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品质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的获得 被引量:6
1
作者 肖松华 吴巧娟 +4 位作者 刘剑光 狄佳春 许乃银 陈旭升 柏立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4-338,共5页
利用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技术,将DE35S启动子驱动的野生荠菜凝集素(WSA)基因导入10个高品质棉花品种(系)。所使用的转基因表达载体还含有选择标记基因NPTⅡ(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Ω序列,以利于转基因植株的筛选以及WSA基因的高效表达。对转... 利用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技术,将DE35S启动子驱动的野生荠菜凝集素(WSA)基因导入10个高品质棉花品种(系)。所使用的转基因表达载体还含有选择标记基因NPTⅡ(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Ω序列,以利于转基因植株的筛选以及WSA基因的高效表达。对转化当代3197棵棉苗的检测结果表明,4.88%植株具有卡那霉素抗性(Kan+)。根据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156个Kan+植株进行PCR检测,筛选出45个转WSA基因棉花工程植株。45个株系纤维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获得了9个高品质转WSA基因棉花株系。并对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以NPTⅡ作为标记基因的局限性以及一些转WSA基因棉花株系纤维强度变劣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基因工程 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 纤维品质
下载PDF
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对棉蚜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肖松华 吴巧娟 +3 位作者 刘剑光 柏立新 束春娥 肖留斌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6-50,共5页
利用人工网室对45个转野生荠菜凝集素(WSA)基因棉花工程植株进行抗棉蚜鉴定,结果表明,38个转WSA基因棉花工程植株对棉蚜虫口密度的控制效果达到65%以上,蚜害级别均为Ⅰ级。南繁种植转化一代,标记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检测结... 利用人工网室对45个转野生荠菜凝集素(WSA)基因棉花工程植株进行抗棉蚜鉴定,结果表明,38个转WSA基因棉花工程植株对棉蚜虫口密度的控制效果达到65%以上,蚜害级别均为Ⅰ级。南繁种植转化一代,标记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检测结果,38个株行抗、感植株分离比例符合3:1,WSA基因是以单一位点整合到棉花染色体组中,不存在多个位点的整合方式;纤维品质测定结果,其中的9个株行达到高品质棉标准。与受体品种相比,9个高品质转WSA基因棉花株系对棉蚜虫口密度的控制效果达65.23%-74.39%,蚜害指数减退率皆达到80%以上,对棉蚜的抗性达到高抗水平。并对转WSA基因棉花植株上未出现死亡棉蚜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转基因 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 人工网室 抗蚜鉴定
下载PDF
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对赤子爱胜蚓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帅 方志翔 +2 位作者 刘标 沈文静 孟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9-393,共5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给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饲喂在自然状况下可能接受的棉叶最高添加量和2倍最高添加量的转野生荠菜凝集素(WSA)基因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叶片,并以其亲本棉花叶片为对照,以牛粪为阴性对照,以农药为阳性对照...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给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饲喂在自然状况下可能接受的棉叶最高添加量和2倍最高添加量的转野生荠菜凝集素(WSA)基因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叶片,并以其亲本棉花叶片为对照,以牛粪为阴性对照,以农药为阳性对照,研究种植转WSA基因棉花对赤子爱胜蚓死亡率、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9 d的试验周期内,与取食亲本棉花叶片的赤子爱胜蚓相比,取食转WSA基因棉花叶片的赤子爱胜蚓的死亡率,体质量,GST、SOD、纤维素酶活性以及蚓茧数和小蚯蚓数均无显著差异,未发现转WSA基因棉花对赤子爱胜蚓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野生荠菜凝集素基因棉花 赤子爱胜蚓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纤维素酶 繁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