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thermal transport properties 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ithin silicon wafer
1
作者 王爱华 牛义红 +1 位作者 陈铁军 P.F.HS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402-1410,共9页
A combined conduction and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heat transfer within wafer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rmal transport properties on temperature non-uniformity within wafer surface... A combined conduction and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heat transfer within wafer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rmal transport properties on temperature non-uniformity within wafer surface. It is found that the increased conductivities in both doped and undoped regions help reduce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cross the wafer surface. However, the doped layer conductivity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overal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difference. The temperature level and difference on the top surface drop suddenly when absorption coefficient changes from 104 to 103 m-1. When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is less or equal to 103 m-1, the temperature level and difference do not change much. The emissivity has the dominant effect on the top surface temperature level and difference. Higher surface emissivity can easily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level of the wafer surface. After using the improved property data, the overall temperature level reduces by about 200 K from the basis case. The results will help improve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energy transport in the rapid thermal processing and the wafer temperature monitor and control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 wafer thermal transport properties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下载PDF
晶圆键合设备对准和传送机构研究综述
2
作者 吴尚贤 王成君 +1 位作者 王广来 杨道国 《电子与封装》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随着微机电系统和3D集成封装的快速发展,多功能高性能器件、小体积低功耗器件、耐高温耐高压器件以及小型化高集成度器件是目前封装领域研究的重点。晶圆键合设备对于这些高性能、多功能、小型化、耐高温、耐高压、低功耗的集成封装器... 随着微机电系统和3D集成封装的快速发展,多功能高性能器件、小体积低功耗器件、耐高温耐高压器件以及小型化高集成度器件是目前封装领域研究的重点。晶圆键合设备对于这些高性能、多功能、小型化、耐高温、耐高压、低功耗的集成封装器件的量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晶圆键合设备及其对准机构和传送机构的研究也十分重要。介绍了常用的晶圆键合设备与晶圆键合工艺、对准机构和传送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的晶圆键合设备厂商现状,同时对晶圆键合设备对准和传送机构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其未来将朝着高精度、高对准速度、高吸附度和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圆键合 键合工艺 对准机构 传送机构
下载PDF
硅片真空传输平台前端真空室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学威 鲍君善 +1 位作者 路平 何书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2-124,128,共4页
文章设计并研制了8英寸硅片真空传输平台,介绍了该传输平台的整体结构,并对关键模块前端传输腔室VCE中的CTA传输手托盘系统进行了选型设计、机构分析。垂直升降系统采用丝杠传动,CTA传输手采用平面四连杆机构增大刚度。对传输手主动杆... 文章设计并研制了8英寸硅片真空传输平台,介绍了该传输平台的整体结构,并对关键模块前端传输腔室VCE中的CTA传输手托盘系统进行了选型设计、机构分析。垂直升降系统采用丝杠传动,CTA传输手采用平面四连杆机构增大刚度。对传输手主动杆强度和变形量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经过重复运行精度实验测试,整个平台达到了硅片制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片 真空传输 有限元
下载PDF
采用晶圆传送机器人的晶圆预对准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劲松 王森 褚大伟 《电子科技》 2016年第11期9-12,共4页
针对传统的晶圆预对准控制系统成本高和体积大的不足,设计了基于晶圆传送机器人的晶圆预对准装置,并提出了高效、高精度的晶圆圆心和缺口定位算法。采用交换吸附的方式通过预对准装置一维旋转和晶圆传送机器人空间平移实现晶圆预对准。... 针对传统的晶圆预对准控制系统成本高和体积大的不足,设计了基于晶圆传送机器人的晶圆预对准装置,并提出了高效、高精度的晶圆圆心和缺口定位算法。采用交换吸附的方式通过预对准装置一维旋转和晶圆传送机器人空间平移实现晶圆预对准。误差分析及预对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晶圆圆心的定位精度<50,预对准时间为10 s,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圆预对准 晶圆传送机器人 定位算法 交换吸附
下载PDF
应用于硅片传输系统的机械手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吕磊 胡晓霞 王洪宇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2年第3期36-40,共5页
介绍了应用于硅片传输系统的机械手发展现状,主要针对12英寸全自动探针测试台的工艺需要进行机械手系统设计,对机械手结构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该设计可以推广到整个半导体生产线其他工艺设备的应用,对未来大尺寸... 介绍了应用于硅片传输系统的机械手发展现状,主要针对12英寸全自动探针测试台的工艺需要进行机械手系统设计,对机械手结构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该设计可以推广到整个半导体生产线其他工艺设备的应用,对未来大尺寸半导体生产线的国产化具有很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片 传输系统 机械手 探针测试台
下载PDF
InP/Si键合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邦武 李超波 +1 位作者 李勇涛 夏洋 《电子工艺技术》 2010年第1期12-15,共4页
InP材料及其器件的研制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而键合技术又是光电子集成研究领域内一项新的制作工艺。利用键合技术结合离子注入技术可以InP薄膜及器件集成到Si衬底上,改善机械强度,降低成本,具有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概括地介绍了近年... InP材料及其器件的研制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而键合技术又是光电子集成研究领域内一项新的制作工艺。利用键合技术结合离子注入技术可以InP薄膜及器件集成到Si衬底上,改善机械强度,降低成本,具有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概括地介绍了近年来InP在Si上的键合工艺及层转移技术研究进展,并对InP和Si的几种键合工艺进行了分析。降低InP和Si键合温度,进行低温键合是其发展趋势。比较几种键合技术,利用等离子活化辅助键合是降低键合温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 INP 键合 层转移
下载PDF
大直径探针台的晶圆自动传输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谭立杰 王洪宇 王文举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1年第11期36-40,共5页
介绍了适应大直径探针台的晶圆自动传输系统及其主要的组成部分——片盒承载台、关节机械手、预对准装置。应用动力学分析证明R-θ型机械手的直线运动轨迹,阐述了机械式和光学预对准装置的主要原理,说明了晶圆自动传输系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晶圆自动传输 探针台 R-θ型机械手 预对准
下载PDF
基于六维机械手的硅片传输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伟 陈威 +1 位作者 王伟 柳滨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1年第10期15-18,共4页
详细介绍了如何选择满足CMP抛光机硅片传输系统要求的六维机械手,并基于所选择的六维机械手配合换枪盘、末端执行器构建了硅片干进湿出式传输系统,最终利用示教盒示教出一条无碰撞、姿态合理的运动路径。
关键词 IC CMP 硅片传输系统 六维机械手
下载PDF
用于硅片传输系统的机械手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吕磊 胡晓霞 王洪宇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1年第9期34-38,共5页
介绍了用于硅片传输系统的机械手发展现状,主要针对300 mm全自动探针测试台的工艺需要进行机械手系统设计,对机械手结构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该设计可以推广到整个半导体生产线中其他工艺设备的应用,对未来大尺寸... 介绍了用于硅片传输系统的机械手发展现状,主要针对300 mm全自动探针测试台的工艺需要进行机械手系统设计,对机械手结构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该设计可以推广到整个半导体生产线中其他工艺设备的应用,对未来大尺寸半导体生产线的国产化具有很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片 传输系统 机械手 探针测试台
下载PDF
晶圆传输过程中自动扫描算法的实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燕玲 刘洋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8年第2期46-49,共4页
针对晶圆自动传输过程中,片盒内卡槽中空片、双片现象,导致晶圆自动传输失败,给出了晶圆自动扫描、自动识别晶圆存放状态的算法,并通过具体实验数据分析,确定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晶圆传输 自动扫描 卡槽 双片
下载PDF
JBQ-3200型全自动金属膜剥离清洗系统研制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仲武 宋文超 +1 位作者 张伟锋 刘永进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13年第4期49-54,共6页
主要介绍了JBQ-3200型全自动金属膜剥离清洗系统设备功能、用途、结构组成、性能指标、主要特点,以及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应用,能自动完成厚度在0.25~0.7 mm的准100~准200 mm具有基准边的标准圆片微细图形金属膜剥离、清洗和甩干工艺,剥... 主要介绍了JBQ-3200型全自动金属膜剥离清洗系统设备功能、用途、结构组成、性能指标、主要特点,以及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应用,能自动完成厚度在0.25~0.7 mm的准100~准200 mm具有基准边的标准圆片微细图形金属膜剥离、清洗和甩干工艺,剥离线宽能做到0.35μm以上,是声表面波(SAW)器件、GaAs微波、毫米波器件、MEMS器件、OLED器件和先进封装等器件制造工艺中的关键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膜剥离 自动传输系统 剥离清洗腔体 CCD中心定位 电气控制 软件系统
下载PDF
预对准机与机械手相对坐标系标定
12
作者 李学威 冯亚磊 +2 位作者 张鹏 栾显晔 张金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5-187,共3页
在对预对准机建模仿真的基础上,根据晶圆预对准的误差精度分析结果,利用误差转化的方法将预对准机自身误差转化成预对准机与机械手相对坐标系误差,从而实现预对准机自身与相对坐标系的综合标定。针对预对准机与机械手相对坐标系的标定... 在对预对准机建模仿真的基础上,根据晶圆预对准的误差精度分析结果,利用误差转化的方法将预对准机自身误差转化成预对准机与机械手相对坐标系误差,从而实现预对准机自身与相对坐标系的综合标定。针对预对准机与机械手相对坐标系的标定提出了多种方法,并选取了适用于实际情况的方法进行了标定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这种综合标定方法弥补了现有实验条件的不足,避免了对不易标定参数的直接标定,简化了标定过程,提高了设备初始安装与调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圆预对准机 晶圆传输机器人 建模仿真 标定方法 相对坐标系 误差补偿
下载PDF
全自动划片机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明权 王宏智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7年第2期28-32,38,共6页
根据微电子工业的发展现状,论述发展全自动划片机的必要性;从全自动划片机的工作机理出发,分析空气静压电主轴、晶圆传输定位、自动对准、自动清洗等全自动划片机的关键技术;依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空气静压电主轴 晶圆传输定位 自动对准 自动清洗
下载PDF
利用键合方法转移薄膜材料
14
作者 韩伟华 余金中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2-424,共3页
阐述了利用键合方法转移薄膜材料的技术及其应用。最具竞争力的转移固体薄膜技术主要有键合加选择性腐蚀工艺和注氢智能剥离工艺。这种技术解决了外延生长难以解决的晶格失配问题 ,为改善器件结构及性能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关键词 薄膜材料 键合方法 智能剥离
下载PDF
一种掩模与硅片的底面自动对准方法
15
作者 刘云 徐德 谭民 《电子器件》 CAS 2007年第5期1575-1579,共5页
硅片对准标记中心位置的求解是掩模与硅片底面自动对准的重要环节.对于对称标记图像,提出了基于矩的中心位置求解方法;对于非对称标记图像,采用Hough变换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求解标记中心位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掩模与硅片底面自动对准的方... 硅片对准标记中心位置的求解是掩模与硅片底面自动对准的重要环节.对于对称标记图像,提出了基于矩的中心位置求解方法;对于非对称标记图像,采用Hough变换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求解标记中心位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掩模与硅片底面自动对准的方法.仿真实验证明了该对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面对准 HOUGH变换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芯片冷却用分形微管道散热器内的压降与传热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运生 董涛 +4 位作者 杨朝初 毕勤成 翟立奎 朱丽 候丽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717-1720,共4页
受到哺乳动物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物质运输与分配网络所具有的分形特征启发 ,文中设计、加工出了一种电子芯片冷却用的硅制分形微管道网络散热器 .在给出分形微管道网络构造过程的基础上 ,探讨了分形微管道网络内部微流体的换热与... 受到哺乳动物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中物质运输与分配网络所具有的分形特征启发 ,文中设计、加工出了一种电子芯片冷却用的硅制分形微管道网络散热器 .在给出分形微管道网络构造过程的基础上 ,探讨了分形微管道网络内部微流体的换热与压力降特性 .针对利用多路感应耦合等离子蚀刻工艺制造出的硅制分形微管道网络散热器 ,理论计算所得结论与流动与传热实验数据均证明 :当热传递面积、温差、努谢尔特数均相同的情况下 ,分形微管道网络散热器比传统的平行微管道阵列散热器具有更高的热传递效率 ;而在具有相同流速、热传递率的要求下 ,分形微管道网络散热器所需的泵送功率远低于平行微管道阵列散热器所需的泵送功率 ;分形维数越高 ,分形微管道网络散热器的热传递效率将越高 ,且所需的泵送功率将越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道 网络 分形 传热 散热器
下载PDF
SiO_2沟槽晶圆片在快速热处理中的温度分布
17
作者 王爱华 李立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8-251,共4页
采用传导与辐射耦合传热模型,对快速热处理工艺中晶圆片内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SiO2沟槽宽度和沟槽排列密度对晶圆片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iO2沟槽宽度相同的情况下,沟槽排列密度越大,晶圆片总的温度水平越高,但对温度... 采用传导与辐射耦合传热模型,对快速热处理工艺中晶圆片内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SiO2沟槽宽度和沟槽排列密度对晶圆片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iO2沟槽宽度相同的情况下,沟槽排列密度越大,晶圆片总的温度水平越高,但对温度均匀性几乎没有影响.这是由于沟槽排列密度增大使得晶圆片表面中SiO2所占份额增加,晶圆片表面总的吸收系数增大,吸收的入射辐射能增多,从而使温度水平提高.在SiO2沟槽排列密度相同的条件下,沟槽宽度的变化对于晶圆片总的温度水平和温度均匀性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案晶圆片 快速热处理 辐射传热 温度分布 热传输特性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与深度森林的晶圆图缺陷识别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宗礼 余建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8-1239,共12页
为了有效识别晶圆图缺陷模式并及时诊断制造过程的故障源,提出基于迁移学习和深度森林集成的DenseNet-GCForest晶圆图缺陷模式识别模型.为了解决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困难和晶圆图缺陷类型数目不平衡的问题,利用迁移学习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 为了有效识别晶圆图缺陷模式并及时诊断制造过程的故障源,提出基于迁移学习和深度森林集成的DenseNet-GCForest晶圆图缺陷模式识别模型.为了解决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困难和晶圆图缺陷类型数目不平衡的问题,利用迁移学习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nseNet在ImageNet上预训练的网络权重参数迁移至本模型并重新设计分类层,以减少深度网络模型的训练时间并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基于DenseNet网络提取的高维抽象晶圆图特征,引入深度森林模型进行晶圆图特征缺陷模式识别.工业案例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6.8%,并提高了识别效率,其性能优于典型的卷积神经网络以及其他常用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造 晶圆缺陷 迁移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森林
下载PDF
基于外延层转移的超薄垂直结构深紫外LED 被引量:3
19
作者 严嘉彬 孙志航 +2 位作者 房力 王林宁 王永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1-327,共7页
AlGaN基深紫外(Deep ultraviolet,DUV)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可用于杀菌、水体净化、光疗、固化、传感和非视距通信等场合,在生物、环境、工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现阶段DUV LED外量子效率较低... AlGaN基深紫外(Deep ultraviolet,DUV)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可用于杀菌、水体净化、光疗、固化、传感和非视距通信等场合,在生物、环境、工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现阶段DUV LED外量子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超薄垂直结构的DUV LED方案。该方案基于蓝宝石-硅晶圆键合和物理减薄工艺实现了高质量DUV LED外延层从蓝宝石衬底到高导热硅基板的转移,并采用转移后亚微米厚度的超薄外延层制备出垂直结构的AlGaN DUV LED。器件的出光面在减薄工艺后无需特殊的化学处理便可实现纳米级的粗化,配合超薄外延层结构具备显著的失谐微腔效应,有助于破坏高阶波导模式,从而增加TM波的出光并提升器件的出光效率。测试表明,转移后的外延层厚度约为710 nm,制备出的DUV LED发光光谱峰值波长约为271 nm。该垂直结构DUV LED制备方案为实现高效DUV光源提供了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紫外发光二极管 外延层转移 晶圆键合 减薄工艺
下载PDF
晶圆传输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结构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强 宋芳 《轻工机械》 CAS 2018年第6期15-19,共5页
为了实现晶圆片快速稳定传输,课题组设计了3种不同机械结构的末端执行器。首先,利用三维UG软件建立4凸点接触式有结构孔且有过渡结构的末端执行器、3凸点接触式类三角形末端执行器和4凸点接触式仅有结构孔的末端执行器这3种模型;采用AN... 为了实现晶圆片快速稳定传输,课题组设计了3种不同机械结构的末端执行器。首先,利用三维UG软件建立4凸点接触式有结构孔且有过渡结构的末端执行器、3凸点接触式类三角形末端执行器和4凸点接触式仅有结构孔的末端执行器这3种模型;采用ANSYS软件对所设计的3种模型进行静力学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优的机械结构;最后采用ANSYS动力学模态仿真,验证了此机械结构具有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有结构孔且有过渡结构的末端执行器能够满足晶圆片高速稳定的传输,为最优的机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圆传输机器人 末端执行器 UG软件 ANSYS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