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见王渔洋家族史料《念祖约言》述考
1
作者 马振颖 魏恒远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2-58,共7页
《念祖约言》是明清山东新城王氏王渔洋家族鼎盛时期最为具体而原始的家训类著作,对于研究新城王氏的兴盛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林家骊教授论文对《大槐王氏日省格言录》进行细致解读,但称“《念祖约言》失传”,我们认为这种说法... 《念祖约言》是明清山东新城王氏王渔洋家族鼎盛时期最为具体而原始的家训类著作,对于研究新城王氏的兴盛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林家骊教授论文对《大槐王氏日省格言录》进行细致解读,但称“《念祖约言》失传”,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因撰此文,系统介绍传世本《念祖约言》的相关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祖约言》 新城王氏 王渔洋家族 家训 王之垣
下载PDF
严复“究心赵宋一代历史”观念探讨——兼论严复对王安石变法之态度
2
作者 余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4-41,共8页
严复曾对弟子熊育钖称其对中国历史的基本态度是“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这被认为是近代学界重新认识宋史独特价值的宣言。严复对宋史并无甚深造诣,但全面检讨他的相关著作可发现,他对王安石有着异乎寻常的关... 严复曾对弟子熊育钖称其对中国历史的基本态度是“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这被认为是近代学界重新认识宋史独特价值的宣言。严复对宋史并无甚深造诣,但全面检讨他的相关著作可发现,他对王安石有着异乎寻常的关注,不仅钟情于王安石诗词,还曾手批《荆公文集》,对王安石变法也有颇多论述。结合严复的相关文字,发现其所言“究心赵宋一代历史”主要指的是研究“王安石变法”,而这一“究心”既有“变法救亡”的现实关怀,又受到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反映出近代思想先驱严复将海外理论与中国历史现实相结合的社会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宋史研究 王安石变法 熊育钖
下载PDF
查慎行与王渔洋交游及相关诗史问题考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圣华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5,共7页
清初诗坛两大"代兴"人物查慎行、王渔洋的交游,关涉着一代诗史的发展演变,同时也关涉着南北诗学的交流与分野问題。作为新生代诗人的代表,查慎行、赵执信皆列名渔洋门下。慎行与渔洋的交谊善始善终,异于赵执信的"轶山左... 清初诗坛两大"代兴"人物查慎行、王渔洋的交游,关涉着一代诗史的发展演变,同时也关涉着南北诗学的交流与分野问題。作为新生代诗人的代表,查慎行、赵执信皆列名渔洋门下。慎行与渔洋的交谊善始善终,异于赵执信的"轶山左门庭"。缘此,《长生殿》风波后,"南查北赵"关系日疏。慎行崇尚诗酒风流、发为馆阁清音、参禅赋诗、喜好宋调,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渔洋的影响。但二人思想、学问、诗学、创作又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差异。就诗观与创作而言,查、王之间即有尚"风雅之遗"、"归于自然"与主"神韵"、"妙悟"之异,昌言"诗不分唐宋"与兼采唐宋之异,沿遗民诗余绪、发为寒士之调与倡立"清诗"、润饰太平之异等。其间对严羽"妙悟"说的取舍、扬抑,尤其集中体现了山左与两浙诗学的分野。慎行自建一帜,终不肯依附于"神韵"说,渔洋生前亦未将慎行目定为"代兴"人物。从渔洋到慎行的"代兴",反映了康熙诗坛盟权的转移以及清诗"正宗"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慎行 王渔洋 交游 代兴 分歧 诗史演变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论王渔洋诗学辨正 被引量:1
4
作者 门庭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86,共3页
《四库全书总目》既是中国古典目录巨制,又是一部文学批评史纲。惟规模浩大,不免疏误。如有的提要,或评论偏颇、论断有误;或主观臆测,泛而不切等。对此应精审考察,予以辨正。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王渔洋 诗学 辩正
下载PDF
从诗学实践看王渔洋诗学理念的转变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宝强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73-76,88,共5页
[摘键要]王渔洋诗学理念复杂而富于变化,经历过四个阶段的重要转变,对其详实考究才能真正理解王渔洋诗学理念的发展与"神韵说"的确立。诗学理念的转变是王渔洋诗学研究的本源问题,结合王渔洋的仕宦经历及具体丰富的诗学实践可... [摘键要]王渔洋诗学理念复杂而富于变化,经历过四个阶段的重要转变,对其详实考究才能真正理解王渔洋诗学理念的发展与"神韵说"的确立。诗学理念的转变是王渔洋诗学研究的本源问题,结合王渔洋的仕宦经历及具体丰富的诗学实践可知,其早年的诗学理念并非"神韵说",而是经历了由"博综该洽,兼采众长"转变为"重唐音,韵胜于才",继而转变为"越三唐而事两宋,唐宋兼取",直至康熙二十六年之后"神韵"理论才真正确立并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渔洋 诗学理念 诗学实践
下载PDF
王渔洋的《题辞》与余秋室的佳《序》——谈《聊斋志异》的“独创性原则” 被引量:1
6
作者 段启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9-91,共3页
渔洋老人为《聊斋志异》的《题词》,揭示了作品的"总体特征"。百年之后,余秋室之佳《序》,有如《题词》之注脚,全面而深刻的阐释、发挥了《题词》的思想,指出了《聊斋志异》何以"厌作人间语""爱听鬼唱时"... 渔洋老人为《聊斋志异》的《题词》,揭示了作品的"总体特征"。百年之后,余秋室之佳《序》,有如《题词》之注脚,全面而深刻的阐释、发挥了《题词》的思想,指出了《聊斋志异》何以"厌作人间语""爱听鬼唱时"。而这一点,作为《聊斋志异》的思想与艺术的"总体特征",正体现着文学的"独创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特征 独创性原则 王渔洋 余集(秋室)
下载PDF
《王渔洋事迹征略》商订和献疑 被引量:1
7
作者 陆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83-188,共6页
王士是清初文坛的领袖级人物 ,《王渔洋事迹征略》是有关其事迹迄今为止最有分量的专著。然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 ,亦存在一些与交游、唱和、评论等文学活动的考订系年密切相关的失误之处 。
关键词 王士ZHEN 《王渔洋事迹征略》 清初诗学 史实研究
下载PDF
王渔洋对博学鸿儒科之态度简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宇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1-55,共5页
康熙十八年博学鸿儒科考试,是清初文化征服的一大策略,对瓦解明遗民的精神抵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这次征诏,当时社会上颇有非议,王渔洋的言论就很有代表性。渔洋讥讽的对象主要是当时的明遗民,认为遗民应当守道自重,不宜轻易出山。
关键词 博学鸿儒 王渔洋 明遗民
下载PDF
王渔洋《十种唐诗选》选诗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宝强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4-48,共5页
"清初诗宗"王士禛《十种唐诗选》是依据他人选本(主要是唐人唐诗选本)删纂而成的一部综合性唐诗选本。在康熙四十七年该选便已"风行天下、供不应求",由于四库馆臣的偏见,该选逐渐被后世忽视。《十种唐诗选》价值巨... "清初诗宗"王士禛《十种唐诗选》是依据他人选本(主要是唐人唐诗选本)删纂而成的一部综合性唐诗选本。在康熙四十七年该选便已"风行天下、供不应求",由于四库馆臣的偏见,该选逐渐被后世忽视。《十种唐诗选》价值巨大,在选诗上也有鲜明特征。该选对唐人唐诗选本的选录略重于对(蜀)韦谷、(宋)姚铉两人选本的选录,对古体诗的选录略重于对近体诗的选录。整体上体现出王渔洋高超的鉴别能力,也反映出王渔洋自我的鉴定取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渔洋 《十种唐诗选》 选诗特征
下载PDF
王士祯的《渔洋诗话》及其“神韵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碧瑶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8-10,共3页
清初王士祯是大家所推重的一代宗匠。他标举所谓“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和“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的意境 ,也就是要求诗歌要清澄蕴籍含蓄 ,不可直写无余。王士祯对于做诗 ,有其鲜明的主张 ,这就是“神韵说”。他把神情韵味作为诗的最高... 清初王士祯是大家所推重的一代宗匠。他标举所谓“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和“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的意境 ,也就是要求诗歌要清澄蕴籍含蓄 ,不可直写无余。王士祯对于做诗 ,有其鲜明的主张 ,这就是“神韵说”。他把神情韵味作为诗的最高境界 ,以清澄妙远的神韵为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祯 《渔洋诗话》 “神韵说”
下载PDF
从史实中引绎思想——评蒋寅新著《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11
作者 罗时进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22-27,共6页
目前学术界对诗史的研究仍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过去研究有所不同的是 ,今天学者们似乎更重视文学史过程的研究 ,即沿着时间序列 ,走进文学事件和文学情境中去 ,把握诗史递进演变的脉搏 ,探求文学发展的深层本质。这体现出实证与理论兼... 目前学术界对诗史的研究仍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过去研究有所不同的是 ,今天学者们似乎更重视文学史过程的研究 ,即沿着时间序列 ,走进文学事件和文学情境中去 ,把握诗史递进演变的脉搏 ,探求文学发展的深层本质。这体现出实证与理论兼容 ,从史实中引绎思想的学术路向。蒋寅的《王渔洋与康熙诗坛》以沉潜邃密的“考古”式的工作为基础 ,在历史语境中展开诗史研究的学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寅 《王渔洋与康熙诗坛》 诗史研究 书评
下载PDF
论《唐贤三昧集》中的孟浩然诗
12
作者 董运庭 《北方论丛》 2004年第6期26-31,共6页
王渔洋根据他的“神韵”诗说选编的《唐贤三昧集》 ,精心结撰了一个分别以王维、孟浩然的为神韵诗头号、二号样板的盛唐诗歌体系 ,为我们进行王、孟诗歌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和阐释框架 ,为正确评价“神韵”说诗歌理论提供... 王渔洋根据他的“神韵”诗说选编的《唐贤三昧集》 ,精心结撰了一个分别以王维、孟浩然的为神韵诗头号、二号样板的盛唐诗歌体系 ,为我们进行王、孟诗歌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和阐释框架 ,为正确评价“神韵”说诗歌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参数。孟浩然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比王维诗更可爱 ,诗中画面更加朴拙 ,但在禅境诗方面却乏善可陈。诗禅相通的可信性和可行性是有限度的 ,“神韵”诗论和《唐贤三昧集》的选诗口径不能作为评价盛唐诗歌的唯一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贤三昧集 孟浩然诗 神韵 王渔洋
下载PDF
王渔洋唐诗选本研究述略
13
作者 刘宝强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72-75,共4页
王渔洋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诗坛圭臬",在乾隆年又获得追谥"文简"的殊荣,其学术影响极其广泛。王渔洋一生共编纂了四部唐诗选本,现存的有《十种唐诗选》《唐贤三昧集》及《唐人万首绝句选》三部(《神韵集》已佚)。王... 王渔洋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诗坛圭臬",在乾隆年又获得追谥"文简"的殊荣,其学术影响极其广泛。王渔洋一生共编纂了四部唐诗选本,现存的有《十种唐诗选》《唐贤三昧集》及《唐人万首绝句选》三部(《神韵集》已佚)。王渔洋这三部唐诗选本各具特色,在整个唐诗选学上具有重要地位,故而学界有必要对这三部唐诗选本作初步的了解与探寻,这对研究清代大家王渔洋的诗学体系有重要意义,对整个古代唐诗选学的研究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渔洋 唐诗选本 《十种唐诗选》 《唐贤三昧集》 《唐人万首绝句选》
下载PDF
褒贬皆从“切实”入——翁方纲论王士诗
14
作者 唐芸芸 《高教学刊》 2016年第1期191-192,共2页
翁方纲与王渔洋的"神韵"立异,推崇实学,认为诗歌当"切己言志",并以此作为诗歌评点的标准。他认为渔洋大部分诗作都"不切实",并爱作熟语,故而总体上呈现"少真"的情状。翁方纲对渔洋"诗中无... 翁方纲与王渔洋的"神韵"立异,推崇实学,认为诗歌当"切己言志",并以此作为诗歌评点的标准。他认为渔洋大部分诗作都"不切实",并爱作熟语,故而总体上呈现"少真"的情状。翁方纲对渔洋"诗中无人"的指摘是对"神韵"的有力反对。其实这正是因为二人的审美认同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方纲 王渔洋 不切 熟语
下载PDF
王渔洋本名“士禛”非“士祯”——《四库全书》所录非本名
15
作者 刘宝强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1-33,共3页
虽然《四库全书》著录王渔洋著述达到了三十一种之多,王渔洋也是《四库全书》中拥有著录条目最多的清代学者,但《四库全书》中著录的名字"士祯"却并非王渔洋本名。王渔洋作为清代康熙年间的"诗坛圭臬",其本名"... 虽然《四库全书》著录王渔洋著述达到了三十一种之多,王渔洋也是《四库全书》中拥有著录条目最多的清代学者,但《四库全书》中著录的名字"士祯"却并非王渔洋本名。王渔洋作为清代康熙年间的"诗坛圭臬",其本名"王士禛",后来经历了两次改名,先是在雍正帝时期因避"胤禛"之讳而改为"士正",后又被乾隆帝诏改为"士祯"。《四库全书》编纂于乾隆帝下此诏之后,因而《四库全书》录其名均为"士祯",但这并不是王渔洋的原名,这是学界有必要考证清楚之问题。尊重历史的真实,当今学界对王渔洋恢复真名进行研究更为妥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渔洋 士禛 士正 士祯 《四库全书》
下载PDF
《续金瓶梅》中的“王推官”即王渔洋考——兼论《续金瓶梅》成书于1661年
16
作者 刘洪强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61-64,共4页
《续金瓶梅》第53回有"扬州府王推官",从这个"王推官"的籍贯、仕历、才学,可断定这个"王推官"为清初著名诗人王渔洋(士禛)。丁耀亢、王渔洋还在1654年同时给张缙彦的诗集作过序,这段经历罕为人知,这样不... 《续金瓶梅》第53回有"扬州府王推官",从这个"王推官"的籍贯、仕历、才学,可断定这个"王推官"为清初著名诗人王渔洋(士禛)。丁耀亢、王渔洋还在1654年同时给张缙彦的诗集作过序,这段经历罕为人知,这样不但可以考见丁耀亢与王渔洋的关系,而且还证明了《续金瓶梅》成书于166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金瓶梅》 丁耀亢 王渔洋
下载PDF
王渔洋与明遗民诗人姜埰的交往
17
作者 张宇声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1-56,共6页
从有关资料看,王渔洋与姜埰有过一次交往,并由姜埰给王渔洋的赠诗,引出了清初批评王渔洋"清秀李于麟"的诗学话题;这一话题又与王渔洋后来对姜埰"遗命宣州"的批评有关。王渔洋对姜埰的批评,反映出王渔洋后期对明遗... 从有关资料看,王渔洋与姜埰有过一次交往,并由姜埰给王渔洋的赠诗,引出了清初批评王渔洋"清秀李于麟"的诗学话题;这一话题又与王渔洋后来对姜埰"遗命宣州"的批评有关。王渔洋对姜埰的批评,反映出王渔洋后期对明遗民诗人的日渐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渔洋 姜埰 明遗民
下载PDF
惠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考论
18
作者 周金标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42-46,共5页
王士禛是清初著名诗人,诗作有颇多学者为之笺注,《渔洋山人精华录》是一个重点。惠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长于史实、地理、名物方面的考证,注重当代人物的考察,体现了经学家严谨扎实的学风,代表了清代渔洋诗注的较高水平;而忽视文学... 王士禛是清初著名诗人,诗作有颇多学者为之笺注,《渔洋山人精华录》是一个重点。惠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长于史实、地理、名物方面的考证,注重当代人物的考察,体现了经学家严谨扎实的学风,代表了清代渔洋诗注的较高水平;而忽视文学艺术探索的缺陷,与惠氏讲究学问"根柢"的诗学观有关,也是乾隆时期集部注释的通病。《渔洋山人精华录》先后有金荣《笺注》和惠栋《训纂》问世,长期以来鲜有细致的对比研究,但金荣《笺注》在学术和学风方面均存在严重问题,因此价值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华录 王士禛 惠栋 金荣
下载PDF
比较分析王渔洋蒲松龄赵执信的三组七言律诗
19
作者 王光福 《淄博师专学报》 2009年第2期3-10,共8页
王渔洋、蒲松龄、赵执信是山东淄博境内清初时期的三大诗人。在七言律诗组诗的创作方面,他们都从唐朝杜甫的诗歌艺术中汲取了营养。王渔洋的《秋柳四首》,在用韵方面对杜诗《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曲江二首》等有所摹拟。蒲... 王渔洋、蒲松龄、赵执信是山东淄博境内清初时期的三大诗人。在七言律诗组诗的创作方面,他们都从唐朝杜甫的诗歌艺术中汲取了营养。王渔洋的《秋柳四首》,在用韵方面对杜诗《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曲江二首》等有所摹拟。蒲松龄的《九日同如水登高,时定甫欲北上》四首,其用韵情况完全不出杜诗《秋兴八首》。赵执信的《山行杂诗四首》,在用韵方面与杜诗关系不大,但在结构方面学习了杜诗。杜律单句末字能做到三声轮用,《秋柳四首》单句末字能做到两声轮用,《九日同如水登高,时定甫欲北上》单句末字能做到两声轮用并有三声轮用的,《山行杂诗四首》能做到两声轮用还有一声到底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王渔洋 赵执信 七律 组诗
下载PDF
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选诗特征与诗学思想考析
20
作者 刘宝强 《铜仁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7-21,共5页
《唐人万首绝句选》是清康熙年间"诗坛圭臬"王士禛(号王渔洋)编纂的最后一部唐诗选本(以下简称为"渔洋选本")。该选本是对赵宦光、黄习远本《万首唐人绝句》(以下简称为"赵黄选本")进行的删纂,对于清代... 《唐人万首绝句选》是清康熙年间"诗坛圭臬"王士禛(号王渔洋)编纂的最后一部唐诗选本(以下简称为"渔洋选本")。该选本是对赵宦光、黄习远本《万首唐人绝句》(以下简称为"赵黄选本")进行的删纂,对于清代诗学尤其是绝句领域的研究极有价值,故有必要通过对《唐人万首绝句选》的研读,弄清该选本的选诗特征与诗学思想。渔洋选本基本符合唐诗当时发展实情、以诗人诗作本身的造诣选诗。该选本虽选"四唐"之诗,以选录中晚唐诗人诗作偏多,但通过该选本对赵黄选本的删纂仍可窥见该选"略重盛唐"的诗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渔洋 《唐人万首绝句选》 选诗特征 诗学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