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宫廷里的西药与西药房研究
1
作者 周乾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故宫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本文研究了清康熙时期的几种典型西药,以及宫中设立的西药房,以探讨清代宫廷里的东西方医药文化融合。结果表明:德里鸦噶可以驱寒及化疹,巴尔撒木油可以治疗刀伤,如勒伯伯尔拉都可以补气养胃,宫中养心殿曾作... 故宫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本文研究了清康熙时期的几种典型西药,以及宫中设立的西药房,以探讨清代宫廷里的东西方医药文化融合。结果表明:德里鸦噶可以驱寒及化疹,巴尔撒木油可以治疗刀伤,如勒伯伯尔拉都可以补气养胃,宫中养心殿曾作为西药研发的“实验室”,武英殿露房曾作为西药的“药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时期 宫廷 西药 西药房 文化融合
下载PDF
西周朝服制度研究
2
作者 骆浩 《艺术探索》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自周公制礼作乐起,中国古代文明全面进入礼制时代,冠服制度成为礼制物化的重要形式。西周朝服为《周礼》所载,与冕服相比,朝服兼具更多的行政功能和部分礼制功能。西周朝服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冠服制度都有深远影响,但其在制度构... 自周公制礼作乐起,中国古代文明全面进入礼制时代,冠服制度成为礼制物化的重要形式。西周朝服为《周礼》所载,与冕服相比,朝服兼具更多的行政功能和部分礼制功能。西周朝服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冠服制度都有深远影响,但其在制度构建理念、服饰应用上与后世不同,这是由西周独特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朝服 制度
下载PDF
有图自东方来:明信片上的清末司法场景
3
作者 徐忠明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5,共15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华西方人印制了不少以清末中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内政外交和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明信片,其中有些涉及拘捕、庭审、枷号、站笼以及死刑执行的场景。这些明信片既记录了司法实践的某些真实片段,亦反映了西方人的东...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华西方人印制了不少以清末中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内政外交和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明信片,其中有些涉及拘捕、庭审、枷号、站笼以及死刑执行的场景。这些明信片既记录了司法实践的某些真实片段,亦反映了西方人的东方主义心态。这些照片、绘画及据以制作的明信片,强化与扩大了中国酷刑实践的视觉效果与传播范围,使西方人能有更多机会接受中国司法的负面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污名化中国司法的意图。鉴于法律史学界极少关注这些图像资料,因此,对其进行图像学分析与文化学解读,将有助于反思、解构以及批判西方人对清末中国司法实践的话语,并推进对清末司法文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人 明信片 清末中国 庭审 酷刑
下载PDF
《多罗枢机使团史》初探
4
作者 张锐 《国际汉学》 2024年第5期118-126,158,159,共11页
《多罗枢机使团史》是一部18世纪罗马教廷内部传阅的文献汇编,包含了首位访华特使多罗的书信和报告,记录了其出使的缘由和经过。由于种种原因,这部文献一直未能完整出版,至今仍以手稿形式保存于意大利罗马卡萨纳塔图书馆之中。《多罗枢... 《多罗枢机使团史》是一部18世纪罗马教廷内部传阅的文献汇编,包含了首位访华特使多罗的书信和报告,记录了其出使的缘由和经过。由于种种原因,这部文献一直未能完整出版,至今仍以手稿形式保存于意大利罗马卡萨纳塔图书馆之中。《多罗枢机使团史》与耶稣会的档案形成互补,但了解其内容的国内外学者却寥寥无几。本文试图对这部文献进行初步的整理、翻译和研究,旨在揭示教廷出使过程中鲜为人知的一面,修复过于粗疏的历史细节,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教廷 清廷 传信部 多罗 康熙皇帝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乾隆年编华夷译语》之“西洋馆译语”译者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全慧 《国际汉学》 2023年第6期115-127,159,共14页
乾隆十三年(1748)敕撰的“华夷译语”中首次出现了汉语和西洋语言的对译辞书,其中葡、德、法、意、拉五种译语中均有“西洋馆”字样。德汉辞书《额哷马尼雅语》是目前唯一可以确认(部分)译者的一种,其译者、德意志来华耶稣会士魏继晋的... 乾隆十三年(1748)敕撰的“华夷译语”中首次出现了汉语和西洋语言的对译辞书,其中葡、德、法、意、拉五种译语中均有“西洋馆”字样。德汉辞书《额哷马尼雅语》是目前唯一可以确认(部分)译者的一种,其译者、德意志来华耶稣会士魏继晋的一段话也成为迄今为止推测其他译者身份的唯一线索。然而这语焉不详的一段话所含的信息量其实很有限,参与翻译者到底有谁、身份为何,难以凭此断言。本文从五种译语的文本出发,结合中西文史料,试图揭示外国传教士在五种译语翻译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分工模式,确认译者群体的身份,并对译者的具体名单做出一些初步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年编华夷译语》 “西洋馆译语” 译者身份 清廷传教士
下载PDF
西汉藩属制度(奉职贡)的形成与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大龙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形成于先秦时期的服事制对汉代构建统治体系影响至深。作者在概述西汉统治者对服事制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对汉代"奉职贡"的样态进行了探讨,尤其对其背后所隐含的"来朝"、"朝见"规定作了深入分析。进... 形成于先秦时期的服事制对汉代构建统治体系影响至深。作者在概述西汉统治者对服事制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对汉代"奉职贡"的样态进行了探讨,尤其对其背后所隐含的"来朝"、"朝见"规定作了深入分析。进而认为汉武帝在构建"大一统"王朝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奉贡职"制度中"来朝"、"朝见"的规定,测试出了南越王和朝鲜王对西汉的忠诚程度,为西汉出兵提供了充分正当的理由,对汉武帝构建"大一统"王朝梦想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王朝 服事制 奉职贡 朝见
下载PDF
南越国宫廷乐——晚开的礼乐奇葩 被引量:1
7
作者 孔义龙 曾美英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60-63,共4页
西汉南越王墓再现了周代礼乐的编悬结构与设置规模,并按大型编悬乐与室内房中乐进行了分类。南越国第一、二代国君一直奉行的吸收、融合的经济、文化政策,致使南越宫廷礼乐形成多来源、多层次的组合特点,将中原传统的编悬乐队与南越族... 西汉南越王墓再现了周代礼乐的编悬结构与设置规模,并按大型编悬乐与室内房中乐进行了分类。南越国第一、二代国君一直奉行的吸收、融合的经济、文化政策,致使南越宫廷礼乐形成多来源、多层次的组合特点,将中原传统的编悬乐队与南越族羽人乐舞相配,表演祭祀或庆典音乐,为我们展现出古代音乐中独有的岭南特色。南越王宫廷音乐一方面是对岭南大地古代音乐文化的拓荒,另一方面又是对中原逐步衰微的礼乐文化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 宫廷乐 礼乐 南越王墓
下载PDF
清代宫廷梳妆用具设计及其审美风格成因:以照容类用具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邓莉丽 孙睿琦 《服饰导刊》 2022年第4期9-15,共7页
[研究方法]文章选择清代宫廷中照容类梳妆用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相关物品进行梳理,并结合史料档案记载,对清宫中照容类梳妆用具的样式进行分析,阐述促使其审美风格形成的各类因素。[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 [研究方法]文章选择清代宫廷中照容类梳妆用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相关物品进行梳理,并结合史料档案记载,对清宫中照容类梳妆用具的样式进行分析,阐述促使其审美风格形成的各类因素。[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认为:清代宫廷梳妆用具设计从实用需求出发,既有可照至全身的镜屏、壁镜类,又有容收纳与照容为一体的镜台与镜奁,还有形制多样、使用方便的小型容镜。促使其审美风格形成的要素主要有三点,其一为帝王主导的“恭造之式”器物审美标准;其二为西风东渐背景下的对西方器物的模仿以借鉴;其三为一般造物与经典造物互动生成环境下民间器物审美潜移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宫廷 照容类梳妆用具 设计 审美风格 成因
下载PDF
论公武合体运动
9
作者 王鸿斌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幕末 ,西方的冲击促成了日本的民族危机 ,同时 ,也加深了幕府统治的危机。以西方冲击为契机 ,受控于幕府的朝廷和强藩提出了重新分配政治权力的要求。于是 ,幕府、朝廷、强藩进行了一场政治上的整合运动 ,即公武合体运动。公武合体运动... 幕末 ,西方的冲击促成了日本的民族危机 ,同时 ,也加深了幕府统治的危机。以西方冲击为契机 ,受控于幕府的朝廷和强藩提出了重新分配政治权力的要求。于是 ,幕府、朝廷、强藩进行了一场政治上的整合运动 ,即公武合体运动。公武合体运动是三支政治力量为各自利益而相互妥协的矛盾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武合体运动 政治整合 幕府 强藩 朝廷 日本 近代史 政治权力 民族危机
下载PDF
论西汉内朝政治的缘起和特征——以皇权与相权之冲突为视角
10
作者 崔丽芳 《安顺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5-67,共3页
西汉的内朝制度不仅是西汉政治的一大特色,而且对后世许多朝代的政治制度也有过深远的影响。政治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权力的分配秩序,西汉内朝政治的实质就是分割以宰相为首的政府官僚集团的权力,藉以巩固和加强皇权,是皇权与相权之... 西汉的内朝制度不仅是西汉政治的一大特色,而且对后世许多朝代的政治制度也有过深远的影响。政治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权力的分配秩序,西汉内朝政治的实质就是分割以宰相为首的政府官僚集团的权力,藉以巩固和加强皇权,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它具体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皇帝制度和宰相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而从一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朝 皇权 相权 西汉
下载PDF
法官职业化的困境——以西部基层法院为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益红 《西部法学评论》 2009年第5期139-142,共4页
法官职业化建设,是确保法官素质、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其职业化是由法官工作的性质决定的,职业化意味着精英化,意味着法官素质一体化。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职业化和精英化缺乏基本的物质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一问... 法官职业化建设,是确保法官素质、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其职业化是由法官工作的性质决定的,职业化意味着精英化,意味着法官素质一体化。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职业化和精英化缺乏基本的物质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一问题在西部基层法院更为突出,法官职业化在西部基层法院面临的困难重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 职业化 困境 西部基层法院
下载PDF
清代宫廷中的“西药东传” 被引量:1
12
作者 鲜伊莎 王学琦 +2 位作者 石肖洁 钟宛凌 张子龙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1-75,共5页
明末清初,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和宗教为扩大自身影响常派遣精通医药知识的传教士前往我国,传教士借医传教,西药也渐次随之传入。清宫作为当时最高统治阶级的核心部位,西药传入的途径更为多样,可归纳为以下四种:传教士医事活动、官员进贡、... 明末清初,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和宗教为扩大自身影响常派遣精通医药知识的传教士前往我国,传教士借医传教,西药也渐次随之传入。清宫作为当时最高统治阶级的核心部位,西药传入的途径更为多样,可归纳为以下四种:传教士医事活动、官员进贡、别国馈赠、朝廷向传教士索要。同时传教士们利用西药见效迅速的优点,在宫廷中进行一系列医疗活动,因良好的治疗效果与皇帝的支持而风靡一时。由此,越来越多的西药传入我国,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我国药物的种类。丰富的史料展示了清宫中的“西药东传”使我国传统医学同现代医学初步交融,中西结合的思想也在医药方面初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宫廷 传教士 西药东传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曾志忞编年事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岩 《音乐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94-115,M0003,M0004,共24页
该年表及相应考证,具以下特点:1.首次将曾泽霖志忞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及历史节点以年月日为经,以事实为纬,清晰勾勒;2.对学界长期以来对曾氏研究产生的歧义与疑问,予以辨正乃至考证;3.对曾氏的研究难点在丰厚的史料中继续开掘时,除做... 该年表及相应考证,具以下特点:1.首次将曾泽霖志忞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及历史节点以年月日为经,以事实为纬,清晰勾勒;2.对学界长期以来对曾氏研究产生的歧义与疑问,予以辨正乃至考证;3.对曾氏的研究难点在丰厚的史料中继续开掘时,除做到论述有据,还提供详细引文出处及相应文献,并对一些可能继续深入查找的资料予以提示以便后人继续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泽霖志忞 国歌·大桃源·五色旗 上海夏期音乐讲习会 皇匾 严修 曾寿渔堂 中西音乐会 四朝燕乐 曾志忞挽联·跋语
下载PDF
早期中国的宫廷苑池艺术与“缩微景观”——以秦至西汉中期宫廷苑池艺术的营建为中心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晓达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29-35,共7页
该文以早期中国宫廷苑池的发展变迁为研究背景,重点梳理从秦始皇至西汉中期宫廷苑池景观艺术的发展。论文进而指出“缩微景观”这一独特的视觉样式大体形成于秦始皇时代,发展于西汉初年,成型于汉武帝时期。其中既包含统治者对域外、仙... 该文以早期中国宫廷苑池的发展变迁为研究背景,重点梳理从秦始皇至西汉中期宫廷苑池景观艺术的发展。论文进而指出“缩微景观”这一独特的视觉样式大体形成于秦始皇时代,发展于西汉初年,成型于汉武帝时期。其中既包含统治者对域外、仙界的畅想,同时也似乎暗含着他们对“普天之下”世界观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 秦至西汉中期 宫廷苑池 缩微景观 普天之下
下载PDF
案卷功能视角下的基层法院审判机制--基于西部地区G省Z民族自治县的考察
15
作者 薛鸿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6期83-92,共10页
案件卷宗是司法活动契合立法文本的重要形式,从结构上表现出司法活动与国家法的一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法制化的文本和法治文本化的结合,通过运用案卷的司法活动,建构了国家法被实施的司法现象。但是在西部地区具有地方性民族色彩... 案件卷宗是司法活动契合立法文本的重要形式,从结构上表现出司法活动与国家法的一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法制化的文本和法治文本化的结合,通过运用案卷的司法活动,建构了国家法被实施的司法现象。但是在西部地区具有地方性民族色彩的基层法院,法治文本化进程产生了国家法实施空间的压缩现象。从案卷功能视角出发,观察G省Z民族县运用案卷的庭审活动,发现在个案中存在着运用国家法的文本现象和运用民间法的实际过程,基层法院案卷运用是国家法和民间法运行机制的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法院的县域环境,提供了国家法与民间法融合的空间,民间法介入国家制度运作具有必要性。同时应注意的是,由于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有必要对基层法院民间法介入国家制度运作进行一定的限制和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卷 基层法院 审判机制 国家法 民间法 西部地区
下载PDF
论我国西部地区基层人民法院独立审判与司法公正
16
作者 吕海裕 何毅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独立审判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根本前提,而独立审判的实现需有一系列的司法制度来保证。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现实,目前应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加大... "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独立审判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根本前提,而独立审判的实现需有一系列的司法制度来保证。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现实,目前应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加大司法改革力度:法院独立;独立审判;法官独立。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司法公正,司法公正的前提是独立审判。法院独立、审判独立、法官独立是实现独立审判的必由之路,是迈向法治国家的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法院 司法公正
下载PDF
清宫艺术中的美人——论焦秉贞《仕女图册》(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影村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19年第2期246-261,共16页
焦秉贞是满洲贵族统治下的清代宫廷画师,其代表作《仕女图册》以高度装饰性的风格展现了清代宫廷仕女画在视觉享乐主义上的一个高峰。女性作为男权制度下的视觉享乐载体,是贯穿中国历代仕女画的一个共同特征。但除此之外,焦秉贞《仕女... 焦秉贞是满洲贵族统治下的清代宫廷画师,其代表作《仕女图册》以高度装饰性的风格展现了清代宫廷仕女画在视觉享乐主义上的一个高峰。女性作为男权制度下的视觉享乐载体,是贯穿中国历代仕女画的一个共同特征。但除此之外,焦秉贞《仕女图册》的重要性在于其中蕴含了诸多跨文化的要素,包括西洋绘画技法在宫廷艺术中的运用、南方文人画传统与满洲审美的结合等。与此同时,在单纯的视觉观看之外,《仕女图册》中的女性形象还体现出了汉文化与清代政治统治之间种种复杂微妙的关系。本文以《仕女图册》为例,希望进一步探究清代宫廷仕女画在图像释义上的转变,从而更好地界定此作品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所发挥的审美功能与政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宫廷 满族审美 西方画法 美人画 文人传统 政治统治
下载PDF
中世纪西欧商人法及商事法庭新探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浩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4-64,共11页
中世纪西欧的外国商人和外地商人都是行商。他们不仅在中世纪欧洲始终存在,而且还催生了商人法和商事法庭。商人法和商事法庭是为了行商的利益产生的,既克服了中世纪各种属地法的司法管辖权的局限性,也消除了各种普通法庭司法程序拖沓... 中世纪西欧的外国商人和外地商人都是行商。他们不仅在中世纪欧洲始终存在,而且还催生了商人法和商事法庭。商人法和商事法庭是为了行商的利益产生的,既克服了中世纪各种属地法的司法管辖权的局限性,也消除了各种普通法庭司法程序拖沓和缺乏行商参与等弊端,因此成为行商四处经商以及在发生纠纷时得到快速、公正判决的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西欧 行商 商人法 商事法庭
原文传递
清前期中西宫廷交往中的礼品考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果海英 郭福祥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155,共15页
清前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真正接触并发生通使关系的重要时期,也是相互了解不断深入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的中西宫廷交往活动中,围绕着礼品问题,中国和西方国家都将对对方的认知和理解融合在有关宫廷礼品的选择、定位之中,从而使这些... 清前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真正接触并发生通使关系的重要时期,也是相互了解不断深入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的中西宫廷交往活动中,围绕着礼品问题,中国和西方国家都将对对方的认知和理解融合在有关宫廷礼品的选择、定位之中,从而使这些看似简单的礼品问题与双方深层次的制度积淀、国家观念、皇权和王权意识发生了密切关联。本文希望通过考量中西双方对礼品的选择、价值取向的定位、对馈送礼品的愿景以及礼品的认同度,能够诠释中西宫廷交往中截然不同的原则理念及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方国家 宫廷礼品 皇权与王权 象征符号
原文传递
论电报通讯与庚子“西巡”——近代中国技术影响政治一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史斌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庚子"西巡"是晚清政府遭遇的一次重大政治危机,在这次危机当中,清廷的政治生命与西巡各个阶段的电报通讯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义和团对电报设施的破坏,直隶、山西等地的电报通讯陷入瘫痪,对电报通讯的需求成为清廷离晋赴... 庚子"西巡"是晚清政府遭遇的一次重大政治危机,在这次危机当中,清廷的政治生命与西巡各个阶段的电报通讯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义和团对电报设施的破坏,直隶、山西等地的电报通讯陷入瘫痪,对电报通讯的需求成为清廷离晋赴陕的原因之一。此外,电报通讯还对清廷的议和与回銮产生了重要影响。电报通讯的"断"与"通"成为考查清廷在庚子时期政治处境的重要线索,这也从实证层面反映了技术对于政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报通讯 庚子国变 清廷 西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