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ilica Gel Supported 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 Catalyzed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Cyclohexanone Oxime in Liquid Phase
1
作者 Cheng Tian Hanming Chen +2 位作者 Shihua Wu Dong Xie Mingqiao Zhu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CAS 2024年第4期202-220,共19页
The liquid 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cyclohexanone oxime (CHO) using fuming sulfuric acid as a catalyst is a traditional method for preparing ε-caprolactam (CPL). This process has drawbacks, such as environment... The liquid 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cyclohexanone oxime (CHO) using fuming sulfuric acid as a catalyst is a traditional method for preparing ε-caprolactam (CPL). This process has drawback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rrosion of equipment, and low added value of by-product ammonium sulfate. This article designed and prepared a green silica gel-supported 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 catalyst for the liquid-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CHO to prepare (CPL).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talyst preparation and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Beckmann rearrangement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catalyst preparation were as follows: raw material silica gel: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 = 1:0.2 (mass ratio), room temperature, stirring time of 2.5 hours, and solvent of acetonitrile, silica gel mesh size is 100 - 200. The optimal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Beckmann rearrangement are CHO: catalyst = 1:2 (mass ratio), temperature of 130˚C, solvent of benzonitrile, volume of 30 mL/g CHO, and reaction time of 4 hours.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 the conversion of CHO is 90%, and the selectivity of CPL is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kmann rearrangement Silica Gel 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 cyclohexanone oxime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Platinum on Stability of the B_2O_3/TiO_2-ZrO_2 Catalyst for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Cyclohexanone Oxime
2
作者 Dong Sen MAO Guan Zhong L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8期1025-1028,共4页
The addition of platinum over the B2O3/TiO2-ZrO2 remarkably enhanced its catalytic stability in the vapor 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cyclohexanone oxime under the carder gas of H2. The content of coke deposited ... The addition of platinum over the B2O3/TiO2-ZrO2 remarkably enhanced its catalytic stability in the vapor 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cyclohexanone oxime under the carder gas of H2. The content of coke deposited on catalyst surface was decreased from 1.92% over the B2O3/TiO2-ZrO2 to 1.14% over the platinum promoted B2O3/TiO2-ZrO2 after reaction of six hours.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platinum added on the B2O3/TiO2-ZrO2 cataly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the coke formation on the catalyst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hexanone oxime vapor-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Ε-CAPROLACTAM B2O3/TiO2-ZrO2 catalyst platinum.
下载PDF
Hβ AND MODIFIED Hβ ZEOLITES AS CATALYSTS FOR BECKMANN RARRANGEMENT OF CYCLOHEXANONE OXIME 被引量:2
3
作者 章永洁 王亚权 +7 位作者 卜亿峰 王莅 米镇涛 何菲 吴魏 闵恩泽 傅送保 朱泽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103-2105,共3页
关键词 己内酰胺 制备 重排 环己酮肟 催化反应 HΒ分子筛 改性Hβ分子筛
下载PDF
Gas-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Cyclohexanone Oxime over B-ZSM-5 Derived Titanosilicalite
4
作者 尹双凤 张法智 徐柏庆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2年第1期11-14,16,共5页
Four different ZSM 5 zeolites are tested for the gas 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cyclohexanone oxime (CHO) into lactam. B ZSM 5 derived titanosilicalite (Ti ZSM 5) exhib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s comparabl... Four different ZSM 5 zeolites are tested for the gas 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cyclohexanone oxime (CHO) into lactam. B ZSM 5 derived titanosilicalite (Ti ZSM 5) exhib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s comparable to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titanosilicalite (TS 1), much better than B ZSM 5 and Al ZSM 5. The effect of reaction conditions (solvent, feed space velocity, and water)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i ZSM 5 is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a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exists among the feed space velocity, the reaction time, and the CHO constant conversion. Ethanol or methanol as solvent shows higher activity, lactam selectivity, and stability than benzene and n hexanol. The addition of water to the rearrangement with a maximum amount of 1.0 mole per mole CHO results in the increase of CHO conversion while no meaningful changes in lactam selectivity and stability are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osilicalite gas 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cyclohexanone oxime LACTAM B ZSM 5 zeolite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Na^(+) on the synthesis of silicalite-1 catalysts for use in the vapor 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cyclohexanone oxime
5
作者 Rumin YANG Fanhui MENG +1 位作者 Xiao WANG Yaquan WANG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1年第4期401-408,共8页
Silicalite-1 was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a+using tetrapropylammonium hydroxide(TPAOH)as a template.The synthesis was followed by a base treatment.The silicalite-1samp... Silicalite-1 was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a+using tetrapropylammonium hydroxide(TPAOH)as a template.The synthesis was followed by a base treatment.The silicalite-1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N2 adsorption,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NH3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The samples were used as catalysts for the vapor 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cyclohexanone oxime.During the synthesis,the sodium ions were incorporated onto the silicalite-1 crystals,but were then removed by the base treatment.All the catalysts exhibited nearly complete conversion of cyclohexanone oxime toε-caprolactam with selectivities grater than 95%.Addition of less than 2.5 mol-%Na^(+)(relative to TPAOH)did not influence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However,for Na+concentrations≥5 mol-%,the particle sizes of silicalite-1 increased and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decreased,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carbon deposition.The results in this work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polymer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ALITE-1 cyclohexanone oxime vapor phase beckmann rearrangement Ε-CAPROLACTAM
原文传递
Beckmann重排反应的综合性实验设计与教学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建钟 郭明 +1 位作者 陶厚璜 郑泽涛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期239-247,共9页
Beckmann反应是含有羰基的醛、酮与羟胺反应生成有机肟,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重排,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实验教学中有机肟Beckmann重排反应的实验原理直观性不足、反应机理佐证性欠缺等问题,通过二苯甲酮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二... Beckmann反应是含有羰基的醛、酮与羟胺反应生成有机肟,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重排,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实验教学中有机肟Beckmann重排反应的实验原理直观性不足、反应机理佐证性欠缺等问题,通过二苯甲酮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二苯甲酮肟,多聚磷酸催化分子重排反应生成苯甲酰基苯胺为案例,交叉运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的知识和实验技能,测定阶段产物和终产物的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并表征其结构,将宏观理化性质与微观结构相结合,解析和验证反应机理,达到Beckmann重排反应实验原理直观、反应机理佐证完善的结果,实验的综合设计与交叉创新提升了Beckmann重排实验的教学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既可为肟类Beckmann重排反应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供借鉴,也可为教材及实验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kmann重排 实验教学 二苯甲酮肟 反应机理
下载PDF
B_2O_3/TiO_2-ZrO_2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的研究Ⅰ.B_2O_3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毛东森 卢冠忠 +2 位作者 陈庆龄 谢在库 张玉贤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4,共6页
制备了不同B2 O3 含量 (0~ 2 0 % )的B2 O3/TiO2 ZrO2 固体酸催化剂 ,用XRD ,FT IR ,N2 吸附及NH3 TPD等方法测定了其结构、比表面积、孔分布和表面酸性 .结果表明 ,当B2 O3 含量较低 (≤ 5 % )时 ,催化剂呈无定形态 ,样品中的B2 O3 ... 制备了不同B2 O3 含量 (0~ 2 0 % )的B2 O3/TiO2 ZrO2 固体酸催化剂 ,用XRD ,FT IR ,N2 吸附及NH3 TPD等方法测定了其结构、比表面积、孔分布和表面酸性 .结果表明 ,当B2 O3 含量较低 (≤ 5 % )时 ,催化剂呈无定形态 ,样品中的B2 O3 主要以BO4 结构存在 .当B2 O3 含量较高 (≥ 8% )时 ,催化剂中的TiO2 ZrO2 以ZrTiO4 晶相存在 ,分散于TiO2 ZrO2 表面的B2 O3 主要以玻璃体形式和BO3 结构存在 .随着B2 O3 含量的增加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减小 ,孔径增大 .30 0℃下的环己酮肟气相Beck mann重排反应结果表明 ,随着B2 O3 含量的增加 ,己内酰胺的选择性逐渐增大 ,而己内酰胺的收率在B2 O3 含量为 12 %时达到最大值 .讨论了B2 O3/TiO2 Zr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硼 钛锆复合氧化物 环己酮肟 气相beckmann重排 己内酰胺 固体酸催化剂 负载型催化剂 催化性能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毛东森 卢冠忠 +2 位作者 陈庆龄 卢文奎 谢在库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5-29,共5页
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是重要的工业过程。本文介绍了用以代替浓硫酸催化该反应的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等。
关键词 环已酮肟 重排 已内酰胺 催化剂 催化
下载PDF
改性钛锆复合氧化物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 被引量:7
9
作者 毛东森 卢冠忠 +2 位作者 陈庆龄 谢在库 张玉贤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39-1144,共6页
制备了经SO42-,PO43-,MoO3,WO3和B2O3改性的钛锆复合氧化物(TiO2-ZrO2)催化剂,并用常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考察了它们对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制己内酰胺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00℃时,B2O3/TiO2-ZrO2具有较高的... 制备了经SO42-,PO43-,MoO3,WO3和B2O3改性的钛锆复合氧化物(TiO2-ZrO2)催化剂,并用常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考察了它们对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制己内酰胺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00℃时,B2O3/TiO2-ZrO2具有较高的己内酰胺选择性(97.0%)和收率(96.7%),且明显高于B2O3/TiO2和B2O3/ZrO2催化剂.用N2吸附和NH3-TPD,CO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分布和表面酸、碱性分别进行了测定,讨论了这些物化性能对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肟 己内酰胺 beckmann重排 钛锆复合氧化物 氧化硼 催化剂 改性 催化活性 选择性 稳定性
下载PDF
氯铝酸离子液体催化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强 孟祥海 +2 位作者 张睿 刘植昌 刘慧斌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7,120,共5页
以氯铝酸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和反应介质,通过实验研制一种价格低廉且环保的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的催化体系.结果表明:环己酮肟转化率和己内酰胺选择性随离子液体酸性的增强而逐渐增大,离子液体中溶解的HCl对环己酮肟Beckman... 以氯铝酸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和反应介质,通过实验研制一种价格低廉且环保的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的催化体系.结果表明:环己酮肟转化率和己内酰胺选择性随离子液体酸性的增强而逐渐增大,离子液体中溶解的HCl对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的影响不大;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离子液体用量对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有着较大的影响;确定离子液体Et3NHCl-2AlCl3催化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60min,离子液体与环己酮肟摩尔比为1∶1;在该反应条件下,环己酮肟转化率为99.7%,己内酰胺选择性为98.0%,己内酰胺收率为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己内酰胺 环己酮肟 beckmann重排 环己酮 氯铝酸 酸性
下载PDF
B_2O_3/TiO_2-ZrO_2催化剂上环己酮肟的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毛东森 卢冠忠 +2 位作者 陈庆龄 谢在库 张玉贤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36,共6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 ZrO2 复合氧化物载体。BET、DTA、XRD表征结果表明 ,该复合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对于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制己内酰胺 ,用复合载体制备的B2 O3 /TiO2 ZrO2 催化剂 ,比分别以TiO2 、...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 ZrO2 复合氧化物载体。BET、DTA、XRD表征结果表明 ,该复合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热稳定性。对于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制己内酰胺 ,用复合载体制备的B2 O3 /TiO2 ZrO2 催化剂 ,比分别以TiO2 、ZrO2 为载体所制备的B2 O3 /TiO2 和B2 O3 /ZrO2 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 ,催化剂表面中等强度的酸位是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的有效活性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肟 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 己内酰胺 TIO2-ZRO2 B2O3 催化剂
下载PDF
环己酮肟在RBS-1催化剂上的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 被引量:11
12
作者 程时标 汪顺祖 吴巍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共4页
研究了370℃时环己酮肟在RBS-1催化剂上转化为己内酰胺的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结果表明,该反应具有很高的环己酮肟转化率(99.5%以上)和ε-己内酰胺选择性(95%左右),且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RBS-1催化剂具有MFI结构特征,BET比表... 研究了370℃时环己酮肟在RBS-1催化剂上转化为己内酰胺的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结果表明,该反应具有很高的环己酮肟转化率(99.5%以上)和ε-己内酰胺选择性(95%左右),且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RBS-1催化剂具有MFI结构特征,BET比表面积达460 m^2/g,外比表面积达60 m^2/g,N_2吸脱附在分压比为0.45~0.98范围存在滞后环,显示中孔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肟 RBS-1催化剂 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 转化率
下载PDF
丁基吡啶四氟硼酸盐中的两相Beckmann重排反应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伟 吴巍 +1 位作者 张树忠 闵恩泽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7-310,共4页
在丁基吡啶四氟硼酸盐([bupy][BF4])/甲苯两相体系中,以含磷化合物(PICl3,PCl3,PCl5)催化环己酮肟的Beckmann重排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和离子液体用量、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对环己酮肟转化率、己内酰胺选择性的影响。结果... 在丁基吡啶四氟硼酸盐([bupy][BF4])/甲苯两相体系中,以含磷化合物(PICl3,PCl3,PCl5)催化环己酮肟的Beckmann重排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和离子液体用量、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对环己酮肟转化率、己内酰胺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OCl3催化的两相重排反应结果很好,环己酮肟的转化率高达100.0%,己内酰胺的选择性高达99.3%。并优化出POCl3催化的两相重排反应条件。在两相体系中进行重排反应有利于控制反应速率和实现体系取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催化 beckmann重排 环己酮肟 己内酰胺 氯化氧磷
下载PDF
环己酮肟在改性氧化锆催化剂上的Beckmann重排反应Ⅲ.B_2O_3对ZrO_2的改性效应 被引量:9
14
作者 程时标 徐柏庆 +3 位作者 蒋山 田福平 蔡天锡 王祥生 《催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12-516,共5页
采用IR和XRD技术研究了B2O3/ZrO2催化剂的结构性质,用ICP-MS测定了样品中B2O3的含量,通过Hammet指示剂正丁胺滴定法测定了B2O3/ZrO2系列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研究了载体预处理温度对样品表面酸... 采用IR和XRD技术研究了B2O3/ZrO2催化剂的结构性质,用ICP-MS测定了样品中B2O3的含量,通过Hammet指示剂正丁胺滴定法测定了B2O3/ZrO2系列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研究了载体预处理温度对样品表面酸性和结构的影响,以及B2O3含量对样品催化性能的影响;比较了B2O3负载于ZrO2,Al2O3,SiO2,TiO2,MgO和HZSM-5上催化活性和目的产物选择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负载型 催化剂 环己酮肟 重排反应
下载PDF
环己酮肟在改性氧化锆催化剂上的Beckmann重排反应Ⅰ.改性氧化锆的催化行为 被引量:20
15
作者 程时标 徐柏庆 +3 位作者 王大庆 王芳 蔡天锡 王祥生 《催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1-285,共5页
对以F-,Cl-,SO2-4,PO3-4,Na+和B2O3为改性剂改性的氧化锆催化剂上环己酮肟转化成ε-己内酰胺的气固相Beckmann重排反应进行了研究,催化剂的酸、碱强度及其分布分别通过用Hammett指示剂的正... 对以F-,Cl-,SO2-4,PO3-4,Na+和B2O3为改性剂改性的氧化锆催化剂上环己酮肟转化成ε-己内酰胺的气固相Beckmann重排反应进行了研究,催化剂的酸、碱强度及其分布分别通过用Hammett指示剂的正丁胺和苯甲酸滴定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B2O3-ZrO2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和ε-己内酰胺选择性;改性氧化锆催化剂的酸性次序是SO2-4-ZrO2>B2O3-ZrO2>PO3-4-ZrO2>Cl--ZrO2>F--ZrO2>ZrO2>Na+-ZrO2;中等强度的酸中心有利于Beckmann重排反应的进行,碱性中心诱发副反应而不利于生成己内酰胺的重排反应;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环己酮肟 Ε-己内酰胺 重排反应 催化剂
下载PDF
Silicalite-1的后处理对其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陶伟川 毛东森 +1 位作者 陈庆龄 胡英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7-422,共6页
研究了silicalite 1分子筛的不同后处理方法对其催化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性能的影响,这些方法包括水(或氨)蒸气处理以及在碱性、酸性或中性条件下用NH4NO3 处理.结合XRD ,FT IR和2 9SiMASNMR表征结果对silicalite 1催化剂的... 研究了silicalite 1分子筛的不同后处理方法对其催化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性能的影响,这些方法包括水(或氨)蒸气处理以及在碱性、酸性或中性条件下用NH4NO3 处理.结合XRD ,FT IR和2 9SiMASNMR表征结果对silicalite 1催化剂的活性中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用NH4NO3 进行后处理对提高分子筛的催化性能最为有利.分子筛上无规则排布的末端硅羟基数量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肟 气相beckmann重排 己内酰胺 silicalite-1分子筛 后处理 活性中心
下载PDF
B_2O_3/TiO_2-ZrO_2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中的溶剂效应 被引量:7
17
作者 毛东森 卢冠忠 陈庆龄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1-276,共6页
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作为环己酮肟的溶剂,考察了溶剂极性对B2O3/TiO2-ZrO2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乙醇外,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己内酰胺的收率逐渐提高.在所考察的溶剂范围内,当采用极性最强的乙腈为溶剂... 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作为环己酮肟的溶剂,考察了溶剂极性对B2O3/TiO2-ZrO2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乙醇外,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己内酰胺的收率逐渐提高.在所考察的溶剂范围内,当采用极性最强的乙腈为溶剂时,B2O3/TiO2-ZrO2的催化性能最佳,连续反应9h,环己酮肟的转化率为100%,己内酰胺的选择性高达98.6%.极性较强的溶剂可显著改善B2O3/TiO2-ZrO2催化性能的原因主要是其有利于反应所生成的己内酰胺从催化剂表面快速脱附,从而可抑制己内酰胺进一步发生聚合及分解等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硼 氧化钛 氧化锆 环己酮肟 气相beckmann重排 己内酰胺 溶剂
下载PDF
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毛东森 卢冠忠 +2 位作者 陈庆龄 卢文奎 谢在库 《工业催化》 CAS 1999年第3期3-9,共7页
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是重要的工业过程。本文较为详细地评述了用于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的固体酸催化剂,主要有氧化物、金属磷酸盐和分子筛等。
关键词 环己酮肟 重排 己内酰胺 固体酸 催化剂
下载PDF
环己酮肟在B_2O_3/Al_2O_3-TiO_2催化剂上的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晟 毛东森 +1 位作者 卢冠忠 陈庆龄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7-531,共5页
制备了B2 O3/Al2 O3 TiO2 复合载体催化剂 ,并考察了其对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载体中TiO2 的含量、B2 O3 的负载量、载体的预处理温度及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等均对催化剂的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 制备了B2 O3/Al2 O3 TiO2 复合载体催化剂 ,并考察了其对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载体中TiO2 的含量、B2 O3 的负载量、载体的预处理温度及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等均对催化剂的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当载体中TiO2 含量为 6 0 % ,B2 O3 负载量为 2 0 % ,催化剂经 35 0℃焙烧时 ,环己酮肟的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很高 .用BET ,NH3 TPD ,XRD和I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织构、表面酸性和晶相等进行了表征 ,并与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关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硼 氧化铝 氧化钛 复合氧化物 负载型催化剂 环已酮肟 beckmann重排反应
下载PDF
氢氟酸后处理对Silicalite-1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伟川 毛东森 +2 位作者 夏建超 陈庆龄 胡英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研究了氢氟酸后处理对silicalite-1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适当浓度的氢氟酸溶液处理后,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都明显改善.其中,silicalite-1原粉先经硝酸铵预处理后再进行氢氟酸后处理所得到的催化... 研究了氢氟酸后处理对silicalite-1催化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适当浓度的氢氟酸溶液处理后,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都明显改善.其中,silicalite-1原粉先经硝酸铵预处理后再进行氢氟酸后处理所得到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反应53 h后环己酮肟的转化率仍保持在96%左右,己内酰胺的选择性高达96.1%.XRD,FT-IR和29Si MAS NMR的结果表明,较高的具有氢键相互作用的硅羟基与孤立硅羟基的比例值对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有利,同时,silicalite-1表面硅原子的排布方式对该反应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ALITE-1 分子筛 氢氟酸 环己酮肟 气相beckmann重排 己内酰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