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hibition of mouse acrosome reaction and sperm-zona pellucida binding by anti-human sperm membrane protein 1 antibody 被引量:2
1
作者 Guo-Yan Cheng Jian-Li Shi +4 位作者 Min Wang Yan-Qin Hu Chun-Meng Liu Yi-Fei Wang Chen Xu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3-29,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functions of human sperm membrane protein (hSMP-1) in the process of fertilization. Methods: A 576-bp cDNA fragment of HSD-1 gene coding for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hSMP-1 was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functions of human sperm membrane protein (hSMP-1) in the process of fertilization. Methods: A 576-bp cDNA fragment of HSD-1 gene coding for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hSMP-1 was cloned and expressed. The localization of this protein on human and mouse sperm was determin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by using anti-recombinant hSMP-1 (anti-rhSMP-1) antibodies. Sperm acrosome reaction and spermzona pellucida (ZP) binding assay were carried out in 10-week-old BALB/c mice. Results: Recombinant hSMP-1 was successfully cloned and express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native protein was limited on the acrosome of human and mouse sperm. Treatment of anti-rhSMP-1 antibodi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average number of sperms bound to each egg. Meanwhile, the percentage of acrosome reaction was decreased in comparison to pre-immune control after treatment with anti-rhSMP-1 (P 〈 0.05).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nti-rhSMP-1 antibody inhibited mouse acrosome reaction and sperm-ZP bin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sperm membrane protein-1 SPAG8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acrosome reaction sperm-oocyte interactions zona pellucida FERTILIZATION
下载PDF
C-type lectins and human epithelial membrane protein1:Are they new proteins in keratin disorders?
2
作者 Nilufer Karadeniz Thomas Liehr +4 位作者 Kristin Mrasek Ibrahim Asik Zuleyha Asik Nadezda Kosyakova Hasmik Mkrtchyan 《Open Journal of Genetics》 2013年第4期262-269,共8页
Here we report a family with a clinical spectrum of Pachyonychia Congenita Tarda (PCT) encompassing two generations via a balanced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 between 4q26 and 12p12.3. We discuss the effects of chromoso... Here we report a family with a clinical spectrum of Pachyonychia Congenita Tarda (PCT) encompassing two generations via a balanced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 between 4q26 and 12p12.3. We discuss the effects of chromosomal translocations on gene expression through involved breakpoints and structural gene abnormalities detected by array CGH. We believe that the family we present gives further insight to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olecular and structural basis of keratin disorders, and to the late onset and genetic basis of PCT through the possible role of C-type lectins and human epithelial membrane protein1 (EMP1).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basis of keratin disorders is the foundation for improved diagnosis, genetic counseling and nove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overcome the current treatment limitations related to thi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RATINS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 Pachyonychia Congenital Tarda LECTINS Epithelial membrane protein1 gene Expression and Chromosome Translocation
下载PDF
GST Fusion Protein Based Specific Polyclonal Antibody Preparation of Mouse Aquaporin 1 被引量:1
3
作者 LI Jiang YANG Nan-yang +5 位作者 GUAN Xin-gang ZHANG Shu-zhi ZHANG Yan QIN Mei-ling MA Tong-hui LI Xiao-me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500-505,共6页
Aquaporins(AQPs) are specific membrane channels for water and other small nonionic molecules.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to generate the effictive antibody of membrane protein,we selected the cytoplasmic C... Aquaporins(AQPs) are specific membrane channels for water and other small nonionic molecules.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to generate the effictive antibody of membrane protein,we selected the cytoplasmic C-terminus of Aquaporin 1(AQP1) as an unique antigen.The long C-terminus of mouse AQP1 was overexpressed in the Glutathione S-tansferase Gene Fusion System.On the basis of the resonable amounts of soluable membrane protein peptides,we prepared the specific antibody.To pursure this object,we constructed pGEX-4T-1/mAQP1(DNA sequence from 700 to 801 bp) recombinant plasmid and transformed it into Escherichia coli BL21 cells.The GST-AQP1 C-terminal hydrophilic peptide fusion protein was induced by IPTG and further purified by Glutathione Sepharose 4B to obtain the right size fusion protein.Then we immunized the New Zealand rabbits to prepare the antiserum.The purified AQP1 antibody showed high sensitivity by ELISA assay and high specificity by Western blot with AQP1 null mice served as negative control.Finally,we also checked the AQP1 localization in the mouse renal tissues in wild type of mice and AQP1 null mice served as negative control.We demonstrated that AQP1 was highly expressed at the descending limb of Henle tube using our purified AQP1 antibody,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port.The successful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AQP1 antibody through GST technique is an example as making antibodies against a specific membrane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aporin 1 GST fusion protein Polyclonal antibody gene knockout mice membrane protein
下载PDF
mic2/CD99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H/RS细胞中的表达及与Eber-1/LMP-1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沈丽佳 何滢 +3 位作者 蒋会勇 谢思明 朱梅刚 赵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6-780,共5页
目的:检测mic2基因与CD99蛋白和Eber-1基因与潜伏膜蛋白-1(LMP1)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H/RS细胞中的表达,探讨mic2/CD99表达与Eber-1/LMP-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59例石蜡包埋淋巴... 目的:检测mic2基因与CD99蛋白和Eber-1基因与潜伏膜蛋白-1(LMP1)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H/RS细胞中的表达,探讨mic2/CD99表达与Eber-1/LMP-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并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59例石蜡包埋淋巴瘤组织标本[43例cHL,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mic2/CD99和Eber-1/LMP-1的表达,比较分析mic2/CD99在两组中的表达及与Eber-1/LMP-1的关系。结果:cHL组CD99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3%,mic2基因表达为55·8%,LMP1表达为58·1%,Eber-1表达为53·5%;NHL组CD99蛋白与mic2基因表达高于cHL组(P<0·05);LMP1和Eber-1的表达低于cHL组(P<0·05);mic2基因的表达高于CD99蛋白的表达(P<0·05);Eber-1与LMP1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CD99蛋白与LMP1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各项指标的表达与性别无关。CD99蛋白与LMP1的表达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mic2与Eber-1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CD99蛋白在cHL H/RS细胞中低表达,并与LMP1的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基因 mic2 基因 Eber-1 蛋白质CD99 潜伏膜蛋白质1
下载PDF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胞外区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大为 朱进 +1 位作者 陈仁杰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胞外肽段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并用该融合表达蛋白检测EB病毒相关鼻咽癌(NPC)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方法:用BamHⅠ和EcoRⅠ将含LMP1胞外区重组基因的质粒pMD18-LMP1双酶切...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胞外肽段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并用该融合表达蛋白检测EB病毒相关鼻咽癌(NPC)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方法:用BamHⅠ和EcoRⅠ将含LMP1胞外区重组基因的质粒pMD18-LMP1双酶切后,克隆到pGEX-4T-2中。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核酸序列分析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表达的蛋白经谷胱甘肽S-转移酶柱亲和层析纯化,纯化的蛋白经Westernblot法检测鉴定。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为阳性,核酸序列分析正确。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2.2ku,此抗原能够与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获得了LMP1胞外区重组基因表达的蛋白,并证明原核表达的LMP1胞外肽段保持了原有的抗原性,能够与EBV相关鼻咽癌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LMP1 胞外区 重组基因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LMP1和VEGF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姜武忠 赵素萍 +1 位作者 廖遇平 吴碧红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LMP1和VEGF基因蛋白表达与鼻咽癌(NP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NPC放疗前活检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LMP1和VEGF蛋白在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表达与NPC分期、放疗敏感性、生存率、转移及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LMP1和VEGF基因蛋白表达与鼻咽癌(NP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NPC放疗前活检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LMP1和VEGF蛋白在N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表达与NPC分期、放疗敏感性、生存率、转移及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NPC组织中LMP1和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和60.0%。NPC分期、放疗敏感性、淋巴结转移、生存率及远处转移与LMP1蛋白高表达密切关系,VEGF的高表达则与鼻咽癌的分期、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生存率密切关系。LMP1蛋白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812)。结论LMP1和VEGF蛋白高表达对判断病变进展、预测放疗敏感性、生存率及转移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基因蛋白质类 潜伏膜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鼻咽癌中EB病毒LMP1基因N端XhoⅠ酶切位点的丢失 被引量:4
7
作者 林素暇 宗永生 +2 位作者 吴秋良 韩安家 梁英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47-1151,共5页
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变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广东地区鼻咽癌组织EB病毒LMP1基因N-末端区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探讨LMP1基因变异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 背景与目的;众所周知,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变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广东地区鼻咽癌组织EB病毒LMP1基因N-末端区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探讨LMP1基因变异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患者鼻咽新鲜活检标本63例。收集EB病毒健康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10例作为对照。采用QIAamp DNA Mini Kit和QIAampDNA Blood Mini Kit分别抽取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DNA,应用巢式PCR扩增EB病毒LMP1基因的N-末端区,并用Xho Ⅰ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采用四色荧光 末端终止法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10例健康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EB病毒LMP1基因N-末端区均未见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63例鼻咽癌组织中有50例(79.37%)出现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Xho Ⅰ-loss),还有4例(6.34%)为Xho Ⅰ酶切位点部分丢失,只有9例(14.29%)未见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wt-Xho Ⅰ)。除了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nt:169423~169428;GAGCTC→GA T CTC)外,还发现四个错义点突变。结论:本研究所检测的广东地区EB病毒健康携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所携带的EB病毒LMP1基因为wt-Xho Ⅰ,而在鼻咽癌组织中主要为Xho-Ⅰ-loss。因此,我们认为EB病毒LMP1基因N-末端区Xho Ⅰ酶切位点的丢失和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LMP1基因 N端XhoI酶切位点 基因丢失
下载PDF
LMP1对鼻咽癌细胞系CNE1癌基因微小RNA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肖胜军 曾思恩 +2 位作者 方宇 张小玲 韦敏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5-708,共4页
目的:比较鼻咽癌细胞系CNE1与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稳定转染细胞系CNE1-LMP1的癌基因微小RNA(oncomiRs)表达谱的差异,探讨LMP1对鼻咽癌细胞系CNE1 oncomiR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包含132个oncomiRs分子的microRNA芯片分析CNE1与CNE... 目的:比较鼻咽癌细胞系CNE1与其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稳定转染细胞系CNE1-LMP1的癌基因微小RNA(oncomiRs)表达谱的差异,探讨LMP1对鼻咽癌细胞系CNE1 oncomiR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包含132个oncomiRs分子的microRNA芯片分析CNE1与CNE1-LMP1的表达差异,并采用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明显的oncomiRs分子。结果:二者共检出30个miRNA分子,CNE1中检出miRNA分子19个;其中11个为CNE1-LMP1特异性表达。在共同表达的19个miRNA分子中,在CNE1-LMP1中表达升高2倍以上的miRNA分子有6个:hsa-miR-19b、hsa-miR-17-3p、hsa-miR-22、hsa-miR-149、hsa-miR-150和hsa-miR-188。没有表达降低2倍以上的分子。在CNE1-LMP1特异性表达的11个miRNA中,hsa-miR-122a呈高水平表达,其表达水平超过内对照。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6个差异分子的表达,发现改变倍数与芯片结果一致(P<0.01)。结论:LMP1能影响oncomiRs表达谱,可能是LMP1作为病毒癌基因发挥作用的另一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基因 CNE1 EB病毒潜伏膜蛋白质1 miRNA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P.f AMA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珣 薛采芳 +2 位作者 王宪锋 刘忠湘 甄荣芬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采用PCR方法自P .f基因组中扩增了编码AMA 1完整胞外域及其相应结构域的基因片段 ,定向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 16b和pET 30a (+) ,经测序确证后将重组子转入BL2 1(DE3)进行诱导表达 ,用SDS PAGE鉴定 ,对可溶性和包涵体形式的重组蛋... 本文采用PCR方法自P .f基因组中扩增了编码AMA 1完整胞外域及其相应结构域的基因片段 ,定向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 16b和pET 30a (+) ,经测序确证后将重组子转入BL2 1(DE3)进行诱导表达 ,用SDS PAGE鉴定 ,对可溶性和包涵体形式的重组蛋白分别采用天然状态和变性状态下的Ni离子亲和层析进行纯化 ,变性蛋白再在GSH GSSG氧化还原条件下经透析重新折叠复性。所得纯化产物为进行有关A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顶端膜抗原-1 基因表达 亲和层析 蛋白质重折叠
下载PDF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LMP-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瑞凤 石敏 +3 位作者 尤长宣 吕成伟 罗荣城 廖旺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27-2329,233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LMP-1基因转染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有效性及最佳的超声辐照参数。方法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在不同的超声波强度、机械指数、照射时间及不同的超声微泡造影剂浓度作用下,观察LMP-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共表...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LMP-1基因转染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有效性及最佳的超声辐照参数。方法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在不同的超声波强度、机械指数、照射时间及不同的超声微泡造影剂浓度作用下,观察LMP-1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共表达的融合重组质粒pEGFP-C3-LMP1在树突状细胞的定向转染。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蛋白质粒在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仪评价重组质粒的转染效率,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结果超声辐照机械指数1.0、照射时间60s、微泡造影剂浓度为20%,达到最佳的基因转染效率(14.37±2.12)%,且细胞生存率>90%。结论微泡造影剂在超声辐射下可以有效地介导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造影剂 超声 树突状细胞 潜伏膜蛋白1 基因转染
下载PDF
过表达上皮膜蛋白1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国贵 刘青 +1 位作者 杨从容 张钧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6-401,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膜蛋白1(epithelial membrane protejn-1,EMP1)在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过表达对CRC 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63例CRC组织及3... 目的:探讨上皮膜蛋白1(epithelial membrane protejn-1,EMP1)在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过表达对CRC SW-480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63例CRC组织及31例癌旁组织中EMP1的表达水平,分析EMP1表达与CR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慢病毒介导将pLenti6-EMP1质粒转染SW-480细胞,建立EMP1过表达细胞,转染plenti6/V5-DEST空白质粒为对照。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SW-480细胞株中EMP1的表达,MTT、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EMP1过表达对SW-480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EMP1蛋白在人CRC组织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257±0.022 vs 0.863±0.086,P<0.05),并且其表达水平在不同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以及组织分级组间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P>0.05)。成功构建EMP1过表达的LeEMP1细胞。与LeEmpty细胞相比,LeEMP1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60.94±4.04)%vs(100.00±0.00)%,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12.10±1.30)%vs(3.10±0.60)%,P<0.05]、侵袭转移能力显著降低[穿膜细胞数:(87.00±12.00)vs(178.00±21.00)个,P<0.05]。LeEMP1细胞Caspase-9表达显著高于LeEmpty细胞(0.764±0.073 vs 0.231±0.029,P<0.05),VEGFC表达显著降低(0.185±0.022 vs 0.663±0.065,P<0.05)。结论:人CRC组织中EMP1蛋白表达明显减低,过表达EMP1能够抑制CRC SW-48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其可能通过调控Caspase-9和VEGFC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膜蛋白1 结直肠肿瘤 SW-480细胞 基因转染 肿瘤转移
下载PDF
LMP1经TRADD促进鼻咽癌SP18细胞增殖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娟 张先锋 +4 位作者 刘重元 罗招阳 朱建思 张玲 张志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2-687,共6页
目的:探讨潜伏性膜蛋白1(LMP1)羧基末端活化区2(CTAR2)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结构域(TRADD)在鼻咽癌SP18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建立表达LMP1及CTAR2突变型LMP1(LMP1^(TRADD))的SP18细胞系。其次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平... 目的:探讨潜伏性膜蛋白1(LMP1)羧基末端活化区2(CTAR2)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结构域(TRADD)在鼻咽癌SP18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建立表达LMP1及CTAR2突变型LMP1(LMP1^(TRADD))的SP18细胞系。其次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平皿集落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观察LMP1^(TRADD)对SP18细胞增殖的影响。然后选用基因芯片检测SP18-LMP1和SP18-LMP1^(TRADD)细胞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和平皿集落形成实验结果均显示,SP18-LMP1细胞生长与集落形成能力均较SP18-LMP1^(TRADD)细胞强(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P18-LMP1细胞的增殖指数较SP18-LMP1^(TRADD)细胞高(P<0.01)。筛选出63个增殖相关基因,其中SP18-LMP1^(TRADD)细胞中上调的基因33个,下调的基因30个。结论:TRADD活性区是LMP1促进SP18细胞增殖的重要功能活性位点。LMP1可能通过TRADD提高细胞增殖指数,诱导SP18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潜伏性膜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死亡结构域 基因芯片 细胞增殖
下载PDF
EB病毒LMP1基因C端区缺失突变与肿瘤发生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隽 何雪莲 +3 位作者 赵培伟 王智楠 徐忠强 李建莎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5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Epstein-Barr(EB)病毒LMP1基因C端区缺失突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中发表于1995年1月~201... 目的探讨Epstein-Barr(EB)病毒LMP1基因C端区缺失突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中发表于1995年1月~2012年5月的与EB病毒LMP1 30 bp缺失相关的文献,根据文献纳入标准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OR及95%CI表示,对病例组、对照组LMP1基因C端区30 bp缺失进行分析。各组中研究异质性无统计学意义(P≥0.1)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分析,否则采用随机模式分析。结果纳入针对EB病毒LMP1基因C端区缺失突变的文献共13篇。通过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现,LMP1 30 bp缺失与肿瘤发生相关,95%CI为2.88(1.29~6.41),合并统计值Z=2.59,P=0.01。结论 EB病毒LMP1基因C端区的缺失突变与肿瘤发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EPSTEIN-BARR病毒 LMP1基因 基因缺失 基因突变 META分析
下载PDF
重组质粒pLMP1-p53mt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迎春 田道法 +1 位作者 刘书静 唐发清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为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培养H... 目的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为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在鼻咽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培养HeLa细胞,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该质粒转入HeLa细胞中,转染后48h,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PCR鉴定结果与预期一致;观察到转染细胞中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高效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双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P53基因 LMP1基因 基因重组 基因表达 pLMP1-p53mt 转基因
下载PDF
重庆地区鼻咽癌患者血浆EB病毒LMP1基因检测及N端XhoI酶切位点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玉成 王祎琴 +2 位作者 钱迪 何芸 洪苏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64-466,473,共4页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鼻咽癌和非鼻咽癌患者血浆Epstein-Barr病毒(EBV)潜伏膜蛋白l(LMP1)基因存在情况及N端XhoI酶切位点变异状况,探讨其在鼻咽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重庆籍鼻咽癌患者外周血48例,非鼻咽癌患者外周血40例,提取DNA后...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鼻咽癌和非鼻咽癌患者血浆Epstein-Barr病毒(EBV)潜伏膜蛋白l(LMP1)基因存在情况及N端XhoI酶切位点变异状况,探讨其在鼻咽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重庆籍鼻咽癌患者外周血48例,非鼻咽癌患者外周血40例,提取DNA后,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特异性地扩增LMP1基因的N端区,PCR产物经XhoI酶切后用8%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分离分析,用双脱氧终止法对部分PCR产物进行测序,用DNAssist软件对序列进行碱基缺失变异分析。结果:48例鼻咽癌外周血中,全部扩增出267bp的特异性LMP1基因条带,阳性率为100%。40例非鼻咽癌者外周血中,38例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95%。与B95-8原型LMP1比较,全部PCR产物酶切电泳分析、测序及软件序列分析未发现一例存在XhoI酶切位点缺失变异。结论:我国重庆地区鼻咽癌和非鼻咽癌患者血浆携带的EB病毒LMP1基因XhoI酶切位点无缺失变异;LMP1基因N端XhoI酶切位点缺失变异与鼻咽癌发病的确切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潜伏膜蛋白1 鼻咽癌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青岛地区儿童淋巴瘤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基因变异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岳康 高翔翔 +1 位作者 李斐斐 王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5期19-22,共4页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儿童淋巴瘤中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多态性。并探讨LMP1变异在儿童淋巴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巢式PCR和DNA测序检测66例青岛地区EBV阳性儿童淋巴瘤组织中LMP1全长序列,根据其特征性突变和系统进化树,对...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儿童淋巴瘤中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多态性。并探讨LMP1变异在儿童淋巴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巢式PCR和DNA测序检测66例青岛地区EBV阳性儿童淋巴瘤组织中LMP1全长序列,根据其特征性突变和系统进化树,对基因变异进行分类,并与以往同一地区成人NK/T细胞淋巴瘤和健康人群中LMP1变异类型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 66例标本完成测序,共发现3种LMP1亚型,即China 1、China 2和Med-,其构成比分别为84.8%、7.6%和6.1%,另有1例(1.5%)为China 1/China 2重组病毒株。LMP1 N端XhoⅠ位点缺失变异即XhoⅠ(-)和未缺失型XhoⅠ(+)的检出率分别为93.9%和6.1%;C端30bp缺失即del-LMP1和未缺失型wt-LMP1的检出率分别为84.8%和15.2%。儿童淋巴瘤和成人NK/T细胞淋巴瘤中LMP1各亚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儿童淋巴瘤中China 1亚型、XhoⅠ(-)和del-LMP1的检出率高于健康人群(P均<0.05)。结论青岛地区儿童淋巴瘤中LMP1以China 1亚型、XhoⅠ(-)和del-LMP1为主,LMP1变异可能与儿童淋巴瘤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EB病毒 潜伏膜蛋白1 基因多态性 儿童 青岛
下载PDF
两种不同来源的EBVLMP1基因在Balb/c3T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元 郭辉玉 +1 位作者 方丹云 晏辉钧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研究来源于鼻咽癌细胞株SUNE1及EBV标准株B95 - 8细胞中两种EBVLMP1基因在真核细胞Balb/c3T3中的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EBVLMP1基因的核酸疫苗打基础。【方法】将两种不同来源EBV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经脂质体法转染Balb/c 3T... 【目的】研究来源于鼻咽癌细胞株SUNE1及EBV标准株B95 - 8细胞中两种EBVLMP1基因在真核细胞Balb/c3T3中的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EBVLMP1基因的核酸疫苗打基础。【方法】将两种不同来源EBV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经脂质体法转染Balb/c 3T3细胞后 ,用Westernblot、免疫组化及PCR的方法检测不同转染细胞中EBVLMP1蛋白的表达及核酸片段。【结果】PCR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来源LMP1转染细胞中均有EBVLMP1基因序列 ,并均能表达 6 3ku的蛋白质 ,经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结果证实均为EBVLMP1蛋白。【结论】来源于B95 8细胞及鼻咽癌细胞SUNE1的两种EBVLMP1基因均能在真核细胞Balb/c 3T3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代膜蛋白1基因 鼻咽肿瘤 E-B病毒
下载PDF
含突变型p53和LMP1双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迎春 田道法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构建一种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使之表达人突变型p53蛋白(p53mt)和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为研究这两个蛋白在鼻咽癌变中的交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 目的构建一种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使之表达人突变型p53蛋白(p53mt)和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为研究这两个蛋白在鼻咽癌变中的交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MP1—p53mt;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此载体转入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中,转染后48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析突变型p53基因和EB病毒LMP1基因的表达。结果对重组载体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PCR鉴定分析,结果与预期相符合;转染试验观察到转染细胞中突变型p53基因和LMP1基因的阳性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人突变型p53蛋白和EB病毒LMP1的真核载体pLMP1—p53mt,其研究思路可以为中医体质病机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型P53基因 LMP1基因 基因重组 鉴定
下载PDF
ADC值反映EB病毒LMP1基因表达的可行性
19
作者 李卉 王德玲 +2 位作者 尹韶晗 耿志君 谢传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ADC值反映EB病毒潜伏膜蛋白质1(LMP1)基因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建立LMP1(+)组[包括CNE2-LMP1(+)亚组、HONE1-LMP1(+)亚组]和LMP1(-)组[包括CNE2-LMP1(-)亚组、HONE1-LMP1(-)亚组]的皮下种植瘤裸鼠模型(每组15只)。待移植瘤体积达9... 目的探讨ADC值反映EB病毒潜伏膜蛋白质1(LMP1)基因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建立LMP1(+)组[包括CNE2-LMP1(+)亚组、HONE1-LMP1(+)亚组]和LMP1(-)组[包括CNE2-LMP1(-)亚组、HONE1-LMP1(-)亚组]的皮下种植瘤裸鼠模型(每组15只)。待移植瘤体积达90~110mm^3后,对实验动物进行常规MR及DWI检查,分别获得两组肿瘤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束后,观察两组实验裸鼠种植瘤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LMP1(+)组肿瘤体积[(98.23±11.42)mm^3]明显大于LMP1(-)组[(87.42±15.14)mm^3;t=6.31,P=0.03]。常规MR扫描示LMP1(+)组肿瘤内坏死较LMP1(-)组更明显。LMP1(+)组肿瘤ADC值为(0.68±0.12)×10^(-3) mm/s^2,LMP1(-)组肿瘤ADC值为(0.87±0.23)×10^(-3) mm/s^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4,P<0.01)。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与LMP1(-)组相比,LMP1(+)组肿瘤细胞更密集,坏死更多见。结论 ADC值可有效反映裸鼠移植瘤中EB病毒LMP1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潜伏膜蛋白基因1 扩散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基因C末端30 bp缺失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俊茹 林曲 吴祥元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多种肿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基因被认为是EBV的致癌基因。近年的研究发现,LMP1基因...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与多种肿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基因被认为是EBV的致癌基因。近年的研究发现,LMP1基因的多态性尤其C末端30bp的缺失(del-LMP1)与其致瘤性密切相关,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del-LMP1基因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和健康人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缺失型LMP1基因是否与NHL的发生及临床预后相关。方法应用特异性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NHL和健康人中LMP1基因片段(产物包括30bp缺失部分),根据扩增产物的大小判断其是否存在30bp的缺失,并随机抽取PCR产物进行测序。观察缺失型LMP1基因在两者之间的构成比,并分析缺失型LMP1基因与NHL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1)48例NHL中有23例LMP1基因片段扩增阳性,其中携带缺失型者18例(78%),原型5例(22%);60例健康人有32例LMP1基因片段扩增阳性,其中携带缺失型者13例(41%),原型19例(59%);NHL患者和健康人中30bp缺失型LMP1基因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2)LMP1基因片断扩增阳性的NHL中,IPI≥3者为15例,其中缺失型14例(93%),原型1例(7%);IPI<3者为8例,其中缺失型4例(50%),原型4例(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潜伏膜蛋白1基因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