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study on water-soluble inorganic ions in PM2.5 from two distinct climate regions and air quality 被引量:11
1
作者 Duong Huu Huy Le Tu Thanh +1 位作者 To Thi Hien Norimichi Takenak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49-360,共12页
Recently, air quality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developed country, but that issue is of concern in emerging megacity in developing country.In this study, aerosols and their precursor gas were collected by NILU fil... Recently, air quality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developed country, but that issue is of concern in emerging megacity in developing country.In this study, aerosols and their precursor gas were collected by NILU filter pack at two distinct urban sites during the winter and summer in Osaka, Japan and dry and rainy seasons in Ho Chi Minh City(HCMC),Vietnam.The aims are to investigate the contribution of water-soluble inorganic ions(WSIIs) to PM2.5,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zation and possible formation pathway of secondary inorganic aerosol(SIA).The PM2.5 concentration in Osaka(15.8 μg/m^3) is lower than that in HCMC(23.0 μg/m^3), but the concentration of WSIIs in Osaka(9.0 μg/m^3) is two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HCMC(4.1 μg/m^3).Moreover, SIA including NH4^+, NO3^-and SO4^2-are major components in WSIIs accounting for 90% and 76%(in molar) in Osaka and HCMC,respectively.Thermodynamic model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zation of urban aerosols.Overall,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very good agreement(R2> 0.8) was found for all species, except for nitrate aerosol in HCMC.We found that when the crustal species present at high amount, those compositions should be included in model calculation(i.e.in the HCMC situation).Finally, w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H4^+– NO3^-– SO4^2-system.A possible pathway to produce fine nitrate aerosol in Osaka is via the homogeneous reaction between NH3 and HNO3, while nonvolatile nitrate aerosols can be formed by the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in HC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soluble inorganic ions Thermodynamic model PM2.5
原文传递
Composition and mixing state of water soluble inorganic ions during hazy days in a background region of North 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LU YaLing CHI JianWei +4 位作者 YAO Lan YANG LingXiao LI WeiJun WANG ZiFa WANG WenX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2026-2033,共8页
Knowledge of haze particles in background areas of North China is limited, although they have been studied well in urban settings. Atmospheric aerosol particles were collected at a background site in the North China P... Knowledge of haze particles in background areas of North China is limited, although they have been studied well in urban settings. Atmospheric aerosol particles were collected at a background sit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during 16–31 January, 2011. Water soluble inorganic ions of PM2.5 and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particles on hazy and clean days were measured by Ion Chromatography(IC)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respectively. Average PM2.5 mass concentration was 50.4±29.9 μg m?3 with 62.5±26.8 μg m?3 on hazy days and 19.9±11.5 μg m?3 on clean days. SO42?, NO3?, and NH4+ with a combined mass concentration of 19.0±11.5 μg m?3 accounted for 69.8%–89.4% of the total water soluble inorganic ions. Size distributions of SO42? and NH4+ showed one unimodal peak at 0.56–1.8 μm on hazy days, whereas NO3? appeared as bimodal peaks at 0.56–1.8 and 5.6–10 μm, respectively. Individual particle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dominant aerosols were a mixture of sulfate, nitrate, and carbonaceous species, which together determine their mixing states. 48-h air mass back trajectories on hazy days suggested that air masses crossed the polluted continental areas(such as Jing-jin-ji region and Shandong province) and entrained ground air pollutants 11–19 hours before reaching the background area. During long-range transport particles undergo ageing and tend to be internally mixed mainly due to condensation in the background atmospher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hygroscop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aerosol particles in the background area differ substantially from those in urba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soluble inorganic ions individual particles secondary particles mixing state background region haze episode
原文传递
天津市2018—2020年春节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及重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纪传文 肖浩 +3 位作者 李亲凯 郝新妮 丁士元 李晓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7-296,共10页
为阐明大气污染重点整治和新冠疫情影响下我国华北地区城市春节期间重污染过程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结合气态前体物浓度和气象要素,对天津市2018—2020年连续3年春节假期的2次重污染过程PM_(2.5)中主要... 为阐明大气污染重点整治和新冠疫情影响下我国华北地区城市春节期间重污染过程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结合气态前体物浓度和气象要素,对天津市2018—2020年连续3年春节假期的2次重污染过程PM_(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和2020年春节假期PM_(2.5)平均浓度(98.32μg·m^(-3)和137.7μg·m^(-3))显著高于2019年(49.97μg·m^(-3)).PM_(2.5)平均浓度在污染期Ⅱ(2020年为206.5μg·m^(-3))是污染期Ⅰ(2018年98.32μg·m^(-3))的2.1倍;2次污染事件中NO_(2)浓度变化不大,而SO_(2)浓度在污染期Ⅱ(14.89μg·m^(-3))是污染期Ⅰ(30.04μg·m^(-3))的49.6%.SNA在WSIIs中占比超过77%,主要以NH_(4)NO_(3)、(NH_(4))_(2)SO_(4)形式存在,其中NH_(4)NO_(3)为最主要的无机盐,且污染期Ⅱ的NH_(4)NO_(3)浓度远高于污染期Ⅰ.此外,污染期Ⅱ的PM_(2.5)/CO、SOR、NOR均明显升高,表明更有效的SO_(4)^(2-)和NO_(3)^(-)形成过程是导致污染期Ⅱ中PM_(2.5)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利的边界层高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形成静稳、强逆温天气,导致大气环境容量减小,并使得污染期Ⅱ的二次无机气溶胶生成效率大幅提高,进而削弱了疫情效应与减排措施的影响.而污染期Ⅰ除了二次转化外,PM_(2.5)浓度可能更多受到区域传输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 水溶性无机离子 SNA 形成机制 天津
下载PDF
华中背景地区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特征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邓萌杰 雷雨果 成海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73-3580,共8页
为探究华中背景地区大气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的特征、形成机制及来源,本研究在金沙国家大气本底站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采样观测.结果表明: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为(31.40±2.05)µg/m^(3),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最高,夏季最... 为探究华中背景地区大气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的特征、形成机制及来源,本研究在金沙国家大气本底站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采样观测.结果表明:PM_(2.5)年均质量浓度为(31.40±2.05)µg/m^(3),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二次无机气溶胶(SNA,即SO_(4)^(2-)、NO_(3)^(-)和NH_(4)^(+))是WSIIs的重要组成部分,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SNA在WSIIs所占比例分别为84.0%、77.6%、79.8%和84.5%.研究期间阴阳离子物质的量当量比值(AE/CE)的平均值为0.91,PM_(2.5)呈现弱碱性.(NH_(4))2SO_(4)、NH_(4)NO_(3)和NH_(4)Cl是夏季离子形态的主要形式,而(NH_(4))2SO_(4)是春、秋、冬季的主要离子形态.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分别为0.48和0.14,与PM_(2.5)呈显著正相关,表明SO_(4)2-和NO_(3)-主要来自二次生成,二次转化是PM_(2.5)浓度上升重要原因.WSIIs的潜在来源和传输路径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近距离输送气流的SOR和NOR均较大,污染物从源区向背景地区迁移过程中二次转化明显,来自西北或者正北方的远距离气团携带的污染物浓度较大,受到明显的区域传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地区 PM_(2.5) 水溶性离子 来源解析
下载PDF
昆明市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
5
作者 朱若珲 曹芳 范美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05-2016,共12页
为探究昆明市大气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季节差异及主要来源,本研究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云南大学进行PM_(2.5)样品采集,利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样品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质量浓度,并结合离子相关性分析、后向轨迹分析和主成分... 为探究昆明市大气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季节差异及主要来源,本研究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云南大学进行PM_(2.5)样品采集,利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样品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质量浓度,并结合离子相关性分析、后向轨迹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阐明了昆明市大气中PM_(2.5)及其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季节污染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各季节总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均值排序为春季((5.6±2.2)μg·m^(−3))>冬季((5.5±2.6)μg·m^(−3))>秋季((4.3±2.8)μg·m^(−3))>夏季((3.6±2.2)μg·m^(−3)),水溶性无机离子年质量浓度的均值从大到小为SO_(4)^(2−)>Ca^(2+)>NO_(3)^(−)>NH_(4)^(+)>K^(+)>Cl^(−)>Na^(+)>Mg^(2+)>F^(−),其中SO_(4)^(2−)、Ca^(2+)、NO_(3)^(−)和NH_(4)^(+)是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Ca^(2+)主要源于土壤粉尘,其他三者由前体物(SO_(2)、NO_(x)和NH_(3))二次转化生成,主要受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影响.SOR和NOR全年均值分别为0.20和0.02,表明在相同的环境里,SO_(2)二次转化为SO_(4)^(2−)的过程更易发生,且在秋季转化速率最大(SOR=0.23).SO_(4)^(2−)、NO_(3)^(−)和NH_(4)^(+)在秋季主要以NH_(4)NO_(3)和(NH_(4))_(2)SO_(4)的形式存在,其他三季则以NH_(4)HSO_(4)和NH_(4)NO_(3)的形式存在.昆明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在冬、秋和春季一致,主要来自二次源和生物质燃烧源,其次是工业源和土壤尘,而夏季则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生物质燃烧源和土壤尘.除本地排放的影响外,冬季和夏季受到来自缅甸、老挝和贵州污染气团的影响,春季污染气团来自缅甸、云南本地和贵州,而秋季则受到云南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气团输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无机离子 PM_(2.5) 来源解析 昆明 后向轨迹分析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污染特征的分析方法及应用
6
作者 张恒瑞 段潍超 +2 位作者 徐峰 王歌 廉瑞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28-230,236,共4页
大气颗粒物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组分复杂,主要包括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和无机元素等。复杂的化学组分不但污染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为识别大气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贡献程度、减少大气颗粒物对生态环境及人体的危害,故对颗粒物... 大气颗粒物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组分复杂,主要包括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和无机元素等。复杂的化学组分不但污染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为识别大气颗粒物中化学组分的贡献程度、减少大气颗粒物对生态环境及人体的危害,故对颗粒物化学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进行分析。在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分析方法中,除质量浓度的基础分析外,还包括基于其组分特性的进阶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水溶性离子的阴阳离子平衡及酸碱度、硫和氮的转化率及氮硫比分析;碳组分中有机碳与元素碳比值分析、二次有机碳估算及不同碳组分表征来源分析;无机元素的富集因子法分析等。通过对进阶分析方法及应用进行汇总,进一步明确各组分污染特征,识别组分来源,为后续来源解析及污染管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化学组分 水溶性离子 碳组分 无机元素
下载PDF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M2.5 during a Typical Haze Episode in Xiamen, China 被引量:2
7
作者 Fuwang Zhang Jinsheng Chen +3 位作者 Tianxue Qiu Liqian Yin Xiaoqiu Chen Jianshuan Yu 《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 2013年第4期427-439,共13页
In this study, mass concentration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fine particles, mass concentrations of coarse particles, light extinction, and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in the atmosphere ofXiamenwere presented and ana... In this study, mass concentration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fine particles, mass concentrations of coarse particles, light extinction, and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in the atmosphere ofXiamenwe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to study the chemical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typical haze episode from Dec 25, 2010 to Jan 1, 2011. The major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PM2.5, such as water soluble inorganic ions (WSIIs), carbonaceous fractions (mainly composed of organic carbon (OC) and elemental carbon (EC)), and element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typical haze episode process, th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mass, WSIIs, OC, EC, and TE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PM2.5 mass in the stages of Before Haze, During Haze, and After Haze were (88.80 ± 19.97), (135.41 ± 36.20), and (96.35 ± 36.26) μg/m3,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SOC) were 6.72, 8.18, and 10.39 μg/m3, accounting for 46.5%, 27.0%, and 61.0% of OC, respectively. S42- , NO3-, and NH4+ were three major WSIIs species, accounting for 31.4%, 26.0%, and 12.1% of total WSIIs. The major elements in PM2.5 were S, K, Fe, Zn, Pb, Ti, and Mn, covering 97.9% of the total elements, while the percentage of the other ten elements was only 2.1%. The average value of light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bext) was 371.0 ±147.1 Mm-1 during the typical haze episode. The average percentage contributions to bext were 39.3% for organic mass, 19.9% for elemental carbon, 16.0% for ammonium sulfate, 13.0% for coarse mass, and 11.8% for ammonium nit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 Particles HAZE Water soluble inorganic ions Organic CARBON ELEMENTAL CARBON Elements Light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XIAMEN
下载PDF
石河子市冬季城区与工业区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与来源
8
作者 李刚 何友江 +5 位作者 李富强 刘艳 李维军 彭玉杰 刘雨鑫 高元官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17-4126,共10页
为研究石河子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Water Soluble Inorganic Ions,WSII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在石河子市城区和工业区共布设2个采样点,采集PM2.5样品共122组,使用Dionex ICS-900分析仪对SO^(2-)_(4)、NO^(-)... 为研究石河子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Water Soluble Inorganic Ions,WSII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在石河子市城区和工业区共布设2个采样点,采集PM2.5样品共122组,使用Dionex ICS-900分析仪对SO^(2-)_(4)、NO^(-)_(3)、Cl^(−)、F^(−)、、Na^(+)、K^(+)、Ca^(2+)和Mg^(2+)共9种WSII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石河子市城区PM2.5中WSIIs浓度为(107.18±50.66)μg·m^(−)3,在PM2.5中的占比为56.3%—67.2%,工业区PM2.5中WSIIs浓度为(85.32±35.56)μg·m^(−)3,在PM2.5中的占比为62.2%—63.0%,说明WSIIs是石河子市冬季PM2.5的主要成分,城区WSIIs浓度特征为:>>>Cl^(−)>Ca^(2+)>Na^(+)>F^(−)>K^(+)>Mg^(2+),工业区为:>SO^(2-)_(4)>NO^(-)_(3)>NH_(4)>Cl^(−)>Na^(+)>Ca^(2+)>F^(−)>K^(+)>Mg^(2+);城区大气PM2.5中SNA(、和)的浓度为(97.71±46.13)μg·m^(−)3,在WSIIs中的占比为91.2%±3.1%,工业区SNA的浓度为(76.97±32.87)μg·m^(−)3,在WSIIs中的占比为90.3%±2.7%,说明SNA为WSIIs的主要组分,同时也是PM2.5的主要组分;城区Cl^(−)的浓度低于工业区,Ca^(2+)浓度高于工业区,说明工业区受化石燃料燃烧影响较大,城区受扬尘影响较大;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燃煤排放对PM2.5的贡献大于机动车,燃煤排放对城区的影响大于工业区;城区PM2.5中离子的主要组分为(NH4)2SO_(4)和NH4HSO_(4),工业区主要为(NH4)2SO_(4)、NH4HSO_(4)和NH4NO_(3),工业区、和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河子 城区和工业区 PM2.5 水溶性无机离子 冬季.
下载PDF
基于二次无机气溶胶研究南京冬春季霾污染过程的形成特征和来源解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姚星灿 康汉青 +1 位作者 杜亚宁 郭照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51-4160,共10页
为研究南京细颗粒物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潜在源区贡献,本文于2015年12月—2016年4月采集PM_(2.5)样品,并测定了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SO_(4)^(2-)、NO_(3)^(-)、NH_(4)^(+)、Cl-、K^(+)、Mg^(2+)、Ca^(2+)、Na^(... 为研究南京细颗粒物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潜在源区贡献,本文于2015年12月—2016年4月采集PM_(2.5)样品,并测定了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SO_(4)^(2-)、NO_(3)^(-)、NH_(4)^(+)、Cl-、K^(+)、Mg^(2+)、Ca^(2+)、Na^(+))的浓度,运用正定矩阵因子(PMF)源解析探究PM_(2.5)来源,结合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潜在源区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确定了相应组分的潜在污染源区域,并对污染贡献进行定量计算.结果显示,在不同污染水平下,SO_(4)^(2-)、NO_(3)^(-)和NH_(4)^(+)(SNA)均为PM_(2.5)的主要成分,在高相对湿度(RH>50%)和低温(T<8℃)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二次无机气溶胶的生成速率.PMF源解析发现二次转化源的贡献最显著,其次是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和海洋源.SNA的潜在源区分布类似,但的CWT峰值超过24μg·m^(−3),且CWT高值区范围较大,这进一步表明在观测期间汽车尾气排放和燃料燃烧是主要的潜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水溶性无机离子 二次转化 来源解析 区域传输.
下载PDF
淮南市不同功能区大气PM_(2.5)的化学组分季节分布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婧伟 杜诗文 +9 位作者 周雪明 王晴晴 左栋 杨雨灵 覃园园 秦娟娟 杨艳蓉 石绍萱 谭吉华 彭思怡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220,共9页
为研究淮南市不同功能区2019—2020年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季节污染特征及其来源情况,采用热光碳分析仪、离子色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别对淮南市八公山区政府、潘集区和师范学院3个采样站点不同季节大气PM_(2.5)滤膜样品... 为研究淮南市不同功能区2019—2020年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季节污染特征及其来源情况,采用热光碳分析仪、离子色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别对淮南市八公山区政府、潘集区和师范学院3个采样站点不同季节大气PM_(2.5)滤膜样品中碳质组分、水溶性无机离子和无机元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在潘集区采样站点大气PM_(2.5)的污染最为严重,其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从大气PM_(2.5)中各组分的质量浓度年平均值来看,在潘集区采样站点碳质组分和无机元素的污染最为严重,而在师范学院采样站点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最严重;从大气PM_(2.5)中各组分的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来看,在秋季碳质组分的平均质量浓度最高、夏季其平均质量浓度最低,在春、冬季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平均质量浓度高于夏、秋季,无机元素呈现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季节变化规律;PMF模型污染源解析结果显示,淮南市大气PM_(2.5)污染主要来自燃煤排放源和机动车排放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水溶性无机离子 无机元素 碳质组分 季节分布 源解析 淮南市
下载PDF
天津工业区冬春季大气PM_(2.5)的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11
作者 刘欢 刘永全 +4 位作者 赵伊琳 李丛舒 刘金玉 郭艳玲 降升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2-1431,共10页
选择2020年12月(冬季)和2021年3月(春季),对天津工业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进行检测,分析其组成特征、季节变化及来源。结果表明,天津工业区冬春两季PM_(2.5)中SVOCs的质量浓度均... 选择2020年12月(冬季)和2021年3月(春季),对天津工业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进行检测,分析其组成特征、季节变化及来源。结果表明,天津工业区冬春两季PM_(2.5)中SVOCs的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276.23±197.56)、(180.30±94.46)ng/m^(3),主要成分是酯、含杂原子化合物,且冬季SVOCs的浓度大于春季。WSIIs均以SO_(4)^(2-)、NO^(-)_(3)和Na^(+)为主,冬春季二次无机气溶胶SO_(4)^(2-)、NO^(-)_(3)、NH^(+)_(4)(SNA)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4.60±21.61)、(30.88±16.46)μg/m^(3),且春季SNA在总水溶性无机离子(TWSIIs)中的占比大于冬季。冬春两季大气PM_(2.5)均偏酸性,春季的硫氧化率(SOR)与氮氧化率(NOR)均高于冬季,二次转化程度加强。PM_(2.5)中各类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天津工业区冬春季PM_(2.5)中WSIIs的主要结合方式有(NH_(4))_(2)SO_(4)、NH_(4)HSO_(4)、NH_(4)NO_(3),还有部分以NaCl、Na_(2)SO_(4)、NaHSO_(4)、NaNO_(3)的形式存在;冬季的多环芳烃(PAHs)可能来源于交通移动排放,而春季则主要来自燃烧排放;工业源对冬春两季污染贡献均较大。根据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分析,工业源是天津工业区冬春季PM_(2.5)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工业区 PM_(2.5) 半挥发性有机物 水溶性无机离子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管控对武汉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邓田田 赵锦慧 +3 位作者 张周祥 何超 蒋涛涛 曾宇杰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05-211,共7页
为探究武汉市疫情管控期间的空气质量状况,将管控时期(2020.01.24—2020.04.08)的AQI(air quality index)、水溶性无机离子(NO_(3)^(-),NH_(4)^(+),SO_(4)^(2-),C1^(-),K^(+),Ca^(2+),Na^(+),Mg2+)浓度均值与近6年相同时段的相应数据进... 为探究武汉市疫情管控期间的空气质量状况,将管控时期(2020.01.24—2020.04.08)的AQI(air quality index)、水溶性无机离子(NO_(3)^(-),NH_(4)^(+),SO_(4)^(2-),C1^(-),K^(+),Ca^(2+),Na^(+),Mg2+)浓度均值与近6年相同时段的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以旬期为时间尺度,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着重探讨管控期间AQI、水溶性无机离子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管控期间空气质量较往年同时段好,优良率达到98.7%,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2.5和O3-8 h.NO_(3)^(-)、SO_(4)^(2-)、NH_(4)^(+)为管控以及历年相同期间水溶性无机离子的重要组分,管控期间NO_(3)^(-)、SO_(4)^(2-)有所下降,NH_(4)^(+)达到历年浓度最低值,此3种主要离子分别占水溶性无机离子总浓度的42.83%、26.92%、21.83%;管控期间的旬期研究表明,NO_(3)^(-)、SO_(4)^(2-)、NH_(4)^(+)离子浓度值随着气温回升逐渐增加,且NO_(3)^(-)/SO_(4)^(2-)的值均>1,表明移动源大于固定源;AQI,NO_(3)^(-)、SO_(4)^(2-)、NH_(4)^(+)均与风向、风速、湿度、气压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水溶性无机离子 疫情管控
下载PDF
深圳市道路环境空气中PM_(2.5)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
13
作者 郑品梅 古添发 +1 位作者 林晓玉 许均政 《环境与发展》 2023年第6期55-60,共6页
利用深圳市深南中路路边自动空气监测站的水溶性离子色谱监测仪的观测数据,对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进行污染特征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深南中路路边子站PM_(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总平均浓度为7.73µg/m^(3),占PM_(2.5)... 利用深圳市深南中路路边自动空气监测站的水溶性离子色谱监测仪的观测数据,对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进行污染特征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深南中路路边子站PM_(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总平均浓度为7.73µg/m^(3),占PM_(2.5)平均浓度的39.8%,是PM_(2.5)的重要组成。其中二次离子SO_(4)^(2-)、NO_(3)^(-)和NH^(4+)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03µg/m^(3)、1.97µg/m^(3)和1.53µg/m^(3),占总离子平均浓度的84.5%,是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通过观测,分析了此站点发生的多次水溶性离子污染过程的成因、水溶性离子的的日变化特征及影响NH_(4)NO_(3)气粒分配的关键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环境空气 水溶性无机离子 污染特征
下载PDF
天津市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65
14
作者 古金霞 吴丽萍 +4 位作者 霍光耀 白志鹏 杜世勇 刘爱霞 解以扬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4,共5页
2008年1、4、7月和10月在天津大气层边界站,利用中流量采样器对大气中的细粒子进行了滤膜样品采集,应用离子色谱检测技术分析了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Na+、NH4+、K+、Mg2+、Ca2+、SO24-、NO3-和Cl-)的含量。结果表明,天津市大气PM2.5中总... 2008年1、4、7月和10月在天津大气层边界站,利用中流量采样器对大气中的细粒子进行了滤膜样品采集,应用离子色谱检测技术分析了8种水溶性无机离子(Na+、NH4+、K+、Mg2+、Ca2+、SO24-、NO3-和Cl-)的含量。结果表明,天津市大气PM2.5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平均浓度为47.3μg/m3,其中,SO24-、NO3-、NH4+和Cl-是最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占总离子质量分数共计87.3%,表明了天津市细粒子中的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的特征。[NH4+]/2[SO24-]平均比值接近1.0,显示硫酸氨是细粒子中硫酸盐的主要存在形式。NO3-/SO24-浓度比的平均值为0.65,反映了燃煤污染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并存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并通过对PM2.5中8个水溶性离子成分的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其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水溶性无机离子 来源
下载PDF
天津冬季大气中PM2.5及其主要组分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95
15
作者 李伟芳 白志鹏 +3 位作者 魏静东 刘爱霞 赵玉洁 金陶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研究了天津冬季中心城区、工业区和滨海区大气中PM2.5及其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含碳组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冬季PM2.5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为223μg/m3,其中有机物、SO42-和元素碳是含量较高的3种组分,分别占PM2.5总质量的23.4%,13.1... 研究了天津冬季中心城区、工业区和滨海区大气中PM2.5及其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含碳组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冬季PM2.5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为223μg/m3,其中有机物、SO42-和元素碳是含量较高的3种组分,分别占PM2.5总质量的23.4%,13.1%,12.8%.PM2.5浓度及其化学组成空间分布较为均匀,但工业区受局部排放源的影响,含碳物质污染突出;SO42-、NO3-、Cl-、NH4+和K+约占离子总量的90%,阴、阳离子未达到平衡状态,酸性阴离子过剩;有机碳与元素碳的浓度比为1.4,低于国内其他城市;有机碳主要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二次有机碳的含量约为27%~37%;机动车尾气、燃煤是PM2.5的主要排放源,海盐粒子的贡献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无机离子 有机碳 元素碳 天津
下载PDF
气溶胶水溶性无机物及有机物的离子色谱测定 被引量:24
16
作者 余学春 贺克斌 +4 位作者 马永亮 段凤魁 杨复沫 郑爱华 赵承易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8-222,共5页
利用离子色谱技术同时测定大气气溶胶中的水溶性有机物 (WSOC)与各种无机成分 ,检测出 1 2种无机离子 (F- ,Cl- ,NO-2 ,NO-3 ,SO2 -3 ,SO2 -4 ,PO3-4 ,Na+,NH+4,K+,Mg2 +,Ca2 +)及 7种WSOC (甲酸、乙酸、甲磺酸、乙二酸、丙二酸、丁二... 利用离子色谱技术同时测定大气气溶胶中的水溶性有机物 (WSOC)与各种无机成分 ,检测出 1 2种无机离子 (F- ,Cl- ,NO-2 ,NO-3 ,SO2 -3 ,SO2 -4 ,PO3-4 ,Na+,NH+4,K+,Mg2 +,Ca2 +)及 7种WSOC (甲酸、乙酸、甲磺酸、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 ) .该方法对无机离子的线性范围为 0 0 1— 1 0 0 0 μg·m- 3,有机物的线性范围为 0 0 0 5—1 0 μg·m- 3,相关系数除NH+4以外均高于 99 9% ,最低检测限为 0 0 0 0 1— 0 0 0 0 5 μg·m- 3,相对标准偏差为 0 43— 1 32 % .利用该技术 ,对北京市 2 0 0 1— 2 0 0 2年度大气PM2 5中水溶性物种的浓度水平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北京市PM2 5中主要的水溶性组分为SO2 -4 ,NO-3 和NH+4,其浓度水平分别为 1 1 1 ,7 8和 6 2 μg·m- 3,各占PM2 5 质量的 1 0 6% ,7 4%及5 7% ,而WSOC的浓度水平为 0 0 1 1— 0 1 1 8μg·m- 3,占PM2 5质量浓度的 0 0 1— 0 1 % ,其中 ,乙二酸的浓度最高 ,其次为乙酸、丁二酸 ,丙二酸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水溶性有机物 离子色谱技术 大气 乙二酸 PM2.5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PM2.5及二次无机组分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53
17
作者 贾佳 韩力慧 +2 位作者 程水源 张晗宇 吕喆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1-811,共11页
选取北京、石家庄和唐山作为京津冀区域典型城市,基于实地样品采集和组分分析结果,探讨PM_(2.5)组分中二次无机水溶性离子(SNA)浓度变化特征,并利用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结果分析重污染前后京津冀地区各类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对PM_(2.5)和... 选取北京、石家庄和唐山作为京津冀区域典型城市,基于实地样品采集和组分分析结果,探讨PM_(2.5)组分中二次无机水溶性离子(SNA)浓度变化特征,并利用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结果分析重污染前后京津冀地区各类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对PM_(2.5)和SNA质量浓度的贡献.结果显示:3个城市PM_(2.5)质量浓度整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多数情况下SO_4^(2-)、NO_3^-和NH_4^+浓度极大值同时出现在冬季,PM_(2.5)化学组分较为稳定.相对于常规时段,重污染期间SO_4^(2-)、NO_3^-和NH_4^+质量浓度明显增加,重污染前一天SNA浓度占PM_(2.5)比值达到最高.重污染的形成是本地源排放和外来区域传输共同作用的结果,外来源对NO_3^-的贡献整体高于SO_4^(2-)和NH_4^+.交通源、居民源和工业源对PM_(2.5)、SO_4^(2-)和NO_3^-浓度贡献最高,NH_4^+主要来自居民源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无机水溶性离子 PM2.5 重污染 CAMX
下载PDF
北京东北部城区大气细粒子与相关气体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邓利群 李红 +4 位作者 柴发合 伦小秀 陈义珍 王峰威 倪润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64-1070,共7页
于2008年7月~2009年4月的4个季节,在北京市朝阳区北部,利用VAPS通用型大气污染物采样仪(URG3000K)对大气细粒子(PM2.5)和环境空气中相关气体进行了同时采集,并利用IC离子色谱仪(DX-600型)分析了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和环境空气中... 于2008年7月~2009年4月的4个季节,在北京市朝阳区北部,利用VAPS通用型大气污染物采样仪(URG3000K)对大气细粒子(PM2.5)和环境空气中相关气体进行了同时采集,并利用IC离子色谱仪(DX-600型)分析了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和环境空气中相关气体的含量.结果表明,PM2.5质量浓度春季>夏季>冬季>秋季;SO42-、NO3-和NH4+是PM2.5中最主要的3种水溶性无机离子,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4.82μg/m3、11.57μg/m3和8.35μg/m3,三者浓度之和占PM2.5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的86.28%.SO42-、NH4+浓度占PM2.5浓度百分比均为夏、秋季高于冬、春季;NO3-浓度占PM2.5浓度的百分比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空气中的SO2、NO2和NH3等气态污染物的含量直接影响PM2.5中二次离子SO42-、NO3-和NH4+的浓度,SO2、NO2浓度的季节特征为冬、春季高于夏、秋季,与SO42-、NO3-的季节变化规律相反;NH3浓度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PM2.5酸度在夏、秋季高于冬、春季,且夏、秋季PM2.5样品全部呈酸性,冬、春季PM2.5样品一部分呈酸性,一部分呈碱性.夏季SOR值和NOR值分别为冬季的4.8倍和3倍,表明夏季SO2和NO2更易转化生成SO42-和NO3-.PM2.5中SO42-、NO3-和NH4+主要以(NH4)2SO4、NH4NO3的形式共存于气溶胶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无机离子 气态污染物 污染特征 北京市
下载PDF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细粒子的污染特征与来源 被引量:80
19
作者 李伟芳 白志鹏 +1 位作者 史建武 刘爱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400,共7页
于2006年8—12月,在天津市中心城区采集细粒子(PM2.5)并测定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元素的质量浓度,应用因子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技术解析PM2.5的来源. 结果表明:ρ(PM2.5)月均值为103.9~217.4 μg/m^3,呈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特... 于2006年8—12月,在天津市中心城区采集细粒子(PM2.5)并测定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元素的质量浓度,应用因子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技术解析PM2.5的来源. 结果表明:ρ(PM2.5)月均值为103.9~217.4 μg/m^3,呈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特征. 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占ρ(PM2.5)的比例为24.7%~46.8%,其中ρ(SO4^2-),ρ(NO3^-),ρ(NH4^+)和ρ(Cl-)之和约占离子总质量浓度的90%. 在夏季,二次粒子质量浓度占ρ(PM2.5)比例最大,这与SO2向SO4^2-,NO2向NO3^-的转化率升高有关. PM2.5中Cl富集主要与燃煤等人为排放有关, 海盐源对Cl^-的贡献不足20%. 天津PM2.5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Si,约占元素总质量浓度的28.4%. 微量元素中以Zn和Pb的含量最高,二者主要来自燃煤和机动车排放. 源解析结果表明,二次污染、化石燃料燃烧、土壤尘和建筑粉尘是天津市环境空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53.4%,25.8%,12.3%和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离子 无机元素 源解析 天津市
下载PDF
烟花爆竹燃放对北京大气污染物和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刘慧萍 张凯 +3 位作者 柴发合 盛立芳 程念亮 赵妤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4-853,共10页
为了解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北京大气污染物和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贡献的影响,采用浓度特征对比、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2011年2月1日—3月1日期间的PM_(10)、气态污染物、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等在线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 为了解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北京大气污染物和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贡献的影响,采用浓度特征对比、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2011年2月1日—3月1日期间的PM_(10)、气态污染物、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等在线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的燃放会在短时间内加重PM_(10)颗粒物污染,集中燃放期(含除夕、春节、正月初五、元宵节)ρ(PM_(10))和φ(SO_2)(分别为232μg/m^3和40.2×10^(-9))是非集中燃放期(63μg/m^3和16.0×10^(-9))的3.7和2.5倍,燃放烟花爆竹对ρ(PM_(10))和φ(SO_2)的小时贡献率分别达到56.8%和35.6%;但对φ(CO)、φ(NO)、φ(NO2)无显著影响.而观测期间由其他因素导致的污染期ρ(PM_(10))和各气态污染物小时体积分数有所增加,分别是非集中燃放期的3.0~8.3倍.燃放烟花爆竹对PM_(2.5)中ρ(Mg^(2+))、ρ(K^+)、ρ(Cl^-)的影响最大,分别为非集中燃放期的65.0、31.6、6.9倍,贡献率分别为88.6%、87.2%、65.8%.ρ(Mg^(2+))、ρ(K^+)与ρ(Cl^-)在集中燃放期表现出较高的相关性(R>0.9).污染期ρ(SO_4^(2-))、ρ(NO_3^-)、ρ(NH_4^+)明显升高,分别为非集中燃放期的3.8、16.4、8.3倍,同时高于集中燃放期(分别为2.7、2.5、2.1倍).集中燃放期PM_(2.5)中主要以NH_4HSO_4、NH_4NO_3、KNO_3、KCl、NH_4Cl、MgCl_2等形式存在.集中燃放期硫氧化物转化率(SOR)高于非集中燃放期和污染期,而氮氧化物转化率(NOR)则是污染期最高.研究显示,燃放烟花爆竹对ρ(PM_(10))及PM_(2.5)中ρ(Mg^(2+))、ρ(K^+)、ρ(Cl^-)影响最大,污染期各离子浓度均有大幅升高,NOR在污染期的高值是导致ρ(NO_3^-)升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花爆竹 PM10 SO2 水溶性无机离子 北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