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modeling of flow in continuous bends from Daliushu to Shapotou in Yellow River 被引量:2
1
作者 He-fang JING Chun-guang LI +2 位作者 Ya-kun GUO Li-jun ZHU Yi-tian LI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94-207,共14页
The upper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from Daliushu to Shapotou consists of five bends and has complex topography. A two-dimensional Re-Normalisation Group (RNG) k-ε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flow in the re... The upper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from Daliushu to Shapotou consists of five bends and has complex topography. A two-dimensional Re-Normalisation Group (RNG) k-ε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flow in the reach. In order to take the circulation currents in the bends into account, the momentum equations were improved by adding an additional source term. Comparison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ith field measurements indicates that the improved two-dimensional depth-averaged RNG k-e model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 rapid adaptive algorithm was constructed,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adjust Manning's roughness coeffici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tudy river reach. As a result, not only can the trial computation time be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but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can also be greatly improved. Comparison of the simulated and measured water surface slopes for four typical cases shows that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slopes of the water surface increase with the average velocity upstream. In addition,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positions of the talweg and the main streamline, which coincide for most of the study river reach. However, deviations between the positions of the talweg and the main streamline were found at the junction of two bends, at the position where the river width suddenly decreases or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RNG k-e model Yellow river continuous bend circulationflow adaptive algorithm regarding Manning's roughness coefficient
下载PDF
A new conception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bend of Yangtze River: its relations with Eocene magmatic activities
2
作者 ZENG Pusheng(Inst. of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2年第3期305-312,共8页
Based on field observations, the author proposes a new understanding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b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b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Eocene ma... Based on field observations, the author proposes a new understanding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b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b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Eocene magmatic activity is expounded, suggesting that the first b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the result from choking of the strong magmatic activity in Eocene. As a result, the upstream became a natural reservoir, whose riverside between Mt. Yulong and Mt. Haba was burst, guiding Jinshajiang River running eastward. At the same time, the drastic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led to the deep dissection of the river cut down the channel,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Tiger Leaping Gorge. The magnitude of uplift in the study area (located in the easter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calculated. Taking Mt. Yulong as a base, the magnitude of lift is 3,300 m from Eocene to Pliocene, adding 700 m since Pleistocene, totaling up to 4,000 m or 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matic activity choking channel BURSTING Laojunshan Mt Yunnan the first bend of the Yangtze river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Africans’ Blind Worship Towards European Culture in V. S. Naipaul’s A Bend in the River
3
作者 CAO Dongdong JIA Xiao-yu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12期587-590,共4页
As an important early work of Nobel laureate Naipaul and a model of postcolonial works,A Bend in the River has been studied for decades.It is not hard to find Africans’blind worship towards European culture after rea... As an important early work of Nobel laureate Naipaul and a model of postcolonial works,A Bend in the River has been studied for decades.It is not hard to find Africans’blind worship towards European culture after reading this book.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manifestations of Africans’blind worship towards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novel by a close reading and acts as a wake-up call for almost every nations existing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to firm their own national cultural stand and enhance cultural confidence so as to remain invincible in the unprecedented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bend in the river NAIPAUL blind worship of culture
下载PDF
Incipient Velocity of Non-uniform Sediment in Sloping River Bends
4
作者 吴岩 徐海珏 +1 位作者 许栋 白玉川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4年第3期163-167,共5页
A model for incipient movement of sediment in rolling pattern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model, the starting of sediment particles under low transport rate, the exposure degree of sediment, the lateral slope of water su... A model for incipient movement of sediment in rolling pattern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model, the starting of sediment particles under low transport rate, the exposure degree of sediment, the lateral slope of water surface and the effect of transverse circulating current induced by the hydraulic structure of bend flow were fully considered. A theoretical formula for the incipient velocity of non-cohesive and non-uniform sediment in sloping river bends was developed. The results from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compared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动流速 非均匀沙 河弯 泥沙颗粒 理论公式 传输速率 水力结构 起动电流
下载PDF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5
作者 王芳 侯静怡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1,共7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如何实现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典型生态脆弱区黄河“几”字弯都市圈21个地级市为例,基于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数据,运用熵权TOPSI...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如何实现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典型生态脆弱区黄河“几”字弯都市圈21个地级市为例,基于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显著;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整体逐渐趋向于更高程度的耦合;通过莫兰指数分析发现,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为显著空间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经济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度 生态脆弱区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
下载PDF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取水防沙试验研究
6
作者 刘玉娇 金中武 +2 位作者 周银军 刘小斌 李志晶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2,共8页
多沙河流上水电站取水发电,泥沙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泥沙淤积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分级相机拉沙”排沙优化调度运行方式和“双重弯道分沙取水”枢纽布局,卡洛特水电站的淤... 多沙河流上水电站取水发电,泥沙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泥沙淤积发展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分级相机拉沙”排沙优化调度运行方式和“双重弯道分沙取水”枢纽布局,卡洛特水电站的淤积平衡年限延长至20年,坝上游8.15 km河段泥沙累积淤积量为4782.3万m^(3),平均淤厚27.4 m,最大淤厚51.7 m,兴利库容保留率78.56%;蓄水期,过机水流含沙量降低92.1%,汛前和汛后过机水流含沙量降低33.7%,全年通过电厂机组的水流含沙量不超过1.2 kg/m^(3),过机泥沙粒径原型值最大为0.02 mm,基本无粗沙过机问题。卡洛特水电站排沙调度方式和枢纽布局为解决高原地区多沙河流水电站泥沙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河流 枢纽布局 取水防沙 弯道 水库泥沙淤积
下载PDF
急弯河段新建船闸上游引航道通航条件研究
7
作者 张湛 刘洋 赵凯 《水运工程》 2024年第7期104-110,116,共8页
在急弯河段已建枢纽上新建船闸工程,船闸布置受限因素众多,通航条件复杂。为分析船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建立袁河石洲枢纽1:80正态物理模型,开展急弯河段船闸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试验,对比隔流堤不同长度口门区的流速分布,同时结合... 在急弯河段已建枢纽上新建船闸工程,船闸布置受限因素众多,通航条件复杂。为分析船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建立袁河石洲枢纽1:80正态物理模型,开展急弯河段船闸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试验,对比隔流堤不同长度口门区的流速分布,同时结合自航船模试验分析船闸口门区通航条件。结果表明,延长隔流堤对减小口门区横向流速峰值、改善流态作用明显;隔流堤延长250 m时,石洲船闸上游引航道最高通航流量可达到规范要求的20 a一遇洪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河段 上游引航道 口门区 通航条件
下载PDF
被喂养的非洲——《大河湾》中的逆写帝国与生态批评
8
作者 管凌峰 杜明业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3-80,共8页
奈保尔的代表作《大河湾》描绘了民族解放运动后新兴的非洲国家面临的军事与经济危机,刻画当地的历史伤疤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揭示了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本质。通过后殖民生态批评的视角审视该小说,不难发现西方霸权主义在... 奈保尔的代表作《大河湾》描绘了民族解放运动后新兴的非洲国家面临的军事与经济危机,刻画当地的历史伤疤以及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揭示了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本质。通过后殖民生态批评的视角审视该小说,不难发现西方霸权主义在经济全球化掩盖下给第三世界国家带来的惨重伤害。奈保尔强烈批判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造成的自然生态的破坏、社会生态的紊乱与精神生态的崩溃,他试图打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建构三位一体的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湾》 奈保尔 后殖民主义 生态批评
下载PDF
Theoretical analyses on hydrodynamic instability in narrow deep river with variable curvature 被引量:4
9
作者 Haijue XU Yuchuan BAI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5年第9期1147-1168,共22页
Bending river is the most common river type in nature, and it is also a typical example for river evolution. The transform of the flow pattern can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verbed form. In return, the variation ... Bending river is the most common river type in nature, and it is also a typical example for river evolution. The transform of the flow pattern can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verbed form. In return, the variation in the riverbed form can affect th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w, thereby leading to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the bending river. Based on this,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bending river is established. The hydrodynamic inst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minar flow in the channel with a variable curvature, a typical and the variations of some parameters such wave frequency are also discussed. model as the meandering river, are studied, as the curvature, the wave number, and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ding river hydrodynamic stability self-adaptability nonlinear riverdynamics
下载PDF
河道形态重塑对城市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淋月 唐杰 +4 位作者 陈垚 刘非 侯一帜 甘春娟 谭雨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0-43,22,共5页
以重庆市梁滩河某典型渠化河道(Urban)为例,采用RiverBuilder数值模拟工具将河道形态改造为6种河道,利用构建的二维水动力-对流扩散模型考察了河道形态重塑对河流水体更替时间(T_(TOT))、污染物浓度曲线(C_(CC))、污染物达到最大值时间(... 以重庆市梁滩河某典型渠化河道(Urban)为例,采用RiverBuilder数值模拟工具将河道形态改造为6种河道,利用构建的二维水动力-对流扩散模型考察了河道形态重塑对河流水体更替时间(T_(TOT))、污染物浓度曲线(C_(CC))、污染物达到最大值时间(M_(MT))和污染物达到下游边界时间(A_(AT))等污染物迁移扩散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分别改变Urban河道的宽度(W_(bf))、深度(D_(bf))和蜿蜒度(Md)3个几何变量来重塑河道形态,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污染物的迁移扩散,但效果不及基于变量D_(bf)进行多变量组合变化的复合河道。同时,近自然(Natural)河道的抗污能力及污染物扩散抑制能力最强,更适于河流污染物的自净过程。研究证实,将W_(bf)、D_(bf)、M_(d)进行无序复杂变化营造的河道形态更接近Natural河道,能为河流水体水质改善提供良好的生态水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形态 水动力模型 污染物 迁移扩散 几何变量 生态水力
下载PDF
长江演化百年谜题:回溯与进展
11
作者 郭汝军 魏传义 +10 位作者 李长安 张玉芬 李亚伟 孙习林 张增杰 冷勇辉 苏建超 李国鼐 吕凌云 陈旭 丁智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共28页
长江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地貌格局的形成与东亚现代地貌格局的建立。文中简述了百余年间长江演化研究的主要争论,梳理了近20年来将物源示踪方法应用于长江演化研究的进展及得到的启示。通过对长江流域的典型沉积体系:包括上游昔格达组、剑... 长江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地貌格局的形成与东亚现代地貌格局的建立。文中简述了百余年间长江演化研究的主要争论,梳理了近20年来将物源示踪方法应用于长江演化研究的进展及得到的启示。通过对长江流域的典型沉积体系:包括上游昔格达组、剑川盆地、中下游砾石层、江汉盆地、长江三角洲钻孔沉积及边缘海盆地(莺歌海盆地、中国台湾岛)的物源示踪结果进行归纳梳理,笔者认为:1)长江演化争论的焦点问题依旧是三峡贯通和石鼓第一弯的形成,但争论的问题已拓宽至古水系模式、侵蚀-沉积过程、夷平面形成等诸多问题。2)三峡贯通和石鼓第一弯形成的时代尚未取得共识,即长江的形成时代和过程还存在争论。长江中下游砾石层和江汉盆地沉积物具有复杂的源区供应,仅依靠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无法有效区分长江上游的物源信号;江汉盆地和长江三角洲钻孔沉积记录对于三峡贯通的初始信号仍未达成一致;剑川盆地和昔格达组沉积物的年代及其物源意义对于金沙江南流(东流)的指示意义存在广泛争论;海洋沉积约束长江和红河水系演化模式的物源信号也存在争议。3)在长江流域各沉积盆地进行物源研究时,建议加强海陆沉积对比。从地貌-构造演化-沉积古地理-气候变迁的角度,将能更加全面地重建长江演化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演化 争论与进展 物源示踪 长江三峡 长江第一弯
下载PDF
连续急弯对河段输沙能力的累积效应试验研究
12
作者 吴岳昆 孙一 +1 位作者 侯志军 伊晓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32,37,共6页
连续急弯在天然河道中广泛存在,研究其水沙运动规律,对急弯河段河道整治及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黄河下游连续急弯河段,以非恒定流动床物理模型试验为基础,探讨了连续急弯对河段输沙能力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连续急弯造成额... 连续急弯在天然河道中广泛存在,研究其水沙运动规律,对急弯河段河道整治及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黄河下游连续急弯河段,以非恒定流动床物理模型试验为基础,探讨了连续急弯对河段输沙能力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连续急弯造成额外的能量损失,在特定水沙条件下导致河道整体上呈淤积状态;连续急弯河段输沙能力沿程减弱,整体上呈现出流量越大输沙能力减弱幅度越大的特征;急弯的平面几何特征可用中心角(θ)和曲率半径与河宽之比(rc/B)的乘积表示;涨水阶段,弯道平面几何特征与输沙能力负相关;退水阶段,当漫滩流量接近平滩流量时,输沙能力在局部弯道稍有恢复,水流归槽后,弯道平面几何特征与输沙能力又恢复为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急弯 输沙能力 累积效应 动床模型 黄河下游
下载PDF
黄河宁夏永丰渡口连续弯曲河段河床稳定性分析
13
作者 柳明洋 李春光 +2 位作者 吕岁菊 乔桥 宋璐璐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34-140,147,共8页
河流连续弯道是大多数自然河流常见的特征,环流是弯道中最常见的要素之一,环流与纵向水流结合在一起,在弯道横断面内指向凹岸螺旋前进,对河流稳定性产生了复杂影响。因此,为研究连续弯曲河流中环流对河流水动力及泥沙输移的影响,利用声... 河流连续弯道是大多数自然河流常见的特征,环流是弯道中最常见的要素之一,环流与纵向水流结合在一起,在弯道横断面内指向凹岸螺旋前进,对河流稳定性产生了复杂影响。因此,为研究连续弯曲河流中环流对河流水动力及泥沙输移的影响,利用声学多普勒剖面仪、激光粒度分布仪、GPS-RTK等实验仪器,对黄河宁夏永丰渡口连续弯曲河道水动力学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长期冲淤,河床断面形式与弯道内环流存在关系,环流会构造河床断面的形状,改变水流主流线的方向,使其发生摆动;在连续弯道内,影响含沙量的主要因素是流速,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相比于直线段,弯曲河道稳定性更差,更易发生河床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环流 黄河 弯曲河流 水沙运动 河床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荆江河段南部洪道崩岸监测——以戥盘洲弯道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贺秋华 邹娟 +6 位作者 余姝辰 余德清 唐晖 梅金华 罗建强 赵动 邹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4-128,共5页
为研究长江支流崩岸情况,本文以荆江河段南部松滋河戥盘洲弯道及江心洲为例,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定量描述的方法,对其2013—2022年崩岸情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河道和江心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崩岸,其中监测点南部河道宽度... 为研究长江支流崩岸情况,本文以荆江河段南部松滋河戥盘洲弯道及江心洲为例,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定量描述的方法,对其2013—2022年崩岸情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河道和江心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崩岸,其中监测点南部河道宽度由2013年4月的203.11 m扩宽至2022年11月的287.94 m,平均每年扩宽8.5 m,每月扩宽0.74 m。5个监测点在监测期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崩岸,崩岸程度最严重的监测点至河道岸边的距离从2013年4月的122.56 m缩短至2022年11月的60.13 m,平均每月缩短达0.54 m。因此,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崩岸监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监测手段,是常规监测的有益补充;建议在开展长江主干流崩岸监测和修建防护工程的同时,应加强对长江支流河道崩岸的监测和河道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岸 高分遥感影像 荆江河段 戥盘洲
下载PDF
基于IF-GEP的河湾最大冲刷深度预测方法
15
作者 陈骏峰 肖丽蓉 +1 位作者 周晓泉 黄宇航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2,共4页
为解决传统河流流经弯道的最大冲刷深度预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将孤立森林(IF)和基因表达式编程(GEP)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基于IF的GEP河湾最大冲刷深度预测模型(IF-GEP),并将该模型与传统GS-SVR和RF模型及现有经验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 为解决传统河流流经弯道的最大冲刷深度预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将孤立森林(IF)和基因表达式编程(GEP)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基于IF的GEP河湾最大冲刷深度预测模型(IF-GEP),并将该模型与传统GS-SVR和RF模型及现有经验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F-GEP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上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且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现有公式及传统的GS-SVR和RF模型。最后将该预测模型应用于多条不同河流的预测中,IF-GEP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值较吻合,说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较高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湾最大冲刷深度 孤立森林 基因表达式编程 GS-SVR RF
下载PDF
论张炜《河湾》中的精神探寻
16
作者 孙雯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5-48,共4页
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试图通过追忆历史以寻找心灵家园是张炜作品一贯的主题。《河湾》通过傅亦衔“厌倦”的精神状态,亲近“异人”,找寻“河湾”的努力,延续并丰富了这一主题的书写。《河湾》介入当下的现实生活,通过对人们的精神世... 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试图通过追忆历史以寻找心灵家园是张炜作品一贯的主题。《河湾》通过傅亦衔“厌倦”的精神状态,亲近“异人”,找寻“河湾”的努力,延续并丰富了这一主题的书写。《河湾》介入当下的现实生活,通过对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行观照,以主人公回忆与反思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审视,揭示了反抗异化并积极探寻未来精神家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河湾》 精神家园 厌倦 追忆历史
下载PDF
贵州某水库库首右岸河湾地块渗漏分析
17
作者 岑卫 《河南科技》 2023年第7期65-69,共5页
【目的】水库位于樟江干流上,库首右岸河湾地块岩溶发育强烈,且分布有区域性荔波倒转向斜贯穿河湾地块,需要分析库首右岸河湾地块存在的3种典型渗漏途径。【方法】基于此,通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表岩溶调查、钻探等手段... 【目的】水库位于樟江干流上,库首右岸河湾地块岩溶发育强烈,且分布有区域性荔波倒转向斜贯穿河湾地块,需要分析库首右岸河湾地块存在的3种典型渗漏途径。【方法】基于此,通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表岩溶调查、钻探等手段对库首右岸河湾地块进行渗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库水存在通过S3岩溶管道沿堂凼槽谷向水架暗河渗漏与通过水扒暗河倒灌沿桔子林槽谷至堂凼槽谷后向水架暗河渗漏两种可能。【结论】建议对可能的渗漏作帷幕灌浆处理,为防渗帷幕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工程 河湾地块 渗漏分析 防渗帷幕
下载PDF
弯曲河道中水流运动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18
作者 许栋 刘召平 +1 位作者 乾爱国 白玉川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23-1431,共9页
基于雷诺方程和有限体积法建立了描述弯道水流运动的三维数学模型,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弯道内水流流速分布以及湍流特征。随后用该模型模拟了若干典型平面形态和床面形态的弯道水流运动。模拟结... 基于雷诺方程和有限体积法建立了描述弯道水流运动的三维数学模型,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弯道内水流流速分布以及湍流特征。随后用该模型模拟了若干典型平面形态和床面形态的弯道水流运动。模拟结果表明:弯道中浅滩和深槽相间的地形起伏加剧了断面流速分布的不均匀性,同时使得水流动力轴线更加偏向凹岸,流速的沿程变化也较平整床面更为复杂;另外,与对称型河湾(正弦派生曲线型)相比,非对称河湾(Kinoshita派生曲线型)中在两弯顶中间存在较多的低流速区,有利于泥沙落淤,而对岸流速一般较大,形成河岸的快速崩退,这能够从一个侧面解释非对称河湾向下游方向整体的快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河道 水流运动 三维数学模型 河湾形态 数值试验
下载PDF
钱塘江河口盐度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9
作者 许丹 孙志林 +1 位作者 祝丽丽 黄赛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9-836,共8页
强潮河口盐水入侵对饮用水源地危害极大。基于平面二维水动力盐度模型,对典型强潮河口—钱塘江的水动力及盐水入侵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枯水径流时盐度变化与潮位过程曲线类似,潮差对盐度大小影响显著,径流量的增加将逐渐... 强潮河口盐水入侵对饮用水源地危害极大。基于平面二维水动力盐度模型,对典型强潮河口—钱塘江的水动力及盐水入侵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枯水径流时盐度变化与潮位过程曲线类似,潮差对盐度大小影响显著,径流量的增加将逐渐减小其相似程度。当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继续增加的一定径流量所产生的抑咸效果减弱,水资源有效利用率降低,此时允许水源地盐度超标并改从蓄淡避咸水库取水可有效节约水资源。盐度平面分布显示,盐水入侵在强潮河口弯道处受涨潮流主流线影响明显,靠近主流线一岸的盐度大于对岸,单从盐水入侵角度考虑,强潮河口弯道段的取水口应设置在远离涨潮流主流线一岸。钱塘江河口盐度数值模拟对于研究减轻盐水入侵对水源地危害的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数值模拟 钱塘江 强潮河口 弯道
下载PDF
弯道水流的数值模拟及沿河路基冲刷机理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小平 凌建明 +1 位作者 苏华才 郝航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92-1496,共5页
应用大型流场分析软件Fluent,采用现代三维运动界面追踪技术VOF(流体体积)方法和标准k-ε模型耦合求解对圆心角为90°弯道的弯道水流三维流场进行了合理模拟,得出了河床剪应力的分布特征,为路基冲刷分析和合理防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 应用大型流场分析软件Fluent,采用现代三维运动界面追踪技术VOF(流体体积)方法和标准k-ε模型耦合求解对圆心角为90°弯道的弯道水流三维流场进行了合理模拟,得出了河床剪应力的分布特征,为路基冲刷分析和合理防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分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 流场 路基 冲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