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邹平王家庄铜矿床成矿地球化学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军 徐兆文 +4 位作者 李海勇 刘苏明 杨小男 陆现彩 李红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6-476,共11页
王家庄铜矿床的矿化脉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16~566℃之间,均值为289℃;盐度介于7.2%~63.2%NaCleq,均值为21.1%NaCleq。流体的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O2。在均一温度为240~440℃区间内,出现了富气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富液相的... 王家庄铜矿床的矿化脉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16~566℃之间,均值为289℃;盐度介于7.2%~63.2%NaCleq,均值为21.1%NaCleq。流体的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O2。在均一温度为240~440℃区间内,出现了富气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富液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共存现象,以及加温后富气相包裹体均一到气相和同期富液相包裹体均一到液相的特征,表明成矿流体曾发生过沸腾作用;其中第一次发生于360~400℃,主要形成高温、高盐度含子晶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和高温、中盐度富液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及高温、低盐度富气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第二次发生于240~320℃,主要形成高—中温、高盐度的含子晶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和高—中温、中盐度富液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及高—中温、低盐度富气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之后主要形成富液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具有中低温和中盐度的特征。矿化脉石英中的δ18OH2O介于-1.14‰~1.79‰之间,均值为0.94‰;δD介于-63.70‰^-56.50‰之间,均值为-59.8‰;说明王家庄铜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后期混入大气降水。矿石矿物的δ34S变化于-8.80‰^-2.80‰之间,均值为-6.33‰。矿石矿物的n(206Pb)/n(204Pb)介于18.1684~18.3637之间,均值为18.2892;n(207Pb)/n(204Pb)介于15.5546~15.6342之间,均值为15.5777;n(208Pb)/n(204Pb)介于38.1286~38.4840之间,均值为38.2780。说明矿石具有贫重硫和富放射性成因铅的特征,硫、铅主要来源于深部,后期可能受到地壳物质或大气降水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成矿地球化学 成因机制 王家庄铜矿床
下载PDF
山东邹平碑楼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及H、O、S、Pb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浩 徐兆文 +4 位作者 刘苏明 陆现彩 陈伟 陈进全 王少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91,共9页
碑楼铜矿床矿化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58-385℃之间,均值为270℃;盐度介于2.74%-62.51%(NaCl)之间,均值为15.2%(NaCl);均一温度峰值分别为210-240℃和270-300℃,盐度峰值分别为5%-10%(NaCl)和55%-60%(NaCl)。成矿流体在250-38... 碑楼铜矿床矿化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58-385℃之间,均值为270℃;盐度介于2.74%-62.51%(NaCl)之间,均值为15.2%(NaCl);均一温度峰值分别为210-240℃和270-300℃,盐度峰值分别为5%-10%(NaCl)和55%-60%(NaCl)。成矿流体在250-380℃区间发生沸腾作用,分离出了富液相和富气相的中一高温低盐度的两相流体和含子晶的中一高温高盐度的三相流体;在250℃左右时,高盐度的三相流体基本消失,成矿流体逐渐均一成以富液相为主的中一低温低盐度流体。流体的气体组分主要是H2O,个别包裹体的气相中含有少量的CO2。矿化石英脉中的δ18OH2O介于1.26‰-7.24‰之间,均值为4.63‰;δD介于-89‰--69‰之间,均值为-76.67‰,表明碑楼铜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后期混入了大气降水。矿石矿物中黄铁矿的δ34S介于-2.8‰~-1.3‰之间,均值为-1.75‰;黄铜矿的δ34S介于1.02‰~2.12‰之间,均值为1.46‰。矿石矿物的206Pb/204Pb介于18.295-18.402之间,均值为18.349;207Pb/204Pb介于15.555-15.573之间,均值为15.564;208Pb/204Pb介于38.215-38.331之间,均值为38.273;说明矿石中的硫、铅可能主要来自于深源,后期受到上地壳物质和大气降水的混染。以上研究证明,碑楼铜矿床属于中一高温浅成斑岩型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H-O-S-Pb同位素 成矿机制 碑楼铜矿床 山东邹平
下载PDF
山东邹平王家庄铜矿铀及铂族元素矿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德平 刘鹏瑞 +3 位作者 迟乃杰 吕振生 舒磊 于雷亨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3-876,共14页
邹平王家庄铜矿是山东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产于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中,矿石物质组分复杂,以富含硫砷铜矿为特征,并伴有金矿化。通过显微镜下详细的矿石物质组分研究,结合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测试技术,在矿石中... 邹平王家庄铜矿是山东重要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产于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中,矿石物质组分复杂,以富含硫砷铜矿为特征,并伴有金矿化。通过显微镜下详细的矿石物质组分研究,结合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测试技术,在矿石中新发现了铀矿物及铂族元素矿物(PGM)。测试结果表明,铀矿物为铜砷铀云母,与孔雀石等铜的氧化物一起分布于矿体氧化带中;PGM为碲钯矿、黄碲铋钯矿等钯的碲化物,包裹于针硫铋铅矿中,粒度较小,成分复杂。结合矿床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成矿物质来源及铂族元素(PGE)和U的迁移富集机制。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矿床成因与地幔上隆、地壳减薄及深断裂活动有关。岩浆期后产生的富含金属络合物的高盐度热液对PGE和U的迁移富集起重要作用,隐爆作用造成的剧烈温压降低及气体散失、络合物分解是矿质聚集沉淀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邹平 斑岩铜矿 铂族元素矿物 铀族矿物 发现
下载PDF
山东邹平火山岩地区铜矿床成矿流体的形成、演化及成矿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苏明 徐兆文 +4 位作者 陆现彩 李海勇 王浩 杨小男 赵增霞 《地质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521-529,共9页
邹平地区与火山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铜矿床主要可划分为2种类型:一类为斑岩-火山角砾岩型,另一类为浅成低温热液型;代表性矿床分别为王家庄斑岩-火山角砾岩型铜(钼)矿床和南洞子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王家庄铜(... 邹平地区与火山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铜矿床主要可划分为2种类型:一类为斑岩-火山角砾岩型,另一类为浅成低温热液型;代表性矿床分别为王家庄斑岩-火山角砾岩型铜(钼)矿床和南洞子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王家庄铜(钼)矿床成矿流体的均一化温度和盐度偏高,出现了富气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富液相的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的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共存现象,加温后,富气相包裹体均一到气相,同期富液相包裹体均一到液相的特征,这表明成矿流体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曾发生过沸腾作用。南洞子铜(金)矿床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和盐度偏低,以上3种包裹体共存的现象不明显,说明成矿流体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沸腾作用不强。上述2类矿床矿化脉石英中的δ18O H2O-δD投影点飘离岩浆水范围,参照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证明邹平地区与火山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铜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后期混入大气降水。相比之下,浅成低温热液铜矿成矿流体中的大气降水混入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稳定同位素 形成与演化 铜矿 山东邹平
下载PDF
利用铅同位素研究山东邹平王家庄铜矿地气物质来源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洋 汪明启 +1 位作者 高玉岩 欧阳辉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3-27,共5页
铅同位素示踪是采用铅同位素作为示踪剂,根据有关岩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判断成矿物质来源。笔者利用铅同位素示踪地气物质来源,采用ICP-MS测试方法,对山东邹平王家庄斑岩铜矿区矿石、围岩、土壤等介质的铅同位素组... 铅同位素示踪是采用铅同位素作为示踪剂,根据有关岩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判断成矿物质来源。笔者利用铅同位素示踪地气物质来源,采用ICP-MS测试方法,对山东邹平王家庄斑岩铜矿区矿石、围岩、土壤等介质的铅同位素组成与地气样品铅同位素特征进行对比,发现矿体上方地气异常样品铅同位素组成与矿石中铅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表明地气异常样品中的铅主要来自深部矿体,且捕集剂空白和其他影响因素对地气异常样品中铅的干扰较小,其铅同位素组成更接近于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示踪 地气测量 斑岩铜矿 邹平王家庄
下载PDF
山东邹平贺家地区找矿潜力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祝德成 刘汉栋 +2 位作者 赵坤 曾庆斌 王晶晶 《地质学刊》 CAS 2014年第3期492-497,共6页
研究区位于邹平火山岩盆地,区内主要有会仙山断裂、青阳店断裂及铜崮子山断裂等,均为赋矿构造,发育多处铜矿,石英二长闪长岩是该区的主要含矿母岩。通过开展地质、深部地球化学测量和大功率激电中梯测量等工作,获取了该区物化探异常的... 研究区位于邹平火山岩盆地,区内主要有会仙山断裂、青阳店断裂及铜崮子山断裂等,均为赋矿构造,发育多处铜矿,石英二长闪长岩是该区的主要含矿母岩。通过开展地质、深部地球化学测量和大功率激电中梯测量等工作,获取了该区物化探异常的特性资料,并与周边铜矿进行资料对比,发现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深部地球化学测量 找矿潜力 山东邹平
下载PDF
山东邹平火山岩盆地铜多金属矿SHRIMP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鹏瑞 熊玉新 +3 位作者 马晓东 王奎峰 董延钰 李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21-1630,共10页
邹平火山岩盆地是山东省重要的铜多金属矿区之一,区内含有1套多旋回多期次的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已发现的铜矿床、矿化点均与晚期侵入杂岩体及次火山岩有关。为了查明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时代,采用SHRIMP同位素测定技术,对区内与铜多金... 邹平火山岩盆地是山东省重要的铜多金属矿区之一,区内含有1套多旋回多期次的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已发现的铜矿床、矿化点均与晚期侵入杂岩体及次火山岩有关。为了查明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时代,采用SHRIMP同位素测定技术,对区内与铜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侵入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获得王家庄铜矿床的赋矿围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128.8±0.8)Ma,盆地中部裂隙充填交代型铜金矿床的赋矿围岩环状二长岩岩墙的侵位年龄为(122.9±0.5)Ma;对王家庄铜矿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126.7±4)Ma及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128.2±0.8)Ma,代表了辉钼矿在流体中沉淀的时间。所获年龄数据准确地厘定了区内晚期岩浆活动及其矿化时限,表明王家庄杂岩体的侵位时间早于环状二长岩岩墙,其多金属矿化时间与成岩时间接近,岩体与矿化关系密切;而裂隙充填交代型铜矿的形成时间晚于环状二长岩岩墙,具有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所获得的年龄数据对于进一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邹平 铜矿 侵入岩 SHRIMP锆石U-PB年龄 辉钼矿RE-OS年龄
下载PDF
山东省邹平火山岩盆地铜矿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6
8
作者 曹秀华 赵法强 +4 位作者 邵长伟 刘红旗 于林松 臧凯 孙立业 《山东国土资源》 2010年第9期17-22,共6页
邹平地区是山东省内最主要的铜矿产地和成矿远景区,先后发现了王家庄铜矿和碑楼铜矿,构成了区内典型的次火山岩型矿床系列。该文通过搜集和研究邹平火山岩区以往多年的信息资料,并结合近几年的地质物化探工作及其找矿成果,初步建立了邹... 邹平地区是山东省内最主要的铜矿产地和成矿远景区,先后发现了王家庄铜矿和碑楼铜矿,构成了区内典型的次火山岩型矿床系列。该文通过搜集和研究邹平火山岩区以往多年的信息资料,并结合近几年的地质物化探工作及其找矿成果,初步建立了邹平火山岩盆地铜矿的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就下一步该区找矿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盆地 铜矿 地球物理 综合找矿模型 找矿方向 山东邹平
下载PDF
邹平火山岩盆地铜矿地质成因地球物理特征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聿军 汤立成 《山东国土资源》 2008年第9期19-23,27,共6页
邹平铜矿处于齐河-广饶深大断裂带南部的邹平火山岩盆地中,形成于破火山口火山通道充填的石英正长闪长岩岩颈中央上部,包括伟晶岩型铜矿和细脉浸染状斑铜矿床两种类型。前者矿体较小,但品位高;后者品位较低,但规模中等。含矿石英正长闪... 邹平铜矿处于齐河-广饶深大断裂带南部的邹平火山岩盆地中,形成于破火山口火山通道充填的石英正长闪长岩岩颈中央上部,包括伟晶岩型铜矿和细脉浸染状斑铜矿床两种类型。前者矿体较小,但品位高;后者品位较低,但规模中等。含矿石英正长闪长岩等密度小、磁性弱,故在火山岩系中呈现高背景重力场上的重力低和杂乱高磁场背景中的低负异常,即"重磁同低",且高极化。重磁同低异常区和高极化率异常带,是本区寻找铜矿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石英正长闪长岩 重磁同低 高极化率 火山岩盆地 山东邹平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反演软件在邹平-章丘火山岩区铜矿勘查激电测深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宏智 姚敏 吕小红 《山东国土资源》 2016年第8期74-77,共4页
在山东省邹平-章丘火山岩区铜矿勘查工作中,为了克服地形因素引起的假异常,使勘查成果接近实际地质情况,应用高密度电法反演软件RES2DINV软件进行了带地形的激电测深资料反演,结合地质资料及激电中梯资料,推断了低阻高极化异常体,经钻... 在山东省邹平-章丘火山岩区铜矿勘查工作中,为了克服地形因素引起的假异常,使勘查成果接近实际地质情况,应用高密度电法反演软件RES2DINV软件进行了带地形的激电测深资料反演,结合地质资料及激电中梯资料,推断了低阻高极化异常体,经钻探验证异常体为铜矿体引起。在地形复杂地区开展激电工作,可以应用此方法,减小预布验证钻孔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电测深 铜矿体 邹平章丘火山岩 山东省
下载PDF
山东邹平火山岩盆地王家庄—碑楼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常洪华 赵体群 +2 位作者 李亚东 冯启伟 耿安凯 《山东国土资源》 2021年第4期17-22,共6页
王家庄、碑楼铜矿床位于邹平火山岩盆地内,区内为山东重要的铜矿产地。在收集以往地质工作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王家庄铜矿床与碑楼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赋矿岩石、围岩、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等特征,分析了矿石中金属矿物与矿石... 王家庄、碑楼铜矿床位于邹平火山岩盆地内,区内为山东重要的铜矿产地。在收集以往地质工作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王家庄铜矿床与碑楼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赋矿岩石、围岩、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等特征,分析了矿石中金属矿物与矿石类型;对王家庄与碑楼铜矿的成矿期次与成矿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邹平火山岩主要经历了3次喷发与侵入活动,按空间分布位置分成外成矿带、中成矿带和内成矿带3个成矿带,王家庄与碑楼铜矿位于内成矿带,研究认为其形成于岩浆活动晚期。通过对比国内不同斑岩型铜矿含矿岩体岩石化学特征,发现王家庄岩体及碑楼岩体等都是形成斑岩铜矿的有利地段。通过对王家庄铜矿与碑楼铜矿的矿化蚀变标志研究,发现其蚀变以钾化、钾硅化、硅化等为主,指出研究区内侵入岩—潜火山岩钾化是铜、硫富集的重要蚀变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 火山岩盆地 铜矿 山东邹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