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集体 论刘家琨的成都西村大院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朱涛
-
机构
香港大学
-
出处
《时代建筑》
2016年第2期86-97,共12页
-
文摘
文章通过三个方面分析了刘家琨的成都西村大院:(1)周边街廓形态/类型。文章将大院放在全球城市设计史的脉络中,检视它与各种城市传统之间的直接、间接的关系,包括它与欧洲周边街廓、中国院落,以及一些后现代建筑师如克里尔、斯特林、罗西的作品的比较;(2)集体语言。文章将大院运用的多种形式语言分为功能主义和象征主义两组,并进一步分析刘家琨如何在每一组语言内部有意设置精英和草根两种不同的审美趋向,以生成形式表现的张力和丰富性;(3)民居-纪念碑两重性。立足中国当代文化语境,文章回顾了刘家琨的一系列近期作品,认为大院是他持续探索蕴含集体价值的建筑实践的一个里程碑之作。大院有着独特的两重性,既倾向于成为一个中性、无名,退为城市背景的民居,又是一个跃为前景,欢呼集体价值和城市生活的纪念碑。
-
关键词
刘家琨
西村大院
周边街廓
院落住宅
集体性
客观性
功能主义
象征主义
类型学
民居与纪念碑
-
Keywords
Liu JiakunPerimeter Block
CourtyardObjectivity
Functionalism
Housing & Monumentwest village basis yard Housing
Collectivity Symbolism
Typology
-
分类号
TU241.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成都西村大院的集体记忆空间重构解析
被引量:2
- 2
-
-
作者
何明
刘小佳
陈路松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
出处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5-79,共5页
-
文摘
成都西村·贝森大院的设计以计划经济时期单位集体居住大院为原型和传统元素当代表达为理念,让文化和地域有机融合,使居民们在纷扰喧嚣的城市生活中获得归属感,通过将四川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的完美融合,以此打造具有成都人民独有记忆的特色社区活动空间,呈现出对集体记忆空间的追忆。以集体记忆空间重构为出发点,从空间形态、建筑细节、景观元素、产业四个方面分析西村大院中集体记忆空间建筑语言和手法设计,探索符合现代生活又具有纪念意义的场所,以唤醒人们的归宿感和认同感。
-
关键词
集体记忆
西村大院
元素提取
空间重构
-
Keywords
collective memory
the west village basis yard
element extraction
space reconstruction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