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真实确立神——维克多·雨果的《哲学前言》
1
作者 彭茗熹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2023年第3期61-70,共10页
本文聚焦维克多·雨果在《哲学前言》中借助自然科学研究提供的事例,确立神的过程及其产生的意义。通过想象,雨果对“真实”被实际观测到、记录下的样子施加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将世界在三个大层面上呈现为无极;在因果律的帮助下,与... 本文聚焦维克多·雨果在《哲学前言》中借助自然科学研究提供的事例,确立神的过程及其产生的意义。通过想象,雨果对“真实”被实际观测到、记录下的样子施加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将世界在三个大层面上呈现为无极;在因果律的帮助下,与无极的接触带来了一种对神的体验。事例的繁多与堆叠展示出宇宙的盛大,帮助读者以直观的方式认识到虚无主义的荒诞。人类灵魂与神的连接为民主制度提供了道德根基,而将真实拉向无极的想象则成为了作者表达其个人信仰的一种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克多·雨果 《哲学前言》 虚无主义 想象
下载PDF
缺失、渲染与隐形:曾朴译雨果小说《九十三年》的艰难抉择
2
作者 《长江学术》 2023年第1期91-100,共10页
曾朴于1912年翻译了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九三年》(曾朴译为“九十三年”),译文所用的文言语体精炼简洁,与雨果语言的繁复详尽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这位法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的激情和诗意在曾朴的译文中还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原作对话中... 曾朴于1912年翻译了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九三年》(曾朴译为“九十三年”),译文所用的文言语体精炼简洁,与雨果语言的繁复详尽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这位法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的激情和诗意在曾朴的译文中还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原作对话中展示的具体情境与人物内在情感,与文言文所代表的历史积淀难以兼容,因而产生间离效果,令人难以感受到原作人物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译文对人物的动作和感情的描述采用了夸张和渲染手法,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某些人物的性格特征;此外,原作中分布于小说各个情境中的哲人点评叙述被译者删除,使原本表露的作者政治思想和世界观,在译文中隐形。以上三方面反映出译者的翻译选择及其深层的文学观与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九三年》 曾朴 文言 翻译选择
下载PDF
雨果作品在旧中国的译介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琼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6-61,共6页
雨果是20世纪初较早为中国翻译界所关注的外国作家之一,本文对雨果作品在旧中国的译介和研究方面做了比较详尽的梳理。
关键词 雨果 中国 译介 研究
下载PDF
“革命”与“人道”关系质疑——关于《九三年》评论中的一个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仵从巨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6期77-81,共5页
《九三年》是雨果一部特殊且重要的小说。小说中关于"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主题在研究、评论中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被否定。这一否定在今天看来是应重新讨论的。雨果小说中的这一认识或结论实际... 《九三年》是雨果一部特殊且重要的小说。小说中关于"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主题在研究、评论中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被否定。这一否定在今天看来是应重新讨论的。雨果小说中的这一认识或结论实际是一个深刻的、科学的、正确的、彻底的结论,从作品的分析与历史、现实的思考都可得到证明。应该对往昔的否定性意见或看法做出必要的调整与修正,应该把《九三年》、雨果及众多的作家作品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灰色"帽子"下解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人道主义 关系研究 《九三年》 雨果 长篇小说 法国
下载PDF
曾朴对法国文学的接受与翻译 被引量:1
5
作者 袁荻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79-83,共5页
曾朴是近代中国翻译介绍法国文学的先驱。他先后译介了雨果等名家的浪漫主义多种名著 ,他的译文大多采用白话 ,深受读者欢迎。曾朴的创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均受到法国文学的影响 ,这是他的创作取得较高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曾朴 法国文学 雨果 文学接受 文学翻译 文学影响
下载PDF
浅论《巴黎圣母院》的电影改编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红妹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0-32,共3页
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是继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的独特艺术。它与其它前辈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继承、借鉴关系,尤其与文学中的小说有着不了的情缘。《巴黎圣母院》是维克多.雨果的力作,试图通过它的两个... 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是继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之后的又一门新兴的独特艺术。它与其它前辈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继承、借鉴关系,尤其与文学中的小说有着不了的情缘。《巴黎圣母院》是维克多.雨果的力作,试图通过它的两个电影改编版本之间比较,来探讨经典改编的是与非及电影改编的忠实与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电影 改编 忠实
下载PDF
论雨果长篇小说的冲突艺术美 被引量:1
7
作者 尚显成 《襄樊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2-57,共6页
雨果的长篇小说《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通过对人类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精神意识进行广泛地描写与深刻地揭示,显示了丰富的内容和远大的认识价值。雨果在他的三部长篇巨著中形象地揭示了"三种桎梏"、... 雨果的长篇小说《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通过对人类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精神意识进行广泛地描写与深刻地揭示,显示了丰富的内容和远大的认识价值。雨果在他的三部长篇巨著中形象地揭示了"三种桎梏"、三种冲突,构成了冲突艺术美,给审美鉴赏者以理性与感性、逻辑与经验、品味与直觉等各方面的思考和感受。文章试以黑格尔的冲突美学观念,即物理或自然情况带来的冲突、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精神差异导致的冲突,浅要地探索三部长篇巨著的冲突艺术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小说 《海上劳工》 《悲惨世界》 《巴黎圣母院》
下载PDF
法律与道德的博弈--论维克多·雨果《九三年》中的“公共场所”
8
作者 王霞 李阳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13-116,127,共5页
维克多·雨果的《九三年》涉及大量环境描写,多处场所的设置使得故事更具空间感和层次感。无论是旺代叛乱的地点还是共和党对其镇压的场所,都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公共场所”,在这些公共场所中,表面上进行着两大阵营各自为夺取胜利... 维克多·雨果的《九三年》涉及大量环境描写,多处场所的设置使得故事更具空间感和层次感。无论是旺代叛乱的地点还是共和党对其镇压的场所,都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公共场所”,在这些公共场所中,表面上进行着两大阵营各自为夺取胜利所做出的努力,实则隐含了革命法律与人性道德之间暗潮汹涌的矛盾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克多·雨果 《九三年》 公共场所
下载PDF
池田大作与法国文学
9
作者 谭桂林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25-30,38,共7页
池田大作从雨果那里感受到了"民众的真正力量"和对人性与灵魂的追求;在柏格森那里主要吸取了两个重要的元素:一个是世界的存在本质是"生命冲动",一个是生命的冲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能量;在大仲马那里池田大作感受到的... 池田大作从雨果那里感受到了"民众的真正力量"和对人性与灵魂的追求;在柏格森那里主要吸取了两个重要的元素:一个是世界的存在本质是"生命冲动",一个是生命的冲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能量;在大仲马那里池田大作感受到的是"故事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田大作 雨果 柏格森 大仲马
下载PDF
Stuck with the Sur-face: An Ethical Approach to Facial Disfigurement in Willa Cather's "The Profile"
10
作者 Gudrun M. Grabher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6年第3期131-138,共8页
The human face consists of three dimensions: (1) the visible, static sur-face, (2) the mobile dimension, which communicates thoughts, emotions, and states of mind, and (3) the invisible dimension, the face aspa... The human face consists of three dimensions: (1) the visible, static sur-face, (2) the mobile dimension, which communicates thoughts, emotions, and states of mind, and (3) the invisible dimension, the face aspars-pro-toto for the whole person who owns the face. In this latter sense, the human face is at the center of Emmanuel Levinas' theory of ethics: We encounter each other face-to-face, he argues, and it is the other's face that calls for my ethical response to the holiness of his/her wholeness and essence. The primary ethical imperative is: "Thou shalt not kill." When we encounter a facially disfigured person, we usually fail to respond ethically because we concentrate on the disfigurement. The second dimension, as a result of the disfigurement, is often impaired and thus incapable of communicating in such a way that we can "read" the face. With our gaze fixed on the disfigured part of the face, we lose sight of the person as a whole. Metaphorically speaking, we could even say that we "kill" the person. Levinas conceives of the other's face not in its plastic manifestation. But the encounter with the other does at first take place as embodiment. According to Merleau-Ponty, this encounter is by definition interactive and dialogical. In Willa Cather's short story "The Profile," young beautiful Virginia marries a portrait painter after he has finished her portrait in profile. The left side of her face is severely disfigured because of a burn. Her husband is waiting impatiently for her to talk about "it" and the suffering it must cause her in order to "heal" her with his love, but she behaves as if it did not exist and even likes to dress extravagantly. In the following analysis of the short story, it will be illustrated how the husband fails to respond to his wife's face's invitation to interact with it and get in touch with the wholeness of her person that it stands for. Instead, he reduces her to the disfigurement. When he finally names the scar, he metaphorically "kills" her, as well as their marri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human face facial disfigurement ethics of the face (E. Levinas) phenomenology (Merleau-Ponty) lived embodiment the visual arts victor hugo
下载PDF
雨果小说中的史诗性维度:以《悲惨世界》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乃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7-93,共7页
史诗性是探讨雨果写作风格时频繁出现的形容词,对史诗的创作追求也始终在他的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史诗一词在雨果笔下的运用不仅限于诗歌范畴,更进一步扩展到了小说领域,从作者在《文哲杂论集》中对"理想小说"的定... 史诗性是探讨雨果写作风格时频繁出现的形容词,对史诗的创作追求也始终在他的作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史诗一词在雨果笔下的运用不仅限于诗歌范畴,更进一步扩展到了小说领域,从作者在《文哲杂论集》中对"理想小说"的定义便可窥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克多·雨果 史诗 小说 《悲惨世界》 诗学 体裁史
下载PDF
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人道主义进步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静文 《榆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69-71,共3页
雨果通过自己的作品所塑造的人物被异化以及异化的种种可鄙又可恶的行为来反异化;同时也通过对完美人性的热情歌颂和宣扬,表现人道主义的进步力量。雨果本着人道主义的基本信念去批判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他的人... 雨果通过自己的作品所塑造的人物被异化以及异化的种种可鄙又可恶的行为来反异化;同时也通过对完美人性的热情歌颂和宣扬,表现人道主义的进步力量。雨果本着人道主义的基本信念去批判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他的人道主义的进步性,十分突出地反映在他强调文学的人民性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人道主义 进步性
下载PDF
浅析雨果在女性悲剧中展现的人道主义思想
13
作者 李真夫 《科教文汇》 2011年第2期56-56,196,共2页
在雨果的著作中,女性是悲剧的代名词,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雨果更将女性因饥饿而堕落的问题列为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宣扬用人道主义思想去倡导人们改善、... 在雨果的著作中,女性是悲剧的代名词,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雨果更将女性因饥饿而堕落的问题列为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宣扬用人道主义思想去倡导人们改善、引导、包容为生活所迫的贫苦人们,更指出造成女性悲剧的不仅仅是时代的原因,更是因为爱的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人道主义 女性 社会 悲剧
下载PDF
从作家的干预性评论读《巴黎圣母院》的人物悲剧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甜甜 《海外英语》 2016年第2期156-158,共3页
以《巴黎圣母院》为基础探讨雨果的写作手法以及浪漫主义的文本甚多,学者们从人物性格、故事主线、建筑艺术等角度对小说进行了各个层面的深入分析,但从作家在小说中所做评论的角度做研究的文章还较少。该文拟从分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 以《巴黎圣母院》为基础探讨雨果的写作手法以及浪漫主义的文本甚多,学者们从人物性格、故事主线、建筑艺术等角度对小说进行了各个层面的深入分析,但从作家在小说中所做评论的角度做研究的文章还较少。该文拟从分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评论性话语对部分人物(克洛德、伽西莫多和甘果瓦)进行性格层面的分析,以期对小说有进一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维克多·雨果 干预性评论 浪漫主义
下载PDF
庄子与雨果审丑之比较
15
作者 袁昌丽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从丑得以存在的背景、美丑的关系及其形而上的依据等方面比较庄子与雨果的审丑。庄子的审丑成就了中国艺术朴素自然之美,雨果的审丑指出了描绘丑怪事物的美学价值,对后世均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庄周(约前369-前286) 雨果(hugo victor 1802-1820) 美丑 比较
下载PDF
雨果浪漫主义形象在其汉译初期的多媒介构建
16
作者 吴天楚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2年第1期192-202,共11页
维克多·雨果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之一。目前学界对雨果接受史的研究往往以其作品的译本为中心,注重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雨果浪漫主义形象在中国的构建,忽视了文学接受中多种媒介形式的参与,尤其是二十世纪初期... 维克多·雨果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之一。目前学界对雨果接受史的研究往往以其作品的译本为中心,注重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雨果浪漫主义形象在中国的构建,忽视了文学接受中多种媒介形式的参与,尤其是二十世纪初期雨果作品的多媒介接受。鉴于此,本文拟截取1900—1930年代这一雨果汉译的初期阶段,借助《申报》等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报刊材料,综合考察报刊、电影、广告等不同媒介对作家浪漫主义形象构建的影响,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复杂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中国 接受 浪漫主义形象 多媒介
下载PDF
雨果莎评及其特色论——以《莎士比亚传》为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伟昉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5,共8页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研究专著《莎士比亚传》在西方莎评史上别具一格,意义非凡。他不孤立、封闭地研究莎士比亚,而是立足于比较意识与整体思维,有意识地把莎士比亚置于宏阔的文学史上已有的大家系列中加以相互观照,观照中既强调共性,又...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研究专著《莎士比亚传》在西方莎评史上别具一格,意义非凡。他不孤立、封闭地研究莎士比亚,而是立足于比较意识与整体思维,有意识地把莎士比亚置于宏阔的文学史上已有的大家系列中加以相互观照,观照中既强调共性,又突出差异,使其以极其鲜明的特色和罕见的丰富性呈现出来,进而彰显其在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价值和地位。他的莎评已经使用了后来被称为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方法,理应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之一。雨果认为莎士比亚是集诗人、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于一身的杰出天才,在戏剧创作中把对照原则发挥到了惟妙惟肖的极致。他非常看重《哈姆雷特》《麦克白》《奥瑟罗》《李尔王》等四大悲剧,并从人性与道德的角度对四部悲剧的主人公作了颇具个性的阐发。他把浪漫派对莎士比亚伟大之处的感悟和体验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出来,是对莎士比亚艺术成就最真诚、最激情、最具震撼力的辩护,其研究方法对我们当下从事学术研究也颇具启迪与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莎评 《莎士比亚传》 比较意识 整体思维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谈谈海涅的文艺思想
18
作者 张玉书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0-128,共9页
诗人海涅主张文艺为现实斗争服务,采用的却是浪漫派的手法,被认为是现代派的鼻祖之一。1831年海涅流亡巴黎,和法国文坛的杰出代表过从甚密。他对乔治·桑和雨果的不同评价,反映了他自己的文艺主张。
关键词 海涅 浪漫派 法国 卢苔齐娅 乔治·桑 雨果 时代精神
原文传递
论两岸跨文化新编京剧创作模式——以维克多·雨果作品为讨论对象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佳彬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以维克多·雨果作品作为戏曲"跨文化"改编的京剧,现存计有《大钟楼》(1999年)、《悲惨世界》(2005年首演)、《圣母院》(2008年创演)、《情殇钟楼》(2011年更名修编演出)、《弄臣》(2008年首演)。上述各剧在文本改编过程中... 以维克多·雨果作品作为戏曲"跨文化"改编的京剧,现存计有《大钟楼》(1999年)、《悲惨世界》(2005年首演)、《圣母院》(2008年创演)、《情殇钟楼》(2011年更名修编演出)、《弄臣》(2008年首演)。上述各剧在文本改编过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融合了多元的表演形态;在剧场实践中,以"文化流动"的演出方式来适应不同的地域风情,并结合传统资源打造了以戏曲教育为主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戏曲 新编京剧 维克多·雨果 《悲惨世界》 《情殇钟楼》 《弄臣》
原文传递
从对照到同一:论雨果的怪诞与崇高 被引量:1
20
作者 贵雪佼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68,共10页
本文从《克伦威尔序》切入,结合雨果不同时期的诗歌、叙事作品及理论性文章,考察崇高与怪诞这对概念在作家文本中的存在方式,阐明二者之间的对照关系并不仅限于严肃与诙谐的艺术风格对比,而是表现为不同形式,并在道德、政治、宗教、哲... 本文从《克伦威尔序》切入,结合雨果不同时期的诗歌、叙事作品及理论性文章,考察崇高与怪诞这对概念在作家文本中的存在方式,阐明二者之间的对照关系并不仅限于严肃与诙谐的艺术风格对比,而是表现为不同形式,并在道德、政治、宗教、哲学等多个维度产生意义。在雨果的中后期作品中,怪诞极少被论及,逐渐让位于崇高。这一变化看似标志着某种思想转变,实则隐藏着一种必然性和连贯性,彰显出两个概念之间潜在的动态关联:作家尝试以不同方式来表述思想,怪诞与崇高也从对照走向同一,在意义的滑动之中勾勒出一幅独特的想象与思维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果 怪诞 崇高 对照美学 《克伦威尔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