例 ,占 6 0 .4 % ) ,3年分离的Ⅱ型脊灰疫苗病毒数均超过本年Ⅰ型和Ⅲ型的总和 ;病例中零剂次免疫儿童发病 6 0d后仍残留麻痹的占 82 .4 % ;8例高度怀疑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 (VAPP)病例均为 <3岁儿童 ;免疫史为零剂次和 1剂次 ;麻痹时伴发热 ,为不对称麻痹 ,发病 6 0d随访仍残留麻痹并有肌肉萎缩。提示贵州省AFP病例中检出脊灰疫苗病毒的病例 ,集中在 <3岁未免疫和未全程免疫的儿童。因此要高度重视VAPP病例 ,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常规免疫覆盖率 ,巩固AFP病例监测质量是保持无脊灰状态、及时发现输入病例和防止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病例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 阳性 急性弛缓性麻痹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四川省1例脊髓灰质炎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宇 杜飞 +13 位作者 方刚 覃志英 黄顺和 巨洪平 童文彬 马晓珍 陈娜 刘力铭 胡新 陈筱纯 李银乔 敬嵛淋 刘家洁 徐佳薇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阐述四川省1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方法按照相关要求,对疫情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实验室检测、病毒传播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结果 2014-06,四川省发现1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事件发... 目的阐述四川省1例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方法按照相关要求,对疫情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实验室检测、病毒传播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相关工作。结果 2014-06,四川省发现1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例。事件发生后,四川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了多项应急处置措施,成功控制疫情,未再发现新发病例。结论通过本次事件的应对证明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疫苗衍生病毒相关事件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本次事件也暴露出了四川省在维持无脊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
原文传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黎 徐爱强 +4 位作者 李仁鹏 张丽 王海岩 温宁 夏伟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6期595-599,共5页
对近些年国内外继续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发生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及其所引起的VDPV循环(Circulating VDPV,cVDPVs)和免疫缺陷疫苗衍生脊灰病毒(Immunodef... 对近些年国内外继续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发生的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及其所引起的VDPV循环(Circulating VDPV,cVDPVs)和免疫缺陷疫苗衍生脊灰病毒(Immunodeficient VDPV,iVDPV)病例等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建议我国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期阶段,应研究制订相应的策略并保证其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原文传递
陕西省脊髓灰质炎病毒检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艺 夏雪琴 +3 位作者 刘西珍 李丽萍 李平 关蓉晖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26-1127,共2页
目的分析陕西省2003-2008年检出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病毒(PV)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监测的敏感性。方法对PV阳性的AFP病例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疫苗变异PV采用VP1基因核苷酸... 目的分析陕西省2003-2008年检出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病毒(PV)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DPV)监测的敏感性。方法对PV阳性的AFP病例相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疫苗变异PV采用VP1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性状分析。结果陕西省2003-2008年共检出PV 29株,分离到的PV以Ⅱ型为主(15株),超过Ⅰ型和Ⅲ型之和;AFP病例集中在≤2岁儿童(75.86%),以零剂次免疫和未全程免疫儿童所占比例较大(51.72%);麻痹部位主要为单下肢、双下肢和四肢;型内鉴定14株为疫苗变异PV,基因序列测定均未达到VDPV(1%)的诊断标准;疫苗变异PV的病例中7例为未全程免疫,9例为0~2岁儿童。结论维持无脊灰阶段,存在着VDPV和发生循环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VDPVs)爆发流行的可能,保持高水平的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免疫覆盖率,高质量的AFP病例流行病学监测和病毒学监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监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