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ice-associated infection rates, mortality, length of stay and bacterial resistance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Ecuador: 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Consortium's findings 被引量:24
1
作者 Estuardo Salgado Yepez Maria M Bovera +13 位作者 Victor D Rosenthal Hugo A González Flores Leonardo Pazmino Francisco Valencia Nelly Alquinga Vanessa Ramirez Edgar Jara Miguel Lascano Veronica Delgado Cristian Cevallos Gasdali Santacruz Cristian Pelaéz Celso Zaruma Diego Barahona Pinto 《Worl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CAS 2017年第1期95-101,共7页
AIM To report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Consortium(INICC) study conducted in Quito, Ecuador.METHODS A device-associated healthcare-acquired infection(DAHAI) prospective surveillance... AIM To report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Consortium(INICC) study conducted in Quito, Ecuador.METHODS A device-associated healthcare-acquired infection(DAHAI) prospective surveillance study conducted from October 2013 to January 2015 in 2 adult intensive care units(ICUs) from 2 hospitals using the United Stat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National Healthcare Safety Network(CDC/NHSN) definitions and INICC methods. RESULTS We followed 776 ICU patients for 4818 bed-days. The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 rate was 6.5 per 1000 central line(CL)-days, the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 rate was 44.3 per 1000 mechanical ventilator(MV)-days, and the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 rate was 5.7 per 1000 urinary catheter(UC)-days. CLABSI and CAUTI rates in our ICUs were similar to INICC rates [4.9(CLABSI) and 5.3(CAUTI)] and higher than NHSN rates [0.8(CLABSI) and 1.3(CAUTI)]- although device use ratios for CL and UC were higher than INICC and CDC/NSHN's ratios. By contrast, despite the VAP rate was higher than INICC(16.5) and NHSN's rates(1.1), MV DUR was lower in our ICUs. Resistance of A. baumannii to imipenem and meropenem was 75.0%, and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o ciprofloxacin and piperacillin-tazobactam was higher than 72.7%, all them higher than CDC/NHSN rates. Excess length of stay was 7.4 d for patients with CLABSI, 4.8 for patients with VAP and 9.2 for patients CAUTI. Excess crude mortality in ICUs was 30.9% for CLABSI, 14.5% for VAP and 17.6% for CAUTI. CONCLUSION DA-HAI rates in our ICUs from Ecuador are higher than United States CDC/NSHN rates and similar to INICC international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Antibiotic resistanc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ensive care unit SURVEILLANCE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Hospital infection
下载PDF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reparation Xuebijing on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被引量:2
2
作者 Hong-wei Zhang Li-you Wei +6 位作者 Ji-xuan Wang Shu-zheng Liu Dan Xing Rui Zhang Hui Guo Li-juan Chen Jing Zhang 《Journal of Acute Disease》 2021年第5期216-220,共5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Xuebijing,a complex traditional Chinese preparation,on inflammation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neumonia.Methods:The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the intensiv...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Xuebijing,a complex traditional Chinese preparation,on inflammation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neumonia.Methods:The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ICU)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such as anti-inflammatory drugs,rehydration,expectorant,and nutritional support,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Xuebijing injection.Serum C-reactive protein(CRP),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acute physiology,and chronic health scoreⅡ(APACHEⅡ)were recorded before treatment,the 3rd and 7th day after treatment.The duration of antibiotic use,mechanical ventilation,ICU stay,and mortality during 28 days was recorded.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RP,CPIS,and APACHEⅡ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The improvement of CRP,CPIS,and APACHEⅡ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3 and 7 days after treatment,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duration of antibiotic use,mechanical ventilation,and ICU sta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28-day mortalit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Xuebijing injection can improve the inflammatory indexes of patients with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and can part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uebijing injectio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C-reactive protein 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 APACHEⅡ
下载PDF
Respiratory mechanics,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outcome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被引量:7
3
作者 Kelser de Souza Kock Rosemeri Maurici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8年第1期24-30,共7页
AIM To evaluate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y of respiratory mechanic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and mortalit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ICU) of a hospital in southern Brazil. METHODS A... AIM To evaluate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y of respiratory mechanic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and mortalit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ICU) of a hospital in southern Brazil. METHODS A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between, involving a sample of 120 individuals. Static measurements of compliance and resistance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in 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 (PCV) and volumecontrolled ventilation(VCV) modes in the 1 st and 5 th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were performed to monitor respiratory mechanics. The severity of the patients' illness was quantified by the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 The diagnosis of VAP was made based on clinical, radiological and laboratory parameters.RESULTS The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fou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AP were APACHE Ⅱ scores above the average(P = 0.016), duration of MV (P = 0.001) and ICU length of stay above the average(P = 0.003), male gender(P = 0.004), and worsening of respiratory resistance in PCV mode(P = 0.010). Age above the average(P < 0.001), low level of oxygenation on day 1(P = 0.003) and day 5 (P = 0.004) and low lung compliance during VCV on day 1 (P = 0.032) were associated with death as the outcome.CONCLUSION The worsening of airway resistance in PCV mode indicated the possibility of early diagnosis of VAP. Low lung compliance during VCV and low oxygenation index were death-related prognostic indic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iratory mechanic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下载PDF
青少年百草枯中毒后肺移植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孟凡杰 张岩 +5 位作者 蔡宏飞 孟凡宇 王瑞 崔有斌 陈静瑜 李洋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7,共6页
目的总结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后移植时机以及相关处理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百草枯中毒行双肺移植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诊治经过。结果1例17岁青少年在摄入25%百草枯20~30 mL后... 目的总结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后移植时机以及相关处理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百草枯中毒行双肺移植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该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诊治经过。结果1例17岁青少年在摄入25%百草枯20~30 mL后出现恶心、呕吐、咳嗽伴全身乏力入院。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氧饱和情况无改善,肺部纤维化持续进展,遂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行序贯双侧肺移植。经术后康复治疗,并积极防治并发症,患者于术后50 d出院。结论百草枯中毒后的移植时机可选择在肝肾功能开始恢复时,围手术期主动、有针对性地预防潜在致病性细菌感染,以及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肺移植受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百草枯中毒 肺纤维化 呼吸衰竭 体外膜肺氧合 感染 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 支气管狭窄
下载PDF
主动脉B型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后主动脉—支气管瘘1例报告
5
作者 李博文 郑宝石 +3 位作者 卢苇 黎玉贵 林颖智 罗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41-944,共4页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是治疗主动脉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一种通过在主动脉腔内植入覆膜支架达到封堵夹层原发破口和出口、恢复主动脉真腔血流、促进夹层假腔血栓形成,加快主动脉重塑的微创手术方式...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是治疗主动脉疾病的重要手段,是一种通过在主动脉腔内植入覆膜支架达到封堵夹层原发破口和出口、恢复主动脉真腔血流、促进夹层假腔血栓形成,加快主动脉重塑的微创手术方式[1]。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效果明确、手术风险低的优势,因而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植入后支架感染是TEVAR术最具威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30 d死亡率达17%[2],而主动脉—支气管瘘(aorticbronchial fistulas,ABF)是指胸主动脉与邻近气管支气管系统之间的异常交通,罕见但常常危及生命[3]。植入支架感染常并发ABF,往往使病情变得更复杂,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支气管瘘 感染 咯血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Periostin、sIL-2R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耿在富 王秀萍 王江鹏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675-1679,共5页
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MP感染患儿(感染组)、... 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MP感染患儿(感染组)、单纯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及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对照组)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eriostin、sIL-2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MP患儿血清Periostin、sIL-2R水平与炎症因子、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哮喘组、对照组血清Periostin、sIL-2R水平均依次降低(P<0.05)。感染组、哮喘组、对照组血清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依次降低(P<0.05)。感染组、哮喘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哮喘组、对照组最大呼气流量(PEF)依次升高(P<0.05)。支气管哮喘合并MP感染患儿血清Periostin、sIL-2R水平均与IFN-γ、IL-4、IL-8、TNF-α水平呈正相关,均与PEF呈负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MP感染患儿血清Periostin、sIL-2R水平较高,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炎支原体感染 骨膜蛋白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炎症因子 肺功能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绍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87-90,共4页
目的探析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肺炎支原体(M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和5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5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纳入到对照组,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纳入到试验组,均... 目的探析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和肺炎支原体(M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和5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5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纳入到对照组,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纳入到试验组,均接受血清学、肺功能、免疫功能等检测。比较两组患儿MP感染率和抗体滴度、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免疫功能(CD4^(+)、CD8^(+)、CD4^(+)/CD8^(+))以及试验组MP阳性、阴性患儿各项指标[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免疫球蛋白E(IgE)]。结果试验组MP阳性率为72.00%、抗体滴度1∶320占比为83.33%,均高于对照组的34.00%、29.41%(P<0.05);试验组MP阴性率为28.00%、抗体滴度1∶160占比为16.67%,均低于对照组的66.00%、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P阳性患儿ECP、IL-5、EOS计数、IgE分别为(12.49±1.17)μg/L、(3.91±0.16)ng/L、(518.23±36.67)×10^(6)/L、(365.62±78.42)IU/ml,均高于MP阴性患儿的(8.16±1.47)μg/L、(2.41±0.17)ng/L、(402.68±49.62)×106/L、(289.61±44.23)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4^(+)、CD4^(+)/CD8^(+)分别为(29.48±2.96)%、(1.28±0.4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1±2.43)%、(1.58±0.52),CD8^(+)(31.59±2.19)%高于对照组的(23.91±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FEV1、FVC、FEV1/FVC分别为(1.48±0.24)L、(2.19±0.23)L、(67.26±6.62)%,均低于对照组的(1.93±0.21)L、(2.44±0.24)L、(79.16±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多数会伴有MP感染情况,会显著降低患儿的肺功能,引起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加重其支气管哮喘症状,因此,MP感染可作为临床诊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炎支原体感染 急性发作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并发肺部感染患儿血清HDAC1、KLF5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明华 徐金勇 王培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6期2340-2344,共5页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Kruppel样因子5(KLF5)在支气管哮喘(BA)并发肺部感染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收集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40例B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未感染...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Kruppel样因子5(KLF5)在支气管哮喘(BA)并发肺部感染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收集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40例B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未感染组(79例)和感染组(61例);另选取同期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体检健康儿童1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DAC1、KLF5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A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DAC1、KLF5水平对BA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血清HDAC1、KLF5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未感染组血清HDAC1、KLF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有哮喘家族史患者比例高于未感染组,病程长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DAC1、KLF5水平及哮喘家族史、病程均是BA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HDAC1、KLF5二者联合预测BA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0,优于HDAC1、KLF5单独预测的AUC(Z=3.408,P=0.001;Z=2.539,P=0.011)。结论 BA并发肺部感染患儿血清HDAC1、KLF5水平显著升高,且HDAC1、KLF5联合检测对BA患儿并发肺部感染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Kruppel样因子5 支气管哮喘 肺部感染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肺炎病原学特征分析
9
作者 黄晶晶 宋传路 +3 位作者 龙驹 冯国梅 刘新群 梁树夏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1814-1819,共6页
目的探讨钦州地区儿童支气管肺炎的呼吸道病原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5605例,入院后采集咽拭子,采用RT-PCR扩增技术联合毛细管电泳进行病原体检测,了解560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病原学特... 目的探讨钦州地区儿童支气管肺炎的呼吸道病原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支气管肺炎患儿5605例,入院后采集咽拭子,采用RT-PCR扩增技术联合毛细管电泳进行病原体检测,了解560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病原学特征。结果560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13种吸道病原体总阳性率为55.63%,大部分为单一病原体感染,以HRV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13.54%,其次为HRSV病毒10.45%,≥2种病毒感染阳性率为10.24%,以HRV合并HRSV混合感染为主。HRV病毒在男性患儿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9,P<0.05)。HPIV、HRSV在0~3岁患儿中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MP、HMPV在≥3~14岁患儿中高发。春、夏季就诊患儿HRSV、InfA 09H1阳性检出率与其他季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季节中病原体的检出率均具有差异性,HMPV、MP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呼吸道感染就诊患儿中主要以支气管肺炎诊断为主。结论钦州地区儿童支气管肺炎与13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相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原体 患儿
下载PDF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辅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10
作者 白婷 关玉云 刘杨桃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辅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儿的效果。方法96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止咳、吸氧、平喘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辅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儿的效果。方法96例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止咳、吸氧、平喘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辅助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相关症状(咳嗽/咳痰、发热、湿啰音、呼吸困难)显著改善及消失时间,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咳嗽/咳痰、发热、湿啰音、呼吸困难显著改善时间分别为(2.25±0.25)、(1.88±0.57)、(2.53±0.27)、(2.88±0.57)d,消失时间分别为(3.14±0.23)、(2.75±0.52)、(5.65±0.97)、(5.35±0.79)d,与对照组的(3.34±0.45)、(2.65±0.66)、(3.96±0.18)、(4.24±0.93)d和(4.76±0.61)、(4.08±0.76)、(6.91±1.16)、(6.94±1.53)d相比更短(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儿常规治疗效果佳,但配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辅助雾化吸入治疗,可缩短患儿相关症状显著改善及消失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治疗 小儿支气管哮喘 肺部感染
下载PDF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李红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咳嗽、喘息、气急及哮鸣音)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气道重塑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因子-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53%,高于对照组的82.35%(χ2=10.291,P=0.001);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喘息、气急以及哮鸣音等表现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血清TGF-β、MMP-9、TIMP-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FVC、PEF、FEV 1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出现轻度头痛1例(1.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肯定,可促进患者气道重塑和肺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部感染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雾化吸入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王星 陈瑶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9期1-3,7,共4页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汉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汉川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变化,辅助性T17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以及炎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3.47%(χ^(2)=7.470,P=0.006);治疗2周后,2组FEV 1、FVC、PEF均较治疗前升高,Treg细胞水平上升,Th17细胞水平与IFN-γ、IL-2、IL-4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肯定,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患儿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儿童 肺炎支原体感染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肺功能 辅助性T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结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对细菌清除率的影响
13
作者 徐金枝 张春峰 +5 位作者 王鹏 刘露露 王浩龙 柳树林 宁娜 帖怡凡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8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结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对细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结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的效果及对细菌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结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FVC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细菌总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结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能减轻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氧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提升抗菌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部感染 左氧氟沙星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细菌清除率
下载PDF
床旁支气管灌洗结合抗感染治疗脑卒中吸入性肺炎对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应用价值研究
14
作者 黄亚静 周婧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4期1707-1709,1713,共4页
目的:观察床旁支气管灌洗结合常规抗感染治疗对脑卒中吸入性肺炎患者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12例脑卒中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 目的:观察床旁支气管灌洗结合常规抗感染治疗对脑卒中吸入性肺炎患者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12例脑卒中吸入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6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吸痰及抗感染药物治疗,试验组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床旁支气管灌洗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炎症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氧分压(PO_(2))高于常规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6、3.913、3.330,P<0.05);试验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7、2.933、5.128,P<0.05);试验组患者咳嗽、咳痰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2、5.684、6.101、4.963,P<0.05);试验组患者ICU转出时间低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1、χ^(2)=5.253,P<0.05)。结论:采用床旁支气管灌洗结合常规抗感染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吸入性肺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炎症指标,对促进患者症状恢复、加快病情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吸入性肺炎 床旁支气管灌洗 抗感染治疗 血气指标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测价值
15
作者 徐艳 黄晖 +2 位作者 罗欣 周雄 刘莉琼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及其与病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宜春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及其与病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宜春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9月收治的10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的不同分为感染组(合并肺部感染患者,n=60)和未感染组(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n=45),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外周血NLR、dNLR、MLR及APACHEⅡ评分。根据病情APACHEⅡ评分的不同将感染组患者分为轻度组(APACHEⅡ评分≤15分,n=41)和中重度组(APACHEⅡ评分>15分,n=19),比较两亚组患者外周血NLR、dNLR、MLR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外周血NLR、dNLR、MLR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的诊断效能,分析外周血NLR、dNLR、MLR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患者入院时外周血NLR、dNLR、MLR及APACHEⅡ评分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NLR、dNLR、MLR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NLR、dNLR、MLR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P<0.05),其AUC=0.728、0.707、0.865,敏感度=57.95%、89.47%、78.59%,特异度=89.91%、48.79%、82.89%。外周血NLR、dNLR、MLR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82、0.415、0.513,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NLR、dNLR、MLR呈升高趋势,且与病情APACHEⅡ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早期评估其水平,利于准确及时把握病情变化,为疾病诊治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部感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下载PDF
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6
作者 韩林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究应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 d。对比两组的肺功能、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啰音、喘息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水平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部感染 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17
作者 刘铮 符州 +1 位作者 代继宏 牛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组)和未伴肺部真菌感染(对照组)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各75例的...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组)和未伴肺部真菌感染(对照组)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各75例的临床资料。记录真菌感染组病原菌分布、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结局等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75例真菌感染组患儿中,共检出69株病原体,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61%)。患儿临床症状以咳嗽(93%)、持续高热(56%)、喘息(49%)、呼吸困难(48%)为主;体征则以干湿啰音(43%)、湿啰音(29%)居多,部分患儿伴肝脾肿大。经抗真菌治疗后显效39例,好转26例,无效7例,恶化并死亡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岁、合并鼻窦炎和/或过敏性鼻炎、住院期间哮喘发作>3次、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长均为哮喘患儿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OR=4.865、3.241、2.255、3.725、3.568、1.549、3.808,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患儿,若表现为咳嗽、持续高热,有明显干湿啰音,并合并有肝脾肿大,需高度警惕是否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年龄<3岁、有鼻窦炎和/或过敏性鼻炎、住院期间哮喘发作>3次、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或住院时间长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继发真菌感染的风险较高。[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21(5):431-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匹多莫德对儿童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8
作者 钱旭波 蔡晓红 +2 位作者 高原 李源 李宁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经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症状控制不理想的儿童联用匹多莫德口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哮喘合并RRI经系统ICS治疗控制不佳的患儿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实验组(33例)... 目的探讨哮喘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经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症状控制不理想的儿童联用匹多莫德口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哮喘合并RRI经系统ICS治疗控制不佳的患儿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实验组(33例)在ICS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颗粒口服2个月,对照组(32例)仅给予ICS吸入治疗。两组均随访12个月,记录RRI和哮喘发作情况、血液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上呼吸道感染次数(t=5.205),下呼吸道感染次数(Z=2.056),哮喘发作次数(t=3.876),每次发作的发热天数(t=2.746)、咳嗽天数(Z=3.036)和抗生素使用天数(t=2.399)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实验组在治疗后2个月时CD3、CD4、CD8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均升高(t=3.783~13.490,P均<0.01);对照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均低于实验组治疗后水平(t=4.107~7.209,P均<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0.378,P>0.05)。结论哮喘合并RRI经ICS治疗控制不佳的儿童联用匹多莫德能有效预防RRI,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匹多莫德颗粒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对RRI或哮喘合并RRI者可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反复呼吸道感染 匹多莫德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郑洁 胡国信 龚菊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99-1000,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48例哮喘医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8例哮喘患者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48例,感染率占14.6%;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原菌...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48例哮喘医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8例哮喘患者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48例,感染率占14.6%;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原菌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7.9%;主要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病情分度、侵入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结论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减少哮喘并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部 真菌 医院感染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董传莉 谢怀珍 +1 位作者 张兰 宫芬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10-411,414,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4例哮喘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MP感染诱发哮喘36例(MP感染诱发组),非MP感染诱发哮喘38例(非MP感染诱发组)。观察2组...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4例哮喘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MP感染诱发哮喘36例(MP感染诱发组),非MP感染诱发哮喘38例(非MP感染诱发组)。观察2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肺外脏器受累情况,以及治疗措施和对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反应等。结果:MP感染诱发组患儿在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及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等方面与非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患儿肺外脏器受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诱发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较好。结论:与非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比较,MP感染诱发哮喘发热多见、咳嗽剧烈、喘息出现晚且持续时间长,对支气管扩张剂不敏感,大环类酯类抗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炎支原体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