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哲学:“有历史的”抑或“非历史的”?
1
作者 陈德中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62-76,142,共16页
接续近代历史主义传统,当代政治哲学出现了“有历史的”和“非历史的”两种进路的分野。以政治理论中的剑桥学派和施特劳斯学派为例,分歧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存在终极永恒的真理,还是说历史之外无真理?第二,是向上追求智慧和至善... 接续近代历史主义传统,当代政治哲学出现了“有历史的”和“非历史的”两种进路的分野。以政治理论中的剑桥学派和施特劳斯学派为例,分歧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存在终极永恒的真理,还是说历史之外无真理?第二,是向上追求智慧和至善,还是向下照顾平庸和人的欲望?第三,是将政治哲学锚定于“积极生活”,还是坚持认为政治哲学乃是一种“消极生活”?分歧最终表现为:是在有朽的世俗世界谈论世俗化的政治,还是从全能者视角出发追求超越性的恒久真理与至善?凡此种种,最终造就了两条进路的理论差异,同时也必将涉及两者对于人的欲望动机、理性筹划等观念,以及灵性和信仰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判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非历史的(政治哲学) 永恒真理 历史语境 行动/沉思(生活) 高阶/低阶(心智)
下载PDF
阿伦特的想象:AI时代人类境况的反思
2
作者 仝甸禹 《南海法学》 2024年第4期71-86,共16页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再一次提升,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自愿屈服于技术系统的控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阿伦特在其著作《人的境况》中就已经预言,在科技的裹挟下,人的行为会出现无思想性,即人... 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再一次提升,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自愿屈服于技术系统的控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阿伦特在其著作《人的境况》中就已经预言,在科技的裹挟下,人的行为会出现无思想性,即人们只重视自己行为的结果,不再思考自己行为的本质和意义,更不会思考自己活在怎样的“境况”中。因此,她提出了“我们正在做什么”的深刻提问。人工智能时代,身处算法编织的“信息茧房”,人们已更加无力且无暇去回答阿伦特的反问。虽然现阶段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大多夸大其词,但人工智能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确实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挑战。重新反思阿伦特所提出的时代之问,描绘出人工智能时代人们所处畸形境况的新模型,是对人工智能发展问题的一种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汉娜·阿伦特 人的境况 行动
下载PDF
绽现“德艺”,与人沟通--阿伦特“政治审美论”的现代政治哲学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河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0-209,共10页
因为爱这个世界,而痛绝其恶;因为憎恶恶的私人幽闭,而深情地探寻人的公共条件。行动者超出"制作"之上的德艺绽现,是阿伦特对现代性政治处境的药方。超出物质"制作"的命意在于使臻于美的政治交往具备生产力-生产关... 因为爱这个世界,而痛绝其恶;因为憎恶恶的私人幽闭,而深情地探寻人的公共条件。行动者超出"制作"之上的德艺绽现,是阿伦特对现代性政治处境的药方。超出物质"制作"的命意在于使臻于美的政治交往具备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本体意义;"绽现"即颠覆善良意志、排除物质私欲的现代性(即审美)体认。判断力的生发,即反思的判断力、想象、审美共通感等等的生成,是我们交往共聚的生成,也是私我开放向整体的自由安顿。行动和判断始终一贯,投身者和旁观者不应分判,这是阿伦特的交往政治美学对现代孤立世界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 判断力 交往 政治美学 阿伦特
下载PDF
“沉思生活”与“积极生活”——阿伦特对传统政治哲学的批判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寅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62,共6页
阿伦特认为,西方政治哲学起源于古老的政治和哲学之争,由柏拉图所奠基的“沉思生活”高于“积极生活”的等级秩序以及“制作”代替“行动”的思维方式始终支配着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在对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批判中,阿伦特表达了她对政治... 阿伦特认为,西方政治哲学起源于古老的政治和哲学之争,由柏拉图所奠基的“沉思生活”高于“积极生活”的等级秩序以及“制作”代替“行动”的思维方式始终支配着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在对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批判中,阿伦特表达了她对政治的看法———政治是一种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政治哲学的基础应当是对人类事务多样性的“惊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思生活 积极生活 柏拉图 制造者 历史过程
下载PDF
技术生成的哲学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三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8,25,共9页
技术生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世界关系问题。目前一种流行的技术哲学观点是斯蒂格勒的人的身体缺陷及其技术弥补观点。但是,这一先验判断作为技术生成的一种向前的历史入场形式,必须要落实到人类脱离动物世界的向... 技术生成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世界关系问题。目前一种流行的技术哲学观点是斯蒂格勒的人的身体缺陷及其技术弥补观点。但是,这一先验判断作为技术生成的一种向前的历史入场形式,必须要落实到人类脱离动物世界的向后追溯姿态上来,也即必须要强调生命是技术生成的条件。由此可以借用阿伦特的"生命活动"概念,将技术的生成展示为如下逻辑秩序。一是"劳动动物"诉诸劳动,逐步将自然物纳入自身的生存范畴,代表着技术生成的原始起源;二是"工匠人"诉诸工作,开始将人工物世界纳入自身的生存范畴,表明技术生成的加速效应;三是"社会人"诉诸行动,将自然物和人工物纳入自身的生存范畴,表明技术生成具有集体的扩张性特征。这种技术生成的历史逻辑秩序,表明人与物是一种相互建构关系,与人一样,自然物作为能动者也进入技术生成过程,同时也要强调,劳动、工作和行动并不是一种相互替代关系,行动对工作、工作对劳动是一种包含或发展关系,因此技术的一切历史生成均会包含于当前的行动中。这里人和非人要素作为技术生成的能动者绝不会单独发挥作用,技术的生成机制在于一种包含能动者设想或被设想的目标、步骤和意向转换、人和非人能动者混杂以及能动者之间相互赋意在内的技术行动纲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生成 生命活动 能动者 技术行动纲领
下载PDF
艺术的核式结构论纲
6
作者 姚红玉 刘粤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6-909,926,共5页
用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核式结构去建构艺术,可以较好地解释艺术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艺术稳固的核是面向"思"的Essentia Ethica,它决定了艺术的质量;艺术的核外云团应该也必须是面向"行"的Vita Activa,云团的运动在... 用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核式结构去建构艺术,可以较好地解释艺术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艺术稳固的核是面向"思"的Essentia Ethica,它决定了艺术的质量;艺术的核外云团应该也必须是面向"行"的Vita Activa,云团的运动在核处于稳态时提供了艺术能量的概率表达。在一定条件下,Essentia Ethica将会重构,这是一场伦理的革命,从而根本改变了Vita Activa的内容。这就是艺术的质能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伦理 核式结构 Essentia Ethica vita activa
下载PDF
汉娜·阿伦特“积极活动”理论的内在逻辑与问题
7
作者 贾向桐 落焱霞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8-33,共6页
汉娜·阿伦特在不断清算和反思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的同时,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积极活动"概念。在阿伦特看来,人类实践主要存在三种形式的积极活动,即劳动、工作与行动,它们分别和与之对应的人的活动境况相统一。在世界... 汉娜·阿伦特在不断清算和反思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的同时,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积极活动"概念。在阿伦特看来,人类实践主要存在三种形式的积极活动,即劳动、工作与行动,它们分别和与之对应的人的活动境况相统一。在世界异化情况之下,人类的三种活动及其境况均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都须将人的生命作为唯一的参照点来进行衡量。只有通过对人类积极活动的认识并关注人生命本身的劳动的复归,我们才能理解和揭示汉娜·阿伦特的真正思想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活动 人的境况 世界异化 劳动
下载PDF
阿伦特现代性反思视域中的自然破坏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兴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55,共6页
人的积极活动主要包括劳动、工作和行动,劳动工作与自然相关,其中工作对于自然具有破坏作用。在古代社会,由于行动被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从而限制了人们对于自然的破坏,但在现代社会中,三者地位的颠倒,从而导致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 人的积极活动主要包括劳动、工作和行动,劳动工作与自然相关,其中工作对于自然具有破坏作用。在古代社会,由于行动被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从而限制了人们对于自然的破坏,但在现代社会中,三者地位的颠倒,从而导致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为了解决生态危机,人们就必须实行宽恕过错、承诺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娜·阿伦特 积极活动 自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