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火焰锅炉SCR脱硝超低排放技术及应用
1
作者 罗志 王晓冰 +10 位作者 潘栋 何育东 晋中华 尚桐 范玮 邓彪 任建永 兰永胜 杨小金 杨晓刚 李淑宏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9,共11页
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超过95%的燃煤火电机组实现了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剩余均为燃用无烟煤的W火焰锅炉,其产生的氮氧化物质量浓度高达750~1200 mg/m^(3),实现超低排放难度大,是我国实现超低排放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目前,选择性催化还... 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有超过95%的燃煤火电机组实现了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剩余均为燃用无烟煤的W火焰锅炉,其产生的氮氧化物质量浓度高达750~1200 mg/m^(3),实现超低排放难度大,是我国实现超低排放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目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流场技术主要有“SCR分区混合动态调平技术”“全烟道断面混合流场技术”“常规精准喷氨技术”等。以某设计脱硝效率需高达95%的W火焰锅炉为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的方式对比3种技术的性能指标,“SCR分区混合动态调平技术”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其他技术。工程改造后,在脱硝系统入口氮氧化物质量浓度为1000 mg/m^(3),出口低于50 mg/m^(3)时,可实时保持氨逃逸量小于3μL/L,远超常规SCR脱硝系统最高设计效率(93%),为W火焰锅炉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火焰锅炉 脱硝 scr 流场技术 氨逃逸 分区混合
下载PDF
Frequency Domain Fatigue Evaluation on SCR Girth-Weld Based on Structural Stress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Long ZHAO Tian-feng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4年第2期255-270,共16页
The Steel Catenary Riser(SCR)is a vital component for transporting oil and gas from the seabed to the floating platform.The hars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complex platform motion make the SCR’s girth-weld prone t... The Steel Catenary Riser(SCR)is a vital component for transporting oil and gas from the seabed to the floating platform.The hars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complex platform motion make the SCR’s girth-weld prone to fatigue failure.The structural stress fatigue theory and Master S-N curve method provide accurate predictions for the fatigue damage on the welded joints,which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potential and compatibility in multi-axial and random fatigue evaluation.Here,we propose a new frequency fatigue model subjected to welded joints of SCR under multiaxial stress,which fully integrates the mesh-insensitive structural stress and frequency domain random process and transforms the conventional welding fatigue technique of SCR into a spectrum analysis technique utilizing structural stress.Besides,a full-scale FE model of SCR with welds is established to obtain the modal structural stress of the girth weld and the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FRF)of modal coordinate,and a biaxial fatigue evaluation about the girth weld of the SCR can be achieved by taking the effects of multi-load correlation and pipe-soil interaction into account.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requency-domain fatigue results are aligned with the time-domain results,meeting the fatigue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S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girth weld random vibration self(cross)power spectrum structural stress method biaxial fatigue damage
下载PDF
Research into Applicability of Wöhler Curve Method for Low-Cycle Fatigue of Metallic Materials
3
作者 Xiangqiao Yan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CAS 2024年第2期22-37,共16页
Recently,a description on a practicability of the Wöhler Curve Method for low-cycle fatigue of metals was given by the author.By the description and the low cycle fatigue test data of 16 MnR steel,it is important... Recently,a description on a practicability of the Wöhler Curve Method for low-cycle fatigue of metals was given by the author.By the description and the low cycle fatigue test data of 16 MnR steel,it is important to show that,for low cycle fatigue of metals,such a way that a stress-based intensity parameter calculated by the linear-elastic analysis is taken to be a stress intensity parameter,S,to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ess intensity parameter,S,and the fatigue life,N,is practicable.In this paper,many metallic materials from the literature are given to show that the Wöhler Curve Method is well suitable for low-cycle fatigue analysis of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cycle fatigue wöhler curve method coffin-manson curve method METALS
下载PDF
W掺杂量和退火温度对W-VO_(2)物相结构及相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恒辉 雷心瑜 +3 位作者 袁新强 蒋鹏 张伟 张立斋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2,共9页
钨掺杂M相二氧化钒(W-VO_(2)(M))有效降低了VO_(2)金属相(低温单斜相,M)到绝缘体相(高温四方金红石相,R)的可逆相转变温度(T_(c)),显著提高了VO_(2)在智能窗领域的应用价值。然而,W-VO_(2)(M)所表现出的较宽热滞回线宽度(ΔT_(c)>10... 钨掺杂M相二氧化钒(W-VO_(2)(M))有效降低了VO_(2)金属相(低温单斜相,M)到绝缘体相(高温四方金红石相,R)的可逆相转变温度(T_(c)),显著提高了VO_(2)在智能窗领域的应用价值。然而,W-VO_(2)(M)所表现出的较宽热滞回线宽度(ΔT_(c)>10℃)对其应用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降低W-VO_(2)(M)的ΔT_(c)为目标,研究了W掺杂量与退火温度对W-VO_(2)物相结构及相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掺杂量的增加,W-VO_(2)粉体的T_(c)降低,并且ΔT_(c)较窄;退火温度的升高可以提高W-VO_(2)粉体的结晶度和分散度,但温度过高,会加速VO_(2)晶体结构的破坏,使其在恢复到室温后无法从R相转变为M相;当W掺杂量为6.0 at%,退火温度为700℃时,采用水热-退火两步法制备得到的W-VO_(2)(M)粉体表现出接近室温使用的T_(c)(T_(c)=36.83℃),同时具有较窄的ΔT_(c)(ΔT_(c)=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掺杂 水热-退火两步法 w-VO_(2)(M) 智能窗 相变性能
下载PDF
水热老化对Cu改性的W/CeTi催化剂NH_(3)-SCR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高文翔 文婕 +2 位作者 邓杰 徐海迪 陈永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77-1886,共10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W/CeTi和W/CuCeTi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Cu的不同作用方式对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NH_(3)-SCR)反应脱硝性能的影响。新鲜的CuW/CeTi和W/CuCeTi在低温下显示出优异的活性。经过800℃、10 h水热老化后,W/CuCeTi表现出...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W/CeTi和W/CuCeTi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Cu的不同作用方式对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NH_(3)-SCR)反应脱硝性能的影响。新鲜的CuW/CeTi和W/CuCeTi在低温下显示出优异的活性。经过800℃、10 h水热老化后,W/CuCeTi表现出比CuW/CeTi更优异的脱硝性能,证明W/CuCeTi具有更高的水热稳定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N_(2)物理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表征,发现Cu的掺杂形成的Cu-O-Ce结构能够提高CeTi的抗烧结能力,同时削弱W-CeO_(2)相互作用,抑制老化过程中Ce_(2)(WO_(4))_(3)物质的形成,使W/CuCeTi表现出更优异的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uCeTi催化剂 NH_(3)-scr 水热老化 Ce_(2)(wO_(4))_(3)
下载PDF
Influence of preparation method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MnO_x-CeO_2 catalysts for NH_3-SCR at low temperature 被引量:45
6
作者 Xiaojiang Yao Kaili Ma +4 位作者 Weixin Zou Shenggui He Jibin An Fumo Yang Lin Do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6-159,共14页
This work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preparation method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MnOx‐CeO2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by NH3 (NH3‐SCR) at low temperature.... This work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preparation methods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MnOx‐CeO2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by NH3 (NH3‐SCR) at low temperature. Five different methods, namely, mechanical mixing, impregnation,hydrothermal treatment, co‐precipitation, and a sol‐gel technique, were used to synthesizeMnOx‐CeO2 catalysts.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in detail, and an NH3‐SCR model reaction waschosen to evaluate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paration methodsaffected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the order: hydrothermal treatment > sol‐gel > co‐precipitation> impregnation > mechanical mixing. This order correlated with the surface Ce3+ and Mn4+ content,oxygen vacancies and surface adsorbed oxygen species concentration, and the amount of acidic sitesand acidic strength. This trend is related to redox interactions between MnOx and CeO2. The catalystformed by a hydrothermal treatment exhibited excellen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ptimal catalyticperformance, and good H2O resistance in NH3‐SCR reaction. This was attributed to incorporationof Mnn+ into the CeO2 lattice to form a uniform ceria‐based solid solution (containing Mn‐O‐Cestructures). Strengthening of the electronic interactions between MnOx and CeO2, driven by the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conditions during the hydrothermal treatment also improved the catalyst characteristics. Thus, the hydrothermal treatment method is an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route to synthesizing low‐temperature denitrification (deNOx)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x‐CeO2 catalyst Preparation method Nitrogen oxides Low‐temperature NH3‐scr Electron interaction Surface acidity
下载PDF
纳米W-Cu复合粉体制备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曹新娜 王喜然 +5 位作者 于华 潘昆明 王长记 张程 王晓东 张学智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3-557,共15页
W-Cu复合材料结合了W、Cu金属各自优良性能,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延展性、抗电弧烧结性、耐高温氧化和低膨胀系数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国防工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军事等领域。以超细纳米W-Cu复合粉体为原材料是制备出性能... W-Cu复合材料结合了W、Cu金属各自优良性能,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延展性、抗电弧烧结性、耐高温氧化和低膨胀系数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国防工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军事等领域。以超细纳米W-Cu复合粉体为原材料是制备出性能优越的W-Cu复合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主要总结了W-Cu超细纳米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如机械合金化法、化学共沉淀法、水热合成-共还原法、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冷冻-干燥法、燃烧法等,并通过分析现阶段制备W-Cu纳米复合粉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w-Cu复合粉体 w-CU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应用领域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过渡金属掺杂对MnO_(x)-CeO_(2)低温SCR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孙雨霖 王智化 +4 位作者 唐海荣 班云飞 刘佩希 何勇 朱燕群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通过水解驱动氧化还原法合成了掺杂过渡金属的2Mn-Ce-M(M为Fe,Cu,Ni,Cr)催化剂,考察了过渡金属掺杂对低温SCR脱硝性能的影响.其中2Mn-Ce-0.2Cr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氧化还原能力适中,具有丰富的酸性位点和氧空位、最高的化学吸附氧含量... 通过水解驱动氧化还原法合成了掺杂过渡金属的2Mn-Ce-M(M为Fe,Cu,Ni,Cr)催化剂,考察了过渡金属掺杂对低温SCR脱硝性能的影响.其中2Mn-Ce-0.2Cr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氧化还原能力适中,具有丰富的酸性位点和氧空位、最高的化学吸附氧含量及酸位强度,有利于低温下NH_(3)-SCR反应的顺利进行.2Mn-Ce-0.2Cr催化剂的低温NH_(3)-SCR活性最好,能在100~225℃的宽温度区间内保持80%以上的NO_(x)转化率,在125℃时NO_(x)转化率更是达到99.1%,为中低温催化还原烟气中的NO_(x)提供了新思路.此外,2Mn-Ce-0.2Cr还具有良好的抗硫抗水能力,在150℃下,加入40×10^(-6)的SO_(2)反应5 h,其催化活性稳定在98%;在3%的水蒸气下,其效率保持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掺杂 MnO_(x)-CeO_(2) 低温scr 水解驱动氧化还原法
下载PDF
HfO_(2)掺杂对湿化学法制备W-20Cu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许皖南 王彩艳 +2 位作者 丁希鹏 罗来马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18-2329,共12页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W-20Cu复合粉体,通过喷雾干燥法得到球壳状前驱体,再通过氢气还原成功将弥散分布的HfO_(2)第二相颗粒引入W-20Cu复合粉体,确定了引入的HfO_(2)在W-20Cu复合粉体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分布状态。采用高温液相烧结制备了细小Hf...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W-20Cu复合粉体,通过喷雾干燥法得到球壳状前驱体,再通过氢气还原成功将弥散分布的HfO_(2)第二相颗粒引入W-20Cu复合粉体,确定了引入的HfO_(2)在W-20Cu复合粉体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分布状态。采用高温液相烧结制备了细小HfO_(2)颗粒均匀分布的W-20Cu复合材料。结果表明:由于HfO_(2)颗粒在W颗粒表面和W/Cu界面间隙中弥散分布,抑制了W颗粒在烧结过程中的粗化,从而降低了W-W的连通性,使得W-20Cu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综合性能。其中,烧结温度在1350℃时,块体的致密度较高,均为97%,掺杂0.5%HfO_(2)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佳,其硬度最大可达到338HV,抗弯强度为826 MPa,热导率为209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化学法 w-CU复合材料 HfO_(2)颗粒 综合性能
下载PDF
Co物种调控增强Co/SSZ-39催化剂的低温CH_(4)-SCR活性
10
作者 安素峰 汪鹏 +3 位作者 王宽岭 王学海 李宝忠 郭新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6,共8页
以小孔SSZ-39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钴(Co)含量的Co/SSZ-39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Co/SSZ-39催化剂进行表征测试,对比了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Co负载... 以小孔SSZ-39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钴(Co)含量的Co/SSZ-39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Co/SSZ-39催化剂进行表征测试,对比了不同制备方法和不同Co负载量催化剂对CH_(4)选择催化还原NO反应(CH_(4)-SC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法经单次离心洗涤,可以调控分子筛上Co物种的类别,制备的Co-SSZ-39-S催化剂同时富含离子态Co位点和高分散的活性CoOx物种,可以促进CH_(4)低温适度活化,提高低温条件下CH_(4)选择性还原NOx的性能.将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CH_(4)-SCR反应,在较低反应温度(400℃),NO/CH_(4)摩尔比为1∶1时,NO转化率可达68%,CH_(4)转化率可达82%;NO/CH_(4)摩尔比为1∶2时,NO转化率为76%,CH_(4)转化率为81%,且转化率在50 h内保持稳定.该催化剂可实现NOx和CH_(4)的协同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_(4)-scr Co/SSZ-39 甲烷低温活化 离子交换法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法对钒基SCR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李世豪 刘优林 沈岳松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采用共混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分别制得钒基催化剂前驱体,通过高温焙烧处理,制备系列钒基脱硝催化剂。研究制备方法和载体对钒基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共混法制备的VO_(x)/TiO_(2)-BM催化剂,无定型活性钒氧化物分... 采用共混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分别制得钒基催化剂前驱体,通过高温焙烧处理,制备系列钒基脱硝催化剂。研究制备方法和载体对钒基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共混法制备的VO_(x)/TiO_(2)-BM催化剂,无定型活性钒氧化物分散在锐钛矿TiO_(2)载体中,在(200~400)℃有90%以上的脱硝活性;采用水热法制备的VO_(x)/CeO_(2)-HT催化剂,活性组分V与Ce通过固溶方式形成了CeVO_(4)结构,其催化活性在(200~400)℃仅有70%~80%的脱硝效率;采用水热法制备的VO_(x)/MnO_(x)-HT催化剂,无定型活性钒氧化物分散在尖晶石Mn_(3)O_(4)载体中,在(220~400)℃的脱硝效率大于95%;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VO_(x)/MnO_(x)-SG催化剂,无定型活性钒氧化物分散在尖晶石Mn_(3)O_(4)和Mn_(2)O_(3)复合氧化物载体中,在(200~420)℃的脱硝效率大于95%,具有较高的脱硝活性和较宽的温度窗口,而且该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抗水硫中毒能力和抗水硫中毒稳定性。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结构不同,载体种类对催化剂脱硝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载体的结构对催化剂脱硝活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共混法 溶胶-凝胶法 水热法 钒基scr催化剂 宽温度窗口
下载PDF
分区喷氨控制技术在SCR脱硝中的应用
12
作者 贾佐梓 李茂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2期189-192,共4页
针对SCR脱硝反应器中氨氮比的及时调整问题,近年来广泛采用分区喷氨控制技术来解决。首先,该文将介绍分区喷氨控制技术的3个组成部分,并详细分析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和选择依据,以阐明三层控制技术的目的和原理。最后,将对分区喷氨控制... 针对SCR脱硝反应器中氨氮比的及时调整问题,近年来广泛采用分区喷氨控制技术来解决。首先,该文将介绍分区喷氨控制技术的3个组成部分,并详细分析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和选择依据,以阐明三层控制技术的目的和原理。最后,将对分区喷氨控制技术的应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 分区喷氨 氨氮比 电化学法 化学发光法
下载PDF
肝粘贴悬吊法、W型悬吊肝左叶、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谢华辉 沈明 +5 位作者 张仁浩 牛天峰 罗靖 李明堃 何文涛 熊健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粘贴悬吊法、W型悬吊肝左叶、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方法 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胃癌病人79例,根据悬吊方法不同分为A组(26例)、B组(26例)和C组(27例)三组。A组采用肝粘贴... 目的 探讨肝粘贴悬吊法、W型悬吊肝左叶、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方法 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胃癌病人79例,根据悬吊方法不同分为A组(26例)、B组(26例)和C组(27例)三组。A组采用肝粘贴悬吊法,B组采用W型悬吊肝左叶法,C组采用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三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三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7天的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B组肝悬吊时间[(16.23±2.52)分钟]和手术时间[(318.48±30.62)分钟],大于A组的(2.64±0.61)分钟和(233.64±20.67)分钟,同时也大于C组的(12.43±1.56)分钟和(270.81±25.77)分钟,C组肝悬吊时间[(12.43±1.56)分钟]和手术时间[(270.81±25.77)分钟]大于A组的(2.64±0.61)分钟和(233.64±20.67)分钟。B组出血量[(224.51±20.27)ml]和术中输血例数(5例)、C组出血量[(223.54±21.87)ml]和术中输血例数(7例)低于A组出血量[(324.54±30.51)ml]和术中输血例数(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B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27.52±3.62)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25.75±3.95) U/L,白蛋白(ALB)为(31.65±3.18) g/L,C组分别为(26.54±3.73) U/L、(26.34±3.82) U/L和(32.06±3.09) g/L,均较术前升高,且B、C组术后血清ALT、AST、ALB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肝脏裂伤发生率(11.54%)、出血发生率(7.69%)较高,B组术中壁腹膜出血发生率(11.54%)较高,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粘贴悬吊法操作简单、省时,但不适用于左肝肥厚者,术后脱胶可能引起肝表面撕裂出血;W型悬吊效果良好,耗时稍长,适用于肥胖、肝左叶肥大病人;V型加纱布悬吊效果适中,耗时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肝粘贴悬吊法 w型悬吊肝左叶 前腹壁肝脏V型悬吊法 腹腔镜根治术
下载PDF
基于格栅改造+网格法的SCR脱硝系统喷氨优化
14
作者 肖飞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年第5期111-112,共2页
针对SCR脱硝系统造成的氨逃逸过大,导致空预器堵塞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格栅改造+网格法的喷氨优化;通过此方法,有效降低机组喷氨量,将氨逃逸控制在3 ppm以内,缓解空预器堵塞问题。
关键词 scr脱硝系统 氨逃逸 空预器堵塞 网格法
下载PDF
水相法制备Ce-W@TiO_2催化剂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NH_3-SCR)活性和抗SO_2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昕 宁平 +6 位作者 李昊 宋忠贤 王燕彩 张金辉 唐小苏 王明智 张秋林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5-231,共7页
采用水相法制备了Ce、W、T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NH_3-SCR)过程。TiO_2包裹型Ce-W@TiO_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205-515℃NO转化率超过90%。SO_2的存在造成所有催化剂低温段NO催化转化率的降低和高温段(425-... 采用水相法制备了Ce、W、T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NH_3-SCR)过程。TiO_2包裹型Ce-W@TiO_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205-515℃NO转化率超过90%。SO_2的存在造成所有催化剂低温段NO催化转化率的降低和高温段(425-540℃)NO催化转化率的升高,TiO_2@Ce-W表现出优越的低温抗SO_2性能。通过普通共沉淀法向Ce-W复合氧化物中引入Ti会导致催化剂表面W丰度、酸性位点的减少和低温NO转化率、耐SO_2性能的降低。通过水相法制备的TiO_2包裹型的Ce-W@TiO_2型催化剂,有利于表面W丰度、酸性位点、低温抗SO_2性能和催化活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法 NH3-scr Ce-w@TiO2 NO转化率 抗SO2性能
下载PDF
W火焰锅炉SCR分区混合动态调平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许剑 罗志 +6 位作者 周鑫 李文杰 黄少波 常磊 王晓冰 牛国平 张广才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4-242,共9页
W火焰锅炉燃用无烟煤时,即使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其产生的NOx质量浓度仍可高达700~1200 mg/m^3。因此,其超低排放路线往往是“SNCR+SCR”联用。SNCR投资及运行成本高,且“SNCR+SCR”联用时,氨逃逸极易超标并导致空预器堵塞。某电厂2台330... W火焰锅炉燃用无烟煤时,即使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其产生的NOx质量浓度仍可高达700~1200 mg/m^3。因此,其超低排放路线往往是“SNCR+SCR”联用。SNCR投资及运行成本高,且“SNCR+SCR”联用时,氨逃逸极易超标并导致空预器堵塞。某电厂2台330 MW的W火焰锅炉采用SCR分区混合动态调平技术及加装催化剂的方案对其SCR系统进行改造。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后,2台机组SCR均可达到超过94%的超高脱硝效率,且氨逃逸体积浓度均稳定控制在2μL/L以内,出口NOx分布均匀性良好,实现了NOx超低排放,省去了1400万元的SNCR投资及每年760万元的运行费用。相对改造前,脱除等量的NOx氨耗量下降了约19%,空预器差压长周期维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火焰锅炉 scr 分区混合 动态调平 超低排放 氨逃逸
下载PDF
含噪图像中类线像素DWA和SCR恢复方法
17
作者 郝兵 沈庭芝 田卉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分析了小波、脊波和曲线小波等方法用于含噪图像中类线像素恢复的不足。针对它们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用于各向异性检测的方向算子集合的结构和统一规范。利用粗糙检测、淘汰和平均(DWA)方法,通过检测、淘汰和加权平均,实现了含噪图像中类... 分析了小波、脊波和曲线小波等方法用于含噪图像中类线像素恢复的不足。针对它们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用于各向异性检测的方向算子集合的结构和统一规范。利用粗糙检测、淘汰和平均(DWA)方法,通过检测、淘汰和加权平均,实现了含噪图像中类线像素的恢复;利用收缩、选择和记载(SCR)方法,通过收缩、连接和记载操作,实现了含噪图像中类线像素的分割工作。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算子的合理性和相关类线像素恢复及分割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局限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算子集合 粗糙DwA方法 scr方法 类线像素
下载PDF
W火焰锅炉机组低氮燃烧、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邓伟力 陈冬林 +4 位作者 刘良华 胡章茂 宋健 刘孟齐 文聪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88-93,共6页
为解决W火焰锅炉炉膛温度高、NOx排放量非常大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等方法,对W火焰锅炉的低氮燃烧、SNCR、SCR宽负荷联合脱硝改造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将改造方案应用于湖南大唐某电厂600MW锅炉机组。改造效果表明,低氮燃烧、SNCR、... 为解决W火焰锅炉炉膛温度高、NOx排放量非常大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等方法,对W火焰锅炉的低氮燃烧、SNCR、SCR宽负荷联合脱硝改造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将改造方案应用于湖南大唐某电厂600MW锅炉机组。改造效果表明,低氮燃烧、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结合了LNB、SNCR、SCR各自的优点,在保证烟气中NOx排放达标的前提下,能尽可能地提高经济性。故它非常适用于W火焰锅炉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火焰锅炉 低氮燃烧 宽负荷脱硝 SNCR scr 联合脱硝
下载PDF
花椒根腐病拮抗菌W-5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凤鸣 陈强 +2 位作者 何九军 王国斌 张晓娜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4-132,共9页
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是引起花椒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该病严重威胁着花椒产业的发展。为筛选出花椒根腐病的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土壤平板梯度稀释法和平板对峙法从花椒根系土壤中筛选出对腐皮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形态... 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是引起花椒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该病严重威胁着花椒产业的发展。为筛选出花椒根腐病的生防菌株,本研究采用土壤平板梯度稀释法和平板对峙法从花椒根系土壤中筛选出对腐皮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地位确定,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的响应面法优化拮抗菌株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菌株W-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且该菌对腐皮镰刀菌的抑制率达到82.7%,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禾谷镰刀菌、梅毒镰刀菌、藤仓赤霉菌、松针刺盘孢菌和层生镰刀菌)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说明其抑菌谱的广泛性;能够分泌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且产嗜铁素能力极强,能够减轻离体培养下花椒根片的发病症状;响应面法优化后的菌株W-5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1.3℃、pH值7.5、接种量3.1%、转速180.5 r/min,此条件下OD_(600)值达到1.832。综之,拮抗菌W-5对花椒根腐病防效优良,具有生防潜力,建立并优化的拮抗菌W-5的发酵条件体系可为花椒根腐病生物药剂的研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皮镰刀菌 花椒根腐病 拮抗菌株w-5 发酵条件 平板对峙法
下载PDF
W火焰600MW超临界锅炉中SCR脱硝岛的设计要求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慧雁 张良斌 胡志波 《电力环境保护》 2008年第4期36-38,共3页
从分析W火焰炉燃烧机理入手,着重分析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原理、工艺流程、脱硝岛在W火焰炉上整体布置方案、催化剂及脱硝烟道优化设计对后续设备的影响。
关键词 w形火焰锅炉 scr脱硝 减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