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erential tectonic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ree subsags in Wenchang Sag of Pearl River Mouth Basin,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
1
作者 Qiu-Gen Zheng Jun-Liang Li +5 位作者 Bao-Hua Lei Peng Song Qi Li De-Feng Shi Hao Liu Chang-Song Li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379-1394,共16页
Notable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ree adjacent sub-sags,i.e.,the Wenchang sub-sags A,B,and C,on the downthrown side of the Zhu IlI South Fault in the Wenchang Sag,are significant... Notable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ree adjacent sub-sags,i.e.,the Wenchang sub-sags A,B,and C,on the downthrown side of the Zhu IlI South Fault in the Wenchang Sag,are significant as they affect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oil and gas in these three sub-sags.However,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tectonic evolution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have not yet been adequately explained.In this paper,stress analysis,equilibrium profiles,and paleogeomorphic restora-tion,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settings,formation mechanisms,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Wenchang Sag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data.The results of the stress analysis suggest clockwise deflection of the regional tensile stress direction from a WNW-ESE trend during the Early Paleocene to NW-SE and NNW-SSE trends during the Eocene,to a nearly N-S trend during the Oligocene,and finally to a NNE-SSW trend during the Miocene.This 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regional tensile stress direction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 dextral strike-slip stress component parallel to the NE-trending Zhu I South Fault.This strike-slip stress component formed a releasing bend in sub-sag A,and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continuous subsidence of a thick sedimentary layer in sub-sag A.It also created a restraining bend in sub-sag B,which underwent multiple structural inversions during its extension and subsidence and has a relatively s mall sedimentary thick-ness.The double restraining bend in sub-sag C is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strongly uplifted and eroded in response to this strike-slip stress component.Four obvious structural inversions in sub-sag B are iden-tified in this paper.These structural inversions correspond to the last four regional tectonic movements.This interpretation suggests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structural inversions was likely related to the strong tensile stress and the small intersection angle between the direction of the regional tensile stress and the pre-existing boundary fault.The rotation of the tensile stress direction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strike-slip movement on the pre-existing boundary fault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releasing bend and restraining bend,which controlled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s of the sub-sags.This reasonably explains the differential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se three sub-sags in the Wenchang Sag,and provides a crucial idea forstructuralanalysisof similar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ike-slip stress Releasing bend Restraining bend Double restraining bend Structura linversion ZhuⅢSouthfault wenchang sag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urbidite fan in the Wenchang Formation of the Enping Sa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China and its hydrocarbon significance 被引量:1
2
作者 Chen Guojun Li Chao +3 位作者 Du Guichao Zhang Gongcheng Lü Chengfu Wang Q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92-302,共11页
A turbidite fan in the Eocene upper Wenchang Formation in the Enping Sa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PRMB) has been studied using seismic, logging and borehole data. The fan is characterized by parallel progradation o... A turbidite fan in the Eocene upper Wenchang Formation in the Enping Sa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PRMB) has been studied using seismic, logging and borehole data. The fan is characterized by parallel progradation on the dip seismic profile and is mound-shaped or lenticular-shaped on the strike seismic profile. The study of the core and logging data from well EP17-3-1,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front side of the turbidite fan, shows that this fan is a set of normal grading sand beds, interbedded within thick dark grey mudstones of semi-deep to deep lake deposits in the Wenchang Formation. The fan is interpreted as a sand/mud-rich turbidite fan that has an area of over 140 km2 and a maximum thickness of over 340 m. Combined with a study of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previous provenance analysis of the Eocene Wenchang Formation, the main potential provenances for the turbidite fan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Panyu low-uplift and northern fault terrace zone. The Enping Sag is considered to be a half graben-like basin whose north side is faulted and whose south side is overlapped. Basement subsidence in the Eocene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boundary faults which dip relatively steeply on the north side, causing the subsidence center of the Enping Sag in this stage to be close to the north boundary faults. Sustained faults developed in the Enping Sag during the Eocene caused an increase of the relative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uplift zone in the Enping Sag. Affected by the second episode of the Zhuqiong movement (39-36 Ma) in late Eocene, sediments which had accumulated on the Panyu low-uplift zone were triggered and moved toward the subsidence center of the Enping Sag and formed the turbidite fan. The second episode of the Zhuqiong move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iggering factor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turbidite fan in the Wenchang Formation. Seismic attribute characterization shows that the low frequency energy is enhanced and high frequency energy is weakened when seismic waves propagate through the oil-bearing zone in this fan. Amplitude versus offset (AVO) anomalies are observed in the seismic data and abnormally high pressure is encountered. The turbidite fan in the Wenchang Formation has provided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sedimentary evolution in deep layers of the Enping Sag and pointed to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Enping sag wenchang Formation turbidite fa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下载PDF
Diagenesis-porosity evolution and“sweet spot”distribution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A case study from Oligocene Zhuhai Formation in Wenchang A sag,Pear River Mouth Basin,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1
3
作者 YOU Li XU Shouli +3 位作者 LI Cai ZHANG Yingzhao ZHAO Zhanjie ZHU Peiy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2期251-263,共13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and distribution of sweet spots in the Oligocene Zhuhai Formation of Wenchang A sag, Pearl River Basin were investigated by core observation and thin section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and distribution of sweet spots in the Oligocene Zhuhai Formation of Wenchang A sag, Pearl River Basin were investigated by core observation and thin section analysi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develop the fine, medium and coarse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tidal flat–fan delta facies, which are of mostly low permeability and locally medium permeability.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ore evolution patterns: oil charging first and densification later, the reservoirs featuring this pattern are mainly in the third member of Zhuhai Formation between the south fault zone and the sixth fault zone, and the pattern of densification first and gas charging later is widespread across the study area. Strong compaction and local calcium cementation are the key factors causing low permeability of the reservoirs in the Zhuhai Formation. Thick and coarse grain sand sedimentary body is the precondition to form "sweet spot" reservoirs. Weak compaction and cementation, dissolution, early hydrocarbon filling and authigenic chlorite coating are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formation of "sweet spot" reservoir.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re develop between the south fault and sixth fault zones the Class Ⅰ "sweet spot" in medium compaction zone, Class Ⅱ "sweet spot" in nearly strong compaction zone, Class Ⅲ "sweet spot" reservoir in the nearly strong to strong compaction zone with oil charging at early stage, and Class IV "sweet spot" reservoir in the strong compaction and authigenic chlorite coating protection zone in the sixth fault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pore evolution hydrocarbon charging 'sweet spot' DISTRIBUTION Zhuhai Formation OLIGOCENE wenchang A sag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部古近系文昌组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太勋 孙丰春 +4 位作者 彭光荣 汪旭东 孙辉 解斌 苏兆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90,共14页
充分利用新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测井以及录井资料,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层序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重新建立文昌组三级层序格架内的沉积体系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白云凹陷东部文昌组自下而上共划分为5套三级层序,... 充分利用新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测井以及录井资料,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层序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重新建立文昌组三级层序格架内的沉积体系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白云凹陷东部文昌组自下而上共划分为5套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初始裂陷期(WCSQ1)、拆离裂陷早期(WCSQ2,WCSQ3)、拆离裂陷晚期(WCSQ4,WCSQ5)3个构造演化阶段;初始裂陷期为多个孤立的箕状半地堑,以发育缓坡轴向物源辫状河三角洲、陡坡近源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为特征;拆离裂陷早期断裂活动强烈,湖盆迅速扩张,半深湖—深湖局限发育,沉积中心北移,北部番禺低隆起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拆离裂陷晚期断裂活动减弱,湖盆逐渐萎缩,沉积中心稳定在白云凹陷中部,主要发育小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滨浅湖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及扇三角洲砂体是白云凹陷东部的有利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模式 文昌组 白云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三坳陷文昌B凹陷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古气候特征
5
作者 马大钧 程斌 +3 位作者 付大巍 陈丽君 孟祥雨 刘华 《矿产勘查》 2024年第6期946-955,共10页
古气候对有机质的生产和保存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烃源岩的发育至关重要,而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条件通常被认为有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古近系文昌组及恩平组是珠三坳陷文昌B凹陷内最重要的烃源岩发育层段,恢复其沉积时期的古气候对凹陷内烃... 古气候对有机质的生产和保存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烃源岩的发育至关重要,而温暖湿润的古气候条件通常被认为有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古近系文昌组及恩平组是珠三坳陷文昌B凹陷内最重要的烃源岩发育层段,恢复其沉积时期的古气候对凹陷内烃源岩优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文昌B凹陷WB-1、WB-2井泥、页岩样品,通过分析孢粉组合与主微量元素数据以得到沉积时期的古气候特征。孢粉组合特征表明凹陷内文昌组—恩平组烃源岩沉积时期气候整体为热—亚热带,湿润—半湿润;主微量元素证据中,古气候敏感性元素Sr/Cu及CIA指标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的特性,特别是Mn/Mg及Rb/Sr比值强调了文二段沉积时期气候条件最为温暖湿润。因此,文二段沉积时期被认为是文昌B凹陷优质烃源岩发展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坳陷 文昌B凹陷 古近纪 古气候 优质烃源岩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丰南地区文昌组沉积古环境恢复及烃源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何雁兵 雷永昌 +3 位作者 邱欣卫 肖张波 郑仰帝 刘冬青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76,共18页
文昌组为陆丰南地区主力烃源岩发育层段,为了恢复文昌期沉积古环境,探讨优质烃源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选用166组文昌组泥岩样品的主、微量元素测试数据,采用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在研究区首次详尽分析文昌期不同次洼、不同层段的古盐度、... 文昌组为陆丰南地区主力烃源岩发育层段,为了恢复文昌期沉积古环境,探讨优质烃源岩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选用166组文昌组泥岩样品的主、微量元素测试数据,采用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在研究区首次详尽分析文昌期不同次洼、不同层段的古盐度、古气候、古水深和古氧相的纵横向演变规律,并探讨部分钻井出现盐度异常的原因及三芳甲藻甾烷、球藻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结合TOC、古生产力和陆源输入变化研究,明确了研究区优质烃源岩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陆丰南地区始新统文昌组沉积期水体以淡水环境为主,局部层段盐度微弱增加,垂向上,从文四段向文一+二段水体盐度逐渐降低,横向上,文四段沉积期,陆丰15洼水体盐度最高,文三段—文一+二段沉积期,陆丰13东洼水体盐度较高。推测陆丰南地区文昌组水体盐度变化受到海侵影响,文四段沉积期,海侵影响主要集中在陆丰15洼,文三段沉积期,海侵影响扩大至陆丰15洼和陆丰13东洼东侧,进入文一+二段沉积期,受海侵影响程度较小。球藻及三芳甲藻甾烷在研究区不能作为水体咸化或者海侵的判别指标,球藻含量变化与古气候、古生产力、古水深关系密切,受古盐度变化影响有限。陆丰南地区文四段沉积期古气候温湿,古水深最大,还原性最强,进入文三段、文一+二段,气候温湿程度、水深和还原性均有所降低;文四段沉积期陆丰13东洼水深最大,其次为陆丰15洼,还原性陆丰13东洼最强,其次为陆丰13西洼。文昌组烃源岩有机质富集主要受控于古生产力和古陆源输入,其次受古气候和古水深控制,古氧相变化对有机质富集控制作用较弱,高古生产力主导着文昌组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及分布,主要发育生产力富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丰凹陷 文昌组 元素地球化学 沉积古环境 光面球藻 古生产力 烃源岩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文昌凹陷烃源岩发育时期湖盆古生产力构成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游君君 柳波 +2 位作者 胡德胜 陈林 江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4-642,共19页
沉积盆地中有机质的富集是烃源岩发育的本质过程,而古生产力是控制该过程最重要的因素。文昌凹陷是珠江口盆地主要的生烃凹陷之一,前人对其进行了包括烃源岩分布、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和生烃潜力等方面的研究,但是对古生产... 沉积盆地中有机质的富集是烃源岩发育的本质过程,而古生产力是控制该过程最重要的因素。文昌凹陷是珠江口盆地主要的生烃凹陷之一,前人对其进行了包括烃源岩分布、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和生烃潜力等方面的研究,但是对古生产力和有机质富集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笔者等以文昌凹陷古新统文昌组二段(文昌组)和恩平组一段(恩一段)两套烃源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有机地化数据和元素分析数据,对有机质来源、古生产力构成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昌凹陷文二段和恩一段烃源岩的有机质均为混合来源,其中文二段有机质中水生生物的贡献较大,具有更高的原地有机质比例,而恩一段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较大;恩一段具有较高的总生产力指数,其分布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北部缓坡带的总生产力指数较南部陡坡带低,总生产力指数的高值主要分布在物源输入处和盆地中心地区。本次研究可以为后期有机质富集机理的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产力 有机质来源 烃源岩 文昌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断裂体系的拓扑结构、分形特征及其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
8
作者 马赛婷 胡林 +5 位作者 李明 王迪 陈林 程燕君 徐彬 吴智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6,共11页
为明确含油气盆地中断裂体系结构特征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文章以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各层系断裂精细解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断裂网络体系的节点、分支类型分析及分维值计算,定量表征了研究区断裂网络体系... 为明确含油气盆地中断裂体系结构特征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文章以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各层系断裂精细解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断裂网络体系的节点、分支类型分析及分维值计算,定量表征了研究区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结构及分形特征,并就断裂网络体系拓扑结构、分形特征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受控于区域拉张应力顺时针方向的转变,研究区断裂发育以NE向为主转变为以NWW向为主;不同层系断裂体系的拓扑结构具有差异性,珠三南断裂、珠三6号断裂和珠三2号断裂附近拓扑值较高,由深至浅断裂体系的I节点的比例逐渐增大,Y、X节点的比例逐渐减小,I-I分支的比例逐渐增大,I-C、C-C分支的比例逐渐减小,连通性由好变差;不同层系断裂体系的分形特征具有时空差异,NE向断裂带和NW向断裂带交汇区分维值较高,由深至浅断裂体系的分维值先增大后减小,复杂程度先增强后减弱;断裂体系的拓扑结构、分形特征与与油气藏分布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高拓扑值与高分维值的叠合区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网络体系 拓扑结构 分形特征 断裂网络连通性 油气成藏 文昌A凹陷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西部新生代断裂体系特征及演化过程
9
作者 徐莅莅 范彩伟 +4 位作者 李明 李辉 徐彬 程燕君 吴智平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8,共12页
断裂体系发育是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在精细刻画断裂体系静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断层活动速率计算恢复断裂体系的动态演化过程,明确了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新生代断裂体系发... 断裂体系发育是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在精细刻画断裂体系静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断层活动速率计算恢复断裂体系的动态演化过程,明确了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新生代断裂体系发育的时空差异;并结合区域应力背景分析,探讨了断裂体系演化的成因机制,认为新生代以来三大板块间俯冲、碰撞及古南海俯冲消亡、新南海扩张共同造成的南海北缘区域伸展应力场顺时针旋转控制了断裂体系演化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断裂体系的发育演化经历了裂陷、拗陷与构造活化三个阶段,分别发育了NE(NEE)向、近EW向以及NW(NWW)向三组优势方向断裂,揭示了区域应力场伸展方向由NW—SE向到近SN向再到NNE—SSW向顺时针转变的过程;依据断裂的组合及沿承关系可将其划分为早期发育的NE向与后期发育的NW向两组交叠断裂带,NE向断裂带活动强度大、具有强烈伸展性质,NW向断裂带与基底先存断裂密切相关,活动强度弱、叠加一定走滑性质。文昌A凹陷西部新生代断裂体系演化的时空差异是对南海北缘区域应力场顺时针旋转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体系 区域应力场 先存断裂 文昌A凹陷西部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南海西部原油领域勘探进展与突破方向
10
作者 邓勇 胡德胜 +4 位作者 游君君 满勇 满晓 陈林 付大巍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4,共14页
南海西部原油领域历经多年勘探,探明程度高,勘探难度日益增大。近年来,转变思路,大力拓展新领域。攻关岩性圈闭发育机制,建立了流三段“低位转换带控砂,湖侵互层叠置连片”的广覆式砂体沉积模式,阐明了大面积连片岩性圈闭形成机理,创建... 南海西部原油领域历经多年勘探,探明程度高,勘探难度日益增大。近年来,转变思路,大力拓展新领域。攻关岩性圈闭发育机制,建立了流三段“低位转换带控砂,湖侵互层叠置连片”的广覆式砂体沉积模式,阐明了大面积连片岩性圈闭形成机理,创建了“近源广覆式有序富集”成藏模式,发现南海西部首个大中型岩性油田;攻关深层大型储集体和优质储层发育机制,建立构造-层序-地貌耦合控砂分析技术,提出了限制型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模式,明确了相带与溶蚀差异控储机制,涠西南凹陷B洼深层、乌石凹陷反转构造带倾末端、文昌B凹陷双古领域获得了勘探突破。同时明确了大型构造脊大型储集体耦合的深层领域、富烃凹陷周缘地层-岩性圈闭领域、源储对接潜山领域和烃源条件落实边部凹陷是南海西部原油领域下步重点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部 涠西南凹陷 乌石凹陷 文昌B凹 勘探进展 岩性油藏 涠洲11-6 中深层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HZ26区文昌组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
11
作者 傅筱涵 李晓艳 +4 位作者 丁琳 靳子濠 刘培 王宇辰 远光辉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1,共12页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油气资源丰富,文昌组勘探主要受限于储层。以惠州凹陷HZ26区文昌组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对储层特征、增孔保孔机制、成岩成储过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文昌组以岩屑砂岩、...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油气资源丰富,文昌组勘探主要受限于储层。以惠州凹陷HZ26区文昌组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对储层特征、增孔保孔机制、成岩成储过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文昌组以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储层为主,粒间普遍含凝灰质杂基,文昌组储层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②早成岩A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和早成岩B期—中成岩A期有机酸溶蚀作用是储层最主要的增孔机制,早成岩阶段沉淀的嵌晶式浊沸石可以有效抵御压实作用从而保护粒间孔隙,早期油气充注也可以通过抑制胶结作用而保护粒间孔隙。③文昌组WC41、WC42、WC43砂层组的成岩成储过程具有明显差异。WC41砂层组原生孔发育带整体杂基含量少,成岩演化过程简单,油气沿断层处运移,在上覆不整合遮挡下形成油气藏;WC42砂层组广泛分布凝灰质杂基,凝灰质蚀变作用普遍发育,沉淀出可以提高岩石抗压性的致密胶结浊沸石,浊沸石被酸溶解后,提供大量粒间溶蚀孔,浊沸石溶解带是研究区油气聚集的另一有利场所;WC43砂层组远火山口端的富泥质杂基带和近火山口端的火山角砾堆积带均遭受强烈压实作用,储集性能差。本项研究成果可为HZ26区文昌组油气勘探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惠州凹陷 优质储层 文昌组 成岩演化 增孔保孔
下载PDF
南海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文昌组沉积成岩特征及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12
作者 李敏 张月霞 +9 位作者 吴琼玲 李亚茹 向钰鉥 田鑫 张晴宇 李婉霖 孙梦迪 张艺凡 吴彦旺 管彦凯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8,I0005,I0006,共22页
为明确陆丰凹陷深部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对凹陷南部地区7口井文昌组岩心样品进行薄片鉴定、FE-SEM观察、XRD分析及物性测试。结果表明:文昌组岩石类型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少量石英砂岩,杂基以泥质和凝灰质为主,胶... 为明确陆丰凹陷深部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对凹陷南部地区7口井文昌组岩心样品进行薄片鉴定、FE-SEM观察、XRD分析及物性测试。结果表明:文昌组岩石类型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少量石英砂岩,杂基以泥质和凝灰质为主,胶结物以自生石英、泥晶碳酸盐和自生高岭石为主。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孔隙度为2.2%~21.6%,平均为12.0%,以次生孔隙为主;渗透率小于10×10^(-3)μm^(2)的占比达95%,呈特低—低—中孔隙度、低—特低渗透率特点。文昌组主要发育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3种沉积相,包括三角洲前缘、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3种亚相及6种沉积微相。辫状河三角洲的储层孔隙度相对较高,渗透率相对居中;扇三角洲的储层孔隙度居中,渗透率相对较高;三角洲的储层孔隙度与扇三角洲的相似,渗透率相对最低;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更利于发育优质储层。文昌组砂岩经历早成岩阶段A、B期、中成岩阶段A、B期;压实—压溶作用较强,导致原生孔隙不发育;不同类型、不同期次的胶结作用抑制储层物性;长石、凝灰质和岩屑的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及次生矿物,孔隙度提高,但渗透率无明显提升。该结果对陆丰凹陷文昌组后续勘探开发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陆丰凹陷 文昌组 沉积成岩特征 储层物性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南海北缘陆相断陷盆地优质烃源岩发育机制:以珠江口盆地顺德凹陷始新统文昌组为例
13
作者 高梦天 尤丽 +6 位作者 胡高伟 龚宇 李彦丽 陈亚兵 冯琦 韩骏威 刘国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8-1126,共19页
珠江口盆地顺德凹陷始新统文昌组发育3套有利烃源岩,但对其层系归属、优质烃源岩特征和发育模式认识不清晰。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钻井和地球化学资料,开展文昌组层序地层划分、梳理烃源岩发育特征、明确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并建立优... 珠江口盆地顺德凹陷始新统文昌组发育3套有利烃源岩,但对其层系归属、优质烃源岩特征和发育模式认识不清晰。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钻井和地球化学资料,开展文昌组层序地层划分、梳理烃源岩发育特征、明确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并建立优质烃源岩发育模式。结果表明:顺德凹陷始新统文昌组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中层序SQ2对应文昌组二段,烃源岩岩相类型以褐黑色、灰黑色纹层状页岩为主,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时期。层序SQ1和SQ3分别对应文昌组三段和一段,烃源岩岩相以深灰色块状泥岩夹粉砂质泥岩为主,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主要发育一般烃源岩。有机质母源类型以陆源高等植物和水生浮游生物混源为主,其中层序SQ2时期藻类贡献较大。文昌组优质烃源岩发育受构造作用—古气候耦合约束,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为古生产力和古氧化还原条件。层序SQ2时期强断陷作用加剧火山活动,火山灰尘稳定沉降驱动古生产力较高;强烈的构造沉降及温暖—湿润的古气候促使湖平面上升,温度控制下的水体分层导致湖泊底水缺氧,于半深湖环境沉积厚层富有机质页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层序地层 有机质富集 发育模式 始新统 文昌组 顺德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文昌组凝灰质砂岩储层成岩相及发育模式
14
作者 李晓艳 丁琳 +4 位作者 李小平 肖张波 吴琼玲 张月霞 刘金良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2期228-241,共14页
陆丰凹陷文昌组深层砂岩储层是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最重要的油藏储集岩之一,而凝灰质发育导致储层致密,渗透率呈现低渗、特低渗特征。由于凝灰质影响,该区成岩作用及其展布表现出特殊性。运用偏光显微镜在对凝灰质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 陆丰凹陷文昌组深层砂岩储层是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最重要的油藏储集岩之一,而凝灰质发育导致储层致密,渗透率呈现低渗、特低渗特征。由于凝灰质影响,该区成岩作用及其展布表现出特殊性。运用偏光显微镜在对凝灰质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自生矿物转化及孔隙类型详细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孔渗测试及测井资料分析,对陆丰凹陷文昌组凝灰质砂岩储层成岩相及其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凝灰质蚀变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其次是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依据各种成岩作用强度及其组合,储层整体可以分为5种成岩相:①中压实--弱胶结--凝灰质中等溶解相(Ⅰ类);②中强压实--弱胶结--凝灰质强溶解相(Ⅱ类);③中强压实--磷灰石中强胶结--中等溶解相(Ⅲ类);④中强压实--高岭石中强胶结--弱溶解相(Ⅳ类)和⑤强压实--弱胶结--弱溶解相(Ⅴ类)。其中Ⅰ类成岩相为优质成岩相(孔隙度均值为13.4%、渗透率均值为5.4×10^(-3)μm^(2)),Ⅱ类成岩相为有利成岩相(孔隙度均值为15.4%、渗透率均值为1.5×10^(-3)μm^(2)),Ⅲ类和Ⅳ类成岩相为潜在有利成岩相(孔隙度均值为15.0%、渗透率均值为1.0×10^(-3)μm^(2)),Ⅴ类成岩相为不利成岩相。受大气水淋滤和有机酸溶蚀等影响,陆丰凹陷文昌组深层砂岩储层主要发育Ⅱ-Ⅲ-Ⅳ-Ⅴ和Ⅰ-Ⅴ两种成岩相组合模式。成岩相与储层质量密切相关,通过识别优质成岩相可以预测有利储层分布,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质砂岩 低渗储层 成岩演化 成岩相 文昌组 陆丰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低渗凝灰质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低渗成因——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文昌组为例
15
作者 王菲 李晓艳 +7 位作者 孙阳子 臧起彪 刘金良 田鑫 牛建成 杨志玲 王彦昭 孙梦迪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8,I0004,I0005,共17页
陆丰凹陷古近系文昌组为典型低渗凝灰质砂岩储层,复杂的孔隙结构和储层低渗特征制约研究区增储上产。利用铸体薄片观察、XRD全岩及黏土矿物分析、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和CT扫描等实验,基于分形曲线特征和孔喉结构参数划分储层孔喉类型,分... 陆丰凹陷古近系文昌组为典型低渗凝灰质砂岩储层,复杂的孔隙结构和储层低渗特征制约研究区增储上产。利用铸体薄片观察、XRD全岩及黏土矿物分析、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和CT扫描等实验,基于分形曲线特征和孔喉结构参数划分储层孔喉类型,分析储层物性及填隙物特征,精细表征砂岩储层的孔喉—孔隙结构,探讨不同类型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储层发育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储层孔喉结构划分3种类型,Ⅰ类储层为优质储层,储层物性最优,平均排驱压力约为0.1 MPa;Ⅱ类储层次之,排驱压力在0.5~1.0 MPa之间;Ⅲ类储层最差,排驱压力大于1.0 MPa。研究区储层低孔低渗特征是填隙物类型、溶蚀作用程度和蚀变产物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凝灰质填隙物大量充填原生孔隙空间,受溶蚀作用程度低是研究区储层低孔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产物易堵塞喉道是储层形成低渗特征的主控因素。该结果为研究区低渗储层划分及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质砂岩 砂岩储层 孔隙结构 低渗成因 文昌组 古近系 陆丰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的二氧化碳现场检测技术应用
16
作者 胡益涛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0期103-105,共3页
准确检测非烃类气体一直是随钻勘探技术的难题。为了在随钻中及时、准确地识别二氧化碳(CO_(2)),文章进行了基于红外光谱的CO_(2)随钻检测方法探索。基于红外光谱分析原理,对气体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一步分... 准确检测非烃类气体一直是随钻勘探技术的难题。为了在随钻中及时、准确地识别二氧化碳(CO_(2)),文章进行了基于红外光谱的CO_(2)随钻检测方法探索。基于红外光谱分析原理,对气体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一步分析天然气红外光谱的区域及影响因素。为排除钻井液、储层流体性质及工程参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可采用气体真假显示判断、利用基值线划分显示、平均值求取和显示程度划分等手段来定性判断CO_(2)的存在。莺琼盆地WC构造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红外光谱的CO_(2)检测手段可以有效识别随钻中的CO_(2),该WC构造的珠江组二段和珠海组一段地层普遍存在CO_(2),表明该项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CO_(2) 随钻检测 文昌凹陷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油源断裂特征及输导能力评价
17
作者 段亮 吴碧波 +2 位作者 陈亚兵 刘政 冯琦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2期33-41,共9页
研究区位于南海西部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A凹陷。为定量评价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A凹陷区带内各油源断裂的输导能力,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结合该区琼海凸起东倾没端油气勘探实践,总结控制该区油源断裂输导能力的3大要素:油源面积、伸... 研究区位于南海西部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A凹陷。为定量评价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A凹陷区带内各油源断裂的输导能力,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结合该区琼海凸起东倾没端油气勘探实践,总结控制该区油源断裂输导能力的3大要素:油源面积、伸展面积和断面产状,建立了一套油源断裂输导能力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该方法,定量计算文昌A凹陷24条油源断裂的输导能力。评价结果认为,文昌8区输导能力整体较强,大型油源断裂附近仍有较大潜力;文昌9区和11区整体输导能力偏弱,后期拓展建议在本地深层展开;文昌10区油源断裂输导能力差异最大,与主油源断裂相邻区域是潜力拓展的重要方向。该认识支撑了文昌9区中型油田的高效评价,促进了神狐隆起中型油气田的发现,明确了文昌8区中深层拓展的方向,为文昌A凹陷的领域突破奠定了重要基础。该方法不仅对准确认识区带各油源断裂输导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更可为区带评价和决策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珠三坳陷 文昌A凹陷 油源断裂 输导能力 定量评价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文昌凹陷应力场演化及其对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俊良 雷宝华 +2 位作者 郑求根 段亮 闫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1-609,共9页
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晚白垩世–中中新世文昌凹陷的断裂系统和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昌凹陷应力场演化受区域扭张应力场控制,其最小主应力方向沿NWW→NW→SN→NNE向顺时针旋转,整体具有右旋扭张的特征。在该应力场的... 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晚白垩世–中中新世文昌凹陷的断裂系统和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昌凹陷应力场演化受区域扭张应力场控制,其最小主应力方向沿NWW→NW→SN→NNE向顺时针旋转,整体具有右旋扭张的特征。在该应力场的控制作用下,文昌凹陷共发育3种类型的扭张/压扭模式:与文昌A凹形成有关由弯曲断层控制的扭张下沉/差异隆升模式;与文昌B凹形成有关由分支断层控制的扭张楔形下沉模式;和与文昌C凹形成有关由弯曲和分支断层汇合控制的菱形扭张差异隆升/下沉模式。这三种扭张模式不仅控制了凹陷的变形格局,形成3个不同的沉降中心和2个反转构造区,更对圈闭的形成和油气运聚等成藏要素的发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凹陷 区域应力场 扭张模式 凹陷格局 沉降中心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西部珠江组潮流砂脊的分布、形态和水动力机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俊良 王海荣 +2 位作者 张建新 李琦 刘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1-677,共7页
综合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认为珠江口盆地西部珠江组一段上部泥质粉砂岩低阻油层砂体为潮流砂脊砂体,对潮流砂脊的形态与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潮流砂脊的水动力特点与形成机制,并在珠江组一段上部识... 综合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认为珠江口盆地西部珠江组一段上部泥质粉砂岩低阻油层砂体为潮流砂脊砂体,对潮流砂脊的形态与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潮流砂脊的水动力特点与形成机制,并在珠江组一段上部识别出四期水道,分析了潮流水道的分布及井震特征。指出水道内潮流砂脊构造-岩性圈闭和水道侧向遮挡构造-岩性圈闭两种有利的潮流砂脊隐蔽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潮流砂脊 珠江组 文昌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多方位角地震资料在文昌凹陷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朱江梅 李列 +3 位作者 杨薇 袁全社 谢宋雷 李添才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87-2596,共10页
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凹陷是中国近海重要的油气产区,但该区主要天然气储集层珠海组埋深较深、物性不理想,原有的三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以致断裂系统难以划分,影响了进一步的勘探目标评价.针对文昌凹陷地质特征的特殊性,我们通过针对性的... 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凹陷是中国近海重要的油气产区,但该区主要天然气储集层珠海组埋深较深、物性不理想,原有的三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以致断裂系统难以划分,影响了进一步的勘探目标评价.针对文昌凹陷地质特征的特殊性,我们通过针对性的采集照明度分析,设计更为有利的三维采集方位角进行二次采集.利用两次不同采集方位角地震资料,分析了不同采集方位角对文昌凹陷断层成像及断层阴影压制的影响;提出在规则化处理后的观测系统下,将不同采集方位角地震资料进行一致性匹配处理,对处理后的CMP道集进行合并然后偏移成像,得出新的偏移成像结果具有更好的断层阴影压制能力和更高的断层识别能力.经过实际的资料应用效果对比,在文昌凹陷采用不同方位角地震资料合并成像方法能够明显提高该区域断层分辨率和断层阴影压制能力,为后期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凹陷 多采集方位角 一致性匹配处理 断层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