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书判拔萃科的设置、沿革及其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金滢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49,共13页
书判拔萃科是吏部继平判入等科之后设置的第二个科目,与平判入等科有明显的区别,起初是制举科目,大足元年以后吏部始设此科,虽不及博学鸿词科崇重,及第人数也不及平判入等科多。士人以拔萃科及第释褐,授官的高低、清浊并不看重此前的进... 书判拔萃科是吏部继平判入等科之后设置的第二个科目,与平判入等科有明显的区别,起初是制举科目,大足元年以后吏部始设此科,虽不及博学鸿词科崇重,及第人数也不及平判入等科多。士人以拔萃科及第释褐,授官的高低、清浊并不看重此前的进士、明经或者门荫等出身因素,主要看参加拔萃科考试的等第。但以拔萃科及第迁转时,所授官要看前任官的职望和品阶,以及拔萃科等第的高低,与其最初是否以进士、明经或门荫出身的关系不是很明显,进士兼拔萃科出身在士人迁转中优于明经兼拔萃科。不过,以制举、门荫兼拔萃科及第迁转中央官者,却要优于前进士、明经兼拔萃科出身者,多为京县尉、拾遗等最为清显的基层官和中层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吏部科目选 书判拔萃科 铨选
下载PDF
沈佺期“考功受赇”案真相探源
2
作者 张效民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40-45,共6页
本文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关于沈佺期"考功受赇"说的来龙去脉,并根据新旧唐书所载多人传记资料涉及此事的材料,勾画出当时的天官侍郎许子儒主持的这次考核中"考功受赇"案的原委,是由于许子儒侍郎在主持此次"冬集&q... 本文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关于沈佺期"考功受赇"说的来龙去脉,并根据新旧唐书所载多人传记资料涉及此事的材料,勾画出当时的天官侍郎许子儒主持的这次考核中"考功受赇"案的原委,是由于许子儒侍郎在主持此次"冬集"考核中的严重失职而导致"补授失序,无复纲纪,道路以为口实"的严重事件。确证所谓"浮议上闻"即指许子儒侍郎主持的考核存在不公问题导致"道路以为口实"。指出所谓"考功受赇"非指沈佺期"受赇"而是指此次事件,但是作为考功员外郎、考功郎中,沈佺期亦有失职之过,这个责任无可推脱。但说沈佺期本人"受赇"并无扎实证据。沈佺期的被弹入狱较长时期未加判决,既因为未有确实证据,也是因为二张势力暗中救护,武则天也无意严加惩处。总之,沈佺期被弹入狱其实是武则天暮年时期朝廷中二张势力与崔玄暐等为代表的反张政治势力矛盾尖锐化时的政治牺牲品。从而推翻了流传千余年的沈佺期"考功受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功受赇 许子儒 天官侍郎 失职 牺牲品
下载PDF
明代吏部尚书的年龄构成特点及其成因和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国澄 郭培贵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6-11,共6页
洪武十三年(1380)后,吏部尚书直接向皇帝负责,执掌铨政。至明亡,在该位履职者共有121人。其中,绝大部分皆为进士出身,明中后期则皆为进士出身,其平均中进士年龄为29岁,小于明代进士平均中式年龄5岁多,但其始掌吏部事的平均年龄则超过62... 洪武十三年(1380)后,吏部尚书直接向皇帝负责,执掌铨政。至明亡,在该位履职者共有121人。其中,绝大部分皆为进士出身,明中后期则皆为进士出身,其平均中进士年龄为29岁,小于明代进士平均中式年龄5岁多,但其始掌吏部事的平均年龄则超过62岁,显示该职对履任者的仕履资历具有很高要求;与此同时,任此职者又更迭频繁,平均在职时间仅有2.32年。这既有其必然性,又对铨政运作和政局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该职的年龄构成状况在各级科名和不同任职形式上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吏部尚书 中进士平均年龄 “掌吏部事”平均年龄 平均任职时间
下载PDF
从“方献夫入阁”看明代中后期官场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闫福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96-100,共5页
方献夫在明嘉靖时期由吏部尚书进入内阁,并且以阁臣身份兼署吏部尚书之职两月左右,这是其与嘉靖帝“讨价还价”的结果。其入阁的过程也反映出明代中后期官场的一些变化:首先,其中掺杂着方献夫的私心和欲望,从而可以略微窥探到明代中后... 方献夫在明嘉靖时期由吏部尚书进入内阁,并且以阁臣身份兼署吏部尚书之职两月左右,这是其与嘉靖帝“讨价还价”的结果。其入阁的过程也反映出明代中后期官场的一些变化:首先,其中掺杂着方献夫的私心和欲望,从而可以略微窥探到明代中后期官员在官场上谋私利已成普遍风气;其次,其由吏部尚书入阁也反映出当时内阁的地位已经开始超过,甚至完全在六部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献夫 吏部尚书 内阁 为官之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