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地黑花瓷黑彩的仿制及呈色研究
1
作者 王芬 赵馨怡 +3 位作者 朱建锋 罗宏杰 冯篱 任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79,共12页
白地黑花瓷是先民创造性以低品位原料生产的一类绘画装饰瓷,在我国北方地区广为烧造,今天仍然有广泛的市场。其中的黑彩,多选自当地的贫铁矿烧成,但外观受多种因素影响。采用考古实验法,通过古瓷样品的测试分析,确定黑彩的组成与施彩工... 白地黑花瓷是先民创造性以低品位原料生产的一类绘画装饰瓷,在我国北方地区广为烧造,今天仍然有广泛的市场。其中的黑彩,多选自当地的贫铁矿烧成,但外观受多种因素影响。采用考古实验法,通过古瓷样品的测试分析,确定黑彩的组成与施彩工艺。后选用耀州窑陈炉当地制瓷原料,在电窑中以中性气氛烧成,仿烧了耀州窑白地黑花瓷黑彩;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色度仪、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等测试分析探讨了烧成温度、彩料的Fe_(2)O_(3)含量、施釉厚度等黑彩呈色的影响。对比发现,仿烧样品基本达到明代白地黑花瓷黑彩的效果。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探讨耀州窑白地黑花瓷的地方特色的形成因素,为进一步认知古代白地黑花瓷的科学内涵及地域特色建立理论与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地黑花瓷 制备工艺 耀州窑 化学组成 呈色机理
下载PDF
Fe-Cr-Co系生料黑釉的研制
2
作者 陈冬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5,101,共8页
利用本地高岭土和含铁质的红泥,添加少量氧化铁、氧化铬、碳酸钴等过渡金属化合物,在高温氧化气氛下进行Fe-Cr-Co系黑釉试制,结果表明:红泥20%,高岭土14%,石英16%,钾长石27%,方解石5.8%,滑石6.5%,Fe_(2)O_(3) 5.7%,Cr_(2)O_(3) 2.3%,CoC... 利用本地高岭土和含铁质的红泥,添加少量氧化铁、氧化铬、碳酸钴等过渡金属化合物,在高温氧化气氛下进行Fe-Cr-Co系黑釉试制,结果表明:红泥20%,高岭土14%,石英16%,钾长石27%,方解石5.8%,滑石6.5%,Fe_(2)O_(3) 5.7%,Cr_(2)O_(3) 2.3%,CoCO_(3) 2.62%,此时黑釉的色度和光泽度最好,白度最低为1.7%,光泽度可达15.7%。所制备的黑釉中绝大部分硅酸盐矿物都转化成了玻璃相组织,釉层形成过程中未见明显析晶,黑色的呈现主要是Fe^(3+)、Cr^(3+)和Co^(2+)三种离子在可见光下光学效果的叠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釉 氧化气氛 光泽度 白度
下载PDF
千年磁州窑的生产历史与地位
3
作者 秦大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7-48,共12页
磁州窑是宋元明时期北方地区的一个生产水平较高,工艺先进、特征明显,具有广泛影响的窑场。磁州窑存在两个制瓷中心,其产品种类丰富,装饰技法多样。按照考古发掘结果可知,唐末五代到北宋前期是磁州窑的初创阶段,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磁州窑是宋元明时期北方地区的一个生产水平较高,工艺先进、特征明显,具有广泛影响的窑场。磁州窑存在两个制瓷中心,其产品种类丰富,装饰技法多样。按照考古发掘结果可知,唐末五代到北宋前期是磁州窑的初创阶段,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带装饰的器物很少;北宋中期到金朝前期是磁州窑的发展时期,器形变得丰富,装饰技法有了重大发展;金代中后期是磁州窑的繁荣期,造型、釉色、装饰技法和纹样等方面都达到了全面繁荣;蒙元时期是磁州窑的衰落时期,器物种类单调,产品质量下降,但生产规模却达到了顶峰。明清时期的延烧阶段,磁州窑的生产开始融入全国的瓷器生产体系。磁州窑在生产技术、装饰工艺、生产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开创与应用,为中国古代瓷器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州窑 化妆白瓷 装饰技法 制瓷业 宋元时期
下载PDF
配方组成对抗菌无光白釉釉面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吴世杰 赵磊 +3 位作者 席敏艺 刘方波 王松 梁健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8-13,共6页
以石英、烧滑石、高岭土、钾长石、氧化锌、碳酸钡、硅灰石、硅酸锆和抗菌粉为原料,经1230℃保温30 min制备抗菌无光白釉,并通过XRD、XRF、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石英、烧滑石、高岭土和硅酸锆的添加量对釉面白度、光泽度和抗菌性能的影... 以石英、烧滑石、高岭土、钾长石、氧化锌、碳酸钡、硅灰石、硅酸锆和抗菌粉为原料,经1230℃保温30 min制备抗菌无光白釉,并通过XRD、XRF、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石英、烧滑石、高岭土和硅酸锆的添加量对釉面白度、光泽度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石英、烧滑石、高岭土和硅酸锆的添加量分别为25 wt.%、22 wt.%、10 wt.%和18 wt.%时,样品综合性能最佳,此时釉面的白度为86.4%、光泽度为8.9 GU,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7.06%和96.77%,具备良好的抗菌效果。釉层的晶相组成为锆英石和透辉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无光白釉 白度 光泽度 锆英石 透辉石
下载PDF
景德镇部分青花釉料与PANTONE色卡对应
5
作者 彭海霞 《陶瓷》 CAS 2024年第5期145-147,共3页
笔者对景德镇部分青花釉料、PANTONE色卡、相互对照的进行阐述介绍,而本实验项目是将景德镇当地的一些青花釉料与国际上更为通用的PANTONE色彩语言中的PANTONE色卡接轨对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景德镇青花釉料的对外发展。
关键词 青花釉料 PANTONE色卡 相互对照
下载PDF
瓷质釉面砖乳浊面釉的研究
6
作者 饶培文 戴建斌 +2 位作者 韦明辉 周军 罗成建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10期29-30,共2页
房地产行业下行,建筑瓷砖行业发展也随之放缓乃至萎缩。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陶瓷企业在生产各个环节寻求降本增效的方法。本文从面釉的白度出发,讲述了瓷质釉面砖中面釉增白的原理和常用原料,并提出提高面釉白度,减少硅酸... 房地产行业下行,建筑瓷砖行业发展也随之放缓乃至萎缩。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陶瓷企业在生产各个环节寻求降本增效的方法。本文从面釉的白度出发,讲述了瓷质釉面砖中面釉增白的原理和常用原料,并提出提高面釉白度,减少硅酸锆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釉 硅酸锆 白度
下载PDF
北京万泉寺遗址金代白瓷胎釉配方的锶同位素特征研究
7
作者 刘乃涛 刘思然 +1 位作者 尚珩 吴同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2,共11页
北京丰台万泉寺遗址位于金中都遗址内,遗址出土金代白瓷样品在形制上符合金代定窑白瓷特征。白瓷胎体成分和锶同位素比值综合研究确定了三种制胎原料,其中:高铝黏土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3左右;白云岩化石灰岩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 北京丰台万泉寺遗址位于金中都遗址内,遗址出土金代白瓷样品在形制上符合金代定窑白瓷特征。白瓷胎体成分和锶同位素比值综合研究确定了三种制胎原料,其中:高铝黏土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3左右;白云岩化石灰岩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2左右且钙含量较高;草木灰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1左右,且锶含量在1000μg/g左右。通过釉层的成分分析及胎釉成分的对比研究,发现釉层主要使用高硅原料与白云岩化石灰岩配制而成,并受到了部分熔融胎体的强烈影响,根据与草木灰关联性较强的P_(2)O_(5)含量推断,釉层中可能也含有一定量草木灰。万泉寺遗址白瓷的研究丰富了有关金代定窑白瓷胎釉配方的认识,确认了白云岩化石灰岩为胎釉的主要钙质助熔剂,揭示了草木灰类助熔剂在胎和釉中可能存在各自独立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泉寺遗址 金代 定窑白瓷 胎釉配方 锶同位素 助熔剂
下载PDF
用XPS测定汝瓷月白釉挂红中Fe和Cu的形态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俭 赵海雷 +1 位作者 李文超 李国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7-30,共4页
本文针对前人对铜红釉和钧红着色的不同研究结果,选用XPS对铜和铁在釉中存在形态进行了测定,得到了汝瓷月白釉挂红中着色元素Fe和铜的XPS曲线,由测得电子能谱与其标准谱进行比较得到,釉中Fe是以FeO,Fe_3O_4,和Fe_2O_3多种氧化物着色,且... 本文针对前人对铜红釉和钧红着色的不同研究结果,选用XPS对铜和铁在釉中存在形态进行了测定,得到了汝瓷月白釉挂红中着色元素Fe和铜的XPS曲线,由测得电子能谱与其标准谱进行比较得到,釉中Fe是以FeO,Fe_3O_4,和Fe_2O_3多种氧化物着色,且以Fe_3O_4为主;而Cu则是以CuSiO_3形态存在,实验没有发现一价铜的2P_(3/2)电子谱。文章进一步用热力学分析了汝瓷月白釉挂红的烧制工艺,得到与以往用热力学分析相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瓷 月白釉 形态 XPS
下载PDF
我国北方古白瓷釉化学组成的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凌雪 冯敏 +4 位作者 毛振伟 胡耀武 王昌燧 梁宝鎏 刘洪淼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46-750,共5页
利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法(EDXRFS)测定了我国北方的四个窑口———邢窑、定窑、巩窑和宜阳窑所烧制白瓷釉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和多元统计的方法,揭示出不同窑口化学组成的分区特征,并且发现宜阳窑的白瓷与我国北... 利用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法(EDXRFS)测定了我国北方的四个窑口———邢窑、定窑、巩窑和宜阳窑所烧制白瓷釉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和多元统计的方法,揭示出不同窑口化学组成的分区特征,并且发现宜阳窑的白瓷与我国北方三个代表性白瓷窑口之一———巩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XRFS 白瓷釉 白瓷 宜阳窑
下载PDF
景德镇青白瓷釉的仿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春娥 饶宗旺 +3 位作者 陈云霞 吴隽 郑康妮 曹建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9,共6页
本研究采用现代制瓷工艺,选用景德镇附近所生产的陶瓷原料,在梭式窑中烧成,仿制了景德镇青白瓷釉,基本达到了宋、元时期青白瓷釉的效果。实验中主要探讨了不同瓷石种类、原料配比、铁含量对青白瓷釉呈色的影响。得到较好的配方为:南港... 本研究采用现代制瓷工艺,选用景德镇附近所生产的陶瓷原料,在梭式窑中烧成,仿制了景德镇青白瓷釉,基本达到了宋、元时期青白瓷釉的效果。实验中主要探讨了不同瓷石种类、原料配比、铁含量对青白瓷釉呈色的影响。得到较好的配方为:南港瓷石用量为85%左右,釉灰用量为15%左右,紫金土用量为外加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白釉 仿制 呈色
下载PDF
NKMCAS系辉石型白瓷釉的化学组成与晶相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况学成 陈显求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利用OM、TEM、XRD等技术研究了辉石型白瓷釉的化学组成与晶相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艺术外观的影响。揭示了辉石型白瓷釉的非平衡态下的晶相规律。找出了辉石型白瓷釉的较佳的组成范围,发现了晶间玻璃相发生了液相分离,指出了辉石型... 本文利用OM、TEM、XRD等技术研究了辉石型白瓷釉的化学组成与晶相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艺术外观的影响。揭示了辉石型白瓷釉的非平衡态下的晶相规律。找出了辉石型白瓷釉的较佳的组成范围,发现了晶间玻璃相发生了液相分离,指出了辉石型白瓷釉属于析晶—分相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石型 白瓷釉 瓷釉 化学成分 晶相
下载PDF
安徽繁昌窑青白瓷釉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玉璋 张居中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9-112,103,共5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与电子探针能谱仪对安徽繁昌窑青白瓷釉的显微结构、物相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与同时期的湖北青山窑和江西景德镇窑青白瓷釉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繁昌窑青白瓷釉属于钙系釉中钙釉类型,其瓷釉配方工艺与...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与电子探针能谱仪对安徽繁昌窑青白瓷釉的显微结构、物相和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与同时期的湖北青山窑和江西景德镇窑青白瓷釉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繁昌窑青白瓷釉属于钙系釉中钙釉类型,其瓷釉配方工艺与青山窑与湖田窑相似,应由一种"釉石"加入石灰石及草木灰制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昌窑 青白釉 显微结构 物相组成 化学组成
下载PDF
耀州窑金代月白釉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桑振 沈舒睿 +3 位作者 关瑛 冯蓠 魏小红 邱柏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81,共7页
为揭示金代耀州窑月白釉的呈色机理,以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色度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EDXRF、XRD、XPS和Raman等测试方法,分析了色度、反射率、化学组成、物相、着色元素化学态、分子结构等对瓷釉的呈色影响。结果表明,耀州窑金... 为揭示金代耀州窑月白釉的呈色机理,以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色度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EDXRF、XRD、XPS和Raman等测试方法,分析了色度、反射率、化学组成、物相、着色元素化学态、分子结构等对瓷釉的呈色影响。结果表明,耀州窑金代月白釉瓷的呈色主要由Fe离子的价态决定且釉色差异较小。具有较小的Raman光谱Ip值,说明其烧成温度较低。月白釉的呈色是由釉层内大量的晶体、小而密集的气泡和Fe离子等因素耦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青瓷 金代 月白釉 呈色机理
下载PDF
纸包装印刷中的光泽度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冷彩凤 郭凌华 +1 位作者 刘国栋 杨保宏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以纸包装盒印刷品为例,对产品采用了联机上光、脱机上光、覆膜、压光等多种光泽度表面处理工艺,并对不同工艺方法处理后产品的光泽度进行了测试和比较,找出了一种提高印刷品光泽度的最优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即印刷上光时正确控制光油厚... 以纸包装盒印刷品为例,对产品采用了联机上光、脱机上光、覆膜、压光等多种光泽度表面处理工艺,并对不同工艺方法处理后产品的光泽度进行了测试和比较,找出了一种提高印刷品光泽度的最优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即印刷上光时正确控制光油厚度,然后在一定的干燥时间和一定的产品堆码高度下进行压光,可使光泽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卡纸 印刷 光泽度 上光 覆膜 压光
下载PDF
用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鉴别清代仿明成化青花瓷 被引量:11
15
作者 要华 承焕生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8-422,共5页
用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对资股、瓷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量,选用瓷釉和瓷胎相结合的判别方法,可以将清代的仿品与明代的真品区分开来。
关键词 PIXE 古代仿古瓷 青花瓷 瓷胎 瓷釉 鉴定
下载PDF
“南海Ⅰ号”出水古陶瓷器科技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艳蓉 朱铁权 +3 位作者 冯泽阳 谭羡 叶道阳 郑颖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2-339,共8页
“南海Ⅰ号”沉船位于我国广东省阳江市,出水大量陶瓷器的产地研究及腐蚀产物研究是“南海Ⅰ号”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μ-XRF)对“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部分的青白瓷、青瓷、绿釉陶的胎釉以及绿釉陶的腐蚀... “南海Ⅰ号”沉船位于我国广东省阳江市,出水大量陶瓷器的产地研究及腐蚀产物研究是“南海Ⅰ号”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微聚焦X射线荧光光谱仪(μ-XRF)对“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部分的青白瓷、青瓷、绿釉陶的胎釉以及绿釉陶的腐蚀物进行成分分析,并利用体视显微镜以及拉曼光谱仪对绿釉陶表面的腐蚀物进行观察和物相组成分析。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一类青白瓷样品胎体具有低铝高硅的特点( Al2O3含量低于19%,SiO2含量约73%),属江西景德镇湖田窑,而另一类青白瓷可能产自福建,具体窑口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对比分析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青瓷样品胎体具有高硅低铝的特点( Al2O3含量13.32%-19.12%;SiO2含量72.89%-78.30%),属浙江龙泉窑;绿釉陶样品的特征与福建地区瓷土较为符合,可能来自于福建磁灶窑。拉曼光谱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绿釉陶的主要腐蚀物的矿物组成为炭黑、白铅矿与磷酸铅。此项研究成果为出水陶瓷器的产地研究、陶瓷器腐蚀机理探究、出水陶瓷器保护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Ⅰ号 古陶瓷 青白瓷 青瓷 绿釉陶 科技分析
下载PDF
地产原料生产白色坯体瓷质砖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文元 马铁成 +5 位作者 蔡英骥 王敬舜 刘吉涛 南巍 张亚东 卜瑞范 《陶瓷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0-33,共4页
对地产原料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基础上 ,利用正交原理优化设计出白色坯体瓷质砖的配方 ,并通过生产实际的运行 ,产品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企业标准的要求。为陶瓷墙地砖开发应用地产原料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地产原料 白色坯体 瓷质砖 陶瓷墙地砖 配方 陶瓷原料
下载PDF
乳白釉配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西昌 罗汉英 《电瓷避雷器》 CAS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为改善熔断器产品的外观质量,设计了七种乳白釉配方,通过釉浆工艺性能,釉后试品白度,弯曲强度等对比试验,优选出了6#乳白釉配方作为熔断器瓷管生产用釉。采用6#乳白釉的瓷材料弯曲强度达到235MPa以上,满足产品机械性能要求。试验结果表... 为改善熔断器产品的外观质量,设计了七种乳白釉配方,通过釉浆工艺性能,釉后试品白度,弯曲强度等对比试验,优选出了6#乳白釉配方作为熔断器瓷管生产用釉。采用6#乳白釉的瓷材料弯曲强度达到235MPa以上,满足产品机械性能要求。试验结果表明:乳浊剂粒度应控制在3μm及以下,采用锆英砂作乳浊剂时,用量最好不要低于10%;在保证瓷釉正常烧结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釉子的玻化温度,并尽可能缩短高火保温时间,减少乳浊剂在釉中的高温熔解量;乳浊釉配方中应尽量减少粘土用量,最好控制在8%以下,以保证釉浆的工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断器 乳白釉 釉配方 白度
下载PDF
骨灰乳浊白釉的组成范围、乳浊机理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9
作者 范玉容 郑家范 游恩溥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8-124,共7页
本文介绍骨灰乳浊白釉的基础釉组成范围;组成、骨灰量、烧成温度对白度的影响。对骨灰乳浊白釉的微观结构、乳浊机理、影响白度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骨灰乳浊白釉的乳浊现象是釉玻璃分相所致。
关键词 乳浊釉 骨灰乳浊剂 乳浊机理
下载PDF
安徽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及其制釉工艺来源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玉璋 曾令园 +3 位作者 汪发志 崔炜 徐繁 张居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9-1015,共7页
为了解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并探索我国南方早期青白釉的工艺技术来源,本文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分析了柯家冲窑五代至北宋中期不同阶段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并将分析结果与同时期北方定窑白瓷... 为了解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并探索我国南方早期青白釉的工艺技术来源,本文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分析了柯家冲窑五代至北宋中期不同阶段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并将分析结果与同时期北方定窑白瓷釉及南方越窑青瓷釉化学组成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繁昌柯家冲窑青白釉化学组成在北宋中期时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尤以SiO_2含量的下降和CaO含量的上升最为明显,着色元素Fe,Mn,Ti的氧化物含量自五代时期至北宋中期变化幅度很小,繁昌柯家冲窑青白釉釉色由偏白向偏青转变的原因可能与该窑瓷器胎色的不断加深有关。此外,主成分分析及具有相似功能特性的元素组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繁昌柯家冲窑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与北方定窑白瓷釉较为接近,其釉料配方工艺可能来源于同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定窑为代表的白瓷窑场。本文研究结果对了解我国早期青白瓷釉的化学组成特征及晚唐五代时期南、北方制瓷工艺技术交流问题等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昌窑 青白釉 化学组成 瓷釉配方 工艺来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