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钱穆诠释阳明学的学思历程
1
作者 李亚奇 Wang Xiaonong(译) 《孔学堂》 CSSCI 2024年第2期84-99,189-198,共26页
作为国学大师,钱穆在史学和文化学方面成就显著。因其晚年著述《朱子新学案》影响很大,学者们也较多地关注到他的朱子学诠释。然而,学界却对其阳明学诠释关注甚少。通过对钱穆原始文本、佚文和书信的考证,我们找到了钱穆诠释阳明学思想... 作为国学大师,钱穆在史学和文化学方面成就显著。因其晚年著述《朱子新学案》影响很大,学者们也较多地关注到他的朱子学诠释。然而,学界却对其阳明学诠释关注甚少。通过对钱穆原始文本、佚文和书信的考证,我们找到了钱穆诠释阳明学思想转变的关键点,并根据这些转折点重新划分了钱穆诠释阳明学的学思历程,即1937年之前的赞赏阶段、1937年到1960年的反思阶段和1960年之后的批评与重构阶段。在这三段学思历程中,钱穆以历史文化视角安放了阳明与朱子在儒学史中的位置,并构建了统一中国人文传统和西方科学知识、绾合“心知情慧”和“物理事变”的文化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王阳明 阳明学 学思历程
下载PDF
汉代以后西王母信仰的道教化演变 被引量:7
2
作者 汪小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10,共8页
汉代的西王母信仰有两个体系,一个是上层社会接受的仙化西王母,是长生神体系;一个是中下层社会传播的神化西王母,是至上神体系。汉代以后,这两个体系的传播走向逐渐道教化。在道教化的进程中,神化西王母更多的是在上层社会发展,是官方... 汉代的西王母信仰有两个体系,一个是上层社会接受的仙化西王母,是长生神体系;一个是中下层社会传播的神化西王母,是至上神体系。汉代以后,这两个体系的传播走向逐渐道教化。在道教化的进程中,神化西王母更多的是在上层社会发展,是官方道教化的走向;仙化西王母更多的是在中下层社会发展,是民间道教化的走向。与此同时,西王母的居住地昆仑山向符号化方向发展。梳理西王母信仰的两个走向与符号化的主要脉络,可以说明道教对西王母信仰所进行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以后 西王母 道教化 仙化 神化 昆仑山符号化
下载PDF
西王母神话:女神文明的中国遗产 被引量:10
3
作者 叶舒宪 《百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4-20,共7页
以多重证据法发掘神话背后的历史信息,探考西王母神话中两大要素与华夏史前文化大传统的渊源关系,即女神崇拜和美玉崇拜(拜物教),还原欧亚大陆史前"女神文明"大背景,解析夏商周三代以来地域文化兴衰更替的线索,说明玉山与玉... 以多重证据法发掘神话背后的历史信息,探考西王母神话中两大要素与华夏史前文化大传统的渊源关系,即女神崇拜和美玉崇拜(拜物教),还原欧亚大陆史前"女神文明"大背景,解析夏商周三代以来地域文化兴衰更替的线索,说明玉山与玉胜形象发生的考古实物原型,揭示后起的儒家河图洛书新神话系统如何继承和改造美玉崇拜、排斥和遮蔽女神崇拜,使西王母形象被道教接纳和再造,削弱其独立女神的地位,匹配男性神祇东王公或玉皇大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王母 昆仑玉山 戴胜 玉版 河图
下载PDF
民间文学志系列之一:新疆阜康西王母神话传说志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新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67-75,共9页
新疆阜康西王母神话传说志,是用民间文学志叙事四面体的方法呈现民间文学文本的结构形态特征和"意识形态"意义的文体实践。新疆阜康西王母神话传说以《山海经》时代的神话内容为源头,以周穆王西巡瑶池会见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为... 新疆阜康西王母神话传说志,是用民间文学志叙事四面体的方法呈现民间文学文本的结构形态特征和"意识形态"意义的文体实践。新疆阜康西王母神话传说以《山海经》时代的神话内容为源头,以周穆王西巡瑶池会见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为主体内容,同时还融汇了新疆阜康历史风物;形成了以阜康市为中心,辐射东西周边县域的西王母神话传说圈。西王母神话传说文本的结构形态呈现出的"惩罚与拯救"的理性特征与叙述秩序的结构,依然有效地勾连着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呈现隐蔽在讲述者、文本、听众和研究者对神话的记忆、讲述、构造与想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志 阜康西王母神话传说 叙事四面体 结构形态研究 意义研究
下载PDF
略论汉、宋铜镜纹饰中的西王母故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道广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78-82,共5页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汉代铜镜和石画像中经常出现。宋代铜镜纹饰之中也曾有过这一形象,然而其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均有所不同。西王母故事并非自宋代流传而来,所以人们一般都不熟悉宋镜中的西王母形象。本文试图指...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汉代铜镜和石画像中经常出现。宋代铜镜纹饰之中也曾有过这一形象,然而其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均有所不同。西王母故事并非自宋代流传而来,所以人们一般都不熟悉宋镜中的西王母形象。本文试图指出这一故事的思想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西王母 略论 人物 形象 宋代 中国神话 铜镜 纹饰 画像
下载PDF
从神话女神到道教女仙——论西王母形象的演变 被引量:5
6
作者 罗燚英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1-28,共8页
从先秦到唐代,西王母信仰已随着人们崇奉她的方式而经历了多次转变,特别是六朝时期,在道教神学体系中,西王母从神话女神到道教女仙的重要转变,不仅是西王母信仰的重要发展,也是道教构建其女仙谱系的基础。唐末杜光庭《墉城集仙录》总结... 从先秦到唐代,西王母信仰已随着人们崇奉她的方式而经历了多次转变,特别是六朝时期,在道教神学体系中,西王母从神话女神到道教女仙的重要转变,不仅是西王母信仰的重要发展,也是道教构建其女仙谱系的基础。唐末杜光庭《墉城集仙录》总结了六朝以来的西王母道教形象演变,对西王母信仰和道教神学体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王母 神话女神 道教女仙 形象演变
下载PDF
论“西王母所居之昆仑山”即湖南雪峰山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行易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67-77,共11页
现代考古学、分子人类学、天文学及植物分布规律表明,西王母神话源头在南方,南岭及岭南地区即《山海经》所说的"都广之野",湖南雪峰山即神话中的昆仑山,湖南洪江高庙遗址为神话昆仑山的宗教文化中心和西王母祭坛。高庙遗址出... 现代考古学、分子人类学、天文学及植物分布规律表明,西王母神话源头在南方,南岭及岭南地区即《山海经》所说的"都广之野",湖南雪峰山即神话中的昆仑山,湖南洪江高庙遗址为神话昆仑山的宗教文化中心和西王母祭坛。高庙遗址出土文物亦证明:所谓昆仑神话,其实是中国的一段实际存在的上古史,据此中华文明史可追溯到7800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昆仑山 雪峰山 西王母 中华文明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论王渔洋诗学辨正 被引量:1
8
作者 门庭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86,共3页
《四库全书总目》既是中国古典目录巨制,又是一部文学批评史纲。惟规模浩大,不免疏误。如有的提要,或评论偏颇、论断有误;或主观臆测,泛而不切等。对此应精审考察,予以辨正。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王渔洋 诗学 辩正
下载PDF
《穆天子传》与西周社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周穆王时是西周社会发展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穆天子传》一书为我们保留了许多关于此时期社会状况的有关资料。根据《穆天子传》及其他诗书铭文资料 ,可以看出 ,穆王前少有“天子”之称 ,穆王起称周王为“天子”则开始普遍化 ;... 周穆王时是西周社会发展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穆天子传》一书为我们保留了许多关于此时期社会状况的有关资料。根据《穆天子传》及其他诗书铭文资料 ,可以看出 ,穆王前少有“天子”之称 ,穆王起称周王为“天子”则开始普遍化 ;穆王前周人有美号而少有死谥 ,穆王时开始死而后谥 ,以后渐趋普及 ,成为周人特色 ,爵礼之制也在此时完善 ;穆王前 ,周人在社交场合不见赋诗寓意之举 ,穆王时赋诗酬唱则正在成为一时风气。可以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文化 《穆天子传》 周穆王 西周社会 社会变迁
下载PDF
穆木天王独清早期诗论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派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四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0-93,共4页
穆木天、王独清的“纯粹诗歌”理论主要包括诗的“纯粹性”、“统一性”、“持续性”;“诗的思维术”;“诗的文章构成法”等内容。诗的“纯粹性”主要是指诗歌形式的“纯粹性”;诗的“统一性”是说一首诗所表现的内容要单纯、完整;... 穆木天、王独清的“纯粹诗歌”理论主要包括诗的“纯粹性”、“统一性”、“持续性”;“诗的思维术”;“诗的文章构成法”等内容。诗的“纯粹性”主要是指诗歌形式的“纯粹性”;诗的“统一性”是说一首诗所表现的内容要单纯、完整;诗的“持续性”是说一首诗所表现的内容应该是连续的和延续的;“诗的思维术”是指诗的思维方式;“诗的文章构成法”是指诗歌创作中所使用的“暗示”手法和“‘色'‘音'感觉的交错”。穆木天、王独清的诗论明显地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诗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木天 王独清 纯粹诗歌 法国象征主义诗派
下载PDF
武王《武》乐及其文化渊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国安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9-174,共6页
以《牧誓》难题、文王舞阵之谜的破译为突破口,结合现代天文历史年代学研究的有关成果,通过对《国语》伶洲鸠论“七律”语的细致解读,澄清了“牧野阵法”、“文王舞阵”、《武》乐三者相互关联的历史真相,揭示了存在于其中的文化意味;... 以《牧誓》难题、文王舞阵之谜的破译为突破口,结合现代天文历史年代学研究的有关成果,通过对《国语》伶洲鸠论“七律”语的细致解读,澄清了“牧野阵法”、“文王舞阵”、《武》乐三者相互关联的历史真相,揭示了存在于其中的文化意味;《武》乐之舞容、曲调也相应得到了具体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乐 《牧誓》难题 文王舞阵 伶洲鸠
下载PDF
《本草纲目拾遗》引王周“金盘草”之本草考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青华 张水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考证王周《金盘草》诗中所述金盘草之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植物名称、分布生境以及药性功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金盘草》诗中之金盘草与小檗科植物八角莲及六角莲相吻合。[结论]王周《金盘草》... [目的]考证王周《金盘草》诗中所述金盘草之基原。[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植物名称、分布生境以及药性功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金盘草》诗中之金盘草与小檗科植物八角莲及六角莲相吻合。[结论]王周《金盘草》诗中所述金盘草之基原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Dysosmaversipellis(Hance)M.Cheng ex Ying或六角莲Dysosma pleiantha(Hance)Wo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盘草 八角莲 六角莲 王周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考证
下载PDF
附魅、祛魅和返魅:昙阳子传记形象的历史演变——从王世贞《昙阳大师传》说去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宏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4-191,共8页
昙阳子形象建构是一场文化权利的争夺。王世贞、王锡爵以昙阳子种种灵异事件为契机,意图通过昙阳子信仰体系的建构以维系他们日益下降的世俗地位,为此展开了对昙阳子的一系列"附魅"活动。二王氏的政敌张居正、徐学谟等力图破... 昙阳子形象建构是一场文化权利的争夺。王世贞、王锡爵以昙阳子种种灵异事件为契机,意图通过昙阳子信仰体系的建构以维系他们日益下降的世俗地位,为此展开了对昙阳子的一系列"附魅"活动。二王氏的政敌张居正、徐学谟等力图破坏他们对这一新信仰体系的建构,以消除二王氏的社会影响,为此对昙阳子进行了一系列"祛魅"举措。在昙阳子两种形象的建构过程中,激烈的文化权利之争随着世俗权利的强行介入而暂时消歇,然而附着在昙阳子形象上的文化意义却在历史空间中不断流动,"附魅"与"祛魅"彼此纠缠在一起,同时因权利场域之外的第三者或属于另外场域的民间出于探求本相之目的而赋予昙阳子"返魅"意义,从而使昙阳子形象的建构愈显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世贞 昙阳子 《昙阳大师传》 《牡丹亭》
下载PDF
西王母神话在旅游语境中的转化——以天山天池景区为例
14
作者 吴新锋 刘蓓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9,共9页
西王母神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新疆天池景区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在文旅景区的打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以联结现实景观与神话传说。景区通过景观叙事、全域旅游文化建设、导游词中引用神话3种方式对神话进行重述,呈现了西王... 西王母神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新疆天池景区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在文旅景区的打造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以联结现实景观与神话传说。景区通过景观叙事、全域旅游文化建设、导游词中引用神话3种方式对神话进行重述,呈现了西王母神话的流传形态及现代展演状况。研究通过梳理、归纳西王母神话中西王母的形象特征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分析阜康天池风景区中以西王母为文化符号进行的景观再造和文化重构现象,对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主义 西王母神话 遗产化 景观叙事
下载PDF
王阳明诗赋创作师法渊源——以新发现的王阳明三篇佚赋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忠 涂显镜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92-96,共5页
文章以新发现的王阳明三篇散佚赋为中心,通过对这三篇作品创作手法的探讨,基于王阳明这三篇佚赋与其他诗文的比对研究,探讨这三篇作品的创作时间、艺术特色,探寻王阳明前期诗赋创作有意追步杜牧、苏轼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 王阳明诗赋 创作 杜牧 苏轼
下载PDF
解“王莽九庙”建制之谜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崇文 《中原文化研究》 2021年第6期71-77,共7页
汉长安城城南发现的十二座建筑基址群,黄展岳先生判断为“王莽九庙”遗址,认为除王莽自定的九庙外,另外还增加了帝喾、田和、田建三庙,合为十二庙。顾颉刚先生认为多出的三座应是王莽自留庙及预留给后世子孙有功德者而为祖、宗之庙。王... 汉长安城城南发现的十二座建筑基址群,黄展岳先生判断为“王莽九庙”遗址,认为除王莽自定的九庙外,另外还增加了帝喾、田和、田建三庙,合为十二庙。顾颉刚先生认为多出的三座应是王莽自留庙及预留给后世子孙有功德者而为祖、宗之庙。王恩田先生则认为这组建筑群是王莽为西汉王朝所建的祖庙。从王莽尊崇的周代宗庙制度来分析,依照“三礼”记载的宗庙“昭穆”“迁祧”祭祀制度,顾颉刚先生的推断更为可信。而王莽之所以称“起九庙”而建十二座,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西汉王朝生前立庙但不称“庙”的传统,因此王莽在世之时不能宣称为自己立庙。这种生前立庙但不能称“庙”的现象,有汉以来就存在,是汉王朝的固有观念。而各基址“四向五室”的格局则源于西汉时期作为政治指导思想的五行宇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莽九庙 左昭右穆 祧庙
下载PDF
交汇游离、通达为一:北方王门学者穆孔晖的心学理路
17
作者 吕克军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0-25,共6页
穆孔晖是王阳明传授的第一个北方门生,他有深厚的理学背景。他对阳明心学核心概念“心”有初步体认,但对“良知”体认不深,对“知行合一”命题则基本未予探讨。其学术思想和阳明心学存在紧张关系和游离状态,对阳明心学的整个体系未能膺... 穆孔晖是王阳明传授的第一个北方门生,他有深厚的理学背景。他对阳明心学核心概念“心”有初步体认,但对“良知”体认不深,对“知行合一”命题则基本未予探讨。其学术思想和阳明心学存在紧张关系和游离状态,对阳明心学的整个体系未能膺服。他沿袭北方学术“朴实”特质,总括心、理、佛、道“大本皆同,特事不同”理念,试图融合心、理、佛、道。穆氏对心学有一定阐述,开启了东昌王门之传承,并力避阳明后学之流弊,对明后期东昌府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对心学在北方的传播功不可没。穆孔晖的心学理路反映出心学在北方传播的复杂精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孔晖 王阳明 心学理路 通达为一
下载PDF
王家台《归藏》与《穆天子传》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渊清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3,共5页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了《归藏》。王家台《归藏》举世瞩目,一些学者认为它就是商易。本文根据王家台《归藏》内容多出《穆天子传》本事的事实,认定王家台《归藏》必成书于《穆天子传》之后,属战国作品。本文还进一...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中出土了《归藏》。王家台《归藏》举世瞩目,一些学者认为它就是商易。本文根据王家台《归藏》内容多出《穆天子传》本事的事实,认定王家台《归藏》必成书于《穆天子传》之后,属战国作品。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学术史上的相关问题,以为类似王家台《归藏》的内容很可能在西晋汲冢所出书中就已经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台《归藏》 《穆天子传》 郭璞 汲冢书
下载PDF
中国诗文评“以意为主”说渊源考辨
19
作者 李国辉 《台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8-52,共5页
"以意为主"说是中国诗文评一个影响大、渊源早的理论,但自宋代以迄于今,人们对它的渊源问题一直存有误会。有人将"以意为主"说归之于曹丕,有人将其归为金代诗论家,也有人将其归为范晔和杜牧。本文联系书画理论,认... "以意为主"说是中国诗文评一个影响大、渊源早的理论,但自宋代以迄于今,人们对它的渊源问题一直存有误会。有人将"以意为主"说归之于曹丕,有人将其归为金代诗论家,也有人将其归为范晔和杜牧。本文联系书画理论,认为杜牧的"以意为主"说祖述卫夫人、王羲之的书论,而范晔的"以意为主"说则上承庄子和王弼等人的哲学理论。书论和哲学理论构成了"以意为主"说的两类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意为主 中国诗文评 范晔 杜牧 王羲之 渊源 考辨
下载PDF
王熙凤“三人木”的本文诠释
20
作者 李正学 《济宁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42-45,共4页
《红楼梦》第五回王熙凤册词中的"三人木",乃言王熙凤最终是被贾琏休弃了。原因在于她触犯了封建社会婚姻文化所规定的"七出"之条,这七条在前八十回叙事中都有明确的对应及落实。据此,王熙凤是一位弃妇典型,是对古... 《红楼梦》第五回王熙凤册词中的"三人木",乃言王熙凤最终是被贾琏休弃了。原因在于她触犯了封建社会婚姻文化所规定的"七出"之条,这七条在前八十回叙事中都有明确的对应及落实。据此,王熙凤是一位弃妇典型,是对古代"七出"婚姻文化的生动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王熙凤 三人木 七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