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平定开河寺石窟研究——北朝时期的三个洞窟和隋开皇元年“镇国王像双丈八”铭摩崖大佛
1
作者 石松日奈子 庞子旻(译)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11,共14页
开河寺石窟现存三个北朝洞窟和一尊隋初的摩崖大佛。三个洞窟最早的铭文为东魏武定五年(547),摩崖大佛铭文为隋开皇元年(581),大佛旁台座铭文为北魏永平三年(510)。这表明从北魏到隋朝,当地佛教徒持续在此造营供奉。笔者考察了造像及铭... 开河寺石窟现存三个北朝洞窟和一尊隋初的摩崖大佛。三个洞窟最早的铭文为东魏武定五年(547),摩崖大佛铭文为隋开皇元年(581),大佛旁台座铭文为北魏永平三年(510)。这表明从北魏到隋朝,当地佛教徒持续在此造营供奉。笔者考察了造像及铭文,发现了另一尊摩崖大佛的痕迹,认为铭文中的“镇国王”是指隋文帝,“双丈八”最初应是双像弥勒佛,敬奉“二圣”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此外,据豆卢通及其子僧奴有关资料,“镇国王像双丈八”铭文极有可能是在隋开皇八年(588)之后题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河寺石窟 隋文帝 豆卢通 弥勒 下生
下载PDF
福州浦西福寿宫“明教文佛”宗教属性辨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林悟殊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8-123,共6页
本文就近年学界所关心的福州浦西福寿宫明教文佛祖殿的宗教属性问题,在已披露的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察。文章不同意学者把明教文佛祖殿定性为摩尼教遗址,而认为明教文佛崇拜是一种地方民间信仰,其创立者并非摩尼教的... 本文就近年学界所关心的福州浦西福寿宫明教文佛祖殿的宗教属性问题,在已披露的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察。文章不同意学者把明教文佛祖殿定性为摩尼教遗址,而认为明教文佛崇拜是一种地方民间信仰,其创立者并非摩尼教的传人。不过,在创立这种信仰时,不排除受到当地历史上曾盛行过的摩尼教之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教 文佛 摩尼教 明教文佛
下载PDF
隋文帝与佛教
3
作者 程凯丽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00-103,共4页
隋朝统一全国之后,佛教得到了快速发展。隋文帝在位期间广修佛寺、佛塔,度化僧尼,供奉舍利子,完善僧官制度,甚至与独孤皇后双双受戒,佛教得以再次复兴。其崇佛的影响十分深远,使佛教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与发展。究其原因:一是隋文帝利用... 隋朝统一全国之后,佛教得到了快速发展。隋文帝在位期间广修佛寺、佛塔,度化僧尼,供奉舍利子,完善僧官制度,甚至与独孤皇后双双受戒,佛教得以再次复兴。其崇佛的影响十分深远,使佛教在东亚地区广泛传播与发展。究其原因:一是隋文帝利用佛教维护统治,二是佛教为了获得发展,寻求与政权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文帝 佛教 崇佛
下载PDF
咸若馆供藏擦擦佛整理研究——兼及与《诸佛菩萨圣像赞》之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文明 罗文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55,共30页
咸若馆位于故宫外西路慈宁宫花园内,为该园中主体建筑。乾隆三十七年(1772)在东、西稍间的内壁上增设24个"挂龛",用于供奉十二套擦擦三百六十佛,共计4320尊。经整理,咸若馆现存擦擦佛4233尊,其中4217尊属于三百六十佛系列,是... 咸若馆位于故宫外西路慈宁宫花园内,为该园中主体建筑。乾隆三十七年(1772)在东、西稍间的内壁上增设24个"挂龛",用于供奉十二套擦擦三百六十佛,共计4320尊。经整理,咸若馆现存擦擦佛4233尊,其中4217尊属于三百六十佛系列,是利用三世章嘉胡图克图·若必多吉编订、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1757年12月20日)最终定型的三百六十佛铜阴佛模制作而成,其余16尊背后无字的擦擦无量寿佛则是清后期的作品。4217尊擦擦佛中目前仅有一套完整的擦擦三百六十佛,其余各套均不全。将这套完整的擦擦三百六十佛与《诸佛菩萨圣像赞》进行比较,两者有354尊佛像完全相同,仅6处存在差别,一致性高达983%。依据中正殿火场残存的《四体文佛名折》等一系列档案,考证其出现差别的原因是《诸佛菩萨圣像赞》和咸若馆供藏擦擦三百六十佛分别是三世章嘉编订三百六十佛过程中的前后两个阶段的作品,前者属于稿本,后者为定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若馆 挂龛 擦擦佛 三百六十佛 《诸佛菩萨圣像赞》 《四体文佛名折》 三世童嘉 庄亲王
原文传递
陕西耀州区神德寺隋仁寿舍利埋藏考辨
5
作者 郑燕燕 《西部考古》 2020年第1期183-190,共8页
隋仁寿年间天下百余州分安舍利,陕西耀州区神德寺即其一。仁寿舍利、舍利容器、塔下铭等均由官方提供或规定,具有很强的统一性,神德寺舍利埋藏也不例外。仁寿四年京师大德僧晖与侍者静琳护送一颗玉粟状舍利至神德寺,舍利按照规定被置于... 隋仁寿年间天下百余州分安舍利,陕西耀州区神德寺即其一。仁寿舍利、舍利容器、塔下铭等均由官方提供或规定,具有很强的统一性,神德寺舍利埋藏也不例外。仁寿四年京师大德僧晖与侍者静琳护送一颗玉粟状舍利至神德寺,舍利按照规定被置于盛满香水的玻璃瓶中,玻璃瓶盛于两重铜函中,铜函盛于石函内,石函被埋于塔下。同时埋藏的还有"官样"塔下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文帝 神德寺 舍利 塔下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