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施肥现状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51
1
作者 常艳丽 刘俊梅 +3 位作者 李玉会 孙本华 张树兰 杨学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61,共11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陕西关中平原农户施肥现状,为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1-10-2012-03,在陕西省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县(区)(岐山、陈仓、扶风、泾阳、武功、兴平、杨凌、蒲城、富平、临渭),在... 【目的】调查和分析陕西关中平原农户施肥现状,为指导农民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1-10-2012-03,在陕西省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县(区)(岐山、陈仓、扶风、泾阳、武功、兴平、杨凌、蒲城、富平、临渭),在每个县(区)选择代表性乡镇4~18个,每乡镇选择代表性村3~10个,每村选择4~5家农户,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形式,对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田间管理和施肥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关中平原小麦纯N、P2O5和K2O平均用量分别为(210±106),(183±121)和(25±49)kg/hm2,小麦平均产量为(6.5±1.0)t/hm2;夏玉米纯N、P2O5和K2O平均用量分别为(288±113),(45±88)和(12±30)kg/hm2,玉米平均产量为(6.2±1.2)t/hm2。冬小麦施氮量适中的农户占33.6%,施氮量很低的农户占3.5%,偏低的占7.6%,偏高的占16.8%,很高的占38.5%。夏玉米施氮量适中的农户占11.2%,施氮量很低的占4.4%,偏低的占6.2%,偏高的占13.5%,很高的占64.7%。冬小麦N、P2O5和K2O主要以基肥方式施入,其中基施的N肥占总氮投入量的90%以上;夏玉米氮肥主要以拔节期追肥方式施入,基施氮肥约占总氮量的10%。冬小麦N、P2O5和K2O平均偏生产力分别为31.0,35.5,260.0kg/kg;夏玉米分别为21.5,137.8,516.7kg/kg。【结论】在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氮肥施用过量严重,且前期投入偏多、后期投入偏少;磷肥偏高是目前该体系养分资源投入中的另一个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培训,使其科学合理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关中平原 冬小麦/夏玉米 产量 养分投入 偏生产力
下载PDF
关中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的能值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蒋碧 李明 +2 位作者 吴喜慧 佟小刚 吴发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8-185,共8页
作物秸秆的焚烧或闲置,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而且造成秸秆资源的极大浪费。应用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分析了9种不同秸秆还田组合模式的能值效益。结果表明,(1)各处理模式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投入占系统总能值投入的... 作物秸秆的焚烧或闲置,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而且造成秸秆资源的极大浪费。应用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分析了9种不同秸秆还田组合模式的能值效益。结果表明,(1)各处理模式的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值投入占系统总能值投入的比重最大,其中化肥能值投入比重最高。(2)能值产出方面,小麦秸秆高留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WH-MC)模式的产出水平最高,达到7.60×1015sej/(hm2.a)。(3)小麦秸秆高留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WH-MC)模式的净能值产出率最高、环境负载率最低、能值反馈率最大、产投比最大,分别为2.52、1.13、75.90%和1.39。小麦秸秆高留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WH-MC)是该区域种植业最优的秸秆还田模式,可以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生产模式 能值分析 关中平原
下载PDF
陕西关中小麦品种更替中性状演变及其发展方向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小燕 宋哲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5-302,共8页
以关中地区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推广种植的主要代表性品种及品系为材料,对其分蘖动态、生育期、株高因素、穗部性状、产量、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及冬春性等20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小麦品种性状演... 以关中地区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推广种植的主要代表性品种及品系为材料,对其分蘖动态、生育期、株高因素、穗部性状、产量、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及冬春性等20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小麦品种性状演变的趋势是:冬、春季分蘖变化不大,冬季分蘖趋向略增;春季分蘖趋向略减;成穗数趋向降低。拨节、抽穗和开花期有趋早倾向,而成熟期和总生育天数无明显变化。株高降低极明显(137.7→85.2cm),九十年代比四十年代降低了38.1%;穗下节间长度呈显著缩短趋势(39.2→27.9cm)。穗长明显增长(7.5→9.3cm);每穗小穗数趋向增多(16.7→18.3个);穗粒数增加较为明显(27.4→31.2个),九十年代比四十年代增加了13.9%;千粒重徘徊在35→40g之间。产量呈极显著提高趋势(224.0→298.1g/m ̄2),九十年代比四十年代提高了33.1%;经济系数明显提高11.8个百分点(29.3→41.1%),九十年代比四十年代提高了40.3%;生物学产量呈下降趋势(1530.0→1460.1g/m ̄2)。播种到生长锥伸长的无数缩短(60.0→55.0d);伸长到二棱末的天数呈极显著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关中地区 性状 演替
下载PDF
干旱对关中地区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旭 郝明德 +1 位作者 许晶晶 朱亚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9-163,169,共6页
以陕西关中地区70年间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麦品种的更替,抗旱性逐步增强,干旱胁迫下20世纪50年代以前品种五指麦、碧蚂1号比适宜水分条件下分别减产18.2... 以陕西关中地区70年间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小麦品种的更替,抗旱性逐步增强,干旱胁迫下20世纪50年代以前品种五指麦、碧蚂1号比适宜水分条件下分别减产18.2%、38.3%,而90年代后品种小偃22仅减产2.3%。不同品种小麦收获前期旗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受干旱影响均有所下降,但旗叶胞间CO2浓度则表现为增加趋势,碧蚂1号、小偃22号花后各阶段旗叶气孔导度平均降低了5%、18%,旗叶胞间CO2浓度则提高了9%、8%,说明干旱胁迫下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并非是由气孔导度降低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品种更替 干旱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关中地区小麦品种株型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许为钢 胡琳 +2 位作者 姚建华 严文献 盖钧镒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20-24,共5页
对陕西关中地区50年代以来大面积栽培及近期育成的22个小麦品种品系株型性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50年代以来小麦品种的株高构成指数、叶层重心相对高度、比叶重上升,株高、叶层重心绝对高度、叶片... 对陕西关中地区50年代以来大面积栽培及近期育成的22个小麦品种品系株型性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50年代以来小麦品种的株高构成指数、叶层重心相对高度、比叶重上升,株高、叶层重心绝对高度、叶片基角、叶片披角减小;增大穗长、叶层重心相对高度和比叶重,减小叶片的基角和披角对品种产量的提高具有正效应;冠层内的透光性主要受叶片基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改良 株型 关中地区
下载PDF
陕西关中城镇集聚-碎化指数测度及其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夏显力 赵凯 马健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33-36,共4页
在简要总结关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城镇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集聚-碎化指数对陕西关中城镇集聚-碎化的状况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认为,关中城镇集聚与碎化均在同时进行,但主要以集聚为主,碎化过程是在以核心城市为主的大都... 在简要总结关中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城镇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集聚-碎化指数对陕西关中城镇集聚-碎化的状况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测定结果的分析认为,关中城镇集聚与碎化均在同时进行,但主要以集聚为主,碎化过程是在以核心城市为主的大都市向外围扩散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被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关中 城镇 集聚 年化
下载PDF
基于DSSAT模型陕西杨凌不同降水年型冬小麦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文佳 冯浩 宋献方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37,共11页
基于DSSAT作物模型模拟了不同降水年型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冬小麦生产潜力,对比分析不同生育期灌水对产量、WUE以及土壤蒸发量等的影响,从而确定关键灌水期;并在综合考虑产量、WUE、总灌水量、灌水次数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降水年型下... 基于DSSAT作物模型模拟了不同降水年型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冬小麦生产潜力,对比分析不同生育期灌水对产量、WUE以及土壤蒸发量等的影响,从而确定关键灌水期;并在综合考虑产量、WUE、总灌水量、灌水次数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最优灌溉制度。结果表明:(1)冬小麦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四水中以返青水最为关键,其次为拔节水,最后为越冬水和灌浆水;当不灌返青水时,冬小麦产量和蒸腾量显著降低,土壤蒸发量显著升高;(2)不同降水年型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产量、WUE、作物蒸腾量等表现为丰水年略大于平水年,二者显著大于枯水年;而灌水边际效益表现为平水年>枯水年>丰水年;(3)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的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分别为枯水年返青期和拔节期各灌水75mm和50mm,平水年返青期灌水75mm,丰水年返青期和拔节期各灌水2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SAT模型 节水灌溉 冬小麦 关中地区
下载PDF
太白山信仰与关中气候——感应与行为地理学的考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晓虹 张伟然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197-205,共9页
文章试图从行为地理学的角度 ,阐释陕西太白山崇拜的产生及分布地域的形成过程。在古代关中民众的环境感应中 ,干旱是影响当地农业生产 ,甚至人民生存的主要自然灾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当地民众形成了太白山可以兴云致雨的认知。在... 文章试图从行为地理学的角度 ,阐释陕西太白山崇拜的产生及分布地域的形成过程。在古代关中民众的环境感应中 ,干旱是影响当地农业生产 ,甚至人民生存的主要自然灾害。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当地民众形成了太白山可以兴云致雨的认知。在这种环境感应与认知的基础上 ,关中地区产生了太白山崇拜并进行了地理优选 ,最终在旱灾频发的关中平原与陕北南部地区 ,形成了太白山崇拜的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山 信仰 旱灾 关中地区 气候 行为地理学
下载PDF
陕西关中及周边地区近500a来初夏旱涝事件初步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尹红 郭品文 +2 位作者 刘洪滨 邵雪梅 Hans Linderholm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6,共6页
基于华山树轮宽度差值年表重建的陕西关中及周边地区近500 a来的初夏干燥指数序列,对该地区初夏极端旱涝事件及其连续旱涝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区域干燥指数与Palmer指数在变化上极为相似,可用于反映该地区的旱涝变化。结果表明:该... 基于华山树轮宽度差值年表重建的陕西关中及周边地区近500 a来的初夏干燥指数序列,对该地区初夏极端旱涝事件及其连续旱涝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区域干燥指数与Palmer指数在变化上极为相似,可用于反映该地区的旱涝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区近500 a来初夏共发生18次极端干旱事件和11次极端洪涝事件,除公元1521年与历史文献记录的旱涝事件相反,公元1513年、1574年、1675年和1945年未发现历史记录外,其余年份均能找到相应记录;近500 a来初夏存在9个显著的连续偏旱期和10个显著的连续偏涝期,并以16和19世纪发生的连续旱涝事件最为频繁,而17和18世纪发生的旱涝事件相对较少,20世纪发生的干旱事件明显多于洪涝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旱涝事件 干燥指数 关中地区
下载PDF
关中地区高速公路绿化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晓娟 任晓净 姚永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8-92,共5页
根据关中地区高速公路绿化现状调查,分析其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对该地区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 关中地区 高速公路 绿化
下载PDF
关中典型地区新型农宅节能设计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丹 杨柳 +1 位作者 胡冗冗 刘加平 《建筑节能》 CAS 2010年第3期7-10,共4页
基于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农村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地农宅在空间布局、室内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传统农宅提出改进设计方案。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利用冬季被动式太阳能及夏季自然通风,使建筑布局更加合理,为关... 基于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农村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地农宅在空间布局、室内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传统农宅提出改进设计方案。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充分考虑利用冬季被动式太阳能及夏季自然通风,使建筑布局更加合理,为关中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农宅 节能设计 技术措施
下载PDF
关中地区小震活动特征及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邵辉成 苏刚 +1 位作者 张春生 杜长娥 《内陆地震》 2001年第3期218-223,共6页
近两年来 ,关中地区地震活动呈现东部相对活跃而西部平静的局面 ,打破了近 2 0年来西部相对活跃的格局。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 ,认为这是大区域应力调整 ,汾渭地震带地震逐渐活跃而西海固地区相对平静以及关中地区地壳运... 近两年来 ,关中地区地震活动呈现东部相对活跃而西部平静的局面 ,打破了近 2 0年来西部相对活跃的格局。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 ,认为这是大区域应力调整 ,汾渭地震带地震逐渐活跃而西海固地区相对平静以及关中地区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地震活动 成因 危险性 汾渭地震带 地壳运动
下载PDF
关中平原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的能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碧 吴发启 +2 位作者 吴喜慧 李明 佟小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88-1393,共6页
为探明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模式下农田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以关中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为对象,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各模式的人工辅助能投入、能量产出、投能结构以及能量转化率等能流特征,了解不同秸秆还... 为探明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模式下农田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以关中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为对象,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分析了各模式的人工辅助能投入、能量产出、投能结构以及能量转化率等能流特征,了解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小麦秸秆高留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模式的总投能、有机能投入、有机能/无机能、能流循环指数均最高,分别为7.12×1010J.hm 2、5.44×1010J.hm 2、3.25和0.76;光能利用率最高的模式是小麦秸秆粉碎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为0.669%;能量转化率最高的是小麦秸秆不还田玉米秸秆不还田模式,为6.05。从能流特征角度来看,秸秆还田模式的功能效益优于不还田模式。从综合评判得分来看,小麦秸秆高留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模式得分最高,达到0.792,说明该模式的生态效益最佳,是该区种植业生产的最优模式,可以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农田生态系统 生产模式 能流 关中平原
下载PDF
陕西关中地区奶牛遗传改良与DHI测定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建斌 昝林森 +1 位作者 辛亚平 皇甫一凡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2期11-14,19,共4页
[目的]为了掌握陕西关中地区奶牛改良效果,为制定下一步发展目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DHI测定,分别对不同养殖规模的奶牛场遗传改良和生产性能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关中地区奶牛养殖规模日益增强,2 000头以上的养殖公司... [目的]为了掌握陕西关中地区奶牛改良效果,为制定下一步发展目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DHI测定,分别对不同养殖规模的奶牛场遗传改良和生产性能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关中地区奶牛养殖规模日益增强,2 000头以上的养殖公司达到了72.29%,而且普通冻精使用率达到94.02%,性控冻精利用率达到了4.36%,良种胚胎使用率达到了1.62%,情期受胎率达到了56.73%,犊牛成活率达到了93.42%,母犊初生重达到了36.50 kg,母牛305 d产奶量达到6 617.02 kg,均较小区和专业村养殖结果高。[结论]通过DHI测定建立数字化的评估体系,对推动本地区奶牛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关中地区 奶牛 遗传改良 DHI
下载PDF
多尺度下区域绿色交通发展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飞 赵成勇 +3 位作者 吴群琪 孙启鹏 尚震 马壮林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39-50,共12页
为研究影响绿色交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模型框架,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城市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群和城市... 为研究影响绿色交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模型框架,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城市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群和城市尺度下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合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讨论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城市群尺度下关中平原绿色交通水平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呈现“中间高,边缘低”的空间格局,城市尺度下各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不均衡,且主要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要充分发挥西安市核心城市作用,推动绿色交通一体化发展,推进和完善城市立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还要针对城市所处绿色交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持续稳定的响应举措,并随着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的变化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交通 DPSIR模型 空间自相关 关中平原城市群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城市
下载PDF
关中灌区小麦赤霉病流行的农业气候分区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秀娟 商鸿生 井金学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依据关中灌区19个气象站1961~1989年4~5月平均气温、降水量、≥5mm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了偏湿区和偏干区。偏湿区主要包括中西部的长安、户县、周至、兴平、眉县、武功、扶风、岐山、凤翔、蓝田等10... 依据关中灌区19个气象站1961~1989年4~5月平均气温、降水量、≥5mm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了偏湿区和偏干区。偏湿区主要包括中西部的长安、户县、周至、兴平、眉县、武功、扶风、岐山、凤翔、蓝田等10县,其农业气候特点为降水多、湿度高、温度较低,是小麦赤霉病的常发区。乾县、礼泉、泾阳、临潼、渭南、华县、宫平、蒲城、大荔等9县为偏干区,其农业气候特点是降水少、湿度低、温度较高,是小麦赤霉病的偶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 分区 小麦 赤霉病 关中灌区
下载PDF
关中绿化植物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晓娟 武苏里 +1 位作者 王金照 李军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5-39,共5页
在收集、汇总和整理绿化植物基本资料的基础上,运用Foxpro关系型数据库应用软件的管理功能,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进行了关中绿化植物管理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 关中绿化植物 管理系统 设计 数据库 查询
下载PDF
陕西关中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显力 李写一 王劲荣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9-63,共5页
在对城市竞争力内涵及其几种评价方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关中地区实际选取了8大类40个城市竞争力指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关中五市一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定、排序和分析,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提供了决策... 在对城市竞争力内涵及其几种评价方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关中地区实际选取了8大类40个城市竞争力指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关中五市一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定、排序和分析,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关中 城市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本土性:中亚陕西村移民的经济发展模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洁 樊志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25-129,共5页
中亚陕西村移民是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民间自发的一次大规模境外生存移民,其移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鲜明的本土性:陕西村早期的农业开发沿用了关中地区的农垦模式,畜牧经营也保留了在陕时农牧结合的传统,手工业商业经营饱含关中传统工... 中亚陕西村移民是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民间自发的一次大规模境外生存移民,其移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鲜明的本土性:陕西村早期的农业开发沿用了关中地区的农垦模式,畜牧经营也保留了在陕时农牧结合的传统,手工业商业经营饱含关中传统工艺特点和民族特色,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深怀浓重的故土情结,主要同中国、特别是陕西进行交流往来,整个移民经济发展呈现浓郁的陕西关中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陕西村 陕西村移民 经济发展 关中农垦方式 关中特色 故土情结
下载PDF
关中地区发现的西周火葬墓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志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81,共5页
2001年陕西华县东阳墓地发掘中,发现2座西周时期的火葬墓,周原扶风黄堆和最近发现的周公庙32号墓,也都发现有火烧现象,说明在周人统治的近畿或中心地区,也有火葬的习俗。据此,对关中地区西周火葬墓的形式、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 2001年陕西华县东阳墓地发掘中,发现2座西周时期的火葬墓,周原扶风黄堆和最近发现的周公庙32号墓,也都发现有火烧现象,说明在周人统治的近畿或中心地区,也有火葬的习俗。据此,对关中地区西周火葬墓的形式、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火葬墓的存在是一种处理意外死亡、具有较高地位死者的葬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西周 火葬墓 等级 凶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