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 Due to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Coexisting with Fusiform Aneurysm of the Basilar Artery
1
作者 Jianguo Zhong Zhengyu Dai +4 位作者 Fei Chen Gendi Wang Haicun Shi Weigeng Song Congsong Dong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14年第10期545-548,共4页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 (GPN) refers to paroxysmal severe pain located to glossopharyngeal part or ear, which is a rare clinical event. In this report, we describe a patient suffered from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 (GPN) refers to paroxysmal severe pain located to glossopharyngeal part or ear, which is a rare clinical event. In this report, we describe a patient suffered from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 due to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 A 72-year-old Chinese male was referred to our clinic with a complaint of paroxysmal severe pain in the right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and auricle since 1 month, which could be precipitated by feed and accompanied with the vagus nerve irritation (bradycardia, low blood pressure, syncope) sometimes. Both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emonstrated a VBD (maximum diameter 5.7 mm) and a large fusiform aneurysm of basilar artery (maximum diameter 13.8 mm). The diagnosis is established on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sign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this kind in the literature. Although a few cases demonstrate that VBD can cause GPN,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ossible etiology in patients with G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ssopharyngeal NEURALGIA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基底动脉FLAIR血管高信号征与病症程度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2
作者 黄敏 郭潇 +2 位作者 陈伟 王亚婷 柏根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中基底动脉(BA)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FVH)与病症程度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搜集2018年8月-2023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经头颅MRI及时间飞跃法(TOF)-...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中基底动脉(BA)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FVH)与病症程度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搜集2018年8月-2023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经头颅MRI及时间飞跃法(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诊为VBD患者67例,按照是否出现VBD相关症状(缺血、脑干及神经压迫等)分为症状组(20例)和无症状组(4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BA的FVH分级与BA病症程度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症状组患者BA管径、FVH发生率显著高于无症状组(P=0.004,P=0.000),症状组中高分级FVH (2、3级)患者比例明显大于无症状组(χ^(2)=11.501,P=0.001)。VBD患者FVH分级与BA的管径、长度及高度分级呈正相关(r=0.563,P=0.000;r=0.482,P=0.000;r=0.512,P=0.000),FVH高级别组(2、3级)BA长度及宽度显著大于低级别组(0、1级)(P=0.000,P=0.000),分叉高度高于低级别组(P=0.012)。结论:VBD患者FVH发生率高,且FVH分级越高,患者出现症状的可能性越大,椎基底动脉病变更严重;FVH形成机制可能与扩张延长的血管中的缓慢血流及不对称扰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基底动脉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血管高信号征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3
作者 付娇 刘利峰(综述) +1 位作者 蔡志平 姜波(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77-380,共4页
椎动脉优势发生率高,在正常人群、脑血管病人群均可见,为了探讨椎动脉优势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我们对椎动脉优势及与其相关疾病进行综述。通过知网、万方、生物科技、PubMed等检索“椎动脉优势”及相关文章,对其特点进行总结。椎动脉优势... 椎动脉优势发生率高,在正常人群、脑血管病人群均可见,为了探讨椎动脉优势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我们对椎动脉优势及与其相关疾病进行综述。通过知网、万方、生物科技、PubMed等检索“椎动脉优势”及相关文章,对其特点进行总结。椎动脉优势发生率高,尤其与基底动脉弯曲、动脉硬化狭窄、后循环缺血性疾病以及围椎基底动脉手术等存在一定相关性。椎动脉优势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明确其发生原因及变化规律,对临床疾病预防、治疗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优势 椎动脉发育不良 椎动脉延长扩张症 基底动脉弯曲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MR表现及诊断价值
4
作者 姜雪琴 顾伟 徐朱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期21-23,27,共4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临床表现,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4月于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确诊为VBD的36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临床表现,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4月于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确诊为VBD的36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平扫及MRA检查,根据有无血管性临床表现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对两组病例基本资料及MRI、MRA影像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RI序列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的迂曲、扩张、延长,图像上呈流空低信号,部分显示高信号。三维时间飞跃法MRA(3D-TOF-MRA)图能够完整显示迂曲扩张,原始图像结合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图像可清晰显示迂曲血管与周围组织关系;两组患者基底动脉(BA)直径、长度、高度、位置评分以及椎动脉(VA)直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及MRA可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扩张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为VBD诊断提供可靠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基底动脉 磁共振成像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下载PDF
以前庭和耳蜗为首发症状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雯 贾慧 +4 位作者 段磊 王浩玥 郭玉芬 刘增平 赵瑜梨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9-601,共3页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指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血管壁异常所致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的异常扭曲、延长、扩张,进而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凝血功能异常,邻近神经及其它组织受压,是一种少见的后循环血...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指由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引起血管壁异常所致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的异常扭曲、延长、扩张,进而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凝血功能异常,邻近神经及其它组织受压,是一种少见的后循环血管变异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1]。以前庭和耳蜗为首发症状的VBD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本文现将临床工作中收治的1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伴耳鸣、眩晕头痛、肢体麻木无力的VBD患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眩晕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病机的中医“虚气留滞”病机假说阐释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兴鲁 齐宝云 高颖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789-1792,1799,共5页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是一种预后不良的后循环血管变异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通过对其病理机制、临床特征与转归的总结分析,与中医“虚气留滞”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创新病机假说,以“虚气”为发病之本,以“留滞”为发病之标,二...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是一种预后不良的后循环血管变异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通过对其病理机制、临床特征与转归的总结分析,与中医“虚气留滞”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创新病机假说,以“虚气”为发病之本,以“留滞”为发病之标,二者具有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特点,切合疾病螺旋进展、动态演变的模式。并据此形成“扶正护脑以补虚、解毒通络而通滞”的治法,为进一步探索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中医证治规律与疗效评价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对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其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虚气留滞 扶正护脑 毒损脑络 解毒通络 病机理论 脑血管病 血管变异
下载PDF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与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兵 康志雷 +2 位作者 王心颖 管铁岗 耿姿慧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042-1045,1055,共5页
目的 探究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MR-VWI)与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114例,均行HRMR-VWI检查,统计管... 目的 探究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RMR-VWI)与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114例,均行HRMR-VWI检查,统计管壁斑块分布情况、斑块易损性及斑块特征,分析HRMRVWI诊断VBD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的准确度,比较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患者一般资料、HRMR-VWI测量的基底动脉(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分析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与管壁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结果 存在管壁斑块的VBD患者管壁斑块分布以背侧壁为主(57.74%),其次为前壁(14.88%)、右壁(11.90%)、左壁(10.12%)、环壁(5.36%);易损斑块特征以斑块内出血为主(46.15%),其次为纤维帽断裂(28.21%)、大脂质核心(25.64%);HRMR-VWI诊断VBD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的准确度均为100.00%;易损斑块患者BA直径(6.13±0.84)mm、BA分叉高度3级占比(51.28%)、BA曲折程度重度占比(56.41%)均高于稳定斑块患者(P<0.05);HRMR-VWI检查VBD患者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均与管壁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r=0.612、0.569、0.547,P<0.05)。结论 HRMR-VWI能准确判断VBD患者管壁斑块位置、斑块易损性,且BA直径、BA分叉高度、BA曲折程度均与管壁斑块易损性有关,HRMR-VWI检查可准确评估患者上述指标,为临床判断斑块易损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磁共振 血管壁成像 管壁斑块 斑块易损性
下载PDF
基底平行解剖扫描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志勇 张海波 +2 位作者 焦劲松 乔亚男 谢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31-537,共7页
目的探讨基底平行解剖扫描磁共振成像(BPAS-MRI)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于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就诊主诉为“头晕或眩晕”并常规行头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MRA)及BP... 目的探讨基底平行解剖扫描磁共振成像(BPAS-MRI)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于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就诊主诉为“头晕或眩晕”并常规行头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MRA)及BPAS-MRI检查的80例患者,对双侧颅内段椎动脉、基底动脉在3D-TOF-MRA的基础上进行BPAS-MRI检查。对3D TOF-MRA血管显影正常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管径进行3D TOF-MRA与BPAS-MRI检查结果的比较,以观察BPAS-MRI检查对正常管径轮廓结构的显示情况。对3D TOF-MRA血管显影不正常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进行BPAS-MRI与3D TOF-MRA显影结果的对比分析,以探讨BPAS-MRI在颅内后循环血管病变中的诊断及鉴别作用。结果(1)80例患者共240支椎-基底动脉中,123支(51.2%)3D TOF-MRA显影正常,其左、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管径平均值3D TOF-MRA与BPAS-M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117支(48.8%)血管在3D TOF-MRA上显影异常,其中39支(16.2%)血管仅通过MRA易漏诊或误诊,包括椎动脉发育不全15支(6.2%),椎动脉闭塞9支(3.8%),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7支(2.9%),椎动脉发育不良5支(2.1%),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2支(0.8%)及椎动脉夹层1支(0.4%)。结论BPAS-MRI能够清晰显示颅内后循环系统血管外部轮廓结构,联合3D TOF-MRA提高了颅内椎-基底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平行解剖扫描磁共振成像 椎-基底动脉狭窄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椎动脉发育不良 椎动脉夹层
下载PDF
以脑干压迫症状为表现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临床和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段大志 曹曦 +1 位作者 何涛 帅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2例典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VBD具有时间顺序占位效应,面肌痉挛、低钾、三叉神经痛...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2例典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VBD具有时间顺序占位效应,面肌痉挛、低钾、三叉神经痛、眩晕发作、肢体偏瘫相继发生,VBD具有进展性。结论VBD症状多样,具有时间顺序,面肌痉挛可能是较早出现的症状。部分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症状可能仅仅是VBD脑干压迫的结果,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P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低钾麻痹 三叉神经痛 眩晕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后循环缺血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刚 陈革 +4 位作者 郭宏川 李茗初 王旭 鲍遇海 梁建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8-150,16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导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由VBD导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6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MR血管... 目的初步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导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由VBD导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6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MR血管成像检查,明确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后随访12~52个月。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三叉神经痛评分(BNI)标准,评价患者的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的疼痛程度。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术后即刻疼痛消失,BNI疼痛分级为Ⅰ级;1例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术后半年疼痛逐渐消失;1例术后听力较术前下降。随访时间为12~52个月,有3例分别于术后6、12、36个月疼痛复发,经射频治疗后疼痛消失。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VBD导致的三叉神经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手术疗效,但有一定疼痛复发率,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支架置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旭英 段传志 +3 位作者 张剑波 曾文贤 李振均 李西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3-488,共6页
目的分析支架置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7例VB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例患者均置入1~3枚直径... 目的分析支架置入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7例VB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例患者均置入1~3枚直径最大的LEO支架(5.5 mm×75.0 mm或5.5 mm×50.0 mm),1例患者联合置入Solitaire支架,3例患者联合置入微弹簧圈。治疗3个月后均进行DSA及MRI随访。结果 6例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术后2周临床症状均有改善;1例患者术中发生大脑后动脉血栓形成,给予溶栓及支架置入后血管再通。DSA影像随访均有修复,短期随访临床症状改善,但MRI的复查结果示血管外血栓未见明显变化;2例患者远期随访,吞咽困难有加重,其中1例新发脑积水。结论支架置入治疗VBD短期可取得很好的影像及临床效果,但对占位引起的临床症状,长期疗效仍不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支架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敏 蔺洪翔 +2 位作者 武燕 乌仁图雅 张东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44-749,共6页
通过回顾和归纳所有关于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别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影像学诊断、临床表现及其治疗进展等方面对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 椎动脉 基底动脉 缺血性卒中 血管造影 颅内血管延长扩张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65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汤亚男 朱英标 +2 位作者 卢丽萍 高丽霞 李慎茂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65例VB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症状性与非症状性VBD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65例中男性105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65±3岁。临床表现:后循环TIA61例,后循环梗死16例,脑干出...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65例VB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症状性与非症状性VBD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65例中男性105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65±3岁。临床表现:后循环TIA61例,后循环梗死16例,脑干出血1例,前庭阵发症28例,三叉神经痛15例,面肌痉挛11例,无症状33例。CTA、MRA、DSA显示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的延长扩张、骑跨。VBD症状有无,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血管直径、延长扩张程度相关。结论 VB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症状有卒中、压迫性症状和脑神经损害等,血管影像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CTA分型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9
14
作者 汤晓静 常谦 +2 位作者 史东惠 李林 郑娅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CT血管造影(CTA)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VBD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根据椎基底动脉CTA形态进行影像学分型,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后循环脑梗死及血管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1)根据...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CT血管造影(CTA)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VBD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根据椎基底动脉CTA形态进行影像学分型,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后循环脑梗死及血管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1)根据VBD在CTA上的表现,分为:S型、U型/L型、螺旋型;S型临床症状最轻,U型/L型次之,螺旋型最重。(2)30例VBD患者中,后循环脑梗死12例,血管狭窄8例,对照组分别为5例、17例,2组间后循环脑梗死及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可以对VBD进行分型,各型影像学及临床表现各异。VBD与后循环脑梗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血管成像 脑梗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临床研究(附5例报告)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金梅 许春伶 +2 位作者 李继梅 赵伟秦 谭颖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积累一定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5例典型VBD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54岁,急性起病...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积累一定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5例典型VBD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54岁,急性起病,以头晕为首发症状,并伴有其他脑干缺血的症状及体征,其中2例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影像学检查均符合相应诊断标准。经过治疗,2例基本痊愈,3例好转。结论 VBD的病因尚不明确,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VB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动脉夹层的关系复杂,可通过影像学确诊,目前该病尚缺乏明确的治疗方案,抗血小板治疗对多数患者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动脉夹层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附2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俞晔 邓丽影 +1 位作者 张明 龚黎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VB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1例表现为三叉神经痛。2例患者颅脑MR I均见有椎-基底动脉扩张,伴有迂曲。结论 VBD...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VB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1例表现为三叉神经痛。2例患者颅脑MR I均见有椎-基底动脉扩张,伴有迂曲。结论 VBD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变异性疾病,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样,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临床表现 影像学
下载PDF
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冗扩性三叉神经痛1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文元 王来兴 +4 位作者 刘建民 方亦彬 许奕 洪波 黄清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7-418,共2页
目的总结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冗扩(VBD)致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对1例VBD致三叉神经痛病例采用多支架植入治疗,并对比分析手术前后MRI表现,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结果术后病人三叉神经痛明显改善,冗扩血管段支架内血流增快,支架外血... 目的总结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冗扩(VBD)致三叉神经痛的经验。方法对1例VBD致三叉神经痛病例采用多支架植入治疗,并对比分析手术前后MRI表现,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结果术后病人三叉神经痛明显改善,冗扩血管段支架内血流增快,支架外血流淤滞,血栓形成。结论支架植入后的局部血液动力学改变可能是三叉神经痛缓解的基础,支架成形术治疗VBD致三叉神经痛值得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冗扩 三叉神经痛 支架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分型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魏佳军 曾非 +2 位作者 毛善平 张兆辉 曾庆杏 《微循环学杂志》 2017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47例VBD患者(VBD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期峰流速度(Vs)、舒张末期峰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查47例VBD患者(VBD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期峰流速度(Vs)、舒张末期峰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并根据PI值将VBD组患者分成3个亚组:高阻力型组(n=20)、正阻力型组(n=12)和低阻力型组(n=15)。分析各亚组基础疾病、大脑后动脉狭窄/扩张及后循环梗死发生率的差异。选择有头晕呕吐、行走不稳等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但行头颈CT血管造影检查椎-基底动脉无异常的同期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n=21)。结果:VBD患者椎-基底动脉Vs、Vd、Vm较对照组下降(P<0.01)。VBD三亚组间椎-基底动脉延长分呈高阻力型组>正阻力型组>低阻力型组,扩张分呈低阻力型组>正阻力型组>高阻力型组(均P<0.01),高阻力型组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发生率高于正阻力型组及低阻力型组(P<0.05或P<0.01),而低阻力型组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低于正阻力型组(P<0.05)。各亚组间糖尿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阻力型组大脑后动脉狭窄及后循环梗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阻力型组及低阻力型组(P<0.05)。低阻力型组大脑后动脉扩张的发生率高于正阻力型(P<0.05),而其后循环梗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正阻力型(P<0.05)。结论:VBD存在后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对其血流动力学进行分型分析有助于理解后循环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指导临床治疗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经颅多普勒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23例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患者磁共振成像与经颅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姚雪燕 张志勇 +4 位作者 薛爽 魏坤 杨丽红 朱秀静 冯羿博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5-17,2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患者磁共振成像(MRI)的分级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特点,以提高对VBD的诊断和预后的认识。方法:对23例经MRI确诊的VB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MRI及TCD特点。结果:(1)本组患者以后循...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患者磁共振成像(MRI)的分级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特点,以提高对VBD的诊断和预后的认识。方法:对23例经MRI确诊的VB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MRI及TCD特点。结果:(1)本组患者以后循环缺血为主,临床表现以不同程度头晕最常见。(2)头颅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基底动脉分叉高度及基底动脉侧向偏移均以2级(Smoker分级法)最常见。(3)TCD分析:双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20cm/s,基底动脉Vm≤30cm/s,同时伴有基底动脉侧向偏移程度3级者后循环梗死发生率高。结论:VBD临床表现多样,但表现为后循环缺血并不少见,尤其是高龄患者;MR结合TCD特点对诊断及评价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后循环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经颅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与脑微出血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平 夏程 陈会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与脑微出血(CMB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VBD组和非VBD组,有CMBs组和无CMBs组,CMBs按照前循环和后循环区域...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与脑微出血(CMB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VBD组和非VBD组,有CMBs组和无CMBs组,CMBs按照前循环和后循环区域分别进行计数。分别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VBD是否与CMBs有相关性,及其与某些部位的CMBs的相关性。结果 VBD组在任何部位和后循环的CMBs数量及患者数量较非VBD组多(P<0.05,P<0.01)。年龄、高血压病、脑白质病变及VBD在有CMBs组与无CMB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调整了年龄、高血压病和脑白质病变的混杂作用后,VBD是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VBD与仅在后循环区域和前后循环都存在的CMBs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VBD比无VBD者,出现CMBs的数量多及发生CMBs的患者数量也多,且在有VBD患者中CMBs更有可能位于后循环区域。VBD是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在后循环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脑微出血 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