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Solitaire支架和Neuroform支架的比较
1
作者 朱云中 周庆 +3 位作者 陈锐 周海静 韦展亮 卢双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目的比较Solitaire支架和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10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18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Solitaire支架45例,Neuroform支架7... 目的比较Solitaire支架和Neuroform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10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18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Solitaire支架45例,Neuroform支架73例。结果术中所有支架均成功展开,无支架打开不良或移位,无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瘤。术后即刻造影显示,Solitaire支架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84.4%,38/48)与Neuroform支架组(86.3%,65/73)无统计学差异(P=0.683)。Solitaire支架组1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Neuroform支架组1例术后出现局部脑缺血;两例病人出院时均无明显神经功能受损。出院时,Solitaire支架组预后良好率(86.7%,39/45)与Neuroform支架组(87.7%,64/73)无统计学差异(P=0.874)。107例(90.7%,107/118)获得临床随访(102~458 d;平均145 d),Solitaire支架组末次随访预后良好率(86.0%,37/43)与Neuroform支架组(85.9%,55/64)无统计学差异(P=0.323)。88例(74.8%,88/118)接受影像学随访(213~817 d;平均264 d),Solitaire支架组末次随访动脉瘤完全闭塞率(92.1%,35/38)与Neuroform支架组(90.0%,45/50)无统计学差异(P=0.670)。随访期间未发生出血或缺血事件。结论对于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采用Solitaire支架和Neuroform支架辅助栓塞治疗是安全的、有效的,二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Solitaire支架 NEUROFORM支架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单支架与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分叉处宽颈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2
作者 张化彪 张本骏 +3 位作者 李亚华 张庆辉 徐苗 韩新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单支架辅助弹簧圈(SSAC)和双支架辅助弹簧圈(DSAC)栓塞颅内分叉处宽颈动脉瘤(WNB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颅内分叉处WNBA患者109例,其中SSAC栓塞68例和DSAC栓塞41例。比较两组术中支... 目的:探讨单支架辅助弹簧圈(SSAC)和双支架辅助弹簧圈(DSAC)栓塞颅内分叉处宽颈动脉瘤(WNB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颅内分叉处WNBA患者109例,其中SSAC栓塞68例和DSAC栓塞41例。比较两组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替罗非班或依替巴肽应用情况,手术时间、费用,术后即刻Raymond-Roy闭塞分级(RROC)以及出院时改良Rankin(mRS)评分;术后3~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支架内狭窄情况、RROC和mRS评分。结果:SSAC组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率、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和替罗非班或依替巴肽应用率,出院时和术后3~6个月的mRS评分以及术后支架内狭窄率均低于DSAC组(P<0.05)。结论:SSAC治疗颅内分叉处WNBA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支架内狭窄率低、并发症少,且手术耗时短、费用低,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支架辅助弹簧圈 双支架辅助弹簧圈 颅内分叉处宽颈动脉瘤
下载PDF
双微导管技术结合3D-DSA治疗颅内临界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再玉 马廉亭 +2 位作者 李俊 杜浩 张戈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9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临界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应用双微导管辅助技术结合3D-DSA的多次应用治疗12例复杂难治性颅内临界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术后即刻造影... 目的探讨颅内临界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应用双微导管辅助技术结合3D-DSA的多次应用治疗12例复杂难治性颅内临界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术后即刻造影示100%栓塞7例,>90%栓塞5例,载瘤动脉均通畅,无缺血并发症发生。11例病人恢复良好,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双微导管技术结合术中3D-DSA应用可有效治疗颅内复杂的临界宽颈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微导管技术 3D-DSA 临界宽颈动脉瘤 可脱弹簧圈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现状与进展
4
作者 吴文凯 杨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43-46,55,共5页
目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相较于开颅夹闭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的优点。但颅内复杂性动脉瘤,尤其是分叉部宽颈动脉瘤(WNBA)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仍是目前的治疗难点之一。由于WNBA特殊的解... 目前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相较于开颅夹闭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的优点。但颅内复杂性动脉瘤,尤其是分叉部宽颈动脉瘤(WNBA)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仍是目前的治疗难点之一。由于WNBA特殊的解剖结构,传统的血管内栓塞治疗难以充分填塞瘤腔与保障流出道的通畅。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以及设备如类支架装置、血管内置物和囊内扰流装置等的开发与更新,使WNBA也能得到有效治疗。本文通过介绍新的介入技术和设备等内容,阐述血管内介入治疗WNBA的现状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支架辅助栓塞 囊内扰流装置 综述
下载PDF
Neuroform Atlas支架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马学雷 耿守科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IWA)的效果。方法选取IWA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36例。A组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B组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IWA)的效果。方法选取IWA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36例。A组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B组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两组Raymond分级、脑血流灌注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术后即刻Raymond分级Ⅰ级占比分别为75.00%(27/36)、66.67%(24/36),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即刻Raymond分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A组术后6个月Raymond分级Ⅰ级占比为83.33%(30/36),高于B组的61.11%(22/36)(P<0.05);A组术后6个月Raymond分级优于B组(P<0.05)。A组和B组术前局部脑血容量(rCBV)、颅内压(ICP)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A组和B组术后6个月rCBV均高于术前,ICP均低于术前,且A组术后6个月rCBV(2.18±0.42)ml/100 g高于B组的(1.95±0.33)ml/100 g,ICP(16.24±2.63)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B组的(18.52±2.70)mm Hg(P<0.05)。随访6个月,A组mRS评分0~2分占比94.44%高于B组的77.78%(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与Enterprise支架相比,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IWA的完全闭塞率更高,同时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脑血流灌注和短期预后,而两种支架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Enterprise支架 Neuroform Atlas支架 脑血流灌注
下载PDF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9
6
作者 韩金涛 张宇翔 +5 位作者 贾子昌 姜除寒 刘恋 栾景源 梁飞 赵彦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2例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2例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患者共64个颅内动脉瘤,其中25个位于大脑中动脉M1分叉处,16个位于前交通动脉,10个位于颈内动脉C7段,5个位于颈内动脉C6段,4个位于基底动脉顶端,3个位于大脑前动脉A3段,1个位于大脑中动脉M2段。有49个动脉瘤采取单支架辅助栓塞,其余15个采用双支架技术辅助栓塞(“Y”型14个和“X”型1个)。所有患者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评估动脉瘤的即刻栓塞效果(Raymond评分)和载瘤动脉血流情况。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及影像学随访,临床随访为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像学随访为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DSA评估患者动脉瘤闭塞情况(Raymond评分)和载瘤动脉通畅情况。结果:6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DSA显示:57个动脉瘤(89.1%,57/64)完全闭塞(RaymondⅠ级),6个动脉瘤(9.3%,6/64)瘤颈残留(RaymondⅡ级),1个动脉瘤(1.6%,1/64)瘤体残留(RaymondⅢ级)。3例患者(4.8%,3/62)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为术中血栓形成,予动脉内替罗非班治疗后血流恢复,1例为术后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经保守治疗出院时均无致残性功能障碍。术后3个月时55例患者获临床随访,均预后良好(mRS≤2分),7例患者失访。50例患者(52个动脉瘤)获术后6个月DSA影像随访:RaymondⅠ级45个(86.5%,45/52),RaymondⅡ级4个(7.7%,4/52),RaymondⅢ级3个(5.8%,3/52),12例患者失访。结论: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有很高的技术成功率,并具有较低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较高的动脉瘤闭塞率,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好,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 Neuroform Atlas支架 支架辅助栓塞术
下载PDF
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效果
7
作者 梁建锋 《大医生》 2023年第19期4-8,共5页
目的 研究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研究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LVIS支架辅助下的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血管内皮相关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内皮素-1(ET-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术前,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ET-1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NO及N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对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 弹簧圈栓塞技术 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
下载PDF
两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预后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龙祥 何强华 +2 位作者 郭文才 李炯 吴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349-1354,共6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CE)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IWA)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巴中市中心医院108例颅内破裂IW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VIS组(54例,LVIS支架辅助CE治疗)、Enterprise组(54例,Enterprise支架辅助CE治疗)...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CE)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IWA)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巴中市中心医院108例颅内破裂IW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VIS组(54例,LVIS支架辅助CE治疗)、Enterprise组(54例,Enterprise支架辅助CE治疗),比较2组栓塞效果、脑血管反应性(CVR)、预后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与IWA复发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即刻栓塞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LVIS组术后6个月栓塞率高于Enterprise组(P<0.05);治疗后2组屏气后动脉平均血流流速及屏气指数均有提高,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均有所提高,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内LVIS组并发症发生率3.70%,Enterprise组为9.26%,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LVIS组IWA复发率(0)低于Enterprise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VIS支架、Enterprise支架辅助CE治疗颅内破裂IWA近期疗效相当,预后良好,但LVIS支架辅助治疗远期疗效更佳,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 LVIS支架 Enterprise支架 弹簧圈栓塞 复发
下载PDF
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谭育志 韦可聪 +5 位作者 韦晗 周园贵 农道隆 韦宝珍 钟书 黄永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Lvis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选取8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所选用支架不同分为Lvis组(n=46)与Enterprise组(n=3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栓塞效... 目的:对比分析Lvis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选取8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所选用支架不同分为Lvis组(n=46)与Enterprise组(n=34)。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栓塞效果、手术并发症情况、影像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随访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Lvis组患者共50枚动脉瘤;Enterprise组共36枚动脉瘤。术后即刻,Lvis组有34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3枚动脉瘤近全栓塞,3枚动脉瘤部分栓塞;Enterprise组有15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3枚动脉瘤近全栓塞,8枚动脉瘤部分栓塞,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is组患者栓塞效果优良率高于Enterprise组(P<0.05)。术后6个月行DSA随访,Lvis组患者有37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2枚动脉瘤近全栓塞,1枚动脉瘤复发;Enterprise组有19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3枚动脉瘤近全栓塞,4枚动脉瘤复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is组患者栓塞程度增加率高于Enterprise组(42.00%vs.19.44%,P<0.05)。结论:相对于Enterprise支架,Lvis支架辅助栓塞具有更高的即刻栓塞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Lvis支架 Enterprise支架 弹簧圈栓塞 疗效
下载PDF
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潘桂芳 唐超 李雯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197-2201,共5页
目的分析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110例,均行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观察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 目的分析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110例,均行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观察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后患者的栓塞率、术后1个月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出院后随访6个月,在末次随访时采用神经功能预后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m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栓塞率为96.36%(106/110)。术后1个月有效率91.67%(99/108)。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及发热各1例,脑积水和尿路感染各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8%(7/108)。预后不良组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有高血压病史、术前Hunt-Hess分级Ⅲ~Ⅳ级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瘤颈宽度大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病史、术前Hunt-Hess分级Ⅲ~Ⅳ级、瘤颈宽度等因素均是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双微导管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若伴有高血压病史、术前Hunt Hess分级Ⅲ~Ⅳ级、瘤颈较宽时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增高,在诊治过程中应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微导管介入栓塞 急性期 颅内宽颈动脉瘤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在支架下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后的应用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三平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6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对支架下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漳州市第二医院接收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列表法进行分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支架下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而...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与阿司匹林对支架下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漳州市第二医院接收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列表法进行分组,各48例,两组均接受支架下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而治疗后研究组服用替罗非班,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不良反应(颅内出血、迟发性缺血、局限性脑梗死)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两组服药前后APT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两组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研究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支架下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后中的应用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替罗非班 支架 阿司匹林
下载PDF
LVIS支架不同释放方式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2
作者 陈骅 苏浩波 +3 位作者 陈亮 罗良生 顾建平 张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2-88,共7页
目的探讨评估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压缩"和"灯笼"释放方式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接受LVIS支架治疗且支架形态发生短缩改变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15例(1... 目的探讨评估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压缩"和"灯笼"释放方式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接受LVIS支架治疗且支架形态发生短缩改变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15例(16个动脉瘤),均经全脑DSA检查明确诊断。"压缩"方式指通过操作使LVIS支架长度比标注释放数值短缩超过5 mm;"灯笼"方式指瘤颈处LVIS支架直径增宽。计算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内支架压缩后金属覆盖率,并于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1)采用LVIS支架辅助治疗的16个宽颈动脉瘤中后交通动脉瘤8个,眼动脉瘤6个,脉络膜前动脉瘤及大脑中动脉M2分叉梭形动脉瘤各1个;瘤颈1.8-8.0 mm,平均(3.9±1.7)mm;共置入LVIS支架15枚(1枚支架治疗两个动脉瘤者1例);均采用"压缩"方式释放支架,其中4例(4枚)同时并存"灯笼"方式。(2)LVIS支架术后Raymond分级Ⅰ级栓塞10个(62.5%),覆盖的分支动脉术后即刻均通畅。(3)围手术期未发生技术相关出血性和缺血性并发症,支架置入成功率100%(15/15)。(4)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内支架压缩后金属覆盖率为30.3%-38.5%,平均(35.0±2.8)%。(5)15例LVIS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均经全脑DSA随访3-5个月,平均(3.2±0.5)个月,其中14个动脉瘤达影像学治愈(RaymondⅠ级,87.5%),无动脉瘤复发病例。支架覆盖的所有分支动脉无闭塞,未发生支架内狭窄及载瘤动脉闭塞,总致残率为6.7%(1/15),无死亡病例。结论 LVIS支架通过"压缩"及"灯笼"方式可提高瘤颈金属覆盖率和短期治愈率,同时不影响覆盖的分支动脉。选择适宜病例行"灯笼"方式可能有利于瘤颈处分支动脉的短期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LVIS支架 颅内宽颈动脉瘤 推拉释放技术
下载PDF
新型颅内支架Enterprise结合水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23
13
作者 黄海东 赵凯 +5 位作者 顾建文 屈延 杨涛 夏勋 林龙 张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新型颅内支架Enterprise结合水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6例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直径<3mm,体/颈比<1.5)采用Enterprise支架结合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其中5例采用先放置支架覆盖动脉瘤颈... 目的总结应用新型颅内支架Enterprise结合水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6例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直径<3mm,体/颈比<1.5)采用Enterprise支架结合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其中5例采用先放置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再将微导管经支架网孔放入动脉瘤腔填塞弹簧圈进行栓塞,1例将微导管进入瘤腔后再释放支架进行弹簧圈栓塞。术后3~6个月进行临床随访。结果6例全部技术成功,支架均满意到位,载瘤动脉通畅,无手术并发症;动脉瘤完全闭塞4例,闭塞95%以上2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3~6个月临床随访无再出血及脑血栓形成。结论联合使用Enterprise支架和水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 微小 支架 ENTERPRISE 弹簧圈 栓塞
下载PDF
Solitaire AB支架在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崔艳蜂 徐浩 +5 位作者 祖茂衡 顾玉明 张庆桥 魏宁 许伟 刘洪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7-620,共4页
目的评价Solitaire AB支架在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25例,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5枚,眼动脉段动脉瘤4枚,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1枚,大脑中动脉瘤1枚,椎动脉动脉瘤4枚。结果 2... 目的评价Solitaire AB支架在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25例,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5枚,眼动脉段动脉瘤4枚,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1枚,大脑中动脉瘤1枚,椎动脉动脉瘤4枚。结果 25例中,完全栓塞22例,瘤颈残留1例,部分栓塞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术后脑积水行脑脊液分流术1例,弹簧圈移位1例。随访未有再出血病例。造影随访12例,复发1例。结论应用Solitaire AB支架在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 支架 栓塞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崔艳峰 徐浩 +5 位作者 祖茂衡 顾玉明 张庆桥 魏宁 许伟 刘洪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直径≤3.0 mm)的技巧及疗效。方法2010年12月-2013年7月收治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12例,其中窄颈动脉瘤7例(颈体比≤1/2),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5例(颈体比〉1/2),使用支架...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直径≤3.0 mm)的技巧及疗效。方法2010年12月-2013年7月收治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12例,其中窄颈动脉瘤7例(颈体比≤1/2),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5例(颈体比〉1/2),使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按Raymond 分级方法,术后即刻评价栓塞效果及并发症,术后30 d 根据GOS 评分评定,并进行电话及造影随访。结果12例患者的12枚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完全栓塞8枚(66.7%),瘤腔残留4枚(33.3%)。GOS 评分评定预后5级12例。12例患者术后电话随访1-12个月,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结论采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可行,但安全性及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微小动脉瘤 宽颈 支架 栓塞
下载PDF
新型闭合网孔颅内支架Enterprise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鹏飞 刘建民 +3 位作者 洪波 赵文元 许奕 黄清海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87-390,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新型自膨胀闭合网孔支架Enterprise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Enterprise支架治疗21例21个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未破裂动脉瘤10个,破裂动脉瘤11个。行单纯支架治疗4例,支架结... 目的初步评价新型自膨胀闭合网孔支架Enterprise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Enterprise支架治疗21例21个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未破裂动脉瘤10个,破裂动脉瘤11个。行单纯支架治疗4例,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17例。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17例结合弹簧圈栓塞病人中,动脉瘤获致密栓塞10例,瘤颈残留2例,瘤体显影5例。术后发生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并发症2例,死亡1例。出院时MRS评分0分20例,6分1例。结论Enterprise支架输送简单,顺应性好,定位准确,安全性高,即刻栓塞结果满意;但可供选择的支架型号较少,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 支架 ENTERPRISE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破裂与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伍健伟 何伟文 +1 位作者 梁建峰 江顺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连续纳入178例患者192个宽颈动脉瘤,对比分析支架辅助栓塞宽颈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的疗效。结果破裂动脉瘤78个,未破裂动脉瘤114个,支架植入成功率100%,破...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连续纳入178例患者192个宽颈动脉瘤,对比分析支架辅助栓塞宽颈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的疗效。结果破裂动脉瘤78个,未破裂动脉瘤114个,支架植入成功率100%,破裂动脉瘤组与未破裂动脉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分别14.1%和6.1%(χ2=3.456,P>0.05),死亡和永久致残发生率分别8.9%和6.1%(χ2=0.47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破裂动脉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明显较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常见(23.1%vs.5%,χ2=12.726,P<0.001)。平均随访14.7个月,脑血管造影复查破裂动脉瘤组和未破裂动脉瘤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分别74.1%和70.6%(χ2=0.197,P>0.05);动脉瘤复发率分别10.3%和9.4%(χ2=0.034,P>0.05);支架内血管狭窄发生率分别3.4%和4.7%(χ2=0.13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破裂宽颈动脉瘤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长期随访动脉瘤完全闭塞率、动脉瘤再通率及支架内血管狭窄率与未破裂动脉瘤结果相近。但是,破裂动脉瘤患者发生不良预后较为常见,手术相关并发症有较未破裂动脉瘤患者高的倾向,因此仍需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支架 介入治疗 疗效
下载PDF
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海东 顾建文 +7 位作者 杨春敏 赵凯 匡永勤 林龙 贺伟旗 杨涛 夏勋 张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6-54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和总结应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收治8例前交通宽颈动脉瘤(体/颈比<1.5)患者,均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其中6例先放置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再将微导管经支... 目的初步探讨和总结应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收治8例前交通宽颈动脉瘤(体/颈比<1.5)患者,均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其中6例先放置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再将微导管经支架网孔放入动脉瘤腔填塞弹簧圈进行栓塞,2例在微导管进入瘤腔后再释放支架进行弹簧圈栓塞。术后6~12个月进行临床和DSA随访。结果 8例全部技术成功,支架到位满意,载瘤动脉通畅,无手术并发症;其中动脉瘤完全闭塞7例,闭塞95%以上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临床随访6~12个月无再出血及脑血栓形成,其中DSA随访6例无支架狭窄及动脉瘤再通。结论 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 前交通动脉 支架 弹簧圈 栓塞
下载PDF
LVIS支架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15
19
作者 冀方愿 宋英 杨新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53例(动脉瘤62个)。结果 62个动脉瘤均栓塞成功。术后即刻评价栓塞结果完全栓塞42个(68%)、近全栓... 目的观察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53例(动脉瘤62个)。结果 62个动脉瘤均栓塞成功。术后即刻评价栓塞结果完全栓塞42个(68%)、近全栓塞16个(26%)、部分栓塞4例(6%),栓塞有效率94%。术中LVIS支架完全打开56例,未完全打开6例。3例患者(均为单发)出现术后并发症。LVIS支架未完全打开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完全打开者,P=0.015。术后随访6个月,mRS评分0分49例、1分2例、2分1例、3分1例、良好率为98%。术后6个月3个动脉瘤复发。术后即刻完全栓塞者无复发,近全栓塞者复发2例,部分栓塞者复发1例。结论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满意。LVIS支架打开程度与患者术后并发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动脉瘤 LVIS支架 弹簧圈栓塞术
下载PDF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26
20
作者 于嘉 邓剑平 +5 位作者 李江 张涛 陈虎 方伟 闫忠军 赵振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应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病例,探讨该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45例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动脉瘤的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应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病例,探讨该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45例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动脉瘤的位置、尺寸和破裂与否,技术的操作成功率等相关数据,并分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男35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51.8±5.2)岁;动脉瘤位于前循环29例,后循环16例,平均大小为(2.05±0.72)mm,其中36例为破裂动脉瘤,9例为未破裂动脉瘤。操作成功率100%。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术后1例继发脑梗塞,遗留轻偏瘫,其余均无并发症。结论应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进行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可防止弹簧圈突出,达到致密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 Lvis支架 弹簧圈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