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7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llow-up Efficacy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Drugs on Localized Scleroderma with Vitamine B 6 and Xuefu Zhuyu Decoction (血府逐瘀汤)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文岭 苏有明 +2 位作者 杨蓉娅 张洁 徐阳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vitamine B 6 (Vit B 6) and Xuefu Zhuyu Decoction (血府逐瘀汤,XFZY,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stasis) in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scleroderma(LSD)....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vitamine B 6 (Vit B 6) and Xuefu Zhuyu Decoction (血府逐瘀汤,XFZY,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stasis) in patients with localized scleroderma(LSD). Methods: Thirty-thre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XFZY and Vit B 6, with 15 cases taking orally prednisone acetate and 20 healthy volunteers as the control. Their level of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in the patients with LS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level of sIL-2R and TNF-α in the serum from the patients with LS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healthy volunteers ( P <0.01). After treatment with Vit B 6 and XFZY, the level of sIL-2R and TNF-α from the patients with LS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 P <0.01), bu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 taking Vit B 6 plus XFZY and the group given prednisone. Conclusion: The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stasis approach in treating LSD with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drugs got better results, and metabolic disorder of tryptophan might be correlated with the etiology of L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ized scleroderma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drugs follow-up of efficacy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Western and Chinese Drug in Treating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2
作者 黄金阳 刘淮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4年第2期111-111,共1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Yinchenghao decoction (YCHD, 茵陈蒿汤) and S-adenosy-L-methionine (SAM) in treating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TCP) and improving prognosis of perinatal ne...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Yinchenghao decoction (YCHD, 茵陈蒿汤) and S-adenosy-L-methionine (SAM) in treating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TCP) and improving prognosis of perinatal newborn babies. Methods: Sixty in-patients of TC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group A treated with YCHD and the group B treated with SAM. The symptom of itching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including glycocholic acid, bilirubin and transaminase, were observed after 3 weeks treat-ment, and the prognosis of perinatal newborn bab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fter delivery.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ymptom of itching, serum levels of glycocholic acid, bilirubin and transaminas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 0.05) in both groups, and the prognosis of newborn in the two groups was similar (P>0. 05). Conclusion: Both YCHD and SAM could effectively treat ICP. The former is rather cheaper, so it is more feasible for spreading.Original article on CJITWM (Chin) 2004 ;24(4): 3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ysis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western and Chinese drug in Treating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下载PDF
Clinical Study of 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reated by Combination of Anti-Tuberculosis Chemicals and Compound Astragalus Capsule(复方黄芪胶囊) 被引量:3
3
作者 姜艳 李新 +2 位作者 于志勇 尹红义 韩玉庆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4年第2期102-106,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ti-tuberculosis (anti-TB) chemicals and Compound Astragalus Capsule (CAC) in combinedly treating 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R-TB). Methods: N...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ti-tuberculosis (anti-TB) chemicals and Compound Astragalus Capsule (CAC) in combinedly treating 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R-TB). Methods: Ninety-two patients with DR-TB were equally randomized into the treated group (treated with combination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anti-TB chemicals alone). The therapeutic course for both groups was 18 months.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t the end of the therapeutic course. Sputum bacterial negative rate, focal absorption effective rate, cavity closing rate, 10-day symptom improving rat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and 2-year bacteriological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treated group, the sputum bacterial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was 84. 8% , focal absorption effective rate 91. 3% , cavity closing rate 58. 7% and 10-day symptom improving rate 54. 4% ,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rresponding rates were 65.2% , 73. 9 % , 37.0% and 26.1 % , respectivel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 the parameters (P<0.05, P<0.05, P<0.05 and P<0.01).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and 2-year bacteriological recurrence rate in the treated group were 23. 9% and 2.6%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50. 0% and 16. 7% ,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e former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0. 01 and P<0. 0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anti-TB and CAC is superior to that of treatment with anti-TB chemicals alone, and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howed an adverse reaction alleviating effect, which provides a new therapy for DR-TB, and therefore, it is worth spread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rug resistance Chinese and western drugs drug therapy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
4
作者 吴秋萍 余菊 +1 位作者 朱婷 解慧 《河北中医》 2024年第4期601-605,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措施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AL化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措施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AL化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包括大便性质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睡眠障碍[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评价]、癌因性疲乏(采用Piper疲乏量表评分进行评价)、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及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期间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大便性质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大便性质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RSS评分及Piper疲乏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RSS评分及Piper疲乏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3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满意度评分(8.19±0.64)分,对照组治疗期间满意度评分(7.36±0.57)分,治疗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措施可有效改善AL患者化疗期间便秘、睡眠障碍及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焦虑与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化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下载PDF
分析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用于西药房管理的效果
5
作者 杨佶 李锋 胡国英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3期107-109,113,共4页
目的探讨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对西药房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20名西药房工作人员。2022年1—12月执行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执行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 目的探讨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对西药房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20名西药房工作人员。2022年1—12月执行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2023年1—12月执行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管理质量评分、工作质量评分、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管理满意度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70.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5)。结论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可以提升管理质量及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药房管理 药品监管 药品分类 管理制度 管理效果
下载PDF
中药足浴联合西药降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6
作者 杨洁 李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1期144-147,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西药降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2023年5月江西省宜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分为西医降糖药常规治疗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西医降糖药常...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西药降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2023年5月江西省宜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2例,分为西医降糖药常规治疗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西医降糖药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两组,各31例。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凉温感觉阈值,血糖、血脂水平,震动感觉阈值(VPT),疼痛觉阈值,间歇性跛行距离分级。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感、麻木感、烧灼感、异样感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凉感觉阈值、温感觉阈值,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足背VPT、第一足趾VPT、疼痛觉阈值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间歇性跛行距离分级1级比率高于常规治疗组,2级、3级、4级比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96.77%(30/31)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0.97%(22/31)(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西医降糖药常规治疗联合中药足浴治疗的临床效果较西医降糖药常规治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 足浴 西医降糖药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成药治疗肾性贫血及其临床研究现状
7
作者 郑丽 顾晓彤 +2 位作者 黄厚源 孙雪林 刘德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92-697,共6页
目的分析并梳理中成药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8个中英文数据库,收集中成药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采用描述性总结与图表结合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展示。结果共纳入60篇研究,其中首篇... 目的分析并梳理中成药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8个中英文数据库,收集中成药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采用描述性总结与图表结合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展示。结果共纳入60篇研究,其中首篇关于中成药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发表于2000年,绝大部分研究发表于近5年。研究类型最多的是随机对照试验,占比90%。关于透析依赖性肾性贫血的研究40篇,研究对象2916例;非透析依赖性肾性贫血研究2篇,研究对象174例;未提及透析或者非透析依赖的肾性贫血研究有18篇,研究对象1279例。临床研究中干预措施的对比形式主要是中成药联合西药与单用西药的对比。纳入的研究中有40篇将“血红蛋白的变化”设定为一项结局指标,其次是“总有效率”(35篇)。结论现阶段治疗肾性贫血的中成药种类繁多,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待进一步研究。此外,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不一致,无法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肾性 中成药 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前置处方审核中西药联用药物相互作用规则的建立及优化
8
作者 张晓茹 李大奇 +4 位作者 石树青 何静 王然 刘伟 张元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121-124,共4页
目的 以建立医院前置处方审核中西药联用相互作用规则和管理制度为手段,提高中西药联合应用水平。方法 通过访谈法查找前置处方审核中西药联用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及其他资料查阅建立中西药不合理联用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依据设置前置处... 目的 以建立医院前置处方审核中西药联用相互作用规则和管理制度为手段,提高中西药联合应用水平。方法 通过访谈法查找前置处方审核中西药联用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及其他资料查阅建立中西药不合理联用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依据设置前置处方审核中西药联用规则。调取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门急诊处方,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药物相互作用规则及管理制度优化,比较优化前后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水平。结果 建立了57类147种中药、61类148种西药不合理联用数据库。经过四轮PDCA循环管理建立前置审核中西药联用相互作用规则和管理制度后,中西药联用不合理处方占比由9.11%降至2.44%,干预处方医师修改率由82.93%升至95.45%、医师考核平均分数由79.30分升至94.25分。结论 通过前置处方审核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规则的建立,能提高中西药不合理联用水平,降低因不合理联用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处方审核 中西药联用 药物相互作用 数据库
下载PDF
术前中西医结合药物预处理在CSP患者宫腔镜下妊娠病灶清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9
作者 任宝红 赵蓉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西医结合药物预处理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宫腔镜下妊娠病灶清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接受宫腔镜下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的CSP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8... 目的探讨术前中西医结合药物预处理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宫腔镜下妊娠病灶清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接受宫腔镜下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的CSP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8例)。B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治疗后行宫腔镜下妊娠病灶清除术,术前无药物预处理;A组患者在UACE治疗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药物预处理后行宫腔镜下妊娠病灶清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术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术后血红蛋白(Hb)、甲氨蝶呤应用剂量]。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22.0±10.8)min短于B组的(79.2±22.0)min、治疗费用(10476.5±2003.2)元低于B组的(12960.5±2888.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β-hCG、术后Hb、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甲氨蝶呤应用剂量、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切除子宫,术后均无残留。结论CSP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药物进行预处理后再行宫腔镜下妊娠病灶清除术,手术效果显著,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药物预处理 宫腔镜下妊娠病灶清除术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下载PDF
重型药疹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惠钰 田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3-55,共3页
重型药疹为药物经吸入、注射或者口服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发的皮肤及黏膜炎性反应,可导致机体其他系统受累。重症药疹具有病情危重、进展速度快以及致死率高等特点,极大地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上关于重型药疹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在... 重型药疹为药物经吸入、注射或者口服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发的皮肤及黏膜炎性反应,可导致机体其他系统受累。重症药疹具有病情危重、进展速度快以及致死率高等特点,极大地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上关于重型药疹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是在应用剂量及使用时机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中医在重型药疹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就重型药疹的治疗方法及进展情况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药疹 药物性皮炎 西医方法 中医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化疗药物诱导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源 陈丽娟 孙金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8-1354,共7页
奥沙利铂及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因具有无交叉耐药性、抗肿瘤活性谱广等优点成为临床抗肿瘤常用药。化疗药物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作为影响疗效及患者依从性的主要不良反应,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热点议题之一。中西医在化疗诱导的周围神... 奥沙利铂及紫杉醇等化疗药物因具有无交叉耐药性、抗肿瘤活性谱广等优点成为临床抗肿瘤常用药。化疗药物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作为影响疗效及患者依从性的主要不良反应,近年来也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热点议题之一。中西医在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面各有所长,西医从局部微环境作用入手缓解麻木疼痛等神经反应,中医则着眼于患者整体,重在补养全身气血以荣其筋脉。中西医治疗理论及方法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变 化疗 化疗药物 中医 西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中西药防治策略
12
作者 钱俊 张淑敏 +3 位作者 仇慧鑫 刘思彤 邓雁如 舒乐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06-1714,共9页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对其临床使用造成极大限制,为探究蒽环类心脏毒性的规律及中西药防治策略,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发生机制和防治药物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机制可分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心肌细胞自噬以及DNA损伤4大...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对其临床使用造成极大限制,为探究蒽环类心脏毒性的规律及中西药防治策略,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发生机制和防治药物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机制可分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心肌细胞自噬以及DNA损伤4大类。防治药物西药以右丙亚胺、ACEI、ARB等为主,中药可分为单药、经方及中成药。在此基础上,对联合用药防治心脏毒性进行了讨论,介绍了西药、中药及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为临床上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防治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防治策略 西药 中药 联合用药
下载PDF
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捷仪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142-146,共5页
西药房高警示药品具有对于人体健康危害大、副作用多等特征。如果出现药品管理失误或者用药不科学的现象,会在极大程度上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使用有效方式提高药物应用安全性,提升药品的管理成效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深入性分析... 西药房高警示药品具有对于人体健康危害大、副作用多等特征。如果出现药品管理失误或者用药不科学的现象,会在极大程度上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使用有效方式提高药物应用安全性,提升药品的管理成效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深入性分析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研究情况。首先,分析高警示药品概念;其次,探讨国内医疗机构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现状;再次,探讨西药房开展高警示药品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意义、重要性;最后,分析院内西药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并对国内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情况进行展望。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药房 高警示药品 管理 安全用药 药品目录 药品清单
下载PDF
中医理论体系下西药的运用——西药中药化的方法探究
14
作者 张钰沁 林莉 《广州医药》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医学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西药因囿于西医体系,很难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临床诊疗上发挥作用,极有必要走西药中药化之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本文以阿司匹林为主要范例,从推测西药的中药性质入手,...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医学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西药因囿于西医体系,很难在中医药理论体系指导下的临床诊疗上发挥作用,极有必要走西药中药化之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本文以阿司匹林为主要范例,从推测西药的中药性质入手,总结归纳几种研究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大致总结目前研究西药中药化上的诸多不足,同时收集汇总目前相关文献中提到的西药的中药性质,以抛砖引玉,供后续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西药中药化 中体西用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王自敏教授分期分型辨治IgA肾病经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坤鹏 邢海燕 +2 位作者 高亚斌 杨青芸 王自敏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目的]总结王自敏教授分期分型辨治IgA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病案,总结探讨王老治疗IgA肾病的经验,并附医案一则。[结果]王老认为,IgA肾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病位主要在肾,与肝、脾、肺密切相关,病因分为内因和外... [目的]总结王自敏教授分期分型辨治IgA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病案,总结探讨王老治疗IgA肾病的经验,并附医案一则。[结果]王老认为,IgA肾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病位主要在肾,与肝、脾、肺密切相关,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者合而为病,并认为本病核心病机为“湿、热、瘀、虚”,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急性发作期分为风热袭肺型、心火亢盛型、湿浊犯脾型和下焦湿热型,慢性持续期分为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亏虚型以及瘀毒阻络型。王老针对不同证型,分别给予银翘散、导赤散、小蓟饮子、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黄芪地黄汤、六君子汤合右归丸、自拟黄槐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王老指出,本病治疗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治则,主张中西医结合,并善用药对精准治疗。所附医案首诊时辨为阴虚火旺型,治以滋阴降火、清热凉血,予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后随证加减,疗效甚佳。[结论]王老分期分型治疗IgA肾病经验丰富,提出本病核心病机为“湿、热、瘀、虚”,对治疗本病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中西医结合 分期分型 药对 病机 名医经验
下载PDF
代谢仿生导向的中西医融升路径
16
作者 郑啸 郝海平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0-445,共6页
中医和西医各有优缺点,且具有互补性。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我国医学体系的重要特色,但中西医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仍有待突破。本文针对复杂慢病的临床诊疗需求,梳理了推动中西医融升、构建新医学理论体系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 中医和西医各有优缺点,且具有互补性。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我国医学体系的重要特色,但中西医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仍有待突破。本文针对复杂慢病的临床诊疗需求,梳理了推动中西医融升、构建新医学理论体系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阐释了代谢调控在促进中西医理论融合、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中的潜在作用,进而从“代谢仿生”角度提出了中西医融合促进慢病治疗策略创新与组合新药研发的可能路径,以期为全人类健康贡献中国医学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融合 新医学 代谢仿生 新药研发
下载PDF
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对提高医院西药房管理水平的效果
17
作者 刘晓峰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4期80-83,共4页
目的探究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对提高医院西药房管理水平的效果。方法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西药房2020年2月—2021年1月进行常规管理,为对照组,2021年2月—2022年3月进行药品合理分类管理,为观察组,对15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展开研究,对比... 目的探究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对提高医院西药房管理水平的效果。方法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西药房2020年2月—2021年1月进行常规管理,为对照组,2021年2月—2022年3月进行药品合理分类管理,为观察组,对15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展开研究,对比西药房管理水平情况,包括工作人员工作良优率、用药问题、用药管理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良优率(100.00%)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质量检查、环境管理、数量盘查、药品分类、工作效率、服务态度、文书书写、应急处理评价分数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用药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可提升西药房管理水平,经过干预后的用药问题少且管理评价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分类管理 西药房 管理效果 用药安全
下载PDF
西药治疗中的合理用药策略及其对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胡晓珍 王锐 丁相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0期148-152,共5页
目的分析西药治疗中合理用药策略与常规用药策略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内科或心内科住院且实施常规用药策略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内科或心... 目的分析西药治疗中合理用药策略与常规用药策略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内科或心内科住院且实施常规用药策略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泌尿内科或心内科住院且实施合理用药策略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病情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角色、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交功能、精神角色、健康变化评分分别为(87.11±2.92)、(89.35±3.11)、(85.94±3.94)、(90.12±2.82)、(89.90±2.53)、(91.73±3.55)、(88.37±3.12)、(88.03±2.5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6±3.27)、(71.46±3.56)、(71.09±4.64)、(72.58±4.29)、(72.31±3.79)、(75.98±3.42)、(73.30±3.68)、(72.14±4.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依从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6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用药策略相比,西药治疗中合理用药策略在提高患者病情缓解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用药依从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药 合理用药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病情缓解率 用药依从性
下载PDF
清肺汤联合西医抗感染药物治疗老年慢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19
作者 褚福娟 刘丽萍 王祥领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5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清肺汤+西医抗感染药物治疗老年慢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枣庄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抗感染治疗,研究组采用清... 目的 探讨清肺汤+西医抗感染药物治疗老年慢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枣庄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抗感染治疗,研究组采用清肺汤联合西医抗感染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复发率、肺功能指标水平(最大呼气峰流速、最大通气量、肺活量)、炎症反应相关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血清内酯素)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75.00%(3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0,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最大呼气峰流速、最大通气量、肺活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血清内酯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清肺汤与西医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慢性肺炎,可增强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明显改善炎症反应和肺功能,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汤 西医抗感染药物 老年慢性肺炎 炎症反应 安全性
下载PDF
西部地方高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途径探讨
20
作者 冯章丽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91-193,174,共4页
化学药品是高校开展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原料,也是最容易引起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危险源,优化和完善实验室化学药品的管理对于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西部地方高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围... 化学药品是高校开展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原料,也是最容易引起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危险源,优化和完善实验室化学药品的管理对于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对西部地方高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围绕着高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途径优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西部地方高校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和实验室安全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高校 实验室安全 化学药品 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