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华兹华斯与王维山水田园诗作之异同 被引量:1
1
作者 白民军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51-55,共5页
威廉.华兹华斯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语言、浪漫主义手法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具有相同相似之处;同时,在主题、哲学思想等方面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并且,两位诗人田园诗作之间的相同与相异相互贯穿、包涵,体现出同中有异、异... 威廉.华兹华斯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语言、浪漫主义手法以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具有相同相似之处;同时,在主题、哲学思想等方面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并且,两位诗人田园诗作之间的相同与相异相互贯穿、包涵,体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王维 山水田园诗 异同 泛神论 佛教
下载PDF
城市经验与另一种成长叙事——王威廉创作论
2
作者 董慧 艾禹衡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82-91,共10页
王威廉是“80后”学院派作家的代表之一。他的创作体现着对文学专业和青年视角两种创作资源的整合,这两种资源共同作用于一种全新的城市经验的书写,让王威廉的作品超越了很多青年作家同侪,具备了回答时代问题的可能。此文即从两种方向... 王威廉是“80后”学院派作家的代表之一。他的创作体现着对文学专业和青年视角两种创作资源的整合,这两种资源共同作用于一种全新的城市经验的书写,让王威廉的作品超越了很多青年作家同侪,具备了回答时代问题的可能。此文即从两种方向的资源整合和具备创新性的城市经验出发,分析王威廉的创作对青年写作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威廉 城市经验 “80后”写作 成长小说
下载PDF
诗性的飞翔 灵魂的救赎——论王威廉小说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3
作者 金玉娇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2-74,共3页
作为80后作家中区别于青春校园派的王威廉,面对充斥着虚伪与压抑的"现代性"困境,并没有进行虚假的造梦,而是从人类的普遍困境出发,另辟蹊径地抛却了"现代"以来的"隐喻"偏好,运用中国传统的修辞手法—比... 作为80后作家中区别于青春校园派的王威廉,面对充斥着虚伪与压抑的"现代性"困境,并没有进行虚假的造梦,而是从人类的普遍困境出发,另辟蹊径地抛却了"现代"以来的"隐喻"偏好,运用中国传统的修辞手法—比喻—创造出了一个诗性但真实的文学世界,唤起被"异化"的人类的对于生活的想象,并在其比喻的运用中展示其冷静、理性的思想光芒,进而对人类的灵魂进行了救赎,履行了其作为知识分子面对理想失落时代的大声呼救与勇敢救赎的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 王威廉 诗性
下载PDF
2020年赛季澳网王蔷对阵小威技战术分析
4
作者 邱良武 吴疆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第18期213-214,共2页
2020年2月24日,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第三轮比赛中,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王蔷用时2h41min,以2∶1的总比分淘汰了23个大满贯得主小威廉姆斯。本文分析双方运动员特别是王蔷本次比赛的技战术特点,提出平和的心态、顽强的意志和缜密的思... 2020年2月24日,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第三轮比赛中,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王蔷用时2h41min,以2∶1的总比分淘汰了23个大满贯得主小威廉姆斯。本文分析双方运动员特别是王蔷本次比赛的技战术特点,提出平和的心态、顽强的意志和缜密的思维等非技术因素对网球运动员的重要影响,以期给王蔷今后的训练与比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网 王蔷 小威 技战术
下载PDF
福克纳与汪曾祺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对比
5
作者 房艳红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4期64-70,共7页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和我国作家汪曾祺虽然根植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但作品中却闪烁着共同的人性光辉。由于西方基督教文化异于中国儒道文化,他们书写人文情怀的方式又不尽相同:福克纳侧重于以神性之光关照人性,而汪曾...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和我国作家汪曾祺虽然根植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但作品中却闪烁着共同的人性光辉。由于西方基督教文化异于中国儒道文化,他们书写人文情怀的方式又不尽相同:福克纳侧重于以神性之光关照人性,而汪曾祺则着力展现乡土里的唯美世情;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福克纳在表达对人的终极关怀方面,其笔下的人物通过"向死而生"而走向救赎之路,而在汪曾祺笔下,面对生存困境,众生则以超越的态度诗意栖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汪曾祺 文化传统 人性 人文精神
下载PDF
城市经验与哲思性书写——王威廉小说论
6
作者 姚耀飞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50-55,共6页
80后作家王威廉的小说创作,以哲理思辨见长,显示其与同时代作家不同的创作旨趣;立体的城市书写,表现了科技社会中人的主体性丧失、外来人员的身份迷失、知识分子的无力感;鲜活的哲理性反思,展示了他对人与科技、人与人的边际探寻等;秉... 80后作家王威廉的小说创作,以哲理思辨见长,显示其与同时代作家不同的创作旨趣;立体的城市书写,表现了科技社会中人的主体性丧失、外来人员的身份迷失、知识分子的无力感;鲜活的哲理性反思,展示了他对人与科技、人与人的边际探寻等;秉持文学庇护精神的使命,坚持其具有照亮能力的深度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因此,追溯其创作变化,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威廉 哲思 城市经验
下载PDF
论“境界说”与“情感流露说”
7
作者 张煊 赵娟茹(指导教师) 《西安翻译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76-80,共5页
19世纪初,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提出了“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20世纪初,王国维著《人间词话》,在这部文学批评著作中提出了“境界说”。本文试通过对两种理论的比较,发现这两种东西方不同文学理论中的共通之处和不同点。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华兹华斯 情感流露说 文学的真
下载PDF
王元化对莎士比亚的接受轨迹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薇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6-74,共9页
王元化对莎士比亚的接受,在88年的历程中,由于不同时期文艺观、政治观的变化,由抵触到倾心再到敬佩。他的接受历程映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由质朴艺术观转向容纳传奇色彩的艺术观,由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由社会学的审美视... 王元化对莎士比亚的接受,在88年的历程中,由于不同时期文艺观、政治观的变化,由抵触到倾心再到敬佩。他的接受历程映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由质朴艺术观转向容纳传奇色彩的艺术观,由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由社会学的审美视野转向心理性格的研究。王元化接受莎士比亚有其内在基因和外在因素,内在基因是王元化在艺术上的不断追求和人格上的不断完善,这使他能拨开遮蔽的幕纱,日趋真谛,走进莎士比亚的世界,外在因素有时代风云的考量和夫人张可的启示。完整的王氏莎评应是早期的感觉和成熟期的认知整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元化 莎士比亚 接受
原文传递
《聊斋志异》西传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再探 被引量:1
9
作者 任增强 《国际汉学》 CSSCI 2019年第1期111-117,204,205,共9页
19世纪来华西士建构了聊斋西传最初的评论与迻译谱系,但在聊斋西传、"王渔洋千金市书"等聊斋研究争议性问题上,国内学界对此的探讨尚存争议或阐发不足。依据西人英文研究文献,本文试细加以推说,得出如下结论:聊斋西传第一人... 19世纪来华西士建构了聊斋西传最初的评论与迻译谱系,但在聊斋西传、"王渔洋千金市书"等聊斋研究争议性问题上,国内学界对此的探讨尚存争议或阐发不足。依据西人英文研究文献,本文试细加以推说,得出如下结论:聊斋西传第一人当属德国传教士郭实猎(Charles Gützlaff,1803—1851),王渔洋并未"千金市聊斋一书",而是重金求得加以评骘而还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 郭实猎 卫三畏 梅辉立 王渔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