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ogen Dioxide, Carbon Monoxide, Natural and Anthropomorphic Effects, and Earth’s Changing Climate
1
作者 Shreyas Banaji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CAS 2023年第1期62-71,共10页
This study will both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s of two pollutants: nitrogen dioxide and carbon monoxide. It will begin by tracing each gas’ nega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Earth’s spheres, as w... This study will both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s of two pollutants: nitrogen dioxide and carbon monoxide. It will begin by tracing each gas’ nega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Earth’s spheres, as well as relate any negative links that each plays concerning human activity, health,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environment. It will includ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what the proliferation of such toxic gases indicates about human production and causality, plus reflect on any current attempts being made to improve the effects of these pollutants on the environment. This examination will also inspect three NASA missions, i.e., MOPITT/Terra, AIRS/Aqua, and OMI/Aura, the aim of which, among many other tasks, is to detect pollutants within the Earth’s various spheres, as well as analyze weather anomalies, improve prediction methodology, and chronicle meteorological patterns for future study. It will also cover some of the goals, engineering breakthroughs, and in one case, the limitations, of these three satellite missions. Finally,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in all stages of this discussion, the author’s main aim will be to focus on the positives that need to be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s that both anthropogenic and natural disasters have created for the plan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monoxide nitrogen Dioxide Climate Change ATMOSPHERE Greenhouse Gases
下载PDF
Synergistic removal of nitrogen monoxide by non-thermal plasma and catalyst simultaneously 被引量:6
2
作者 YU Gang YU Qi +1 位作者 ZENG Ke-si ZHAI Xiao-d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46-848,共3页
An experimental system of De-NO with plasma-catalyst(Cu zeolite) wa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e- NO with plasma-catalyst and De-NO only with plasma, to provide the instruction for selectin... An experimental system of De-NO with plasma-catalyst(Cu zeolite) was establish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e- NO with plasma-catalyst and De-NO only with plasma, to provide the instruction for selecting appropriate catalyst and operating cond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NO with plasma and De-NO with plasma-catalyst were investigated comparatively by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De-NO with plasma-catalyst has high NO removal rate; Cu zeolite is an effective catalyst which can promote NO removal rate in plasma remarkably; De-NO with plasma-catalyst should be operated at low tempera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has opposite effects on the function of catalvst and plasma; water vapor and O2 can increase the NO removal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monoxide no synergistic removal non-thermal plasma CATALYST De-no
下载PDF
LaSrNiO_(4-λ) with K_2NiF_4 Strcture──A Highly Active Catalyst for Direct Decomposition of Nitrogen Monoxide 被引量:3
3
作者 ZHAO Zhen YANG Xiang-guang and WU Yue(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 Chem., Chin.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chun, 130022)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1-86,共6页
A series of perovskite-like mixed oxides La2-xSrxMO4±λ(M =Cu, Co,Ni; x=0,1 )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hese catalysts in NO decompositiori were t... A series of perovskite-like mixed oxides La2-xSrxMO4±λ(M =Cu, Co,Ni; x=0,1 )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hese catalysts in NO decompositiori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SrNiO4-λ with K2NiF4 structure is very active and stable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rNiO_(4-λ) Highly activie catalyst Decomposition of nitrogen monoxide
下载PDF
DFT studies on the SCR reaction mechanism of nitrogen monoxide with propylene catalyzed by copper oxide
4
作者 田英 许晶 赵景祥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7年第3期389-391,共3页
The SCR reaction mechanism of NO with C3H6catalyzed by CuO was studied by the method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at the B3LYP/LanL2DZ levels.The optimized geometries of the stationary points on the potential surf... The SCR reaction mechanism of NO with C3H6catalyzed by CuO was studied by the method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at the B3LYP/LanL2DZ levels.The optimized geometries of the stationary points on the potential surface were obtained and the transition state was confirmed by IRC and vibration analysis.The activation energy was calculated being 34.26 kJ/mol.It was shown that propylene reacted firstly with Cu forming intermediate,and then nitrogen monoxide immediately reacted with the intermediate to be reduced.It was proved to be a direct interac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催化反应 一氧化氮 丙烯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下载PDF
均相条件下NO与CO、NCO的反应机理研究
5
作者 陈琳 赵贯甲 +2 位作者 王剑飞 冯彪 马素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6,共8页
基于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O与CO、NCO在均相条件下的反应机理并进行了动力学和平衡常数的分析.CO与NO的均相反应存在两条反应路径:两者首先反应形成中间体CNO_(2),CNO_(2)不易稳定存在,其继续与CO、NO反应分别生成NCO、N_(2)O.NC... 基于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NO与CO、NCO在均相条件下的反应机理并进行了动力学和平衡常数的分析.CO与NO的均相反应存在两条反应路径:两者首先反应形成中间体CNO_(2),CNO_(2)不易稳定存在,其继续与CO、NO反应分别生成NCO、N_(2)O.NCO的生成速率大于N_(2)O,但两条反应路径的反应速率常数都很小.与已发现的反应路径相比,反应中间体CNO_(2)可以降低均相条件下CO与NO的反应能垒,分析发现CNO_(2)中的N原子是易发生反应的活性位点.NCO与NO的反应同样存在两条路径,优势反应路径随温度升高而改变,但非优势路径对反应的贡献不能忽略,分析平衡常数可知N_(2)的存在对反应影响可以忽略,因此燃烧环境中NCO与NO的反应既生成N_(2)O和CO,也生成N_(2)和C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O 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模拟 反应机理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针刺肌筋膜激痛点联合药物治疗偏头痛病人疗效及血液ET、NO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苏昌钰 吴宗辉 +4 位作者 罗鑫 朱江 郑兵 刘杰 黄强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0-345,共6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病人在进行针刺肌筋膜触发(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s)联合药物治疗后疼痛的疗效和对血液活性物质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血清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西南大学医院2020年... 目的:探讨偏头痛病人在进行针刺肌筋膜触发(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Ps)联合药物治疗后疼痛的疗效和对血液活性物质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血清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西南大学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5名偏头痛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组、针刺组及联合组,每组15例。药物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30 mg,每日3次,连续服用2周;针刺组采用针刺头夹肌、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中的MTr Ps,每周3次,共治疗2周;联合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30 mg,每日3次,并针刺病人头夹肌、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中的MTr Ps,每周3次,共治疗2周。分别对三组病人治疗前后的疼痛和头痛影响评分、血液活性物质ET和NO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三组病人基线期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与针刺组在干预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药物组且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三组病人在干预后的ET与NO数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组在干预后的ET与NO数值显著低于针刺组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MTr Ps联合药物能显著降低血液活性物质的水平,减轻偏头痛病人的疼痛程度且不良反应较少,较单一针刺或药物治疗更有效地减少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ET、NO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激痛点 偏头痛 血浆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Mechanochemical Synthesis of Visible-light Induced Photocatalyst with Nitrogen and Carbon Doping 被引量:2
7
作者 殷澍 Maskazu Komatsu +4 位作者 张其武 李锐星 唐清 Fumio Saito Tsugio Sato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7-481,共5页
Nitrogen and/or carbon doped titania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a novel mechanochemical method. The prepared powders possessed two absorption edges around 400 and 540 nm wavelengths and showed excellent photocata... Nitrogen and/or carbon doped titania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a novel mechanochemical method. The prepared powders possessed two absorption edges around 400 and 540 nm wavelengths and showed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ability for nitrogen monoxide oxidation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Under the irradiation of visible light of wavelength >510 nm,37% of nitrogen monoxide could be continuously removed by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co-doped titania prepared by planetary ball milling of P-25 titania–10% hexamethylenetetramine mixture followed by calcination in air at 40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ochemical synthesis titania photocatalyst carbon and nitrogen doping nitrogen monoxide OXIDATION
下载PDF
煤中灰成分对CO还原NO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8
作者 郭强 吕艳玲 +1 位作者 马宏宇 李永庆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77-184,共8页
针对CO还原NO动力学反应的发展现状,本文分析了煤中灰物质的主要成分(Fe_(2)O_(3),CaO/MgO,Al_(2)O_(3),SiO_(2)等)对此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特征,同时考虑温度和压强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本文进一步确定了NO-CO还原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 针对CO还原NO动力学反应的发展现状,本文分析了煤中灰物质的主要成分(Fe_(2)O_(3),CaO/MgO,Al_(2)O_(3),SiO_(2)等)对此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特征,同时考虑温度和压强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本文进一步确定了NO-CO还原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灰成分的存在有效降低了还原反应过程中的活化能,从而增加了反应效率,实现了高效低氮燃烧.其中Fe_(2)O_(3)催化活性尤为显著,CaO对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而SiO_(2)和Al_(2)O_(3)在反应中视为惰性组分.经综合分析,这种从源头上减少NO_(x)排放含量的催化还原脱硝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no_(x)) 一氧化碳(CO)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炉内高温喷射氨水脱除NO_x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王智化 周俊虎 +2 位作者 周昊 樊建人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5-500,共6页
在一台小型沉降炉上进行了氨水喷射还原模拟烟气中NOx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non-catalyticreduction,SNCR)实验研究,同时结合绝热预混模型进行了化学动力学模拟,研究了采用氨水喷射的SNCR技术的诸多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采用该技... 在一台小型沉降炉上进行了氨水喷射还原模拟烟气中NOx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non-catalyticreduction,SNCR)实验研究,同时结合绝热预混模型进行了化学动力学模拟,研究了采用氨水喷射的SNCR技术的诸多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采用该技术最高可以达到82.1%的NOx还原率,氨水喷入点的最佳温度范围为700~950℃,炉内最佳的停留时间为0.8s,随着NH3/NO摩尔比的增加NOx还原率逐渐升高,但未反应的NH3造成的泄漏也会随之增加,最佳的NH3/NO摩尔比应控制在1.5~3.0.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情况来看,为达到模拟结果的理论值,试验当中应采取措施强化氨水与烟气的混合过程,同时烟气成分中大量的CO和较低的O2可以促进NO还原率的进一步提高,另外从运行成本的角度来看,同样是经济合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水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摩尔比 停留时间 nox 脱除工艺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Ag、Co和Cu/Al_2O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崔翔宇 郝吉明 +3 位作者 傅立新 李俊华 朱天乐 刘志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22,共5页
研究了负载于氧化铝载体上的Ag、Co和Cu 3种金属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以丙烯为还原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活性 ,考察了这 3种金属单独负载时其负载量与活性的关系 ,并尝试探讨了这几种金属活性组分之间的一些组合效应 .研究表明 ,单组分... 研究了负载于氧化铝载体上的Ag、Co和Cu 3种金属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以丙烯为还原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活性 ,考察了这 3种金属单独负载时其负载量与活性的关系 ,并尝试探讨了这几种金属活性组分之间的一些组合效应 .研究表明 ,单组分催化剂以Ag的活性最佳 ,达近 90 % ,Co其次 ,Cu最低 .相应的最佳活性温度则是Cu最低 ,Ag最高 .对于单组分Ag催化剂 ,相同负载量的分步浸渍与一步浸渍样品活性无明显差异 .机械混合样品的活性不是单组分样品活性的简单加和 .其中 ,以Ag Co机械混合样品的活性最佳 ,最高活性高于 80 % .复合催化剂一步浸渍与分步浸渍样品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一步浸渍的几个样品的活性下降尤为明显 ,最高活性只有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一氧化氮 组合 富氧条件
下载PDF
La_(2-x)Sr_xCuO_(4±λ)系列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NO分解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震 杨向光 吴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02-409,共8页
合成了x值不同的 La_2.x_Sr_xCuO_(4±λ)(x=0.0—1.0)系列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XRD、IR,XPS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NO分解的催化性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x=0.0—1.0范围内.所有样品都具... 合成了x值不同的 La_2.x_Sr_xCuO_(4±λ)(x=0.0—1.0)系列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XRD、IR,XPS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NO分解的催化性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x=0.0—1.0范围内.所有样品都具有A_2BO_4结构.发现NO分解活性与氧空位(缺陷)的浓度有关,与不同价态的Cu离子含量之间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复合氧化物 催化分解 催化剂
下载PDF
Pd基催化剂上H_2快速选择催化还原NO_x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青 孔凡晓 +2 位作者 李兰冬 武光军 关乃佳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1-263,共3页
首次研究了Pd基催化剂上氢快速选择催化还原NOx反应(快速H2-SCR反应).结果表明,Pd/Al2O3和Pd/SiO2催化剂表现出极高的活性,在200oC以上时NOx转化率可达100%;但Pd/MgO催化剂在整个考察温度范围均没有活性,这表明载体对催化剂快速H2-SCR... 首次研究了Pd基催化剂上氢快速选择催化还原NOx反应(快速H2-SCR反应).结果表明,Pd/Al2O3和Pd/SiO2催化剂表现出极高的活性,在200oC以上时NOx转化率可达100%;但Pd/MgO催化剂在整个考察温度范围均没有活性,这表明载体对催化剂快速H2-SCR活性有决定性作用.与常规H2-SCR反应相比,快速H2-SCR反应明显提高了NOx的消除效率.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快速H2-SCR反应活性的提高来源于加速生成的氨物种以及后续反应速率的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选择催化还原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下载PDF
Au/TS-1选择性催化氧化NO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阳鹏飞 周继承 +1 位作者 李德华 任文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
制备了负载型Au/TS-1催化剂,采用XRD、SEM、TEM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选择性催化氧化NO反应,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NO催化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u/TS-1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结晶度,Au粒子成功地负载在TS-1上。该催化剂在选择性催... 制备了负载型Au/TS-1催化剂,采用XRD、SEM、TEM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选择性催化氧化NO反应,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NO催化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u/TS-1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结晶度,Au粒子成功地负载在TS-1上。该催化剂在选择性催化氧化NO反应中具有优异的低温催化氧化活性,在NO体积分数为1×10-3,O2含量为10%,空速为5 000 h-1,Au的负载量为1.0%,180℃时,NO的氧化率高于55%(此时最适宜吸收处理);260℃时,氧化率可达到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选择性催化氧化 Au/TS-1
下载PDF
乙醇对家兔血浆NO浓度和红细胞膜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善民 何显教 +5 位作者 黄丽娟 黄俊杰 晋玲 梁祚仁 黄彦峰 王映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乙醇对家兔血浆NO浓度和红细胞膜ATP酶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白兔3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乙醇染毒组,每组8只。从实验家兔的耳缘静脉注入不同剂量的乙醇。3个乙醇染毒组的染毒剂量分别为0.5、1.0、1.5g/kg,对照组... 目的探讨乙醇对家兔血浆NO浓度和红细胞膜ATP酶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白兔3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乙醇染毒组,每组8只。从实验家兔的耳缘静脉注入不同剂量的乙醇。3个乙醇染毒组的染毒剂量分别为0.5、1.0、1.5g/kg,对照组给予同乙醇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入乙醇15min后从颈静脉取血,分别测定血浆中NO浓度和红细胞膜ATP酶的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5和1.0g/kg组血浆NO浓度下降,1.5g/kg组血浆NO浓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5g/kg组红细胞膜ATP酶活力稍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和1.5g/kg组红细胞膜ATP酶活力下降(P<0.05)。结论不同剂量乙醇对家兔血浆NO浓度和红细胞膜ATP酶活力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一氧化氮 三磷酸腺苷酶
下载PDF
氧存在下活性炭负载K-Cu催化碳还原NO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俊丰 陈霞 +1 位作者 黄妍 杨超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5,共5页
研究了有氧条件下活性炭负载K-Cu复合催化剂催化碳还原NO及其抗SO2和H2O毒化性能,分析了反应条件对NO转化率的影响和反应机理.研究表明,O2对NO还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SO2和4%以下的H2O对NO还原无影响,SO2和H2O同时存在时催化剂很快中毒.... 研究了有氧条件下活性炭负载K-Cu复合催化剂催化碳还原NO及其抗SO2和H2O毒化性能,分析了反应条件对NO转化率的影响和反应机理.研究表明,O2对NO还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SO2和4%以下的H2O对NO还原无影响,SO2和H2O同时存在时催化剂很快中毒.反应温度低于250℃时碳是主要的还原剂,高于250℃后CO开始参与NO还原并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oX 活性炭 一氧化氮 氮氧化物 催化还原
下载PDF
O_2氧化含氮焦炭释放CO和NO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秀霞 周志军 +2 位作者 周俊虎 刘建忠 岑可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选用简化的含氮焦炭模型,在分子水平上对O2氧化含氮焦炭释放出CO和NO的异相反应机理进行研究。采用B3LYP/6-31G(d)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优化了反应路径上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得到各结构的相对能量,进而得到整个反应... 选用简化的含氮焦炭模型,在分子水平上对O2氧化含氮焦炭释放出CO和NO的异相反应机理进行研究。采用B3LYP/6-31G(d)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优化了反应路径上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得到各结构的相对能量,进而得到整个反应的势能面。研究表明,O2氧化含氮焦炭的第1步为在焦炭表面的吸附,吸附反应释放出414.5 kJ/mol的热量。CO和NO从O2吸附产物中释放所需克服的最大能垒分别为397.4 kJ/mol和197.0 kJ/mol。CO从O2吸附产物释放后生成的产物可经吸热反应释放出NO、经放热反应转化为五元含氮杂环或六元含氮杂环。NO从O2吸附产物释放后生成的产物可经吸热反应进一步释放出CO、转化为五元环酮结构或六元环吡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焦炭 氧气 异相氧化 一氧化氮 一氧化碳 量子化学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铟催化剂选择性还原NO 被引量:3
17
作者 崔翔宇 郝吉明 +2 位作者 傅立新 李俊华 刘志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4-218,共5页
不同负载量的In/Al2O3催化剂分别以浸渍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得,对比评价了不同方法制备的样品在富氧条件下以丙烯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活性,考察了氧气浓度、H2O对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铟催化剂有较高的去除NO活性,制备... 不同负载量的In/Al2O3催化剂分别以浸渍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得,对比评价了不同方法制备的样品在富氧条件下以丙烯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活性,考察了氧气浓度、H2O对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铟催化剂有较高的去除NO活性,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最高活性都可达90%左右;而浸渍法样品的活性较差,最高转化率不到60%.氧气浓度对NOx最高转化率及其相应反应温度均有重要影响.随着O2浓度的提高,最高活性对应的反应温度降低.反应气氛中H2O的加入使铟催化剂活性大幅降低.铟与其他多种金属活性组分相比,一个突出的不同表现是,3种方法各自的最佳负载量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选择性催化还原 制备方法
下载PDF
镧改性铜基铝铈交联蒙脱土的制备及其对丙烯选择性还原NO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锡坤 刘庆红 林绮纯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89-994,共6页
制备了镧改性铜基铝铈交联蒙脱土催化剂La/Cu/SO2 -4/AlCe PILM ,研究了它在富氧条件下对丙烯选择还原NO的催化性能 ,考察了镧的添加方法、添加量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La/Cu/SO2 -4/AlCe PILM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分步浸渍法引... 制备了镧改性铜基铝铈交联蒙脱土催化剂La/Cu/SO2 -4/AlCe PILM ,研究了它在富氧条件下对丙烯选择还原NO的催化性能 ,考察了镧的添加方法、添加量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La/Cu/SO2 -4/AlCe PILM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分步浸渍法引入镧能显著提高催化剂对NO选择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和高温稳定性 ,镧的添加量为 1 0 %时 ,经 5 0 0℃焙烧制得的La/Cu/SO2 -4/AlCe PILM催化剂性能较佳 ,NO最大转化率由未加镧时的 4 9 1%提高到加镧时的 5 7 2 % ,在 6 5 0℃反应时La/Cu/SO2 -4/AlCe PILM上的NO转化率仍高达 2 0 % .XRD ,TPR和XPS表征分析结果表明 ,镧物种和铜物种均呈分散状态 ,镧的引入可能促进了活性中心Cu2 + 的氧化还原催化循环过程 ,从而提高了催化剂对丙烯选择还原NO反应的催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丙烯 交联蒙脱土催化剂
下载PDF
Pt/SAPO-34在低温H_2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11
19
作者 武鹏 刘运霞 +3 位作者 章福祥 武光军 吕宝成 关乃佳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1-196,共6页
考察了贫燃条件下Pt/SAPO-34催化剂低温(60~260℃)选择催化还原(H2-SCR)消除NO的催化性能,研究了载体、金属负载量和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5%Pt/SAPO-34催化剂的活性高于相同金属负载量的Pt/SiO2和Pt/ZSM-5,其在高空速(... 考察了贫燃条件下Pt/SAPO-34催化剂低温(60~260℃)选择催化还原(H2-SCR)消除NO的催化性能,研究了载体、金属负载量和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5%Pt/SAPO-34催化剂的活性高于相同金属负载量的Pt/SiO2和Pt/ZSM-5,其在高空速(80000h-1)时的最高NO转化率可达78.8%,N2选择性为75.2%,而在空速降低到10000h-1时,其NO转化率可达到100%.通过原外漫反射红外光谱初步研究了H2-SCR反应的机理,发现反应的中间物种主要是-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分子筛 负载型催化剂 氢气 选择催化还原 一氧化氮 贫燃 低温
下载PDF
钾对氧化铜催化活性炭还原NO反应的助催化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柄楠 卢冠忠 +2 位作者 王艳芹 郭耘 郭杨龙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3-861,共9页
研究了活性炭负载的Cu-K-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碳还原NO的反应.结果表明,K的加入可有效地提高CuO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当Cu/K的质量比为2时催化性能最佳.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程序升温脱附-质谱等结果表明,K与Cu间的协同作用可... 研究了活性炭负载的Cu-K-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碳还原NO的反应.结果表明,K的加入可有效地提高CuO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当Cu/K的质量比为2时催化性能最佳.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程序升温脱附-质谱等结果表明,K与Cu间的协同作用可促进表面碳活化中心与表面氧物种生成CO2的反应,保持表面Cu2+活性中心的数量,从而有利于Cu2+/Cu+反应循环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活性炭 一氧化氮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