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家兔阴道组织中TGF-β1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丽娟 宁玉梅 +3 位作者 丁美红 徐倩倩 费霖莉 李林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58-2260,I0012,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对家兔阴道组织中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雌激素化家兔随机分成黄连治疗组(A组)、克霉唑治疗组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同时设未雌激素化未作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D组),除D组外在接种后第3、6、11天动态观察各组家兔... 目的:探讨黄连对家兔阴道组织中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雌激素化家兔随机分成黄连治疗组(A组)、克霉唑治疗组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同时设未雌激素化未作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D组),除D组外在接种后第3、6、11天动态观察各组家兔阴道灌洗液中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情况,并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家兔,摘取阴道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阴道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变化。结果:接种后,A、B、C 3组阴道灌洗液均有菌丝及芽管形成;用药后,A、B组未见菌丝及芽管,仅见散在孢子,C组见大量菌丝生长、芽管形成;雌激素化后A、B、C三组阴道组织中TGF-β1表达水平均较D组明显升高(均P<0.05),但三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用药后A组TGF-β1表达水平较B组、C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黄连既能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又能下调阴道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改善阴道局部的免疫状态,可能是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病发生及复发的重要原因,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复发性白假丝酵母菌病的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病 外阴阴道 黄连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消炎痛对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模型中菌丝生长及IL-2、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亚莉 肖敦振 +3 位作者 彭静鄂 陈雪蓉 高俊 姚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3,F0003,共5页
目的以小鼠为模型,探讨雌激素诱发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观察阴道内应用消炎痛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设雌激素化小鼠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模型组(EI)和模型用药(消炎痛)组(Indo),另... 目的以小鼠为模型,探讨雌激素诱发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观察阴道内应用消炎痛对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设雌激素化小鼠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模型组(EI)和模型用药(消炎痛)组(Indo),另设单一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组(I)、单一雌激素化组(E)和空白对照组(C)。在接种后4、7、14d动态观察小鼠阴道灌洗液中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情况,并进行阴道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阴道组织TGF-β1、IL-2水平。结果Indo组小鼠未见菌丝,仅见孢子,EI组见大量菌丝生长。雌激素可上调小鼠阴道组织TGF-β1表达及下调IL-2水平(E组比C组,均P<0.05),EI组和I组的TGF-β1水平显著高于C组(均P<0.01),而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后IL-2水平未见升高(均P>0.05)。与EI组比较,Indo组在第4、7天阴道组织TGF-β1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IL-2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P<0.05,P<0.01)。结论雌激素能降低小鼠阴道局部免疫能力,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时小鼠阴道缺乏防护性的细胞免疫反应;消炎痛具有既能抑制白假丝酵母菌菌丝生长,又能调节阴道局部抗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治疗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新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病 外阴阴道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2 消炎痛
下载PDF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与Th1/Th2失衡 被引量:7
3
作者 彭菊兰 李锦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6年第5期430-432,共3页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目前认为局部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协调作用决定了机体对真菌的易感性。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局部和系统用药,对防止复发作用均有限,免疫治疗有望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愈带来希望。
关键词 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 复发性 辅助细胞1/辅助细胞2
下载PDF
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汪珊 隗伏冰 《医学综述》 2012年第6期904-906,共3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妊娠期孕妇的VVC发病率明显升高。妊娠期VVC常见致病菌种主要有白色假丝酵母菌和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发病机制则主要是局部的防御机制受损。同时VVC对妊娠有一定的影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妊娠期孕妇的VVC发病率明显升高。妊娠期VVC常见致病菌种主要有白色假丝酵母菌和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发病机制则主要是局部的防御机制受损。同时VVC对妊娠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导致宫内感染、流产、死胎、早产、低体质量儿出生等。VVC的分类主要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种,并且妊娠期VVC在诊断以及治疗方面国内外也有一定的新进展,为临床上处理妊娠期VVC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丝酵母菌 妊娠期妇女 外阴阴道
下载PDF
不同免疫状态下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局部组织中Th1/Th2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善娟 李少华 +2 位作者 刘志香 吴艳 李家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免疫状态下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局部组织中Th1/Th2因子的表达。方法:构建ICR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D组及地塞米松构建免疫抑制鼠模型G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D、G、H组(未雌激素化组感染)不同时间局部阴道组织中Th1/Th... 目的:研究不同免疫状态下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局部组织中Th1/Th2因子的表达。方法:构建ICR小鼠白念珠菌性阴道炎模型D组及地塞米松构建免疫抑制鼠模型G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D、G、H组(未雌激素化组感染)不同时间局部阴道组织中Th1/Th2因子表达。结果:正常免疫组D组局部组织中IL-2在感染早期升高较为显著,而IL-10仅在后期有短暂的升高。TGF-β1则有持续较高水平的表达。免疫抑制组G组的IL-2水平则明显下降,而IL-4、IL-10和TGF-β1则在接种后不同的时间点表达水平不同程度上高于D组。结论:IL-2在感染早期的高表达与其参与清除白念珠菌有关;IL-4、IL-10的表达增加明显提高小鼠对白念珠菌的易感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外阴阴道 动物模型 Th1/Th2因子
下载PDF
广州地区女性阴部皮肤黏膜疾病532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于娜沙 李莉 +1 位作者 包图雅 江丽芬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81-482,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阴部疾病的发生部位、种类及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32例女性阴部疾病患者资料,对其皮损部位、疾病种类、有无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常见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结果在发病部位中同时累及皮肤及黏膜的238例(4... 目的探讨女性阴部疾病的发生部位、种类及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32例女性阴部疾病患者资料,对其皮损部位、疾病种类、有无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常见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结果在发病部位中同时累及皮肤及黏膜的238例(44.7%);患皮肤病351例(66.0%),性病164例(30.8%);47例(8.8%)患者合并有系统性疾病;在315例接受病原体检查的患者中,以支原体、念珠菌及衣原体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7.4%,14.3%,13.0%。结论女性阴部皮肤黏膜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生细致的查体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手段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外阴阴道 皮肤黏膜疾病
下载PDF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红宾 刘淮 《皮肤病与性病》 2001年第2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治疗 处理
下载PDF
Preval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richomoniasis, Bacterial Vaginosis, and Candidiasis among Pregnant Women in a Regional Hospital in Cameroon
8
作者 Takang Ako Wiliiam Nubia Babila Helen K. Kimbi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2年第5期443-464,共22页
Introduction: Several microorganisms cause vaginal infections. Some of them include: Trichomonas vaginalis, Gardneralla vaginalis, Bacteriodes spp., Mobilincus and Candida albicans. In pregnancy, these infections are ... Introduction: Several microorganisms cause vaginal infections. Some of them include: Trichomonas vaginalis, Gardneralla vaginalis, Bacteriodes spp., Mobilincus and Candida albicans. In pregnancy, these infec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considerable discomfort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including preterm delivery, low birth weight, spontaneous abortions among others. Aims: Bacterial vaginosis, vulvovaginal trichomoniasis and candidiasis in pregnant women are associated with considerable discomfort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 (preterm delivery and low birth weight). We attempt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these conditions in Regional Hospital Bamenda. Methods: A total of 200 vaginal swabs were collected from pregnant women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using wet mount (Trichomonas vaginalis and Candida spp.), and the Gram stain (Gardnerella vaginalis and Candida spp.). B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association between vaginal symptoms and their risk factors. Results: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vaginal infections was 49.5%, with trichomoniasis, bacterial vaginosis, and candidiasis being 2% (4), 27% (54) and 32% (64), respectively. No formal education (AOR = 0.908;95% CI: -20.72 - 35.62;p = 0.001) and practice of douching (16.93: -0.201 - 29.692;p = 0.005) were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trichomoniasis. Malodourous greenish vagina discharges (18.52;2.96 - 60.307;p = 0.005) were associated with trichomoniasis and bacterial vaginosis. White (6.566;17.785 - 21.836;p = 0.004) and yellowish (3.404;20.127 - 23.457;p = 0.004) vaginal discharge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mycotic vagina infections.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only risk factor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to VVC in this study was the use of both water cistern and pit toilet (AOR = 3.684;95% CI: 0.388 - 2.649;p = 0.010). Conclusion: There was a high prevalence of vaginal infections. Early treatment will reduce the disease burden and avoid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CHOMONIASIS Bacterial Vaginosis vulvovagina Candidiasis Infection Prev-alence Factors Associated Pregnant Women
下载PDF
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宋海英 周惠娜 +1 位作者 史剑雷 承晓京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了解女性外阴阴道真菌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7例标本,对其中的258例阳性标本的菌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用Rosco纸片法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克霉唑进行体外药物敏感... 目的了解女性外阴阴道真菌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7例标本,对其中的258例阳性标本的菌株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用Rosco纸片法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克霉唑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107例临床标本共检出念株菌258株,阳性率为23.3%。其中,白念珠菌占82.6%,光滑念珠菌占6.6%,热带念珠菌占3.5%,克柔念珠菌占2.3%,其他念珠菌占5.0%。念珠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较高,分别为97.3%、93.0%和88.0%;对咪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0.4%和43.8%。结论不同菌种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外阴阴道感染的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耐药 外阴阴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