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6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曲式理论的新近发展及其启示
1
作者 王翠华 王中余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8,共13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曲式理论发展迅速。为弥补教科书式的曲式理论之不足,西方理论家力图对其进行改进和重构,或摒弃既有观念提出全新的曲式见解,并采用相互接力或并行发展的方式,不断推动曲式理论发展。在西方新的曲式理论和方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曲式理论发展迅速。为弥补教科书式的曲式理论之不足,西方理论家力图对其进行改进和重构,或摒弃既有观念提出全新的曲式见解,并采用相互接力或并行发展的方式,不断推动曲式理论发展。在西方新的曲式理论和方法启示下,中国的曲式理论也呈现出对既有理论的质疑与挑战、对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强调、形成多样性方法与优化的理论建构思维、拥有丰富的作品资源和深度分析,以及理论家之间的互相承认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式理论 曲式学科 西方 中国
下载PDF
当代中西方规范权力与资本关系的德法之道 被引量:1
2
作者 靳凤林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100,共11页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政商关系“亲、清”两原则以来,我国学术界围绕新时代政商关系抑或权力与资本关系的探讨日渐深入。由于中西方对待市场经济本质与作用的认知态度各不相同,致使其权力资本化的方式方法形同质异,资本权力化的生成路...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政商关系“亲、清”两原则以来,我国学术界围绕新时代政商关系抑或权力与资本关系的探讨日渐深入。由于中西方对待市场经济本质与作用的认知态度各不相同,致使其权力资本化的方式方法形同质异,资本权力化的生成路径迥然有别。特别是在全球经济数字化条件下,中西方权力与资本之间的运演机制面临更加复杂的伦理挑战:就数字权力资本化而言,它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就数字资本权力化而言,也同样生成了类型各异的表现形式。为求解这些难题,必须对当代中西方权力与资本良性互动的底线道德、伦理规则和法治原则进行深度理论辨析,正确处理好三大问题:以何种态度对待弱势群体是权力与资本良性互动的道德前提,持续构建权力与资本良性互动的伦理规则体系,不断增强权力与资本良性互动的法治保障。唯其如此,才能有效应对和求解新时代我国政商关系(权力与资本关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遇到的各种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政商关系 德法之道
下载PDF
从古今中西之争到新的文化生命体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立旭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5,160,共15页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论断。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冲击,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旧文化生命体濒临解体,如何处理中与西、古与今的关系,再造新的文化...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论断。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冲击,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旧文化生命体濒临解体,如何处理中与西、古与今的关系,再造新的文化生命体,构筑文化自信赖以依托的文化主体性,找回并坚定文化意义上的自我,重构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就成为一个摆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前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发展出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这就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了根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中西之争 新的文化生命体 文化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收回教育权运动中巴安华西学校办学中国化、世俗化与国家凝聚力体现
4
作者 赵艾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0-114,共15页
1924年,在全国反对基督教及其在华传教活动和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的运动高潮中,主张“收回一切外国人在华教育权”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之发起,具有重大意义。该运动迫使民国政府于1925—1929年间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教会学校等私立... 1924年,在全国反对基督教及其在华传教活动和帝国主义利用宗教进行文化侵略的运动高潮中,主张“收回一切外国人在华教育权”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之发起,具有重大意义。该运动迫使民国政府于1925—1929年间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教会学校等私立学校在华办学的法规法令。为此,1927年西康巴安(巴塘)华西学校组建了董事部,向地方政府申请办学认可,更名为“巴安华西基督会私立小学校”,任命中国人为校长,制定了学校章程,并在学校管理、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整改,办学走向中国化和世俗化,标志着该校作为中国私立教育体制的一部分与巴安县立小学校一起构成了当地国民教育体系。这不仅是收回教育权运动在西南民族地区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近代中国学校教育发展重大转折的缩影。这一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收回教育权增强了国家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安 华西学校 西康 收回教育权运动 国家凝聚力
下载PDF
论西藏带柄铜镜的东、西两系
5
作者 霍巍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1,共9页
西藏发现过多面青铜带柄铜镜,近年来也有新的传世品被发现。这些青铜镜的发现,反映了西藏在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之间多方面的交流。总体上看,可将现有的西藏带柄铜镜分为东、西两系,在流行时代、流行地域上各有特点。青铜带柄... 西藏发现过多面青铜带柄铜镜,近年来也有新的传世品被发现。这些青铜镜的发现,反映了西藏在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之间多方面的交流。总体上看,可将现有的西藏带柄铜镜分为东、西两系,在流行时代、流行地域上各有特点。青铜带柄镜在北方欧亚草原文化、南亚及中亚地区青铜时代遗存中也多有发现,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也曾流行过不同形制的带柄铜镜,其背后隐藏着不同族群之间在青藏高原通过“高原丝绸之路”流动与交往的历史背景,也是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不同区域考古学文化之间远距离、跨区域互动的一个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考古 带柄铜镜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解析中西方乡村振兴的“同”与“不同”——探索理性务实的乡村振兴之路
6
作者 张京祥 林靖杰 《城市学报》 2024年第2期2-9,共8页
面对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由量转质的内在需求,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当前的乡村振兴既与西方具有共性的方面,但也存在社会制度、具体语境等差异,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深入的比较剖析,从而促进外来经验与本土化的... 面对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由量转质的内在需求,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当前的乡村振兴既与西方具有共性的方面,但也存在社会制度、具体语境等差异,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深入的比较剖析,从而促进外来经验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与务实落地。首先,文章在梳理中国和西方乡村振兴演进脉络的基础上,阐释了二者的历史共性,包括:化解城乡差距过大的社会矛盾、对乡村价值与环境产生主动需求、面向城乡等值的目标实现等。其次,文章认为中国乡村振兴与西方的差异主要在于城镇化不稳定态、多重战略目标面向、城乡流动限制、复杂严苛规制、新技术经济变革等方面塑造的特殊情景。最后,文章针对当前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问题并基于中国国情,对乡村振兴路径设计提出了五方面的策略建议,包括:空间资源配置、城乡对流机制、乡村空间管控、产业联动发展、治理现代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西方比较 不同语境 共性与差异 路径设计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综合创新”文化观
7
作者 杨学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自从近代中西文化相遇并发生剧烈碰撞与交融以来,中国思想界和知识界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或焦点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为此,中国思想家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历史上形成和现实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中体西用论”“综... 自从近代中西文化相遇并发生剧烈碰撞与交融以来,中国思想界和知识界所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或焦点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问题。为此,中国思想家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案,历史上形成和现实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中体西用论”“综合创新论”“中国本位论”“全盘西化论”“中西古今论”“西体中用论”“河东河西论”“中国模式论”等。在这些方案中,“综合创新论”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在文化实践上都更具有合理性和优越性。“综合创新”文化观自20世纪30年代被提出以来不断传承发展,经历了张申府、张岱年的“三流合一”论,方克立的“马魂中体西用”论,以及第三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今天,“综合创新”文化观具有无可置疑的当代价值,它也应该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时代主题而得到提升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中西之争” 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综合创新”文化观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气候态时段华西秋雨变化特征及海气影响分析
8
作者 吴遥 唐红玉 +2 位作者 董新宁 白莹莹 魏麟骁 《气象科技》 2024年第4期519-534,共16页
利用1981—2022年华西地区373个气象台站和ERA5再分析资料,使用Mann-Kendall、相关和合成等方法分析了进入新气候态时段(1991—2020年)后华西秋雨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华西秋雨于2011年发生了明显由少转... 利用1981—2022年华西地区373个气象台站和ERA5再分析资料,使用Mann-Kendall、相关和合成等方法分析了进入新气候态时段(1991—2020年)后华西秋雨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华西秋雨于2011年发生了明显由少转多的突变。欧洲西岸至乌拉尔山附近和鄂霍次克海地区阻塞高压(下称鄂海阻高)加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加强西伸和水汽条件配合等,为其由少转多提供了有利条件。海温场分析表明:前期春、夏季及同期秋季印度洋海温由冷转暖和中太平洋海温由暖转冷,引起中低纬度对流活动和经向环流发生调整,导致西太副高发生由弱到强、显著西伸的变化。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通过激发经向遥相关波列,使鄂海阻高加强。西大西洋海温偏暖使阿拉伯海至孟加拉湾地区对流活动增强。上述区域海温变化共同致西太副高西侧及孟加拉湾输送至华西地区的水汽由弱变强,从而导致华西秋雨由少转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地区 秋季降水 突变特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清末民初《西游记》英译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罗炅 高玉海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21,共9页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域外传播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影响力甚至超过国内推崇的《红楼梦》。从英译动机、译介策略和译文特征方面入手,清末民初《西游记》英译的历史演进轨迹可划分为滥觞期(1884—1895)、开拓期(1896—1911)和发展期(...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域外传播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影响力甚至超过国内推崇的《红楼梦》。从英译动机、译介策略和译文特征方面入手,清末民初《西游记》英译的历史演进轨迹可划分为滥觞期(1884—1895)、开拓期(1896—1911)和发展期(1912—1930)三个阶段。译介队伍由初始的传教士拓展为作家、记者和汉学家等多元化译者;英译作品的传播经历了从报刊连载、文学史、作品集到独立发行的过程;取经前的故事内容译介频次高,反映了西方译者的翻译立场和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西游记》 英译动机 译介策略 译文特征
下载PDF
慕课西部行计划的推进成效与实施路径研究
10
作者 王繁 杨皓麟 +1 位作者 竺超今 朱元捷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4年第4期13-20,共8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制约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典型例证,“慕课西部行计划”探索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精准对接西部高校教与学的需求,为提升师生数字素养、转变学...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制约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典型例证,“慕课西部行计划”探索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精准对接西部高校教与学的需求,为提升师生数字素养、转变学习方式、优化教育治理提供实践经验与解决方案。采用问卷分析和质性访谈的方式,全面、深入、准确了解“慕课西部行计划”在运行管理、教学组织、课程学习等方面的实施情况。通过分析发现,“慕课西部行计划”已取得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体验不断优化等成效。而在现阶段,接受跨校优质资源时,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否满足?面对全新教学场景时,教师的能力素养如何提升?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时,学校的配套条件能否保障?成为“慕课西部行计划”推进面临的挑战。据此,针对师生关注的问题及需求提出改进策略,为提高中西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实践路径:一是聚焦课程质量,让小课堂满足大期待;二是搭建交流空间,让好教师能有大收获;三是完善协同机制,让好资源发挥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西部行 慕课 教育数字化 教育公平 数字资源
下载PDF
2023年10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11
作者 宋佳凝 董林 渠鸿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2,共7页
2023年10月大气环流主要特征是北半球极涡呈多极型分布,欧亚中高纬地区主要由高压脊控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强,呈现带状分布的特征,亚洲东部有热带低值系统活动。10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2.0℃,较常年同期(10.6℃)偏高1.4℃,全... 2023年10月大气环流主要特征是北半球极涡呈多极型分布,欧亚中高纬地区主要由高压脊控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强,呈现带状分布的特征,亚洲东部有热带低值系统活动。10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2.0℃,较常年同期(10.6℃)偏高1.4℃,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5.4 mm,与常年同期(35.6 mm)持平。月内,华西秋雨偏多,持续时间偏长,给部分地区带来暴雨洪涝;台风生成个数偏少,登陆个数偏多,影响较重,其中“小犬”引发华南强降水,“三巴”3次登陆我国,造成华南地区受灾;有2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发生1次雾-霾天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副热带高压 台风 气温偏高 华西秋雨
下载PDF
Ningaloo Niño/Niña对华西秋雨异常的影响
12
作者 吴越 王顺久 +1 位作者 张绿夷 于浩慧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7,共11页
利用1979~2016年NOAA海表温度资料、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CN05.1降水资料,首次研究了Ningaloo Niño/Niña与华西秋雨异常的联系,揭示了Ningaloo Niño/Niña与华西秋雨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1)在Ningaloo Ni... 利用1979~2016年NOAA海表温度资料、NCEP/NCAR大气再分析资料以及CN05.1降水资料,首次研究了Ningaloo Niño/Niña与华西秋雨异常的联系,揭示了Ningaloo Niño/Niña与华西秋雨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1)在Ningaloo Niño/Niña年秋季,副热带东印度洋地区海温将发生明显变化,在扣除ENSO信号影响后,Ningaloo Niño/Niña会导致华西秋雨雨量的变化,在Ningaloo Niño年雨量增多而在Ningaloo Niña年雨量减少。2)Ningaloo Niño(Niña)年秋季,副热带东印度洋地区海温升高(降低),致使南北半球中低纬经向环流异常进而导致华西地区上升(下沉)气流增强,南海地区向华西地区的水汽辐合增强(减弱),与此同时,赤道附近的纬向环流异常与北半球低纬到中高纬的经向环流异常联系紧密,导致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环流经向度加大(减小),为华西秋雨的增加(减少)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成果可为华西秋雨预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ngaloo Niño/Niña 华西秋雨 年际变化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发现“东西中国”:市场化与当代乡村变迁
13
作者 桂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2,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全国性的农产品市场和全国性的婚姻“市场”,让乡村走向了自由开放。市场化改变社会连接方式,打破乡村的地方性,让乡村中的人财物变成了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区位决定了乡村人财物流动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全国性的农产品市场和全国性的婚姻“市场”,让乡村走向了自由开放。市场化改变社会连接方式,打破乡村的地方性,让乡村中的人财物变成了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区位决定了乡村人财物流动的方向。在三大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农村人财物总体呈现东进西出的特点,乡村秩序和乡村发展因而出现了显著的东中西地区差异。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农村不仅在城乡关系、村庄形态等方面存在不同,而且还存在发展路径上的差异。“东西中国”是从农民与市场的关系的角度,呈现出改革开放后乡村变迁逻辑和分布形态。下一步,在定位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选择基层治理手段和推动重大涉农政策改革的过程中,要立足于“东西中国”这个现实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与市场 三大“市场” 东中西农村 东西中国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西部高等教育:可为、应为与何为
14
作者 邓凡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21,共9页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使命。西部高等教育因其地理区位、政策支持和学科专业等方面的特征,使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西部高等教育承担着加强自身高质量发展、推动西...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使命。西部高等教育因其地理区位、政策支持和学科专业等方面的特征,使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西部高等教育承担着加强自身高质量发展、推动西部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培养本土化与国际化人才的时代责任。为此,西部高等教育应该勇担使命任务,扎根西部办大学;深化改革和创新,以人才引领驱动发展;优化战略布局,加强优势科研平台建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西部 高等教育 教育治理
下载PDF
抗战时期“边地中国”形象的文学建构与民族认同——以西南联大学者云南边地考察作品为中心
15
作者 何欢 曹姗姗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3-129,共7页
《缅边日记》《水摆夷风土记》《红河之月》是西南联大学者基于云南边地考察后而写的文学作品,三部作品的书写路径恰好是对云南西南边地的全覆盖展示,是对“边地中国”文学形象版图的拓展与实践。作者对战时“边地中国”形象的文学建构... 《缅边日记》《水摆夷风土记》《红河之月》是西南联大学者基于云南边地考察后而写的文学作品,三部作品的书写路径恰好是对云南西南边地的全覆盖展示,是对“边地中国”文学形象版图的拓展与实践。作者对战时“边地中国”形象的文学建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民族认同构建多民族国家的边地印象;二为聚焦边地人民生存之苦塑造“等待曙光”的边地形象;三是作者将家国忧患意识及学者严谨态度相结合,从学术文化、政府政策等理论学识视角出发搭建“忧思中的边地形象”。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边地书写提供了新的创作样本及审美体验,也为现今民族工作的开展、中华文化的发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边地中国形象 边地书写 民族认同
下载PDF
近现代华西地区翻译场域的生发与嬗变
16
作者 唐绪华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3期81-90,共10页
翻译场域的空间效应有助于阐明特定时段区域性翻译活动的历史蕴意。近现代华西地区翻译场域的生发与嬗变是殖民扩张语境下的传教运动和抗日战争语境下文军西征的时代产物。以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界,该翻译场域前期的行动者主体以来华传... 翻译场域的空间效应有助于阐明特定时段区域性翻译活动的历史蕴意。近现代华西地区翻译场域的生发与嬗变是殖民扩张语境下的传教运动和抗日战争语境下文军西征的时代产物。以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界,该翻译场域前期的行动者主体以来华传教士为主,后期则以中国学者为主,两大译者群体的文化身份和翻译动因各有不同。行动者主体身份的嬗替使华西地区翻译场域中的资本占位发生根本性转变。本文认为既应该批判华西传教士企图通过翻译活动瓦解本土文化认同、构建知识权力体系的文化帝国主义本质,也应该肯定中国学者在抗战大后方通过翻译实践反抗知识霸权、化解边疆危机和建构国族认同的民族主义自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华西地区 翻译场域 生发 嬗变
下载PDF
必要的张力--近百年来中西医之辨
17
作者 龚鹏 才清华 江岩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2期161-169,共9页
中医百年的命运多舛,由表到里都发生了重大变迁。中医学中的古今、中西、体用、新旧之辨是文化大讨论的一部分,其辩论的议题在文化大讨论中都可以找到引子。以上不同方面的辩论是联通的,一定条件下彼此之间可以互换,在进化论的中介和引... 中医百年的命运多舛,由表到里都发生了重大变迁。中医学中的古今、中西、体用、新旧之辨是文化大讨论的一部分,其辩论的议题在文化大讨论中都可以找到引子。以上不同方面的辩论是联通的,一定条件下彼此之间可以互换,在进化论的中介和引导下贯穿于中医近代史中。古今、中西、体用、新旧之间的张力让中医学持续受到关注,在批评中螺旋式进步。中医学最终经受住了冲击,找到了平衡,逐步完成了近代向现代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中体西用 古今之辨 中西之辨 新旧之辨
下载PDF
近代美国学者戴谦和对中国建筑与艺术的研究
18
作者 王方捷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1期145-157,共13页
美国来华学者、华西协合大学教授戴谦和是近代中国内地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也是近代华西学术领域的佼佼者。通过系统的史料搜集,回顾戴谦和在中国的学术活动与成就,重点梳理其对中国传统建筑、窗格及多种相关艺术的考察、记录、研究与创... 美国来华学者、华西协合大学教授戴谦和是近代中国内地高等教育奠基人之一,也是近代华西学术领域的佼佼者。通过系统的史料搜集,回顾戴谦和在中国的学术活动与成就,重点梳理其对中国传统建筑、窗格及多种相关艺术的考察、记录、研究与创作,揭示戴谦和对中国建筑史学及文化遗产保护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谦和 华西协合大学 窗格 文法 学术史
下载PDF
西部地区中职学生隐性辍学的发生因素及治理对策
19
作者 王瑜 刘强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静待毕业”“人在心不在”等中职学生隐性辍学问题日益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点议题。在对西部地区部分中职学校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发现,中职学生的隐性辍学行为呈现出“读书无望”“读书无用”“读书无趣”等三种实践困境,其... “静待毕业”“人在心不在”等中职学生隐性辍学问题日益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点议题。在对西部地区部分中职学校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发现,中职学生的隐性辍学行为呈现出“读书无望”“读书无用”“读书无趣”等三种实践困境,其背后隐含着教育分流困境、人才供需矛盾和身份认同冲突等发生因素。对此,应推进中职教育横向融通和纵向贯通,树立“读书有希望”的价值观念;加大中职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筑“读书有用处”的进步阶梯;增强对中职学生的情感关怀与教育体验,养成“读书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中职学生 隐性辍学 发生因素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对现代化的“西方”祛魅--基于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视角
20
作者 王亚杰 《理论建设》 2024年第2期32-41,共10页
新中国75年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现代化在“西方”视域下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色彩,并以其优先性和垄断性持续挤压世界现代化多元性的生长空间。西方现代化在全球布展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自身以... 新中国75年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超越。现代化在“西方”视域下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色彩,并以其优先性和垄断性持续挤压世界现代化多元性的生长空间。西方现代化在全球布展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自身以及外部的挑战,这从根基上决定了发展中国家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性。中国式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西方现代化的反思和校正,为解决人类现代化面临的普遍难题提供了可能性方案,通过以党的领导与制度建设的辩证结合、利用资本与驾驭资本的辩证统一、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辩证统一、底线思维与战略布局的辩证统一,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标志着人类现代化对“西方”视域的成功祛魅与抽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西方视域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