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5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四种未刊文献介绍
被引量:
1
1
作者
田硕
张驰
贾连翔
《出土文献》
CSSCI
2023年第2期48-54,155,156,共9页
根据新采集的定县简广域高清图像,可以进一步了解过去未曾发表的《哀公问五义》《保傅》《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以及数术类文献(原称《日书·占卜》)四种的具体内容。其中《哀公问五义》《保傅》大多能与传世文本相对照,增...
根据新采集的定县简广域高清图像,可以进一步了解过去未曾发表的《哀公问五义》《保傅》《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以及数术类文献(原称《日书·占卜》)四种的具体内容。其中《哀公问五义》《保傅》大多能与传世文本相对照,增进我们对《大戴礼记》等文献重要性的认识;《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或与起居注类文献相关,也可为汉代交通与礼制研究提供新材料;《日书》《占卜》等,可以丰富我们对汉代数术类文献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公问五义》
《保傅》
《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
数术类文献
定县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嵇康对儒家乐教的解构
2
作者
张小雨
《文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5-72,共8页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所有论点,其实皆根基于音乐的本质是气这一观念。首先,音乐是天地和合过程中禀气而生成的客观物质,能独立于人而存在。人自身的情感,无法影响到音乐所具备的客观独立性。其次,音乐与人情感的关系是,旋律节奏的“舒...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所有论点,其实皆根基于音乐的本质是气这一观念。首先,音乐是天地和合过程中禀气而生成的客观物质,能独立于人而存在。人自身的情感,无法影响到音乐所具备的客观独立性。其次,音乐与人情感的关系是,旋律节奏的“舒急”会使人产生“躁静”之反应。人一旦进入“躁静”状态便会失去平和,从而将事先已积压在内心但并未表现出来的情感状态进行显露。音乐的教化作用、道德意义只表现在是否能帮助人实现平和,这也是雅乐与郑声的根本区别。最后,嵇康与儒家皆提倡以乐为教,二者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乐这一概念的定义上。嵇康并不否定乐教的价值,而是要对究竟什么是乐,音乐与人内在究竟存在什么关系,如何具体实现乐教等根本问题提出异议。嵇康试图以一种符合于其持有的气化宇宙论、自然哲学的音乐观念与乐教主张取代儒家乐教,这是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声无哀乐论
儒家乐教
儒家乐论
礼乐教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胶艾汤与四物汤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保血功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郑传柱
贾梅
+5 位作者
李慧
张丽
姚卫峰
宿树兰
唐于平
丁安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9-740,共2页
胶艾汤首载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四物汤首载于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由胶艾汤减阿胶、艾叶和甘草三味,干地黄易为熟地,芍药定为白芍而成。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主治病症由漏下、半产出血及妊娠下血、妊娠腹痛衍化为血...
胶艾汤首载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四物汤首载于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由胶艾汤减阿胶、艾叶和甘草三味,干地黄易为熟地,芍药定为白芍而成。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主治病症由漏下、半产出血及妊娠下血、妊娠腹痛衍化为血虚血瘀、月经不调。前期试验研究表明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活血功效增强[1],本实验采用子宫出血动物模型评价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前后的保血效应,以期为阐明两方衍化配伍机制[2]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艾汤
四物汤
子宫出血模型
衍化方
止血
配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もののあはれ汉译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胡稹
《外国问题研究》
2010年第2期37-42,92,共7页
当代文论在评说日本文学时广泛使用的"物哀"概念,源于对源词组もののあはれ的"拿来"式处理,却因语义不明产生了广泛性误读。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源语在平安朝和江户时代不同语境下的语义内涵及其共通的基...
当代文论在评说日本文学时广泛使用的"物哀"概念,源于对源词组もののあはれ的"拿来"式处理,却因语义不明产生了广泛性误读。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源语在平安朝和江户时代不同语境下的语义内涵及其共通的基本含义;提出对もの的看法;对あはれ与"哀"字的关系做出推测;得出源语的意义不完全是"哀愁"(其仅为人类情感之一种),用"情趣情感"等词汇理解并翻译的结论。这种主张同时照顾到长期使用"物哀"带来的社会心理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もののあはれ
汉译
物哀
情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嵇康之《声无哀乐论》浅议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静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24-26,共3页
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嵇康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其代表作《声无哀乐论》一直引起后人的关注和争议。把音乐之美,从传统的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化成为个体人格的心灵自由的媒介,是嵇康《声无哀乐论》这篇名作所要说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
嵇康、声无哀乐
音乐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艾芜的极限体验及其《南行记》
被引量:
2
6
作者
谢明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1-115,共5页
艾芜在西南边地的漂泊是一种无意识的生活体验,也是一种极限体验。极限体验使作者能更贴近地了解流浪者的痛苦,促成其短篇小说集《南行记》的成功。艾芜保留了知识分子应有的道德感,对流浪者有所保留和批判。这种批判脱离不了极限体验...
艾芜在西南边地的漂泊是一种无意识的生活体验,也是一种极限体验。极限体验使作者能更贴近地了解流浪者的痛苦,促成其短篇小说集《南行记》的成功。艾芜保留了知识分子应有的道德感,对流浪者有所保留和批判。这种批判脱离不了极限体验所带给作者的情感联系和认识上的局限性,也造成了作品风格和创作手法的不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芜
极限体验
《南行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
1
7
作者
赵梅枝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50-53,共4页
以“和”为美是嵇康《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的核心。“和”在哲学的层面是指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它体现了宇宙生成的法则和规律。而这种法则的最好承载者是音乐,音乐代表了这种和谐统一,所以,“和”美是音乐追求的最高理想。嵇康以“和...
以“和”为美是嵇康《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的核心。“和”在哲学的层面是指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它体现了宇宙生成的法则和规律。而这种法则的最好承载者是音乐,音乐代表了这种和谐统一,所以,“和”美是音乐追求的最高理想。嵇康以“和”论乐,认为音乐的本体是与时代政治和人的情感无关的自然之和;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上,认为音乐与情感并无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对应关系;音乐除了移风易俗的教化功能外,还具有“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的娱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声无哀乐
和
音乐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艾芜与高尔基流浪汉小说比较论
被引量:
1
8
作者
侯敏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高尔基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左翼"的重要代表艾芜在流浪经历、流浪汉小说创作及人道主义思想方面寻绎到他与高尔基的共性特质。但二者不同的童年经历、文化传统熏染和流...
高尔基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左翼"的重要代表艾芜在流浪经历、流浪汉小说创作及人道主义思想方面寻绎到他与高尔基的共性特质。但二者不同的童年经历、文化传统熏染和流浪心态,又使他们的文本世界彰显出某些差异性,这集中体现在挖掘人性的深度、批判现实的力度、反抗意识的强度等几个方面。通过艾芜与高尔基流浪汉小说的比较分析,不仅可以清晰两人流浪汉小说的创作取向、文本内涵、风格特征和重要贡献,而且还可以对当下底层写作存在的问题作出有效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芜
高尔基
流浪汉小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绚丽的历史想象 苍凉的人性悲歌——读《午门的暧昧》
被引量:
2
9
作者
唐小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7-25,共9页
何大草的长篇小说《午门的暧昧》惯常于久远历史的屏息凝视中 ,展开奇异瑰丽的想象 ;于大历史的罅隙边缘 ,设置曲折诡谲的迷宫 ;于历史局部的精雕细镂与整体的扑朔迷离中 ,寄寓人类生存困境的当下追思 。
关键词
《午门的暖昧》
文学评论
何大草
历史主义小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张金吾的学术取向——以《爱日精庐藏书志》为中心
被引量:
1
10
作者
曹金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176,共5页
清代藏书家张金吾的学术取向中,以重视藏书、提倡读书为学问品行之本,推崇先贤、博采众长为学术研究之基,突破旧例、创设新制为学术精进之路,考证谨慎、不下妄语为学术立说之范。这些学术取向的形成与其家学渊源、个人的学术自觉及当时...
清代藏书家张金吾的学术取向中,以重视藏书、提倡读书为学问品行之本,推崇先贤、博采众长为学术研究之基,突破旧例、创设新制为学术精进之路,考证谨慎、不下妄语为学术立说之范。这些学术取向的形成与其家学渊源、个人的学术自觉及当时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正是秉承上述学术取向,张金吾在目录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保存了丰富的书目文献资料,还创新体例,辨彰学术,考镜源流,而且留下了大量的目录学著述。这些学术成就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推动了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金吾
学术取向
《爱日精庐藏书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峡中》的“浮士德冒险”与现代人的诞生
被引量:
1
11
作者
段从学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54-63,共10页
《南行记》中的"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切近鲁迅所说"中国新青年",同时也最切近世界性的浮士德精神的人物。"我"在《山峡中》中的经历,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浮士德冒险"故事。小说全面展示...
《南行记》中的"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切近鲁迅所说"中国新青年",同时也最切近世界性的浮士德精神的人物。"我"在《山峡中》中的经历,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浮士德冒险"故事。小说全面展示了作为现代人的"我"如何在过去、现在、未来三种不同的生活世界中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造就自己行动的哲学的内在机制,创造了一种永远向着未来展开的现代性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芜
鲁迅
《南行记》
浮士德精神
现代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知识形态、国民性话语与被压迫者的教育学——艾芜《南行记》的“国民性”书写
被引量:
1
12
作者
熊庆元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4-80,121,共8页
艾芜在小说《南行记》中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知识形态:一种是书本知识,一种是"地方知识"。通过对"地方知识"的强调以及对书本知识的悬搁,小说使五四以来的国民性话语发生了异变,不再将底层视为启蒙的对象,反而一...
艾芜在小说《南行记》中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知识形态:一种是书本知识,一种是"地方知识"。通过对"地方知识"的强调以及对书本知识的悬搁,小说使五四以来的国民性话语发生了异变,不再将底层视为启蒙的对象,反而一定程度地凸显了底层的历史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的凸显是通过小说底层叙事中的教育话语来完成的,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叙事者"我"对"自我/他者"身份的界定;其次是在小说的空间描写中对压迫话语的抽象批判;最后则是作者本人的观影体验激发其对底层知识的强烈关注。显然,《南行记》对底层知识的书写有着鲜明的政治性,它体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现代性与地方性的文化冲突中自觉形成的阶级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芜
南行记
国民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艾芜的云南体验和边地书写
被引量:
1
13
作者
高兴
《保定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7-81,共5页
云南是艾芜获取创作素材的重要"基地",也为艾芜人生哲学的形成提供了空间机缘。艾芜在云南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以及南行期间形成的人生哲学,共同参与了他的文学实践,他的云南"种子"记忆呈现"自居"与&qu...
云南是艾芜获取创作素材的重要"基地",也为艾芜人生哲学的形成提供了空间机缘。艾芜在云南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以及南行期间形成的人生哲学,共同参与了他的文学实践,他的云南"种子"记忆呈现"自居"与"间离"的精神张力,赋予他别具一格的"背景"写作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芜
《南行记》
云南文化形象
人生哲学
文学创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事事无碍”、“文字禅”与释惠洪的诗风
14
作者
潘建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8,共4页
华严四祖澄观创立的"四法界说"是华严宗法界观的典型表述,其中"事事无碍"处于最高法界。作为禅宗黄龙派真净克文禅师的弟子,释惠洪深受"事事无碍"说影响,同时又标举"文字禅"理论,使其诗不回避...
华严四祖澄观创立的"四法界说"是华严宗法界观的典型表述,其中"事事无碍"处于最高法界。作为禅宗黄龙派真净克文禅师的弟子,释惠洪深受"事事无碍"说影响,同时又标举"文字禅"理论,使其诗不回避日常的饥餐困眠而平俗率易,不舍声色而"好为绮语"。在他人生困厄时,"事事无碍"给他以理念支撑,苏轼在禅与诗的融合上又为他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典范。释惠洪不单从禅宗那里有了精神慰藉,也在文艺上找到了精神家园。他虽然未能使佛教再度兴盛,却给诗与禅的结合,提供了又一有效途径,是对中国近古诗学的一个不小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事无碍”
“文字禅”
释惠洪
诗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艾芜抗战小说的巴蜀文化气韵
15
作者
陈思广
刘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1-27,共7页
艾芜的抗战小说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气韵。如《山野》在艺术手法上,作家或通过叙述者对叙述手法与叙述时间的控制,即通过插入停顿、重复叙述、倒述等手段,改变文本的叙述时长,形成缓慢匀缓的速度与节奏,契合巴蜀之人安逸闲适与自由散漫...
艾芜的抗战小说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气韵。如《山野》在艺术手法上,作家或通过叙述者对叙述手法与叙述时间的控制,即通过插入停顿、重复叙述、倒述等手段,改变文本的叙述时长,形成缓慢匀缓的速度与节奏,契合巴蜀之人安逸闲适与自由散漫的性情;或以简单的几个人物勾画出一场耿直燥辣、爱恨分明,充满激情的山地战,映现巴蜀儿女耿直燥辣、爱拼敢闯的人物性格。在人物塑造上,艾芜以蜀地民兵、荣归军人、逃兵以及难民等,构成了其抗战小说的人物全图,其中,又以荣归军人塑造最具特色。在小说意象的营建上,艾芜选取了具有典型巴蜀文学气韵的"洄水沱"意象,将表面上缓和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汇污积垢、杀机四伏的巴蜀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艾芜的抗战小说呈现出特有的巴蜀文化气韵,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芜
抗战小说
巴蜀文化气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沈阳五爱市场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16
作者
侯心媛
宋洋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年第10期42-44,共3页
批发市场在流通领域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上连生产企业下接零售部门,可见其物流效率直接影响整个供应链。文中通过应用SWOT方法对沈阳五爱市场的物流做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物流策略。
关键词
五爱市场
物流
SWO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思想家嵇康
17
作者
顾农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2-57,共6页
在中古玄学清谈的热门话题中,"养生"与"声无哀乐"这两个题目是由嵇康率先提出来的。《养生论》全面论述了嵇康的人生哲学,其不过问政治、坚决不肯出仕等可以由此得到解释,此论中关于养生长寿之道的意见至今仍有相...
在中古玄学清谈的热门话题中,"养生"与"声无哀乐"这两个题目是由嵇康率先提出来的。《养生论》全面论述了嵇康的人生哲学,其不过问政治、坚决不肯出仕等可以由此得到解释,此论中关于养生长寿之道的意见至今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声无哀乐论》高度重视欣赏者的主体性,将传统观念加在纯音乐上的教化负担予以剥离,批评前人有关音声接受方面的某些记载乃是故神其说,并明确指出讨论问题应当首先明其"自然之理",对经典中的"俗儒妄记"应当用清明的理性加以分析而不能迷信,表现了一位大思想家的丰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
嵇康
《养生论》
《声无哀乐论》
“自然之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他乡到故乡:艾芜的精神之旅
18
作者
张建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21-24,共4页
过去人们多是从题材、人物、艺术方面谈论艾芜小说的独特性,少有人谈论其间反映出的艾芜思想、情感、心理的独特性。《南行记》以"异域情调"为文坛关注,稍后艾芜却转向描写岷沱流域的故乡,显示出与《南行记》不一样的价值取...
过去人们多是从题材、人物、艺术方面谈论艾芜小说的独特性,少有人谈论其间反映出的艾芜思想、情感、心理的独特性。《南行记》以"异域情调"为文坛关注,稍后艾芜却转向描写岷沱流域的故乡,显示出与《南行记》不一样的价值取向。从他乡到故乡,不只是艺术之旅,更是艾芜的精神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芜
《南行记》
岷沱流域小说
精神之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残忍的才华——五篇小说的比较分析
19
作者
王国杰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现代作家中不乏写残忍故事的高手,他们各具特色。艾芜《山峡中》用温情融化残忍,刘庆邦《逃荒》用温情为残忍辩护,张爱玲《金锁记》讲述了温情转化为残忍的过程,余华《现实一种》展示了暴力的极端形式,鲁迅《药》却重在思想层面的深刻。
关键词
残忍
艾芜
刘庆邦
张爱玲
余华
鲁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艾芜《南行记》中底层人物形象塑造的鲁迅因子
20
作者
王吉鹏
赵晴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艾芜是一位体验过人世底层苦难生活的作家。他在进行文学写作时,自觉地取材于中国底层社会,将下层劳动者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观照对象。他在自己著名的小说《南行记》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奇异而丰满的底层人物形象,并在这些人物形象中...
艾芜是一位体验过人世底层苦难生活的作家。他在进行文学写作时,自觉地取材于中国底层社会,将下层劳动者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观照对象。他在自己著名的小说《南行记》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奇异而丰满的底层人物形象,并在这些人物形象中注入了鲁迅因子。因此他们有着与鲁迅笔下底层人物一样的暗淡人生、灰色命运和悲苦境遇。但又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所以他们在对待相同的命运时,却表现出不同的生命意向和理想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芜
鲁迅
底层人物
鲁迅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四种未刊文献介绍
被引量:
1
1
作者
田硕
张驰
贾连翔
机构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
出处
《出土文献》
CSSCI
2023年第2期48-54,155,15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定县简为代表的极端性状竹书的整理及其方法研究”(21&ZD306)阶段性成果。
文摘
根据新采集的定县简广域高清图像,可以进一步了解过去未曾发表的《哀公问五义》《保傅》《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以及数术类文献(原称《日书·占卜》)四种的具体内容。其中《哀公问五义》《保傅》大多能与传世文本相对照,增进我们对《大戴礼记》等文献重要性的认识;《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或与起居注类文献相关,也可为汉代交通与礼制研究提供新材料;《日书》《占卜》等,可以丰富我们对汉代数术类文献的了解。
关键词
《哀公问五义》
《保傅》
《六安王朝五凤二年正月起居记》
数术类文献
定县简
Keywords
ai
gong wen
wu
yi
Baofu
Lu'an wang Chao
wu
feng er nian zheng yue qiju ji
technical documents
Dingxian manuscripts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嵇康对儒家乐教的解构
2
作者
张小雨
机构
文山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出处
《文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5-72,共8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儒家思想的当代诠释”(20JZDW010)。
文摘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所有论点,其实皆根基于音乐的本质是气这一观念。首先,音乐是天地和合过程中禀气而生成的客观物质,能独立于人而存在。人自身的情感,无法影响到音乐所具备的客观独立性。其次,音乐与人情感的关系是,旋律节奏的“舒急”会使人产生“躁静”之反应。人一旦进入“躁静”状态便会失去平和,从而将事先已积压在内心但并未表现出来的情感状态进行显露。音乐的教化作用、道德意义只表现在是否能帮助人实现平和,这也是雅乐与郑声的根本区别。最后,嵇康与儒家皆提倡以乐为教,二者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乐这一概念的定义上。嵇康并不否定乐教的价值,而是要对究竟什么是乐,音乐与人内在究竟存在什么关系,如何具体实现乐教等根本问题提出异议。嵇康试图以一种符合于其持有的气化宇宙论、自然哲学的音乐观念与乐教主张取代儒家乐教,这是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
嵇康
声无哀乐论
儒家乐教
儒家乐论
礼乐教化
Keywords
Ji kang
Sheng
wu ai
Le Lun
Confucian music education
Confucian music theory
music education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胶艾汤与四物汤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保血功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郑传柱
贾梅
李慧
张丽
姚卫峰
宿树兰
唐于平
丁安伟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9-740,共2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No 12KJA36000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No YSXK-2014)
文摘
胶艾汤首载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四物汤首载于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由胶艾汤减阿胶、艾叶和甘草三味,干地黄易为熟地,芍药定为白芍而成。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主治病症由漏下、半产出血及妊娠下血、妊娠腹痛衍化为血虚血瘀、月经不调。前期试验研究表明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后活血功效增强[1],本实验采用子宫出血动物模型评价胶艾汤衍化为四物汤前后的保血效应,以期为阐明两方衍化配伍机制[2]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
胶艾汤
四物汤
子宫出血模型
衍化方
止血
配伍
Keywords
Jiao
ai
Decoction
Si
wu
Decoction
uterine bleeding model
derived prescriptions
hemostasis
compatibility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もののあはれ汉译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胡稹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问题研究》
2010年第2期37-42,92,共7页
文摘
当代文论在评说日本文学时广泛使用的"物哀"概念,源于对源词组もののあはれ的"拿来"式处理,却因语义不明产生了广泛性误读。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源语在平安朝和江户时代不同语境下的语义内涵及其共通的基本含义;提出对もの的看法;对あはれ与"哀"字的关系做出推测;得出源语的意义不完全是"哀愁"(其仅为人类情感之一种),用"情趣情感"等词汇理解并翻译的结论。这种主张同时照顾到长期使用"物哀"带来的社会心理现实。
关键词
もののあはれ
汉译
物哀
情感
Keywords
mono no aware
Chinese translation
wu ai
emotion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嵇康之《声无哀乐论》浅议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静
机构
甘肃联合大学音乐系
出处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24-26,共3页
文摘
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嵇康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其代表作《声无哀乐论》一直引起后人的关注和争议。把音乐之美,从传统的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化成为个体人格的心灵自由的媒介,是嵇康《声无哀乐论》这篇名作所要说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
嵇康、声无哀乐
音乐美学
Keywords
Ji Kang
"Shen
wu ai
Yue"
musical aesthetic
分类号
J120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艾芜的极限体验及其《南行记》
被引量:
2
6
作者
谢明子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1-115,共5页
文摘
艾芜在西南边地的漂泊是一种无意识的生活体验,也是一种极限体验。极限体验使作者能更贴近地了解流浪者的痛苦,促成其短篇小说集《南行记》的成功。艾芜保留了知识分子应有的道德感,对流浪者有所保留和批判。这种批判脱离不了极限体验所带给作者的情感联系和认识上的局限性,也造成了作品风格和创作手法的不统一。
关键词
艾芜
极限体验
《南行记》
Keywords
ai
wu
ultimate experience
Journey to the South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
1
7
作者
赵梅枝
机构
许昌学院音乐系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50-53,共4页
文摘
以“和”为美是嵇康《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的核心。“和”在哲学的层面是指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它体现了宇宙生成的法则和规律。而这种法则的最好承载者是音乐,音乐代表了这种和谐统一,所以,“和”美是音乐追求的最高理想。嵇康以“和”论乐,认为音乐的本体是与时代政治和人的情感无关的自然之和;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上,认为音乐与情感并无必然的联系,而是一种对应关系;音乐除了移风易俗的教化功能外,还具有“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的娱乐功能。
关键词
嵇康
声无哀乐
和
音乐关学
Keywords
Ji Kang
Sheng
wu ai
Yue Lun
He
musical aesthetics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芜与高尔基流浪汉小说比较论
被引量:
1
8
作者
侯敏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文摘
高尔基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左翼"的重要代表艾芜在流浪经历、流浪汉小说创作及人道主义思想方面寻绎到他与高尔基的共性特质。但二者不同的童年经历、文化传统熏染和流浪心态,又使他们的文本世界彰显出某些差异性,这集中体现在挖掘人性的深度、批判现实的力度、反抗意识的强度等几个方面。通过艾芜与高尔基流浪汉小说的比较分析,不仅可以清晰两人流浪汉小说的创作取向、文本内涵、风格特征和重要贡献,而且还可以对当下底层写作存在的问题作出有效的回应。
关键词
艾芜
高尔基
流浪汉小说
Keywords
ai
wu
Golgi
Picaresque Novel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绚丽的历史想象 苍凉的人性悲歌——读《午门的暧昧》
被引量:
2
9
作者
唐小林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7-25,共9页
文摘
何大草的长篇小说《午门的暧昧》惯常于久远历史的屏息凝视中 ,展开奇异瑰丽的想象 ;于大历史的罅隙边缘 ,设置曲折诡谲的迷宫 ;于历史局部的精雕细镂与整体的扑朔迷离中 ,寄寓人类生存困境的当下追思 。
关键词
《午门的暖昧》
文学评论
何大草
历史主义小说
Keywords
wu
Men De
ai
Mei
new historical novel
artistic style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张金吾的学术取向——以《爱日精庐藏书志》为中心
被引量:
1
10
作者
曹金发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176,共5页
基金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爱日精庐藏书志>点校"
文摘
清代藏书家张金吾的学术取向中,以重视藏书、提倡读书为学问品行之本,推崇先贤、博采众长为学术研究之基,突破旧例、创设新制为学术精进之路,考证谨慎、不下妄语为学术立说之范。这些学术取向的形成与其家学渊源、个人的学术自觉及当时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正是秉承上述学术取向,张金吾在目录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保存了丰富的书目文献资料,还创新体例,辨彰学术,考镜源流,而且留下了大量的目录学著述。这些学术成就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推动了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
关键词
张金吾
学术取向
《爱日精庐藏书志》
Keywords
ZHANG Jin-
wu
academic orientation
ai
ri jing lu cang shu zhi
分类号
G259.29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峡中》的“浮士德冒险”与现代人的诞生
被引量:
1
11
作者
段从学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54-63,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抗战大后方重要文学副刊研究”(项目编号:19AZW020)。
文摘
《南行记》中的"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切近鲁迅所说"中国新青年",同时也最切近世界性的浮士德精神的人物。"我"在《山峡中》中的经历,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浮士德冒险"故事。小说全面展示了作为现代人的"我"如何在过去、现在、未来三种不同的生活世界中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造就自己行动的哲学的内在机制,创造了一种永远向着未来展开的现代性伦理。
关键词
艾芜
鲁迅
《南行记》
浮士德精神
现代性
Keywords
ai
wu
Lu Xun
Journey to the South
Faust spirit
modernity
分类号
I207.42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知识形态、国民性话语与被压迫者的教育学——艾芜《南行记》的“国民性”书写
被引量:
1
12
作者
熊庆元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4-80,121,共8页
基金
扬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中国北方根据地的秧歌改造"(xjj2016-01)
文摘
艾芜在小说《南行记》中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知识形态:一种是书本知识,一种是"地方知识"。通过对"地方知识"的强调以及对书本知识的悬搁,小说使五四以来的国民性话语发生了异变,不再将底层视为启蒙的对象,反而一定程度地凸显了底层的历史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的凸显是通过小说底层叙事中的教育话语来完成的,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叙事者"我"对"自我/他者"身份的界定;其次是在小说的空间描写中对压迫话语的抽象批判;最后则是作者本人的观影体验激发其对底层知识的强烈关注。显然,《南行记》对底层知识的书写有着鲜明的政治性,它体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现代性与地方性的文化冲突中自觉形成的阶级想象。
关键词
艾芜
南行记
国民性
Keywords
ai
wu
A Journey to the South
national character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芜的云南体验和边地书写
被引量:
1
13
作者
高兴
机构
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7-81,共5页
基金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云南形象研究"(QN201249)
曲靖师范学院校级重点项目"云南近现代文化形象的书写及塑造研究"(2012ZD001)
文摘
云南是艾芜获取创作素材的重要"基地",也为艾芜人生哲学的形成提供了空间机缘。艾芜在云南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以及南行期间形成的人生哲学,共同参与了他的文学实践,他的云南"种子"记忆呈现"自居"与"间离"的精神张力,赋予他别具一格的"背景"写作艺术。
关键词
艾芜
《南行记》
云南文化形象
人生哲学
文学创作
Keywords
ai
wu
the Description of Travels Southward
Yunnan cultural image
philosophy of life
literary creation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事事无碍”、“文字禅”与释惠洪的诗风
14
作者
潘建伟
机构
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8,共4页
文摘
华严四祖澄观创立的"四法界说"是华严宗法界观的典型表述,其中"事事无碍"处于最高法界。作为禅宗黄龙派真净克文禅师的弟子,释惠洪深受"事事无碍"说影响,同时又标举"文字禅"理论,使其诗不回避日常的饥餐困眠而平俗率易,不舍声色而"好为绮语"。在他人生困厄时,"事事无碍"给他以理念支撑,苏轼在禅与诗的融合上又为他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典范。释惠洪不单从禅宗那里有了精神慰藉,也在文艺上找到了精神家园。他虽然未能使佛教再度兴盛,却给诗与禅的结合,提供了又一有效途径,是对中国近古诗学的一个不小贡献。
关键词
“事事无碍”
“文字禅”
释惠洪
诗风
Keywords
Shi Shi
wu ai
Wen Zi Chan
Shi Huihong
poetic styl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芜抗战小说的巴蜀文化气韵
15
作者
陈思广
刘笛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1-27,共7页
基金
2016年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抗战大后方文学史料数据库建设研究”(16ZDA191)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史(1922—1949)”(17BZW153)
文摘
艾芜的抗战小说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气韵。如《山野》在艺术手法上,作家或通过叙述者对叙述手法与叙述时间的控制,即通过插入停顿、重复叙述、倒述等手段,改变文本的叙述时长,形成缓慢匀缓的速度与节奏,契合巴蜀之人安逸闲适与自由散漫的性情;或以简单的几个人物勾画出一场耿直燥辣、爱恨分明,充满激情的山地战,映现巴蜀儿女耿直燥辣、爱拼敢闯的人物性格。在人物塑造上,艾芜以蜀地民兵、荣归军人、逃兵以及难民等,构成了其抗战小说的人物全图,其中,又以荣归军人塑造最具特色。在小说意象的营建上,艾芜选取了具有典型巴蜀文学气韵的"洄水沱"意象,将表面上缓和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汇污积垢、杀机四伏的巴蜀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艾芜的抗战小说呈现出特有的巴蜀文化气韵,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艾芜
抗战小说
巴蜀文化气韵
Keywords
ai
wu
counter-Japanese War fictions
elements of Ba-Shu culture
分类号
I2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沈阳五爱市场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16
作者
侯心媛
宋洋
机构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出处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年第10期42-44,共3页
文摘
批发市场在流通领域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上连生产企业下接零售部门,可见其物流效率直接影响整个供应链。文中通过应用SWOT方法对沈阳五爱市场的物流做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物流策略。
关键词
五爱市场
物流
SWOT
Keywords
wu ai
market
Logistics
SWOT
分类号
F25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思想家嵇康
17
作者
顾农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2-57,共6页
文摘
在中古玄学清谈的热门话题中,"养生"与"声无哀乐"这两个题目是由嵇康率先提出来的。《养生论》全面论述了嵇康的人生哲学,其不过问政治、坚决不肯出仕等可以由此得到解释,此论中关于养生长寿之道的意见至今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声无哀乐论》高度重视欣赏者的主体性,将传统观念加在纯音乐上的教化负担予以剥离,批评前人有关音声接受方面的某些记载乃是故神其说,并明确指出讨论问题应当首先明其"自然之理",对经典中的"俗儒妄记"应当用清明的理性加以分析而不能迷信,表现了一位大思想家的丰采。
关键词
玄学
嵇康
《养生论》
《声无哀乐论》
“自然之理”
Keywords
Metaphysics
Ji Kang
Yang Sheng Lun (On Health)
Sheng
wu ai
Le Lun (Music without Sorrow and Happiness)
"reason of natur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他乡到故乡:艾芜的精神之旅
18
作者
张建锋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21-24,共4页
文摘
过去人们多是从题材、人物、艺术方面谈论艾芜小说的独特性,少有人谈论其间反映出的艾芜思想、情感、心理的独特性。《南行记》以"异域情调"为文坛关注,稍后艾芜却转向描写岷沱流域的故乡,显示出与《南行记》不一样的价值取向。从他乡到故乡,不只是艺术之旅,更是艾芜的精神之旅。
关键词
艾芜
《南行记》
岷沱流域小说
精神之旅
Keywords
ai
wu
A Journey South
novels about Tuo and Ming Dr
ai
nage
mental journey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残忍的才华——五篇小说的比较分析
19
作者
王国杰
机构
安徽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张爱玲及其长篇自传体小说<小团圆>研究"(项目编号:SK2013A130)
滁州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传奇才女张爱玲婚恋与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10sk002z)
文摘
现代作家中不乏写残忍故事的高手,他们各具特色。艾芜《山峡中》用温情融化残忍,刘庆邦《逃荒》用温情为残忍辩护,张爱玲《金锁记》讲述了温情转化为残忍的过程,余华《现实一种》展示了暴力的极端形式,鲁迅《药》却重在思想层面的深刻。
关键词
残忍
艾芜
刘庆邦
张爱玲
余华
鲁迅
Keywords
brutality
ai
wu
LIU Qing - bang
CHANG
ai
- ling
YU Hua
LU Xun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艾芜《南行记》中底层人物形象塑造的鲁迅因子
20
作者
王吉鹏
赵晴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鲁迅因子"(01JA750.11-44031)
文摘
艾芜是一位体验过人世底层苦难生活的作家。他在进行文学写作时,自觉地取材于中国底层社会,将下层劳动者作为小说创作的主要观照对象。他在自己著名的小说《南行记》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奇异而丰满的底层人物形象,并在这些人物形象中注入了鲁迅因子。因此他们有着与鲁迅笔下底层人物一样的暗淡人生、灰色命运和悲苦境遇。但又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所以他们在对待相同的命运时,却表现出不同的生命意向和理想信念。
关键词
艾芜
鲁迅
底层人物
鲁迅因子
Keywords
ai
wu
Lu Xun
bottom class
Lu Xun's factor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四种未刊文献介绍
田硕
张驰
贾连翔
《出土文献》
CSSCI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嵇康对儒家乐教的解构
张小雨
《文山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胶艾汤与四物汤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保血功效的比较研究
郑传柱
贾梅
李慧
张丽
姚卫峰
宿树兰
唐于平
丁安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もののあはれ汉译的几点思考
胡稹
《外国问题研究》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嵇康之《声无哀乐论》浅议
赵静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艾芜的极限体验及其《南行记》
谢明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
赵梅枝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艾芜与高尔基流浪汉小说比较论
侯敏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绚丽的历史想象 苍凉的人性悲歌——读《午门的暧昧》
唐小林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张金吾的学术取向——以《爱日精庐藏书志》为中心
曹金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山峡中》的“浮士德冒险”与现代人的诞生
段从学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知识形态、国民性话语与被压迫者的教育学——艾芜《南行记》的“国民性”书写
熊庆元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艾芜的云南体验和边地书写
高兴
《保定学院学报》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事事无碍”、“文字禅”与释惠洪的诗风
潘建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艾芜抗战小说的巴蜀文化气韵
陈思广
刘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沈阳五爱市场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侯心媛
宋洋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关于思想家嵇康
顾农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从他乡到故乡:艾芜的精神之旅
张建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残忍的才华——五篇小说的比较分析
王国杰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艾芜《南行记》中底层人物形象塑造的鲁迅因子
王吉鹏
赵晴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