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隋代文武二舞述论
1
作者
蔡菲
田可文
《北方音乐》
2024年第2期34-43,共10页
文武二舞是在周代礼乐制度下形成的雅乐舞,自周代“六代乐舞”始分文武二舞至历代相沿,虽历经秦汉时期的嬗变又陷于魏晋南北朝时的更迭却一直成为宫廷雅乐舞的主体与典范。隋代作为结束南北战乱和分裂局面,进而使国家走向大一统的朝代,...
文武二舞是在周代礼乐制度下形成的雅乐舞,自周代“六代乐舞”始分文武二舞至历代相沿,虽历经秦汉时期的嬗变又陷于魏晋南北朝时的更迭却一直成为宫廷雅乐舞的主体与典范。隋代作为结束南北战乱和分裂局面,进而使国家走向大一统的朝代,在恢复汉魏旧俗重塑礼乐制度的治国理念下开展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乐议,这场被称为“开皇乐议”的音乐讨论直接促成了隋代文武二舞的建制。隋代文武二舞的构建虽追溯周礼之源,但在规制上寻求了一种兼容南北文化传统又经世致用的路径,使得唐代乃至后世文武二舞的发展皆是在其舞制规范和理念上的延伸与创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代
雅舞
文舞
武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遗保护视域下徐闻藤牌功班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
作者
刘波
周威霞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92-97,共6页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浪潮推动下,我国文化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众多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生存危机与传承困境。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徐闻藤牌功班舞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浪潮推动下,我国文化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众多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生存危机与传承困境。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徐闻藤牌功班舞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方法,深入分析徐闻藤牌功班舞的历史渊源、表演机制与形态、传承现状等,通过研究发现,其当前存在项目经费不足、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传承人梯队断层、传承主体相对单一;文化内涵和理论研究深度不够、辐射范围存在局限等阻滞因素。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引入驻地高校资源、构建多元化传承主体;编创优秀舞台作品、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加强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等发展路径,以期为徐闻藤牌功班舞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徐闻藤牌功班舞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细跳月”的名称溯源及其认可
3
作者
马贞维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33,共6页
“跳月”一词至迟是明万历以来汉族文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跳舞以求偶的风俗之专称,并非梁伦、闻一多所起。1940年前后,一批知识分子深入到阿细人聚居区,他们用“跳月”一词来称呼阿细人跳舞求偶的三弦舞。1945年梁伦深入路南...
“跳月”一词至迟是明万历以来汉族文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跳舞以求偶的风俗之专称,并非梁伦、闻一多所起。1940年前后,一批知识分子深入到阿细人聚居区,他们用“跳月”一词来称呼阿细人跳舞求偶的三弦舞。1945年梁伦深入路南圭山采风,看到了久闻其名的“跳月”,1946年他在当地挑选阿细人演员,创编了一个名为“阿细跳月”的三弦舞节目。后来“阿细跳月”这个节目名称知名度扩大,最终含义泛化为对阿细人三弦乐舞的专称,并被社会各界和阿细人所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月
阿细跳月
梁伦
闻一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韶乐源流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宋会群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5-12,共8页
系统研究韶乐的起源及其在历代的流变和主要特征;韶乐发明于原始社会末期,约传承至隋代以前结束,但是隋代以后宫廷的文舞仍保留着韶乐主要因素。
关键词
韶乐
文始
凯容
文舞
源流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舞蹈的发现——闻一多艺术类型论研究之二:读《说舞》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吉兵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54-56,共3页
《说舞》是闻一多的艺术类型论系列论文中的一篇。该文通过对一场原始舞蹈——科罗泼利(cor- roborry)舞的描绘与分析,阐述了舞蹈艺术的一般的审美性质与特点:舞蹈“是一切艺术中最大综合性的艺 术”,是多样性统一的艺术,并且内容与形...
《说舞》是闻一多的艺术类型论系列论文中的一篇。该文通过对一场原始舞蹈——科罗泼利(cor- roborry)舞的描绘与分析,阐述了舞蹈艺术的一般的审美性质与特点:舞蹈“是一切艺术中最大综合性的艺 术”,是多样性统一的艺术,并且内容与形式是和谐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艺术类型论
《说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闻一多论原始舞蹈
6
作者
陈欣
许祖华
《孝感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6-59,共4页
原始人类的巫术心理支配着他们的各种行为活动,在原始艺术中处处渗透着原始思维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闻一多在研究中发现,原始舞蹈的激情状态是原始巫术活动的典型表征,原始舞蹈作为原始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浸润了原始初民的思维方式...
原始人类的巫术心理支配着他们的各种行为活动,在原始艺术中处处渗透着原始思维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闻一多在研究中发现,原始舞蹈的激情状态是原始巫术活动的典型表征,原始舞蹈作为原始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浸润了原始初民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情感表达,反映了先民们的喜怒哀乐,充满了炽烈的迷狂的原始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原始舞蹈
巫术心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闻一多人类学视野下的舞蹈史考论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家平
于洋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1,共7页
人类学视野下的舞蹈史考论,是闻一多学术工作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他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受到关注。在上古文学史研究中,他通过史料的钩沉与整理发掘了“万舞”和图腾舞深远的文化内涵。1944年发表的《说舞》是闻一多的舞蹈专论,集中呈现了...
人类学视野下的舞蹈史考论,是闻一多学术工作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他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受到关注。在上古文学史研究中,他通过史料的钩沉与整理发掘了“万舞”和图腾舞深远的文化内涵。1944年发表的《说舞》是闻一多的舞蹈专论,集中呈现了其舞蹈人类学思想的精髓。西南联大期间,闻一多走入乡野,质朴热情的民间歌舞让他看到了潜藏于民族根底里的生命活力,于是他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歌舞的发展,助力“圭山彝族音乐舞踊会”的成功举办。这场演出的成功直接推动了闻一多《九歌》古歌舞剧剧本改编工作的完成,《〈九歌〉古歌舞剧悬解》则为其舞蹈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舞蹈人类学
万舞
《说舞》
《〈九歌〉古歌舞剧悬解》
原文传递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文本新探
8
作者
钟钰婷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4,共7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抄录于战国中晚期,部分章节可与今本《周颂·敬之》对读,对于了解先秦礼乐制度有重要作用。《周公之琴舞》中保留乐舞术语“启”与“乱”,今从其意义和关系入手,考得“启”与“乱”是标记由独唱到合唱、由击鼓...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抄录于战国中晚期,部分章节可与今本《周颂·敬之》对读,对于了解先秦礼乐制度有重要作用。《周公之琴舞》中保留乐舞术语“启”与“乱”,今从其意义和关系入手,考得“启”与“乱”是标记由独唱到合唱、由击鼓到合奏和舞蹈由动至坐的变化过程。从文本来看,《周公之琴舞》的舞蹈隶属于文舞体系,补充周代舞蹈演出过程中乐舞变化的具体信息,与武舞《大武》一起,可见周代雅舞体系的面貌。《周公之琴舞》体现了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特征,呈现为早期歌舞戏的形态。乐舞与仪式的结合限制表演的题材与方式,但其客观上程式化塑造中国戏剧的基本形态,体现了早期乐舞与戏剧此消彼长的演进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之琴舞》
乱
雅舞
文舞
歌乐舞
原文传递
梁乐府《上云乐》的歌舞演艺及渊源流变
9
作者
张弛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96,共12页
《乐府诗集》所载梁武帝《上云乐》七曲与周捨《上云乐·老胡文康辞》并属梁三朝乐第四十四“《上云乐》歌舞伎”中的曲辞。此伎目由《老胡文康辞》、胡舞六曲与《上云乐》七曲这三部分构成,整套表演综合说唱致辞、歌舞奏乐、假面...
《乐府诗集》所载梁武帝《上云乐》七曲与周捨《上云乐·老胡文康辞》并属梁三朝乐第四十四“《上云乐》歌舞伎”中的曲辞。此伎目由《老胡文康辞》、胡舞六曲与《上云乐》七曲这三部分构成,整套表演综合说唱致辞、歌舞奏乐、假面戏弄等娱乐伎艺,并且吸收南朝荆楚民间傩戏乐舞风俗,可视作梁代宫廷元会宴上搬演的一种融汇佛道、胡汉、雅俗音乐的神仙歌舞戏。梁时“《上云乐》歌舞伎”与隋代九部乐中的压轴节目“礼毕文康乐”为同源乐舞,皆出自对东晋家伎追思庾亮而创制的《文康乐》的改编,体现不同历史时期乐舞形态与功能的演变。从文学、思想、艺术多层面考察梁乐府《上云乐》,有助于深化中古诗歌、乐舞、戏剧及其若干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云乐》七曲
《老胡文康辞》
“《上云乐》歌舞伎”
“礼毕文康乐”
原文传递
宋代雅舞考述
被引量:
1
10
作者
郭丽
周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6期48-53,共6页
雅舞于汉代以前指郊庙、朝飨所奏文、武二舞,汉代以后则指文、武二舞和庙舞。宋代见于存世文献所载的文舞和武舞共24曲,其中18曲可确定创制时间,6曲可知大致出现时间,8曲可知舞容、舞制等具体表演情况。庙舞记载略简,但大多留存舞名,可...
雅舞于汉代以前指郊庙、朝飨所奏文、武二舞,汉代以后则指文、武二舞和庙舞。宋代见于存世文献所载的文舞和武舞共24曲,其中18曲可确定创制时间,6曲可知大致出现时间,8曲可知舞容、舞制等具体表演情况。庙舞记载略简,但大多留存舞名,可考者33曲,可确定创制时间者19曲。宋代雅舞于现存史料可见者共57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雅舞
文舞
武舞
庙舞
原文传递
门文元大型舞剧创作感思
被引量:
1
11
作者
于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30,共10页
门文元的大型舞剧创作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头十年舞剧创作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月牙五更》、《土里巴人》、《黄河水长流》、《阿炳》、《红河谷》、《筑城记》和《西施》这七部舞剧作品中门文元的舞剧创作观念进行了分析与...
门文元的大型舞剧创作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头十年舞剧创作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月牙五更》、《土里巴人》、《黄河水长流》、《阿炳》、《红河谷》、《筑城记》和《西施》这七部舞剧作品中门文元的舞剧创作观念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文元
舞剧
原文传递
领航总政三十载——“张文明式”的总政舞蹈风格
12
作者
武艳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51-55,共5页
张文明作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的第一代舞蹈编导,他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具有浓郁的革命现实主义特征,这对于总政舞蹈风格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纵观总政歌舞团发展的60年,"张文明式"的总政风格已经成为了一...
张文明作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的第一代舞蹈编导,他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具有浓郁的革命现实主义特征,这对于总政舞蹈风格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纵观总政歌舞团发展的60年,"张文明式"的总政风格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文明
总政风格
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魏晋南朝元会雅舞考
被引量:
3
13
作者
刘奕璇
曾智安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1,共7页
元会雅舞有文、武二支舞蹈,曹魏将宗庙祭祀舞蹈用于元会宴乐中,构建了元会雅舞的基本形制。西晋微调了武舞形式,从此开启了以周《大武》、汉《武德舞》、汉《巴渝舞》为武舞和魏《羽籥舞》为文舞的元会雅舞表演形式。三百多年间,雅舞舞...
元会雅舞有文、武二支舞蹈,曹魏将宗庙祭祀舞蹈用于元会宴乐中,构建了元会雅舞的基本形制。西晋微调了武舞形式,从此开启了以周《大武》、汉《武德舞》、汉《巴渝舞》为武舞和魏《羽籥舞》为文舞的元会雅舞表演形式。三百多年间,雅舞舞制微调,名称代有新变。文章深入探讨魏晋南朝时期元会雅舞的演变过程,不仅涉及政治与乐舞的互动关系,更体现了魏晋南朝舞蹈观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会仪
文舞
武舞
羽籥
干戈矛弩
原文传递
魏晋飨礼文舞武舞体系建构及其经学背景
被引量:
3
14
作者
闫宁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23,共6页
汉代经学传统中,祭祀、宾客之礼所用雅舞带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味,而非仅仅一种艺术形式。文武二舞所象征之"德",最初指的是王朝由武力征伐或由禅让取得天下的区别,但是从魏晋开始,对"尚德"的理解渐渐转化为对帝王...
汉代经学传统中,祭祀、宾客之礼所用雅舞带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味,而非仅仅一种艺术形式。文武二舞所象征之"德",最初指的是王朝由武力征伐或由禅让取得天下的区别,但是从魏晋开始,对"尚德"的理解渐渐转化为对帝王个人功德的颂扬,"德"之内涵趋向于文武合一。这一时期雅舞体系的演变存在一种共通模式:立国初期,一般会先建立一种类似古礼的文、武性质区别较为明显的体系,随后这种体系又被歌颂帝王功德,弱化文、武之别的体系所取代,乐辞书写模式也存在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武舞
尚德
乐辞
魏晋
原文传递
北宋郊祀乐舞仪制沿革略论
被引量:
2
15
作者
赵艺兰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6期35-40,共6页
郊祀为古代最重要的祭祀,唐代以来行事时常以文、武二舞祭祀天地。北宋前期,因为存在"舞不应节"等问题,武舞的行用一直没有形成规范。到神宗时,宋儒以王安石创制的"新义"为理论基础改制礼乐,郊祀天地分祭,"纯...
郊祀为古代最重要的祭祀,唐代以来行事时常以文、武二舞祭祀天地。北宋前期,因为存在"舞不应节"等问题,武舞的行用一直没有形成规范。到神宗时,宋儒以王安石创制的"新义"为理论基础改制礼乐,郊祀天地分祭,"纯用文舞"以祭天,武舞在仪式行事中的各种问题也一并去除。到北宋晚期,虽然哲宗、徽宗坚持天地分祭,但取缔了"纯用文舞"的乐舞仪制,重新回到了用文、武二舞祭祀的传统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郊祀
雅乐二舞
天地分祭
原文传递
题名
隋代文武二舞述论
1
作者
蔡菲
田可文
机构
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信阳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哈尔滨音乐学院
出处
《北方音乐》
2024年第2期34-43,共10页
文摘
文武二舞是在周代礼乐制度下形成的雅乐舞,自周代“六代乐舞”始分文武二舞至历代相沿,虽历经秦汉时期的嬗变又陷于魏晋南北朝时的更迭却一直成为宫廷雅乐舞的主体与典范。隋代作为结束南北战乱和分裂局面,进而使国家走向大一统的朝代,在恢复汉魏旧俗重塑礼乐制度的治国理念下开展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乐议,这场被称为“开皇乐议”的音乐讨论直接促成了隋代文武二舞的建制。隋代文武二舞的构建虽追溯周礼之源,但在规制上寻求了一种兼容南北文化传统又经世致用的路径,使得唐代乃至后世文武二舞的发展皆是在其舞制规范和理念上的延伸与创制。
关键词
隋代
雅舞
文舞
武舞
Keywords
Sui Dynasty
Ya Wu[elegant
danc
e]
wen
Wu[cultural
danc
e]
Wu Wu[force
danc
e]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遗保护视域下徐闻藤牌功班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
作者
刘波
周威霞
机构
湛江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出处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92-97,共6页
基金
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2022年度规划项目“非遗保护视域下徐闻藤牌功班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ZJ22YB9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青年项目“粤西地区国家级非遗舞蹈口述史研究”(GD23YYS11)
2023年湛江科技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藤牌功班舞的舞台转化与创新发展研究”(202312622001)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浪潮推动下,我国文化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众多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生存危机与传承困境。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徐闻藤牌功班舞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方法,深入分析徐闻藤牌功班舞的历史渊源、表演机制与形态、传承现状等,通过研究发现,其当前存在项目经费不足、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传承人梯队断层、传承主体相对单一;文化内涵和理论研究深度不够、辐射范围存在局限等阻滞因素。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引入驻地高校资源、构建多元化传承主体;编创优秀舞台作品、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加强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等发展路径,以期为徐闻藤牌功班舞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非遗保护
徐闻藤牌功班舞
传承与发展
Keywords
intangible heritage protection
Xu
wen
Teng Gong class
danc
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分类号
C953 [社会学—民族学]
J722.2 [艺术—舞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细跳月”的名称溯源及其认可
3
作者
马贞维
机构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33,共6页
基金
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学术能力提升平台”资助(20222001/017)。
文摘
“跳月”一词至迟是明万历以来汉族文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跳舞以求偶的风俗之专称,并非梁伦、闻一多所起。1940年前后,一批知识分子深入到阿细人聚居区,他们用“跳月”一词来称呼阿细人跳舞求偶的三弦舞。1945年梁伦深入路南圭山采风,看到了久闻其名的“跳月”,1946年他在当地挑选阿细人演员,创编了一个名为“阿细跳月”的三弦舞节目。后来“阿细跳月”这个节目名称知名度扩大,最终含义泛化为对阿细人三弦乐舞的专称,并被社会各界和阿细人所认可。
关键词
跳月
阿细跳月
梁伦
闻一多
Keywords
Moon
danc
e
Axi Moon
danc
e
Liang Lun
wen
Yi-duo
分类号
J709 [艺术—舞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韶乐源流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宋会群
机构
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
出处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5-12,共8页
基金
2011年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韶乐的嬗变:乐舞曲内容及其应用研究"(SGSK2011-04)
文摘
系统研究韶乐的起源及其在历代的流变和主要特征;韶乐发明于原始社会末期,约传承至隋代以前结束,但是隋代以后宫廷的文舞仍保留着韶乐主要因素。
关键词
韶乐
文始
凯容
文舞
源流考
Keywords
Shao Music
wen
shishi
Kairong
wen danc
the origins
分类号
K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舞蹈的发现——闻一多艺术类型论研究之二:读《说舞》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吉兵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54-56,共3页
文摘
《说舞》是闻一多的艺术类型论系列论文中的一篇。该文通过对一场原始舞蹈——科罗泼利(cor- roborry)舞的描绘与分析,阐述了舞蹈艺术的一般的审美性质与特点:舞蹈“是一切艺术中最大综合性的艺 术”,是多样性统一的艺术,并且内容与形式是和谐统一的。
关键词
闻一多
艺术类型论
《说舞》
Keywords
wen
Yiduo
typology of art
On
danc
e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闻一多论原始舞蹈
6
作者
陈欣
许祖华
机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孝感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6-59,共4页
文摘
原始人类的巫术心理支配着他们的各种行为活动,在原始艺术中处处渗透着原始思维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闻一多在研究中发现,原始舞蹈的激情状态是原始巫术活动的典型表征,原始舞蹈作为原始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浸润了原始初民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情感表达,反映了先民们的喜怒哀乐,充满了炽烈的迷狂的原始情感。
关键词
闻一多
原始舞蹈
巫术心理
Keywords
wen
Yiduo
original
danc
e
mental magic
分类号
I207.3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闻一多人类学视野下的舞蹈史考论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家平
于洋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1,共7页
文摘
人类学视野下的舞蹈史考论,是闻一多学术工作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他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受到关注。在上古文学史研究中,他通过史料的钩沉与整理发掘了“万舞”和图腾舞深远的文化内涵。1944年发表的《说舞》是闻一多的舞蹈专论,集中呈现了其舞蹈人类学思想的精髓。西南联大期间,闻一多走入乡野,质朴热情的民间歌舞让他看到了潜藏于民族根底里的生命活力,于是他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歌舞的发展,助力“圭山彝族音乐舞踊会”的成功举办。这场演出的成功直接推动了闻一多《九歌》古歌舞剧剧本改编工作的完成,《〈九歌〉古歌舞剧悬解》则为其舞蹈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关键词
闻一多
舞蹈人类学
万舞
《说舞》
《〈九歌〉古歌舞剧悬解》
Keywords
wen
Yiduo
danc
e anthropology
Wan
danc
e
On
danc
e
“Nine Songs”Ancient Song and
danc
e Drama Script
分类号
J709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文本新探
8
作者
钟钰婷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4,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8—19世纪戏曲传播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3CDJSKJC0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抄录于战国中晚期,部分章节可与今本《周颂·敬之》对读,对于了解先秦礼乐制度有重要作用。《周公之琴舞》中保留乐舞术语“启”与“乱”,今从其意义和关系入手,考得“启”与“乱”是标记由独唱到合唱、由击鼓到合奏和舞蹈由动至坐的变化过程。从文本来看,《周公之琴舞》的舞蹈隶属于文舞体系,补充周代舞蹈演出过程中乐舞变化的具体信息,与武舞《大武》一起,可见周代雅舞体系的面貌。《周公之琴舞》体现了歌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特征,呈现为早期歌舞戏的形态。乐舞与仪式的结合限制表演的题材与方式,但其客观上程式化塑造中国戏剧的基本形态,体现了早期乐舞与戏剧此消彼长的演进历程。
关键词
《周公之琴舞》
乱
雅舞
文舞
歌乐舞
Keywords
Zhou Gong’s Qin
danc
e
Luan
Ya
danc
e
wen danc
e
song,music and
danc
e
分类号
J709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梁乐府《上云乐》的歌舞演艺及渊源流变
9
作者
张弛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96,共12页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206210276)研究成果。
文摘
《乐府诗集》所载梁武帝《上云乐》七曲与周捨《上云乐·老胡文康辞》并属梁三朝乐第四十四“《上云乐》歌舞伎”中的曲辞。此伎目由《老胡文康辞》、胡舞六曲与《上云乐》七曲这三部分构成,整套表演综合说唱致辞、歌舞奏乐、假面戏弄等娱乐伎艺,并且吸收南朝荆楚民间傩戏乐舞风俗,可视作梁代宫廷元会宴上搬演的一种融汇佛道、胡汉、雅俗音乐的神仙歌舞戏。梁时“《上云乐》歌舞伎”与隋代九部乐中的压轴节目“礼毕文康乐”为同源乐舞,皆出自对东晋家伎追思庾亮而创制的《文康乐》的改编,体现不同历史时期乐舞形态与功能的演变。从文学、思想、艺术多层面考察梁乐府《上云乐》,有助于深化中古诗歌、乐舞、戏剧及其若干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
《上云乐》七曲
《老胡文康辞》
“《上云乐》歌舞伎”
“礼毕文康乐”
Keywords
the seven songs of Shang Yun Music
Lao Hu
wen
Kang Ci
the song and
danc
e performance titled Shang Yun Music
“Li Bi
wen
Kang Music”
分类号
J709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宋代雅舞考述
被引量:
1
10
作者
郭丽
周阳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6期48-53,共6页
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乐府续集·元代卷》编纂及研究”(项目编号18WXB00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乐府诗集》整理与补编”(项目编号13&ZD110)阶段性成果。
文摘
雅舞于汉代以前指郊庙、朝飨所奏文、武二舞,汉代以后则指文、武二舞和庙舞。宋代见于存世文献所载的文舞和武舞共24曲,其中18曲可确定创制时间,6曲可知大致出现时间,8曲可知舞容、舞制等具体表演情况。庙舞记载略简,但大多留存舞名,可考者33曲,可确定创制时间者19曲。宋代雅舞于现存史料可见者共57曲。
关键词
宋代
雅舞
文舞
武舞
庙舞
Keywords
Song Dynasty
elegant
danc
e
wen danc
e
Wu
danc
e
temple
danc
e
分类号
J709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门文元大型舞剧创作感思
被引量:
1
11
作者
于平
机构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30,共10页
文摘
门文元的大型舞剧创作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头十年舞剧创作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月牙五更》、《土里巴人》、《黄河水长流》、《阿炳》、《红河谷》、《筑城记》和《西施》这七部舞剧作品中门文元的舞剧创作观念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
门文元
舞剧
Keywords
Mr. Men
wen
-yuan
danc
e drama
分类号
J711.1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领航总政三十载——“张文明式”的总政舞蹈风格
12
作者
武艳
机构
北京舞蹈学院
出处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51-55,共5页
文摘
张文明作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的第一代舞蹈编导,他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具有浓郁的革命现实主义特征,这对于总政舞蹈风格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纵观总政歌舞团发展的60年,"张文明式"的总政风格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关键词
张文明
总政风格
现实主义
Keywords
Zhang
wen
-ming
danc
e Style of the General Political Department Realism
分类号
J704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魏晋南朝元会雅舞考
被引量:
3
13
作者
刘奕璇
曾智安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1,共7页
基金
河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燕赵文化与汉魏乐府研究”(项目编号HB21ZW001)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元会雅舞有文、武二支舞蹈,曹魏将宗庙祭祀舞蹈用于元会宴乐中,构建了元会雅舞的基本形制。西晋微调了武舞形式,从此开启了以周《大武》、汉《武德舞》、汉《巴渝舞》为武舞和魏《羽籥舞》为文舞的元会雅舞表演形式。三百多年间,雅舞舞制微调,名称代有新变。文章深入探讨魏晋南朝时期元会雅舞的演变过程,不仅涉及政治与乐舞的互动关系,更体现了魏晋南朝舞蹈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
元会仪
文舞
武舞
羽籥
干戈矛弩
Keywords
Yuanhui banquet
wen danc
e
Wu
danc
e
Yuyue
spear and crossbow
分类号
J709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魏晋飨礼文舞武舞体系建构及其经学背景
被引量:
3
14
作者
闫宁
机构
南昌大学国学研究院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23,共6页
文摘
汉代经学传统中,祭祀、宾客之礼所用雅舞带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味,而非仅仅一种艺术形式。文武二舞所象征之"德",最初指的是王朝由武力征伐或由禅让取得天下的区别,但是从魏晋开始,对"尚德"的理解渐渐转化为对帝王个人功德的颂扬,"德"之内涵趋向于文武合一。这一时期雅舞体系的演变存在一种共通模式:立国初期,一般会先建立一种类似古礼的文、武性质区别较为明显的体系,随后这种体系又被歌颂帝王功德,弱化文、武之别的体系所取代,乐辞书写模式也存在相应变化。
关键词
文武舞
尚德
乐辞
魏晋
Keywords
wen
and Wu
danc
es
virtue advocating
music dictio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分类号
J709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北宋郊祀乐舞仪制沿革略论
被引量:
2
15
作者
赵艺兰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6期35-40,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宋代郊祀大礼仪及其政治文化内涵研究”(项目编号16JYC770025)的成果。
文摘
郊祀为古代最重要的祭祀,唐代以来行事时常以文、武二舞祭祀天地。北宋前期,因为存在"舞不应节"等问题,武舞的行用一直没有形成规范。到神宗时,宋儒以王安石创制的"新义"为理论基础改制礼乐,郊祀天地分祭,"纯用文舞"以祭天,武舞在仪式行事中的各种问题也一并去除。到北宋晚期,虽然哲宗、徽宗坚持天地分祭,但取缔了"纯用文舞"的乐舞仪制,重新回到了用文、武二舞祭祀的传统上来。
关键词
北宋
郊祀
雅乐二舞
天地分祭
Keywords
Northern Song Dynasty
suburban sacrifice
wen
and Wu
danc
es
offer sacrifices to heaven and earth separately
分类号
J720.9 [艺术—舞蹈]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隋代文武二舞述论
蔡菲
田可文
《北方音乐》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遗保护视域下徐闻藤牌功班舞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刘波
周威霞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阿细跳月”的名称溯源及其认可
马贞维
《红河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韶乐源流考
宋会群
《韶关学院学报》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舞蹈的发现——闻一多艺术类型论研究之二:读《说舞》
张吉兵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闻一多论原始舞蹈
陈欣
许祖华
《孝感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闻一多人类学视野下的舞蹈史考论
王家平
于洋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8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文本新探
钟钰婷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9
梁乐府《上云乐》的歌舞演艺及渊源流变
张弛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10
宋代雅舞考述
郭丽
周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
1
原文传递
11
门文元大型舞剧创作感思
于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12
领航总政三十载——“张文明式”的总政舞蹈风格
武艳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7
0
原文传递
13
魏晋南朝元会雅舞考
刘奕璇
曾智安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原文传递
14
魏晋飨礼文舞武舞体系建构及其经学背景
闫宁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15
北宋郊祀乐舞仪制沿革略论
赵艺兰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