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wall-associated kinase gene TaWAK5 in wheat(Triticum aestivum) 被引量:2
1
作者 Kun Yang Lin Qi Zengyan Zha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2014年第5期255-266,共12页
Wall-associated kinases(WA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defense and development.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understanding WAK gene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However, much less is known about these gene... Wall-associated kinases(WA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defense and development.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understanding WAK gene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However, much less is known about these genes in common wheat. Here, we isolated a novel wheat WAK gene TaWAK5 from sharp eyespot disease-resistant wheat line CI12633,based on a differentially-expressed sequence identified by microarray analysis. The transcript abundance of TaWAK5 was rapidly increased following inoculation with the pathogen Rhizoctonia cerealis. TaWAK5 in resistant wheat lines was induced to higher levels than in susceptible lines at 7 days post inoculation with R. cerealis. The expression of TaWAK5 was also induced by treatments with exogenous salicylic acid, abscisic acid, and methyl jasmonate. The deduced TaWAK5 protein contained a signal peptide, tw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like repeats, a transmembrane domain, and a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catalytic domain.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nalyses in onion epidermal cells indicated that the TaWAK5 protein was localized to the plasma membrane. 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 of TaWAK5 in CI12633 plants showed that the silencing of TaWAK5 did not obviously impair wheat resistance to R. cerealis, suggesting that TaWAK5 may be not the major gene in wheat defense response to R. cerealis, or that it is functionally redundant with other genes. This study paves the way for further research into WAK functions in wheat stress physi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Functional analysis Plasma membrane sharp eyespot disease Wall-associated kinase wheat
下载PDF
贝莱斯芽胞杆菌LQ-3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及根际定殖能力
2
作者 李蓉 洪赫 +8 位作者 姜文筱 王艳斌 张红娟 赵芳 刘杰辉 张泽 梁艳 王春静 谢咸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7-954,共8页
小麦纹枯病(wheat sharp eyespot)主要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目前,利用生防细菌防治小麦纹枯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研究最多的一类生防细菌为芽胞杆菌。为明确贝莱... 小麦纹枯病(wheat sharp eyespot)主要是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真菌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目前,利用生防细菌防治小麦纹枯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研究最多的一类生防细菌为芽胞杆菌。为明确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LQ-3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及其在小麦根部定殖能力,本研究利用LQ-3发酵液灌根处理小麦苗,调查统计LQ-3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同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LQ-3(pGFP78)灌根处理小麦根部,并结合抗生素平板回收检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方法,探明LQ-3在小麦根部的定殖动态。结果表明,LQ-3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为57.49%,与化学药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的防效(59.95%)相当。LQ-3(pGFP78)的生长趋势与野生型LQ-3相比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且仍具有游动性和生物膜形成能力。LQ-3(pGFP78)发酵液初始浓度为2.3×10^(8) cfu·mL^(-1),灌根处理5 d后,其在小麦根部的定殖量已达到9.63×10^(6)cfu·g^(-1),25 d后,定殖量仍有1.33×10^(6)cfu·g^(-1),表明LQ-3在小麦根部具有较好的定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胞杆菌LQ-3 小麦纹枯病 定殖 防效
下载PDF
0.15%噻呋酰胺颗粒剂防治小麦纹枯病田间效果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凯 张强 +3 位作者 任士伟 徐文华 齐英杰 喻大昭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8-50,59,共4页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防治难度较大,在我国黄淮海麦区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本文以目前常用药剂作为对照药剂,小麦播种量为150 kg/hm^(2),研究了0.15%噻呋酰胺颗粒剂(载体中氮-磷-钾为18-12-10)作底肥撒施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土传病害,防治难度较大,在我国黄淮海麦区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本文以目前常用药剂作为对照药剂,小麦播种量为150 kg/hm^(2),研究了0.15%噻呋酰胺颗粒剂(载体中氮-磷-钾为18-12-10)作底肥撒施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与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0 mL/hm^(2)、60 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25 mL/hm^(2)进行种子处理相比,0.15%噻呋酰胺颗粒剂525 kg/hm^(2)作底肥撒施,在病株防效、病指防效和增产率方面效果相当,均优于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750 mL/hm^(2)进行种子处理。说明0.15%噻呋酰胺颗粒剂作底肥撒施能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在大田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0.15%噻呋酰胺颗粒剂 田间防效 产量
下载PDF
小麦纹枯病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33
4
作者 韩月澎 陈秀兰 +2 位作者 何震天 王锦荣 杨鹤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1-84,共4页
近 2 0年来小麦纹枯病危害有普遍加重的趋势 ,对小麦高产稳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小麦纹枯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危害损失、抗性遗传、抗病机理、抗源筛选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 ,介绍了小麦纹枯病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进展 ,以及存在的主要... 近 2 0年来小麦纹枯病危害有普遍加重的趋势 ,对小麦高产稳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从小麦纹枯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危害损失、抗性遗传、抗病机理、抗源筛选以及防治技术等方面 ,介绍了小麦纹枯病研究中的主要研究进展 ,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缺乏简便可行的抗性鉴定技术、稳定高抗抗源和有效研究手段 ,提出了运用复交、近缘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新抗源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进行遗传研究和辅助抗病育种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抗性遗传 病原鉴定 发生规律 危害损失 抗病机理 防治技术
下载PDF
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6
5
作者 张会云 陈荣振 +5 位作者 冯国华 刘东涛 王静 王晓军 楼辰军 张凤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50-1153,共4页
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近年来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对该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陈述,并建议在今后的小麦纹枯病研究工作中,应加强抗性遗传机理研究;通过抗源材料的鉴定、筛选,辅... 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近年来中国小麦纹枯病的研究现状,对该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陈述,并建议在今后的小麦纹枯病研究工作中,应加强抗性遗传机理研究;通过抗源材料的鉴定、筛选,辅以分子标记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抗病品种选育的效率,以尽快满足生产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研究现状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小麦纹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社增 鹿秀云 +2 位作者 张静 高胜国 马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95-98,共4页
从小麦纹枯病病田土壤中分离到722株细菌,通过对峙培养法筛选出拮抗细菌397株,拮抗菌率为55.0%。细菌对小麦纹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以竞争作用为主,表现为菌株生长快,抑菌率高但抑菌带较窄,如菌株 BNT-25抑菌效果可达... 从小麦纹枯病病田土壤中分离到722株细菌,通过对峙培养法筛选出拮抗细菌397株,拮抗菌率为55.0%。细菌对小麦纹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以竞争作用为主,表现为菌株生长快,抑菌率高但抑菌带较窄,如菌株 BNT-25抑菌效果可达100.0%,抑菌带仅为2 mm;其二为抗生物质的产生,表现为菌株生长慢,菌落小,抑菌率高且抑菌带宽,如JJ-5菌株抑菌效果可达94.3%,抑菌带为12 mm。选用18株抑菌作用良好的拮抗细菌在室内测定其防治小麦苗期纹枯病的效果。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相比,有9株拮抗细菌的防治效果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有15株拮抗细菌的防治效果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极显著水平中菌株NZT-47、MTT-8和DHT-1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45%、64.03%和58.89%,对小麦纹枯病表现了较高的防治效果;菌株HNT-7-16、BDT-94和BNT-28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3.47%、40.97%和40.97%,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NZT-47的防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拮抗细菌 筛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汉芳 季书琴 +4 位作者 李向东 张德奇 马西云 钱圆 时艳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9-804,共6页
为了解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蚜虫的防治效果及最佳用药量,采用室内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郑麦366为试验品种,以600g.L-1吡虫啉和12.5%烯唑醇为对照药剂,设置3种不同药种质量比(1∶50、1∶60、1∶70... 为了解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蚜虫的防治效果及最佳用药量,采用室内和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郑麦366为试验品种,以600g.L-1吡虫啉和12.5%烯唑醇为对照药剂,设置3种不同药种质量比(1∶50、1∶60、1∶70)处理,研究不同剂量的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包衣对小麦发芽、出苗和生长无不良影响,用药剂量越大,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越好。在防治蚜虫方面,该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50和1∶60时防效分别为85.61%~97.71%和80.15%~93.38%,与对照药剂600g.L-1吡虫啉FS1∶300包衣效果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70时,在蚜虫发生前期和中后期防效分别为91.32%~94.91%和74.88%~83.27%,其中中后期防效显著低于药种比1∶50、1∶60和对照药剂处理。在防治纹枯病和枯白穗方面,该种衣剂在药种比为1∶50时防效分别为76.91%~86.64%和78.29%,与对照药剂12.5%烯唑醇WP 1∶1500拌种处理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60时的防效分别为69.14%~80.87%和72.68%,显著低于药种比1∶50包衣处理,与对照药剂差异不显著;药种比为1∶70时防效分别为60.75%~78.35%和64.43%,显著低于药种比1∶50、1∶60和对照药剂。以上结果说明,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为药种比1∶50~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 小麦纹枯病 蚜虫
下载PDF
小麦纹枯病抗性的QTL分析和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小村 李斯深 +2 位作者 赵新华 范玉顶 李瑞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76-279,共4页
对RIL8群体纹枯病抗性进行QTL检测,检测到一个加性QTL,位于1A染色体上,贡献率为21.57%;检测到4对QTL间互作位点,涉及7条染色体,互作贡献率分别为11.63%、6.54%、14.04%、20.01%,互作总贡献率为52.23%。通过对RILSES群体118个系检测,发现... 对RIL8群体纹枯病抗性进行QTL检测,检测到一个加性QTL,位于1A染色体上,贡献率为21.57%;检测到4对QTL间互作位点,涉及7条染色体,互作贡献率分别为11.63%、6.54%、14.04%、20.01%,互作总贡献率为52.23%。通过对RILSES群体118个系检测,发现1个SSR标记Xgwm526,位于2B染色体上,与纹枯病抗病基因距离为27.9cM;一个ISSR标记IS840,与纹枯病抗病基因距离为16.9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抗病性 QTL分析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小麦纹枯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吴纪中 颜伟 +2 位作者 蔡士宾 任丽娟 汤颋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1,共6页
以病情指数为指标,利用牙签接菌法对ARZ×扬麦 158衍生的F6 代重组自交系群体 (RIL)进行纹枯病抗性评价,并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研究该群体抗纹枯病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这一群体中小麦纹枯... 以病情指数为指标,利用牙签接菌法对ARZ×扬麦 158衍生的F6 代重组自交系群体 (RIL)进行纹枯病抗性评价,并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研究该群体抗纹枯病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这一群体中小麦纹枯病的抗性符合两对连锁主基因遗传模型(B 2 1),主基因间表现为加性 加性×加性上位性作用,重组率为 0 178 7。在两对主基因中,效应较大的 1对加性效应为 10 10%,效应较小的 1对加性效应为 2 32%,两对主基因的遗传率中等偏高,为 72 31%。提示抗纹枯病育种应重视主基因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基因 小麦纹枯病 遗传模型 加性效应 抗性 接菌 群体 多基因遗传 AR 分离分析
下载PDF
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38
10
作者 孙炳剑 雷小天 +2 位作者 袁虹霞 邢小萍 李洪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4-918,共5页
为了筛选小麦纹枯病的高效防治药剂,对多种化学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盆栽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唑醇、井冈霉素、敌力脱、适乐时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a)抑菌效果较好,EC50均小于1 mg/kg;敌萎... 为了筛选小麦纹枯病的高效防治药剂,对多种化学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盆栽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烯唑醇、井冈霉素、敌力脱、适乐时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a)抑菌效果较好,EC50均小于1 mg/kg;敌萎丹、立克秀、甲基托布津、扑力猛、五氯硝基苯、三唑酮和退菌特对小麦纹枯病菌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EC50均在10 mg/kg以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1%复方适乐时FS1∶500包衣和2.5%适乐时FS 1∶500包衣处理防效最好,分别达到84.23%和83.52%;其次为12.5%烯唑醇WP 1∶625拌种和2%立克秀WS 1∶500拌种,为81.49%和77.23%;3%敌萎丹FS 1∶500包衣、2.5%扑力猛FS 1∶500包衣、15%三唑酮WP 1∶500拌种和20%井冈霉素SP 1∶500拌种也有较好的防效,平均防效均大于60%。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返青期3%敌萎丹FS 1∶500包衣和12.5%烯唑醇WP 1∶625拌种防效最好,防效分别为55.43%和51.51%;收获期白穗率调查结果发现,12.5%烯唑醇WP 1∶625拌种防效最好,达84.63%;其次为3%敌萎丹FS 1∶500包衣和15%三唑酮WP 1∶500拌种,防效分别达到73.36%和72.31%。收获期产量调查结果表明,3%敌萎丹FS 1∶500包衣、21%复方适乐时FS 1∶500包衣和2.5%适乐时FS 1∶500包衣处理增产效果较好,分别达到13.81%、12.34%和11.50%。从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综合考虑,敌萎丹、复方适乐时、适乐时是较好的种子处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防治药剂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恒亮 郭艳春 +6 位作者 穆长安 王全德 包来仓 马毅辉 陈威 侯维娜 高新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3-198,共6页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开麦2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2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11种杀菌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76.5g/hm2、75%肟菌·戊唑醇水...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开麦2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2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11种杀菌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76.5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68.75g/hm2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较好,拔节期病指防效(乳熟期枯白穗防效)分别为62.77%(56.21%)和60.58%(53.45%),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7.65%和21.30%;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32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750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病穗防效)分别为70.78%(56.57%)和68.84%(46.86%),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5.44%和24.40%。综合分析,以上药剂可做田间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小麦纹枯病 小麦赤霉病 防效
下载PDF
小麦种质抗纹枯病性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斯深 王洪刚 +3 位作者 刘爱新 李宪彬 李安飞 刘树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004-1008,共5页
对 2 30 0余份创新种质和引进种质抗纹枯病性进行了自然病地初步鉴定 ,在此基础上选择一批抗性好的种质进行了人工病圃鉴定 ,共评选出高抗纹枯病的创新种质 1 4份 ,引进种质 2 1份。这些种质都兼抗 1~ 3种其它病害 ,且综合性状较好 ,... 对 2 30 0余份创新种质和引进种质抗纹枯病性进行了自然病地初步鉴定 ,在此基础上选择一批抗性好的种质进行了人工病圃鉴定 ,共评选出高抗纹枯病的创新种质 1 4份 ,引进种质 2 1份。这些种质都兼抗 1~ 3种其它病害 ,且综合性状较好 ,其中创新种质最好 ,为抗纹枯病育种提供了良好的种质材料。还选用 7个抗纹枯病性不同的亲本组配成半双列杂交组合。采用 Hayman法进行了基因效应分析 ,结果表明 ,抗纹枯病性的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种质 基因效应 抗病性 鉴定
下载PDF
河南小麦主要品种纹枯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47
13
作者 李洪连 袁红霞 +3 位作者 刁晓葛 李锁平 胡玉欣 王守正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通过土壤人工接种,采用相对抗病指数法对河南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16个小麦品种的抗纹枯病性能在大田成株期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推广的主要小麦品种对纹枯病抗性普遍较差,无免疫和高抗品种,大多数属高感和感病品种,只... 通过土壤人工接种,采用相对抗病指数法对河南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16个小麦品种的抗纹枯病性能在大田成株期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推广的主要小麦品种对纹枯病抗性普遍较差,无免疫和高抗品种,大多数属高感和感病品种,只有豫麦26号、豫麦13号、豫麦19号等少数品种表现中抗,因此应加强抗病品种选育和化学药剂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纹枯病 抗性 评价 河南省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YB-145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促生作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夏明聪 邓晓旭 +7 位作者 齐红志 谢夏 徐文 张洁 孙润红 潘娅梅 武超 杨丽荣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83,共8页
为探寻对小麦具有促生作用并高效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优良菌株,首先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YB-145对禾谷丝核菌、西瓜枯萎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芹菜早疫病菌、花生果腐病菌、禾谷镰刀菌6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然后根据其形态特... 为探寻对小麦具有促生作用并高效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优良菌株,首先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YB-145对禾谷丝核菌、西瓜枯萎病菌、小麦根腐病菌、芹菜早疫病菌、花生果腐病菌、禾谷镰刀菌6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然后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之后分别采用皿内水培法、盆栽法和田间试验测定菌株YB-145对小麦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效果及对小麦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菌株YB-145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能够抑制上述6种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其中对禾谷丝核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该菌株还能够产生IAA(吲哚乙酸)和铁离子载体,具有分泌蛋白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1×10^(7)、1×10^(8) cfu/mL YB-145菌悬液浸种能显著提高小麦根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和地上部高度,并且1×10^(8) cfu/mL YB-145菌悬液浸种对小麦幼苗纹枯病的防效达到73.31%。田间试验结果显示,YB-145菌液拌种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高达63.37%,使小麦增产8.2%,与化学农药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拌种处理(药剂对照)的防治效果(73.65%)和增产率(5.8%)没有明显差异。因此,贝莱斯芽孢杆菌YB-145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可用于小麦纹枯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禾谷丝核菌 小麦纹枯病 促生作用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噻呋酰胺种衣剂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任学祥 叶正和 +3 位作者 丁克坚 陈莉 苏贤岩 刘金晶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88-1591,共4页
为探讨噻呋酰胺应用于小麦种衣剂的可行性,测定了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及对种子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毒力,EC50为0.075mg·L-1;噻呋酰胺FS以不同比例包衣后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噻呋... 为探讨噻呋酰胺应用于小麦种衣剂的可行性,测定了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及对种子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毒力,EC50为0.075mg·L-1;噻呋酰胺FS以不同比例包衣后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噻呋酰胺包衣能够显著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植株鲜重,对根长及茎长的影响不显著;1∶200和1∶400包衣对拔节期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90.32%和87.79%,显著高于同等剂量下对照药剂防效。说明噻呋酰胺作为小麦种衣剂应用于纹枯病的防治是安全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呋酰胺 种衣剂 小麦纹枯病 安全性 防效
下载PDF
中国北纬33度地区小麦纹枯病菌的群体组成及致病力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莹 李伟 +3 位作者 张晓祥 张伯桥 于汉寿 陈怀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0-1114,共5页
为明确中国北纬33度地区小麦纹枯病病原菌的组成和致病力,对分离自江苏、安徽、河南、湖北4省的157株丝核菌,通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进行细胞核数量观测,利用菌丝融合的方法测定其所属融合群,并测定了其中111株丝核菌株对3个小麦品... 为明确中国北纬33度地区小麦纹枯病病原菌的组成和致病力,对分离自江苏、安徽、河南、湖北4省的157株丝核菌,通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进行细胞核数量观测,利用菌丝融合的方法测定其所属融合群,并测定了其中111株丝核菌株对3个小麦品种(CI12633、陕229、扬麦158)麦苗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在供试菌株中,150株为双核丝核菌,占95.54%,都属于AG-D融合群;7株为多核丝核菌,占4.46%,其中3株属于AG-1-IB融合群,3株属于AG11融合群,1株属于AG5融合群。供试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双核丝核菌的致病力显著高于多核丝核菌,AG-D融合群中两种不同融合频率的菌株致病力无明显差异。不同地区的菌株间致病力无明显差异,菌株对3个小麦品种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异,对CI12633致病力最强,对陕229致病力最弱,对扬麦158的致病力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丝核菌 纹枯病 群体组成 致病力
下载PDF
生物农药麦丰宁B_3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0
17
作者 张学君 凌宏通 +1 位作者 李洪连 王金生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用平板双培养法在PDA、NA及K′B 3种培养基上测定B_3菌株(Bacillus sp.)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用喷菌法、四周划线法和四角点菌法测定的抑菌效果为73.6%~99.5%。B_3的无细胞培养滤液也能显著抑制... 用平板双培养法在PDA、NA及K′B 3种培养基上测定B_3菌株(Bacillus sp.)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用喷菌法、四周划线法和四角点菌法测定的抑菌效果为73.6%~99.5%。B_3的无细胞培养滤液也能显著抑制病菌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菌核萌发。PDA中含12.5%B_3滤液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达80%以上。滤液含量为10%时,病菌不能形成菌核。B_3无细胞培养滤液可使含病菌菌丝溶液电导率上升,还原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等物质含量提高,加热处理后B_3滤液的作用减弱。显微观察表明,B_3处理的病菌菌丝生长畸形,分枝增多,原生质稀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生物农药 麦丰宁B3
下载PDF
小麦纹枯病的研究进展和对策 被引量:34
18
作者 刘朝晖 张旭 陆维忠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5-190,共6页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 ,阻碍了小麦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深入和强化研究工作 ,文章对小麦纹枯病病原、发生、危害、防治及抗源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病原菌 发生规律 防治 抗源筛选
下载PDF
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赵永强 徐振 +3 位作者 张成玲 杨冬静 孙厚俊 谢逸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明确稻麦轮作田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对江苏地区一年两熟耕作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可以促使小麦纹枯病在早春提早发生,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则... 【目的】明确稻麦轮作田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对江苏地区一年两熟耕作田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可以促使小麦纹枯病在早春提早发生,但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则会抑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并且不同还田方式间抑制效果也会产生差异;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可以显著促进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另外,水稻秸秆长期全量还田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的抑制效果低于小麦秸秆的促进效果,稻麦秸秆均长期全量还田情况下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呈加重趋势。【结论】稻麦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要加强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秸秆 秸秆全量还田 小麦纹枯病
下载PDF
小麦近缘属种纹枯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5
20
作者 袁虹霞 李洪连 +2 位作者 王守正 李锁平 胡玉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29,共4页
用土壤接种法对26份小麦近缘材料、栽培品种及其杂交后代的抗纹枯病性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小麦近缘植物中存在着丰富的抗纹枯病资源,其中有5份材料表现免疫,他们是节节麦34、峨观草、野燕麦、八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黑麦;... 用土壤接种法对26份小麦近缘材料、栽培品种及其杂交后代的抗纹枯病性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小麦近缘植物中存在着丰富的抗纹枯病资源,其中有5份材料表现免疫,他们是节节麦34、峨观草、野燕麦、八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黑麦;有12份材料表现高抗,他们是斯卑尔脱小麦、峨观草(河南)、圆锥小麦、密穗小麦、二棱大麦、阿比西尼亚小麦、节节麦34×B186、波兰小麦、六棱大麦、硬粒小麦、四棱小麦、茹可夫斯基小麦;有5份材料表现中抗,他们是波斯小麦、东方小麦、节节麦28×冀麦5418、印度圆粒小麦、节节麦28;只有节节麦34×豫麦9号为高度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近缘属种 纹枯病 抗性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