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西准噶尔表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夏希凡 汪洋 杜佩轩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92-394,共3页
根据西准噶尔地区1∶20万化探均匀采集的780余个岩石样品分析结果,基于全样本统计和迭代剔除方法,得到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表壳(出露地壳)的36种元素丰度值.同时对其中的SiO2、TiO2、Al2O3、TFe2O3、MgO、MnO、CaO、Na2O、K2O、P2O5 10种... 根据西准噶尔地区1∶20万化探均匀采集的780余个岩石样品分析结果,基于全样本统计和迭代剔除方法,得到新疆西准噶尔地区表壳(出露地壳)的36种元素丰度值.同时对其中的SiO2、TiO2、Al2O3、TFe2O3、MgO、MnO、CaO、Na2O、K2O、P2O5 10种常量元素氧化物,按氧化物之和为100%进行了归算.西准噶尔地区表壳在化学成份上相当于花岗闪长岩.与日本岛弧上地壳元素丰度值相比,西准噶尔地区表壳富集TFe2O3、Na2O、TiO2、P2O5和Cu、Sr,而亏损CaO和Co、Cr、Nb、Ni、Pb、Sb、Th等元素.从元素比值来看,西准噶尔地区表壳的K/La、K/Th、Nb/La、Th/La、La/As、La/Sb等比值与日本岛弧上地壳相应元素比值相当;而K/Na比值低于岛弧上地壳,La/Cr比值高于岛弧上地壳.西准噶尔地区表壳在成分特征上与典型的岛弧造山带上地壳相近.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岛弧造山作用是影响和制约西准噶尔地区表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地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西准噶尔地区 地球化学 元素丰度 表壳
下载PDF
新疆哈图-包古图金铜矿集区锆石年龄及成矿特点 被引量:43
2
作者 申萍 沈远超 +3 位作者 潘成泽 潘鸿迪 代华五 孟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879-2893,共15页
晚古生代,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广泛的金、铜成矿作用,形成了哈图-包古图大型金铜矿集区。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量表明,含矿闪长岩体形成于312.3±2.2Ma~332.0±2.8Ma,矿集区岩浆活动及其成矿作用发... 晚古生代,新疆西准噶尔地区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广泛的金、铜成矿作用,形成了哈图-包古图大型金铜矿集区。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量表明,含矿闪长岩体形成于312.3±2.2Ma~332.0±2.8Ma,矿集区岩浆活动及其成矿作用发生在石炭纪。哈图-包古图矿集区成矿作用有4个显著特点:(1)地幔流体活动强烈;(2)构造应力转化快速;(3)拉斑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岩浆成矿;(4)多种矿化类型集中发育等。哈图-包古图矿集区发育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和同期的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床以及热液脉型铜金矿床的成矿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 U-Pb年龄 成矿系列 哈图-包古图矿集区 西准噶尔
下载PDF
新疆吐克吐克铜矿黄铜矿Re-Os定年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冉 李永军 +3 位作者 王军年 张胜龙 郭鑫 段丰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9-499,共11页
吐克吐克铜矿为笔者新发现,产于新疆西准噶尔构造带南部,成矿时代尚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制约。该矿床硫化物组合单一,主要为黄铜矿。本文选择了8件黄铜矿样品,进行Re-Os法定年。结果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有样品的Re含量为39.7×10... 吐克吐克铜矿为笔者新发现,产于新疆西准噶尔构造带南部,成矿时代尚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制约。该矿床硫化物组合单一,主要为黄铜矿。本文选择了8件黄铜矿样品,进行Re-Os法定年。结果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有样品的Re含量为39.7×10^(-12)~2440.6×10^(-12),^(187)Os含量为1.2×10^(-12)~9.0×10^(-12),给出的等时线年龄为288.3±8.8Ma。这表明该区Cu的成矿作用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区域峰期岩浆活动一致,证实该区仍存在较大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RE-OS定年 吐克吐克 区域成矿 西准噶尔
下载PDF
清代地图中的西域观——基于清准俄欧地图交流的考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席会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8,共6页
清代前期由西方耶稣会士领衔绘制的《皇舆全览图》系列实测舆图,采用西方近代测绘投影技术描绘了西域的现实情境;清代中期学者编绘的传统新疆图集则表现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新疆图景,反映了清朝学者将新疆纳入中国传统史志文献和知识... 清代前期由西方耶稣会士领衔绘制的《皇舆全览图》系列实测舆图,采用西方近代测绘投影技术描绘了西域的现实情境;清代中期学者编绘的传统新疆图集则表现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新疆图景,反映了清朝学者将新疆纳入中国传统史志文献和知识体系的价值取向;两者又共同突显了清代统一新疆的文治武功。而噶尔丹策零绘制的《准噶尔汗国图》,则表现了准噶尔游牧民族的西域观和疆域观,也反映了近代测绘技术和疆域领土观念在游牧民族中的传播。新疆在清朝政府、清朝学者和准噶尔汗国等绘图主体不同立场、不同知识体系的地图中呈现出历史与现实、故土与新域、中心与边缘交错更迭的地理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史 《皇舆全览图》 《准噶尔汗国图》 西域观
下载PDF
西准噶尔地区多源遥感信息的线性构造提取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韩乐乐 丁伟翠 +5 位作者 陈宣华 刘美玲 王叶 徐盛林 张达 崔艳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09-1223,共15页
夹持在近东西向额尔齐斯断裂和天山走滑断裂系统之间的西准噶尔地区,经历了自晚古生代晚期以来长期复杂的陆内构造变形历史。线性构造的长度、方向以及空间分布能够反映构造变形的强度和样式,指示应力作用的方式。本文选取新疆西准噶尔... 夹持在近东西向额尔齐斯断裂和天山走滑断裂系统之间的西准噶尔地区,经历了自晚古生代晚期以来长期复杂的陆内构造变形历史。线性构造的长度、方向以及空间分布能够反映构造变形的强度和样式,指示应力作用的方式。本文选取新疆西准噶尔地区为研究区,利用ASTER、Landsat等多源遥感数据通过彩色合成、主成分分析、波段比值和Sobel滤波等增强显示断裂构造在遥感影像上的空间分布和光谱信息,并利用Canny边缘检测与人工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研究区内线性构造;运用地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提取出的线性构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依长度优选方位确定的主断裂走向为N50°~60°E,代表了区域一级构造即达拉布特断裂展布的方位;依线性构造数量优选方位确定的次级断裂走向为80°~90°(近东西向),代表了区域三级构造的方位;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线性构造,即数量与长度均适中的线性构造,代表了区域二级构造的方位。线性构造的区域分布,揭示了在南北向主压应力作用下,西准噶尔地区构造体系的组成与构造变形特征。由此说明,多源遥感信息提取的线性构造定量分析,对于区域断裂构造体系的厘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线性构造提取 定量分析 构造体系 深地勘查工程 西准噶尔 新疆
下载PDF
西准噶尔克拉赛勒克山和布克河组晚泥盆世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归属 被引量:4
6
作者 纵瑞文 龚一鸣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9-1269,共11页
西准噶尔地区广泛分布的和布克河组已被证明是洪古勒楞组的晚出异名,本文在西准噶尔克拉赛勒克山原划为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的碎屑岩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包括:三叶虫Phacops sp.,菊石Manticoceras sp.,腕足类Tylothyris ... 西准噶尔地区广泛分布的和布克河组已被证明是洪古勒楞组的晚出异名,本文在西准噶尔克拉赛勒克山原划为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的碎屑岩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包括:三叶虫Phacops sp.,菊石Manticoceras sp.,腕足类Tylothyris sp.,Aulacella sp.,“Mucrospirifer”sp.,Cyrtospirifer sp.,植物Leptophloeum rhombicum,Syringodendron sp.,Knorria sp.,其时代显示为晚泥盆世。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将其厘定为上泥盆统铁列克提组,而非“和布克河组”的替代名称洪古勒楞组。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证明了西准噶尔玛依力山地层小区内没有洪古勒楞组的分布,其晚泥盆世地层仅由铁列克提组组成,洪古勒楞组只分布在沙尔布尔提山地层小区,两个地层小区的界线为孟布拉克北侧至谢米斯台山南坡的深大断裂。晚泥盆世两个地层小区沉积分异明显,直到早石炭世早期才进入统一的盆地演化阶段,地层小区的分区性也随之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泥盆世 铁列克提组 和布克河组 斜方薄皮木 地层区划 西准噶尔 新疆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西准噶尔发现新的金矿化类型——自然金赋存于黑云母中
7
作者 岳蕴辉 杨念 +2 位作者 王玉山 张旺定 郭红琴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1期59-64,共6页
通过光薄片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自然金赋存于黑云母中,为西准噶尔地区一种新的金矿化类型。该自然金成色高,Fe含量高,部分自然金中未见Ag。通过对含金黑云母的面扫描分析发现,部分含金黑云母中存在不可见自然金。对该区的... 通过光薄片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自然金赋存于黑云母中,为西准噶尔地区一种新的金矿化类型。该自然金成色高,Fe含量高,部分自然金中未见Ag。通过对含金黑云母的面扫描分析发现,部分含金黑云母中存在不可见自然金。对该区的自然金成因提出2种推论:岩浆成因和热液成因,二者均存在一些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自然金 黑云母 金矿化类型
下载PDF
关于准噶尔盆地自然条件的评价
8
作者 杨旭鹏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4-66,共3页
位于新疆的准噶尔盆地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之一,在西部开发中,准噶尔盆地不仅肩负着经济贸易陆上港口的重任,而且还具有维护国家领土与主权安全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部大开发 自然条件
下载PDF
西准噶尔古生代地层区划及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47
9
作者 龚一鸣 纵瑞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1-484,共24页
根据大地构造环境与沉积组合(建造)类型,地层序列与地层接触关系,古地理格局与古环境条件,古生物类型与生物古地理区系,地层类型与地层的变形、变质和变位特征,地层区划的边界类型与识别标志,地层区划可以区分为综合和断代地层区划2类,... 根据大地构造环境与沉积组合(建造)类型,地层序列与地层接触关系,古地理格局与古环境条件,古生物类型与生物古地理区系,地层类型与地层的变形、变质和变位特征,地层区划的边界类型与识别标志,地层区划可以区分为综合和断代地层区划2类,都可以分为4级:地层大区(stratomegaregion)、地层区(stratoregion)、地层分区(stratosubregion)和地层小区(stratomicroregion).基于近年来取得的大量新资料、新认识和上述地层区划6方面的判据,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地层区划自北向南划分为萨吾尔山地层小区、沙尔布尔提山地层小区、玛依力山地层小区和克拉玛依地层小区.在构造古地理上,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表现为多岛洋和软碰撞的特点,志留纪后期至早石炭世是多岛洋和软碰撞的鼎盛时期,也是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地层区划的重要形成时期;晚石炭世至二叠纪,西准噶尔地区主体脱离海洋环境,进入陆内造山阶段,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地层的分区性逐渐消失.在生物古地理上,早古生代西准噶尔地区属于介于太平洋生物大区与大西洋生物大区之间的混生生物大区,不同于东北部西伯利亚板块南部由Tuvaella(图瓦贝)动物群所代表的生物区系;从志留纪至泥盆纪,西准噶尔地区的生物组合面貌明显属于热带-亚热带的古特提斯生物大区;晚石炭世-二叠纪西准噶尔地区陆相地层中的植物群面貌显示出明显的北温带安加拉植物群的特点.在沉积古地理上,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的作用相包括正常沉积与事件沉积,特别是反映活动构造环境的内力事件沉积特别发育,如火山爆发相、火山溢流相和震积岩相;环境相包括古陆、河流相、滨-浅海相和半深海-深海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区划 古生代 西准噶尔 地层学 实体化石 遗迹化石 古地理.
原文传递
西准噶尔孟布拉克地区晚泥盆世植物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纵瑞文 龚一鸣 +3 位作者 王国灿 王志宏 阮佳萍 范若颖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17-128,共12页
首次在西准噶尔孟布拉克地区原划为下泥盆统马拉苏组下亚组的一套地层中发现了晚泥盆世的植物化石Leptophloe-um rhombicum、Syringodendronsp.、Knorriasp.,结合其岩性组合特征,将该套地层划为上泥盆统铁列克提组.孟布拉克地区的铁列... 首次在西准噶尔孟布拉克地区原划为下泥盆统马拉苏组下亚组的一套地层中发现了晚泥盆世的植物化石Leptophloe-um rhombicum、Syringodendronsp.、Knorriasp.,结合其岩性组合特征,将该套地层划为上泥盆统铁列克提组.孟布拉克地区的铁列克提组沉积环境为多岛洋构造背景下的火山碎屑质浅海风暴沉积.新材料的发现及新认识丰富了孟布拉克地区晚泥盆世的生物组合面貌,为该地区泥盆系地层的划分、对比、区域地质演化及沉积环境变迁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泥盆世 植物化石 斜方薄皮木 西准噶尔 铁列克提组 马拉苏组 孟布拉克地区 地层学
原文传递
西准噶尔哈拉阿拉特组的重新厘定及区域对比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甘雨 李永军 +4 位作者 向坤鹏 王冉 刘佳 李钊 杨高学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4,共9页
根据西准噶尔玛依塔巴克一带区域地质调查最新成果,对《新疆岩石地层》中中晚石炭世哈拉阿拉特组重新进行厘定,建立哈拉阿拉特组副层型剖面,修正了原哈拉阿拉特组正层型剖面的地层层序,将原正层型剖面1~6层归早石炭世包古图组,将王玉净... 根据西准噶尔玛依塔巴克一带区域地质调查最新成果,对《新疆岩石地层》中中晚石炭世哈拉阿拉特组重新进行厘定,建立哈拉阿拉特组副层型剖面,修正了原哈拉阿拉特组正层型剖面的地层层序,将原正层型剖面1~6层归早石炭世包古图组,将王玉净等划归下二叠统佳木河组的大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组合置于哈拉阿拉特组下部。厘定后的哈拉阿拉特组分为7个岩性段,时代为晚石炭世。重新厘定后的本组,正确反映了其层序、岩石组合和地层学属性,为本区石炭系研究提供了准确完整的层序和对比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副层型剖面 区域对比 哈拉阿拉特组 晚石炭世 西准噶尔 新疆
原文传递
新疆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洪古勒楞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12
作者 宋俊俊 范若颖 +5 位作者 郭文 纵瑞文 王志宏 罗正江 郄文昆 龚一鸣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58,共14页
新疆西准噶尔上泥盆统洪古勒楞组产出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本文对乌兰柯顺和布龙果尔两条剖面的洪古勒楞组介形类开展生物地层学研究。首次在活动板块边缘地区建立底栖介形类生物带,为研究区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新的依据。洪古勒楞组下段... 新疆西准噶尔上泥盆统洪古勒楞组产出丰富的介形类化石,本文对乌兰柯顺和布龙果尔两条剖面的洪古勒楞组介形类开展生物地层学研究。首次在活动板块边缘地区建立底栖介形类生物带,为研究区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新的依据。洪古勒楞组下段介形类可划分为两个带和两个亚带:Hollinella valentinae-Samarella coumiacensis带和Microcheilinella hoxtolgaiensis-Praepilatina adamczaki带,后者以Microcheilinella bulongourensis的消失为界可分为上、下亚带。在两个研究剖面上洪古勒楞组底部出现典型的弗拉期介形类分子,由此证明西准噶尔上泥盆统可能存在弗拉阶-法门阶(F-F)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形类 生物地层 洪古勒楞组 F-F界线 西准噶尔 新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