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条油制备、分析及在食用香精配方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谢建春 孙宝国 王小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1,93,共4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制备了荆条油,气质联机分析鉴定出50个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β-丁香烯(质量分数34.4%)、香桧烯(质量分数7.0%)、反-β-金合欢烯(质量分数5.4%)、β-甲基紫罗兰酮(质量分数4.1%)、1,8-桉叶油素(质量分数2.3%)等。使用...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制备了荆条油,气质联机分析鉴定出50个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β-丁香烯(质量分数34.4%)、香桧烯(质量分数7.0%)、反-β-金合欢烯(质量分数5.4%)、β-甲基紫罗兰酮(质量分数4.1%)、1,8-桉叶油素(质量分数2.3%)等。使用荆条油调配出薄荷香精、留兰香香精、茉莉香精、柠檬香精、甜橙香精、柚子香精等9个食用香精配方,可用于牙膏、口香糖、冷饮饮料等食品的加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条油 同时蒸馏萃取 β-丁香烯 挥发性成分 香精
下载PDF
荆条叶片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美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56-2358,2361,共4页
通过石蜡切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荆条[Vitex negundo L.var.heterophylla(Franch.) Rehd.]叶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荆条叶片具有旱生植物典型的形态特征,为典型异面叶,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上、下表皮细胞均为单层... 通过石蜡切片,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荆条[Vitex negundo L.var.heterophylla(Franch.) Rehd.]叶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荆条叶片具有旱生植物典型的形态特征,为典型异面叶,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上、下表皮细胞均为单层,排列整齐而紧密。上表皮的外切向壁有角质层和少量表皮毛(腺毛和非腺毛),而下表皮具有大量表皮毛,多为非腺毛。具有孔下室。叶肉发达,内富含叶绿体,分化明显,栅栏组织2~3层,多为3层,海绵组织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形状不规则。叶脉主脉中木质部发达,侧脉中维管束结构逐渐简化。以上特征与干旱贫瘠的环境条件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条vitex negundo l VAR heterophylla(Franch ) Rehd 叶片 解剖结构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山区生物质能源树种荆条经营技术研究
3
作者 王学勇 顾新庆 +1 位作者 董少韩 王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460-462,共3页
[目的]筛选适宜的荆条经营技术。[方法]以多年生山区生物质能源树种实生荆条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平茬高度、不同轮伐期及其干质量热值、连续平茬和栽植密度等经营技术研究,分析不同处理的荆条地上部生物量。[结果]采取平茬高度控制在1... [目的]筛选适宜的荆条经营技术。[方法]以多年生山区生物质能源树种实生荆条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平茬高度、不同轮伐期及其干质量热值、连续平茬和栽植密度等经营技术研究,分析不同处理的荆条地上部生物量。[结果]采取平茬高度控制在10 cm左右,平茬2年后要休养2年以上,种植密度为1 m×1 m,轮伐期控制在3年1次以内,能有效提高荆条基部新萌发枝的地上部生物量。[结论]通过不同平茬高度,不同轮伐期及干热值连续平茬和栽培密度等处理,可有效提高荆条枝条地上部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荆条 经营技术 地上部生物量
下载PDF
荆条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于丽丽 刘佳川 +1 位作者 陈丽霞 邱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4151-4154,共4页
目的 研究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枝条的化学成分。方法 使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荆条枝条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 目的 研究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枝条的化学成分。方法 使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荆条枝条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8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6-C-β-D-吡喃葡萄糖-8-C-α-L-阿拉伯糖苷(1)、异荭草苷(2)、木犀草素-6-C-α-L-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6,8-2-C-α-L-阿拉伯糖苷(4)、芹菜素-6-C-α-L-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6-C-α-L-阿拉伯糖-8-C-β-L-阿拉伯糖苷(6)、木犀草素-6-C-β-L-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8)。结论 化合物1、3~7为首次从牡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属 荆条 异荭草苷 木犀草苷 黄酮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