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三叠纪煤田子长矿区贯屯井田瓦窑堡地层沉积环境分析
1
作者 宋景 王璐 褚俊洁 《陕西煤炭》 2023年第1期125-128,144,共5页
贯屯井田位于子长矿区的中部,构造形态与子长矿区一致。井田内先后经过找煤、普详查、勘探等地质勘查工作,获得大量的地质资料,瓦窑堡地层为该区的含煤地层,自下而上分为5个含煤段,含煤层(煤线)30余层,最多34层(10-7号钻孔),具对比意义... 贯屯井田位于子长矿区的中部,构造形态与子长矿区一致。井田内先后经过找煤、普详查、勘探等地质勘查工作,获得大量的地质资料,瓦窑堡地层为该区的含煤地层,自下而上分为5个含煤段,含煤层(煤线)30余层,最多34层(10-7号钻孔),具对比意义的煤层6层,含煤层依次为1、2、3^(-1)、3、4、5、6号煤层,其中3、4、5号煤为可采煤层,1、2、3^(-1)、6号煤为不可采煤层;通过对区内128个钻孔资料分析,选择典型勘探线选择个别钻孔,应用沉积相剖面法、井田三叠纪地层顶面等高线图、富县组地层岩性、厚度数据统计。分析认为,井田在三叠纪晚期-早侏罗纪受古构造影响,地层不均匀抬升,瓦窑堡地层受大范围的冲刷剥蚀,使井田西部区内主采5号煤层缺失;研究瓦窑堡地层沉积环境分析对井田煤层对比及后期工作面接续布置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煤地层 瓦窑堡组 沉积相对比 冲涮剥蚀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瓦窑堡油田中山川区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旭芬 刘建朝 +3 位作者 米乃哲 苗箐 李磊 张海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88-393,共6页
在长2储层岩性特征、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压汞实验、薄片鉴定、物性测试、扫描电镜等方法为实验手段,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2储层主要以浅灰色、灰绿色块状细砂岩为主,孔隙类... 在长2储层岩性特征、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压汞实验、薄片鉴定、物性测试、扫描电镜等方法为实验手段,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2储层主要以浅灰色、灰绿色块状细砂岩为主,孔隙类型都以残余粒间孔为主,次为粒间溶孔,其余为粒内溶孔、填隙物内溶孔及晶间微孔,少量的铸模孔、云母溶缝、微裂缝。其储层的孔喉分布类型主要有单峰正偏态细孔喉型、多峰分散型和单峰负偏态微孔喉型3种。影响本区储层孔隙类型的因素为沉积相、成岩作用、裂缝改造,其中沉积相及成岩作用是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窑堡油田 长2油层组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下载PDF
实现党的广泛性和先进性的有机统一——学习瓦窑堡会议关于党组织扩大问题的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宇雄 张益民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5期13-15,共3页
193 5年 12月瓦窑堡会议上 ,党中央作出的“把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 ,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 ,以及用共产主义教育非无产阶级出身党员”的决定 ,极大地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保持了党的先进性 ,适应了... 193 5年 12月瓦窑堡会议上 ,党中央作出的“把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 ,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 ,以及用共产主义教育非无产阶级出身党员”的决定 ,极大地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保持了党的先进性 ,适应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新形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 瓦窑堡会议 广泛性 先进性
下载PDF
试论“洛-毛”领导体制的确立与长征胜利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茂 鲜于浩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3-79,共7页
中共中央在遵义会议后逐渐形成了以张闻天和毛泽东分工合作领导党和红军的权力格局,简称"洛-毛"领导体制。它领导红一方面军主力胜利完成长征,实现军事上的战略转移,领导全党实现了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政治上的战... 中共中央在遵义会议后逐渐形成了以张闻天和毛泽东分工合作领导党和红军的权力格局,简称"洛-毛"领导体制。它领导红一方面军主力胜利完成长征,实现军事上的战略转移,领导全党实现了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政治上的战略转变,推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洛-毛"领导体制为毛泽东充分发挥其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毛泽东确立党内核心领导地位的关键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毛”领导体制 长征 遵义会议 瓦窑堡会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从瓦窑堡会议决议看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薛晓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3年第3期52-56,共5页
瓦窑堡会议前,党建理论的重点是党员成分问题,即"什么人能够入党"。从"一大"到1935年瓦窑堡会议,中共围绕此问题进行了多次反复的探讨和实践,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最终形成了"注意成分但不惟成分"、着... 瓦窑堡会议前,党建理论的重点是党员成分问题,即"什么人能够入党"。从"一大"到1935年瓦窑堡会议,中共围绕此问题进行了多次反复的探讨和实践,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最终形成了"注意成分但不惟成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思想,这一思想指导了中共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成分 瓦窑堡会议 阶级基础 群众基础
下载PDF
瓦窑堡新庄区长2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庭姣 张新印 贺向军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06-108,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长2油层组是瓦窑堡新庄区的主力开发层位之一,本文从岩性特征、成岩作用、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等方面,对研究区长2油层组的储层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长2储层的孔隙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其次为次...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长2油层组是瓦窑堡新庄区的主力开发层位之一,本文从岩性特征、成岩作用、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特征等方面,对研究区长2油层组的储层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长2储层的孔隙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其次为次生溶蚀孔隙,成岩作用强烈,物性较差,是典型的低孔-特低孔低渗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瓦窑堡 长2油层组 储层特征
下载PDF
论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
作者 任培秦 许定国 《安康师专学报》 2005年第6期75-78,共4页
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抗日反蒋”的政治路线,解决了遵义会议未能解决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并对党建理论进行了大胆创新,坚决纠正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的“唯成分论”思想,从而确... 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抗日反蒋”的政治路线,解决了遵义会议未能解决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并对党建理论进行了大胆创新,坚决纠正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的“唯成分论”思想,从而确保了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窑堡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治路线
下载PDF
近20年国内学界瓦窑堡会议研究综述
8
作者 杨彬彬 马玉婕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5年第6期10-13,共4页
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近20年来国内学界关于瓦窑堡会议相关研究成果表明,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构建、政治路线与军事路线的转变、党的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 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近20年来国内学界关于瓦窑堡会议相关研究成果表明,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构建、政治路线与军事路线的转变、党的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窑堡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路线转变 党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控缝高压裂技术在瓦窑堡油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闫海建 杨永钊 +2 位作者 贺向军 吕金平 马志峰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第5期41-42,共2页
总结了国内外控缝高压裂技术的控缝机理、技术分类及应用现状,分析了瓦窑堡油田的地质背景,油层特点。针对瓦窑堡油田部分油藏存在底水活跃、油层段与底水相连且中间无明显隔层的地层特点,进行了控缝高压裂技术的工艺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制... 总结了国内外控缝高压裂技术的控缝机理、技术分类及应用现状,分析了瓦窑堡油田的地质背景,油层特点。针对瓦窑堡油田部分油藏存在底水活跃、油层段与底水相连且中间无明显隔层的地层特点,进行了控缝高压裂技术的工艺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制订,并对其施工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全年应用控缝高压裂技术施工23井次,有效期内平均单井净增油146.04吨,远高于全年挖潜旧井的平均单井净增油值51.07吨,同时也明显高于其他旧井挖潜措施井的净增油值,创造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控缝高压裂技术在瓦窑堡油田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窑堡油田 压裂 控缝高压裂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冲突之间 平衡之道——旧城改造利益平衡方法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婷婷 罗威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9期148-149,共2页
旧城改造项目的落实及实施一直以来都是各地政府面临的难题。由于旧城改造对应着社会利益的重构,要真正实现旧城改造工作和谐化、科学化,必须从源头寻找方法,探索各利益主体的诉求及它们之间的冲突。瓦窑堡会议旧址周边地段改造作为一... 旧城改造项目的落实及实施一直以来都是各地政府面临的难题。由于旧城改造对应着社会利益的重构,要真正实现旧城改造工作和谐化、科学化,必须从源头寻找方法,探索各利益主体的诉求及它们之间的冲突。瓦窑堡会议旧址周边地段改造作为一项典型的旧城改造项目,政府、开发商、居民三方利益主体之间就政府资金平衡、居民拆迁安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产生冲突。规划以利益冲突为导向,运用视线分析叠加的手法明确保护范围;运用经济学测算达到资金平衡,同时满足居民诉求;运用重点地段综合治理的手法解决片区内交通、环境问题,并采取具体项目策划,提升子长县传统中心区的活力。通过以上手段,尝试建立一种科学手法增加旧城改造工作的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城改造 瓦窑堡 利益诉求 平衡
下载PDF
瓦窑堡区块长2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11
作者 闫海建 杨国旗 +1 位作者 胡贺贺 史小红 《辽宁化工》 CAS 2015年第11期1375-1377,共3页
为了深入研究低渗透储层的非均质性,利用钻井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测试分析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瓦窑堡区块低渗透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以及砂体连通程度在纵横方向上的变化。
关键词 非均质性 长2 瓦窑堡
下载PDF
蟠龙至高家屯勘查区煤炭资源评价与开发前景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小萌 《陕西煤炭》 2016年第6期20-22,26,共4页
蟠龙至高家屯勘查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之延安单斜中部,地质构造简单,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可采煤层有3层,属于薄~中厚煤层,煤炭总资源量为27 426万t。通过勘查区地质、煤层及煤质分析研究,对煤炭资源潜力与开发前景做出综合评价... 蟠龙至高家屯勘查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之延安单斜中部,地质构造简单,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可采煤层有3层,属于薄~中厚煤层,煤炭总资源量为27 426万t。通过勘查区地质、煤层及煤质分析研究,对煤炭资源潜力与开发前景做出综合评价,认为区内可采煤层埋藏较浅、层位稳定、煤类优良、潜在工业价值较大,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长矿区 瓦窑堡组 煤炭资源评价 开发前景
下载PDF
瓦窑堡会议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研究
13
作者 罗道兰 《西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第2期74-78,共5页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为吞并华北进而占领整个中国,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同时,“一二·九运动”等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高涨,把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为应对新局面,1935...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为吞并华北进而占领整个中国,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同时,“一二·九运动”等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高涨,把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为应对新局面,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从中华民族存亡的高度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瓦窑堡会议是一次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会议通过的许多重要论述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窑堡会议 历史意义 当代价值
下载PDF
求同存异与团结斗争的政治学——瓦窑堡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知和政治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续添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71,共9页
瓦窑堡会议前后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从发现差异到求同存异,实现了从斗争的政治学向团结斗争的政治学的转换。发现差异是政治认知转换的逻辑起点,求同存异是政治选择的现实目标,团结斗争则是并行不悖的政治策略,团结的政治学和... 瓦窑堡会议前后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从发现差异到求同存异,实现了从斗争的政治学向团结斗争的政治学的转换。发现差异是政治认知转换的逻辑起点,求同存异是政治选择的现实目标,团结斗争则是并行不悖的政治策略,团结的政治学和斗争的政治学由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两大策略支点,也是互动的两大机制。比较而言,团结的政治学更具有中国化的意义,对于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和一个具有显著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超大型社会来说,整个民族、国家和社会内部的友爱团结无疑是最重要的政治学,而和谐的政治学就是团结的政治学在今天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同存异 团结斗争 政治学 瓦窑堡会议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