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共培养的神经细胞和施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牛群丽 钟延丰 +2 位作者 王盛兰 郑丹枫 刘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和施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VSC4.1大鼠神经细胞与RSC96大鼠施万细胞共培养模型:将VSC4.1神经细胞与RSC96施万细胞共同培养,通过改善培养...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和施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建立VSC4.1大鼠神经细胞与RSC96大鼠施万细胞共培养模型:将VSC4.1神经细胞与RSC96施万细胞共同培养,通过改善培养条件,使之共同生长。经相差显微镜观察,确定共培养的两种细胞可发生相互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单独培养的神经细胞、施万细胞及共培养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观察IGF-1的影响:实验分为共培养对照组和IGF-1组(20 ng/ml)。培养5天后,收集细胞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单独培养的神经细胞及施万细胞均可见不同的分化状态,其超微结构各异。透射电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GF-1组中细胞表面绒毛状或指状突起明显增多且联系紧密。扫描电镜结果:对照组与IGF-1组中均可见RSC96细胞包绕轴突形成髓鞘(可称之为成髓的施万细胞)。对照组中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比较平滑,绒毛样突起不明显。IGF-1组的细胞表面不再光滑,神经细胞和未成髓的施万细胞表面呈明显的绒毛样突起,而包裹轴突的成髓施万细胞表面主要呈片层状突起。结论 IGF-1可引起VSC4.1神经细胞和RSC96施万细胞超微结构及表面形态的改变。这或许是引起其功能改变的外在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 vsc41神经细胞 RSC96施万细胞 共培养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稳定表达hSOD1^(G93A)基因的肌萎缩侧索硬化体外细胞培养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2
作者 高文超 樊东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2-15,I0003,共5页
目的建立并鉴定稳定表达G93A型突变人超氧化物歧化酶(hSOD1G93A)基因的肌萎缩侧索硬化体外细胞培养模型。方法利用活化的树突状聚合物将空质粒、hSOD1WT、hSOD1G93A基因转染入VSC4.1细胞内,G418抗性筛选,从而建立稳定的肌萎缩侧索硬化... 目的建立并鉴定稳定表达G93A型突变人超氧化物歧化酶(hSOD1G93A)基因的肌萎缩侧索硬化体外细胞培养模型。方法利用活化的树突状聚合物将空质粒、hSOD1WT、hSOD1G93A基因转染入VSC4.1细胞内,G418抗性筛选,从而建立稳定的肌萎缩侧索硬化体外细胞模型。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VSC4.1细胞系运动神经元标志物。蛋白印迹实验鉴定hSOD1WT蛋白、hSOD1G93A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模型生长曲线。结果VSC4.1细胞分化前表达ClassⅢβ-Tubulin、MNR2,分化后表达ClassⅢβ-Tubulin、MNR2、NF200、MAP2等运动神经元标志物。VSC4.1-hSOD1WT、VSC4.1-hSOD1G93A细胞均过表达人来源的SOD1,而VSC4.1-mock则不表达。与VSC4.1-mock、VSC4.1-hSOD1WT相比,VSC4.1-hSOD1G93A生长缓慢,在48、72 h细胞活力均低于VSC4.1-mock(P=0.031,P=0.000)、VSC4.1-hSOD1WT(P=0.001,P=0.000),其余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成功建立稳定表达hSOD1WT、hSOD1G93A基因的VSC4.1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发病与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基因突变 vsc4 1细胞系 转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