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and role of environment factors in a deep subtropical reservoir 被引量:5
1
作者 LI Lei LI Qiuhua +3 位作者 CHEN Jing'an WANG Jingfu JIAO Shulin CHEN Fengfeng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761-771,共11页
Phytoplankton and environment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in 2015 and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ir driving factors in Wanfeng Reservoir. Seven... Phytoplankton and environment factors were investigated in 2015 and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ir driving factors in Wanfeng Reservoir. Seventeen functional groups(B, D, E, F, G, J, Lo, MP, P, S1, T, W1, W2, X1, X2, Xph, Y)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34 species. The dominant groups were: J/B/P/D in dry season, X1/J/Xph/G/T in normal season and J in flood season.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ranged from 5.33×10~4 cells/L to 3.65×10~7 cells/L, with the highest value occurring in flood season and lowest in dry season. The vertical profi le of dominant groups showed little differentiation except for P, which dominated surface layers over 20 m as a result of mixing water masses and higher transparency during dry season. However, the surface waters presented higher values of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than other layers, possibly because of greater irradiance. The significant explaining variables and their ability to describ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RDA diff ered seasonally as follows: dry season, NH4-N, NO_3-N, NO_2-N, TN:TP ratio and transparency(SD); normal season, temperature(WT), water depth, TN, NH4-N and NO_3-N; flood season, WT, water depth, NO_3-N and NO_2-N. Furthermore, nitrogen, water temperature, SD and water depth were significant variables explaining the variance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when datasets included all sampl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ater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hydrology were important i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dynamics, and nitrogen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phosphorus in modifying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Seasonal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growth strategy driving factors wanfeng reservoir
下载PDF
岩溶峡谷型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及污染评价——以万峰水库为例
2
作者 杨柳英 焦树林 +3 位作者 王磊 李银久 李娟 韦宗校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1143,I0018,共14页
开展岩溶峡谷型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影响因素及污染风险研究,对区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典型岩溶峡谷型水库——万峰水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基础上,识别沉积物磷形态空间分异影响... 开展岩溶峡谷型水库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影响因素及污染风险研究,对区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典型岩溶峡谷型水库——万峰水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基础上,识别沉积物磷形态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并进行磷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沉积物总磷(TP)含量为79.37~438.04 mg/kg,无机磷(IP)占比为73.26%~78.84%,IP是沉积物磷的主要赋存形态。铁铝结合态无机磷(Fe/Al-Pi)含量为16.86~91.82 mg/kg,是IP的主要赋存形态;弱吸附态有机磷(H_(2)O-Po)含量为0.27~8.03 mg/kg,是有机磷(OP)的主要赋存形态。(2)残渣态磷(Res-P)、弱吸附态无机磷(H_(2)O-Pi)、钙结合态无机磷(Ca-Pi)、潜在活性无机磷(NaHCO_(3)-Pi)、Fe/Al-Pi是TP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沉积物的厚度对于TP具有多重作用,与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显著。(3)生物有效性磷(BAP)含量为66.97~201.46 mg/kg,占TP的55.6%~59.6%;磷污染指数均值为0.53,生物有效性指数均值为0.81。表明沉积物磷污染程度整体为轻度污染,但仍存在潜在的内源磷污染上覆水体风险。建议岩溶峡谷型水库在控制外源磷输入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内源磷的管理,以降低内源磷释放污染上覆水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磷形态 污染评价 生物有效性磷 岩溶峡谷型水库 万峰水库
下载PDF
两座高原水库蓝藻群落结构与微囊藻毒素的分布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丽丽 李秋华 +2 位作者 滕明德 刘送平 张明时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8-1074,共7页
为了了解贵州高原水库蓝藻群落组成特征和微囊藻毒素分布,于2009年10月对贵州高原2座水库——万峰湖和百花湖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万峰湖以蓝藻为主要优势藻,蓝藻中的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sp.)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丰度在13.05... 为了了解贵州高原水库蓝藻群落组成特征和微囊藻毒素分布,于2009年10月对贵州高原2座水库——万峰湖和百花湖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万峰湖以蓝藻为主要优势藻,蓝藻中的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sp.)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丰度在13.05×104~55.80×104 cells.L-1之间,蓝藻的丰度值占到了总量的82.55%,6个采样点中有3个(大坝、野鸭滩和革布)检出了微囊藻毒素MC-RR,且有1个点(革布)质量浓度超标,另外3个点(坝艾、坝达章和九里堡)未检出;百花湖以蓝藻、绿藻和硅藻共同构成优势藻,蓝藻中的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是主要优势藻,浮游植物丰度在6.16×104~65.00×104 cells.L-1之间,蓝藻的丰度值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为33.25%,3个采样点(大坝、岩脚寨和码头)均未检出微囊藻毒素。形成2个高原水库蓝藻群落结构和微囊藻毒素分布差异的原因可能是:2个水库中氮、磷营养盐水平不同引起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不同,进而导致了微囊藻毒素的分布出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群落结构 微囊藻毒素 万峰湖 百花湖
下载PDF
贵州高原水库冬季浮游植物中汞及甲基汞分布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秋华 高廷进 +6 位作者 孟博 闫海鱼 商立海 冯新斌 刘送平 张垒 何天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为了解贵州高原水库浮游植物中汞和甲基汞的分布特征及浮游植物对汞及甲基汞的富集特点,于2012年12月对贵州省的5座高原水库中浮游植物和汞形态进行采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贵州高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主要是由硅藻组成,5座水库浮游... 为了解贵州高原水库浮游植物中汞和甲基汞的分布特征及浮游植物对汞及甲基汞的富集特点,于2012年12月对贵州省的5座高原水库中浮游植物和汞形态进行采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贵州高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主要是由硅藻组成,5座水库浮游植物丰度有明显差异.百花湖大坝处浮游植物丰度最高,为29.05×104cells/L;三板溪水库浮游植物丰度最低,仅为0.49×104cells/L.浮游植物中总汞和甲基汞的浓度分别在29.29~277.07 ng/g和1.12~10.93 ng/g之间,总汞含量以百花湖岩脚寨最高,甲基汞含量以百花湖大坝最高.总汞和甲基汞在浮游植物中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在1.42×104~9.78×104和3.10×104~4.43×105之间.在浮游植物富集无机汞及甲基汞的系数中,百花湖中浮游植物对无机汞生物富集系数最高,而红枫湖中浮游植物对甲基汞的生物富集系数最高.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不同对汞及甲基汞的生物富集有影响.浮游植物中的总汞与水体中的总汞、甲基汞和溶解态甲基汞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浮游植物中的甲基汞与水体中的总汞及甲基汞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甲基汞在浮游植物中富集不是简单的吸收,存在着影响甲基汞在浮游植物中富集的其它因素.浮游植物中的甲基汞与水体富营养化环境因子(透明度、总氮、硝氮)均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不同对浮游植物中的甲基汞浓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甲基汞 高原水库 阿哈水库 百花湖 红枫湖 万峰湖 三板溪水库
下载PDF
万峰湖水体浮游植物调查及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15
5
作者 杨文丽 夏品华 +2 位作者 李惠男 丁超 葛皓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1期41-45,共5页
通过2016年枯水期和丰水期对万峰湖水库浮游植物及水质理化指标采样分析,并应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其水质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万峰湖枯水期主要以硅藻为主,丰水期以绿藻和甲藻占优势;水体水质处于中营养化状态。相关性分析表明... 通过2016年枯水期和丰水期对万峰湖水库浮游植物及水质理化指标采样分析,并应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其水质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万峰湖枯水期主要以硅藻为主,丰水期以绿藻和甲藻占优势;水体水质处于中营养化状态。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丰度在枯水期与各理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在丰水期与DO、TP呈正相关,与IMn、Chla呈显著正相关。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TN、SD和pH值是影响该水域浮游植物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且CCA排序图较好显示了浮游植物分布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富营养化 典范对应分析 万峰湖
下载PDF
贵州省万峰湖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集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量 秦松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B07期130-132,共3页
采用多学科的综合性集成技术是治理万峰湖水体面源污染的根本措施。通过技术的实施,使人畜粪便基本得到有效处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化肥、农药施用量及作物秸秆利用更趋合理,网箱养鱼方式的转变使饲料过量投放得到有效控... 采用多学科的综合性集成技术是治理万峰湖水体面源污染的根本措施。通过技术的实施,使人畜粪便基本得到有效处理,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化肥、农药施用量及作物秸秆利用更趋合理,网箱养鱼方式的转变使饲料过量投放得到有效控制,水体污染风险显著降低。农民的经济及生态效益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峰湖 农业面源污染 综合防治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