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斌与欧阳予倩抗战戏剧活动之比较
1
作者 张小霞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2-39,共8页
在全面抗战期间,梁斌和欧阳予倩以戏剧家的身份从事抗战文艺活动,在不同的抗战环境中呈现出发展的多样性。在组织活动方面,梁斌在极端条件下组织戏剧游击战,积极贡献于抗战事业,而欧阳予倩则在相对平稳的环境中倾向于上演高水准的多幕剧... 在全面抗战期间,梁斌和欧阳予倩以戏剧家的身份从事抗战文艺活动,在不同的抗战环境中呈现出发展的多样性。在组织活动方面,梁斌在极端条件下组织戏剧游击战,积极贡献于抗战事业,而欧阳予倩则在相对平稳的环境中倾向于上演高水准的多幕剧,强调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在创作方向上,抗战初期,两位戏剧家都投身于抗战宣传,但在后期,梁斌偏向为政治政策服务,而欧阳予倩则转向以人物为创作重点。民族化思潮之下,梁斌重视语言的大众化,而欧阳予倩更注重从戏曲传统中汲取资源。比较研究结果突显了两位戏剧家的独特艺术取向,同时反映了抗战时期戏剧发展的多样形态,为我们更深入理解抗战文化史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斌 欧阳予倩 抗战 戏剧 民族化
下载PDF
贵州抗战戏剧运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存良 何飞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9-62,共4页
抗战爆发后,贵州戏剧界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将戏剧作为唤起民众的有力武器,积极创作和演出救亡图存的戏剧,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文化大改造的戏剧运动,戏剧大众化、重视戏剧剧本、舞台实践改革等是贵州戏剧运动发生发展的重要表... 抗战爆发后,贵州戏剧界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将戏剧作为唤起民众的有力武器,积极创作和演出救亡图存的戏剧,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文化大改造的戏剧运动,戏剧大众化、重视戏剧剧本、舞台实践改革等是贵州戏剧运动发生发展的重要表现。蓬勃发展的贵州戏剧运动及时融入到了战时大后方抗战文化中,为抗战运动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戏剧运动 贵州 抗战文化
下载PDF
论曹禺的抗战戏剧观与创作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文平 李玉婷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56-65,共10页
曹禺抗战戏剧观的形成是抗战全面爆发后,身为知识分子的强烈时代责任感以及作为杰出戏剧家丰富的编剧、导剧与演剧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因时制宜的新变,也有一贯以来的坚守,更有坚守基础上的发展。他的抗战戏剧观在强调戏剧时代... 曹禺抗战戏剧观的形成是抗战全面爆发后,身为知识分子的强烈时代责任感以及作为杰出戏剧家丰富的编剧、导剧与演剧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因时制宜的新变,也有一贯以来的坚守,更有坚守基础上的发展。他的抗战戏剧观在强调戏剧时代性与宣传性的同时,亦重视艺术性,并努力追求戏剧表达的大众化。曹禺的抗战戏剧观及其创作实践激励和鼓舞了广大民众的抗战意志,为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成为以文艺服务于抗战的戏剧家的重要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抗战戏剧 戏剧观 创作实践 战时影响
下载PDF
郭沫若抗战史剧奉献的救国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鉴昌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0-33,共4页
既遵循艺术创造的规律,又强烈地干预现实,这是戏剧文学的神圣使命。郭沫若的抗战史剧,便具有这种优秀品格。它利用历史与现实的相似点,营构戏剧冲突,成功地表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三大政治任务,即外反侵略争国权,内反专制争民主,坚持... 既遵循艺术创造的规律,又强烈地干预现实,这是戏剧文学的神圣使命。郭沫若的抗战史剧,便具有这种优秀品格。它利用历史与现实的相似点,营构戏剧冲突,成功地表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三大政治任务,即外反侵略争国权,内反专制争民主,坚持抗争反投降。由此,郭剧称得上“艺术的抗日救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抗战史剧 内容 救国策略
下载PDF
中国“抗战戏剧”与民族意志、国家意识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戈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55-63,共9页
中国"抗战戏剧"是中华民族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是文化活动中民族意志、国家意识的聚焦和高光。在这背景下,对戏剧艺术乃至别的文学艺术样式的民族形式的关注、研讨和美学构建成为可能。抗战戏剧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 中国"抗战戏剧"是中华民族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是文化活动中民族意志、国家意识的聚焦和高光。在这背景下,对戏剧艺术乃至别的文学艺术样式的民族形式的关注、研讨和美学构建成为可能。抗战戏剧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贡献,居功至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戏剧 民族意志 国家意识 民族性底蕴
下载PDF
从审美解读到民族精神的建构——郭沫若对儒家文化的阐释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70,共7页
郭沫若一生崇儒,他对儒家文化精神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确立了原儒的基本精神为“动”的精神。从五四到抗战,郭沫若根据时代的需要,围绕儒家“动”的文化精神对儒家文化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释,其阐释体现了从审美解读到民族精神建构的轨迹。
关键词 郭沫若 原儒精神 民族精神 《女神》抗战历史剧
下载PDF
抗战时期重庆戏剧期刊的演进及其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唐海宏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8期105-110,共6页
作为传播戏剧的重要载体之一,抗战时期重庆的戏剧期刊见证了抗战戏剧创作、戏剧理论批评、抗战戏剧运动发展的全过程,在分布时段、编辑、作者、刊物的审美取向和内容上都具有鲜明的演进特点。可以说,抗战时期重庆戏剧期刊是同期全国戏... 作为传播戏剧的重要载体之一,抗战时期重庆的戏剧期刊见证了抗战戏剧创作、戏剧理论批评、抗战戏剧运动发展的全过程,在分布时段、编辑、作者、刊物的审美取向和内容上都具有鲜明的演进特点。可以说,抗战时期重庆戏剧期刊是同期全国戏剧发展演变最为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历史见证者,推动了戏剧运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化 戏剧期刊 戏剧创作
下载PDF
历史潜流中的戏剧力量——抗战戏剧刍议 被引量:1
8
作者 邱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19-824,共6页
抗战时期,在"文艺救国"的多重合奏中,戏剧担当了"文艺救国"的排头兵。戏剧以其自身的通俗性、形象性、直接性、广泛性,完成了"戏剧大众化"的伟大使命,并迎来了中国现代话剧大繁荣的"黄金时代"... 抗战时期,在"文艺救国"的多重合奏中,戏剧担当了"文艺救国"的排头兵。戏剧以其自身的通俗性、形象性、直接性、广泛性,完成了"戏剧大众化"的伟大使命,并迎来了中国现代话剧大繁荣的"黄金时代"。戏剧家们的责任担当与艺术炼化,突破了没有硝烟的戏剧现场,在华夏版图上唤醒了沉睡的国民意识,并铸成了历史的厚度与民族的文化积累。戏剧家们在坚持思想性及政治性的同时,从未放弃过戏剧的审美向度,也使得抗战戏剧收获了全方位的成熟。抗战戏剧不仅是一种文化方式的展演,更是国民灵魂的精神辉映,抗战戏剧中沉潜着时代的智慧与民族的力量,共同铸成了中华民族记忆中的永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抗战戏剧 戏剧家 民族记忆
下载PDF
战争政治:中国抗战戏剧研究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1
9
作者 韩传喜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1期9-11,84,共4页
"战争政治"即是对战争作政治化理解,强调战争背后的政治因素,以及战争给政治的其他层面带来的影响。抗战戏剧是20世纪中国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寓含着丰富复杂的战争政治因素,从"战争政治"视角对其进行整体考察和系... "战争政治"即是对战争作政治化理解,强调战争背后的政治因素,以及战争给政治的其他层面带来的影响。抗战戏剧是20世纪中国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寓含着丰富复杂的战争政治因素,从"战争政治"视角对其进行整体考察和系统研究意义重大,可以更为丰富地还原战争时代的政治环境,呈现抗战戏剧与战争、时代环境之间复杂的联系,有利于对抗战戏剧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战争政治"视角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这一视角时应尽量避免对抗战戏剧进行祛蔽与正名的同时,出现新的遮蔽与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戏剧 战争政治 文学地理 戏剧运动 创作转型 文化制度 政治文化 文学生态场域
下载PDF
抗战时期戏剧民族化实践与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明学 吴柄铄 《艺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抗战戏剧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文化运动。戏剧工作者在吸取西方戏剧养分的同时,对传统地方戏进行了改造,创编出许多新剧。抗战戏剧呈现出大众化、本土化和时代化的特征,走出了一条民族化的道路。上海成为戏剧民族化的起点,重庆文化城、桂... 抗战戏剧运动是一场群众性的文化运动。戏剧工作者在吸取西方戏剧养分的同时,对传统地方戏进行了改造,创编出许多新剧。抗战戏剧呈现出大众化、本土化和时代化的特征,走出了一条民族化的道路。上海成为戏剧民族化的起点,重庆文化城、桂林文化城、陕甘宁边区则是戏剧民族化实践及抗战戏剧运动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戏剧民族化 实践与发展
下载PDF
真诚演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好莱坞旧作——论《龙种》的神似兼谈当下抗日影视剧的“失神” 被引量:1
11
作者 卓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88,共8页
拍摄于1944年的好莱坞黑白电影《龙种》,改编自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的同名小说。这部表现南京大屠杀后中国抗日战争的影片在当时美国公映反应平平,如今中国观众却给予它诸多正面评价。因为《龙种》是如此"神似"中国,不但如... 拍摄于1944年的好莱坞黑白电影《龙种》,改编自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的同名小说。这部表现南京大屠杀后中国抗日战争的影片在当时美国公映反应平平,如今中国观众却给予它诸多正面评价。因为《龙种》是如此"神似"中国,不但如实地描画了抗战的历史图景,更重要的是精准到位地揭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心态、品性与文化。电影本体外围做到了与中国外形的最大接近,通过一系列电影本体核心要素的再度演绎,使影像文本得以神似。反观近几年中国自己所拍的成批抗日影视剧,丢失了自己文化的精气神,把抗战噱头化、娱乐化,其后果必然被观众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种》 抗日战争 神似 抗战剧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抗战广播剧文学的思想向度与诗意追求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家思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3-144,共12页
中国现代抗战广播剧文学具有重要的思想与艺术价值。从其书写的历史来看,伟大的抗日战争是由民众的呼号呐喊和中国共产党等党团组织积极倡导而推动政府最后正面主导的民族圣战;它一开始就高扬起民族团结、共同对敌的思想大旗,显示了强... 中国现代抗战广播剧文学具有重要的思想与艺术价值。从其书写的历史来看,伟大的抗日战争是由民众的呼号呐喊和中国共产党等党团组织积极倡导而推动政府最后正面主导的民族圣战;它一开始就高扬起民族团结、共同对敌的思想大旗,显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其揭示的精神动力来看,它是中国人民基于救亡使命,在世俗的家族伦理要求和民族国家的伦理规范的合力推动下展开的,形成了不怕牺牲、英勇抗敌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意志,这正是抗日战争最终能够以弱胜强的内在原因。它以精巧的构思和人性的书写突破了政治宣传的不足,显示了对诗意的追求,展示了艺术描写的深度,产生了较强的审美感染力。因此,中国现代抗战广播剧文学为中国现代文学增添了艺术新质,无论从政治宣传还是历史书写或者是艺术创新上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抗战广播剧 思想向度 诗意追求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戏剧宣传与动员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欣媛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戏剧活动,充分发挥了宣传动员、团结教育的作用,使戏剧成为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争取抗战胜利的有力武器。研究和探讨当年新四军戏剧宣传与动员,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新四...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戏剧活动,充分发挥了宣传动员、团结教育的作用,使戏剧成为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争取抗战胜利的有力武器。研究和探讨当年新四军戏剧宣传与动员,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新四军的抗战历史,进一步推动抗日战争史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新四军 戏剧 宣传
下载PDF
论晋察冀抗战戏剧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美生 马明杰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5年第6期100-105,共6页
抗日战争中,晋察冀的戏剧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民族解放为内容,以抗战为戏剧创作的题材,宣传党的抗战政策,把艺术的“组织和激励”功能寓于戏剧艺术这种“审美的形式”中,在创造、表演等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特色,成为中国戏剧史... 抗日战争中,晋察冀的戏剧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民族解放为内容,以抗战为戏剧创作的题材,宣传党的抗战政策,把艺术的“组织和激励”功能寓于戏剧艺术这种“审美的形式”中,在创造、表演等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特色,成为中国戏剧史上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 戏剧 抗日战争
下载PDF
论田汉战时戏剧思想及成就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76-80,共5页
中华民族在危难的时刻选择了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戏剧作为激励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抗战八年,中国的戏剧力量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得以最壮烈的释放。“戏剧与抗战”早已以一种共生的姿态贯穿田汉每一次可圈可点的戏剧活动与艺术实践当中。... 中华民族在危难的时刻选择了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戏剧作为激励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抗战八年,中国的戏剧力量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得以最壮烈的释放。“戏剧与抗战”早已以一种共生的姿态贯穿田汉每一次可圈可点的戏剧活动与艺术实践当中。他不只是在民族危难时发出最后吼声的戏剧诗人,更是那个狂飙突进时代的剧坛先锋,当之无愧的梨园领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戏剧 抗战 先锋 旧剧改革 新歌剧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时期庆阳以戏剧为主的文艺活动的主题位移及价值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康康 张雨梅 《陇东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6-40,共5页
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研究庆阳老区的文艺具有重要的意义。抗日战争时期的庆阳,文艺创作与宣传结合实际,在党的宣传部门的领导下,走民间化和大众化的道路,深入开展广泛的群众动员和教育工作,在主题、价值选择上以真人真事写作为主... 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研究庆阳老区的文艺具有重要的意义。抗日战争时期的庆阳,文艺创作与宣传结合实际,在党的宣传部门的领导下,走民间化和大众化的道路,深入开展广泛的群众动员和教育工作,在主题、价值选择上以真人真事写作为主,在形式上以戏剧为主要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的特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文艺观,具有积极的认识价值和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庆阳 文艺宣传 戏剧 真人真事写作
下载PDF
高密度、空间分异与美学错位——基于戚其义家族商战剧的拥挤文化研究
17
作者 张箭飞 郭蔚臻 《长江学术》 CSSCI 2019年第4期34-41,共8页
作为一座高密度国际大都市,香港一直承受着内部拥挤和外部拥挤的双重压力,日渐走高的基尼系数折射出香港的贫富二元分化并图示空间分异的文化景观。作为城市影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剧不仅记录香港的历史变迁,而且参与塑造它的都市文化... 作为一座高密度国际大都市,香港一直承受着内部拥挤和外部拥挤的双重压力,日渐走高的基尼系数折射出香港的贫富二元分化并图示空间分异的文化景观。作为城市影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剧不仅记录香港的历史变迁,而且参与塑造它的都市文化。通过解读港剧金牌制作戚其义的家族商战剧,本文试图分析香港社会的拥挤文化以及植根于高密度环境之中的社会心理,进而发现家族商战剧的文化建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空间分异 拥挤文化 戚其义 商战剧
下载PDF
抗战戏剧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深化的可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传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5-17,共3页
抗战戏剧研究已经走过了80年历史,在史料钩沉、戏剧史著、专题论文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严重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为区域性研究不平衡、剧作家作品研究不平衡、局部研究与整体研究不平衡。对抗战戏剧进行整体的综合性研... 抗战戏剧研究已经走过了80年历史,在史料钩沉、戏剧史著、专题论文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严重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为区域性研究不平衡、剧作家作品研究不平衡、局部研究与整体研究不平衡。对抗战戏剧进行整体的综合性研究尤为必要。战争政治是抗战戏剧的文学生态场域,战争规范推动着抗战戏剧的发展,影响着抗战戏剧的叙事,在战争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政治区域,抗战戏剧的繁荣程度和表现形式均有不同。从战争政治角度对抗战戏剧进行整体观照和全盘反思,将会呈现抗战戏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尽可能地避免将历史单质化和浪漫化,从而推动抗战戏剧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戏剧 研究 战争政治 不平衡性
下载PDF
统一战线的国际化延伸——山西日人反战演剧探析
19
作者 段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86-190,共5页
抗战期间在中日共产党的努力下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部分在华日本人觉醒并成立了反战演剧团体。他们活跃于山西境内演出反战戏剧,取得了出色的宣传效果。日人反战演剧是世界反法西斯精神感召下的正义之举,加强了中日民众的思... 抗战期间在中日共产党的努力下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部分在华日本人觉醒并成立了反战演剧团体。他们活跃于山西境内演出反战戏剧,取得了出色的宣传效果。日人反战演剧是世界反法西斯精神感召下的正义之举,加强了中日民众的思想与文化交流,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对促进日本人的觉醒和瓦解日军士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日本 反战 戏剧
下载PDF
郭沫若抗战史剧昭示的人权真理
20
作者 陈鉴昌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6-19,共4页
郭沫若是为中国人民谋求人权的杰出战士,也是设计人权治国方略的先行者,他的六部抗战史剧,称得上这方面的力作。剧本依靠舞台形象所昭示的人权真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批判剥削阶级破坏人权的罪行,歌颂人民大众争取人权的壮举,揭... 郭沫若是为中国人民谋求人权的杰出战士,也是设计人权治国方略的先行者,他的六部抗战史剧,称得上这方面的力作。剧本依靠舞台形象所昭示的人权真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批判剥削阶级破坏人权的罪行,歌颂人民大众争取人权的壮举,揭示人权与国权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抗战史剧 内容 人权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