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water repellency after sand dune stabilization in the Tengger Desert 被引量:2
1
作者 HaoTian Yang LiChao Liu XinRong Li YongPing Wei YanHong Gao XiaoJun Li RongLiang Jia Lei Hua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2年第5期408-416,共9页
Soil water repellency (SW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found all over the world, and it may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of land ecosystems. In this study... Soil water repellency (SW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found all over the world, and it may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of land ecosystems. In this study, the Capillary Rise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SWR in the artificial vegetation area in Shapotou,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area of the Tengger Desert, Ningxia Prov- ince of western China. The variation of the soil water repellency among different minor topographies, different depths and differ- ent particle size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SWR shows distinct changes with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nd it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period of dune stabilization. In the same vegetation area, the SWR of soils in inter-dune depressions or windward slopes is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at in crest or leeward slopes. The SWR of 0-3 cm topsoil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3-6 cm soil layer. The SWR de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grain size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SWRs of different sieved soil fractions a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There is also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WR and the proportion of soils with grain sizes of 0-0.05, 0.05-0.01 and 0.01-0.15 mm, an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WR and the propotion of soils with grain sizes exceeding 0.15 mm. The increase of SWR in revegetation areas may depend on the continuous depositing of atmospheric dust on the stabilized dune surface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s, especially on the formation of algal and lichen crusts. Enhanced SWR influen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water use of sand plants in- habiting the sand du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water repellency soil contact angle Capillary Rise metho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outheast area of the Tengger Desert
下载PDF
纺织品无氟溶胶-凝胶法拒水整理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琴文 朱泉 郭玉良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14,共4页
利用正硅酸四乙酯及长链烷烃硅氧烷,采用溶胶-凝胶法及自组装方式对棉和涤纶织物进行拒水整理,通过先浸轧二氧化硅溶胶、再浸渍烷烃硅氧烷的方式赋予织物拒水性能.考察了烷烃硅氧烷结构和浓度及皂洗次数对接触角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 利用正硅酸四乙酯及长链烷烃硅氧烷,采用溶胶-凝胶法及自组装方式对棉和涤纶织物进行拒水整理,通过先浸轧二氧化硅溶胶、再浸渍烷烃硅氧烷的方式赋予织物拒水性能.考察了烷烃硅氧烷结构和浓度及皂洗次数对接触角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二氧化硅溶胶整理前后棉和涤纶织物的表面形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不同碳链长度的硅氧烷对经溶胶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整理,均能提高拒水性能.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接触角增大;随着水解硅氧烷浓度的增加,拒水性能也得到提高.整理后的棉织物经30次皂洗后,与水的接触角为95°,涤纶织物为110°,仍保持一定拒水性能.性能测试表明整理前后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涤纶织物 溶胶-凝胶法 无氟 拒水
下载PDF
涤纶织物无氟溶胶-凝胶法拒水整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琴文 刘元美 +1 位作者 朱泉 郭玉良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1-3,共3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对涤纶织物进行拒水整理,采用先浸轧二氧化硅溶胶、再浸渍烷烃硅氧烷的方式赋予织物拒水性能。考察了二氧化硅溶胶粒径、烷烃硅氧烷结构和浓度及皂洗次数对接触角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二氧化硅溶胶整理前后涤... 通过溶胶-凝胶法对涤纶织物进行拒水整理,采用先浸轧二氧化硅溶胶、再浸渍烷烃硅氧烷的方式赋予织物拒水性能。考察了二氧化硅溶胶粒径、烷烃硅氧烷结构和浓度及皂洗次数对接触角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二氧化硅溶胶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表面形态进行比较。性能测试表明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溶胶-凝胶法 无氟 拒水 整理
下载PDF
涤纶织物的溶胶-凝胶法易清洁整理 被引量:6
4
作者 林志华 倪海燕 +2 位作者 李永贵 卓丽琼 吴建通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43,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水解缩聚,无水乙醇为共溶剂,氨水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溶胶,并用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硅烷偶联剂,对溶胶进行原位改性。优化的配方为:正硅酸乙酯∶水∶氨水∶无水乙醇的物... 以正硅酸乙酯水解缩聚,无水乙醇为共溶剂,氨水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溶胶,并用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硅烷偶联剂,对溶胶进行原位改性。优化的配方为:正硅酸乙酯∶水∶氨水∶无水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4∶10,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20 mol/L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改性。整理后涤纶织物的拒水和抗污等级均达到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整理 溶胶-凝胶法 拒水防污 改性 涤纶织物
下载PDF
聚酯纤维/氨纶拒水面料化学定量快速前处理方法研究
5
作者 易姣 《市场监管与质量技术研究》 2023年第3期43-46,共4页
文中分析聚酯纤维/氨纶拒水面料定量结果误差大的原因,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最终筛选出使用乙醇作为添加剂的快速前处理方法,使聚酯纤维/氨纶拒水面料的化学定量精密度达到GB/T 38015-201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氨纶与某些其他纤维的... 文中分析聚酯纤维/氨纶拒水面料定量结果误差大的原因,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最终筛选出使用乙醇作为添加剂的快速前处理方法,使聚酯纤维/氨纶拒水面料的化学定量精密度达到GB/T 38015-201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氨纶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水面料 聚酯纤维 氨纶 化学定量 前处理方法
下载PDF
纳米ZnO在棉纤维表面的生长及织物拒水整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薛朝华 童斌 +1 位作者 贾顺田 张静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16,共3页
用水热生长法在棉纤维表面生长纳米ZnO,再用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织物表面进行低表面能处理,提高其疏水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纤维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并用X-射线衍射仪对棉纤维表面生长的ZnO晶体结构进行测试分析,还对织物的疏水性... 用水热生长法在棉纤维表面生长纳米ZnO,再用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织物表面进行低表面能处理,提高其疏水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纤维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并用X-射线衍射仪对棉纤维表面生长的ZnO晶体结构进行测试分析,还对织物的疏水性能进行了测试,探讨了影响织物表面疏水性能的因素.研究表明:ZnO可在棉纤维表面生长并形成微观粗糙的纳米结构,织物经过简单的疏水化处理即可使其拒水性能达到10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拒水整理 水热法 ZNO
下载PDF
蛋白酶处理对精纺毛织物拒水拒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阳光 尉霞 +1 位作者 兰振华 侯昆鹏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共3页
采用蛋白酶对精纺毛织物进行预处理,再对处理过的织物进行有机氟拒水拒油整理。通过对二步处理后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弯曲刚度和透气性的测试,以及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多指标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较好的蛋白酶预处理方案。实验结... 采用蛋白酶对精纺毛织物进行预处理,再对处理过的织物进行有机氟拒水拒油整理。通过对二步处理后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弯曲刚度和透气性的测试,以及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多指标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较好的蛋白酶预处理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蛋白酶对织物表面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织物的拒水拒油性、弯曲刚度和透气性能,用蛋白酶预处理时较好方案为:用量5%(owf)、处理时间50 min、温度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水 拒油 毛织物 综合评分法 蛋白酶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核壳型阳离子聚丙烯酸酯硬挺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陶敬泓 周向东 王立杰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4,共4页
以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主要原料,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型(软核硬壳)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DTA-TG)和Zeta电位仪分析了自制乳液的结构和性能,并测试了竹浆纤维织物经硬挺剂与氟... 以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主要原料,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型(软核硬壳)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差热综合热分析仪(DTA-TG)和Zeta电位仪分析了自制乳液的结构和性能,并测试了竹浆纤维织物经硬挺剂与氟系防水防油剂一浴法整理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阳离子型聚丙烯酸酯乳液与氟系防水防油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稳定性,整理后织物可达到与二浴法整理相近的硬挺、防水与防油效果,且织物富有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挺整理 防水整理 防油整理 一浴法 聚丙烯酸酯 阳离子
下载PDF
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在拒水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明悦 陈英 车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共6页
为开发一种无氟环保的拒水整理方法,采用酸解法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NCC),并将其协同有机硅拒水剂二浴法整理棉织物。优化了NCC制备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失重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及热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NCC粒径及整理工... 为开发一种无氟环保的拒水整理方法,采用酸解法制备纳米微晶纤维素(NCC),并将其协同有机硅拒水剂二浴法整理棉织物。优化了NCC制备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失重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及热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NCC粒径及整理工艺参数对有机硅拒水剂拒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NCC最佳的制备范围为H_2SO_4质量分数60%-65%,温度40-50℃,反应时间2-3 h;NCC协同有机硅拒水整理时,当NCC粒径在260 nm时,织物拒水效果明显提高,达到95分以上,经扫描电镜观察,NCC在织物表面形成粗糙结构。NCC协同有机硅拒水整理最佳工艺参数为:NCC烘干时间180 s、拒水整理焙烘时间90 s、焙烘温度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晶纤维素 酸解法 拒水整理 有机硅
下载PDF
镁钙系耐火材料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雪瑶 姜凡 刘长春 《陶瓷》 CAS 2008年第2期33-34,共2页
介绍了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镁钙系耐火材料的特性,发展现状和制造工艺。并针对镁钙系耐火材料游离CaO的防水化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 镁钙系耐火材料 防水化 发展现状 制造工艺
下载PDF
光固化SiO_2溶胶在棉织物拒水整理中的应用
11
作者 田太洲 闵洁 +1 位作者 徐进进 蔡丹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32,共4页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以正硅酸四乙酯、3-叠氮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制备光固化二氧化硅溶胶,以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拒水剂对棉织物进行拒水整理.先浸轧光固化二氧化硅溶胶,再浸渍烷烃硅氧烷,无需焙烘,通过紫外光照直...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以正硅酸四乙酯、3-叠氮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制备光固化二氧化硅溶胶,以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拒水剂对棉织物进行拒水整理.先浸轧光固化二氧化硅溶胶,再浸渍烷烃硅氧烷,无需焙烘,通过紫外光照直接赋予织物拒水性能.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光固化二氧化硅溶胶沉积在织物表面,提高了棉织物的粗糙度.接触角测试表明,棉织物对水接触角(5μL)达到155°;整理后的棉织物经30次皂洗后,与水的接触角仍大于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光固化 二氧化硅 溶胶-凝胶法 拒水整理
下载PDF
纳米材料拒水织物加工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党美娟 林娜 王飞龙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6-68,共3页
概述纳米材料在拒水织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探究了纳米材料应用于表面拒水性织物的机理,介绍了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织物拒水性测试指标及纳米材料进行织物拒水整理加工的方法和国内外应用状况。认为:不论是从材料的加工过程,还是功能... 概述纳米材料在拒水织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探究了纳米材料应用于表面拒水性织物的机理,介绍了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织物拒水性测试指标及纳米材料进行织物拒水整理加工的方法和国内外应用状况。认为:不论是从材料的加工过程,还是功能性应用方面,纳米拒水材料都具有明显优势,并指出应加强纳米拒水材料的研究,着重关注纳米材料在应用中的团聚现象及对人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拒水织物 拒水性 加工方法 应用领域
下载PDF
纳米防污(拒水拒油)纯棉织物整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燕华 王进美 《纳米科技》 2005年第5期27-30,共4页
文章介绍了利用纳米技术对纯棉织物进行防污(拒水拒油)功能性整理的基本原理,对纳米整理剂的纳米粒度进行了表征,对各种工艺因素对纳米防污整理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利用正交实验分析优选得出纳米防污整理的最佳工艺,采用国家... 文章介绍了利用纳米技术对纯棉织物进行防污(拒水拒油)功能性整理的基本原理,对纳米整理剂的纳米粒度进行了表征,对各种工艺因素对纳米防污整理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利用正交实验分析优选得出纳米防污整理的最佳工艺,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织物拒水、拒油性能进行测试评价表明:所整理的织物拒水、拒油性能均达到了理想的应用效果。该技术应用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拒水 拒油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改性棉织物微/纳米拒水表面的构建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明星 汪进前 盖燕芳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7-205,共9页
为了制备耐洗性疏水棉织物,以纯棉机织物为基体,进行柠檬酸改性处理,通过浸渍法(二浸二轧),使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附着在棉织物表面,增加织物表面粗糙度,再引入长链烷烃疏水基团以降低棉织物表面能,在共同作用下形成微/纳米拒水表面结构,... 为了制备耐洗性疏水棉织物,以纯棉机织物为基体,进行柠檬酸改性处理,通过浸渍法(二浸二轧),使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附着在棉织物表面,增加织物表面粗糙度,再引入长链烷烃疏水基团以降低棉织物表面能,在共同作用下形成微/纳米拒水表面结构,从而获得耐洗性疏水棉织物。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二氧化硅溶胶的结构和粒径分布,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电子能谱仪(XPS)表征整理前后棉织物的结构组成、表面元素以及形貌变化,同时考察柠檬酸质量分数、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质量分数、烘焙温度和烘焙时间对织物水接触角的影响,研究棉织物的拒污性、耐水洗牢度以及物理性能在整理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柠檬酸的质量分数为3%、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分数为3%、烘焙温度为140℃、烘焙时间为150 s时,整理后织物的水接触角为157.3°,棉织物表面具有微/纳米粗糙结构;织物表现出良好的拒水性能,经过20次水洗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拒水效果;此外,经疏水处理后棉织物仍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SiO2粒子 柠檬酸 拒水抗污 棉织物
下载PDF
典型功能纺织品的介绍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翠芳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11年第4期27-31,41,共6页
介绍了阻燃、拒水拒油、抗菌等几种典型的功能纺织品,以及它们的加工整理方法、评价方法和测试标准。
关键词 功能性纺织品 阻燃 拒水拒油 抗菌 加工整理方法 测试标准
下载PDF
干湿循环对土壤斥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松 王磊 +2 位作者 周明凯 马泽慧 李铭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6-1201,共6页
处于地表的各类土壤总是处于不断的干湿循环过程,土壤性质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本文通过试验对干湿循环过程中斥水性土壤的"斥水–亲水"特性展开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对斥水性土壤的接触角及斥水性有重要影响。在干湿... 处于地表的各类土壤总是处于不断的干湿循环过程,土壤性质也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本文通过试验对干湿循环过程中斥水性土壤的"斥水–亲水"特性展开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对斥水性土壤的接触角及斥水性有重要影响。在干湿循环过程中,增湿时的初始状态不同则其初始接触角会发生变化,土壤斥水性对初始状态的敏感性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干湿循环开始时,土壤越干则初始接触角越大。当黏土和黏壤土试样含水量减小时,增湿或脱湿过程中滴水穿透时间(waterdroppenetrationtime,WDPT)先增加后减小,在某一时刻达到峰值,试样含水量相同时,脱湿过程所对应的WDPT要明显小于增湿过程,两种类型的土样在干湿循环中均没有临界含水量。随着含水量的降低,壤质砂土的WDPT是不断增加的,且干湿循环过程中斥水性砂土并没有出现峰值,存在明显的临界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斥水性 接触角 干湿循环 WDPT 躺滴法
下载PDF
斥水土保水性在农业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璐 吴玉琴 《农业工程》 2022年第7期72-77,共6页
在砂土中加入十八胺使其具有斥水性,对斥水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展开研究,在室外采用铺盖斥水土、覆膜及不覆膜3种方式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辣椒的种植,对比分析各种植方式的累积浇水量、株高、径粗、同期采摘的辣椒质量等参数;同时采... 在砂土中加入十八胺使其具有斥水性,对斥水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展开研究,在室外采用铺盖斥水土、覆膜及不覆膜3种方式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进行辣椒的种植,对比分析各种植方式的累积浇水量、株高、径粗、同期采摘的辣椒质量等参数;同时采用温纳四极法在同等土壤环境条件下对铺盖斥水土的区域和不做保水措施的天然土壤区域的土壤电阻率分别进行雨前、雨后的对比分析。试验发现:在辣椒前期生长中,铺盖斥水土区域的辣椒浇水量在3者中最少,同期辣椒产量略少于覆膜区域但远超过未覆膜区域,株高偏低,径粗最小;在测量土壤电阻率时,铺盖斥水土区域的电阻率降雨前后均比自然土壤区域的电阻率小,降雨前后电阻率值的变化幅度也较小。试验表明,斥水土可以降低天然土壤内部的水分运动速率,对减少土壤内部水分蒸发具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为干旱地区提供新的保水措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斥水土 温纳四极法 电阻率 水分运动 农业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黄麻非织造布的拒水性能
18
作者 张振豪 张星 +1 位作者 谢光银 周苏彪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4,共5页
为赋予黄麻纤维较好的拒水性能,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为反应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黄麻非织造布表面附着纳米SiO_(2)颗粒,再以5%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的正己烷溶液进行疏水改性。研究了TEOS、无水乙醇、浓氨水和去离子水的浓度以及... 为赋予黄麻纤维较好的拒水性能,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为反应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黄麻非织造布表面附着纳米SiO_(2)颗粒,再以5%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的正己烷溶液进行疏水改性。研究了TEOS、无水乙醇、浓氨水和去离子水的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制备的纳米SiO_(2)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分析纳米SiO_(2)颗粒在黄麻非织造布表面的附着情况。结果表明:TEOS、无水乙醇用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使SiO_(2)粒径增大,反应温度升高使SiO_(2)颗粒粒径减小。去离子水、氨水用量的增加都会影响SiO_(2)颗粒粒径,使其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经试验优化,TEOS、无水乙醇、浓氨水、去离子水用量分别为13.5、225、9、90 mL,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为20℃时,纳米SiO_(2)颗粒粒径均值为260 nm。SiO_(2)颗粒在纤维表面分布均匀,接触角从未改性前的85.1°提高至129.9°,黄麻非织造布具备了拒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 非织造布 纳米SiO_(2) 溶胶凝胶法 拒水性 粒径
原文传递
腾格里沙漠沙丘固定后土壤的斥水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昊天 刘立超 +3 位作者 高艳红 李小军 贾荣亮 黄磊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4-682,共9页
土壤斥水性是重要的土壤物理属性,对土壤水文过程和地貌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利用毛细上升法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丘固定后土壤的斥水性特征,分析了不同小地形、不同土壤深度和不同土壤粒径土壤的斥水性差异。结果表明,固沙植被建立... 土壤斥水性是重要的土壤物理属性,对土壤水文过程和地貌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利用毛细上升法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丘固定后土壤的斥水性特征,分析了不同小地形、不同土壤深度和不同土壤粒径土壤的斥水性差异。结果表明,固沙植被建立后显著地改变了沙丘的土壤斥水性,且随沙丘固定时间增加而呈增强的趋势。丘间地和迎风坡的土壤斥水性大于丘顶和背风坡的斥水性。0~3cm土层的土壤斥水性显著大于3~6cm。随着粒径的不断增大,土壤斥水性呈减小趋势,不同粒径段土壤斥水性差异显著;且土壤斥水性与粒径分别为0~0.05mm、0.05~0.01mm、0.01~0.15mm的土壤呈极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与粒径大于0.15mm的土壤呈显著负相关线性关系。植被区土壤斥水性的增加可能与大气降尘在固定沙丘表面不断沉积、生物土壤结皮形成,尤其是藻类和地衣的形成有关,斥水性的增强将影响到植物种在沙丘上的有效水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斥水性 土壤接触角 毛细上升法 植被恢复区 腾格里沙漠
原文传递
玛纳斯河流域土壤斥水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亦尘 李毅 肖珍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69-3776,共8页
土壤斥水性(SWR)阻碍入渗及再分布过程.虽然斥水土壤在世界广泛存在,但其产生机理并不明确.本文采用滴水穿透时间(WDPT)法、酒精摩尔浓度(MED)法和接触角(θ)法测定了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典型土壤的SWR指标,其中θ的测定采用高度法和质量法... 土壤斥水性(SWR)阻碍入渗及再分布过程.虽然斥水土壤在世界广泛存在,但其产生机理并不明确.本文采用滴水穿透时间(WDPT)法、酒精摩尔浓度(MED)法和接触角(θ)法测定了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典型土壤的SWR指标,其中θ的测定采用高度法和质量法.对WDPT是否受烘干及不同容重的影响进行对比,探讨各SWR指标之间的联系,并分析了SWR的关键理化性质影响因子,探讨土壤斥水的机理和原因.结果表明:高容重土壤的WDPT值更大,烘干土壤的WDPT值比风干土壤大;3种SWR指标(WDPT、MED及θ)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MED与θ的相关性并不明显,表明各SWR指标之间虽有一定联系,但表征方面具有差异性;采用高度法和质量法测量水与土壤的θ值时,高度法的θ值大于质量法,高度法之间重复差异小于质量法;使用正辛烷作为参比溶液测量水与土壤的θ值时,其重复的差异较小,低于无水乙醇;在多种理化性质中,黏粒含量比其他土壤属性更显著地影响WDPT和θ;[K^+]、[Na^+]均与θ呈正相关;蒙脱石含量与WDPT、MED呈负相关.综上,土壤SWR的测定方法中,WDPT法操作简单但易受影响;MED法缩短了入渗时间但试验过程耗时;接触角法操作复杂,结果相对精确,采用正辛烷作为参比溶液的高度法更可靠.建议采用多种指标综合表征土壤斥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斥水性 滴水穿透时间法 酒精摩尔浓度法 接触角 土壤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