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以来宋辽关系史研究述评
1
作者 宋卿 王晓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4-112,共9页
宋辽关系在10至12世纪初东北亚政治格局中占据主流地位,是宋史与辽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21世纪以来,宋辽关系史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主要集中在宋辽和战、交聘制度、经济与文化交往交流以及政治关系格局等方面。综合来看,学者们在对相... 宋辽关系在10至12世纪初东北亚政治格局中占据主流地位,是宋史与辽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21世纪以来,宋辽关系史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主要集中在宋辽和战、交聘制度、经济与文化交往交流以及政治关系格局等方面。综合来看,学者们在对相关史料进一步发掘和利用的基础上,对宋辽双方的战略调整、边界交涉、使臣群体等问题予以关注,推动研究走向细致具体;将宋辽关系置于多民族政权并立的背景下进行探讨,拓宽了宋辽关系史研究的视角。但值得注意的是,重复性研究还是不同程度存在,具体研究又多聚焦于北宋一方,对辽朝交聘制度的运行机制、辽朝对北宋的边防策略等问题有所忽视,尚有待深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以来 宋辽关系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下载PDF
宋人著述中的辽代捺钵史料钩沉
2
作者 张敏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1-26,共6页
宋人著述中涉及较多有关辽代捺钵的史料,包括捺钵释义及路线与地点、捺钵营地及其相关情况、捺钵活动、扈从人员情况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就其价值而言,这些史料可补正史之阙失,并与正史相印证,对研究辽代捺钵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 宋人著述中涉及较多有关辽代捺钵的史料,包括捺钵释义及路线与地点、捺钵营地及其相关情况、捺钵活动、扈从人员情况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就其价值而言,这些史料可补正史之阙失,并与正史相印证,对研究辽代捺钵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政治因素、情感态度和个人认知等诸多原因,这些史料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审慎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著述 辽代捺钵 史料价值
下载PDF
以画为媒:宋、辽民族间的交流与互鉴
3
作者 王梦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8-197,共10页
北宋时期,汉族与番族之间以绘画为媒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交流与互鉴现象。宋廷对番族文化的尊重和重视,不仅体现在政治外交层面,更深刻地反映在绘画领域。《宣和画谱》特设“番族门”,其位次仅次于“道释门”“人物门”和“宫室门”,位... 北宋时期,汉族与番族之间以绘画为媒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交流与互鉴现象。宋廷对番族文化的尊重和重视,不仅体现在政治外交层面,更深刻地反映在绘画领域。《宣和画谱》特设“番族门”,其位次仅次于“道释门”“人物门”和“宫室门”,位列十门之四。《宣和画谱》的编纂体例、画科分类标准等,体现了宋朝统治者文化自若、吸纳异俗的开放风范;以及宋廷与番族敦睦相交、平等以待的外交理念。番、汉画家互有往来,番族画家入宋就职生活,受中原文化熏陶,其艺术风格渐与汉族相融合;汉人画家亦赴异族之地,其作品深受番人赞赏和学习,对番族绘画产生了显著影响。这种民族间的双向交流,不仅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内涵,也促进了番、汉民族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辽主在两族交聘往来中,频送“鹿”“鹅、雁”等具有本民族风情的绘画作品,宋主则以汉族传统文化的代表飞白书回赠,这些绘画作品加深了宋、辽的友好关系,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象征。此外,宋、辽间的御容交换,以及宋人所绘《契丹使朝聘图》记录了番、汉间的外交活动,展示了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场景。宋廷对收集和绘制番族形象、图绘民族交流的职贡图给予高度重视,这些绘画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政治与艺术互动的产物,也成为宋廷歌颂当朝文治武功、塑造中原威仪、增强民族自信的方式。北宋时期汉族、番族以绘画为媒,相互碰撞,各取所长,互鉴与创新交织进行,文化联系日益增强,共同推进了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绘画 民族交流
下载PDF
宋辽金墓葬二十四孝图中的男性孝子服饰研究
4
作者 赵翠婷 李甍 《西部皮革》 2024年第4期115-117,共3页
文章以宋辽金时期墓葬壁画中的男性孝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男性孝子所穿着的服饰类别。研究发现,宋辽金时期男性孝子服饰分为首服与身服,首服分别是束发巾(带)、幅巾、幞头、东坡帽等,身服主要是圆领袍服、交领袍服和裤等。其中幞头始... 文章以宋辽金时期墓葬壁画中的男性孝子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男性孝子所穿着的服饰类别。研究发现,宋辽金时期男性孝子服饰分为首服与身服,首服分别是束发巾(带)、幅巾、幞头、东坡帽等,身服主要是圆领袍服、交领袍服和裤等。其中幞头始于隋唐,发展至宋也不断涌现出新的形制,出现了具有典型宋代特征的东坡帽,以及具有辽金代表性的幅巾。在宋辽金时期墓葬壁画二十四孝图中有官员和平民两种身份的人物形象,日常生活的平民大都束髻,着圆领或交领长袍,而在田间劳作的平民则身着短袍;官员主要佩戴幞头,身着圆领大袖长袍,在腰间装饰玉革带。二十四孝图将服饰与其他元素相结合,成功塑造了孝子人物的忠孝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辽金 二十四孝 服饰研究
下载PDF
The Research on the Battle of Yanmen Pass
5
作者 XING Che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During the war between Liao Dynasty(907-1125)and Northern Song Dynasty(960-1127),there was a classic battle that happened in Yanmen Pass(located in today’s Dai County,Xinzhou,Shanxi Province,China).It was a well know... During the war between Liao Dynasty(907-1125)and Northern Song Dynasty(960-1127),there was a classic battle that happened in Yanmen Pass(located in today’s Dai County,Xinzhou,Shanxi Province,China).It was a well known battle of ancient China because a commander of the Song army named Yang Ye(?-986)was really famous in both classical Chinese fictions and Chinese war history.He is the early protagonist of a famous Chinese classic fiction named The Romance of the Yang family’s generals(written in the 16th century,Ming Dynasty of China).The story of his family also appears in other novels.Besides,in history,he was a general who was active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war between Liao Dynasty and Northern Song Dynasty.The battle of Yanmen Pass(980)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ttles of Yang’s military career.His combat style especially his cavalry tactic can be summarized through researching this bat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song dynasty Yanmen Pass Yang Ye liao dynasty cavalry tactic
下载PDF
分立与整体:辽宋夏金时期中国历史整体性的发展轨迹
6
作者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8,共11页
辽宋夏金王朝是原唐朝统辖的民族在原唐疆域内建立的政权,各王朝统辖的各族人口中以汉人占多数。辽夏金王朝从国情出发,程度不同地继承中原王朝典章制度的同时,兼容了统治民族的传统制度和文化特点,体现了中国历史整体性的内在机制与发... 辽宋夏金王朝是原唐朝统辖的民族在原唐疆域内建立的政权,各王朝统辖的各族人口中以汉人占多数。辽夏金王朝从国情出发,程度不同地继承中原王朝典章制度的同时,兼容了统治民族的传统制度和文化特点,体现了中国历史整体性的内在机制与发展轨迹。南北民族大迁徙使民族杂居状况更为普遍,客观上加速了民族融合,分布于内地与边疆、北族王朝与两宋王朝的同一民族内部割不断的亲缘关系,强化了古代中国社会底层的整体关系。各王朝统治者皆自称“正统”,将重建大一统王朝作为最高目标。儒家文化成为各王朝的主体文化,北族王朝积极吸纳汉文化精华发展本族文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民族在以儒学为主的整体文化层面上,实现了由浅入深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宋夏金 整体性 内聚力 正统观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宗师与兵学:社会圈层视野下的欧阳修与《孙子兵法》
7
作者 阎盛国 《晋阳学刊》 2024年第5期73-79,共7页
三个社会圈层波及一代宗师欧阳修与《孙子兵法》之间的互动:一是他与梅尧臣密切交往的“朋友圈层”;二是他置身于史学、文学和军政事务的“术业圈层”;三是他介入了高丽与北宋关于孙子兵学问题交流的“外交圈层”。此三个圈层使欧阳修... 三个社会圈层波及一代宗师欧阳修与《孙子兵法》之间的互动:一是他与梅尧臣密切交往的“朋友圈层”;二是他置身于史学、文学和军政事务的“术业圈层”;三是他介入了高丽与北宋关于孙子兵学问题交流的“外交圈层”。此三个圈层使欧阳修与《孙子兵法》发生了密切联系,产生了不同效应。“朋友圈层”使欧阳修学习《孙子兵法》增加了外在动力;“术业圈层”使他格外关注孙武的家世与注重应用孙子兵学于军政问题;“外交圈层”使他对孙子兵学的认知得到进一步提升。总之,欧阳修既是《孙子兵法》的喜好者,也是兵家孙武身世的关注者,还是孙子兵学奥义的探索者。欧阳修与《孙子兵法》发生互动的三个社会圈层,呈现出孙子兵学传播与应用的多姿多彩,诠释了欧阳修担任北宋高级武官的隐微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欧阳修 《孙子兵法》 社会圈层
下载PDF
南宋四川山城遗址概说——结构类型、特点价值、保护利用
8
作者 孙华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南宋四川山城遗址是宋廷在宋元战争背景下营建的山城体系的遗存。该山城体系以制司所在的重庆城为中心、以抚司级山城为节点、以府州级山城为基础,构成一个严密的金字塔形结构。所有新建山城都选择险要山地营建,形成以山城为点、江河为... 南宋四川山城遗址是宋廷在宋元战争背景下营建的山城体系的遗存。该山城体系以制司所在的重庆城为中心、以抚司级山城为节点、以府州级山城为基础,构成一个严密的金字塔形结构。所有新建山城都选择险要山地营建,形成以山城为点、江河为线的集建置城市和军事堡垒为一体的军政系统。该山城体系以制司所在的夔州路为根本、以四川腹地的潼川府路为外围、以原制司所在的成都府路为经营重点、以原兴元府路为光复远景、以蒙元南下的主要路线“外水”为主要防御方向。依托这个山城体系,南宋四川当局与强大的蒙元军队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拉锯战。这些山城在宋元战争结束后废弃成为遗址,因在险峻山区,城址保存相对完整,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旅游价值的重要文化遗产。如何整体保护山城体系的系统性、山城格局的完整性和山城要素的真实性,是今后南宋四川山城遗址保护和利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川渝 山城 宋元战争
下载PDF
GIS支持下永清古战道研究
9
作者 杨雯 张煜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4-37,共4页
GIS是服务于地理学科的信息技术系统,将GIS与考古学相结合,可以用于分析考古学文化与地理之间的关系。本文将GIS与考古学相结合,对永清县进行数字地形分析和水文分析后,发现在永清县境内没有“天险”以及修建长城用来抵御辽军的条件,因... GIS是服务于地理学科的信息技术系统,将GIS与考古学相结合,可以用于分析考古学文化与地理之间的关系。本文将GIS与考古学相结合,对永清县进行数字地形分析和水文分析后,发现在永清县境内没有“天险”以及修建长城用来抵御辽军的条件,因此在宋辽时期修建了令人震惊的军事奇观——地下古战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清县 GIS 宋辽古战道
下载PDF
南川龙崖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10
作者 谢廷静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4期37-49,共13页
文章讨论了南川龙崖城名称的由来和发展演变过程,概述了龙崖城的筑城背景和经过,以及南宋龙崖城之战及其以后龙崖城的战事,介绍了龙崖城遗址的整体现状和其主要遗存,分析了龙崖城选址特征及其战略意义,提炼了龙崖城的特点和价值,最后阐... 文章讨论了南川龙崖城名称的由来和发展演变过程,概述了龙崖城的筑城背景和经过,以及南宋龙崖城之战及其以后龙崖城的战事,介绍了龙崖城遗址的整体现状和其主要遗存,分析了龙崖城选址特征及其战略意义,提炼了龙崖城的特点和价值,最后阐述了龙崖城遗址的保护利用策略,并展望了龙崖城遗址公园的未来图景,以提升对龙崖城的全面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川 龙崖城 南宋山城 宋元战争
下载PDF
论第一次宋夏战争时期宋朝的治安
11
作者 彭博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第一次宋夏战争时期,随着战争的失利,宋朝的治安问题比较严重,民众赋役加重,地方兵力空虚和治安系统瘫痪。战事有所缓和后,朝廷采取增兵备盗、恢复重法和宽猛相济的措施来稳定治安。面对非常时期的国家治理难题,宋朝较好地平衡了战争与... 第一次宋夏战争时期,随着战争的失利,宋朝的治安问题比较严重,民众赋役加重,地方兵力空虚和治安系统瘫痪。战事有所缓和后,朝廷采取增兵备盗、恢复重法和宽猛相济的措施来稳定治安。面对非常时期的国家治理难题,宋朝较好地平衡了战争与治安之间的关系,社会治安也渐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第一次宋夏战争 治安
下载PDF
按行自抑:崛起国何以战略收缩
12
作者 普宜媛 《战略决策研究》 2024年第1期25-59,I0001,I0002,共37页
作为积蓄自身实力、缓解外部安全压力的战略手段,战略收缩成为部分崛起国的主要选择,但崛起国出现战略收缩现象却缺少相应的理论逻辑解释。既有研究往往关注秩序更迭时期霸权国战略收缩以应对崛起国挑战,而忽视了崛起国在崛起时期选择... 作为积蓄自身实力、缓解外部安全压力的战略手段,战略收缩成为部分崛起国的主要选择,但崛起国出现战略收缩现象却缺少相应的理论逻辑解释。既有研究往往关注秩序更迭时期霸权国战略收缩以应对崛起国挑战,而忽视了崛起国在崛起时期选择有限战略收缩的现实。基于战略手段调整时序、战略资源分配以及战略目标修订等维度辨析,本文将扩张与收缩等战略选项相联结,并通过能力与意愿两种内部政治逻辑考察俾斯麦德国与北宋统一初期的两个战略收缩案例,两者在存在相当程度的外部收益预期下,基于国内政治逻辑选择战略收缩,从而延缓、甚至避免了霸权国与崛起国秩序之战的出现。探究崛起国在大国竞争中维持自身战略定力存在内部政治机理,有助于重新思考国际秩序大变局下的崛起国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收缩 文武关系 国家汲取能力 俾斯麦德国 北宋统一战争
下载PDF
宋辽金时期厅堂木构建筑外檐斗拱构造方式浅析
13
作者 陈甜甜 王利青 陈文艺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272-274,共3页
宋辽金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南北交流更加频繁,催生出了璀璨的建筑文化。为了更深层次地探索宋辽金时期木构建筑的营建过程以及构造特点,文章以外檐斗拱为线索,对现存宋辽金时期厅堂类建筑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对象为辽代建筑独乐寺山... 宋辽金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南北交流更加频繁,催生出了璀璨的建筑文化。为了更深层次地探索宋辽金时期木构建筑的营建过程以及构造特点,文章以外檐斗拱为线索,对现存宋辽金时期厅堂类建筑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对象为辽代建筑独乐寺山门、宋代建筑少林寺初祖庵以及金代建筑晋祠献殿,将这些建筑外檐斗拱的构造方式拆解分析,进行对比,总结此时期建筑构造方式的转变趋势,为同类型同时期建筑的修缮与复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辽金时期 木构建筑 外檐斗拱 构造方式
下载PDF
浅析宋辽交聘中传统“礼别华夷”观念之变化
14
作者 唐胭诗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263-267,共5页
儒家民族观强调“礼别华夷”,以文化和礼仪形式作为严格区分夷夏的标准。在政权面临威胁之际,中原政权常严“夷夏大防”维护自身正统性和文化的中心地位。然宋辽两国交聘却一改以往中原王朝独尊局面,在政治上追求平等,礼乐规制上亦日趋... 儒家民族观强调“礼别华夷”,以文化和礼仪形式作为严格区分夷夏的标准。在政权面临威胁之际,中原政权常严“夷夏大防”维护自身正统性和文化的中心地位。然宋辽两国交聘却一改以往中原王朝独尊局面,在政治上追求平等,礼乐规制上亦日趋同化。此时宋人已难以依据是否遵循“礼”的礼仪形式来划分夷族,传统“礼别华夷”观念遭受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夷之辨 礼别华夷 宋辽交聘 民族观
下载PDF
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毓庆 郭万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90,共6页
汉代四家诗在先秦的师承源流 ,除《毛诗》自谓传自子夏 ,并有谱系流传外 ,其余三家 ,史皆无载。三家不言师承 ,并非数典忘祖 ,实由战国《诗》学传播混乱、师承不明所致。研究者多从传播主体入手 ,设定其为封闭型传播渠道 ,希图理清三家... 汉代四家诗在先秦的师承源流 ,除《毛诗》自谓传自子夏 ,并有谱系流传外 ,其余三家 ,史皆无载。三家不言师承 ,并非数典忘祖 ,实由战国《诗》学传播混乱、师承不明所致。研究者多从传播主体入手 ,设定其为封闭型传播渠道 ,希图理清三家在先秦的师承脉络 ,然终劳而少功 ,他们忽略了战国《诗》传播的全开放性与学术中心的地域性转移对《诗》学观念与流派形成的影响。战国学术中心有四次大转移 ,第一个学术中心形成于三晋之魏的西河 ,其学术以古史为根柢 ,以好古为特色。第二个学术中心转移于齐之稷下 ,其学术以杂学著称 ,而又侈谈阴阳五行。第三个学术中心转移于燕国 ,其特色由中和三晋之古学与齐之阴阳学说而成。第四个学术中心转移于楚之兰陵 ,实即鲁之次室 ,由荀子居兰陵而形成。其学杂帝王之术 ,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四次学术中心的大转移 ,也是《诗》学传播中心的四次大转移 ,直接影响了汉代四家《诗》学的形成 ,成为四家《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诗经》 《诗》学传播中心 转移 汉四家《诗》
下载PDF
宋人对辽朝的畏惧心理和“燕云”情结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小敏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7-112,共6页
北宋建立及其后来对中原的统一,使宋与辽形成了并峙的格局,从此以后抗辽、御辽成为宋朝的主要对外国策。不同时期,宋辽关系舒紧发生变化,但对于辽,屈辱和畏惧始终是宋人难以排遣的主要心态,并影响着宋朝的对辽政策。
关键词 北宋 御辽 “燕云” “海上之盟”
下载PDF
辽人自称“北朝”考论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永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7,共9页
辽人自从五代后晋时期开始,就遵循历史上称南北并立政权为"南北朝"的习惯而自称"北朝",那时,辽人还没有形成"北朝"高于"南朝"的理念。宋朝建立以后,辽人积极主张与宋朝互称"南北朝"... 辽人自从五代后晋时期开始,就遵循历史上称南北并立政权为"南北朝"的习惯而自称"北朝",那时,辽人还没有形成"北朝"高于"南朝"的理念。宋朝建立以后,辽人积极主张与宋朝互称"南北朝",具有意欲提高自己政治地位以取得和北宋对等往来的意图。到了辽圣宗后期,随着辽人"正统"意识增强,辽人意欲凌驾于北宋之上的欲望大增,辽重熙二十一年(1052)"其国书始去国号,而称南、北朝",就有了"意以自尊大"之倾向。辽人自称"北朝",具有强调"南朝"和"北朝"是"一家"之用意,"一家"就是"中国",辽人承认五代和宋朝是"中国",同时也自称"中国",他们强调"南朝""北朝"是一家人,就是"南朝""北朝"都是"中国"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人 宋人 南朝 北朝
下载PDF
强力与绥怀:辽宋民族政策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妮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7-124,共8页
辽宋都继承了唐朝在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的政策,奉行因俗而治的方针,在边疆民族地区设立了具有民族特点的行政建置。比较而言,宋对少数民族的统辖不如辽紧密。辽宋民族政策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辽契丹统治集团与宋汉族统治集团的政治理念... 辽宋都继承了唐朝在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的政策,奉行因俗而治的方针,在边疆民族地区设立了具有民族特点的行政建置。比较而言,宋对少数民族的统辖不如辽紧密。辽宋民族政策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辽契丹统治集团与宋汉族统治集团的政治理念不同,前者重在强力统治,以获取直接的经济利益和兵力的补充为目的;后者则重在绥怀,以寻求民族地区的稳定为目的,不惜以钱、物的赏赐来赢得少数民族的臣服。辽宋这两种不同的民族政策,对以后的各王朝都具有相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宋代 民族政策 羁縻府州 比较史学 政治理念
下载PDF
辽宋西夏金的避讳、称谓和排行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曾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559-566,共8页
避讳、称谓和排行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三者有一定的关联,而在辽宋西夏金代又有其特点。本文在以前的研究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介绍和论述。
关键词 西夏 避讳 称谓 排行
下载PDF
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后的对辽策略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晓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0-106,共7页
北宋雍熙北伐失败以后,宋辽接着又进行了几次战争。宋太宗及群臣从战争的现实中逐步改变了对辽策略,终于从战略进攻完全转为战略防御,并采取了若干较为有效的防御措施。同时,又积极主动去谋求对辽和平。宋太宗对辽策略的重大转变,... 北宋雍熙北伐失败以后,宋辽接着又进行了几次战争。宋太宗及群臣从战争的现实中逐步改变了对辽策略,终于从战略进攻完全转为战略防御,并采取了若干较为有效的防御措施。同时,又积极主动去谋求对辽和平。宋太宗对辽策略的重大转变,应予以充分肯定。本文在论述此观点的同时,亦意在纠正流行的对这一策略的否定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宗 战略防御 辽代 宋辽战争 雍熙 北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