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ources Identific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Wolong Lake,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ZHAO Guanghui CHANG Wenyue +5 位作者 YAN Jinxia LI Xiaojun TONG Dongli ZHAO Ranran Sharley James DAVID TAI Peid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6期1003-1012,共10页
The aquatic ecosystem mayb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released from fresh water sediments. In order to protect biodiversit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ources of PAHs in the s... The aquatic ecosystem mayb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released from fresh water sediments. In order to protect biodiversit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ources of PAHs in the sediment of Wolong Lake in Northeast China were studied. A total of 17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12 PAH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PAHs(TPAHs) ranged between 1412.9 μg/kg and 3948.3 μg/kg(dry weight). Indeno [1, 2, 3-c, d] pyrene was the dominant contaminant which accounted for 87%–98% of TPAHs. Diagnostic ratios of PAH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biomass combustion and vehicle emissions were likely to be the dominant sources of PAHs in the sediment. PAHs can be considered safe in the context of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overall toxicity. Individual PAH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organic carbons. These results will be helpful to control PAHs and protect the aquatic ecosystem in the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olong Lake lake sediment contaminant oxic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下载PDF
从汉朝土地制度推测诸葛亮躬耕地的位置
2
作者 付开镜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15,共6页
汉朝土地分为私有和国有两类:百姓拥有的可耕土地,属于私有;而山林湖泽等土地,则属于国有。东汉南阳郡人口数量一度位居全国郡国第一,南阳宛城附近肥沃的易垦土地,基本都被开垦成为私有化的土地。东汉南郡所辖襄阳县,其人口随着北方流... 汉朝土地分为私有和国有两类:百姓拥有的可耕土地,属于私有;而山林湖泽等土地,则属于国有。东汉南阳郡人口数量一度位居全国郡国第一,南阳宛城附近肥沃的易垦土地,基本都被开垦成为私有化的土地。东汉南郡所辖襄阳县,其人口随着北方流民的涌入,也有显著增长,其城池周边平坦的沃土也被完全开垦出来并私有化了。诸葛亮在南阳城池和襄阳城池附近平坦沃土上躬耕的可能性甚小,而选择属于国有山林附近躬耕的可能性甚大。襄阳隆中是典型的国有山林地带,附近有一定数量的可垦之地。南阳宛城卧龙岗则不具备襄阳隆中适宜隐居躬耕的地理条件。从清代记载隆中的田亩数量来看,隆中田地所产能够支撑诸葛亮一家的生活之需,而不可能支撑数家的生活之需。从躬耕地与城池距离是否有利于建造草庐以适应宁静的耕读生活也可推断,诸葛亮的躬耕地当在襄阳隆中而不在南阳卧龙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诸葛亮 躬耕地 隆中 卧龙岗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生态旅游发展动态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优琪 吴沛桦 +2 位作者 杨洪波 李玉杰 张晋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7-125,共9页
为丰富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动态趋势理论研究体系,运用SWOT法分析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生态旅游不同阶段(1996—2001、2002—2007、2008—2015、2016至今)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状况,识别不同阶... 为丰富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动态趋势理论研究体系,运用SWOT法分析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生态旅游不同阶段(1996—2001、2002—2007、2008—2015、2016至今)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状况,识别不同阶段卧龙片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立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矩阵。结果显示:(1)大熊猫特色、优美自然风光、凉爽气候一直是卧龙生态旅游的主要优势,而保护区与社区积极参与、道路交通便捷和旅游区位优势成为最近(2016年至今)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2)一直以来,旅游技术人才、服务和基础设施都是卧龙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劣势因素,随着道路恢复,旅游再度兴盛,盲目不科学的投资、旅游管理混乱、社区和市场关系混乱成为制约卧龙旅游发展新的因素;(3)国家及地方政策的支持和旅游消费需求增加是卧龙生态旅游过去几十年的主要发展机遇,近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山地轨道交通计划、青少年研学的兴起等成为新的发展机遇;(4)流行传染病(如“非典”“新冠”)在不同时期会对生态旅游造成威胁,自然灾害频发、同行竞争激烈和环境压力增大也是近年来卧龙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威胁;(5)在不同阶段,卧龙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存在变化。本文基于卧龙现阶段生态旅游发展状况,提出4种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国家公园 生态旅游 SWOT分析 自然教育 卧龙
下载PDF
Ramet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Fargesia nitida (Mitford) Keng f. et Yi in Different Successional Stands of the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 in Wolong Nature Reserve 被引量:3
4
作者 Xiao-Hong Yu Jian-Ping Tao +4 位作者 Yuan Li Yong-Jian Wang Yi Xi Wei-Yin Zhang Run-Guo Z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1147-1153,共7页
Forest structure and succession in Wolong Nature Reserve is influenced by the understory dwarf bamboo population. However, less is known about how the forest succession affects the dwarf bamboo population. To examine ... Forest structure and succession in Wolong Nature Reserve is influenced by the understory dwarf bamboo population. However, less is known about how the forest succession affects the dwarf bamboo population. To examine the bamboo ramet population growth of Fargesla nitida (Mltford) Keng f. et Yi and to determine how ramet population structure varies along the succession of coniferous forest, we sampled ramet populations of F. nitida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successional stages: (i) a deciduous broad-leaved (BL) stand; (ii) a mixed broad-leaved coniferous (MI) stand; and (ill) a coniferous (CF) stand. We investigated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biomass alloca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mboo ramet among the three stand types. Clonal ramets, constituting the bamboo population, tended to become short and small with succession. The ramet changed towards having a greater mass investment in leaves, branches and underground roots and rhizomes rather than in the culm. With respect to leaf traits, individual leaf mass and area in the BL stand were markedly bigger than those In both the MI and CF stands, except fo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ecific leaf area. The age distribution showed that the bamboo population approached an older age with success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ramet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F. nitida is unstable and its growth performance is inhibited by succ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iferous forest Fargesia nitida ramet population structure SUCCESSION wolong Nature Reserve
原文传递
Medicinal Plants Harvesting in Wolo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被引量:4
5
作者 TAN Hong CHENG Yuehong +2 位作者 QIAO Maiju YANG Panyan HE Mingwu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7年第3期304-312,共9页
A combination of sample surveys and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harvesting of wild medicinal plants (WMP) in Wolo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NNR) from August 2014 to July 2015. These surveys showe... A combination of sample surveys and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harvesting of wild medicinal plants (WMP) in Wolo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NNR) from August 2014 to July 2015. These surveys showed that up to 20 families and 45 species of WMP were harvested in WNNR. Gastrodia elata, Paris polyphylla, Fritillaria thun-bergli, Rheum officinale, Rhodiola rosea, Saussurea medusa, Notopterygium root, Radix Ginseng, Buddha's palm were harvested intensely. The harvesting, which occurred mainly in autumn and winter (from June to October) in the test area, buffer area and core area, was located mostly in the residential and crop production areas of Wolong Town and Gengda Town, and in the timberline, alpine meadows and scree areas of Dengshenggou Ravine and Balangshan Mountain (specifically in Dengshenggou, Tangfang, Tizigou Ravine, Wei- jiagou Ravine and Reshuihe River areas). Among all the harvesters, 58% came from inside the WNNR, and 42% came from outside the WNNR; 87% were male, and 13% were female; 6% were under the age of 18, 69% were 19-45 years old, 19% were 46-65 years old, 6% were over 66 years old. The main purpose of harvesting was commercial sale to increase household income.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introduced to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and efficacy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ntegrate the enforcement of these laws, establish and strengthen inspections. Skills training and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wild medicinal materials were used to encourage the surplus labor force to avoid excessive harvesting and move into other agricultural endeav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D medicinal plants HARVESTING INVESTIGATION wolo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原文传递
宽瓣兜被兰,中国兰科一新记录种
6
作者 林红强 刘明 +2 位作者 姜丽莎 余奇 唐颖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57-160,共4页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植物一个新记录种——宽瓣兜被兰[Hemipilia fujisanensis (Sugim.) Ying Tang, H.Peng&T.Yukawa],提供了该种的形态描述及彩色图片。
关键词 兜被兰属 舌喙兰属兜被兰组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档案征集的典型
7
作者 管先海 李兴利(整理)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档案征集是档案馆工作的重要一环,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档案馆30多年来深耕名人档案资源建设、屡创档案征集佳绩的典型案例,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档案征集世界,值得肯定、点赞和借鉴。新时期开展档案征集,应结合学习借鉴卧龙区档案馆... 档案征集是档案馆工作的重要一环,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档案馆30多年来深耕名人档案资源建设、屡创档案征集佳绩的典型案例,引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档案征集世界,值得肯定、点赞和借鉴。新时期开展档案征集,应结合学习借鉴卧龙区档案馆经验和本地区工作实际,既要加强档案征集宣导工作、增强主动征集意识,还要广泛吸纳社会力量、注重组建档案征集合作联盟,更要创新档案征集新路径、着力拓展地方特色档案征集,努力做到有情怀、有方法、有定力,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馆 南阳市 卧龙区 档案征集 名人档案 典型案例 社会力量 合作联盟
下载PDF
Using ^(137)Cs technique to quantify soil conservation capacities of different ecosystems in Wolong Natural Reserve, southwestern China
8
作者 GAO Jun & OUYANG ZhiYu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7年第4期566-572,共7页
Reliable information about soil conservation capacities of different natural ecosystems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argeted erosion and sediment control strateg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q... Reliable information about soil conservation capacities of different natural ecosystems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argeted erosion and sediment control strateg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quantify the soil conservation capacities of different natural ecosystems that can represent dif-ferent climatic zones. The 137Cs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to estimate soil redistribution rates in differ-ent natural ecosystems over the past 40 years in Wolong Nature Reserve. The reserve, transiting from the Chengdu plain to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maintains rich ecosystems from subtropical to frigid. The net soil erosion rates of 5 selected ecosystems that represent a warm coniferous-broadleaf-mixed forest, a cold-resistant deciduous taiga forest, a cold-resistant shrub, an evergreen cold-resistant taiga forest, and an alpine meadow are 0.17, 0.16, 0.13, 0.11 and 0.06 kg·m-2·a-1, respectively. Their soil con-servation capacities are reversed in order. The reference inventories for ^(137)Cs in different ecosystems range from 1658 to 3707 Bq·m-2 with the altitud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any attempt to de-velop effective erosion and sediment strategies in areas with similar climates should consider natural ecosystem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apacities ^(137)Cs technique wolong Natural Reserve natural ecosystems
原文传递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羚牛舔盐习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平 唐莉 +6 位作者 谭伟洪 杨凌瀚 程跃红 张静 唐浩 王鹏彦 唐卓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151,共9页
为深入理解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舔盐行为的活动模式,于2017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基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持续观察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羚牛的舔盐行为,分析了不同性别、年龄段个体舔盐行为的年、日活动节律和时间分... 为深入理解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舔盐行为的活动模式,于2017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基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持续观察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羚牛的舔盐行为,分析了不同性别、年龄段个体舔盐行为的年、日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舔盐与排尿行为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区域、月份盐井水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四川羚牛偏好夜间舔盐,白天和夜晚在观察点的滞留时间分别占28.98%和71.02%;(2)四川羚牛舔食盐井水的高峰为5月,成年雌性有更高的累计出现只次;(3)舔盐行为的日活动节律呈U型,08∶00—13∶00为活动低谷,22∶00至次日06∶00为活动高峰;(4)四川羚牛进入盐井的第一次排尿间隔时间显著低于第二、三次排尿;(5)天然盐井水的Na含量较溪水高。本研究为相关保护区对四川羚牛的保护和其栖息地管理提供了基础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羚牛 天然盐井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珙桐林下资源调查初报
10
作者 叶平 谭迎春 +2 位作者 马联平 张清宇 刘明冲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4期57-63,共7页
为了解卧龙自然保护区珙桐林下乔木、灌木和草本的资源情况,2021年2月至11月,采用设置样方的形式进行珙桐调查,综合参考文献,本次调查发现珙桐林中乔木层物种48种、灌木层物种34种和草本层物种56种,研究其种类及隶属科、属,分析珙桐天... 为了解卧龙自然保护区珙桐林下乔木、灌木和草本的资源情况,2021年2月至11月,采用设置样方的形式进行珙桐调查,综合参考文献,本次调查发现珙桐林中乔木层物种48种、灌木层物种34种和草本层物种56种,研究其种类及隶属科、属,分析珙桐天然林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下群落生态、优势属种间的差异,以期为保护野生珙桐资源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珙桐林 资源调查 乔木 灌木 草本 优势属 优势种
下载PDF
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对社区居民态度改变的作用及机制——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红敏 李欣茹 +1 位作者 谢美钰 徐建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376-10386,共11页
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是缓和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常用措施之一,其核心目的是补偿社区居民的经济损失并最终改善社区居民对于肇事动物的态度,实现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处。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了目前以及假设补偿后社区居民... 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是缓和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常用措施之一,其核心目的是补偿社区居民的经济损失并最终改善社区居民对于肇事动物的态度,实现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处。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了目前以及假设补偿后社区居民态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在对态度进行多维特征划分的基础上,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探究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对社区居民态度改变的作用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可显著改变社区居民对于肇事动物的态度,且均发生了积极的改变,但对不同维度态度的改变作用不同。其中,喜厌态度的改变最明显,其次是捕杀态度和保护态度,最后是期望态度。肇事补偿对于社区居民的态度及其改变作用受到其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其中是否受到过野生动物破坏、耕作总收入或总收入中耕作收入比重以及受教育程度显著影响社区居民的态度,农地总面积、牲畜数量、玉米地面积会显著影响社区居民情感态度的改变,玉米地损失面积会显著影响社区居民行为态度的改变。论文进一步讨论了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普及肇事补偿制度、完善肇事补偿机制、调整生计策略和种植结构、通过多种方式培育社区居民对于肇事动物的情感和责任等减缓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肇事补偿 社区居民态度 态度改变 冲突减缓措施 影响因素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空间分布模式
12
作者 刘正才 何可 +1 位作者 何廷美 杨志松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100,共10页
为深入了解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栖息地与丰富度分布现状,以实现更好的种群及栖息地保护,本研究基于物种分布模型与空间叠加法分析了保护区大中型兽类栖息地与丰富度空间分布模式。结果显示:(1)大中型兽类中,偶蹄目Artiod... 为深入了解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中型兽类栖息地与丰富度分布现状,以实现更好的种群及栖息地保护,本研究基于物种分布模型与空间叠加法分析了保护区大中型兽类栖息地与丰富度空间分布模式。结果显示:(1)大中型兽类中,偶蹄目Artiodactyla具有较高的优势,适宜栖息地面积排名前5的物种均隶属于偶蹄目,其次为食肉目Carnivora和灵长目Primates。(2)根据24种大中型兽类的适宜栖息地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的结果,利用四分位法,按阈值4、9和13将丰富度分为了丰富度低、较低、较高、高4个等级;其中,物种丰富度高与较高的区域共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76%,分布于保护区中部、西南部、东北部、东南部靠近河流且海拔<4000 m的针叶林、灌丛以及针阔混交林。(3)物种丰富度低的区域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8.29%,主要包括保护区西北部、西部、南部的高海拔区域,保护区海拔>4000 m的区域物种丰富度均为低或较低。本研究揭示了保护区内大中型兽类的栖息地与丰富度分布现状,保护区未来可针对研究结果中的关键区域开展相应保护管理工作(如长期监测),有利于最佳地分配利用有限保护资源,这对维持保护区生态稳定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中型兽类 物种分布模型 栖息地 丰富度
下载PDF
南阳市卧龙区2019年至2020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结果分析
13
作者 袁非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目的分析南阳市卧龙区2019年至2020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筛查结果,为本区残疾儿童的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0年南阳市卧龙区各机构出生的8670名新生儿检测资料,新生儿均接受足跟滤纸血片采集,采集... 目的分析南阳市卧龙区2019年至2020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筛查结果,为本区残疾儿童的筛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0年南阳市卧龙区各机构出生的8670名新生儿检测资料,新生儿均接受足跟滤纸血片采集,采集血片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激素(TSH)对新生儿CH进行筛查,初筛阳性者召回复查,并以血清标本确诊。依据CH筛查结果分为CH组及非CH组,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妇年龄、分娩孕周、胎数、产妇孕期甲状腺疾病率、产妇孕期食海产品率、家族甲状腺病遗传史、产妇孕期焦虑发生率、产妇不良用药发生率。结果筛查8670名新生儿中,共检出CH新生儿29例;其中2019年19例,2020年10例,发病率为0.33%。CH组及非CH组新生儿分娩孕周、胎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低于非CH组,CH组新生儿产妇年龄、产妇孕期甲状腺疾病率、产妇孕期食海产品率、家族甲状腺病遗传史、产妇孕期焦虑发生率、产妇不良用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C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出生体重低、产妇年龄≥35岁、产妇孕期患者甲状腺疾病、产妇孕期食用海产品、有家族甲状腺病遗传史、产妇孕期发生焦虑、产妇孕期存在不良用药均是引发CH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将上述对比差异显著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产妇年龄≥35岁、妊娠期合并甲状腺疾病、产妇孕期食海产品、产妇甲状腺疾病遗传史、不良用药史为新生儿CH高危因素。结论南阳市卧龙区2019年至2020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发生率处于下降趋势,加强孕期筛查与孕产妇孕期、围产期保健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卧龙区 新生儿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筛查
下载PDF
基于GIS的南阳市卧龙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14
作者 王永丽 陈淑君 王卓豪 《绿色科技》 2023年第7期220-223,228,共5页
研究了南阳市卧龙区2010~20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特征,基于2010和2020年2期Landsat卫星影像,运用遥感、GIS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卧龙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划分为耕... 研究了南阳市卧龙区2010~202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特征,基于2010和2020年2期Landsat卫星影像,运用遥感、GIS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卧龙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可以划分为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林地和水域5类,其中耕地面积在总面积占比中始终为最大;其次是建设用地面积。2010~2020年间,未利用地面积在所有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减少最多,主要转变为耕地和建设用地;其次是耕地面积增大,增加的面积中从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变化而来;另外3种类型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幅相对较小。此外土地利用变化还存在明显的空间区域差异,卧龙区南部变化明显弱于北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GIS) 南阳市 卧龙区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关系模式探讨 被引量:36
15
作者 刘静 苗鸿 +4 位作者 郑华 欧阳志云 王效科 李晓光 江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9-271,共13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广泛出现的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矛盾冲突,研究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卧龙保护区)为例,从就业机会、野生动物的破坏及补偿、对资源利用的限制、旅游的开展、社区参与、家畜的饲养和放牧、非木林产品的采集、... 针对目前国内外广泛出现的保护区与当地社区的矛盾冲突,研究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卧龙保护区)为例,从就业机会、野生动物的破坏及补偿、对资源利用的限制、旅游的开展、社区参与、家畜的饲养和放牧、非木林产品的采集、狩猎、农业活动和传统保护等10个方面,向卧龙保护区内的农户、管理人员、个体经营者和游客等4类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对卧龙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的关系模式(包括发展协调型、社区不利型、保护区不利型和冲突竞争型)及其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4类人群对卧龙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关系模式的界定有显著差异(P<0.05),但皆以发展协调型为主导模式。卧龙保护区对当地社区的影响主要是:提高当地知名度、发展旅游业提高收入、限制资源的利用等;当地社区对卧龙保护区的影响主要是:协助保护野生动植物、参加联防工作、放牧破坏生物生境等。影响卧龙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是:政策、旅游和社区活动。建议建立专职的社区共管部门,聘请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并设立野生动物破坏补偿委员会。对卧龙保护区与当地社区关系的评价便于管理人员整体把握各项社区管理措施的管理成效,从关系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着手,提高保护区的社区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社区 卧龙 关系模式 发展协调
下载PDF
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灌丛地上生物量及其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被引量:46
16
作者 刘兴良 刘世荣 +2 位作者 宿以明 蔡小虎 马钦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标准地和样方收获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5个海拔高度上18个样地的川滇高山栎灌丛生物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用地径(D)、树高(H)估测单株木各器官生物量的适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和幂函数模型,指数模型最佳,相关系数0.941~0.998;而用D2... 采用标准地和样方收获法,对卧龙自然保护区5个海拔高度上18个样地的川滇高山栎灌丛生物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用地径(D)、树高(H)估测单株木各器官生物量的适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和幂函数模型,指数模型最佳,相关系数0.941~0.998;而用D2H估测单株木各器官生物量的适合模型为直线和指数模型,直线模型最佳,相关系数0.982~0.996;2)川滇高山栎灌丛群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为25.22t·hm-2,各层生物量排序为川滇高山栎灌木层>枯枝落叶层>伴生灌木>苔藓层>草本层,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分率分别为72.20%、23.71%、1.80%、1.66%和0.63%;3)川滇高山栎灌木种群平均总生物量为18.21t·hm-2,各器官生物量大小为干>枝>叶>皮,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3.28%、26.88%、19.82%和10.02%。海拔2720~2920m地带川滇高山栎灌木干、枝、叶、皮的生物量比例约为4∶3∶2∶1;海拔3020~3120m地带川滇高山栎灌木干、枝、叶、皮的生物量比例约为4∶2∶2∶1。4)随着海拔升高,川滇高山栎优势单株地径、高度及生物量呈减小趋势。海拔2720~2920m处,川滇高山栎灌木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呈纺锤形分布,集中分布在株干高2.0~3.0m处,约占总量的60%~70%;在海拔3020~3120m处或低海拔的干旱生境,川滇高山栎种群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呈金字塔形分布,个体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布随树干的升高而降低,集中分布在0~1.0m处,占总生物量的60%以上,0.0~2.0m处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4%~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高山栎 地上生物量 模型 海拔梯度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 被引量:48
17
作者 黄金燕 周世强 +3 位作者 谭迎春 周小平 王鹏彦 张和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78,共6页
根据64个植被样方调查资料,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H′、D和均匀度指数Jsi基本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常绿落叶阔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 根据64个植被样方调查资料,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H′、D和均匀度指数Jsi基本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常绿落叶阔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亚高山针叶林,而物种丰富度S变化为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在不同的植物群落中,由于地形地势、坡度、土壤、水热条件等原因,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同,但其多样性测度指标除物种丰富度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大熊猫栖息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变化先增加,然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坡度不是影响卧龙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子。不同的坡向其物种丰富度S变化为西>北>东>南,物种多样性指数H′、D呈现西>南>北>东的递降格局,均匀度指数Jsi呈现南>西>东>北的递降格局。在不同的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变化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且42·9%群落中乔木层大于灌木层、64·3%群落中乔木层大于草本层、92·9%群落中灌木层大于草本层,落叶针叶林乔木层树种丰富度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但其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大于草本层。在同一或不同生长型中,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大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栖息地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利用树木年轮宽度资料重建川西卧龙地区过去159年夏季温度的变化 被引量:45
18
作者 李宗善 刘国华 +4 位作者 张齐兵 胡婵娟 罗淑政 刘兴良 何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8-641,共14页
根据川西卧龙地区林线位置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的年轮宽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树木年轮宽度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并重建了该地区1850年以来夏季(6-8月份)温度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川西卧龙地区在过去159年来的温度变化上,最为明显的... 根据川西卧龙地区林线位置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的年轮宽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树木年轮宽度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并重建了该地区1850年以来夏季(6-8月份)温度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川西卧龙地区在过去159年来的温度变化上,最为明显的特征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显著变暖趋势,而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温度明显偏低,主要的低温时期在1850-1870年和1890-1930年。该温度序列的冷暖期与附近地区的冰芯、冰川进退资料,以及对于夏季温度响应敏感的树轮年表都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这表明重建序列记录了可靠的区域尺度的温度信号。对重建温度序列的小波分析表明,较为明显的有2-8年和10-16年的周期,而这些周期可能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气候系统和太阳活动周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重建 树木年轮 川西地区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边缘效应对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地群落交错带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0
19
作者 于晓东 罗天宏 +1 位作者 周红章 杨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本文研究了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表甲虫群落在天然落叶阔叶林森林边缘与森林内部和周围草地间多样性差异,在科级水平上探讨边缘效应对地表甲虫群落的影响。调查共设5个重复样带(间距大于500m);每个样带以距离梯度(25m)的方式设置样点,... 本文研究了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表甲虫群落在天然落叶阔叶林森林边缘与森林内部和周围草地间多样性差异,在科级水平上探讨边缘效应对地表甲虫群落的影响。调查共设5个重复样带(间距大于500m);每个样带以距离梯度(25m)的方式设置样点,分别由边缘深入到森林内部和草地中央100m,共设45个样点,通过巴氏罐诱法调查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和季节变化。本研究采集甲虫标本4736号,隶属于28个科,步甲科、隐翅虫科和叩甲科分别占总数的49.5%、23.5%和13.0%,共同构成本研究地区地表甲虫的优势类群。甲虫的个体数量从森林内部、边缘到周围草地依次降低,而科多样性和均匀度则依次增高,都达到了显著差异。主坐标分析(PCoA)排序表明,森林内部和周围草地间的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差异较大;而森林边缘的群落组成与两者都有较高程度的相似性,反映了森林边缘的地表甲虫群落已经与森林内部的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分化,除了森林物种成分外,还包含了若干从周围草地环境扩散来的物种成分。从季节动态看,森林边缘和森林内部在丰富度和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曲线方面相似性更高;捕食类和腐食类地表甲虫的季节变化在森林内部和边缘相似性更高,而植食类则在森林边缘和草地的相似性更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枯落物覆盖率是影响地表甲虫科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决定因素,枯落物厚度和林冠层覆盖率是决定甲虫个体数量分布的重要因素。以上结果表明,在科级水平上,地表甲虫群落在天然落叶阔叶林边缘已经与森林内部生境发生分化,而且正在加剧的森林片断化进程将会产生更多的森林边缘,因此,保留大面积的天然落叶阔叶林免受破坏和干扰是保护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甲虫 边缘效应 多样性 群落交错带 森林片断化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野生大熊猫与放牧家畜的空间利用格局比较 被引量:26
20
作者 周世强 Vanessa HULL +5 位作者 张晋东 黄金燕 刘巅 黄炎 李德生 张和民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51,共14页
空间利用是野生动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模式和活动格局,影响着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和生存发展。我们于2010年至2012年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桃坪"及其附近区域,采用GPS颈圈跟踪技术对分布和放养于该区域的野生大熊猫... 空间利用是野生动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模式和活动格局,影响着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和生存发展。我们于2010年至2012年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桃坪"及其附近区域,采用GPS颈圈跟踪技术对分布和放养于该区域的野生大熊猫和放牧家畜—马群进行了定位监测和样地调查。分别选择了3只大熊猫和3个马群的代表性个体的GPS颈圈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动物移动模块等工具提取和计算了它们活动区域的地形地势、巢域大小、日移动距离和核域数量,并检验了野生大熊猫和放牧家畜空间利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野生大熊猫和放牧家畜不同月份和整体之间在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巢域面积、日移动距离和核域数量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性差异。野生大熊猫表现为随季节和食物类型(竹笋、竹秆、枝叶)丰度的变化分别活动于拐棍竹林、短锥玉山竹林和冷箭竹林中,活动空间较大(海拔范围、巢域大小)、日移动距离较短和核域数量多等特征的随机扩散模式,且不同个体和月份之间波动性较大;放牧家畜则因初始放养于不同区域的竹林(拐棍竹林、冷箭竹林)和人为干涉程度的大小差异,显示出不同的空间利用格局,但与大熊猫相比,总体都具有巢域面积小、日移动距离略大、核域数量极少等"步步为营"空间利用模式的特征,且不同畜群和不同时间之间的变化幅度也小于大熊猫。不同的空间利用格局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强度截然不同,大熊猫的利用模式有利于竹子资源的更新恢复和生境结构的持续发展,而放牧家畜的利用模式将造成竹子资源的死亡衰败和生境结构的破坏退化。因此,加强放牧家畜的管控,有效协调社区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卧龙自然保护区(特区)今后工作和管理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放牧家畜 空间利用格局 GPS颈圈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