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鞠通温病思辨体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证探赜
1
作者 宗岩 王云龙 +1 位作者 李丹丹 马千里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2期2344-2346,共3页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所建立的三焦辨证思辨理论,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重要的临证指导作用。其创立的宣白承气汤,肺肠合病,脏腑同治,为后世医者治疗肺系病证提供了理论渊薮。笔者基于其思辨理论和宣白承气汤,...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所建立的三焦辨证思辨理论,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重要的临证指导作用。其创立的宣白承气汤,肺肠合病,脏腑同治,为后世医者治疗肺系病证提供了理论渊薮。笔者基于其思辨理论和宣白承气汤,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系其他危急重症发作期的治疗中,临床每获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证 慢性阻塞性肺病 宣白承气汤 吴鞠通 三焦辨证
下载PDF
柳宝诒与吴鞠通治疗痢疾病案异同研究
2
作者 张迎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 分析柳宝诒和吴鞠通治疗痢疾医案的异同,探索2位医家治疗痢疾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柳宝诒医论医案》和《吴鞠通医案》中治疗痢疾的医案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2010软件统计用药频次、功效分类等,分析其用药规律、病机治法的异同。结... 目的 分析柳宝诒和吴鞠通治疗痢疾医案的异同,探索2位医家治疗痢疾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柳宝诒医论医案》和《吴鞠通医案》中治疗痢疾的医案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2010软件统计用药频次、功效分类等,分析其用药规律、病机治法的异同。结果 柳宝诒治疗痢疾以理气药、止血药、补气药、利水渗湿药为主,高频药物为木香、白术、枳壳、桔梗、砂仁等,吴鞠通治疗痢疾多用清热药、理气药、补血药、利水渗湿药,高频药物为黄芩、白芍、木香、黄连、神曲等。结论 柳宝诒和吴鞠通对痢疾的病因病机认识基本相同,吴鞠通治疗痢疾强调初痢以祛邪为主,多用清热药和理气药,久痢有虚实之分,以攻补兼施、扶助正气为主。柳宝诒在痢疾病机认识上创新性提出“宿垢”观点,治疗上提出“疏化”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宝诒医论医案 吴鞠通医案 柳宝诒 吴鞠通 痢疾 病案 异同
下载PDF
吴鞠通三焦论治咳嗽浅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管聘 胡学军 +2 位作者 刘俊 赵芬慈 瞿声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35-37,共3页
吴鞠通为温病四大家之一,以脏腑部位分三焦,首创三焦辨证理论。吴氏从三焦论述咳嗽病因病机:一因上焦肺宣发肃降失常,二因中焦脾胃气机之枢升降失司,三因下焦肝肾之体阴用阳失宜。由此提出上焦咳(辛凉解表法、清暑化湿法、轻宣外燥法)... 吴鞠通为温病四大家之一,以脏腑部位分三焦,首创三焦辨证理论。吴氏从三焦论述咳嗽病因病机:一因上焦肺宣发肃降失常,二因中焦脾胃气机之枢升降失司,三因下焦肝肾之体阴用阳失宜。由此提出上焦咳(辛凉解表法、清暑化湿法、轻宣外燥法)、中焦咳(肺肠合治法、健脾化湿法、益胃生津法)、下焦咳(通络化饮法、滋补肝肾法)8类治法。文章梳理、总结吴鞠通从三焦论治咳嗽的有关病因病机论述、治疗方法等,以期为临床治疗咳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三焦辨证 咳嗽
下载PDF
基于六维辨证探讨吴鞠通“通下法”在温病急危重症的应用
4
作者 李倩倩 董斐 +4 位作者 田园硕 白辰 于河 刘铁钢 谷晓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227-1232,共6页
六维辨证是笔者团队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总结提出的辨证思路,旨在临床辨证中把握整体,抓住机要,从病期、病位、病势、病因、病性、病理六个维度分辨证态,有助于全面识清病机,指导临床治疗。吴鞠通善用“通下法”治疗温病急危重症,强... 六维辨证是笔者团队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总结提出的辨证思路,旨在临床辨证中把握整体,抓住机要,从病期、病位、病势、病因、病性、病理六个维度分辨证态,有助于全面识清病机,指导临床治疗。吴鞠通善用“通下法”治疗温病急危重症,强调适时攻下、逐邪外出、截断病势、顾护阴津,对其相关方证的辨证和治疗仍需梳理清楚。文章结合六维辨证分析吴鞠通“通下法”在温病急危重症的临床应用。从病因病性角度,温热主以承气汤类方泄热攻下,湿热主以宣清导浊、化湿通腑;从病期角度,气营血期均可通下以给邪(邪热、瘀热)出路;从病势角度,辨邪正态势、传变态势、邪气趋势而采用纯攻下、攻补兼施等;同时结合病理、病位而兼证兼治,以期为急危重症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辨证 吴鞠通 《温病条辨》 通下法 温病 急危重症
下载PDF
基于《温病条辨》探讨吴鞠通辨治妇人产后病特色
5
作者 王宝龙 马晓北 农汉才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6期279-282,共4页
《温病条辨》确立了三焦辨证为主,卫气营血辨证为辅的辨证体系,吴鞠通对治疗妇人产后病也颇有见解,在《温病条辨·解产难》中,吴鞠通以滋阴养液为总则治疗产后三病,辨治特色表现为用药贵快勿轻、产后宜补心气、产后宜补也宜泄和产... 《温病条辨》确立了三焦辨证为主,卫气营血辨证为辅的辨证体系,吴鞠通对治疗妇人产后病也颇有见解,在《温病条辨·解产难》中,吴鞠通以滋阴养液为总则治疗产后三病,辨治特色表现为用药贵快勿轻、产后宜补心气、产后宜补也宜泄和产后治疗宜护正养阴,提倡“参古而不泥于古”的治疗理念,今系统总结,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吴鞠通 产后病 辨证论治 医家经验
下载PDF
吴鞠通治小儿病的避误经验撷菁
6
作者 罗俊杰 张富雄 +3 位作者 练泳慷 李锐 沙德香 陈宏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710-713,共4页
吴鞠通,清代温病学派著名医家之一。其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基础上,加以整理总结,认识到各家治疗小儿疾病存在不同误区,并在《温病条辨·解儿难》篇中强调小儿病治应始终结合其“稚阳稚阴”的独特生理,提出小儿疾病防治过程的注意事... 吴鞠通,清代温病学派著名医家之一。其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基础上,加以整理总结,认识到各家治疗小儿疾病存在不同误区,并在《温病条辨·解儿难》篇中强调小儿病治应始终结合其“稚阳稚阴”的独特生理,提出小儿疾病防治过程的注意事项。通过分析吴鞠通对小儿生理病理的阐释,挖掘归纳出其小儿病治避误经验8条,即“暖饱适宜,病安从生”“用药轻灵,力破呆峻”“大禁苦寒,存阴退热”“慎用风药,防微致痉”“痉瘛痫厥,分而明之”“疳者干湿,对立统一”“痘证重肤,表药当禁”“沿用泻白,不可妄投”,因吴鞠通不识小儿尚有情欲,故补充重视情志以适今之小儿情志病多见,希冀为小儿疾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在避误方面提供更多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小儿 避误经验 《温病条辨》 解儿难
下载PDF
吴鞠通从运气学说论治疫病思想探析
7
作者 黄宇轩 范逸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281-1283,共3页
清代医家吴鞠通重视运用运气学说论治疫病。吴鞠通认为疫病病邪主要是厉气夹杂秽浊,疫病有温疫、寒疫之分,无论温疫、寒疫的发生均与运气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处方用药更需根据疫病发生的运气学特点配伍化裁。吴鞠通以每年的五运六气条... 清代医家吴鞠通重视运用运气学说论治疫病。吴鞠通认为疫病病邪主要是厉气夹杂秽浊,疫病有温疫、寒疫之分,无论温疫、寒疫的发生均与运气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处方用药更需根据疫病发生的运气学特点配伍化裁。吴鞠通以每年的五运六气条件结合更大时间范围的三元甲子类四时论,对于疫病理论进行了阐发,为丰富当代疫病诊疗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疫病 五运六气学说 三元甲子学说
下载PDF
基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理论思想探析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王兵 钟发明 +2 位作者 付文红 熊朋朋 吴睿清 《中国当代医药》 2023年第36期133-136,共4页
目的 基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理论思想探析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科术后阴虚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对上述患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 目的 基于吴鞠通《温病条辨》理论思想探析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科术后阴虚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对上述患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治疗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给予青蒿鳖甲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退热起效时间、退热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5 d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退热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退热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治疗组失眠多梦、心烦盗汗、五心发热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温病条辨》 中医理论思想 青蒿鳖甲汤 阴虚发热
下载PDF
基于“湿火”理论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治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学娟 万海同 +1 位作者 黄盛琦 杨洁红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9-32,37,共5页
[目的]基于“湿火”理论探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湿火”理论内涵为着手点,基于古今文献,分析论证“湿火”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理过程的关系,总结出从“湿火”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原则,并附上一则医案予以佐... [目的]基于“湿火”理论探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湿火”理论内涵为着手点,基于古今文献,分析论证“湿火”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理过程的关系,总结出从“湿火”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原则,并附上一则医案予以佐证。[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在中医学属于消渴合并胸痹的范畴,“湿火”是其重要病机,中医学以“火热”并谈,然“湿火”“湿热”两异,“湿火”为湿热伤阴,因此应益气养阴以清“湿火”,进而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目前临床上鲜有基于“湿火”理论指导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的报道。所列举医案即为“湿火”所致,以益气养阴为治法,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结论]从“湿火”论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并予以临证加减,疗效颇佳,可为医者提供新颖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湿火 湿热 阴伤 益气养阴 吴鞠通 临床医案
下载PDF
《温病条辨》中寒湿病的辨治及方剂性味配伍规律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帅玲 马晓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3-535,共3页
《温病条辨》一书对寒湿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辨证纲领、治法、方药性味配伍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建立了一套辨治寒湿病的完整体系。吴鞠通认为,寒湿之病乃由内外之邪合而为病,其病机为寒湿伤阳,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其... 《温病条辨》一书对寒湿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辨证纲领、治法、方药性味配伍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建立了一套辨治寒湿病的完整体系。吴鞠通认为,寒湿之病乃由内外之邪合而为病,其病机为寒湿伤阳,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其中以中焦脾胃居多,其兼证、变证繁多。对于该病的治疗,吴鞠通善用性味配伍理论,在寒湿病辨治中最常用的方剂性味配伍方法为苦辛法,临床常根据其病位、病机、治法等不同进行具体运用。通过探析吴鞠通辨治寒湿之病,为现代临床寒湿所致之病的辨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 温病条辨 吴鞠通 性味配伍 苦辛法
下载PDF
吴鞠通三焦辨证论治寒湿疫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家旺 张玮 +1 位作者 周佳林 宋志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6期72-74,共3页
通过整理分析吴鞠通论治寒湿病的学术思想,总结归纳出寒湿疫不同三焦部位的病机及治法用药。文章将上中下三焦寒湿疫的病机概括为寒湿阻肺,气机闭郁;寒湿困脾,弥漫三焦;寒湿流下,开阖不利。在治疗上分别采用:苦温芳香,辛散上焦寒湿;辛... 通过整理分析吴鞠通论治寒湿病的学术思想,总结归纳出寒湿疫不同三焦部位的病机及治法用药。文章将上中下三焦寒湿疫的病机概括为寒湿阻肺,气机闭郁;寒湿困脾,弥漫三焦;寒湿流下,开阖不利。在治疗上分别采用:苦温芳香,辛散上焦寒湿;辛香温阳,祛逐中焦寒湿;温补奇经,通利下焦寒湿。丰富和拓展了吴鞠通的寒湿疫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温病条辨》 寒湿疫 三焦辨证
下载PDF
吴鞠通温病养阴学术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月 岳冬辉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3期268-270,共3页
养阴思想是吴鞠通主要的学术思想之一,时时顾护阴液的养阴观贯穿吴氏温病治疗始终,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通过梳理吴鞠通温病专著《温病条辨》,从温病的初期、中期、后期与恢复期不同病程阶段总结吴氏特色养阴治法,归纳其方药应用规律与... 养阴思想是吴鞠通主要的学术思想之一,时时顾护阴液的养阴观贯穿吴氏温病治疗始终,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通过梳理吴鞠通温病专著《温病条辨》,从温病的初期、中期、后期与恢复期不同病程阶段总结吴氏特色养阴治法,归纳其方药应用规律与瘥后调养之法,明确温病治疗中养阴的重要性,对现今以阴伤为主要特点的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吴鞠通 温病 养阴
下载PDF
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燥思想探析
13
作者 王秋月 毕岩 岳冬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86-1989,共4页
本文基于《温病条辨》总结吴鞠通燥病辨治的治学思想,以期对燥病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吴鞠通认为燥病以外感为主,以三焦为通道进行传变,主要侵犯气分和血分。其病性有温凉之分,凉燥易阻滞气机出现寒化,温燥易伤津耗液出现热... 本文基于《温病条辨》总结吴鞠通燥病辨治的治学思想,以期对燥病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吴鞠通认为燥病以外感为主,以三焦为通道进行传变,主要侵犯气分和血分。其病性有温凉之分,凉燥易阻滞气机出现寒化,温燥易伤津耗液出现热化。在治疗上,三焦用药有别,上焦气分病者多用辛药,中焦寒热里坚者皆用苦下,下焦血分阴伤者咸寒填精等,同时又根据卫气营血部位不同,精准用药。总之,寒者治以苦温,热者治以甘寒。《温病条辨》中深刻揭示了燥病的传变、用药规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燥病诊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温病条辨》 燥病 证治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吴鞠通治疗小儿痘证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泽琦 艾军 甘俊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25-129,I0004,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吴鞠通治疗小儿痘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吴鞠通医案》小儿痘证相关条文处方进行数据录入,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及IBM SPSS Modeler 18进行频数、性味...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吴鞠通治疗小儿痘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吴鞠通医案》小儿痘证相关条文处方进行数据录入,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及IBM SPSS Modeler 18进行频数、性味归经、聚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收集到处方214首、中药130味、总使用频次2307次。其中使用频次>40次的药物共有15味,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主要归入肺经、肝经、脾经、胃经。通过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队,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8个聚类药物组合。结论吴鞠通治疗小儿痘证注重辨证,灵活应用凉泻或温补之法,重点在于解毒,需彻底清除痘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吴鞠通 小儿痘证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吴鞠通对仲景承气汤的运用
15
作者 陈伟业 姚军 谢雪姣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9期1635-1637,1656,共4页
张仲景《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赅备的辨证论治专书,对后世名家影响深远。虽伤寒外感之治,而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齐备,承气类方剂作为下法的代表方更是受到历代前贤青睐。清代温病集大成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更是将此法、此方灵... 张仲景《伤寒论》是一部理法方药赅备的辨证论治专书,对后世名家影响深远。虽伤寒外感之治,而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齐备,承气类方剂作为下法的代表方更是受到历代前贤青睐。清代温病集大成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更是将此法、此方灵活加减应用于温病,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从《伤寒论》承气四方的方证特点、吴氏临证加减承气汤的特色和吴氏对温病下法的应用3个方面来分析吴鞠通对承气汤的运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气汤 吴鞠通 《伤寒论》 《温病条辨》
下载PDF
《温病条辨》甘味药运用规律探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锡岭 温雅 张思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87-193,共7页
目的:系统研究吴鞠通《温病条辨》甘味药物的用药特点,分析其在温病治疗中的配伍应用规律。方法:梳理《温病条辨》中的甘味药,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2.0软件对药物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甘味药物49种,总计使用频次462次。甘味寒... 目的:系统研究吴鞠通《温病条辨》甘味药物的用药特点,分析其在温病治疗中的配伍应用规律。方法:梳理《温病条辨》中的甘味药,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2.0软件对药物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甘味药物49种,总计使用频次462次。甘味寒性药物使用频次208次,占比45.02%。五味分析,总以甘苦兼味应用最多,取其补阴泄热之能,于温病最宜;上焦病重用甘寒之品养阴疏热;中焦病多用甘寒、甘凉药物养阴清热,辅以甘温、甘淡之品健脾利湿;下焦病寒、温、平性药均有重用。结论:温病的治疗及预后,阴津与脾胃之气至关重要,故吴鞠通善用甘味药“预护其虚”,保胃气与阴津,将甘味药物配伍灵活运用于养阴、利湿、清热、温阳等不同治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吴鞠通 甘味药 性味 配伍 三焦 预护其虚
下载PDF
《吴鞠通医案》辨治温疫用药规律分析
17
作者 沈云博 严博煜 +5 位作者 刘枫 兰向宇 张笑雪 李鑫 周玲羚 刘伟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9期111-115,128,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吴鞠通治疗温疫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温热类疫病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及用药参考。方法:通过收集并整理《吴鞠通医案》卷一“温疫篇”所载处方,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及中医传承...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吴鞠通治疗温疫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温热类疫病提供更多理论依据及用药参考。方法:通过收集并整理《吴鞠通医案》卷一“温疫篇”所载处方,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5.0及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V3.0),分析药物频数、性味归经、功效、高频药物组合,并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探讨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处方113份,涉及中药81味,使用频数≥10的药物有27味,排名前5的中药分别为麦冬、生地黄、甘草、牡丹皮、连翘;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入肺、胃、心经为主;药物以清热药最多,其次为补虚药、解表药;得出高频药物组合41组,药物关联规则9条,4个聚类方,8个公因子。结论:吴鞠通治疗温疫用药以甘寒、苦寒为主,以清热、养阴、透邪为治疗原则,根据温疫热毒所处上、中、下三焦病位不同及卫、气、营、血层次不同以辨证论治,邪在上焦者治以辛凉芳香甘寒法,邪在中焦者治以清热泻火法,邪在下焦者治以甘寒、苦寒合化阴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疫 吴鞠通 《吴鞠通医案》 用药规律 三焦辨证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吴鞠通治呃逆经验探讨
18
作者 魏景彦 张思超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8期804-808,共5页
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的著作《温病条辨》中,有六处关于呃逆的记载。对呃逆不仅从中焦脾胃论治,更提出了从上焦肺、下焦肝肾论治的独特治疗原则,并指出了呃逆危候的治禁。病在上焦,轻宣肺痹,用宣痹汤。病在中焦,实热闭塞需通利,用承气汤类... 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的著作《温病条辨》中,有六处关于呃逆的记载。对呃逆不仅从中焦脾胃论治,更提出了从上焦肺、下焦肝肾论治的独特治疗原则,并指出了呃逆危候的治禁。病在上焦,轻宣肺痹,用宣痹汤。病在中焦,实热闭塞需通利,用承气汤类方;湿热壅遏需通降,用橘皮竹茹汤加减;寒湿困遏需扶阳抑阴,用附子粳米汤。病在下焦,填补肝肾,用小定风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呃逆 《温病条辨》 《吴鞠通医案》 证治经验
下载PDF
论诠释在中医经典化形成中的意义——以《温病条辨》为中心
19
作者 李远 李世虎 王莹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0,共4页
中医经典化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温病条辨》为例,探索诠释在中医经典化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温病条辨》作为一部重要的中医典籍,本身就是在阐释早期中医经典的基础上,经过了后世医家的诠释、研究和实践,才逐步确立了... 中医经典化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温病条辨》为例,探索诠释在中医经典化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温病条辨》作为一部重要的中医典籍,本身就是在阐释早期中医经典的基础上,经过了后世医家的诠释、研究和实践,才逐步确立了中医经典的地位。诠释在《温病条辨》经典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吴鞠通通过“以论释经”的传统性诠释、“以病诠经”的临床实践性诠释、社会性传播诠释和学术性传播诠释,使其根于经典、成于临床、要在革新、广泛流传、普遍接受,创造性地促进了《温病条辨》经典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 吴鞠通 《温病条辨》 诠释方法
下载PDF
张仲景与吴鞠通辨治湿证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琳 陈烨文 龚一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1-424,共4页
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是中医临床基础研究的热点,寒温比较是研究的方向。通过将张仲景与吴鞠通的著作作对比研究,分析的内容包括湿证名称、主治方剂的法度、类方、同名方和高频使用的中药剂量等。结果发现,吴鞠通学术渊源于张仲景,开创三焦... 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是中医临床基础研究的热点,寒温比较是研究的方向。通过将张仲景与吴鞠通的著作作对比研究,分析的内容包括湿证名称、主治方剂的法度、类方、同名方和高频使用的中药剂量等。结果发现,吴鞠通学术渊源于张仲景,开创三焦辨证治疗湿证,提出了新的湿证名称,主治方药和仲景重叠范围广,为临床使用经方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吴鞠通 金匮要略 温病条辨 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