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VX2恶性骨肿瘤浸润范围的DWI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增杰 董诚 +7 位作者 边甜甜 庞婧 李晓丽 郭佳 孙伟凯 郝大鹏 陈海松 徐文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PROPELLER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显示恶性骨肿瘤浸润范围的价值。方法:建立30只兔右侧胫骨恶性骨肿瘤模型,并行MRI常规序列及DWI(b=500 s/mm^2)检查。DWI图像上测量肿瘤实性区、肿瘤坏死区、肌肉水肿、正常肌肉、骨髓水肿的... 目的:探讨PROPELLER序列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显示恶性骨肿瘤浸润范围的价值。方法:建立30只兔右侧胫骨恶性骨肿瘤模型,并行MRI常规序列及DWI(b=500 s/mm^2)检查。DWI图像上测量肿瘤实性区、肿瘤坏死区、肌肉水肿、正常肌肉、骨髓水肿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于矢状位肿瘤最大层面分别测量DWI-ADC、快速自旋回波(FSE)T 2WI、脂肪抑制(FS)FSE-T 2WI、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图像以及病理标本中的肿瘤浸润范围(肿瘤最大横径与最大纵径之和),并对DWI图像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比较MRI各序列与病理切片显示肿瘤浸润范围的差异。计算ADC图像显示肿瘤浸润范围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肿瘤实性区、肿瘤坏死区、瘤周肌肉水肿近端、肌肉水肿远端、正常肌肉、骨髓水肿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16×10^-3、1.81×10^-3、2.20×10^-3、2.33×10^-3、1.86×10^-3、1.88×10^-3 mm^2/s,不同组织区域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6.78,P<0.001);除正常肌肉与骨髓水肿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9)外,其他不同病变区域的ADC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与病理切片对照,肌肉水肿近端区内见肿瘤细胞浸润,肌肉水肿远端区、骨髓水肿区、正常肌肉区均无肿瘤细胞浸润。ADC图、FSE-T 2WI、T 2WI+FS、STIR及病理大切片的肿瘤浸润范围测量值分别为(5.30±0.89)、(5.52±0.87)、(5.42±0.87)、(5.43±0.85)和(5.20±0.89)cm,各方法测量的肿瘤浸润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WI-ADC图、FSE-T2WI、T2WI+FS、STIR对显示肿瘤浸润范围的敏感度分别为93.3%、53.3%、66.7%、60.0%,特异度分别为80.0%、33.3%、53.3%、40.0%。结论:DWI-ADC图可通过ADC值定量区分不同组织成分,准确客观地确定肿瘤浸润范围,且显示肿瘤范围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较常规序列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骨肿瘤 vx2细胞株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肿瘤浸润范围 ADC值
下载PDF
经肝动脉三氧化二砷碘油乳化剂栓塞对兔VX2肝癌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邹煜 过川根 +2 位作者 许顺良 彭志毅 孙军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9-565,共7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三氧化二砷碘油乳化剂栓塞对兔VX2肝癌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及其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肝种植VX2鳞状细胞癌组织建立兔肝癌模型,并根据肝动脉注射三氧化二砷的剂量不同分为大剂量组(碘油O.2mL...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三氧化二砷碘油乳化剂栓塞对兔VX2肝癌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及其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肝种植VX2鳞状细胞癌组织建立兔肝癌模型,并根据肝动脉注射三氧化二砷的剂量不同分为大剂量组(碘油O.2mL+三氧化二砷5mg/ks)、小剂量组(碘油O.2mL+三氧化二砷1ms/kg)和对照组(碘油0.2mL+0.9%氯化钠溶液2mL)。用多排螺旋CT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评价肿瘤生长率和肿瘤微血管密度,并通过检测血清ALT、AST、尿素氮及肌酐指标评价三氧化二砷碘油乳化剂对模型兔的肝、肾毒性。结杲:大剂量组、小剂量组的肿瘤生长率中位数分别为44.05%(-36.40%~64.60%)和95.20%(-11.60%~159.40%),均小于对照组I145.55%(98.90%~250.30%)],而且大剂量组小于小剂量组(均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的肿瘤微血管密度分别为21.4±10.6和34.1±12.0,均低于对照组(57.9±16.1,均P〈0.05)。术后28d对照组ALT和AST水平[(79.12±30.52)U/L,(75.25±25.89)U/L]均高于大剂量组[(25.50±12.37)U/L,(24.25±10.89)u/L]和小剂量组[(45.00±14.04)U/L,(35.22±11.86)U/L,均P〈O.05)];三组间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灌注三氧化二砷碘油乳化剂对兔VX2肝癌模型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且模型未出现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栓塞 vx2细胞 肝细胞肝癌 治疗
下载PDF
靶向VEGF基因的siRNA体外抑制兔VX2细胞生长的研究
3
作者 邹煜 过川根 +1 位作者 羊正纲 张敏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9期2720-2723,共4页
目的:探讨靶向VEGF基因的siRNA对兔VX2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法得到靶向兔VX2细胞VEGF基因的siRNA分子,应用脂质体将其转染体外培养的VX2细胞。转染48h后,RT-PCR法检测VEGF mRNA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VEGF蛋白,MT... 目的:探讨靶向VEGF基因的siRNA对兔VX2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法得到靶向兔VX2细胞VEGF基因的siRNA分子,应用脂质体将其转染体外培养的VX2细胞。转染48h后,RT-PCR法检测VEGF mRNA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VEGF蛋白,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力。结果:VEGFsi1和VEGF-si3单独转染VX2细胞,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8.5±7.3)%和(30.0±5.8)%,均显著高于scr-siRNA转染的对照组(P<0.01);细胞VEGF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7±0.06)和(0.45±0.0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细胞分泌VEGF蛋白的抑制率分别为(58.1±7.3)%和(51.9±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VEGF siRNA分子在体外能特异地抑制兔VX2细胞的VEGF基因mRNA转录,VEGF蛋白分泌以及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x2细胞 转染
下载PDF
兔VX2膀胱癌移植瘤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彬 张强 +3 位作者 王志伟 周慷 高钦宗 李晓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1-995,共5页
目的通过模拟原位膀胱癌发生机制构建兔VX2膀胱癌移植瘤动物模型,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采用同轴法穿刺接种VX2细胞株于25只新西兰大白兔膀胱,接种术后14、21、28 d分别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评估肿瘤种植及生长情况。取兔... 目的通过模拟原位膀胱癌发生机制构建兔VX2膀胱癌移植瘤动物模型,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采用同轴法穿刺接种VX2细胞株于25只新西兰大白兔膀胱,接种术后14、21、28 d分别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评估肿瘤种植及生长情况。取兔膀胱组织标本作大体解剖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观察腹腔淋巴结及肝肺转移情况。结果 22只实验兔建模成功,植瘤成瘤率为88.0%(22/25)。植瘤后14、21、28 d瘤体平均长径分别为(1.38±0.20)mm、(2.30±0.08)mm、(3.22±0.24)mm,且瘤体变化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VX2移植瘤CT表现为膀胱壁局部不规则增厚或肿块突起,呈均匀强化(14 d)或环型强化(21、28 d),肿瘤腔内呈不同程度充盈缺损。种植瘤大体形态及其影像学特征基本相符,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血管丰富的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呈浸润性生长,21 d后瘤体中心出现坏死,21、28 d出现肝、肺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兔VX2膀胱移植瘤模型,基本反映了膀胱癌发生与发展过程,适合CT动态观察及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动物模型 vx2细胞株 CT
下载PDF
兔梨状隐窝VX2瘤模型的建立及解剖与影像学观察
5
作者 韩秀丽 陈万军 王兆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2年第1期15-17,71,共4页
目的建立兔梨状隐窝VX2移植瘤模型。方法先以VX2细胞在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移植瘤并传代,再将兔移植瘤制备组织悬液(组织块约1mm^3大小,约含1~2×10~6/m1个细胞),直达喉镜下接种于17只兔梨状隐窝,然后行影像学观察及瘤体组织学鉴定,... 目的建立兔梨状隐窝VX2移植瘤模型。方法先以VX2细胞在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移植瘤并传代,再将兔移植瘤制备组织悬液(组织块约1mm^3大小,约含1~2×10~6/m1个细胞),直达喉镜下接种于17只兔梨状隐窝,然后行影像学观察及瘤体组织学鉴定,分析成瘤率及生长特性。结果移植瘤组织悬液2~4周后,影像检查及瘤体解剖证实,16只兔梨状隐窝内形成了移植瘤,成瘤率为94.1%,但90%荷瘤兔在4周内死亡。结论 VX2细胞移植瘤组织制备瘤组织悬液、直达喉镜下接种于梨状隐窝的方法 ,能够成功制备兔喉咽癌移植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咽癌 vx2细胞株 梨状隐窝移植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阿霉素化疗与热化疗对兔毛细胞白血病VX-2细胞体外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39
6
作者 张洪新 王执民 +5 位作者 郭卫平 王义清 吴智群 李文献 陈江浩 关燕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热疗、化疗、热化疗对体外兔VX2细胞的生长抑制规律的影响,为临床介入性热化疗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体外长期培养的兔VX2细胞为靶细胞,采用水浴加温法、进行体外细胞毒试验(MTT法),观察单纯热疗,单... 目的:观察比较热疗、化疗、热化疗对体外兔VX2细胞的生长抑制规律的影响,为临床介入性热化疗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体外长期培养的兔VX2细胞为靶细胞,采用水浴加温法、进行体外细胞毒试验(MTT法),观察单纯热疗,单纯化疗及热疗与化疗结合对兔VX2细胞的生长抑制规律的影响及差别。结果:(1)温热和阿霉素对VX2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伤作用,两者一定方式的联合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2)热化疗加热温度以42~43℃为佳,加热时间以30分钟以上为佳。结论:(1)热对化疗有增敏作用;(2)一定温度的热化疗优于单纯热疗和单纯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VX-2 白血病 热疗法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陡脉冲电场对兔VX_2乳腺移植瘤毛细淋巴管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均 杨孝军 +2 位作者 胡丽娜 孙才新 姚陈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2,共4页
背景与目的:以细胞膜电穿孔效应为核心的电化学治疗已开展二十余年,其主要机理为脉冲电场的膜穿孔促进外源药物、抗体或基因向胞内弥散。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已证实高能陡脉冲电场能使肿瘤细胞膜发生不可逆性电穿孔,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 背景与目的:以细胞膜电穿孔效应为核心的电化学治疗已开展二十余年,其主要机理为脉冲电场的膜穿孔促进外源药物、抗体或基因向胞内弥散。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已证实高能陡脉冲电场能使肿瘤细胞膜发生不可逆性电穿孔,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直接死亡。本实验主要观察陡脉冲电场对兔VX2乳腺移植瘤毛细淋巴管的影响。方法:成功建立VX2兔移植性乳腺瘤模型,采用美蓝灌注、酶组织化学5-核苷酸碱性磷酸酶(5′-AMP-ALPase)双重染色法、电镜技术观察陡脉冲处理后瘤体局部毛细淋巴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经美蓝灌注显示,陡脉冲处理后的癌组织边缘模糊,无线样或环状的淋巴管;双重染色显示,靶区内未见任何呈阳性染色的淋巴管,瘤体边缘仅见毛细淋巴管碎片样结构;透射电镜下见毛细淋巴管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均被破坏。结论:陡脉冲电场破坏了靶区癌组织边缘的毛细淋巴管,因此可减少治疗后局部癌细胞淋巴转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脉冲电场 vx2细胞株 乳腺移植瘤 毛细淋巴管 兔子
下载PDF
植入性门静脉主干癌栓兔模型建立及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雯 李说 +4 位作者 颜志平 罗剑钧 刘清欣 瞿旭东 王建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01-806,共6页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的门静脉主干癌栓(MPTT)动物模型并作客观评估,为进一步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n=10)和实验组(B组,n=14)。实验组在门静脉主干前壁缝一荷包,将瘤条经荷包中央注入门...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的门静脉主干癌栓(MPTT)动物模型并作客观评估,为进一步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n=10)和实验组(B组,n=14)。实验组在门静脉主干前壁缝一荷包,将瘤条经荷包中央注入门静脉腔内,并通过预留缝线悬挂固定在门静脉主干内壁:对照组开腹后仅在门静脉主干前壁作荷包缝合。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体重及生存时间。术后每周行多排螺旋CT检查,观察门静脉癌栓(PVTT)生长及转移。分阶段处死两组部分实验兔作病理检查,观察PVTT体积和转移情况。剩余兔观察生存时间。结果实验组门静脉主干成瘤率达100%。实验组(B9~14号兔)及对照组术后第35天平均体重分别为(1.48±0.19)kg和(2.08±0.17)kg,实验组(B9~14号兔)平均生存时间为(41.7±4.72)d。多排螺旋CT显示PVTT及门静脉阻塞后侧支循环和转移灶,病理学检查证实门静脉管腔内癌栓存在及转移灶。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可供影像学客观评价的MPVTT动物模型,并证实增强多排螺旋CT对诊断和监测PVTT生长和转移有良好价值,为临床治疗MPVTT研究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细胞株 动物模型 肝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多排螺旋CT
下载PDF
扩散峰度成像评估兔恶性骨肿瘤髓内浸润范围及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房亚军 周锐志 +1 位作者 陈海松 徐文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峰度成像(DKI)在判断兔恶性骨肿瘤髓内浸润范围及区分肿瘤移行区内单纯水肿区与微观浸润区中的价值。方法:在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胫骨上端种植VX2恶性肿瘤组织,待其生长14~21天后行常规MRI及DKI检查。将肿瘤大体标... 目的:探讨MR扩散峰度成像(DKI)在判断兔恶性骨肿瘤髓内浸润范围及区分肿瘤移行区内单纯水肿区与微观浸润区中的价值。方法:在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胫骨上端种植VX2恶性肿瘤组织,待其生长14~21天后行常规MRI及DKI检查。将肿瘤大体标本对应MRI最大矢状面切片,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CD31、VEGF)。以病理为金标准并结合MRI图像行严格点对点对照,在肿瘤实性区、微观浸润区、单纯水肿区勾画感兴趣区,测量平均扩散系数(MD)值和平均峰度(MK)值。比较肿瘤各区域间MD和MK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参数对区分肿瘤不同区域的准确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肿瘤实性区与微观浸润区肿瘤细胞密度(CD)、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间的差异,分析DKI参数与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成功制备模型兔25只,其中存在微观浸润区者21只并将其纳入研究。MD在肿瘤实性区、微观浸润区、单纯水肿区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747,P=0.000)。MD=1028.5 mm^2/s为鉴别微观浸润区与单纯水肿区的最佳阈值,诊断敏感度为95.24%,特异度为66.67%。CD、MVD、VEGF在肿瘤实性区与微观浸润区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41,P=0.000;t=12.274,P=0.000;t=4.443,P=0.000)。肿瘤实性区及微观浸润区的MD值与CD计数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5、-0.753,P<0.05),与VEGF计数亦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26、-0.697,P<0.05),与MVD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356、-0.186,P>0.05)。结论:DKI参数MD对判断恶性骨肿瘤范围特别是鉴别微观浸润区与单纯水肿区具有一定价值,MD值与肿瘤浸润区的CD、VEGF计数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峰度成像 磁共振成像 vx2细胞株 微观浸润 单纯水肿 平均扩散系数 平均峰度
下载PDF
新西兰大白兔植入性下腔静脉癌栓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10
作者 张雯 颜志平 +5 位作者 罗剑钧 方主亭 吴林霖 刘清欣 瞿旭东 王建华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下腔静脉癌栓(IVCTT)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估,为进一步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1只新西兰大白兔皮下注入VX2肿瘤细胞株成荷瘤种兔。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开腹后在下腔静脉前壁缝一荷包,将瘤条经荷包注入下腔... 目的建立稳定的下腔静脉癌栓(IVCTT)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估,为进一步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1只新西兰大白兔皮下注入VX2肿瘤细胞株成荷瘤种兔。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开腹后在下腔静脉前壁缝一荷包,将瘤条经荷包注入下腔静脉腔内,悬挂固定于内壁制成癌栓模型。术后观察兔的生物学行为、体质量及存活时间。多排螺旋CT(MDCT)观察术后瘤栓的生长及转移情况。兔自然死亡后,肉眼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IVCTT及肝内外的转移情况。结果。MDCT和3D多平面重建(3D.MPR)均见下腔静脉内充盈缺损及下腔静脉阻塞后的侧支血管和转移灶。病理证实了下腔静脉管腔内癌栓的存在及转移病灶,下腔静脉腔内成瘤率达100%。平均存活时间为(49.5±4.4)d。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可供影像学评估的IVCTT动物模型,并证实MDCT及3D-MPR对诊断和监测IVCTT生长有良好价值,为临床治疗IVCTT的研究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株 vx2 模型 动物 腔静脉 肿瘤组织 循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