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1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volution of the Ci Poetry of the Song Dynasty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7年第5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The Evolution of the ci poetry of the Song Dynasty
下载PDF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清代诗话的破体观念论析
2
作者 任竞泽 李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2,共15页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多达63部,贯穿整个清代诗话史和诗学史。清代诗学史上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学者诸如王夫之、叶燮、王士祯、沈德潜、赵翼、翁方纲、潘德舆等,在对相关破体范畴进行文体批评时,往往褒贬倾向不一,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并在演进递嬗中形成了系统的破体观念体系,堪称中国古代破体理论的集大成和总结者。这对于纵向观照和比较研究宋元明诗话破体观念具有重要的文体批评史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诗话 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以古为律 破体观念
下载PDF
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为《金瓶梅》初刻本新考——兼论其最终刊刻完成时间
3
作者 杜学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8,共9页
梳理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是否为《金瓶梅》的初刻本相关论述,双方不少分歧属于对个别文献解读的仁智之见,沈德符所见“吴中刻本”就是《金瓶梅》的初刻本则是在不断讨论中形成的重要共识。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现存《... 梳理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是否为《金瓶梅》的初刻本相关论述,双方不少分歧属于对个别文献解读的仁智之见,沈德符所见“吴中刻本”就是《金瓶梅》的初刻本则是在不断讨论中形成的重要共识。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刊刻完成时间以及沈德符“金瓶梅”条所记其得见“吴中刻本”时间。根据避讳情况,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刊刻完成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九月至天启元年(1621)正月之间;根据沈德符生平及其与丘志充交往情况,其得见《金瓶梅》初刻本并撰写“金瓶梅”条时间亦为万历四十八年。文献记载与实物证据的交叉重合,充分证明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就是《金瓶梅》初刻本,其最终刊刻完成时间为万历四十八年年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刻金瓶梅词话》 初刻本 沈德符 《万历野获编》 “金瓶梅”
下载PDF
真幻交融:张云骧题画词及其时代精神
4
作者 于广杰 闫亦尧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3-58,共6页
张云骧受燕赵地域文化及晚清时代影响,有着豪宕慷慨、奇逸清雅之气。其题人物画词或将真实人物性情与画中人物意象融合为一体,或借仙鬼形神寄托奔波行役、志气难伸的沉郁悲慨。题花鸟画词多用花卉拟仕女,隐喻晚清中下层文士“风流自赏... 张云骧受燕赵地域文化及晚清时代影响,有着豪宕慷慨、奇逸清雅之气。其题人物画词或将真实人物性情与画中人物意象融合为一体,或借仙鬼形神寄托奔波行役、志气难伸的沉郁悲慨。题花鸟画词多用花卉拟仕女,隐喻晚清中下层文士“风流自赏”的末世悲情,将他们沉浮于家国创伤与内忧外患的时代潮流中,因生命自觉、文化责任、社会忧思无法挣脱而不得不直面时代的精神焦虑与生命选择寄寓其中,从而在晚清词坛中别具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云骧 《南湖诗集》 《冰壶词》 题画词 精神气质
下载PDF
《全清词·嘉道卷》辑补43首
5
作者 陆勇强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5-72,共8页
文章从总集、别集、诗话、地方志、剧本、书画录等文献中,辑得《全清词·嘉道卷》未收之作品43首,涉及黄承增、孙尔准、周介福、陈怀彦、段驯、鲍樾、来其鉴、孙赓南等27位词人。凡《嘉道卷》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 文章从总集、别集、诗话、地方志、剧本、书画录等文献中,辑得《全清词·嘉道卷》未收之作品43首,涉及黄承增、孙尔准、周介福、陈怀彦、段驯、鲍樾、来其鉴、孙赓南等27位词人。凡《嘉道卷》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科第、仕历、著述及其他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清词 嘉道卷 辑考
下载PDF
学海堂与晚清岭南词坛考论
6
作者 莫岸洪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8-61,共14页
学海堂词人群体指的是学海堂师生或因地缘、血缘、学缘而参与学海堂词学活动的词人集团。由于其成员之间在地缘、血缘、学缘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学海堂崇尚“实学”的词学价值观,注重朴学课业的词学养成和稼轩词风的受容与宗奉先贤的审美导... 学海堂词人群体指的是学海堂师生或因地缘、血缘、学缘而参与学海堂词学活动的词人集团。由于其成员之间在地缘、血缘、学缘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学海堂崇尚“实学”的词学价值观,注重朴学课业的词学养成和稼轩词风的受容与宗奉先贤的审美导向,使学海堂词人群体的词作和词学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创作上继承岭南先贤崔与之、李昴英等词家创辟的“雄健”岭南词风,拓展词体纪史言志的功能,也因为受浙派和常派词风的影响,呈现“清雅”和“雄健”并存的特色;理论上“推尊词体、重视词律”,在词作和词学上具有浓郁的词史意识和学人本色。学海堂词人群体人数众多,在晚清传承流衍不断,成就卓著,在晚清词史上起到引领粤词及岭南词学的兴盛与转向的作用,其对晚清词坛及整个近代词坛的功绩不可磨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海堂 词人群体 晚清 岭南词坛
下载PDF
克制与突破:苏轼涉泪词“以诗为词”的艺术实践
7
作者 杨宇歌 倪金艳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3-31,共9页
“以诗为词”是苏轼重要的词学观念。通过对其涉泪词的研究,可以发现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在具体实践中呈现出克制与突破并存的矛盾形态。一方面遵循词体特性,在扩充题材内容的同时选用了典雅字词和含蓄表达;另一方面又有意突破传统... “以诗为词”是苏轼重要的词学观念。通过对其涉泪词的研究,可以发现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在具体实践中呈现出克制与突破并存的矛盾形态。一方面遵循词体特性,在扩充题材内容的同时选用了典雅字词和含蓄表达;另一方面又有意突破传统,具体表现为使用“泪典”、采用流线型意象组合、净化艳情词。由此可见,苏轼对词体特质有着清晰的认知,其“以诗为词”是有限度地将诗的题材、风格导入词体,而非刻意泯灭诗、词两种文体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涉泪词 “以诗为词”
下载PDF
再论《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以小说中的诗歌为考察中心
8
作者 杨志君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6,143,共6页
《水浒传》第四回有一首诗(“九里山前作战场”)引自杨慎的《廿一史弹词》。根据《廿一史弹词》的编撰时间,杨慎的生平经历及《词品》中有关宋江词等相关文献,可证《水浒传》成书于嘉靖三年至十六年(1524—1537)之间。《水浒传》还有3... 《水浒传》第四回有一首诗(“九里山前作战场”)引自杨慎的《廿一史弹词》。根据《廿一史弹词》的编撰时间,杨慎的生平经历及《词品》中有关宋江词等相关文献,可证《水浒传》成书于嘉靖三年至十六年(1524—1537)之间。《水浒传》还有3首诗中有诗句引自明中后期的诗集、笔记,可为“嘉靖说”提供佐证。“嘉靖说”有李开先《词谑》、钱希言《戏瑕》、杨慎《词品》、高儒《百川书志》、郑晓《今言》等可靠文献作为佐证,相比“元末说“”元末明初说“”明初说“”成化弘治说”,具有更充分的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成书时间 诗歌 《廿一史弹词》
下载PDF
苏轼词中的自然审美意识
9
作者 刘汉君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苏轼的词作中有许多对自然万物及自然审美活动的描写,蕴含着作者的自然审美意识,主要表现为天然标格与内在生命力是自然万物颇为重要的审美属性;欣赏自然需要保持超然的审美心境;自然如同家园般的存在,自然审美是抒发归隐思绪、体会居... 苏轼的词作中有许多对自然万物及自然审美活动的描写,蕴含着作者的自然审美意识,主要表现为天然标格与内在生命力是自然万物颇为重要的审美属性;欣赏自然需要保持超然的审美心境;自然如同家园般的存在,自然审美是抒发归隐思绪、体会居家之感的重要途径。苏轼在词中表现了自然审美意识,充分彰显出他“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这在北宋词体革新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词 自然审美意识 “以诗为词”
下载PDF
谫论明清小说家词作的通俗化特质
10
作者 王帆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家之词,可以发现这一群体之词的通俗化特质有题材世俗和语言俚俗两种特殊表现。前者受小说创作原则、时代文化背景、小说故事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后者受“游戏体”的创作意图、随意的创作态度、习惯... 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家之词,可以发现这一群体之词的通俗化特质有题材世俗和语言俚俗两种特殊表现。前者受小说创作原则、时代文化背景、小说故事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后者受“游戏体”的创作意图、随意的创作态度、习惯性的小说用语以及明清词谱的广泛使用等方面的影响。以上内容体现了明清词坛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及文人之间世俗交往的文化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时期文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把握明清词坛整体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群体 小说家词 通俗化
下载PDF
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中袭旧诗词的特征及成因
11
作者 杨志君 段海波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2-103,共12页
明末清初的9部代表性拟话本小说掺入了大量的古代诗词,其中诗歌275首、词作82首。拟话本小说中的袭旧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是唐诗、宋词经典化的一种表现;以小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名家名作;以通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典雅含蓄的诗词;大... 明末清初的9部代表性拟话本小说掺入了大量的古代诗词,其中诗歌275首、词作82首。拟话本小说中的袭旧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是唐诗、宋词经典化的一种表现;以小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名家名作;以通俗诗词为主,较少选用典雅含蓄的诗词;大部分诗词带有劝诫意义,承载着作者的教化意图。这些特点的形成,缘于明末清初“轶宋窥唐”的文学主张、通俗诗词受明人追捧及书商青睐、小说对道德劝诫的重视、儒家的“诗教”传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拟话本小说 袭旧诗词 唐诗宋词 通俗诗词
下载PDF
论唐宋词结构艺术中的时空转换式
12
作者 江卉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时空转换式是唐宋词结构艺术中常见的一种语义结构,是由时间、空间转变的方式展开内容层次,包括时间或长或短的流转、空间或近或远的位移、时空或虚或实的穿梭三种类型。时空转换式在词作中构造出历史时空、想象时空、回忆时空、现实时... 时空转换式是唐宋词结构艺术中常见的一种语义结构,是由时间、空间转变的方式展开内容层次,包括时间或长或短的流转、空间或近或远的位移、时空或虚或实的穿梭三种类型。时空转换式在词作中构造出历史时空、想象时空、回忆时空、现实时空、梦境时空等艺术时空,丰富了审美意象,增加了词作的层次感,拓开出新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转换 时间流转 空间位移 时空穿梭 词结构艺术
下载PDF
再论苏轼词的词史定位——兼及如何打破“婉约”“豪放”二分法
13
作者 宋学达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词学史上对苏轼词的定位,主要有“豪放词”“以诗为词”“东坡范式”三种重要说法。“豪放词”从风格论出发,并不能完全涵盖苏轼词的全部艺术特质;“以诗为词”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亦非苏轼所独有;唯有作为传统“体派论”的现代发展的“... 词学史上对苏轼词的定位,主要有“豪放词”“以诗为词”“东坡范式”三种重要说法。“豪放词”从风格论出发,并不能完全涵盖苏轼词的全部艺术特质;“以诗为词”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亦非苏轼所独有;唯有作为传统“体派论”的现代发展的“东坡范式”,最适宜作为苏轼词之词史定位的总结性词汇。同时,既然“豪放词”一语已不足以概括苏轼的词史定位,那么“婉约”“豪放”二分法也自然应被扬弃,而打破这一“二分法”,并不意味着否定“二分法”这一极具简洁性的思维方式,寻找更具学理性、更符合唐宋词实际的“新二分法”取而代之,才是真正的破旧立新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苏轼 豪放词 以诗为词 东坡范式
下载PDF
“文人词”视野下的稼轩词及其文本意义考察——重审“词”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层级结构
14
作者 杨吉华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171,共10页
辛弃疾“文人”与“士大夫”双重身份的合流,使稼轩词既较好地表达了辛弃疾面向社会公共领域追求自我政治生命价值的人生情感体验,也相对立体地呈现出他在自我私人生活领域的实际生存境况,从而成就稼轩词豪放与婉约并存的独特词风,凸显... 辛弃疾“文人”与“士大夫”双重身份的合流,使稼轩词既较好地表达了辛弃疾面向社会公共领域追求自我政治生命价值的人生情感体验,也相对立体地呈现出他在自我私人生活领域的实际生存境况,从而成就稼轩词豪放与婉约并存的独特词风,凸显辛弃疾“文人”身份的多元性。从“文人词”史上说,稼轩词在较好地继承词体创作“依声填辞”的传统上,通过拓展词的艺术容量和抒情功能,以及对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借鉴使用,不但完全打破诗词文体界限,确定词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文学地位,而且有效调和词体音乐性与文学性的矛盾,解决如何使用“词”这种旧形式来表达“志”范畴的新内容这个影响文人词发展走向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稼轩词既是宋代历史社会文化关系总和的一种文学表征,也进一步丰富了“词之为词”的文学本体多元特征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 文人词 稼轩词
下载PDF
《全明词》新补5家41首
15
作者 周明初 周少清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54-59,共6页
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明代诗文集珍本丛刊》240册收录稀见珍本明代诗文别集353种,其中许多别集中的词作并未被《全明词》及《补编》收录。现将此丛书所收别集中辑得的明代5位词人的41首词作整理公布,凡《全明词》及《补编》未及... 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明代诗文集珍本丛刊》240册收录稀见珍本明代诗文别集353种,其中许多别集中的词作并未被《全明词》及《补编》收录。现将此丛书所收别集中辑得的明代5位词人的41首词作整理公布,凡《全明词》及《补编》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字号、里籍、科第、仕历、著述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明词》 明别集 续补
下载PDF
“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词英译述评
16
作者 杨彬 颜海峰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3-44,111,共13页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宋代词人的杰出代表辛弃疾成果丰硕,风格独特,具有重要的对外译介价值。文章综述了中外译者英译辛弃疾词的历史,讨论了不同译者翻译辛词的策略,指出辛词翻译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国古典...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宋代词人的杰出代表辛弃疾成果丰硕,风格独特,具有重要的对外译介价值。文章综述了中外译者英译辛弃疾词的历史,讨论了不同译者翻译辛词的策略,指出辛词翻译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国古典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辛弃疾 英译 中国古典文学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词学思想探析
17
作者 高明峰 魏蓝婷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四库全书总目》的词学思想主要涉及词之体格、音律、审美等。对词体的认识,《总目》将词体来源与文体演变的理论结合起来,认为词体品格卑微。通过推崇合律之词和依照词律进行校勘,《总目》体现出合辙入律的词学思想。在对词家词作的... 《四库全书总目》的词学思想主要涉及词之体格、音律、审美等。对词体的认识,《总目》将词体来源与文体演变的理论结合起来,认为词体品格卑微。通过推崇合律之词和依照词律进行校勘,《总目》体现出合辙入律的词学思想。在对词家词作的评价中,《总目》流露出清雅婉转的审美思想。三者统一于传统的诗教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词学思想 体格 音律 审美
下载PDF
口传艺术“楚调唐音”歌吟词的音声意韵研究
18
作者 江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94-99,共6页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是我国传统吟诵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诗歌同体”“诗以歌传”是中国文学一个独特而又漫长的文化景观。歌吟的古雅音韵在世代传薪中建构了其特有的声音景观和审美意趣,通过以词为载体的歌吟音...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是我国传统吟诵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诗歌同体”“诗以歌传”是中国文学一个独特而又漫长的文化景观。歌吟的古雅音韵在世代传薪中建构了其特有的声音景观和审美意趣,通过以词为载体的歌吟音乐形态的分析,探寻歌吟中词的吟唱规律及其音声意韵的艺术观念,以丰富传统吟诵音乐形态的地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传艺术 “楚调唐音”歌吟 音乐形态 音韵
下载PDF
新旧之间:吴梅在现代词学演化中的地位与意义
19
作者 曲晟畅 朱惠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5-101,共7页
吴梅是现代词曲大家,最早进入大学开设词曲类课程。传统填词与现代研究的交汇,使得吴梅的词学呈现出“新旧之间”的状态,这体现在授课内容、教材体例和批评观点上。吴梅在课上教授学生填词的基本知识,同时提供“词曲合并研究”“通代词... 吴梅是现代词曲大家,最早进入大学开设词曲类课程。传统填词与现代研究的交汇,使得吴梅的词学呈现出“新旧之间”的状态,这体现在授课内容、教材体例和批评观点上。吴梅在课上教授学生填词的基本知识,同时提供“词曲合并研究”“通代词史观”等基于填词法形成的研究思路。《词学通论》在形式上与传统词话、词选相似,但在“历代词概论”部分又接近于现代词史的论述,可见吴梅将传统词学资源转化为现代词学研究。吴梅在词学批评上承袭常州词派的比兴寄托,却与当时的“四声词”“梦窗热”保持一定的疏离。这种“新旧之间”的状态,是词学由传统批评向现代研究过渡的初始阶段,也是现代词学的起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梅 《词学通论》 词曲合并 现代词学
下载PDF
南京诗词文学地理数据集
20
作者 白天祎 胡迪 +2 位作者 杜晓晗 严金洁 顾思缘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409-426,共18页
诗词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南京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南京作为描写对象的诗词数量众多,挖掘诗词中蕴含的文学和地理信息对南京历史文化和文学地理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全唐诗》《全宋词》... 诗词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南京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南京作为描写对象的诗词数量众多,挖掘诗词中蕴含的文学和地理信息对南京历史文化和文学地理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全唐诗》《全宋词》《元明清诗鉴赏辞典》和《元明清词鉴赏辞典》等书籍为数据源,选取写作时间为唐朝至清朝,描写地点为南京的诗词,整理和提取了诗词中的作者生平、诗词体裁、题材、描写地、文学景观和景观要素等文学和地理信息,构建了南京诗词文学地理数据集。本数据集可为南京历史文化和文学地理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 诗词 南京 数据共享 历史G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