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uvial Processes in the Meandering Reach of the Lower Wei River During the Course of Degradation
1
作者 Xia, Junqiang Wang, Guangqian Wu, Baosheng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46-51,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f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profiles in the meander- ing reach of the Lower Wei River over the period from October 1973 to October 1976 during the course of degradati...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f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profiles in the meander- ing reach of the Lower Wei River over the period from October 1973 to October 1976 during the course of degradation.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trogressive erosion and subsequent downstream erosion occurred in the reach due to the lowering in the Tongguan elevation and the inflowing water carrying low sediment con- centrations.At the end of the degradation,the main channel widths of the majority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Lower wei river fluvial processes batse level of erosion channel widening channel undercut
下载PDF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Dongzhuang reservoir on channel deposition in the Lower Wei River in China
2
作者 HE L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6期1550-1563,共14页
Jing River is a tributary of the Wei River which is the largest tributary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s eroded from the upland of the Jing River basin are one of the major contributors of sediment entering the lower ... Jing River is a tributary of the Wei River which is the largest tributary of the Yellow River. Sediments eroded from the upland of the Jing River basin are one of the major contributors of sediment entering the lower Wei River(LWR). The Dongzhuang reservoir is designed to be constructed on the lower Jing River for flood control and water resources regulation, and this may change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 LWR as changed channel deposition by trapping sediments and releasing concentration-limited flow. Its effects on the LWR, especially the deposition distribution, should be analyzed. The steady quasi-two-dimensional dynamic model was adopted to estimate the deposition processes in the LWR. Then, the qualitative effects of the Dongzhuang reservoir on channel deposition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historical data, including capacity loss in other reservoirs and measured deposition in the LWR.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he annual deposition in the LWR will decrease by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due to the reservoir’s operation. After 15 years of operation, the effects of the Dongzhuang reservoir on the lower channel will decrease gradually. Moreover, its effects on lateral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sub-reaches are different. After the reservoir’s operation, the floodplain of the Xianyang–Lintong(XY-LT) sub-reach will change its sediment regime from deposition to erosion. For the Lintong–Huaxian(LT-HX) sub-reach, deposition in the main channel will be more serious during the first 30 years of operation. For the Huaxian–Tongguan (HX-TG) sub-reach, the reservoir will have almost no effects on the lateral distribution. All these analyses may benefit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he Wei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gzhuang reservoir DEPOSI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lower wei river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model in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a planned reservoir on reach-scale bankfull discharge of the lower Wei River 被引量:1
3
作者 HE L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5期1057-1070,共14页
Predicting the responses of an alluvial channel to changes in flow and sediment supply is essential for engineering design. Many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to describe sectional bankfull chara... Predicting the responses of an alluvial channel to changes in flow and sediment supply is essential for engineering design. Many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to describe sectional bankfull characteristics(elevation and discharge); however, studies on long-term reach-scale bankfull discharge are still limited. In this study, a hydraulic model is built to calculate the reach-scale bankfull discharge, and the effects of reservoir building on downstream bankfull discharges are discussed. The studied river reach is located at the lower Wei River(WR), where the planned Dongzhuang Reservoir would be built on its largest tributary, the Jing River. A quasi-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coupled with a bankfull discharge estimating method is put forward to calculate the reach-scale bankfull discharge. The soundness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reach-scale bankfull discharge of the lower reach of the WR would be 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planned reservoir, especially during the first 20 years of operation. The effect of the planned reservoir on bankfull discharge may reach its maximum when the total trapped sediment load reaches approximately 75% of the reservoir capacity. Our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first 17 years of operation,the effect of the planned reservoir on bankfull discharge of the river reach may decrease gradually.The soundness and predictive capability of the coupled model have also been calibrated by comparing with existing reservoirs. Al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numerical model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changed reach-scale bankfull discharge of the lower W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 river Bankfull DISCHARGE RESERVOIR Numerical model Flow change SEDIMENT supply
下载PDF
伏羲文化与考古学文化对证探论——以渭河上游为中心
4
作者 贾宜 马素芳 高世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伏羲传说是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其真实的历史背景,不能以“科学”“严谨”的名义对伏羲传说加以简单的否定。在古史传说体系中,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代表着我国史前氏族社会的发展,文献、民俗和考古学资料共同说明,黄河... 伏羲传说是中国古史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有其真实的历史背景,不能以“科学”“严谨”的名义对伏羲传说加以简单的否定。在古史传说体系中,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代表着我国史前氏族社会的发展,文献、民俗和考古学资料共同说明,黄河中上游地区是伏羲氏族活动的主要地区,特别是渭河上游天水地区丰富的伏羲遗迹、传说,与该地域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等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为进一步开展伏羲传说与考古学文化对证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在相关研究中,应当首先对伏羲传说材料进行深入辨析,甄别真伪,建立传说的文化谱系,与区域内的考古学文化谱系进行对证研究。根据大地湾、西山坪、师赵村、傅家门、圪垯川等史前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渭河上游地区以前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为主的考古学文化谱系,或为伏羲提供了可信的考古对证资料,其间可能存在着原初的“历史信息”和“历史线索”,应当引起学界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文化 考古学文化 渭河上游 天水 大地湾
下载PDF
杜甫《春日忆李白》的“渭北”辨析
5
作者 杜宇翔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对杜甫《春日忆李白》中“渭北”的注解存在“长安”与“咸阳”的分歧。通过考证诗歌的创作背景推断杜甫《春日忆李白》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天宝六载(公元747年)春天,与那年杜甫在长安参加制举考试时间相距不久,故“渭北”指长安。此外,用... 对杜甫《春日忆李白》中“渭北”的注解存在“长安”与“咸阳”的分歧。通过考证诗歌的创作背景推断杜甫《春日忆李白》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天宝六载(公元747年)春天,与那年杜甫在长安参加制举考试时间相距不久,故“渭北”指长安。此外,用“以杜证杜”的方法,结合杜甫《社日两篇》其二的诗旨诗意,能侧面佐证“渭北”指长安。使用“渭北”指代长安是唐人的行文习惯,究其原因与秦汉时期关中的都城建制历史有关。明确唐诗“渭北”指代长安的事实,可以为分析唐人认同渭北等同于长安的空间认知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春日忆李白》 渭北 长安 咸阳
下载PDF
文化视角下的新乡市区卫河沿岸更新规划策略
6
作者 杜娟 夏保林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0期127-131,共5页
新乡的城市发展历史与卫河息息相关。文章对卫河新乡市区段沿岸地段的现状环境、景观风貌进行分析,认为文化的缺失和空间的单调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对卫河沿岸遗留的文化要素进行分类,从漕运文化、宗教市井文化和石刻文化的角度... 新乡的城市发展历史与卫河息息相关。文章对卫河新乡市区段沿岸地段的现状环境、景观风貌进行分析,认为文化的缺失和空间的单调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对卫河沿岸遗留的文化要素进行分类,从漕运文化、宗教市井文化和石刻文化的角度对沿岸地段的更新规划进行探讨,提出不同文化类型主题的更新策略,以期为卫河沿岸地段的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视角 卫河 更新规划策略
下载PDF
卫河流域河南段不同时期水环境风险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彦 邹磊 +2 位作者 窦明 李平 梁志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78-1789,共12页
为了评估卫河流域河南段不同时期水环境风险,选取卫河流域4个监测断面和3种水体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和总磷(TP)]的监测数据,通过建立边缘分布函数和优选Copula函数构建适宜的水体污染物三维联合风险分布模型,分析了... 为了评估卫河流域河南段不同时期水环境风险,选取卫河流域4个监测断面和3种水体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和总磷(TP)]的监测数据,通过建立边缘分布函数和优选Copula函数构建适宜的水体污染物三维联合风险分布模型,分析了不同时期卫河流域水体污染物的组合风险概率。结果表明:监测断面卫辉皇甫(非汛期和汛期)、浚县王湾(非汛期)和大名龙王庙(非汛期和汛期)的水体污染物间拟合优度最好的三维Copula函数为Gaussian Copula函数,监测断面浚县王湾(汛期)和汤阴五陵(非汛期和汛期)的水体污染物间拟合优度最好的三维Copula函数为t Copula函数;在非汛期和汛期大名龙王庙水体污染物均处于Ⅰ~Ⅲ类水质标准的联合概率最大,分别为26.30%和21.61%,卫辉皇甫水体污染物至少有一个指标处于劣Ⅴ类水质标准时的联合风险概率最大,分别为52.34%和56.53%;当仅NH_(3)-N处于劣Ⅴ类水质标准时,监测断面卫辉皇甫、浚县王湾、汤阴五陵和大名龙王庙非汛期水体污染物的联合风险概率分别为25.68%、22.94%、24.68%和13.47%,汛期水体污染物的联合风险概率分别为28.01%、10.31%、6.16%和4.12%;在非汛期和汛期监测断面卫辉皇甫和浚县王湾主要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的影响且其主导水体污染物均为NH3-N,在汛期时监测断面汤阴五陵和大名龙王庙主要受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且其主导水体污染物由非汛期的NH3-N转变为汛期的TP。研究表明,受到不同污染源的影响卫河流域河南段不同时期水体污染物的联合风险概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河流域 河南 COPULA函数 水体污染物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生态理念的卫河滨河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艳 齐瑜 李卓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1期4-8,共5页
滨河绿地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空间,是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廊道,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新乡市卫河滨河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询、案例研究、实地调查,总结出新乡市卫河场地现状存在的... 滨河绿地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空间,是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廊道,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新乡市卫河滨河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询、案例研究、实地调查,总结出新乡市卫河场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基于生态理念,从景观结构、道路系统、生态驳岸设计、亲水体验生态设计、生态多样性种植设计、生态海绵设计等方面,提高场地的景观性和生态性,构建滨水空间规划体系,提出城市滨水空间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河 生态理念 滨水景观
下载PDF
降雨-径流关系非一致性演化的驱动因素诊断——以渭河流域为例
9
作者 李同方 张洪波 +4 位作者 赵孝威 杨志芳 张雨柔 冶兆霞 薛超伟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47,共13页
降雨-径流关系是流域产水能力的关键表征。受气候变化、下垫面改变和人类活动的耦合影响,降雨与径流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出一定的非一致性变化,不同因素的影响仍有待量化。耦合去趋势互相关分析与去趋势偏互相关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降雨-... 降雨-径流关系是流域产水能力的关键表征。受气候变化、下垫面改变和人类活动的耦合影响,降雨与径流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出一定的非一致性变化,不同因素的影响仍有待量化。耦合去趋势互相关分析与去趋势偏互相关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降雨-径流非一致性关系驱动要素识别与影响估算方法,量化了气象条件、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的贡献。结果表明:构建的量化方法对非一致性序列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人类活动对渭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最大,平均贡献率为58.86%,气象条件次之,下垫面条件影响最小;人类活动对渭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在时域上总体处于持续增长态势,空间上呈现渭河干流上中游>泾河流域>北洛河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因素诊断 降雨-径流关系 非一致性演化 贡献率 渭河流域
下载PDF
渭河源区坡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土壤保持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旭伟 姜泳波 +2 位作者 王乃亮 王亚晖 赵鸿雁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5-412,共8页
[目的]分析渭河源区不同等级坡耕地的时空变化,揭示不同坡耕地类型的土壤保持效应,探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渭河源区坡耕地及土壤保持的影响,为完善不同坡耕地资源合理规划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0,2000,2010和2020年4期渭河源... [目的]分析渭河源区不同等级坡耕地的时空变化,揭示不同坡耕地类型的土壤保持效应,探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渭河源区坡耕地及土壤保持的影响,为完善不同坡耕地资源合理规划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0,2000,2010和2020年4期渭河源区土地利用和地形数据,通过叠加分析、耕地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中国土壤流失方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1990—2020年耕地呈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减少再缓慢减少的趋势,面积净减少321.03 km^(2),其中陡坡耕地和缓坡耕地是耕地变化主要类型。②近30 a来,耕地的时空变化主要表现为1990—2000年耕地少量转入,主要分布在漳县和岷县;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有279.80 km^(2)的坡耕地转变为林草地,其中耕地转换为草地主要分布在通渭和陇西县,而耕地转换为林地主要分布在陇西和岷县。③1990—2000年渭河源区林草地开垦导致土壤保持量减少5.52×10^(4) t,而2000—2020年退耕还林还草导致土壤保持量增加2.21×10^(6) t,其中大于15°的坡耕地的转变对土壤保持量变化影响更大。[结论]渭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成效显著,其中2000—2010年陡坡耕地的退耕面积最大,陡坡耕地退耕地土壤保持总体效应最大,但峭坡耕地退耕地单位效应最大。峭坡耕地仍有较大退耕空间,依旧是新一轮退耕任务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土壤保持 时空变化 退耕还林工程 渭河源区
下载PDF
利用国产高分卫星影像数据提取洪涝灾害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樊航 王恒 +3 位作者 刘伟男 张宁 王晓宏 陈思豫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8期65-67,共3页
河南“7.20”特大暴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位于沿岸低洼区的城镇受灾情况严重。基于国产高分辨率雷达数据,采用KI阈值分割法提取河南省卫河流域洪涝灾害期间洪水淹没范围,并结合无人机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分辨... 河南“7.20”特大暴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位于沿岸低洼区的城镇受灾情况严重。基于国产高分辨率雷达数据,采用KI阈值分割法提取河南省卫河流域洪涝灾害期间洪水淹没范围,并结合无人机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光学数据分析淹没区域地物特征,同时利用作物NDVI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生长状况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提取精度达到86%,Kappa系数为0.68,可以较好地提取水体。研究区域内卫辉市受灾最为严重,其中耕地受灾面积最大,受灾区域农作物生长状况受到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高分辨率卫星数据 洪涝灾害 NDVI 河南省卫河流域
下载PDF
渭河关中段景观河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
12
作者 胡恩 胡龙刚 +4 位作者 王西锋 石小锋 周亮 李昕航 苏雅玲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1期129-136,共8页
为了解城市景观河道水质与水生态环境状况,于2018年按季度对渭河关中段四处景观河道开展水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采样调查。共计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3属(种),以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为主。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全年介于(1.02—3.31)×10^(... 为了解城市景观河道水质与水生态环境状况,于2018年按季度对渭河关中段四处景观河道开展水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采样调查。共计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3属(种),以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为主。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全年介于(1.02—3.31)×10^(7)ind·L^(-1),春、夏季以蓝藻门为主,分别占总浮游植物丰度的70.15%和88.35%;秋、冬季则以硅藻门为主,分别贡献浮游植物丰度的54.01%和70.81%。浮游植物全年优势属(种)共14个,春夏季以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颤藻(Oscillatoria spp.)、鱼腥藻占优(Anabeana sp.),秋冬季以小环藻(Cyclotella sp.)和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e)占优,均为代表中-富营养型或富营养型水体的指示属(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呈现相似的季节变化,春、秋季污染较轻,夏、冬季污染较为严重。综合水体营养盐水平、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等指标,渭河关中段景观河道水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城市景观河道 渭河流域
下载PDF
渭河滩区生态治理方案分析与研究
13
作者 吴兴 王静晞 +1 位作者 孙兆峰 刘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7-60,共4页
渭河滩区域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荟萃,是渭河生态价值的最高一段。合理规划、有效制定渭河滩区生态治理方案,对于渭河全区生态文明环境的建设及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首先对渭河滩区的生态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将所有收集的资料... 渭河滩区域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荟萃,是渭河生态价值的最高一段。合理规划、有效制定渭河滩区生态治理方案,对于渭河全区生态文明环境的建设及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首先对渭河滩区的生态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将所有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了目前渭河滩区亟待治理的生态问题。为了验证研究观点的可靠性,提出了4个研究假设,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渭河滩区生态治理方案应重点完成修复滩涂生境、坑塘生态修复、修复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治理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提出的渭河滩区生态治理方案可以在同领域内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渭河滩区 生态 治理 方案 研究
下载PDF
城市景观廊道营造探析--以西安渭河南岸绿带(一期)绿化项目为例
14
作者 李青靓 刘松杨 +1 位作者 王一岚 吴立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1-66,共6页
廊道空间是具有线性特征的地貌及其周边环境形成的城市空间。它不仅是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融合自然、文化、景观的重要载体。河流廊道是自然廊道类型的一种,可以形成多种丰富的自然生境群落。渭河作为西安的母亲河,滋养了... 廊道空间是具有线性特征的地貌及其周边环境形成的城市空间。它不仅是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融合自然、文化、景观的重要载体。河流廊道是自然廊道类型的一种,可以形成多种丰富的自然生境群落。渭河作为西安的母亲河,滋养了华夏文明发祥地--关中平原,见证了长安十三朝古都的兴衰变迁。通过对景观廊道的概念及设计原则进行探究,并结合西安渭河廊道的自然、人文梳理及西安渭河南岸绿带的规划设计实践来探讨融合自然、文化的景观廊道构建方法。以期为自然文化廊道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 文化 景观廊道 西安渭河南岸绿带
下载PDF
论张炜《河湾》中的精神探寻
15
作者 孙雯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5-48,共4页
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试图通过追忆历史以寻找心灵家园是张炜作品一贯的主题。《河湾》通过傅亦衔“厌倦”的精神状态,亲近“异人”,找寻“河湾”的努力,延续并丰富了这一主题的书写。《河湾》介入当下的现实生活,通过对人们的精神世... 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试图通过追忆历史以寻找心灵家园是张炜作品一贯的主题。《河湾》通过傅亦衔“厌倦”的精神状态,亲近“异人”,找寻“河湾”的努力,延续并丰富了这一主题的书写。《河湾》介入当下的现实生活,通过对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行观照,以主人公回忆与反思的方式对历史进行审视,揭示了反抗异化并积极探寻未来精神家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河湾》 精神家园 厌倦 追忆历史
下载PDF
渭河中下游与黄河潼关段2021年洪水特征及预报分析
16
作者 顾钊 席小康 宋淑红 《地下水》 2023年第5期211-215,223,共6页
受强秋淋影响,2021年渭河中下游、黄河潼关段形成多次编号洪水,洪水在演进中洪峰量级及传播时间异常。为分析洪水演进规律,根据实测与整编洪水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研究了洪水来源与组成、河段过流能力、洪水演进规律... 受强秋淋影响,2021年渭河中下游、黄河潼关段形成多次编号洪水,洪水在演进中洪峰量级及传播时间异常。为分析洪水演进规律,根据实测与整编洪水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研究了洪水来源与组成、河段过流能力、洪水演进规律及预报误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渭河2、3号洪水在下游全面漫滩临堤,洪水传播时间滞后、洪峰出现衰减,且2号洪水衰减程度明显大于3号洪水;潼关3号洪水对渭河3号洪水华县以下河段洪水形成顶托,吊桥站峰现时间早于华县站。(2)渭河中下游及黄河潼关段预报误差产生的主要因素:渭河2号洪水咸阳以下河段由局部漫滩向全面漫滩发展,临潼、华县站洪峰滞时和衰减程度异常偏多,黄河1号洪水中华县&龙门~潼关未控区间来水对潼关洪水贡献较常规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洪水特征 预报误差
下载PDF
环保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6
17
作者 张杰 任小龙 +2 位作者 罗诗峰 海江波 贾志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了提高旱作农区降雨利用效率,并解决地膜覆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渭北旱塬进行了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玉米集雨种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较对照0~6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有所... 为了提高旱作农区降雨利用效率,并解决地膜覆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渭北旱塬进行了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玉米集雨种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较对照0~6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有所提高,与液态膜及不覆盖处理(CK)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材料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化规律相同,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率,并能增强0~2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稳定性;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比对照(CK)分别提高了19.96%和19.6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2.08%和31.81%,均与对照(CK)呈显著性差异,液态膜处理的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可见,生物降解膜与普通地膜在土壤保水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且相互间没有明显差异,生物降解膜可以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作物 地膜 产量 覆盖材料 渭北旱原
下载PDF
渭河流域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6
18
作者 闵文武 王培培 +3 位作者 李丽娟 殷旭旺 刘麟菲 徐宗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97-1406,共10页
为分析渭河流域不同水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于丰水期(2012年9月)和枯水期(2013年4月)对渭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野外调查,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MRPP(多响应置换过程)、浮游... 为分析渭河流域不同水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于丰水期(2012年9月)和枯水期(2013年4月)对渭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野外调查,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MRPP(多响应置换过程)、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CCA(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渭河全流域分别鉴定出浮游植物165和175种;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物种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07×106和1.85×106L-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98和2.74;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0和0.37.全流域共划分出浮游植物功能群23类,其中,丰水期20类,枯水期21类,均以MP功能群物种数最多;代表性功能群为MP、D、Lo和J.MRPP分析结果显示,丰水期和枯水期全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都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差异.CCA结果显示,渭河水系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为ρ(DO)和ρ(TN),枯水期为流速、ρ(TN)和ρ(CODMn);泾河水系丰水期为ρ(SS)、流速和ρ(TN),枯水期为流速和ρ(TN);北洛河水系丰水期为ρ(TDS),枯水期为ρ(DO)和ρ(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环境因子 丰水期 枯水期
下载PDF
SWAT模型在漳卫河流域应用研究 被引量:52
19
作者 朱新军 王中根 +2 位作者 李建新 于磊 王金贵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5-111,I0003,共8页
漳卫河流域是海河流域重要组成水系,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典型区域之一。本文基于SWAT(SoilandWaterAssessmentTool)构建漳卫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模型的几个重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总结出其取值变化对模拟结... 漳卫河流域是海河流域重要组成水系,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典型区域之一。本文基于SWAT(SoilandWaterAssessmentTool)构建漳卫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模型的几个重要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总结出其取值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规律。并应用2000 ̄2004年的水文气象数据,进行分布式水文过程模拟,将模拟结果与8个行政区划的水资源公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模拟相对误差在10%以内,能够为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研究成果对于SWAT模型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具有很好的示范性。也为海河全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漳卫河流域 参数率定 参数灵敏性分析
下载PDF
渭河西安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9
20
作者 雷凯 卢新卫 +3 位作者 王利军 翟雨翔 黄静 屈雅斋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3-87,共5页
用X-ray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渭河西安段沉积物中15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分析了各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As、Cu、Pb、Ni、Cr、Zn6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Co、Cr、F... 用X-ray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渭河西安段沉积物中15种重金属元素质量分数,分析了各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As、Cu、Pb、Ni、Cr、Zn6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Co、Cr、Fe、Mg、Mo、Al质量分数较高,各采样点位的测量值均高于研究区环境背景值,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具有相似的水平分布特征,高值区位于渭河中下游河段。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平均污染程度为"中等",除采样点位4的潜在生态风险略高外,其他采样点位的潜在生态风险均较低。潜在生态风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s>Cu>Pb>Ni>Cr>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元素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渭河 西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