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的超现实隐喻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文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57-62,共6页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长篇小说《呼吸秋千》充分展示了她的诗学观,而她的诗学观又受到她独特的族群背景和跌宕的人生经历的深刻影响。她的诗学理论基本上建立在她对事物独特的感受方式和表达方式上,试图...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的长篇小说《呼吸秋千》充分展示了她的诗学观,而她的诗学观又受到她独特的族群背景和跌宕的人生经历的深刻影响。她的诗学理论基本上建立在她对事物独特的感受方式和表达方式上,试图突破传统的认知模式,来表达精微而痛彻的人生经验。《呼吸秋千》一书中超现实隐喻的生成和工作机理,再一次印证了米勒的诗学核心"臆造的感知",把看似无关的事物糅合到一个自创的新词里,由之而生的隐喻产生出超现实的效果,表达了日常语言无法言说的感觉认知,揭示了人性的深度和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现实隐喻 饥饿天使 呼吸秋千 臆造的感知
下载PDF
文字秩序中的越界尝试——论霍夫曼斯塔尔《时间的胜利》中的感知模式与媒介间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永强 《德语人文研究》 2014年第1期12-17,共6页
本文着重考察奥地利作家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的首部芭蕾舞蹈剧脚本《时间的胜利》(1901),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展现该作家早期对舞蹈表演艺术的诗学反思和对身体表达方式的美学探讨。该作品标记了霍夫曼斯塔尔创作中一个... 本文着重考察奥地利作家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的首部芭蕾舞蹈剧脚本《时间的胜利》(1901),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展现该作家早期对舞蹈表演艺术的诗学反思和对身体表达方式的美学探讨。该作品标记了霍夫曼斯塔尔创作中一个重要转折期的开端,他在这个时期内对西方近现代的书写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的清算。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一转折过程,它一方面扎根于西方教育文化的传统,具有明显的互文性和媒介间性特征,另一方面又表达出想要摆脱以文字媒介为主导的文化体系的诉求。在1900年前后媒介大变革的历史语境中,该剧作亦可被视作是文学在新型电子媒介的挑战下所做出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身体 舞蹈 感知 图像 幻想
原文传递
论小说《没有旋律的年代》中的旋律
3
作者 范捷平 《德语人文研究》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感知理论出发,对瑞士当代作家彼得·韦伯小说《没有旋律的年代》的音乐性叙事方式进行了分析,解读出小说中的"重复"、"旋转"和"翻唱"等文学特征。文本研究得出韦伯小说中的反小说...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感知理论出发,对瑞士当代作家彼得·韦伯小说《没有旋律的年代》的音乐性叙事方式进行了分析,解读出小说中的"重复"、"旋转"和"翻唱"等文学特征。文本研究得出韦伯小说中的反小说倾向的结论,这种对传统小说书写方式的挑战实质上是一种文学认知的创新,旨在建构一种以"听"和"从"为本质的文学认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感知 听觉 重复 翻唱 听从
原文传递
他者感知研究理论述评:批判性接受与应用
4
作者 孔德明 张莉芬 《德语人文研究》 2013年第2期48-54,共7页
文化学的兴起带动了大批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其中,他者与自我的感知、认同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然而,国内的他者感知研究多数都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研究者一般都是从研究的文本出发,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研究的范畴。另外,对于他者感知研... 文化学的兴起带动了大批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其中,他者与自我的感知、认同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然而,国内的他者感知研究多数都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研究者一般都是从研究的文本出发,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研究的范畴。另外,对于他者感知研究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形象"、"刻板印象"、"套话"等使用较不统一,任意替换或者混淆概念的现象常有发生。他者感知研究理论层面的建构,还没有被足够地重视起来。本文旨在通过对德国他者感知研究理论的述评和相应的案例分析抛砖引玉,以期进一步促进国内他者感知理论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 感知 理论述评
原文传递
孤独者的耻感:聚斯金德《鸽子》中的日常生活和感知
5
作者 徐建华 《德语人文研究》 2020年第2期20-24,共5页
在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中篇小说《鸽子》(1987)中,人物遭到一只突然出现的鸽子的注视,以“完美无事件性”为标志的日常秩序随即面临崩溃,而单一的视觉感知方式也加剧了自我与他人的隔绝状态。尽管情节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展开,伹聚斯... 在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中篇小说《鸽子》(1987)中,人物遭到一只突然出现的鸽子的注视,以“完美无事件性”为标志的日常秩序随即面临崩溃,而单一的视觉感知方式也加剧了自我与他人的隔绝状态。尽管情节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展开,伹聚斯金德在文本中关注的更多是人类的普遍境遇。本文首先从拉埃尔曼、本雅明等人的日常时间观念和私人生活理论出发,总结文本展示的日常生活秩序;作为“他者”的鸽子及其背后的动物性隐喻令诺埃尔蒙羞,其存在本质符合萨特和舍勒对耻感(Schamgefiihl)的定位;最后从现象学视角切人,在文本内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文本中的感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斯金德 《鸽子》 日常生活 时间观 羞耻 感知
原文传递
感知(下)
6
作者 陈敏 《德语人文研究》 2018年第2期31-39,共9页
十九世纪西方社会对感知与主体性的重构以对身体的生理考察为起点,并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逐渐转向对具有历史文化维度的感知者心理经验的综合探讨。在这一过程中,生理学研究视角首先使视觉的主观性逐步凸显,感知的客观指涉及感知主体... 十九世纪西方社会对感知与主体性的重构以对身体的生理考察为起点,并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逐渐转向对具有历史文化维度的感知者心理经验的综合探讨。在这一过程中,生理学研究视角首先使视觉的主观性逐步凸显,感知的客观指涉及感知主体内外界限渐渐消逝,被生理学家视为包含感知真相的生理身体不再蕴含一个稳定的先验主体,综合统一的先天解决方案也日渐失效,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十九世纪末的感知、主体性与认识论危机,而在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中凸显注意力被视为了某种化解危机的应急措施,并由此成了当时的感知与主体性考察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 身体 主体性 注意力 文化
原文传递
感知(上)
7
作者 陈敏 《德语人文研究》 2017年第2期31-37,共7页
感知不仅关乎人对自身及世界的认识,也奠定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和相互交往的基础。因而,注重个体的西方文化关注感知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尽管感知本身并无独立的历史,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却存在着不同的主导性感知模式。本文... 感知不仅关乎人对自身及世界的认识,也奠定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和相互交往的基础。因而,注重个体的西方文化关注感知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尽管感知本身并无独立的历史,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却存在着不同的主导性感知模式。本文力争从历史性角度出发,以跨学科的文化学研究范式为指导,简要梳理古典至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感知话语的嬗变,以探究启蒙时期对感知的理解以及相关文化实践对人的感知和交往方式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 认识 再现 技术媒介 人类学
原文传递
旅行
8
作者 蔡焰琼 《德语人文研究》 2019年第1期43-47,共5页
旅行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历史生活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是人类"直接而真正的经验模式"。本文试图从旅行作为一种真实的空间运动以及文化实践的角度,以跨学科的文化学研究范式为指导,探讨西方背景下旅行活动... 旅行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历史生活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是人类"直接而真正的经验模式"。本文试图从旅行作为一种真实的空间运动以及文化实践的角度,以跨学科的文化学研究范式为指导,探讨西方背景下旅行活动的文化含义以及在不同的理论话语中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 旅行模式 文化实践 他者 空间 感知 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