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anatomical structure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photosynthetic organs of the desert plant Hedysarum scoparium 被引量:1
1
作者 QiaoDi Yan PeiXi Su Song Gao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0年第3期241-249,共9页
The desert plant Hedysarum scoparium uses leaflets and rachises as its photosynthetic organs. The abundance of leaflets was lower under unfavor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higher with improved water conditions. T... The desert plant Hedysarum scoparium uses leaflets and rachises as its photosynthetic organs. The abundance of leaflets was lower under unfavor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higher with improved water conditions. To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the adaptation of H. scoparium to its environment, we selected plants with both compound leaves and rachis without leaflets to study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s and gas ex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orga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storage tissues in rachises were more developed compared with the leaflets. The diurnal courses of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for the rachis and the leaflet were both in a bimodal pattern. Meanwhile, both two peak values of the rachi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eaflet. The daily average transpir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rachis than in the leaflet in order to lower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achis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under desert drought conditions, the leaflets of H. scoparium were partially or completely degraded to reduce the transpiration area as an adaptive response to water deficit, and only the rachises were retained as photosynthetic organ. The rachises were found to be better suited to a desert habitat than the leafl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tomical structure desert plant Hedysarum scoparium photosynthesis photosynthetic organ
下载PDF
Morphological,Anatomical and Genetic Analysis for a Rice Mutant with Abnormal Hull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全芳 徐建第 +3 位作者 李云 徐培州 张红宇 吴先军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9-526,共8页
A mutant with abnormal hull was first discovered from a twin-seedling strain W2555 in rice (Oryza sativa L.). The mutant had sparse branches and decreased number of florets from the base to the peak. Frequently, the... A mutant with abnormal hull was first discovered from a twin-seedling strain W2555 in rice (Oryza sativa L.). The mutant had sparse branches and decreased number of florets from the base to the peak. Frequently, the florets at the top of the panicle did not develop completely. The underdeveloped florets often showed slender and white in their life cycle. 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mutant traits were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gene (temporarily designated as ah). ah gene controlled the development of inflorescence meristem and the flower organ. The florets of mutant showed degenerated lemma and palea. Stamens and lodicules were homeoticly transformed into pistils and palea/lemma-like structures, respectively. It seemed that ah mutant phenotypes of the homeotic conversions in lodicules and stamens were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B loss-of-function spwl gene reported previously in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Oryza sativa L.) ah mutant floral organ anatomical structure genetic analysis
下载PDF
濒危植物光叶蕨的珠芽形成与特征
3
作者 陈小红 郭泽娟 +1 位作者 赵霞 孟文瑞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1,共7页
珠芽胎生繁殖是蕨类植物孢子繁殖的有益补充,丰富了植物的繁殖再生系统,影响着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该研究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光叶蕨(Cystopteris chinensis)为对象,通过形态学与解剖学方法,探究其羽片后面不明... 珠芽胎生繁殖是蕨类植物孢子繁殖的有益补充,丰富了植物的繁殖再生系统,影响着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该研究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光叶蕨(Cystopteris chinensis)为对象,通过形态学与解剖学方法,探究其羽片后面不明突起——珠芽的形态与解剖特征,揭示其生殖结构和发育过程,追溯珠芽胎生起源和生态适应机制。结果显示:(1)珠芽和孢子囊群同期出现在光叶蕨羽片背面末级细脉中部,只是珠芽位于顶端裂片。珠芽形成包括启动期、膨大期和成熟期3个时期,由黄绿色球状体逐渐成长为深绿色纺锤状,基部变黑形成离层时成熟。(2)珠芽起源于维管束鞘延伸区的薄壁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形成珠芽原基,逐渐突破叶下表皮形成圆球形珠芽;随着珠芽不断膨大,中下部细胞分化形成贮藏细胞和维管束,顶端分化出生长点形成芽。(3)极少数珠芽在叶片上可直接萌动形成新的自养个体。成熟珠芽掉落在土壤内1周后开始萌发,基部长出圆柱形根,顶部萌发出拳芽。残留珠芽第2年仍可萌发形成新叶,与茎芽产生的叶片形态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叶蕨 珠芽 解剖结构 营养体胎生
下载PDF
盐胁迫下东部黑核桃生理生化与营养器官结构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唐佳莉 姬新颖 +2 位作者 郑旭 李敖 张俊佩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13,共20页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东部黑核桃生理生化与解剖结构的动态响应,探索适应盐胁迫的变化机制。【方法】以东部黑核桃实生幼苗为材料进行42 d的盆栽试验,对4个盐分梯度(0、50、100、200 mmol·L^(-1))下的生理生化与营养器官解剖结构...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东部黑核桃生理生化与解剖结构的动态响应,探索适应盐胁迫的变化机制。【方法】以东部黑核桃实生幼苗为材料进行42 d的盆栽试验,对4个盐分梯度(0、50、100、200 mmol·L^(-1))下的生理生化与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比较,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明确幼苗的耐盐评价指标。【结果】盐胁迫下,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总黄酮、总多酚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随着盐浓度和胁迫时间的增加,栅栏组织、根皮层、茎周皮、海绵组织、叶片的厚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表皮、茎韧皮部、茎木质部、根周皮、根皮层的厚度,维管束、叶主脉、根的直径,组织结构疏松度,组织结构紧密度,栅海比,叶脉凸起度在不同的胁迫浓度和时间下呈不同的变化模式。盐胁迫下的解剖特征的主成分有差异,生理生化指标与解剖特征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东部黑核桃在盐胁迫下通过改变营养器官结构特征、提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活性氧物质活性等方式应对盐胁迫;栅海比、茎周皮、茎木质部、根粗可作为幼苗耐盐品种筛选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黑核桃 盐胁迫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生理生化 综合分析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配施对葡萄根系解剖结构和水力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赵晓丽 马闯 +2 位作者 田淑芬 王荣 王超霞 《中国果树》 2024年第10期62-68,共7页
通过探究不同有机肥配施对葡萄生长的施用效果,为葡萄园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以SO4为砧木的红巴拉多和阳光玫瑰作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即A:猪粪40 kg;B:牛粪13 kg+羊粪13 kg+猪粪14 kg;C:牛粪26.5 kg+羊粪13.5 kg;D:牛粪20 ... 通过探究不同有机肥配施对葡萄生长的施用效果,为葡萄园的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以SO4为砧木的红巴拉多和阳光玫瑰作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即A:猪粪40 kg;B:牛粪13 kg+羊粪13 kg+猪粪14 kg;C:牛粪26.5 kg+羊粪13.5 kg;D:牛粪20 kg+羊粪20 kg),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根系解剖结构和水力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B、C、D处理根系周皮厚度较A处理均有所降低,D处理最低;B、C、D处理根系维管形成层厚度、韧皮部半径、木质部半径以及木质部平均导管最大直径、最小直径、面积均高于A处理,其中D处理增加最为显著;D处理的根比导水率和栓塞脆弱性指数最高,C、B处理次之,A处理最低。综上,合理配施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根系的木质部半径和韧皮部厚度,促进根系的增粗生长,增大木质部导管直径,提高根比导水率,促进根系对土壤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2个葡萄品种根系生长的最佳施肥处理为牛粪20 kg+羊粪20 kg(D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有机肥 根系 解剖结构 水力特性
下载PDF
毛酸浆营养器官及宿存萼解剖学研究
6
作者 刘新波 何敏 《高师理科学刊》 2023年第11期56-59,共4页
采用临时装片法、常规石蜡制片法对毛酸浆营养器官及宿存萼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酸浆根为二原型,次生根木质部导管发达;茎表面具沟槽,被腺毛、非腺毛,髓部发达;叶为典型的异面叶,表皮有大量表皮毛,气孔为不等式,少数为不定式... 采用临时装片法、常规石蜡制片法对毛酸浆营养器官及宿存萼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酸浆根为二原型,次生根木质部导管发达;茎表面具沟槽,被腺毛、非腺毛,髓部发达;叶为典型的异面叶,表皮有大量表皮毛,气孔为不等式,少数为不定式,叶肉组织分化明显,在海绵组织中有结晶分布;叶柄横切面近似圆形,近轴面有沟槽存在;宿存萼中组织分化不明显,细胞组织间隙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酸浆 营养器官 宿存萼 解剖结构
下载PDF
光暗周期对野牛草生长及生理影响
7
作者 王欣铭 邹博坤 钱永强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61,共10页
为了探索野牛草(Buchloe datyloides)生长最适光周期,本研究选取两个野牛草品种‘Sundancer’和‘Texoka’,设置3个不同光周期处理,光照/黑暗分别为12 h/12 h、16 h/8 h、22 h/2 h。对株高、地上生物量、匍匐茎数量、叶茎形态学及生理... 为了探索野牛草(Buchloe datyloides)生长最适光周期,本研究选取两个野牛草品种‘Sundancer’和‘Texoka’,设置3个不同光周期处理,光照/黑暗分别为12 h/12 h、16 h/8 h、22 h/2 h。对株高、地上生物量、匍匐茎数量、叶茎形态学及生理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光照时间的延长对野牛草株高、地上生物量积累和匍匐茎数量均有促进作用,且在光照/黑暗为22 h/2 h处理下促进效果最明显。2)形态学上,光照/黑暗为22 h/2 h处理下叶片较宽且维管束密度大,茎杆叶鞘较其他处理更为紧密。3)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野牛草可溶性糖和淀粉等光合产物的积累,三者在光照/黑暗为22 h/2 h处理下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根据上述结果并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光照/黑暗为22 h/2 h处理更有利于野牛草的营养生长。研究结果对于阐明野牛草对光周期的反应机理、加速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牛草 光周期 营养生长 生长特性 解剖结构 匍匐茎 生理代谢
下载PDF
Localization and Dynamic Change of Saponin in Vegetative Organs of Polygala tenuifolia 被引量:9
8
作者 Hong-Mei Teng Min-Feng Fang +1 位作者 Xia Cai Zheng-Hai H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29-536,共8页
Anatomical, histochemical and phytochem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localization and dynamic changes of total saponin and senegenin of vegetative organs in 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 Histochemi... Anatomical, histochemical and phytochem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localization and dynamic changes of total saponin and senegenin of vegetative organs in 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 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saponin accumulated mainly in parenchyma cells of vegetative organs. The phytochemical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saponin accumulated in the vegetative organs of P. tenuifolia, with higher content in roots and lower content in the aerial parts that included stems and leaves. The saponin content and dry weight of the vegetative organs of P. tenuifolia had dynamic variance at the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all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in the post-fruit period. Hence, the roots and aerial parts should be gathered in August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plant. As the root is the main medicinal organ of P. tenuifolia, the content of total saponin and senegenin of different aged and different parts of the root were determined. The content of total saponin and senegenin exhibited a sustained decreasing trend with increasing root age; therefore, the annual roots had high quality. The content of total saponin and senegeni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root showed obvious variation. The content in the "skin area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xylem. The results offer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appropriate harvesting stage and a reasonable harvest of P. tenuifo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change LOCALIZATION Polygala tenuifolia SAPONIN SENEGENIN structure vegetative organs.
原文传递
三江平原芦苇营养器官的生态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友民 刘兴土 +1 位作者 孙长占 曲同宝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163,共3页
从生态学角度对三江平原芦苇的营养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芦苇的不定根、根状茎、茎和叶的解剖结构表现出了对水生和温生环境的适应性。不定根的外皮层产生一层纤维细胞层,具发达的通气组织;根状茎中维管束散生,呈三环分布在基本组织中... 从生态学角度对三江平原芦苇的营养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研究。芦苇的不定根、根状茎、茎和叶的解剖结构表现出了对水生和温生环境的适应性。不定根的外皮层产生一层纤维细胞层,具发达的通气组织;根状茎中维管束散生,呈三环分布在基本组织中,薄壁组织细胞贮存有淀粉粒;根状茎和茎中均具发达的髓腔和通气组织;叶为等面型叶,机械组织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芦苇 营养器官 生态学 解剖学 不定根 根状茎 水生环境 湿生环境 适应性
下载PDF
东北毛茛科植物营养器官结构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程薪宇 刘玫 +2 位作者 张欣欣 王臣 李滨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74,共13页
首次采用了GMA半薄切片及叶表皮撕取法,深入研究了东北毛茛科17属、27种及4变种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毛茛科植物根、茎、叶的角质层,气孔、叶柄横切面形状,通气组织等特征具有重要的系统学价值。唐松草属植物具极厚的角质层,而... 首次采用了GMA半薄切片及叶表皮撕取法,深入研究了东北毛茛科17属、27种及4变种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毛茛科植物根、茎、叶的角质层,气孔、叶柄横切面形状,通气组织等特征具有重要的系统学价值。唐松草属植物具极厚的角质层,而这种厚角质层不存在于所研究的其他物种;属内不同物种气孔的分布相同,而属间有区别;毛茛组不同物种根和茎的皮层均具通气组织;叶柄横切面形态在属内不同物种相近。此外研究还揭示出毛茛属、水毛茛属和碱毛茛属植物根及茎具相似的结构,如根具溶生性通气组织,导管呈束状分布及无次生木质部,支持前人将三者归入广义毛茛属。驴蹄草属与金莲花属根皮层结构及气孔分布等存在很大不同,二者应属于不同类群,为分子系统学的结果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茛科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系统学
下载PDF
江南油杉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雄盛 肖玉菲 +4 位作者 王勇 黄荣林 姜英 刘菲 蒋燚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6,共8页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Murr.)Carr.var.cyclolepis(Flous)Silba)根、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观测,研究其形态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显示:江南油杉叶片为异面叶,上表皮厚11.5μm,外侧覆盖厚4.5μm...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Murr.)Carr.var.cyclolepis(Flous)Silba)根、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观测,研究其形态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显示:江南油杉叶片为异面叶,上表皮厚11.5μm,外侧覆盖厚4.5μm的角质层,下表皮厚8.6μm,外侧覆盖厚2.4μm的角质层,有气孔器分布,栅栏组织由1~2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2~3层细胞组成,主脉为单脉,厚474.1μm。茎的初生结构中表皮细胞1~2层,外皮层细胞4~6层,内皮层细胞6~8层,其内分布有树脂道;次生结构中木栓层细胞2~3层,栓内层细胞1~2层,皮层内有树脂道和分泌腔分布,维管束紧密排列连成环状。根的初生结构中外皮层细胞3层,内皮层细胞1~2层,具凯氏带,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次生结构中木栓层细胞3~4层,栓内层细胞2~3层。江南油杉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表现出较大的可塑性,使之既能较好地适应阳生环境又对阴生环境具备一定的适应性,还可耐受一定的干旱和寒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闽楠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雄盛 肖玉菲 +3 位作者 蒋燚 李娟 林建勇 梁瑞龙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3-161,共9页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闽楠为典型异面叶,叶片中脉发达,维管束呈扇形,导管径向排列,韧皮部外侧有大量韧皮纤维分布。上表皮外侧具角质层...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闽楠为典型异面叶,叶片中脉发达,维管束呈扇形,导管径向排列,韧皮部外侧有大量韧皮纤维分布。上表皮外侧具角质层,下表皮外侧无角质层,下表皮细胞呈犬牙状向外凸起,有表皮毛和气孔分布,气孔为双环型、外凸;栅栏组织由1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3~4层细胞组成。茎的初生结构中,表皮轻微角质化,厚角细胞5~6层,薄壁细胞5~7层,维管束为外韧型;茎的次生结构中,表皮外部角质层加厚,木栓层细胞3~4层,木栓形成层细胞1层,栓内层细胞2~3层,维管束紧密排列连成环状,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发达,形成层细胞2~3层。根的次生结构中木栓层细胞5~6层,木栓层内侧具1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细胞2层。闽楠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一方面呈现出阴生植物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对阳生和旱生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绞股蓝营养器官的结构及其人参皂甙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林如 曹玉芳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796-800,T009-T010,共7页
绞股蓝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根系由不定根组成 ,根的初生结构木质部为 2~ 4原型 ,次生结构中栓内层较厚。攀缘茎 ,具 5棱 ,周围纤维连成一环 ,幼茎的维管束排成两圈 ,外圈 5个 ,内圈 4或 5个 ;老茎圆柱形 ,周围纤维呈不连续环状 ,维... 绞股蓝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根系由不定根组成 ,根的初生结构木质部为 2~ 4原型 ,次生结构中栓内层较厚。攀缘茎 ,具 5棱 ,周围纤维连成一环 ,幼茎的维管束排成两圈 ,外圈 5个 ,内圈 4或 5个 ;老茎圆柱形 ,周围纤维呈不连续环状 ,维管束具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排成一圈。掌状复叶互生 ,小叶 5~ 7片 ,背腹型 ;叶柄具 5束维管束 ,进入小叶时分为 7~ 9束。茎和叶的初生维管束为双韧维管束。组织化学实验表明 ,绞股蓝人参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组织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中 ,厚角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营养器官 结构 人参皂甙 组织化学定位
下载PDF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及试管苗营养器官和原球茎的结构观察 被引量:48
14
作者 张启香 方炎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61-1765,共5页
以铁皮石斛的茎尖为外植体,诱导产生原球茎,进一步培养形成幼苗.结果表明:原球茎诱导以1/2 M S+6-BA 0.3 m g.L-1+KT 0.1 m g.L-1+LH 1.0 g.L-1为最优,而生根培养以M S+NAA 0.05 m g.L-1+KT0.1 m g.L-1+叶酸2.0 m g.L-1+L a稀土10 m g.... 以铁皮石斛的茎尖为外植体,诱导产生原球茎,进一步培养形成幼苗.结果表明:原球茎诱导以1/2 M S+6-BA 0.3 m g.L-1+KT 0.1 m g.L-1+LH 1.0 g.L-1为最优,而生根培养以M S+NAA 0.05 m g.L-1+KT0.1 m g.L-1+叶酸2.0 m g.L-1+L a稀土10 m g.L-1为佳.对铁皮石斛试管苗营养器官及原球茎的解剖学研究表明,根由复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皮层发达,初生木质部五原型,中央具髓;茎由表皮、基本组织和散生维管束构成;叶为等面叶,在上下表皮处分布有厚壁组织;原球茎是由顶端分生组织后面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胚性细胞经球状胚发育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营养器官 原球茎 解剖结构
下载PDF
珍稀植物扇脉杓兰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钱鑫 李全健 +2 位作者 连静静 王彩霞 田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0-545,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扇脉杓兰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状茎的薄壁细胞中含丰富的淀粉粒,维管柱中分布着排列紧凑的周木维管束;根的皮层发达,有的皮层细胞中存在真菌菌丝团,木质部与韧皮部呈辐射状相间排列,根和根状茎...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扇脉杓兰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状茎的薄壁细胞中含丰富的淀粉粒,维管柱中分布着排列紧凑的周木维管束;根的皮层发达,有的皮层细胞中存在真菌菌丝团,木质部与韧皮部呈辐射状相间排列,根和根状茎的内皮层细胞都形成马蹄形加厚结构。茎的表面分布气孔,皮层面积较小,皮层内部的基本组织发达,外韧维管束散生分布其中,茎和叶上都附有非腺性毛;叶为等面叶,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气孔主要分布于远轴面,略外凸,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缘处的叶肉组织中含有气腔结构。扇脉杓兰营养器官的这些特征与其荫蔽湿润的生境是相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脉杓兰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下载PDF
六盘山主要植被类型的生物量及其分配 被引量:27
16
作者 刘延惠 王彦辉 +3 位作者 于澎涛 熊伟 莫菲 王占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2009年,在宁夏六盘山南部林区香水河小流域,调查研究了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及其层次和器官分配。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的活体植被总生物量(t.hm-2)差别较大,依次为华山松(102.70)>桦木林(84.42)>山杨林(79.97)>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2009年,在宁夏六盘山南部林区香水河小流域,调查研究了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及其层次和器官分配。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的活体植被总生物量(t.hm-2)差别较大,依次为华山松(102.70)>桦木林(84.42)>山杨林(79.97)>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8.37)>疏林(44.91),按各类森林面积加权平均为78.37,远高于灌丛(20.77)、草地(1.07)和草甸(2.29)。各类森林的枯落物现存量(t.hm-2)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18.21)>华山松林(11.99)>桦木林(10.90)>山杨林(7.67)>疏林(7.06),也都远高于灌木林(3.13)、草甸(0.82)和草地(0.49)。森林生物量集中在乔木层(占91.04%),灌木层仅占8.09%,草本层更低至0.87%。森林生物量的器官分配比例:乔木层为树干(54.06%)>枝(21.04%)>根(16.92%)>皮(5.34%)>叶(2.65%);灌木层为枝干(62.68%)>根(30.55%)>叶(6.77%);草本层为地上茎叶(58.82%)>根(41.18%)。乔木层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比值的平均值为4.49,几种阔叶林都在4.0左右,但华北落叶松林为6.41,华山松林为5.80,都远大于灌木林的2.82、草地的1.89及草甸的1.20。不同林分的生物量均随林龄和林冠郁闭度的增大而几乎线性增加,并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密度超过900株.hm-2后生物量增速减缓并渐趋其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 植被类型 生物量 结构 器官 分配
下载PDF
硼对小麦生殖器官形态及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严红 胡尚连 +2 位作者 李文雄 佟德 桂明珠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1,共5页
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硼对小麦生殖器官形态及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1)缺硼严重影响小麦穗的分化 ,在一定施硼范围内 ,总小穗数和有效小穗数随硼施用量增加而增多 ;(2 )缺硼严重影响小麦雄蕊发育。无硼 (B0 处理 )条件下 ,少数雄蕊... 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硼对小麦生殖器官形态及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1)缺硼严重影响小麦穗的分化 ,在一定施硼范围内 ,总小穗数和有效小穗数随硼施用量增加而增多 ;(2 )缺硼严重影响小麦雄蕊发育。无硼 (B0 处理 )条件下 ,少数雄蕊不发育 ,多数虽发育 ,但体积极小 ,造孢细胞有丝分裂阶段出现异常 ,细胞内有多核现象 ,减数分裂后 ,花粉囊与绒毡层均畸形 ,内容物空虚 ,花粉母细胞开始融合 ,开花时几乎无花粉粒。严重缺硼处理 (B0 .3)有的花药畸形 ,瘦小萎缩 ,花粉败育多数停留在小孢子阶段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殖器官 形态 解剖结构 雄蕊发育 雌蕊发育
下载PDF
蚬壳花椒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及其生物碱分布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英姿 胡忠红 +1 位作者 杨波华 王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244,F0003,共4页
采用石蜡切片和组织化学定位法对蚬壳花椒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生物碱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蚬壳花椒根的初生木质部有三原型和四原型;幼茎表面有表皮毛和腺体,茎内含少量分泌囊和结晶;叶上、下表皮细胞结构差异显著,上表皮细胞较大... 采用石蜡切片和组织化学定位法对蚬壳花椒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生物碱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蚬壳花椒根的初生木质部有三原型和四原型;幼茎表面有表皮毛和腺体,茎内含少量分泌囊和结晶;叶上、下表皮细胞结构差异显著,上表皮细胞较大,有一分泌囊紧接下表皮.生物碱组织化学定位显示,茎中生物碱主要存在于周皮、次生木质部的射线细胞及髓部细胞内;根中生物碱大量存在于周皮、次生韧皮部及次生木质部的射线细胞中;叶片中不含生物碱.采用HPLC法测定根、茎、叶及生药中的主要有效生物碱的含量,根中主要有效生物碱含量比茎中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蚬壳花椒 解剖结构 生物碱 营养器官
下载PDF
小盐芥营养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其盐渍环境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董美芳 袁王俊 尚富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77-1082,共6页
利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盐生植物小盐芥 Thellungiella halophila 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小盐芥根的初生结构中表皮细胞为1层,且细胞大而高度液泡化,根毛数量较少;皮层仅由外皮层和内皮层2层细胞构成,细胞大,排列紧密;根次生维管... 利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盐生植物小盐芥 Thellungiella halophila 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小盐芥根的初生结构中表皮细胞为1层,且细胞大而高度液泡化,根毛数量较少;皮层仅由外皮层和内皮层2层细胞构成,细胞大,排列紧密;根次生维管组织发达.茎的初生结构中外韧维管束8~10束,大小不等,呈一轮排列;髓和髓射线发达;茎次生结构中维管组织也很发达.根和茎的这些结构特点提高了植物体吸收、运输水分的能力,而且根的特殊结构和输导系统将盐分限制在根内,适应于盐渍环境所造成的渗透胁迫和干旱胁迫.小盐芥叶片较小,上、下表皮细胞各1层,细胞大而高度液泡化,叶肉中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化不明显,但叶绿体体积大、数目多,细胞间隙较大,通气性能好,光合效率高.这些特点对其适应干旱盐渍环境有重要意义.小盐芥上述结构特征与典型真盐生植物、旱生植物相去甚远,其营养器官内也无盐腺、囊泡等泌盐结构.由此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盐芥 盐生植物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下载PDF
青钱柳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玉 赵虎 洑香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0-44,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制片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青钱柳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青钱柳的叶为典型异面叶,上、下表皮均具有非腺毛和腺毛,气孔仅分布于叶下表皮,略外凸,主脉具有副维管束。茎的次生结构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构成,维管束为外... 采用扫描电镜制片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青钱柳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青钱柳的叶为典型异面叶,上、下表皮均具有非腺毛和腺毛,气孔仅分布于叶下表皮,略外凸,主脉具有副维管束。茎的次生结构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构成,维管束为外韧型,皮层、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含有大量的纤维和簇晶,幼茎有髓,成熟茎的中央形成片状髓。根的初生结构中,皮层由薄壁细胞组成,在横切面上占相当大的部分,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无髓部分化,次生木质部发达。上述特征反映出青钱柳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