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拟驾驶的借道左转驾驶人视觉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柏群 闫艳红 +1 位作者 杨柳 宋子龙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借道左转是一种缓解左转车流压力的新型交通组织方法,通过信号灯时空调配借用对向车道为左转待行区,提高相位内左转车辆通行能力。笔者运用驾驶模拟平台,建立城市道路交叉口借道左转仿真场景;结合眼动追踪系统,获取驾驶人借道左转过程... 借道左转是一种缓解左转车流压力的新型交通组织方法,通过信号灯时空调配借用对向车道为左转待行区,提高相位内左转车辆通行能力。笔者运用驾驶模拟平台,建立城市道路交叉口借道左转仿真场景;结合眼动追踪系统,获取驾驶人借道左转过程中视觉特性参数的变化;通过瞳孔变化和眼动行为,分析驾驶人心理紧张程度及其与行车风险的关联。结果表明:识读借道左转标识及分隔带开口、到达分隔带开口和到达借用车道停车线几个位置,是驾驶人瞳孔面积变化和持续注视时间、注视兴趣区域变化以及扫视频率骤增的集中点,反映出相应位置驾驶人风险感知强、心理负荷大;借道左转短期注视行为较多,注视时长差距较大,表明该过程驾驶人关注目标多、摄取信息密集且处理难度悬殊,需要进行高强度的信息处理;累计扫视时间占比高于普通左转,且以5°以下小角度扫视为主,反映出借道左转过程环境信息复杂、行车风险较大,驾驶人搜索、对比分析的需求更高,扫视主要是为了捕捉关注目标和补充注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借道左转 驾驶模拟 驾驶人 视觉特性 行车风险
下载PDF
基于Visual Basic的数控车床自动编程与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帅 贾育秦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年第12期74-76,共3页
文章是以轴类零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模块化设计的思想,介绍了一种数控车床的自动编程系统。从轴类零件图形的绘制、后置处理、生成NC代码及校验等,对各大模块的关键技术作了描述,体现了CAD/CAM一体化的优越性。
关键词 自动编程 数控 仿真 车削:visual Basic
下载PDF
从转向到演化:W.J.T.米歇尔图像学研究的理论进路
3
作者 王博学 管晓莉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5-62,共8页
自20世纪90年代始,视觉媒介技术逐渐完成了从电子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换,与此同时,学界也兴起一股以“图像转向”为主题的视觉文化研究热潮,W.J.T.米歇尔无疑是其中的领军人物。近年来,虚拟影像技术、大数据算法、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型... 自20世纪90年代始,视觉媒介技术逐渐完成了从电子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换,与此同时,学界也兴起一股以“图像转向”为主题的视觉文化研究热潮,W.J.T.米歇尔无疑是其中的领军人物。近年来,虚拟影像技术、大数据算法、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技术系统的不断突破,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对未来视觉呈现的想象。此刻,回看米歇尔对现代图像学的理论构想和阶段阐述,不难发现米歇尔在该研究领域的前瞻性,他关于生控复制及生命图像的隐喻,以及关于形象科学的系统性论释,打通了符号学、媒介学与图像学的边界,在完善从转向到演化的自身理论框架的同时,为当下诸多图像新样态和视觉新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论证支撑,实现了现代图像学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体系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图像学理论体系 视觉文化 图像转向 图像本体论 W.J.T.米歇尔
下载PDF
基于Visual C++与OpenGL的数控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牛书涛 库祥臣 《机电一体化》 2012年第3期35-39,共5页
介绍了在Windows XP环境中,以数控车削加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Visual C++与OpenGL综合开发了一个可视化数控车削加工仿真系统。此系统界面友好,交互性较强,实现了数控加工轨迹的模拟仿真,并较好地完成了对数控程序的正确性检查。
关键词 visual C++ OPEN GL车削数控仿真模块化
下载PDF
教育史研究的“视觉转向”分析:滥觞、价值及解读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先军 孙莉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7,112,共12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大众传媒在世界范围内的相继兴盛,图像叙事逐渐渗透到政治、教育、文化、日常等方方面面,成为当今人们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由此,文化上的“视觉转向”日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视觉转向”激发了历...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大众传媒在世界范围内的相继兴盛,图像叙事逐渐渗透到政治、教育、文化、日常等方方面面,成为当今人们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由此,文化上的“视觉转向”日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视觉转向”激发了历史学领域对视觉史料价值的重新审视,促使教育史研究者愈加重视对教育视觉史料的研究。作为一种可视化的物质遗产,视觉史料是人类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也是追寻教育历史的真实证据。因此,解读教育视觉史料尤为必要,其价值在于还原真实的教育历史图景,挖掘视觉史料的教育隐喻,以及留存鲜活的教育历史记忆。对教育视觉史料的解读可采取跨学科视角,综合运用符号学、内容分析法对视觉史料进行多层次、由表象到内涵意义的深度解读,采取视觉、文本、档案、口述、记忆等多重史料互证法,以及回归视觉史料产生的历史时代的现象学还原法,呈现视觉史料的原初意图,以还原真实的教育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转向 教育视觉史料 跨学科解读 多重史料互证法 教育史学
下载PDF
美国当代诗歌的视觉诗学 被引量:1
6
作者 罗良功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6,112,共8页
美国当代诗歌呈现出清晰的视觉转向趋势。诗人们通过自觉的视觉诗学实践,以视觉驱动的版式建构、语言文字的物质性开发、非语言视觉元素的文本化等方式,强化外在视觉呈现在当代诗歌文本建构及其意义生成机制中的作用。当代视觉诗学不仅... 美国当代诗歌呈现出清晰的视觉转向趋势。诗人们通过自觉的视觉诗学实践,以视觉驱动的版式建构、语言文字的物质性开发、非语言视觉元素的文本化等方式,强化外在视觉呈现在当代诗歌文本建构及其意义生成机制中的作用。当代视觉诗学不仅深刻改变了诗歌文本的质地与观念,颠覆了传统诗学观和语言观,突破了既有的诗歌艺术范式和阅读模式,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美学意义;而且对美国当代文化转向和科技发展作出了回应与反思,彰显了强烈的时代性和文化批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当代诗歌 视觉诗学 视觉转向 诗歌文本 视觉文本
下载PDF
论Visual Basic在巷道拐弯参数设计中的应用
7
作者 孔纯晶 陈玉海 翁新宽 《山东煤炭科技》 2016年第5期12-14,共3页
应用Visual Basic(VB)对架棚(锚网)巷道拐弯参数计算进行编程设计,可精确快速地对巷道拐弯的相关参数和巷道施工中线两侧巷宽进行计算。为现场施工提供精确数据,经探讨程序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 掘进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巷道拐弯 参数
下载PDF
基于丝线流动显示技术的内转进气道起动性能实验 被引量:1
8
作者 余安远 曲俐鹏 +3 位作者 刘建霞 杨大伟 李姝源 乐嘉陵 《气体物理》 2023年第2期32-43,共12页
采用丝线法流动显示技术,在高超声速冷流暂冲式下吹风洞开展了快速获取内转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实验研究。实验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Φ0.5 m高超声速风洞中进行,来流Mach数为5。实验模型为椭圆转圆形内转进气道,总收缩比为5... 采用丝线法流动显示技术,在高超声速冷流暂冲式下吹风洞开展了快速获取内转进气道起动性能的实验研究。实验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Φ0.5 m高超声速风洞中进行,来流Mach数为5。实验模型为椭圆转圆形内转进气道,总收缩比为5.8,内部收缩比为1.7,喉部为直径50 mm的圆形截面。模型的肩部区域种植了长度与间隔可更换的丝线,为了改善进气道的起动性能,模型进气道的内压缩段开设了可以动态堵塞的泄流孔,在喉道下游设置了可动态节流的节流锥。实验获得了丝线长度、相邻丝线间隔的推荐值,同时表明,丝线流动显示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直观、方便地判断进气道的起动状态,并能定量给出流动分离起始位置与分离结构,所采用的丝线流动显示技术丰富了高超声速风洞实验的流场可视化方法库。研究还表明,采用丝线流动显示技术,所研究的内转进气道在Ma=5时处于双解区,实验给出了进气道重起动及退出不起动的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线流动显示方法 内转进气道 起动特性 高超声速风洞实验
下载PDF
九轴五联动车铣复合机床的后置处理研究
9
作者 乔鹏 张晨阳 +3 位作者 魏巍 唐清春 王太子 潘英广 《煤矿机械》 2023年第11期97-100,共4页
车铣复合式五轴联动机床能在工件一次装夹下执行车、铣等多种加工方式,由于存在多条运动链,后处理的开发相对于传统五轴联动机床更加复杂。以SMX2600ST机床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机床结构分析,得出机床所有的运动链;然后建立运动坐标系,... 车铣复合式五轴联动机床能在工件一次装夹下执行车、铣等多种加工方式,由于存在多条运动链,后处理的开发相对于传统五轴联动机床更加复杂。以SMX2600ST机床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机床结构分析,得出机床所有的运动链;然后建立运动坐标系,通过齐次坐标变换求解出不同加工模式下的运动学模型,并分析了刀具姿态在不同象限下的角度取值;再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了此机床的专用后处理软件;最后,以某叶根成形铣刀的仿真和实际加工验证了该后置处理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置处理 车铣复合 运动学求解 visual Basic
下载PDF
知识考古学与艺术史--论福柯对艺术史研究视域的拓展
10
作者 匡景鹏 《艺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6期74-81,共8页
米歇尔·福柯的思想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艺术史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很多学者把这种影响归于福柯的话语、知识—权力谱系分析。这既忽视了绘画在福柯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又无法体现出他对艺术史写作转向的理论贡献。从艺术史学史... 米歇尔·福柯的思想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艺术史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很多学者把这种影响归于福柯的话语、知识—权力谱系分析。这既忽视了绘画在福柯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又无法体现出他对艺术史写作转向的理论贡献。从艺术史学史的角度,探赜福柯独具特色的知识考古学方法论与艺术史的关系,对于厘清他对艺术史写作的理论贡献具有现实意义。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之于艺术史的重要贡献在于它打破了艺术史的学科界限,使艺术史研究的视域得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考古学 陈述 话语形成 绘画考古学 艺术史转向 视觉文化
下载PDF
审美泛化——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转向 被引量:8
11
作者 顾韶勇 宋卫东 孟欣欣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6,共4页
大众文化的蓬勃兴起、消费主义的主导力量以及传媒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现代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审美化生存,更准确地讲,走上审美泛化的道路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避免现代体育在追求视觉馨飨与快感体验的审美泛化过程中... 大众文化的蓬勃兴起、消费主义的主导力量以及传媒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现代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审美化生存,更准确地讲,走上审美泛化的道路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避免现代体育在追求视觉馨飨与快感体验的审美泛化过程中自我迷失,必须在现代体育与人的审美关系中进行并强化美学介入,以现实的力量反抗审美泛化意识的泛滥,通过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来防止可能产生的物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审美泛化 视觉转向 消费主义
下载PDF
“视觉化文本”与文本“视觉化”的相互阐发与遮蔽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岚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6-84,共9页
当代“视觉转向”不仅让文本形式呈现多媒介“间性”交叉存在,也为“文本”的“观看”内容和“观照”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最突出的是“视觉化文本”和文本“视觉化”的出现。两者既是“视觉转向”的产物,也为这种“转向”赋予了新... 当代“视觉转向”不仅让文本形式呈现多媒介“间性”交叉存在,也为“文本”的“观看”内容和“观照”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最突出的是“视觉化文本”和文本“视觉化”的出现。两者既是“视觉转向”的产物,也为这种“转向”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对当代“视觉转向”下的新型文化文本“视觉化文本”与文本“视觉化”审美范式进行概念性归纳总结,并建构两者间的互动生成模式,从而对“视觉化文本”和文本“视觉化”之间的阐发与遮蔽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转向 视觉文化 “视觉化文本” 文本“视觉化”
下载PDF
“视觉转向”与身体美学的现代逻辑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8-195,共8页
作为视觉审美的常态对象,身体在"视觉转向"及其形构的现代审美机制中发生了多元嬗变。一方面,现代视觉机制深度消解了传统"身心二元"的既定内涵,强化了现代个体的身体意识,在提升身体审美旨趣的同时孕化了身体的资... 作为视觉审美的常态对象,身体在"视觉转向"及其形构的现代审美机制中发生了多元嬗变。一方面,现代视觉机制深度消解了传统"身心二元"的既定内涵,强化了现代个体的身体意识,在提升身体审美旨趣的同时孕化了身体的资本效应,拓展了身体的消费表征,催生了"身体消费"的美学实践;另一方面,借助现代视觉传媒的技术支撑,现代视觉机制使权力对身体的规制更趋隐性,它造就了现代社会对身体的过度迷恋与膜拜,并营造了一种普泛的社会"窥视欲",在促进身体审美多元化的同时又衍生了普遍的身体焦虑。由此造成的身体的在场效应与精神意义的消解成为现代社会身体美学的又一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转向 身体审美 现代视觉机制 身体消费
下载PDF
为“形”所困:形象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世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3-172,共10页
从国家形象、企业形象到个人形象,形象传播崛起的背后蕴含了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形象传播以视觉转型趋势为思想根基,是政治权力的抗争形式,是形象商业价值的交易和变现,契合社会文化心理,是数字图像技术驱动下的产物。形象传播的... 从国家形象、企业形象到个人形象,形象传播崛起的背后蕴含了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形象传播以视觉转型趋势为思想根基,是政治权力的抗争形式,是形象商业价值的交易和变现,契合社会文化心理,是数字图像技术驱动下的产物。形象传播的泛滥导致形象的拜物和异化,让人身陷形象的困局,助长图像的暴政。形象传播的出路在于与形象保持距离,理性看待形象,反抗形象的霸权,把握形象与内涵的和谐共存,回归真善美的形象传播伦理,建构批判性形象传播学,践行视觉行动主义,回归形象传播正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传播 政治经济学 视觉转向
下载PDF
西方经济地理学文化转向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雒海潮 苗长虹 李国梁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8,共5页
在西方经济地理学宽泛的文化转向浪潮中文化因素从"常量"转而成为"变量",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在此过程中,新经济地理学家解释世界的理论不再强调镜射世界的... 在西方经济地理学宽泛的文化转向浪潮中文化因素从"常量"转而成为"变量",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新的研究焦点。在此过程中,新经济地理学家解释世界的理论不再强调镜射世界的能力,不再将"无视角视界"作为隐喻的蓝图,反而强调将自身置于作者地位的重要性,承认科学家的背景和它能影响其所知的及其诉说的内容,即"有视角视界"。后现代主义解释学认为科学家是以感兴趣的方式以社会环境限制的方式参与知识的理解、创造过程,新经济地理学受其影响强调探讨,认为理论一直是处于争论的状态,一直是处于探讨过程中的。新经济地理学不主张提出客观唯一的叙事,也难以做到,这也正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文化转向 可视性 解释学 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视觉表征及其实现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红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86-91,共6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基于图像(主要包括图片和视频)的视觉媒介彰显其独特的传播价值,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图像时代"与"图像转向"暗示着图像与文化传播之间的潜在聚能与张力。在跨文化传播视觉媒介转向的当代语境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基于图像(主要包括图片和视频)的视觉媒介彰显其独特的传播价值,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图像时代"与"图像转向"暗示着图像与文化传播之间的潜在聚能与张力。在跨文化传播视觉媒介转向的当代语境中,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视觉表征开始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并努力在价值提炼、编码方式、表征实现等方面寻求从粗放形态走向精致化视觉设计的技巧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对外传播 视觉转向 视觉表征 价值传播
下载PDF
视觉文化转向的三种理路 被引量:3
17
作者 方刚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当前社会的“视觉文化转向”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其确切含义关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视觉文化转向有三种发展理路: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二是社会政治实践由广义的政治转向视觉政治,三是哲学思想上的视觉转向... 当前社会的“视觉文化转向”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事件,其确切含义关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视觉文化转向有三种发展理路: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二是社会政治实践由广义的政治转向视觉政治,三是哲学思想上的视觉转向。哲学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根据在于西方哲学思想中的“图像时代”,政治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奠基于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视觉媒介、视觉政治和哲学的“图像时代”递进地解释了文化形态层面视觉文化转向的学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转向 视觉媒介 视觉政治 图像时代 视觉性
下载PDF
数字鸿沟视域下的图像传播反思 被引量:3
18
作者 别海燕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3-36,43,共5页
当代视觉转向过程中形成的"有图有真相"的表述,成为图像传播的新规约,具有积极的价值判断意义。然而,在互联网传播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使用群体内部产生了难以弥合的数字鸿沟,数字土著与数字移民的群体分化对图像传播中... 当代视觉转向过程中形成的"有图有真相"的表述,成为图像传播的新规约,具有积极的价值判断意义。然而,在互联网传播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使用群体内部产生了难以弥合的数字鸿沟,数字土著与数字移民的群体分化对图像传播中"有图有真相"的新规约产生严重冲击。数字鸿沟易于导致对单个图像内容理解的分歧,易于混淆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的图像传播意图,易于助推谣言性质的图像大肆传播,导致图像传播信息舆论场的分化,扰乱了真实信息的图像传播秩序。究其根本原因,追求视觉快感促使图像生产加速而导致图像过剩,图像信息传播不对称,图像难以成为我们在网络空间中视觉经验判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转向 图像传播 数字鸿沟 群体分化 视觉快感
下载PDF
视觉文化研究的思考与展望:基于文献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润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9-82,共4页
本文从马尔科姆.巴纳德对视觉文化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入手,揭示了视觉文化研究的多学科特征、当代文化的视觉化特点以及视觉传播在实践中的应用。目前视觉文化研究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理清概念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样化、... 本文从马尔科姆.巴纳德对视觉文化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入手,揭示了视觉文化研究的多学科特征、当代文化的视觉化特点以及视觉传播在实践中的应用。目前视觉文化研究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理清概念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样化、多学科的方法综合开展具体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视觉传播 文化转向 视觉效果
下载PDF
形象的祛魅——论本雅明的视觉思想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计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2-140,共9页
视觉文化转向使视觉形象日益成为文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形象之所以具有魔力是因为它拥有光韵。光韵具有不可接近的神圣性、此时此地的本真性和凝神静观的视觉性。在本雅明的形象思考中,以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为代表的先锋艺... 视觉文化转向使视觉形象日益成为文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形象之所以具有魔力是因为它拥有光韵。光韵具有不可接近的神圣性、此时此地的本真性和凝神静观的视觉性。在本雅明的形象思考中,以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为代表的先锋艺术是一种形象被"祛魅"了的艺术,即"后光韵"艺术。"形象的祛魅"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形象的去神圣化,即打碎笼罩在形象周围的神圣光环,使其人性化、世俗化;二是形象的去审美化,即打破美的形式规范,使形象变形、扭曲、夸张,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片段的、谜一样的视觉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转向 光韵 形象的祛魅 讽喻 拯救性批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