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ive source monitoring at the Wenchuan fault zone:coseismic velocity change associated with aftershock event and its implica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Wei Yang Hongkui Ge +3 位作者 Baoshan Wang Jiupeng Hu Songyong Yuan Sen Qiao 《Earthquake Science》 2014年第6期599-606,共8页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eismic observation system, more and more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earthquakes may cause seismic velocity change. However, the amplitud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velocity variation rem...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eismic observation system, more and more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earthquakes may cause seismic velocity change. However, the amplitud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velocity variation remains a controversial issue. Recent active source monitoring carried out adjacent to Wenchuan Fault Scientific Drilling (WFSD) revealed unambiguous coseismic velocity change associated with a local M8 5.5 earthquake. Here, we carry out forward modeling using two-dimensional spectral element method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amplitud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observed velocity change. The model is well constrained by results from seismic reflection and WFSD coring. Our model strongly suggests that the observed coseismic velocity change is localized within the fault zone with width of ~ 120 m rather than dynamic strong ground shaking. And a velocity decrease of -2.0 % within the fault zone is required to fit the observed travel time delay distribution, which coincides with rock mechanical experiment and theoretical mod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fault zone Coseismic velocity change Accurately Controlled Routinely Operated seismic Source (ACROSS) Active monitoring Forward modeling
下载PDF
Fault zone structures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rtions of the main central fault generat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using fault zone trapped waves 被引量:15
2
作者 Songlin Li Xiaoling Lai +1 位作者 Zhixiang Yao Qing Yang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09年第4期417-424,共8页
The rupture process of the May 12, 2008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was very complex. To study the rupture zones generated by this earthquake, four dense temporary seismic arrays across the two surface breaking traces o... The rupture process of the May 12, 2008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was very complex. To study the rupture zones generated by this earthquake, four dense temporary seismic arrays across the two surface breaking traces of the main-shock were deployed in July and recorded a great amount of aftershock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ata interpretation of two arrays across the central main fault, the northern array line 1 and southern array line 3. The fault zone trapped waves recorded by the two array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the central main fault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r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idths of the rupture zone are about 170-200 m and 200-230 m for northern and southern portions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dip angles are 80° and 70°. The seismic velocity inside the fracture zone is about one half of the host rock. By comparison, the northern portion of the rupture zone is slightly narrower and steeper than the southern portion. Besides these differences, one more interesting and important difference is the positions of the rupture zone with respect to surface breaking traces. At the northern portion, the rupture zone is centered at the surface breaking trace, while at the southern portion it is not but is shifted to the northwest. This difference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of rupture behaviors between two portions of the central main fault. The width of the rupture zon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MS.1 Kunlun earthquake though these two earthquakes have almost the same magnitudes. Multiple ruptures may be one factor to cause the narrower rupture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seismic rupture zone fault zone trapped waves
下载PDF
Seismogenic Structure around the Epicenter of the May 12,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from Micro-seismic Tomography 被引量:7
3
作者 AN Meijian FENG Mei +5 位作者 DONG Shuwen LONG Changxing ZHAO Yue YANG Nong ZHAO Wenjin ZHANG Jizh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724-732,共9页
A three-dimensional local-scale P-velocity model down to 25 km depth around the main shock epicenter region was constructed using 83821 event-to-receiver seismic rays from 5856 aftershocks recorded by a newly deployed... A three-dimensional local-scale P-velocity model down to 25 km depth around the main shock epicenter region was constructed using 83821 event-to-receiver seismic rays from 5856 aftershocks recorded by a newly deployed temporary seismic network. Checkerboard tests show that our tomographic model has lateral and vertical resolution of -2 km. The high-resolution P-velocity model revealed interesting structures in the seismogenic layer: (1) The Guanxian-Anxian fault, Yingxiu-Beichuan fault and Wenchuan-Maoxian fault of the Longmen Shan fault zone are well delineated by sharp upper crustal velocity changes; (2) The Pengguan massif has generally higher velocity than its surrounding areas, and may extend down to at least -10 km from the surface; (3) A sharp lateral velocity variation beneath the Wenchuan-Maoxian fault may indicate that the Pengguan massif's western boundary and/or the Wenchuan-Maoxian fault is vertical, and the hypocenter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ossibly located at the conjunction point of the NW dipping Yingxiu-Beichuan and Guanxian-Anxian faults, and vertical Wenchuan-Maoxian fault; (4) Vicinity along the Yingxiu- Beichuan fault is characterized by very low velocity and low seismicity at shallow depths, possibly due to high content of porosity and fractures; (5) Two blocks of low-velocity anomaly are respectively imaged in the hanging wall and foot wall of the Guanxian-Anxian fault with a -7 km offset with -5 km vertical compo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seismogenic structure micro-seismic tomography Pengguan massif Longmen Shan fault zone
下载PDF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at Muyu in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 被引量:2
4
作者 Lai Xiaoling Sun Yi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1年第2期66-70,共5页
Trapped waves in the Qingchuan fault zone were observed at Muyu near the northeastern end of the fractured zone of the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 The results indicate a fault-zone width of about 200 m and a great dif... Trapped waves in the Qingchuan fault zone were observed at Muyu near the northeastern end of the fractured zone of the Wenchuan Ms8. 0 earthquake. The results indicate a fault-zone width of about 200 m and a great difference in physical property of the crus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fault. The inferred location of crustal changes is consistent with land-form boundary on th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Longmenshan fault belt seismic records Qingchuan fault
下载PDF
Exploration of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at Pingtong Town,in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
5
作者 Xiaoling Lai Songlin Li Yi Su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0年第1期29-33,共5页
Pingtong Town is located on the fractured zone of the Wenchuan 8.0 earthquake, and is seriously damaged by the earthquake. Our observation line is centered at an earthquake exploration trench across the fractured zone... Pingtong Town is located on the fractured zone of the Wenchuan 8.0 earthquake, and is seriously damaged by the earthquake. Our observation line is centered at an earthquake exploration trench across the fractured zone in the NW-SE direction, and is about 400 m long. The results reveal trapped waves in the rup- tured fault zone of the earthquake, and indicate a great difference in physical property between the media inside and outside the fault zone. The predominant frequency of the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is about 3 -4 Hz. The wave amplitudes are larger near the exploration trench. The width of the fault zone in the crust at this location is estimated to be 200 m. In some records, the waveforms and the arrival times of S waves are quite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rench. The place of change coincides with the boundary of uplift at th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Longmenshan fault belt EXPLORATION seismic records
下载PDF
四川汶川地震断裂活动和次生地质灾害浅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王涛 马寅生 +2 位作者 龙长兴 谭成轩 吴树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13-1922,共10页
为了揭示汶川地震断裂活动与次生地质灾害的关系,在对汶川地震重灾区进行快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汶川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震后的断裂活动、地表破裂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关系。野外调查发现,龙门山3条断裂... 为了揭示汶川地震断裂活动与次生地质灾害的关系,在对汶川地震重灾区进行快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汶川地震的龙门山断裂带震后的断裂活动、地表破裂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关系。野外调查发现,龙门山3条断裂带的地表变形破坏(包括沿断裂带的道路、农田、建筑物和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分段性,即映秀-北川断裂地震活动最剧烈,南坝-关庄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平武-青川断裂等活动性次之的"横向"差异性,以及龙门山断裂带由南向北地震活动性减弱的"纵向"分段性。地震断裂活动的差异性和分段性明显控制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即映秀-北川断裂区域的次生地质灾害规模大、分布密度大、危害严重,沿其余断裂的次生地质灾害危害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下载PDF
汶川地震前的b值变化 被引量:50
7
作者 史海霞 孟令媛 +5 位作者 张雪梅 常莹 杨振涛 谢蔚云 服部克巳 韩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74-1882,共9页
Gutenberg-Richter定理给出了地震频度随震级的分布特征.大量研究表明频度-震级关系的斜率(b值)在大地震孕育的过程中会出现减小.为了考察b值在汶川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时间演化特征,本文尝试基于破裂断层选取研究区域,考察了2000年1月至2... Gutenberg-Richter定理给出了地震频度随震级的分布特征.大量研究表明频度-震级关系的斜率(b值)在大地震孕育的过程中会出现减小.为了考察b值在汶川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时间演化特征,本文尝试基于破裂断层选取研究区域,考察了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间,汶川地震(MS8.0)破裂区的地震活动性,并对该区域b值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2005年中至2006年底,地震月频度及季度频度有一个较明显的下降.b值从2002年始至地震前呈现出一个长期趋势性减小;在地震前约半年,出现快速、显著的下降.b值的这一时间变化特征与其他研究者报道的日本东北MW9.0级地震前的b值变化特征具有很高相似性,可能反映了大地震准备过程中的应力变化.以上结果有益于认识和理解大地震孕育演化过程,同时也表明b值在中长期地震灾害评估中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B值 地震活动性 孕震区
下载PDF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前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与地震视应力分布 被引量:75
8
作者 易桂喜 闻学泽 +3 位作者 辛华 乔慧珍 龙锋 王思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90-1500,共11页
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台网最近30多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2008年四川汶川M_S8.0地震前沿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多个地震活动性参数(包括震级-频度关系中的a、b与a/b值,复发间隔T_r值),同时,计算了震前2年多的时间内M_L≥3.5地震的视应力.在此... 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台网最近30多年的地震资料,计算了2008年四川汶川M_S8.0地震前沿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多个地震活动性参数(包括震级-频度关系中的a、b与a/b值,复发间隔T_r值),同时,计算了震前2年多的时间内M_L≥3.5地震的视应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地震活动性参数值和地震视应力的空间分布与汶川主震破裂范围、M_S≥5.0余震分布的关系.主要结果表明:①汶川地震前,沿龙门山岷山构造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与地震视应力的分布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的绵竹茂县段与江油—平武段具有远低于区域平均值的显著异常低b值、低a值、相对较高a/b值以及较小复发间隔T_r值的参数值组合,反映这两个断裂段在汶川主震之前已处于高应力闭锁状态,且发生强震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段落.这两个段落成为汶川主震破裂的中心段落和破坏严重的地段;②汶川地震前,位于前述两断裂段之间的龙门山断裂带北川段具有较高的b值与a值、较低a/b值的参数值组合,显示出应力积累水平不高的状态.汶川主震后,北川断裂段的余震强度与频度均偏低,缺少M_S≥5.0的余震;③地震活动性参数与视应力显示汶川地震之前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的应力积累水平明显低于中-北段,这种差异可能与汶川主震破裂沿断裂带中-北段呈北东向单侧扩展有关.另外,地震活动性参数值组合也反映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近期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岷山构造带 汶川地震 地震活动性参数 视应力 余震
下载PDF
暴雨泥石流冲出距离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铁永波 唐川 倪化勇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0-253,共4页
有效确定泥石流可能的危险范围对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对2008-09-24北川县境内发生的72处暴雨泥石流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泥石流冲出距离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基于地貌学特征的泥石流冲出距离预测模型。模型根据泥石流沟... 有效确定泥石流可能的危险范围对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对2008-09-24北川县境内发生的72处暴雨泥石流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泥石流冲出距离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基于地貌学特征的泥石流冲出距离预测模型。模型根据泥石流沟流域面积的大小分类,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取值参数范围。将该模型应用到汶川县城后山2条泥石流沟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用模型预测的泥石流冲出距离比实际冲出距离稍偏大,平均误差值介于4%~11%间,这对泥石流实际冲出距离的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泥石流 冲出距离 预测模型 汶川震区
下载PDF
龙门山断裂带地壳精细结构与汶川地震发震机理 被引量:117
10
作者 雷建设 赵大鹏 +2 位作者 苏金蓉 张光伟 李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9-345,共7页
利用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四川固定地震台网和临时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大量P波到时资料,反演了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精细三维P波速度模型.结果表明,汶川主震以北和以南地区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以北地区的龙门山断裂带具有很强地壳... 利用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四川固定地震台网和临时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大量P波到时资料,反演了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精细三维P波速度模型.结果表明,汶川主震以北和以南地区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以北地区的龙门山断裂带具有很强地壳不均匀性,这与该区发生了大量汶川地震的余震相一致.这些结果有意义地改进了前人对龙门山断裂带仅为不同块体过渡带的认识.汶川主震震源区下方存在有明显低波速异常体,表明流体可能存在于龙门山断裂带内.这些流体可能直接影响汶川大震的形成.本文的成像结果为下地壳流沿龙门山断裂带上浸提供了可靠的地震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不均匀性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地震
下载PDF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 被引量:92
11
作者 何宏林 孙昭民 +2 位作者 王世元 王纪强 董绍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9-362,共4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MS8.0大地震。发震断裂为龙门山断裂带中的映秀-北川断裂。该次地震的地表破裂可分成2条,分别出现在龙门山断裂带中的映秀-北川断裂、彭县-灌县断裂上,前者破裂长度约200km,后者破裂长度约80k...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MS8.0大地震。发震断裂为龙门山断裂带中的映秀-北川断裂。该次地震的地表破裂可分成2条,分别出现在龙门山断裂带中的映秀-北川断裂、彭县-灌县断裂上,前者破裂长度约200km,后者破裂长度约80km。本次地震的最大垂直和右旋水平同震位移出现在都江堰市虹口乡附近的映秀-北川断裂上,分别为(5±0.2)m和(4.8±0.2)m。破裂带南段出露的地表断层产状为N32°E/NW∠76°,其上的侧伏角为S75°~80°W,反映了该次地震在南段以逆冲运动为主,兼有少量的右旋走滑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地表破裂带 同震位移 逆冲断层
下载PDF
川滇地区未来强震预测与汶川M_W 7.9级地震孕震过程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秦四清 薛雷 +3 位作者 徐锡伟 黄鑫 王媛媛 泮晓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39-2650,共12页
根据作者提出的孕震时空区域划分原则,确定了川滇地区地震区(带)划分的合理方案.运用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与相关预测方法,给出了各地震区(带)未来强震的四要素预测结果.结果表明,除西昌、丽江与鲜水河地震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 根据作者提出的孕震时空区域划分原则,确定了川滇地区地震区(带)划分的合理方案.运用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与相关预测方法,给出了各地震区(带)未来强震的四要素预测结果.结果表明,除西昌、丽江与鲜水河地震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无破坏性地震发生外,其他地震区都将有破坏性地震发生.本文还分析了汶川大地震的孕震过程.结果表明:导致2008年5月12日汶川M_w7.9级地震的最直接原因,是1976年发生在松潘—平武的M_s7.2级双震震群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地区 地震区 锁固段 汶川地震 预测力法
下载PDF
汶川M_s8.0级地震余震分布及周边区域P波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被引量:154
13
作者 吴建平 黄媛 +2 位作者 张天中 明跃红 房立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0-328,共9页
利用川滇地区长期积累的地震走时观测资料和汶川地震余震观测资料对汶川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区域地壳和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浅部P波速度分布与地表地质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龙门山断裂带在20 km以上深度表现为高... 利用川滇地区长期积累的地震走时观测资料和汶川地震余震观测资料对汶川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区域地壳和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浅部P波速度分布与地表地质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龙门山断裂带在20 km以上深度表现为高速异常带,彭灌杂岩体和宝兴杂岩体为局部高速异常区.龙门山断裂带中上地壳的局部高速异常体对汶川地震的余震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余震带南端,余震全部发生在与宝兴杂岩体对应的高速异常体的东北侧;在余震带的中段,与彭灌杂岩体对应的高速异常体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余震的分布;在余震带的东北端,宁强—勉县—带的高速异常体可能阻止了余震进一步向东北扩展.龙门山断裂带中上地壳的P波高速异常表明介质具有相对较高的强度,在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挤出过程中起到了较强的阻挡作用,有利于深部能量积累.在30 km深度之下,扬子地块具有明显的高速特征,其前缘随深度增加向青藏高原方向扩展,在下地壳和上地慢顶部已达到龙门山断裂带以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定位 层析成像 龙门山断裂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汶川M8.0地震前后山西地震带水平形变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瑞春 李自红 +1 位作者 赵文星 张淑亮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4-638,共5页
通过分析汶川 M 8.0地震前后山西地震带 GPS 速度场以及由此计算得到的现今构造应变率场,结果显示:(1)汶川 M 8.0地震后,山西地震带各区域的运动方向均不同程度向西偏转,太原盆地及其以北的区域由1999-2007年的 SW 或 SSW 向转为 SWW... 通过分析汶川 M 8.0地震前后山西地震带 GPS 速度场以及由此计算得到的现今构造应变率场,结果显示:(1)汶川 M 8.0地震后,山西地震带各区域的运动方向均不同程度向西偏转,太原盆地及其以北的区域由1999-2007年的 SW 或 SSW 向转为 SWW 向,且运动速率由平均约2 mm/a增加到约4 mm/a,太原盆地以南的区域由之前的 SSE 向转为 SW 向。(2)汶川 M 8.0地震后,山西地震带的应变率场显著增强,大同盆地、太原盆地北段和临汾盆地西南段形成了三个压性应变集中区,2010年在这三个区域内分别发生了大同 M 4.5、阳曲 M 4.6和河津 M 4.8地震,可能由于这种压性应变积累的区域应力场环境有利于山西地震带中强地震的孕育和发生。(3)2009-11年,受日本 M 9.0地震的影响,山西地震带向西运动的速率有所减弱,应变率场张性变化明显,太原盆地及其以北区域平均速率下降为约2-3 mm/a,太原盆地以南的区域由 SW 向转为整体向南运动的格局,有恢复到1999-2007年背景运动状态的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震带 汶川M8.0地震 GPS速度场 应变率场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新生水土流失对汶川震区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小军 何丙辉 +3 位作者 胡恒 熊明彪 杨文兵 李振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520-2529,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生水土流失对汶川震区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刀法,分层次取样,研究草坡河小流域4种震后不同恢复类型样地的新生水土流失对土壤入渗的影响。【结果】在新生水土流失的作用下,地表裸露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和人... 【目的】研究新生水土流失对汶川震区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刀法,分层次取样,研究草坡河小流域4种震后不同恢复类型样地的新生水土流失对土壤入渗的影响。【结果】在新生水土流失的作用下,地表裸露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和人工种植样地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和持水能力较对照样地(完全未遭地震破坏)差。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平均入渗速率和75 min渗透总量在4种处理样地均表现为对照样地>人工种植样地>自然恢复样地>地表裸露样地。土壤入渗性能与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与毛管孔隙度的关系不显著。运用综合判断值(F)评价震后不同恢复类型样地的土壤入渗性能优劣,表现为对照样地(1.2569)>人工种植样地(-0.2252)>自然恢复样地(-0.4578)>地表裸露样地(-0.5738);回归分析表明:通用经验模型和Horton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比较适合于地震区域土壤入渗特征的模型,Kostiakov模型次之,Philip模型最差。【结论】新生水土流失对土壤水分入渗存在影响,汶川震区对照样地的土壤容重1 g.cm-3左右,土壤总孔隙度50%左右,非毛管孔隙度20%—40%,土壤入渗性能最好。通过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植被等措施可以调控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状况,增强土壤的持水能力,提高土壤水分入渗性能,从而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和防止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坡河小流域 汶川震区 土壤入渗 新生水土流失
下载PDF
汶川地震断裂带东北端浅部结构的人工地震探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伟传 葛洪魁 +1 位作者 杨微 宋丽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7-552,共6页
结合汶川地震断裂带动态监测,利用快速响应探测系统,开展了断层带浅部结构人工地震探测.针对地震断裂带动态监测条件下的复杂波场和低信噪比的情况,在f-k波场分离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了折射波共中心点成像、面波速度反演、反射波叠加成像... 结合汶川地震断裂带动态监测,利用快速响应探测系统,开展了断层带浅部结构人工地震探测.针对地震断裂带动态监测条件下的复杂波场和低信噪比的情况,在f-k波场分离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了折射波共中心点成像、面波速度反演、反射波叠加成像方法,进行了浅层断层和构造成像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综合解释,给出了断裂带浅部断层分布和速度特征.为汶川地震龙门山断裂带东北端动态监测提供了基础结构信息,所发展的断裂带快速响应探测技术对于地震应急动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断裂带 人工地震 波场分离 浅层结构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北川县城震害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姜纪沂 迟宝明 +1 位作者 谷洪彪 宋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2-386,共5页
汶川MS8.0地震中,处于映秀—北川断裂带上的北川县城区地震烈度达Ⅺ度。地震断层活动在地表形成了3条破裂带,城区地表破裂带占总面积的比例超过6.5%,使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并引发了滑坡与崩塌灾害,加剧了震害损失。各种成灾机制之间存... 汶川MS8.0地震中,处于映秀—北川断裂带上的北川县城区地震烈度达Ⅺ度。地震断层活动在地表形成了3条破裂带,城区地表破裂带占总面积的比例超过6.5%,使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并引发了滑坡与崩塌灾害,加剧了震害损失。各种成灾机制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现象,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是导致北川县城区震害程度极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地震断层 地表破裂 震害效应 北川县城
下载PDF
龙门山山前疑似汶川M_S 8.0地震地表破裂的浅层地震反射调查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保金 杨晓平 +1 位作者 酆少英 寇昆朋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06-916,共11页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的汶川MS8.0大地震是映秀-北川断裂突发错动的结果。此次地震不但使NE向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发生了地表破裂,而且,在成都平原区的什邡、绵竹等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表裂缝、公路拱曲以及...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的汶川MS8.0大地震是映秀-北川断裂突发错动的结果。此次地震不但使NE向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发生了地表破裂,而且,在成都平原区的什邡、绵竹等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表裂缝、公路拱曲以及带状的喷砂冒水现象。此项探测研究以出现在什邡市师古镇附近的疑似地震地表破裂带为切入点,通过采用可控震源以及高精度的浅层地震反射勘探方法,获得了深度15~800m范围内高分辨率的地下结构和构造图像。结果表明,在地表破裂之下存在向平原区逆冲的隐伏断层和反向的逆冲断层,地震过程中隐伏逆断层的活动可能是近地表地层出现褶皱变形和地表破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地表破裂带 浅层地震反射剖面 隐伏逆断层
下载PDF
一线三甲医院23例汶川地震伤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感染伤员的分区分类救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家红 赵鲁平 +5 位作者 巫奇 陈皋 文元 袁成良 罗万蓉 张大志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后7天内收治的23例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感染伤员的分区分类救治情况,为今后类似重大灾难事件的伤员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3例伤员较为完整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测资料,分析伤员伤口内分泌物细菌直接... 目的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后7天内收治的23例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感染伤员的分区分类救治情况,为今后类似重大灾难事件的伤员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3例伤员较为完整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测资料,分析伤员伤口内分泌物细菌直接涂片结果、细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经验选用抗菌药物和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与控制严重感染及愈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全部伤员均为Ⅵ型开放性骨折,其中男8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61岁。均伴发热、畏寒等感染中毒症状,且合并四肢骨折部位的较大或大范围的肌肉缺血坏死和严重感染。直接涂片检出单一菌感染者6例(26.09%),双重菌感染者12例(52.18%),多重菌感染者5例(21.74%);伤口内分泌物细菌有氧培养结果显示,伤口感染11种细菌共计18株:肠杆菌科细菌11株(61.11%),非发酵菌5株(27.78%),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各1株(各占5.56%);2例伤员为2种细菌合并感染,另2例伤员未培养分离出细菌,有5例未能进行细菌培养。早期经验采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者12例中有10例(83.33%)伤员感染病原菌对经验选用的单一抗菌药物耐药,仅有2例(16.67%)伤员敏感。早期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药,结合早期清创、充分引流及分区分类治疗后,有效控制了伤员原有感染并避免院内感染发生。结论地震伤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感染伤员抗菌药物早期联合使用以及早期受伤部位的彻底清创和充分引流有利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为地震伤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感染的伤员进一步转入二线三甲医院接受外科专科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分区分类救治 地震伤 开放性骨折 严重感染
下载PDF
潜在地震滑坡危险区区划方法 被引量:21
20
作者 陈晓利 冉洪流 王明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9-1277,共9页
不同地区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率是不同的.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地震滑坡危险研究在综合了地震烈度、位置、复发时间等因素的基础上,考虑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时空分布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潜在地震滑坡危险区区划.以汶川地震灾区为研究... 不同地区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率是不同的.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地震滑坡危险研究在综合了地震烈度、位置、复发时间等因素的基础上,考虑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时空分布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潜在地震滑坡危险区区划.以汶川地震灾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的地质构造、地震活动特点等划分出灾区的潜在震源区,对该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标法做出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所得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按照滑坡危险程度分为高危险、较高危险、较低危险和低危险四级,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研究区在遭受一定超越概率水平的地震动作用下,不同地区地震滑坡发生的可能程度.本文给出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结果中,汶川地震滑坡崩塌较发育的汶川、北川、茂县等部分区域均处于高危险或较高危险区域;在对具有较高DEM精度的北川擂鼓镇地区所作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中,汶川地震中实际发生的地震滑坡灾害与地震滑坡危险区划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对区域范围而言,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地震滑坡区划,可为初期阶段的土地规划使用及重大工程选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滑坡 潜在震源区 地震危险性分析 滑坡危险性区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